淮南市凤台二中高一年级第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凤台县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数学

凤台县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数学

凤台县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数学一、选择题1.已知函数()cos (0)f x x x ωωω=+>,()y f x =的图象与直线2y =的两个相邻交点的距离等于π,则()f x 的一条对称轴是( )A .12x π=-B .12x π=C .6x π=-D .6x π=2. P是双曲线=1(a >0,b >0)右支上一点,F 1、F 2分别是左、右焦点,且焦距为2c ,则△PF 1F 2的内切圆圆心的横坐标为( )A .aB .bC .cD .a+b ﹣c 3. 两个随机变量x ,y 的取值表为若x ,y 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且y ^=bx +2.6,则下列四个结论错误的是( )A .x 与y 是正相关B .当y 的估计值为8.3时,x =6C .随机误差e 的均值为0D .样本点(3,4.8)的残差为0.654. 已知直线l ∥平面α,P ∈α,那么过点P 且平行于l 的直线( )A .只有一条,不在平面α内B .只有一条,在平面α内C .有两条,不一定都在平面α内D .有无数条,不一定都在平面α内5. 已知正△ABC 的边长为a ,那么△ABC 的平面直观图△A ′B ′C′的面积为()A .B .C .D .6. 在曲线y=x 2上切线倾斜角为的点是()A .(0,0)B.(2,4) C .(,) D .(,)7. 已知实数x ,y 满足约束条件,若y ≥kx ﹣3恒成立,则实数k 的数值范围是( )A .[﹣,0]B .[0,] C .(﹣∞,0]∪[,+∞)D .(﹣∞,﹣]∪[0,+∞)8. 定义在(0,+∞)上的函数f (x )满足:<0,且f (2)=4,则不等式f (x )﹣>0的解集为( ) A .(2,+∞) B .(0,2) C .(0,4) D .(4,+∞)9.=(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2B .4C .πD .2π10.给出以下四个说法:①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时,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组距; ②线性回归直线一定经过样本中心点,;③设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 (1,32)则p (ξ<1)=;④对分类变量X 与Y 它们的随机变量K 2的观测值k 越大,则判断“与X 与Y 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小. 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11.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2024010x y x y x +-≥⎧⎪-+≥⎨⎪-≤⎩,则目标函数32z x y =-的最小值为( )A .-5B .-4 C.-2 D .3 12.双曲线4x 2+ty 2﹣4t=0的虚轴长等于( ) A.B .﹣2t C.D .4二、填空题13.设双曲线﹣=1,F 1,F 2是其两个焦点,点M 在双曲线上.若∠F 1MF 2=90°,则△F 1MF 2的面积是 .14.已知x ,y满足条件,则函数z=﹣2x+y 的最大值是 .15.向量=(1,2,﹣2),=(﹣3,x ,y),且∥,则x ﹣y= .16.设α为锐角,若sin (α﹣)=,则cos2α= .17.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k 1+k 2·2n (k 1,k 2为常数),且a 2,a 3,a 4-2成等差数列,则a n =________. 18.已知向量=(1,2),=(1,0),=(3,4),若λ为实数,( +λ)⊥,则λ的值为 .三、解答题19.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已知tanA=,c=.(Ⅰ)求;(Ⅱ)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求角C .20.(本小题满分12分)△ABC的三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k sin B=sin A+sin C(k为正常数),a=4c.(1)当k=54时,求cos B;(2)若△ABC面积为3,B=60°,求k的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椭圆C:x2a2+y2b2=1(a>b>0)的右焦点为F,P是椭圆上一点,PF⊥x轴,A,B是C的长轴上的两个顶点,已知|PF|=1,k P A·k PB=-12.(1)求椭圆C的方程;(2)过椭圆C的中心O的直线l交椭圆于M,N两点,求三角形PMN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l的方程.22.已知全集U={1,2,3,4,5,6,7},A={2,4,5},B={1,3,5,7}.(1)求A∪B;(2)求(∁U A)∩B;(3)求∁U(A∩B).23.解关于x的不等式12x2﹣ax>a2(a∈R).245(Ⅱ)若同一次考试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5分,则称该次考试两人“水平相当”.由上述5次摸底考试成绩统计,任意抽查两次摸底考试,求恰有一次摸底考试两人“水平相当”的概率.25.已知函数f(x)=.(1)求f(x)的定义域;(2)判断并证明f(x)的奇偶性;(3)求证:f()=﹣f(x).26.已知定义在区间(0,+∞)上的函数f(x)满足f()=f(x1)﹣f(x2).(1)求f(1)的值;(2)若当x>1时,有f(x)<0.求证:f(x)为单调递减函数;(3)在(2)的条件下,若f(5)=﹣1,求f(x)在[3,25]上的最小值.凤台县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数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2sin()6f x x πω=+,T π=,所以22πωπ==,则()2sin(2)6f x x π=+,令 2,62x k k Z πππ+=+∈,得,26k x k Z ππ=+∈,可知D 正确.故选D .考点:三角函数()sin()f x A x ωϕ=+的对称性. 2. 【答案】A【解析】解:如图设切点分别为M ,N ,Q , 则△PF 1F 2的内切圆的圆心的横坐标与Q 横坐标相同.由双曲线的定义,PF 1﹣PF 2=2a . 由圆的切线性质PF 1﹣PF 2=F I M ﹣F 2N=F 1Q ﹣F 2Q=2a ,∵F 1Q+F 2Q=F 1F 2=2c ,∴F 2Q=c ﹣a ,OQ=a ,Q 横坐标为a . 故选A .【点评】本题巧妙地借助于圆的切线的性质,强调了双曲线的定义.3. 【答案】【解析】选D.由数据表知A 是正确的,其样本中心为(2,4.5),代入y ^=bx +2.6得b =0.95,即y ^=0.95x +2.6,当y ^=8.3时,则有8.3=0.95x +2.6,∴x =6,∴B 正确.根据性质,随机误差e 的均值为0,∴C 正确.样本点(3,4.8)的残差e ^=4.8-(0.95×3+2.6)=-0.65,∴D 错误,故选D. 4. 【答案】B【解析】解:假设过点P 且平行于l 的直线有两条m 与n∴m ∥l 且n ∥l由平行公理4得m ∥n这与两条直线m 与n 相交与点P 相矛盾 又因为点P 在平面内所以点P且平行于l的直线有一条且在平面内所以假设错误.故选B.【点评】反证法一般用于问题的已知比较简单或命题不易证明的命题的证明,此类题目属于难度较高的题型.5.【答案】D【解析】解:∵正△ABC的边长为a,∴正△ABC的高为,画到平面直观图△A′B′C′后,“高”变成原来的一半,且与底面夹角45度,∴△A′B′C′的高为=,∴△A′B′C′的面积S==.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图形的直观图的性质和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合理地进行等价转化.6.【答案】D【解析】解:y'=2x,设切点为(a,a2)∴y'=2a,得切线的斜率为2a,所以2a=tan45°=1,∴a=,在曲线y=x2上切线倾斜角为的点是(,).故选D.【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斜率、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7.【答案】A【解析】解:由约束条件作可行域如图,联立,解得B(3,﹣3).联立,解得A().由题意得:,解得:.∴实数k的数值范围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和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是中档题.8.