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整体阅读
2020高考语文 名校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1(含答案)

高2020届名校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1(含答案)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1]隐处也。
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
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
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
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
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
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
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
巉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
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水流波动,势欲飞起。
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
意当日垂纶[2],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
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
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
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
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
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
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
日之.夕矣,舟泊前渚。
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
快矣哉,是游乎!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3]卧游五岳,孙兴公[4]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
客曰:“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有删改)【注释】 [1]严先生:指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
刘秀做皇帝后,他改名换姓,隐居不仕。
后被刘秀觅得,召到京师洛阳,授以谏议大夫,固辞不受,归隐于富春山。
[2]垂纶:垂钓[3]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课件:专题四文言文阅读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 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 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 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 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 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 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 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 尽责,悲泣而死。
考情概览
试题类编
参考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 文章而在本郡闻名。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能优异, 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喜欢他。孝文帝刚即位时,听说 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天下第一,以前还和李斯是同乡,并且曾向李斯 学习过,于是就调任他做廷尉。吴廷尉于是就向朝廷推荐贾谊年轻 有才华,且精通诸子百家的典籍。孝文帝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 当时贾谊年仅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是最年轻的。文帝每次下令让博 士们讨论一些问题时,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不能说什么,而贾谊 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于是都认 为才能比不上贾生。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 内就做到了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汉朝建立到孝文帝时已有二十 多年了,天下太平和睦,正是改定历法、改变服色、制定法令制度、 确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详细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 色,官印字数采用五,确定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孝文帝刚 刚即位,谦虚礼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
高考语文文言文整体阅读复习教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整体阅读复习教案专题讲评教案一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目标1.分析试卷,归纳文言文整体阅读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分析错因,反馈矫正。
2.突破难点,掌握快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3.进一步规范题目答案,归纳解题的技巧方法,学会拓展运用。
教学方法1.学生自我纠错,提出疑难问题。
2.教师归纳问题,集中重点突破。
3.基本步骤:对答案、改差错——提问题、找疑难——析问题、找规律——善积累、巧迁移。
第一步:发放答案,对照自查。
让学生独立地对照答案分析错题的原因。
第二步:引导学生研讨题目,提出文本中词句理解上的障碍以及答题中所存在的困惑。
第三步:结合文本与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讲解疑难,归纳规律方法。
第四步:进行当堂巩固训练。
积累相关知识点,在运用中巩固,提高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检查完成情况,针对性评析(一)检查文言实词题。
