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SC-1束管监测技术参数
潞安煤矿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专项辨识报告

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10.20”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及《山西省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要求,本矿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全国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或者所在省份、所属集团煤矿发生较大事故后,开展1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评估,由矿长组织分管负责人和科室开展专项辨识。
2020年10月20日凌晨2时许,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我矿根据事故情况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一、事故经过2020年10月20日凌晨2时许,山西潞安集团左权阜生煤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井下1208安装工作面回风顺槽端头密闭墙附近发生一起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死者已升井,伤者体征平稳,抢险救援工作已经结束。
左权阜生煤业是山西潞安集团下属整合矿井,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二、成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针对此次事故由矿长组织,各分管矿领导、副总工程师及相关业务科队组负责人、现场作业人员参加,开展了针对性的一次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识别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并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指导修订完善设计方案、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矿总工程师)(机电副矿长)(生产副矿长)(安全副矿长)(矿长助理)(机电副总)(通风副总)(地测副总)成员:各职能科室及各相关队组负责人(二)领导组职责组长:全面负责本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审定辨识的危险源,对于评估出重大风险及时组织研究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督查管控工作的开展情况,解决风险管控有关问题,组织召开辨识评估专题会议。
副组长:协助组长统筹安排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负责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成果的收集,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后续落实,进行现场跟进。
束管监测技术要求

百贯沟矿井火灾预报束管监测系统技术条件设计:钟麟项目负责人:王海涛煤矿设计研究院二0一三年二月二十日一、总则1、本技术条件的使用围仅限于百贯沟煤矿煤矿新主井火灾预报束管监测系统。
2、本技术条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的条文。
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条件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条件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认为供方可以提供完全满足技术条件的产品。
4、本技术条件作为定货合同的附件。
二、设备运行环境条件1、安装地点:煤矿地面、井下2、海拔高度:3、环境温度:-22℃~+35℃4、地震设防烈度:7度5、安装环境:潮湿多尘,空气中含爆炸性气体(甲烷)和煤尘三、设备应满足的规程、规及相关标准1、《煤矿安全规程》2、《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3、《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4、《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其它有关的现行标准。
以上标准应执行最新版本。
四、设备应满足的技术性能及配置要求1、火灾束管监测机房位于生产指挥管理综合楼。
为了保护办公楼环境,降低设备的噪音,气样采集控制柜应含无油真空泵、泵冷却系统、微机控制自动清洗管路,另外火灾束管系统不单独设置抽气泵房。
2、束管监测系统主要性能要求:采样控制柜监测管路:16路;运行时间:24小时连续监测或人工设定;分析气体成分:CO、CH4、CO2、C2H4、C2H6、C2H2、O2、N2等;井下管路采样距离≤30km;色谱仪检测限≤0.1ppm;系统精度≤1%;分析速度:一次进样完成矿井瓦斯爆炸气体常量O2、N2、CH4、CO、CO2、C2H4、C2H6等和火灾气体微量CO、CO2、CH4、C2H4、C2H6、C2H2等组分的分析。
8分钟,一次进样完成瓦斯爆炸气体全组分分析和爆炸危险程度判别;井下用气体传感器示值达到气样的稳定示值90%的时间应不超过60s。
多点集中监测中使用的自动巡回采样装置每路运行最短时间为2min,最长时间20min。
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一、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用途: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需设一套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对井下重点区域的气体成份进行分析、判断、预测,为提前的干预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该系统广泛适用于大、中、小各类煤矿自然火灾预报和防治工作。
对井下重点区域的CO、CO2、CH4、O2等气体浓度通过红外分析仪进行24小时连续循环监测分析,C2H6、C2H4、C2H2、H2、N2等气体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采样分析,经过对自燃火灾标志气体的确定和分析,及时预测预报发火点的温度变化,为煤矿自然火灾和矿井瓦斯事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组成:本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气体采样子系统:主要完成井下气体的采集和气体样本地面输送的自动控制。
包括:井下束管系统、真空泵机组、采样泵、分路控制箱、采样控制箱等。
2)气体分析子系统:主要完成气体样本组分的精确测量。
包括:连续在线红外分析仪、气相色谱仪、顺磁氧分析仪及相关配套装置等。
3)数据处理和共享子系统:主要完成测定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束管采样控制、管路维护控制等的软件系统;专业化的测量数据辅助分析和数据Web共享所需的软件系统。
包括:系统控制工控机、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打印机、工作站、系统软件等。
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组成图(1张)三、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第一:实现了对井下自燃标志气体的连续、在线分析。
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对矿山各重点区域的CO、CO2、CH4、O2浓度通过红外分析仪进行24小时连续循环监测分析,C2H6、C2H4、C2H2、H2、N2等气体的浓度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采样分析,并将监测结果和采样气体组分存入数据库中,以报表、曲线、爆炸三角形、爆炸趋势四方图等形式在网上实时发布。
第二:系统采用适合煤矿使用的矿井气体在线式红外分析仪为核心的矿山气体在线监测系统。
1. 红外分析仪的检测器均从德国进口。
惠安煤矿简介