【答案】B【解析】解:定义在(0,+∞)上的函数f(x)满足:<0.∵f(2)=4,则2f(2)=8,f(x)﹣>0化简得,当x<2时,⇒成立.故得x<2,∵定义在(0,+∞)上.∴不等式f(x)﹣>0的解集为(0,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构造已知条件求解不等式,从已知条件入手,找个关系求解.属于中档题.9.【答案】A【解析】解:∵(﹣cosx﹣sinx)′=sinx﹣cosx,∴==2.故选A.10.【答案】B【解析】解:①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时,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故①错;②线性回归直线一定经过样本中心点(,),故②正确;③设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N(1,32)则p(ξ<1)=,正确;④对分类变量X与Y,它们的随机变量K2的观测值k来说,k越大,“X与Y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大,故④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统计的基础知识:频率分布直方图和线性回归及分类变量X,Y的关系,属于基础题.11.【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不等式组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目标函数可转化直线系31y 22x z =+,直线系在可行域内的两个临界点分别为)2,0(A 和)0,1(C ,当直线过A 点时,32224z x y =-=-⨯=-,当直线过C 点时,32313z x y =-=⨯=,即的取值范围为]3,4[-,所以Z 的最小值为4-.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考点:线性规划约束条件中关于最值的计算. 12.【答案】C【解析】解:双曲线4x 2+ty 2﹣4t=0可化为:∴∴双曲线4x 2+ty 2﹣4t=0的虚轴长等于故选C .二、填空题13.【答案】 9 .【解析】解:双曲线﹣=1的a=2,b=3,可得c 2=a 2+b 2=13,又||MF1|﹣|MF 2||=2a=4,|F 1F 2|=2c=2,∠F 1MF 2=90°,在△F 1AF 2中,由勾股定理得: |F 1F 2|2=|MF 1|2+|MF 2|2=(|MF 1|﹣|MF 2|)2+2|MF 1||MF 2|,即4c 2=4a 2+2|MF 1||MF 2|, 可得|MF 1||MF 2|=2b 2=18,即有△F1MF2的面积S=|MF1||MF2|sin∠F1MF2=×18×1=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着重考查双曲线的定义与a、b、c之间的关系式的应用,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考查转化思想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4.【答案】4.【解析】解: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化目标函数z=﹣2x+y为y=2x+z,由图可知,当直线y=2x+z过点A(﹣2,0)时,直线y=2x+z在y轴上的截距最大,即z最大,此时z=﹣2×(﹣2)+0=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15.【答案】﹣12.【解析】解:∵向量=(1,2,﹣2),=(﹣3,x,y),且∥,∴==,解得x=﹣6,y=6,x﹣y=﹣6﹣6=﹣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与共线定理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16.【答案】﹣.【解析】解:∵α为锐角,若sin(α﹣)=,∴cos(α﹣)=,∴sin=[sin(α﹣)+cos(α﹣)]=,∴cos2α=1﹣2sin2α=﹣.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二倍角的余弦函数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7.【答案】【解析】当n=1时,a1=S1=k1+2k2,当n≥2时,a n=S n-S n-1=(k1+k2·2n)-(k1+k2·2n-1)=k2·2n-1,∴k1+2k2=k2·20,即k1+k2=0,①又a2,a3,a4-2成等差数列.∴2a3=a2+a4-2,即8k2=2k2+8k2-2.②由①②联立得k1=-1,k2=1,∴a n=2n-1.答案:2n-118.【答案】﹣.【解析】解:+λ=(1+λ,2λ),∵(+λ)⊥,∴(+λ)•=0,即3(1+λ)+8λ=0,解得λ=﹣.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向量垂直与数量积的关系,是基础题.三、解答题19.【答案】【解析】解:(Ⅰ)由题意知,tanA=,则=,即有sinA﹣sinAcosC=cosAsinC,所以sinA=sinAcosC+cosAsinC=sin(A+C)=sinB,由正弦定理,a=b,则=1;…(Ⅱ)因为三角形△ABC的面积为,a=b、c=,所以S=absinC=a2sinC=,则,①由余弦定理得,=,②由①②得,cosC+sinC=1,则2sin (C+)=1,sin (C+)=,又0<C <π,则C+<,即C+=,解得C=….【点评】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商的关系、两角和的正弦公式等,注意内角的范围,属于中档题.20.【答案】【解析】解:(1)∵54sin B =sin A +sin C ,由正弦定理得54b =a +c ,又a =4c ,∴54b =5c ,即b =4c ,由余弦定理得cos B =a 2+c 2-b 22ac =(4c )2+c 2-(4c )22×4c ·c =18.(2)∵S △ABC =3,B =60°.∴12ac sin B = 3.即ac =4. 又a =4c ,∴a =4,c =1.由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 cos B =42+12-2×4×1×12=13.∴b =13,∵k sin B =sin A +sin C ,由正弦定理得k =a +c b =513=51313,即k 的值为51313.21.【答案】 【解析】解:(1)可设P 的坐标为(c ,m ), 则c 2a 2+m 2b2=1, ∴m =±b 2a ,∵|PF |=1 ,即|m |=1,∴b 2=a ,①又A ,B 的坐标分别为(-a ,0),(a ,0),由k P A ·k PB =-12得b 2ac +a ·b 2ac -a=-12,即b 2=12a 2,②由①②解得a =2,b =2,∴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2=1.(2)当l 与y 轴重合时(即斜率不存在),由(1)知点P 的坐标为P (2,1),此时S △PMN =12×22×2=2.当l 不与y 轴重合时,设其方程为y =kx ,代入C 的方程得x 24+k 2x 22=1,即x =±21+2k2,∴y =±2k1+2k 2,即M (21+2k2,2k 1+2k2),N (-21+2k2,-2k 1+2k2),∴|MN |= ⎝ ⎛⎭⎪⎫41+2k 22+⎝ ⎛⎭⎪⎫4k 1+2k 22 =41+k 21+2k 2,点P (2,1)到l :kx -y =0的距离d =|2k -1|k 2+1,∴S △PMN =12|MN |d =12·41+k 21+2k 2·|2k -1|k 2+1=2·|2k -1|1+2k 2=22k 2+1-22k1+2k 2=21-22k 1+2k 2, 当k >0时,22k 1+2k 2≤22k22k =1,此时S ≥0显然成立, 当k =0时,S =2.当k <0时,-22k 1+2k 2≤1+2k 21+2k 2=1,当且仅当2k 2=1,即k =-22时,取等号. 此时S ≤22,综上所述0≤S ≤2 2.即当k =-22时,△PMN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22,此时l 的方程为y =-22x .22.【答案】【解析】解:全集U={1,2,3,4,5,6,7},A={2,4,5},B={1,3,5,7}.(1)A∪B={1,2,3,4,5,7}(2)(∁U A)={1,3,6,7}∴(∁U A)∩B={1,3,7}(3)∵A∩B={5}∁U(A∩B)={1,2,3,4,6,7}.【点评】本题考查了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交、并、补集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3.【答案】【解析】解:由12x2﹣ax﹣a2>0⇔(4x+a)(3x﹣a)>0⇔(x+)(x﹣)>0,①a>0时,﹣<,解集为{x|x<﹣或x>};②a=0时,x2>0,解集为{x|x∈R且x≠0};③a<0时,﹣>,解集为{x|x<或x>﹣}.