试卷文段选项与答案实词语句误解正解(一)一C克尚必可克.不克服攻下,战胜,打败二B雅雅.敬雍,恒相从游文雅,有礼仪非常、很三C负两生素负.多才艺享有仗恃,自负四C解讽旨令自解.解释停止(二)一C忧以母忧.不拜担心父母去世服丧二A除乾隆庚寅除.孝丰知县废除,罢免授予官职,任命官职三C当不当.冀州之卒充当比得上,相抵,相当四C夺而无以夺.焉夺取改变[试题情况分析]1.涉及的内容不止一词多义,同时还有古今异义、文化常识义等。
2.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出现过。
[出现问题分析]1.实词积累得不够。
如对“雅”“负”“夺”理解错误。
2.古文化常识缺乏。
如对“忧”“除”理解错误。
3.不善于利用已知部分推知未知部分。
[针对性指导]1.运用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去直接判断。
(1)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如“不当冀州之卒”的“当”。
(2)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如“雅敬雍”的“雅”。
2.联系学过的课文中相关的文言实词知识加以辨析。
高考文言文选材虽然在课外,但大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依据。
如“乾隆庚寅除.孝丰知县”,《陈情表》中有“除.臣洗马”。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1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

史传类文言文阅读【2020年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答案】D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训练(二)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二) 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八大山人①,明宁藩宗室,号人屋。
“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
性孤介,颖异绝。
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
尝写菡萏②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③,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
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
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
父某,亦工书画,名噪江右④,然喑哑不能言。
甲申国亡,父随卒。
人屋承父志,亦喑哑。
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颔之,否则摇头。
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
如是十余年,遂弃家为僧,自号“雪个”。
未几病癫,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跿跔⑤踊跃,叫号痛哭。
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一日之间,颠态百出。
市人恶其扰,醉之酒,则颠止。
岁余,病间,更号曰“个山”。
既而自摩其顶曰:“吾为僧矣,何可不以驴名?”遂更号曰“个山驴”。
数年,妻子俱死。
或谓之曰:“斩先人祀,非所以为人后也,子无畏乎?”个山驴遂慨然蓄发谋妻子,号“八大山人”。
其言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
”山人既嗜酒,无他好。
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
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
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
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
醒时,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⑥于前,勿顾也。
其颠如此。
外史氏曰:山人果颠也乎哉?其笔墨雄豪也?余尝阅山人诗画,大有唐宋人气魄。
至于书法,则胎骨于晋魏矣。
问其乡人,皆曰得之醉后。
呜呼!醉可及也,其颠不可及也!(选自陈鼎《虞初新志·八大山人传》) 注:①八大山人:朱耷,是明朝宁王的后代。
清初著名画家,擅长山水花鸟竹石,笔墨恣纵,独具一格,对后来的写意画影响很大。
②菡萏:荷花的别称。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技巧

6、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 风痹晚,年未仍竟致其力施于,政后治咸,但丰因中病乃未卒能行实之施。 十九死后年被,皇卒帝。称遗其疏“上实,心任优事诏,轸不④必惜嫌,怨” 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7、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 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
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 黄冕诸作人者之对其力评。价左及宗其棠广、泛胡的林人际翼关皆系识 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账务第账二目段,解决了财务上的 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 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第秋二段收后量力捐献,丰备 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第阻四海运策 D才.,陶善澍于除利了用有人很第才强兴五。的段工办:,事于择能是贤力以任外海事运,,节至还省八善银年于二工发十竣现余。人万
疏白言茆江选:河苏择“,常贤年太而能遭湖 以的受尾吴人水闾淞主患管在江,事吴为陶务淞最澍;江要兴打修。及算水治刘兴利河吴修,、淞 以通海多口个水为利最工要程。,”在于总是督以任上海时运,节省 银二十余万与兴林工则,徐合择力贤疏任浚事。,至八年 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 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 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 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 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1、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 士,选弹庶劾吉河士工,以授及编外修省,吏迁治御积史弊、,给事中。 巡澍视疏南劾漕河革工除冒陋滥习,,及上外奏省疏吏通治京积口弊运。河巡,南漕
嘉庆二①十,四革年陋,规出,任请川浚东京道口台运,河被。称二赞十为四四年川,第出一 为川东道。总督蒋攸铦xiān荐其治行为四川 第一。
(4)品格;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 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灵壁张氏园亭记苏轼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