第一部分矿井历史沿革惠安煤业是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煤矿,矿井设计能力0.9MT/a,服务年限30年。
位于山西省河曲县刘家塔镇臭儿洼村。
属黄土高原晋西北边缘,晋北大型煤炭基地河保偏矿区,地处黄河东岸,河东煤田北部。
地理坐标东经:111°17′58″—111°19′43″,北纬:39°22′00″—39°22′54″,矿区距山西省忻州市环区公路2.5公里,距晋神沙坪煤矿铁路煤台、河曲鲁能发电厂、楼子营矸石电厂分别为30km、20km、6km。
距神朔铁路三岔煤台、韩家楼煤台约60km,交通运输较为便利。
距即将开通的准朔铁路仅2km。
发运相当方便。
该矿原是山西省河曲县刘家塔镇小算塔煤矿,后经公司制改组为山西忻州河曲惠安煤业有限公司,2009年9月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41号文批准为单独保留矿井,整合后矿名变更为山西忻州神达惠安煤业有限公司,建设规模为90万吨/年。
井田面积由1.8240km2增加到3.3686km2。
可采煤层为11#、13#。
矿井从2011年8月份开始建设,于2013年12月一次性建成,并经综合验收达到标准,2014年1月4日经复产验收达到生产条件。
目前六证齐全,人员配备到位,设备、装备符合设计要求。
矿井施工建设完成65个单项工程,其中矿建工程26个,土建工程20个、安装工程19个,全部验收合格。
矿井建成后,生产系统由主平硐、副平硐和回风立井三个井筒组成,井下建设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采区变电所,两个综掘工作面、一个综采工作面,地面配套建设生产运煤系统和筒仓储煤系统及35KV变电站,锅炉房、空压车间、黄泥灌浆车间、充灯房、火工库、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职工浴室、排矸场等相关设施,同时地面还建有综合办公楼,内设安全监测监控综合调度指挥中心。
第二部分矿井地质及煤层赋存概况一、煤层赋存状况惠安煤业井田地处河东煤田北东部边缘,地面多为新生界黄土及红土覆盖,构成以黄土梁、峁为主,属黄土丘陵地貌。
KYSC-1型束管采样系统

KYSC-1型束管采样系统一、KYSC-1型束管采样系统1、KYSC-1型束管采样系统的组成该系统既具有原束管系统的功能,又克服了原束管系统的一些不足。
系统经济适用,维护方便,适用于中小型矿井自然发火的预测预报,也适用于大型矿井高产高效工作面的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及火灾治理过程中火灾信息的连续检测。
该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抽气束管;(2)抽气泵;(3)采样柜;(4)气水分离器。
1.水位计2.压力控制阀3.出气口4.压力表5.连接法兰6.连接管道7.皮管8.水泵出气口9.水泵进气口 10.皮管 11.负压表 12.流量计 13.八路控制开关 14.气体采样口 15.出水口图3-2-1 采样系统连接图2、KYSC-1型束管采样系统技术参数1)供电电压:660V/380V;2)功率:4kW;3)供水量:1m3/h;4)抽气量:1.35m3/min;5)负压:-0.087MPa;6)抽气距离:5000m。
二、煤矿专用色谱分析系统技术特点和参数图3-2-2 煤矿专用气相色谱分析系统配置简图3-2-3 煤矿专用色谱分析系统连接示意图主要特点1、该仪器采用日本岛津技术,具有性能稳定、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2、可以测定H2、O2、N2、CO、CO2、CH4、C2H4、C2H6、C2H2共9种气体;3、选用氩气作载气,实现了测定氢气这一重要火灾气体,对于指导矿井火灾的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采用三气路六通阀定量管进样,配TCD、FID及镍转化炉,从而排除了各组分之间的互相干扰,使重复性、灵敏性和准确性更好;5、CO、CO2及烃类测定采用分时进样,双柱并联共用FID的流程,从而避免了分流进样造成最低检测浓度达不到煤矿安全要求的不足,同时通过进样时间的控制,可以缩短总的分析时间,减轻分析人员的工作量;6、内置不锈钢丝网过滤膜,从而避免了煤矿气体粉尘较多容易堵塞管路的问题;7、检测器均采用单元化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具有灵敏度高、噪声低、线性范围宽等特点;8、工作站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直观、简单、易学。
50101工作面(一面一策)瓦斯专项治理方案