综上,当a>0时,﹣<,解集为{x|x<﹣或x>};当a=0时,x2>0,解集为{x|x∈R且x≠0};当a<0时,﹣>,解集为{x|x<或x>﹣}.24.【答案】【解析】解:(Ⅰ)解法一:依题意有,答案一:∵∴从稳定性角度选甲合适.(注:按(Ⅱ)看分数的标准,5次考试,甲三次与乙相当,两次优于乙,所以选甲合适.答案二:∵乙的成绩波动大,有爆发力,选乙合适.解法二:因为甲5次摸底考试成绩中只有1次90,甲摸底考试成绩不低于90的概率为;乙5次摸底考试成绩中有3次不低于90,乙摸底考试成绩不低于90的概率为.所以选乙合适.(Ⅱ)依题意知5次摸底考试,“水平相当”考试是第二次,第三次,第五次,记为A,B,C.“水平不相当”考试是第一次,第四次,记为a,b.从这5次摸底考试中任意选取2次有ab,aA,aB,aC,bA,bB,bC,AB,AC,BC共10种情况.恰有一次摸底考试两人“水平相当”包括共aA,aB,aC,bA,bB,bC共6种情况.∴5次摸底考试成绩统计,任意抽查两次摸底考试,恰有一次摸底考试两人“水平相当”概率.【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方差,概率等基础知识,运算数据处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应用意识,考查化归转化思想、或然与必然思想.25.【答案】【解析】解:(1)∵1+x2≥1恒成立,∴f(x)的定义域为(﹣∞,+∞);(2)∵f(﹣x)===f(x),∴f(x)为偶函数;(3)∵f(x)=.∴f()===﹣=﹣f(x).即f()=﹣f(x)成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定义域以及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比较基础.26.【答案】【解析】解:(1)令x1=x2>0,代入得f(1)=f(x1)﹣f(x1)=0,故f(1)=0.…(4分)(2)证明:任取x1,x2∈(0,+∞),且x1>x2,则>1,由于当x>1时,f(x)<0,所以f()<0,即f(x1)﹣f(x2)<0,因此f(x1)<f(x2),所以函数f(x)在区间(0,+∞)上是单调递减函数.…(8分)(3)因为f(x)在(0,+∞)上是单调递减函数,所以f(x)在[3,25]上的最小值为f(25).由f()=f(x1)﹣f(x2)得,f(5)=f()=f(25)﹣f(5),而f(5)=﹣1,所以f(25)=﹣2.即f(x)在[3,25]上的最小值为﹣2.…(12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抽象函数的应用,利用赋值法以及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若a <0,b >0,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ba 11< B.b a <- C .22b a < D b a > 2、已知向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k ,2-k),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实数k =( ) A.8 B.-6 C76 D.34- 3、已知直线x +a 2y +6=0与直线(a -2)x +3ay +2a =0平行,则a 的值为( )A .0或3或-1B .0或3C .3或-1D .0或-14、直线x θsin -y +1=0的倾斜角α的变化范围是( ) A.)2,0(πB .),0(πC ]4,4[ππ- D.),43[]4,0[πππ⋃ 5、不等式组⎩⎨⎧≤≤≥-++-200)1)(1(x 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A .2B .4C .6D .8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y O 中,已知四边形CD AB 是平行四边形,()1,2AB =-,()D 2,1A =,则D C A ⋅A =( ) A .2 B .3 C .4 D .57、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22b ab a ++,则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 ) A .135° B .120° C .60° D .90°8、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0,0,220,x y x y x y +≥⎧⎪-≤⎨⎪-+≥⎩则2z x y =- 的最小值等于 ( )A .52-B .2-C .32- D .2 9、设正数x ,y 满足:x ﹥y ,x +2y =3,则195x y x y+-+的最小值为( ) A 、83 B 、114C 、4D 、2 10、已知函数()(2)(3)f x m x m x m =-++,若0)(<x f 对),1[+∞∈x 恒成立,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4,0)-B. 1(4,)2-C. 1(0,)2D. (4,1)--二、填空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1、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4175=+a a ,则21S =12、设点(m ,n )在直线x +y =1位于第一象限的图像上运动,则log 2m +log 2n 的最大值是________.13、将一张坐标纸折叠一次,使点(0,2)与点)0,2(重合,且点(7,3)与点(,)m n 重合,则n m +的值是______14、设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11a =-,11n n n a S S ++=,则n S =________.15、设O ,A ,M ,B 为平面上四点,OM →=λOB →+(1-λ)OA →,若点M 在线段AB 上(不包括端点),则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40分)16、(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两条平行直线l 1:3x +y -6=0和l 2:3x +y +3=0(1)求两条平行直线l 1、l 2之间的距离(2)直线l 过点(1,0)且被两条平行直线l 1:3x +y -6=0和l 2:3x +y +3=0所截得的线段长为10109,求直线l 的方程.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22)(22+-=mx x m x f ,不等式()5f x >的解集为{}31>-<x x x 或(1)求m 的值;(2)解不等式.2)2()(≤x f x f18、(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个内角,且其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os B cos C -sin B sin C =21.(1)求A ;(2)若a =32,b +c =4,求△ABC 的面积.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n *∈N .已知11a =,232a =,354a =,且当2n ≥时,211458n n n n S S S S ++-+=+.()1求4a 的值;()2证明:112n n a a +⎧⎫-⎨⎬⎩⎭为等比数列;()3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淮南二中2018届高一下第二次月考 数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 ACDDB DBAAA二、11、242 12、-2 13、10 14、1n - 15、)1,0(16、(本小题满分8分)(1)10109133622=+--=d(2)013:311=--⇒=⇒⊥y x l k l l 17、(本小题满分10分)(1)()5f x >03222>--⇒mx x m 03222=--⇒mx x m 的两根为3,1- 13312312=⇒⎪⎪⎩⎪⎪⎨⎧-=⨯-=+-⇒m mm m(2)]2,2[04)2(42222)2(222)2()(2222-∈⇒≤+--⇒≤+⋅-+-⇒≤x x x xxx x xf x f18、(本小题满分10分)解析 (1)∵cos B cos C -sin B sin C =12,∴cos(B +C )=12.∵A +B +C =π,∴cos(π-A )=12.∴cos A =-12.又∵0<A <π,∴A =2π3.(2)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 ·cos A .则(23)2=(b +c )2-2bc -2bc ·cos 2π3.∴12=16-2bc -2bc ·(-12).∴bc =4.∴S △ABC =12bc ·sin A =12×4×32= 3.19、(本小题满分12分)。