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
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
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
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
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
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
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
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
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
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
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
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
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
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
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
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
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
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
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
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
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阳:水之北)B. 舟车冠盖之冲(冲:冲过来)C. 故其子孙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循:遵守、依照)D. 处者皆有廉退之行(退:谦退、谦逊)(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外修竹森然以高③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②硕求余文以记之④盖其先君子之泽也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3)全部直接符合苏轼认为张氏园亭“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的一项是()①陂田苍茫,行者倦厌②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③奇花异草,有京洛之态④果蔬可以饱邻里⑤鱼鳖可以馈四方之宾客⑥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是一篇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游记。
2020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李春芳,字子实,扬州兴化人。
嘉靖二十六年举进士第一,除修撰。
简入西苑撰青词,大被帝眷,与侍读严讷超擢..翰林学士。
寻迁太常少卿,拜礼部右侍郎,俱兼学士,直西苑如故。
佐理部事,进左侍郎,转吏部,代讷为礼部尚书。
时宗室蕃衍,岁禄苦不继。
春芳考故事..,为书上之。
诸吉凶大礼及岁时给赐,皆严为.之制。
帝嘉之,赐名《宗藩条例》。
寻加太子太保。
四十四年命兼武英殿大学士,与讷并参机务。
世宗眷侍直诸臣厚,凡迁除皆出特旨。
春芳自学士至柄政,凡六迁,未尝一由廷推。
春芳恭慎,不以.势凌人。
居政府持论平,不事操切..,时人比之李时;其才力不及也,而廉洁过之。
时徐阶为首辅,得君甚。
春芳每事必推阶,阶亦雅重之。
隆庆元年春,有诏修翔凤楼,春芳曰:“上新即位,而遽兴土木,可乎?”事遂止。
齐康之.劾徐阶也,语侵春芳。
春芳疏辨求去,帝慰留之。
及代阶为首辅,益务以安静,称帝意。
时同列者陈以勤、张居正。
以勤端谨,而居正恃才凌物,视春芳蔑如也。
始阶以人言罢,春芳叹曰:“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
”居正遽曰:“如此,庶保令名。
”春芳愕然,三疏乞休,帝不允。
既而贞吉入代以勤,刚而负气。
及高拱再入直,凌春芳出其上,春芳不能与争,谨自饬而已。
俺答款塞求封,春芳偕拱、居正即帝前决之。
会贞吉为拱逐拱益张修阶故怨春芳尝从容为阶解拱益不悦。
时春芳已累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改中极殿,度拱辈终不容己,两疏请归养..,不允。
南京给事中王祯希拱意,疏诋之,春芳求去益力。
赐敕乘传,遣官护行,有司给夫廪如故事。
阅一岁,拱复为居正所挤,几不免。
而春芳归,父母尚无恙,晨夕置酒食为乐,乡里艳之。
父母殁数年乃卒,年七十五,赠太师,谥文定。
(选自《明史·李春芳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侍读严讷超擢..翰林学士超擢:破格提拔。
B.春芳考故事..故事:先前的经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帝答应了这一请求。曹爽辅政的时候,鲁芝被拜为司马。多有正直的言论和 良好的谋略,然而曹爽却不采纳。等到宣帝起兵要杀曹爽的时候,鲁芝又率领 他的手下攻打城门,骑马疾行到曹爽处,并劝曹爽说:“先生您处在伊尹和周 公的高位,一旦因为获罪被罢免,即使想拉一条狗都不可以了(更不要说统领 人),如果挟天子保住许昌,依仗帝王的威仪,凭借文书征调四方兵马,谁敢 不听从您呢!如果放弃这个决策而束手待毙,那就是想去东市被杀头,难道不 令人痛心吗?”曹爽懦弱又糊涂,因而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 鲁芝因为曹爽而被关入监狱,论罪当死,但他不申辩是非曲直,志向坚定不苟 且求取赦免。宣帝很赞许他,于是赦免了他。不久鲁芝被起用为并州刺史。诸 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平定诸葛诞 之后,升为大尚书,掌管刑法。武帝登基后,调任镇东将军,进爵为侯。皇上 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鲁
第五步 关注文化知识,力争集腋成裘 文中涉及哪些文化知识? ①襁褓:古代泛指 1 岁以下幼童。赤子:初生的婴儿。孩提:指二、三岁 的幼儿。龆龀:儿童换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 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幼学:十岁。 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岁的少年儿童。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 少女。及笄:女子十五岁。束发:男子十五岁。 ②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③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指七十岁。 ④行马:拦阻人马通行的木架。一木横中,两木互穿以成四角,施之于官 署前,以为路障。俗亦称鹿角,古谓梐枑。