50101工作面(一面一策)瓦斯专项治理方案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科学掌握矿井瓦斯涌出规律,提高矿井瓦斯管理的针对性,有效防治各类瓦斯事故的发生。
经矿领导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12年度瓦斯等级鉴定工作。
检测矿井瓦斯涌出来,分析矿井瓦斯涌出原因及规律,确定矿井瓦斯等级,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定瓦斯管理制度,防治瓦斯事故提供依据。
一、矿井基本情况简述1、矿井概括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南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宁武县县城东北凤凰镇南沟村一带6.0km处,行政区域隶属宁武县凤凰镇管辖。
井田中部有大运公路通过,东距108国道、208国道及大运高速公路约50.0km,西75.0km 可和209国道相连,公路交通方便,可作为晋煤外运的辅助通道。
矿井井田面积7.6356km2,设计生产能力为1.20Mt/a,服务年限68.9年。
批准开采2#---5#煤层,开采标高+1971----+892m。
本井田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共含煤层5层,由上到下为2、3、4、5、6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29.04m,地层平均厚度为107、0m,含煤系数27.14%。
本组可采煤层厚度为28.59m,可采含煤层系数26.34%,本组煤层分为太原组上部的“上组煤”(包括2号、3号煤层)和太原组下部的“下组煤”(包括4、5、6号煤层),其中2、3、5、6号煤层为可采煤层,4号煤层为极不稳定不可采煤层,上述各煤层的层位厚度间距等均较稳定,上下煤组间距一般为50m左右。
本矿现主要开采5号煤层,5号煤层保有煤炭资源、储量为120.5Mt,另有高灰、高硫煤(2号、3号煤层)资源量73.57Mt,5号煤层设计可采储量65.57Mt。
本区属典型的大陆干旱性气候,气候干燥,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炎热,气温多变。
井田地质构造类型属于简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5号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性,属自然煤层,2009、2010、2011、2012年度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
束管检测系统

束管检测系统技术特点
操作全自动化,系统建立在WINDOWS平台上面,由计算机自动控制,设 计的煤矿束管专用软件为煤矿束管自燃火灾检测专门设计,开发,功能齐 全,操作简单。
瓦斯爆炸三角形判定功能,根据选择的采样地点以及采样时间,实施检测 瓦斯气体组成部分的危险程度,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束管检测系统
山东中煤集团
01
束管检测系统产品介绍
CONTENTS
02
束管检测系统组成
03
束管检测系统工作原理
04
束管检测系统技术特点
束管检测系统产品介绍
根据大中小型煤矿自燃火灾预报防治工作的要求,对井下任意地点的O2, N2,CO2,CO,CH4,CO2,C2H2,C2H4,C2H6,C2H2,等气体含 量实现24小时连续循环检测,经过对自燃火灾标志气体的确定和分析,及 时预测报告发火地点地方温度变化,给煤矿自燃火灾和矿井瓦斯事故的防 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zmjt052
束管检测系统组成
1.束管专用色谱仪 2.数据采集处尘部分。
束管检测系统工作原理
束管检测系统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将井下已经敷设束管地点的气体连续不 断输送到采集控制柜中,进入色谱仪进行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自动存入数 据库,并以不同形式输出。
矿井自燃煤层的防灭火措施方法