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高一英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高一英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r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this year?A. China.B.Australia.C.France.()2. What dose the woman want?A.Water and bread.B. Ice cream and bread.C. Water and ice cream()3.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A. Put down her cellphone.B. Call herself.C. Look for his phone.()4.How much should the woman pay for staying there tonight?A. $80B. $120C. $200.()5.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water in his city?A. Clean.B.Not enough .C.Rich.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n did the man talk to Alice over the phone?A. Around 10:00 am.B. Around 10:40 am.C. Around 11:00 am .()7. How does Alice usually go around?A. By bus.B. By subway.C. By car.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计50分)读世界某区域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完成1-3题。

1.图中反映该区域( )A.60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B.40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C.20岁人口比重先下降再上升D.0-5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2.预测到2031年该区域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程度高B.人口增长速度快C.就业压力太大D.性别结构趋于均衡3.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印度 B.韩国 C.尼日利亚 D.孟加拉国读下图,回答4-5题。

4.若X 轴表示距市中心距离,且a=10km,Y 轴表示土地利用租金,且b=100元/m2,则图中四地点最可能为商业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5.若X轴表示出生率,且a=4%,Y轴表示死亡率,且b=4%,则图中四点表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下图中图A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B示意地租变化。

读图完成第6-7题。

6.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风;自西向东流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D.东风;自西向东流7.图B 中曲线能反映图A 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下图示意合肥经济圈内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回答8-9题。

8.与合肥市相比,淮南市( )A .城市级别高B .城市规模大C .服务范围大D .服务种类少9.随着城市化进程,合肥市的( )A .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B .交通用地减少C .第一产业产值减少D .耕地比重增加读“我国两省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回答10-11题。

10.甲省比乙省( )A.城市化水平高B.人口素质高C.人口合理容量大D.老龄化问题突出11.乙省可能是( )A.广东B.安徽C.山西D.新疆图B 图A快速公交系统,简称BR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