②鲁芝任天水太守时,天水接邻蜀地,多被蜀国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 守卫,修建城池,恢复旧境;离开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对应 第 3 题 B 项)
③鲁芝进营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曹受到讨伐,他 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对 应第 3 题 C 项)
解析 “蜀地饱受侵扰”错误,原文“郡邻于蜀,数被侵掠”的意思 是“天水接邻蜀地,多被蜀国侵扰”。
答案 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得分点:(1)以:凭借;出征:出兵征讨;以为:作为;先驱:先锋。 (2)以:因为;履:行为;素:向来,一向;作:建造;屋五十间:定语后置句, 五十间屋。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八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文言文整体阅读
微镜头·大讲堂
探微知著,“着力点”与“考查点”结合
微点 1 读懂全文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19 分)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 快速通读,厘清层次 文章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介绍传主名、字及踏入仕途的经历;第二层,叙述 主要事迹;第三层,交代传主致仕去世及享年。(可用“∥”在文中标示层与 层之间的分界) 第二步 勾画业绩,解读品性 文章叙述了鲁芝生平中的哪几件重大事情?从中可以看出鲁芝怎样的品 性? ①鲁芝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 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对应第 3 题 A 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答案 (1)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 先锋。
(2)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 十间房屋。
【参考译文】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鲁家)世代有名望德行,是西州的豪门大族。 他的父亲被郭氾杀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迁居雍地,潜心研究古代 典籍。被郡守举荐为上计吏,后被州郡征召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是雍州刺 史,非常敬重鲁芝。于是举荐鲁芝为孝廉,提升鲁芝为郎中。后封鲁芝为骑都 尉、参军事,代理安南太守,再后来又升任为尚书郎。曹真亲自督促关右军务 时,鲁芝又做大司马府的军事参谋。曹真去世后,宣帝代替曹真督促关西军务, 于是任命鲁芝参与骠骑军事,后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常被蜀军 侵犯掠夺,人口一直在下降,盗贼四起,鲁芝尽心镇守防卫,又建立集市贸易, 几年的工夫,被掠夺的土地都收复了。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各族人民都 非常仰慕他的美德,大家亲自到朝廷上书,请求留下鲁芝继续做天水太守。魏
解析 对于文化常识,应该熟记,注意容易设错点,本题中“践阼” 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错误,应是“踏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 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同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 对势力”不符合原文,也错误。
答案 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 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 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 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池,恢复旧境;离开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 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营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司马, 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 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荐。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 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 军礼让鲁芝。
④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 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对应第 3 题 D 项)
第三步 宏观着眼,微观品析 从整体上看,鲁芝有哪些优秀品格? 在鲁芝身上,具有一系列封建时代正直官员的优秀品质:治政卓有成效、 审时度势、洁身自好。 第四步 结合语境,正确断句 所断句子涉及哪些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涉及人物:曹爽、宣帝。 起因:宣帝起兵要杀曹爽的时候,鲁芝率领他的手下竭力保护曹爽,并劝 曹爽号令天下征讨天下。 经过:曹爽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被擒,鲁芝也受到牵连而被下狱却凛然不 阿。 结果:宣帝赦免了他,起用鲁芝为并州刺史。
芝因为年已七十,告老让位,向朝廷请求的奏表上了十多次,于是被征召为光 禄大夫,赐以特进的官位,御赐随行吏卒及车马,允许他在家门前设置木架。 羊祜作为车骑将军,于是要把自己的位置让给鲁芝,说:“光禄大夫鲁芝,保 持自身的纯洁,少生欲念,和睦地与人相处但不随便附和,从事公职到头发花 白,却始终在尽为臣之礼(效命朝廷),尚且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我却超越了 他(坐这么高的位子),凭什么来化解天下人(对我)的怨恨呢!”皇上没有听取。 (可见)他被人敬重到了这样的程度。泰始九年去世,时年八十四岁。武帝为他 哀悼,赐谥号找到常用于句首的副词“遂、俄而”,前面断开;第二 步找到主语“芝、宣帝”,前面断开;第三步,根据结构,转折关系“而” 前面断开,根据对仗句式“口不讼直”和“志不苟免”中间断开。
答案 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 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 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 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 的谦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