矿井⾃燃煤层的防灭⽕措施⽅法矿井⾃燃煤层的防灭⽕措施⽅法《煤矿安全规程》第228条,开采容易⾃燃和⾃燃煤层的矿井,必须采取综合预防煤层⾃然发⽕的措施。
15号煤层有爆炸性,15号煤层⾃燃倾向性等级按就⾼不就低的原则确定为Ⅱ级,属⾃燃煤层。
煤层裂隙发育,孔隙较⼤,煤层容易⾃燃,故矿⽅不可对此掉以轻⼼,应加强检查检测⼯作,发现情况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为确保矿井安全⽣产,制定以下防治措施:(⼀)开拓开采⽅⾯的措施1、胶带巷、辅运巷、回风巷沿煤层布臵,胶带巷、辅运巷、回风巷均采⽤锚喷⽀护,封闭煤层,15号煤层巷道煤柱为35m,防⽌煤层⾃燃发⽕。
2、设计15号煤层为采煤⽅法为综采⼀次采全⾼采煤法,机械化程度⾼,⼯作⾯推进度相对较快,可以降低采空区的遗煤⾃燃。
开采时,应尽量减少采空区残煤,尽量少留煤柱或不留煤柱,提⾼资源回采率,以利于预防采空区煤层⾃燃。
及时密闭采空区和受采动影响的不可采煤层。
合理进⾏顶板管理,使采空区尽快压实。
⽣产中,采掘⼯作⾯应编制专项防⽕设计和开采作业规程,并遵守有关规范或规定。
3、井下硐室采⽤混凝⼟砌碹⽀护。
4、回采⽅式为采区内采⽤前进式开采,⼯作⾯采⽤后退式开采,同⼀翼相邻⼯作⾯间采⽤顺序开采。
(⼆)通风⽅⾯的措施在既定的⽣产条件下,矿井通风系统中漏风的数量与⽅向往往是煤炭⾃燃发展过程转化的决定性因素,防⽕对于通风的要求是:风流稳定,漏风量⼩和通风⽹络中的有关区段易于隔绝。
采空区⾯积⼤,漏风量相当可观,但风速有限,散热作⽤低,在⼯作⾯的两巷(回采⼯作⾯的运输巷和回风巷)⼀线(停采线)过断层地带,煤层变薄跳⾯的地⽅有⼤量的浮煤堆积,最易发⽣⾃燃。
所以每⼀煤层回采完毕即进⾏封闭,以减少浮煤堆积地点的漏风量,防⽌⾃燃。
设计要求加强管理,控制内部漏风,降低通风阻⼒等综合措施详见(第四章)。
1、⼯作⾯采⽤后退式回采,15号煤层采⽤“U”型通风⽅式,⼀进⼀回。
新风与污风均不通过采空区,漏风⼩。
2、每个采掘⼯作⾯均有独⽴回风系统,它的优点是降低矿井总风阻,增⼤矿井通风能⼒,减少漏风,易于调节风量,在⽕灾时期便于控制风流,隔绝⽕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YSC-1束管监测技术参数一套
(1)最小检测浓度:H2≤5ppm;CO、CO2≤2ppm;烃类≤0.1ppm
(2)尺寸:宽606mm×高450mm×深450mm
(3)重量:~42 Kg
(4)电源:200V、50HZ、2100W
(5)热导检测器(TCD)
结构:半扩散式、四臂铼钨丝;电源:恒流控制方式;灵敏度:≥1500mV·ml/mg(正十六烷);噪声:≤0.03mV;飘移:≤0.1mV/30min
(6)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结构:圆筒形收集极、石英喷口;检测限:1×10-11g/s(正十六烷);噪声:≤5×10-13A;飘移:≤5×10-12A/30min
(7)柱箱温度范围:10~399℃(增量为1℃);控温精度:±0.1℃;可由键盘设定过热保护值
(8)检测器温度范围:10~399℃(增量为1℃);控温精度:±0.01℃(TCD)和±0.1℃(其它);可由键盘设定过热保护值
(9)工作站
高精度:USB接口,24位的高精度A/D,分辨率±1uv
输入通道电平范围:外置数据采集盒,输入通道2个。
-1v至+1v(可扩展
±2V)
采样频率:6、12、25、50次/秒
动态范围:106(1μv为最小单位)
积分灵敏度:1μv·sec(即面积的个位数)。
线性度:<±0.1%
重现性:0.06%
霍州煤电集团河津杜家沟煤业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