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一(下)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十小题,共50分)1.关于圆周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动能一定变化B.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一定做功C.圆周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不变2.小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过河,若小船在静水中的速率恒定,当水速突然增大时,对小船过河经历的路程、时间产生的影响是()A.路程增大、时间变长B.路程增大、时间缩短C.路程增大、时间不变D.路程、时间均与水速无关3.“套圈圈”是老少皆宜的游戏,如图,大人和小孩在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高度处分别以水平速度v1、v2抛出铁丝圈,都能套中地面上同一目标.设大人和小孩的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之比H1:H2=2:l,则v1:v2等于()A.1:2B.2:lC.1: D.:14.一辆汽车匀速率通过一段凸凹不平的路面,分别通过A、B、C三个位置时()A.汽车通过A位置时对路面的压力最大B.汽车通过B位置时对路面的压力最大C.汽车通过C位置时对路面的压力最大D.汽车通过A、B、C位置时对路面的压力一样大5.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设地球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为G,根据以上信息不能求出的物理量的是()A.卫星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B.地球的质量C.卫星的周期D.卫星的加速度6.转笔(Pen Spinning)是一项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如图所示.转笔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假设某转笔高手能让笔绕其上的某一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该同学转笔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角速度越大B.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C.笔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D.若该同学使用中性笔,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因快速的转动做离心运动被甩走7.2010年l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绕月卫星,绕月运行高度为100公里.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嫦娥一号”绕月运行高度为200公里,如图所示.“嫦娥二号”卫星与“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周期小,线速度大B.周期大,加速度大C.线速度大,加速度小D.角速度大,线速度大8.额定功率P0=60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v m=20m/s,汽车质量m=1000kg.若汽车先由静止起以加速度a=3m/s2作匀加速直线启动,实际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后保持功率不变继续前进,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车运动中所受的阻力为3000NB.汽车匀加速运动持续的时间约为6.7sC.启动后3s末时的瞬时牵引力为6000ND.汽车启动4s末时的瞬时功率为60kW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水平恒力F推动下,从山坡(粗糙)底部A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获得速度为v,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块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hB.合外力对物块做的功是C.推力对物块做的功是+mghD.阻力对物块做的功是+mgh﹣Fx10.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A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点,B球用轻弹簧系于O′点,O与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A、B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A.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动能相等B.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动能较大C.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损失的重力势能较多D.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球受到向上的拉力较大二.实验探究题11.①某同学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方案如图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误差,实验中要采取的两项措施是:a b②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则打B点时的速度为;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测得位移和速度后,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三.计算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共38分)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向右运动距离l后以速度v 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l=1.4m,v=3.0m/s,小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桌面高h=0.45m.不计空气阻力.(取10m/s2)求:(1)小物块落地点到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2)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v0大小.13.宇航员在半径为R的星球表面完成了下列实验:他将一圆锥体固定,使其轴线竖直,再用长细线一端固定于圆锥体的顶点O,另一端拴一小球,让其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他测得小球的运动周期为T时,恰好对圆锥体无压力,又测出O点到圆轨道面间的距离为h,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1)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2)该星球质量M;(3)在该星球表面发射卫星所需要的最小速度.14.如图所示,让小球从图中的C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摆到最低点D处,摆线刚好从与小球拴接处被拉断,并立即撤去摆线,小球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由D点向D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小孔A进入半径R=0.3m的竖直放置的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当小球进入圆轨道立即关闭A孔,已知摆线长L=2m,θ=60°,小球质量为m=0.5kg,小球与粗糙水平面动摩擦因数μ=,g取10m/s2.求:(1)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以及小球在最低点时对绳子的拉力;(2)要使小摆球能进入圆轨道并且不脱离轨道,求粗糙水平面DA长度s的范围.2015-2016学年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一(下)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十小题,共50分)1.关于圆周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动能一定变化B.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一定做功C.圆周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不变【考点】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圆周运动的速度沿圆周运动的切线方向,速度一定是变化的,但速率可能不变.合外力和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它们一定是变化的.【解答】解:A、对于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不变,动能不变;但对于非匀变速圆周运动,速率在变化,则动能是变化的.故A错误.B、圆周运动有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变速圆周运动两类,对于匀速圆周运动,合力一定指向圆心,则合力不做功,而非匀变速圆周运动,合力不指向圆心,则合力做功,故B错误.C、圆周运动的速度不断变化,因此一定是变速运动,故C正确.D、圆周运动有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变速圆周运动两类,对于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虽大小不变,但方向一定指向圆心,则加速度一定变.故D错误.故选:C.2.小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过河,若小船在静水中的速率恒定,当水速突然增大时,对小船过河经历的路程、时间产生的影响是()A.路程增大、时间变长B.路程增大、时间缩短C.路程增大、时间不变D.路程、时间均与水速无关【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等时性,等效性,独立性的特点,水流的速度突然变大时,对垂直河岸的运动没有影响,利用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解:船实际参与了两个分运动,沿船头指向的匀速运动和沿水流方向的匀速运动,两分运动同时发生,互不影响,因而渡河时间等于沿船头方向分运动的时间;水流的速度突然变大时,对垂直河岸的运动没有影响,又船速是恒定的,所以渡河的时间是不变的.沿水流方向速度增大,相等时间内沿水流方向位移增大,路程增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套圈圈”是老少皆宜的游戏,如图,大人和小孩在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高度处分别以水平速度v1、v2抛出铁丝圈,都能套中地面上同一目标.设大人和小孩的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之比H1:H2=2:l,则v1:v2等于()A.1:2B.2:lC.1: D.:1【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高度之比求出运动的时间之比,抓住水平位移相等求出初速度之比.【解答】解:根据H=得,t=,则初速度,因为水平位移相等,高度之比为2:1,可知初速度之比1:.故选:C.4.一辆汽车匀速率通过一段凸凹不平的路面,分别通过A、B、C三个位置时()A.汽车通过A位置时对路面的压力最大B.汽车通过B位置时对路面的压力最大C.汽车通过C位置时对路面的压力最大D.汽车通过A、B、C位置时对路面的压力一样大【考点】向心力.【分析】在最高点和最低点靠竖直方向上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在水平面,重力和支持力相等,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比较压力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在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则N C<mg,在B点,根据平衡有:N B=mg,在A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则N A>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支持力等于压力,则A位置汽车对路面的压力最大,C位置对路面的压力最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设地球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为G,根据以上信息不能求出的物理量的是()A.卫星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B.地球的质量C.卫星的周期D.卫星的加速度【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求出地球的质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卫星的周期和加速度.【解答】解:A、由于卫星的质量未知,根据题设条件无法求出卫星受到地球的引力,故A 错误.B、根据得,地球的质量M=,故B正确.C、根据得,T=,加速度a=,故C、D 正确.本题选不能求出的物理量,故选:A.6.转笔(Pen Spinning)是一项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如图所示.转笔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假设某转笔高手能让笔绕其上的某一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该同学转笔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角速度越大B.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C.笔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D.若该同学使用中性笔,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因快速的转动做离心运动被甩走【考点】向心力;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各点的角速度是相等的;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 n=ω2R,即可确定向心加速度大小;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杆的弹力提供;当提供的向心力小于需要向心力,则会出现离心现象.【解答】解:A、笔杆上的各个点都做同轴转动,所以角速度是相等的.故A错误;B、由向心加速度公式a n=ω2R,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小,故B错误;C、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杆的弹力提供的,与万有引力无关,故C错误;D、当转速过大时,当提供的向心力小于需要向心力,出现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做离心运动被甩走,故D正确;故选:D.7.2010年l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二号”绕月卫星,绕月运行高度为100公里.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嫦娥一号”绕月运行高度为200公里,如图所示.“嫦娥二号”卫星与“嫦娥一号”卫星绕月运行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周期小,线速度大B.周期大,加速度大C.线速度大,加速度小D.角速度大,线速度大【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求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加速度的表达式,进行分析.【解答】解:向心力=所受的万有引力:G=m=mω2r=m()2r═ma解得v=①T==2π②ω=③a=④由以上各式可知:半径大的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小,周期大.A 因“嫦娥二号”的半径小,则其周期小,线速度大.故A正确B 因“嫦娥二号”的半径小,则其周期小,加速度大.故B错误C 因“嫦娥二号”的半径小,则其线速度大,加速度大.故C错误D 因“嫦娥二号”的半径小,则其角速度大,线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A D8.额定功率P0=60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v m=20m/s,汽车质量m=1000kg.若汽车先由静止起以加速度a=3m/s2作匀加速直线启动,实际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后保持功率不变继续前进,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车运动中所受的阻力为3000NB.汽车匀加速运动持续的时间约为6.7sC.启动后3s末时的瞬时牵引力为6000ND.汽车启动4s末时的瞬时功率为60kW【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结合P=fv求出阻力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牵引力的大小,结合P=Fv求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通过时间比较确定汽车运动状态,从而确定牵引力、功率的大小.【解答】解:A、当汽车的牵引力与阻力相等时,速度最大,根据P=fv m得,阻力f=,故A正确.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解得F=f+ma=3000+1000×3N=6000N,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末速度v=,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故B错误.C、由C选项知,启动后3s,汽车仍然处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牵引力为6000N,故C正确.D、启动4s后汽车的功率达到额定功率,为60kW,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水平恒力F推动下,从山坡(粗糙)底部A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获得速度为v,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块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hB.合外力对物块做的功是C.推力对物块做的功是+mghD.阻力对物块做的功是+mgh﹣Fx【考点】动能定理;功的计算.【分析】恒力做功等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大小的乘积;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分析合力做功,并求出阻力做功.【解答】解:A、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物体上升h,故小车克服重力做功W G=mgh,故A正确;B、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力对小车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为W合=mv2,故B正确;C、推力F是恒力,则推力做功为 W F=Fx,故C不正确;D、根据动能定理,有Fx﹣mgh+W阻=mv2,则得阻力对小车做的功W阻=mv2+mgh﹣Fx,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10.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A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点,B球用轻弹簧系于O′点,O与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A、B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A.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动能相等B.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动能较大C.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损失的重力势能较多D.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球受到向上的拉力较大【考点】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A球用绳连着,在下降的过程中,绳的拉力不做功,球A的机械能守恒.B球用弹簧相连,在球B下降的过程中,弹簧要对球B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球B的机械能不守恒,但整个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由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B、两个球都是从同一个水平面下降的,到达最低点时还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根据重力做功的特点可知在整个过程中,A、B两球重力做的功相同,但是,A球下摆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B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弹簧要对球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得,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要比B球的速度大,动能也要比B球的大,故A错误,B正确;C、两球质量相等,下降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做功相同,损失的重力势能相同,故C错误.D、由于在最低点时B的速度小,根据向心力的公式可知,B球需要的向心力小,所以绳对B 的拉力也要比A的小,故D错误.故选:B二.实验探究题11.①某同学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方案如图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误差,实验中要采取的两项措施是:a 平衡摩擦力b 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②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则打B点时的速度为{v}_{B}=\frac{(△{x}_{1}+△{x}_{2})}{2T} ;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测得位移和速度后,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钩码的质量m,小车的质量M【考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分析】(1)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绳的拉力和摩擦力,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首先需要平衡摩擦力;其次要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必须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2)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求出B点的速度大小;(3)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的原理:,由此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质量m,小车的质量M,位移x,速度v.【解答】解:①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绳的拉力和摩擦力,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首先需要平衡摩擦力;设绳子上拉力为F,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 ①钩码有:mg﹣F=ma ②=,由此可知当M>>m时,够码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即为小车是合外力.故答案为:①a 平衡摩擦力; b 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钩码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②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可知B点的速度大小为: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的原理:,由此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质量m,小车的质量M,位移x,速度v.故答案为:;钩码的质量m,小车的质量M.三.计算题(本大题共三小题,共38分)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向右运动距离l后以速度v 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l=1.4m,v=3.0m/s,小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桌面高h=0.45m.不计空气阻力.(取10m/s2)求:(1)小物块落地点到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2)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v0大小.【考点】动能定理;平抛运动.【分析】(1)物块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由匀速与匀变速运动规律可以求出水平距离.(2)由动能定理可以求出物块的初速度.【解答】解:(1)物块飞出桌面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h=gt2,解得:t=0.3s,水平方向:s=vt=0.9m;(2)对滑块从开始运动到飞出桌面,由动能定理得:﹣μmgl=mv2﹣mv02,解得:v0=4m/s;答:(1)小物块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平距离为0.9m.(2)小物块的初速度为4m/s.13.宇航员在半径为R的星球表面完成了下列实验:他将一圆锥体固定,使其轴线竖直,再用长细线一端固定于圆锥体的顶点O,另一端拴一小球,让其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他测得小球的运动周期为T时,恰好对圆锥体无压力,又测出O点到圆轨道面间的距离为h,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1)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2)该星球质量M;(3)在该星球表面发射卫星所需要的最小速度.【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分析】(1)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细线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结合列式,可求得重力加速度g;(2)根据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可求得星球的质量M.(3)在该星球表面发射卫星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等于其第一宇宙速度,根据重力等于向心力求解.【解答】解:(1)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细线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得:mgtanθ=m htanθ则 g=h(2)在星球表面的物体有:G=mg则 M=(3)环绕该星球表面的卫星得:mg=m则 v=答:(1)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是h;(2)该星球质量M是;(3)在该星球表面发射卫星所需要的最小速度是.14.如图所示,让小球从图中的C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摆到最低点D处,摆线刚好从与小球拴接处被拉断,并立即撤去摆线,小球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由D点向D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小孔A进入半径R=0.3m的竖直放置的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当小球进入圆轨道立即关闭A孔,已知摆线长L=2m,θ=60°,小球质量为m=0.5kg,小球与粗糙水平面动摩擦因数μ=,g取10m/s2.求:(1)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以及小球在最低点时对绳子的拉力;(2)要使小摆球能进入圆轨道并且不脱离轨道,求粗糙水平面DA长度s的范围.【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向心力.【分析】(1)摆球摆到D点时,摆线的拉力最大,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摆球摆到D点时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摆线的最大拉力.(2)要使摆球能进入圆轨道,并且不脱离轨道,有两种情况:一种在圆心以下做等幅摆动;另一种能通过圆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小球要刚好运动到A点,对小球从D到A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出动摩擦因数μ的最大值;若小球进入A孔的速度较小,并且不脱离轨道,那么将会在圆心以下做等幅摆动,不脱离轨道,其临界情况为到达圆心等高处速度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和动能定理求出s.要使摆球能进入圆轨道,恰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就刚好不脱离轨道,在最高点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此时小球的速度,对从D到轨道最高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解s的最小值,即可得到s的范围【解答】解析:(1)对CD段应用动能定理,得:mg(L﹣Lcosθ)=代入数据解得:v D=2m/s在最低点有:T﹣mg=m解得:T=10N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小球在最低点对绳子的拉力为10N.(2)小球不脱圆轨道分两种情况:①要保证小球能达到A孔,设小球到达A孔的速度恰好为零,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s1=0﹣代入数据可得:s1=8 m若进入A孔的速度较小,那么将会在圆心以下做等幅摆动,不脱离轨道.其临界情况为到达圆心等高处速度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可得:mgR=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s2=﹣代入数据可求得:s2=5.6 m②小球运动到光滑竖直圆弧轨道最高点时,有:mg=m,代入数据得:v=m/s由动能定理得:2mgR=﹣代入数据解得:小球在A点时的速度为:v A=m/s对DA段应用动能定理,有:﹣μmgs3=﹣代入数据解得:s3=2 m综上,粗糙水平面DA长度s的范围5.6m≤S≤8m或者s≤2m.答:(1)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是2m/s,小球在最低点时对绳子的拉力是10N;(2)要使小摆球能进入圆轨道并且不脱离轨道,粗糙水平面DA长度s的范围5.6m≤S≤8m 或者s≤2m.。

安徽省淮南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安徽省淮南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1.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角色∕角逐砥砺∕抵消载歌载舞∕载誉归来B.贝壳∕地壳和蔼∕暮霭锲而不舍∕提纲挈领C.和谐∕调和屡次∕步履称心如意∕拍手称快D.模块∕楷模誊写∕家眷呱呱坠地∕沽名钓誉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惊蛰涮羊肉克尽职守原形毕露B.发轫林荫道一如继往草菅人命C.胡诌挖墙脚浑浑噩噩怨天尤人D.磕绊亲和力一愁莫展真知灼见3.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一些不法商贩,兜售假货,坑害群众,必须受到严厉的打击。

②现实社会里,我们离家在外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

③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总有些同学只动口不出声,。

A.滥竽充数鱼目混珠鱼龙混杂B.鱼龙混杂鱼目混珠滥竽充数C.滥竽充数鱼龙混杂鱼目混珠D.鱼目混珠鱼龙混杂滥竽充数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据我所知,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还在探讨中,目前还没有推出明确的时间表。

”一位接近管理层的税收专家。

(2)莫言的获奖,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的现实,也缓解不了我们的文化焦虑。

(3)毋庸置疑,铁路电话订票使很多旅客获得了便利。

但是,铁路局数万张车票无人领取的状况也反映了有的旅客把电话订票当成儿戏,缺乏的诚信。

A.披露良莠不齐一言九鼎B.披露良莠不齐一诺千金C.透露参差不齐一诺千金D.透露参差不齐一言九鼎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B.读书可以使人吸纳古今文化精髓,开创理想世界,马克思正是在40年的勤奋阅读和探索中,终于完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D.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部被称为《穆斯林的无知》的短片,虽然只有短短的14分钟,但因为在网络上的传播而在中东地区掀起轩然大波,引发反美示威浪潮,相关冲突甚至导致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班加西领事馆丧生.B.沈中阳委员指出,创建“平安医院”,为患者就医营造良好环境,解决好医护人员安全,已迫在眉睫.C.东盟的宗旨是以平等和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为目标,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国际和地区组织进行紧密、互利的合作.D.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在因贪腐被双规之后,原计划在深圳音乐厅演出的由王益本人谱写的大型古典交响乐《神州颂》被主办方撤换.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画盛行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扫描(2021年整理)

第二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扫描(2021年整理)

描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扫描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扫描版)的全部内容。

(扫描版)高一语文月考答案答案:B 解析:犯了“关系理解不当”的错误,原文是并列关系,有“有的……也有的”的关联词,表示会出现这几种现象,但不一定同时出现;而本项变成了递进关系,表示这几种现象会一起出现,与原文意思不符.答案:A 解析:说法绝对.外国的歌剧、话剧并未从中国的传奇、话本、小说的故事中获取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

答案:D 解析:强加因果,《窦娥冤》等戏曲经典只是例证,并不是戏剧文学要扭结在对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上的原因.4.A(爱竹,先是障碍,后是媒介)。

5.①淡泊名利,直而有节.他爱竹师竹,先教书后做研究,没想过发财也没要过一官半职,活得直而有节。

②清高孤傲,与世无争。

在曲曲巷“他们绝不会与人发生什么矛盾,但也绝不会亲如一家”,邻居求联他不应、求竹他拒绝,这些都反映了他作为知识分子与世无争和清高孤傲的性格。

③勇于自省,与邻为善。

节新篁突发心脏病,因为有邻里帮助而及时入院,住院期间他勇于自省,为自己过往的不当行为而惭愧,并决心主动改善与邻里的关系.(答对一点2分,答对三点6分。

)6.①与开头节新篁下午出院回家呼应,使小说首尾圆合,结构完整;②含蓄委婉地反映了人物心理变化的完成、品格的升华,人物性格前后对比,突出了人物形象;③满口答应了邻居的邀请,说明节新篁已经从心理上完全接受并融入邻里,预示着曲曲巷和谐的人际关系,突出主题.(一点2分,三点5分,可以从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现、结构思路等方面思考。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二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二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第二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X m+、b Y n+、c Z n﹣和d W 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②a﹣b=n﹣m③原子半径:X>Y>Z>W④离子半径:Y n+>X m+>W m﹣>Z n﹣⑤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W>Z.A.①⑤B.①②③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参考答案:A【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 X m+、b Y n+、c Z n﹣和d W 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m=b﹣n=c+n=d+m,若m>n,则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c>d,结合离子所得电荷可知,X、Y为金属元素,Z、R为非金属元素,且X、Y位于Z和R的下一周期.在同一周期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而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而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①由上述分析可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b>c>d,故正确;②由a﹣m=b﹣n可知,a﹣b=n+m,故错误;③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X、Y位于同一周期,则原子半径:X<Y,故错误;④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W m﹣>Z n﹣>Y n+>X m+,故错误;⑤非金属性Z>W,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W>Z,故正确.故选A.2. X和Y均为短周期元素,已知a X n-比b Y m+多两电子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 <b B.X只能位于第三周期C.a + n - b + m = 10或16 D.Y不可能位于第二周期参考答案:C略3.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恰好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 O,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4B. 1:5C. 2:3D. 2:5参考答案:A4.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分别位于同一主族,W 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南市凤台县第二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地理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共30小题,60分)
1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是因为( )
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
2 在人口的数量增长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3 下列与人类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相适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正确顺序是( )
A.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B.传统型、原始型、现代型
C.原始型、现代型、传统型
D.传统型、现代型、原始型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第4~5题。

4 上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计划生育
B.鼓励生育
C.采取移民政策
D.鼓励人员出国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回答6~7题。

6 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
A.③
B.②
C.①
D.④
7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类似于( )
A.③
B.②
C.①
D.④
8 下面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新、马、泰十五日旅游,这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至少应在500千米
9 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消费水平
B.资源数量
C.科技水平
D.生产能力
10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区用地B.工业区用地C.住宅区用地D.绿化用地
读下图,回答11—13题
11 此图说明该地区( )
A.城市化水平很高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D.人口密度大
12 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
A.中国
B.印度
C.英国
D.俄罗斯
13 形成这种人口分布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影响的结果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造成的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
14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15 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务范围越大
16 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是( )
A.重叠交错,层层嵌套
B.界线分明,彼此相离
C.界线分明,偶有交错
D.重叠交错,同级嵌套
17 由右下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18~20题。

18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19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气温
B.降水
C.土壤
D.社会经济因素
20 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
A.农作物A
B.农作物B
C.农作物C
D.农作物B和C
~22题。

21 根据上表资料判断,该城市可能位于(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闽南三角地带
D.河西走廊
22 从经济效益考虑,该地区最适宜经营的农作物是( )
A.花卉、甘薯
B.蔬菜、水稻
C.花卉、水稻
D.花卉、蔬菜
23 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的共同发展条件是( )
①地广人稀②气候温和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4 右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
业变化趋势的是( )
25影响农业的最主要的自然区位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水源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

据此回答26—27题:
26 世界上水稻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A 印度
B 中国
C 泰国
D 日本
27 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征是()
A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B 科技发达,单产高。

C 小农经营,商品率低。

D 实力工程量小,政府投入较多。

28 影响乳蓄业的两个重要因素是()
A 市场和饲料供应
B 市场和机械化水平
C 交通和气候条件
D 劳动力和饲料供应
29 西欧乳蓄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1)劳动力丰富(2)地处温带海洋气候区,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3)城市化水平高,对乳蓄产品的需求量大(4)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
A (1)(2)(3)
B (2)(3)(4)
C (1)(2)(4)
D (1)(3)(4)
30 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是()
A 城市的地理位置
B 城市的用地规模
C 城市的人口规模
D 城市的经济规模
选择题答题卡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读下图,回答以下各题。

(1)上图中人口迁移,是________历史上和________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2)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是________,属于推力的是_______,属于中间阻力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3)对于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移缓解了当地________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农业________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________有积极作用。

(4)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积极地推动了城市的_______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的________造成巨大的压力。

32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面问题。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B.土地利用方式
C.交通通达度 D.企业的支付能力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区,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区,原因是。

(4)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33 读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甲和该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澳大利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B 。

(2)A地区农业的特点是。

B地区农业的特点是。

(3)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
A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各是什么?
B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4)为什么澳大利亚中西部几乎不能发展农业?
月考试卷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二综合题(40分)
31. (每空一分,共10分)
(1)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2).CDE; FG; AB
(2)人多地少(人地);土地;自然环境(4)社会经济;环境
32 (每空2分,共14分)
(1)AC (2)A 商业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3)住宅既方便上下班,又利于购物(4)地价便宜,对市中心环境影响少(或降低地价,保护环境)
33 (每小题4分,共16分)
(1)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2)农场既种小麦又牧羊,形成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并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小麦还是多养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大规模经营,商品率高
(3)A地区有利条件:地势平坦,热量充足;不利条件:降水稀少。

B地区有利条件:地势平坦且地广人稀,草原广布;干湿季分明,夏季利于牧草生长;地下水丰富。

(4)气候极端干旱,不利于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