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检索作业论文
信息检索论文范本【范本模板】

信息检索结课论文题目: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技巧及问题研究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多媒体技术动画学生姓名:******学号:***********授课教师:李凤英收稿日期: 2004-01-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A1030405)作者简介: ******(1975-),男,安徽马鞍山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技巧及问题研究******(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摘 要 :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这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及探讨检索的意义入手,分析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工具的类型内容和作用,探讨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若干技巧,指出网络信息资源在检索过程中存在着诸如信息质量网络检索工具信息用户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重点为网络用户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网络信息检索途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检索途径;检索方法;检索技巧中图分类号:G354 文献标识码.ATechniques and problems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trieval******(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angxi Guilin 541004)Abstract: the Internet has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information resource database, theretrievalof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andto explorethe significance ofanalysis of the types of retrieval ,content and function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 retrieval, researches on Techniques of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 retrieval, and points out that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the the retrieval process such as the existence of information quality of network information retrieval tools users and other issu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trieval methods and skills of some commonly used network information for Internet users. Keywords :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search; retrieval ; Search Tips1。
信息检索毕业论文

信息检索毕业论文信息检索毕业论文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检索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工作还是娱乐休闲方面,人们都需要从海量的信息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内容。
因此,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信息检索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词,在海量的数据集中找到与之相关的信息并返回给用户。
而信息检索毕业论文则是对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深入探讨的学术论文。
本文将从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介绍信息检索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
一、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历程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早期的信息检索系统是基于关键词匹配的,用户通过输入关键词,系统根据关键词在文本中的出现频率进行匹配,返回相关的文档。
然而,这种简单的匹配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无法处理语义上的相似性,容易受到词义歧义的影响等。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检索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短语匹配、语义分析、主题模型等技术的引入,使得信息检索系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用户的查询意图,并返回更相关的结果。
此外,推荐系统的兴起也为信息检索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兴趣,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搜索结果。
二、关键技术信息检索毕业论文通常会对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其中,索引技术是信息检索的核心。
索引是对文本进行结构化和组织化的一种方式,以便于快速检索。
常见的索引技术包括倒排索引、正排索引等。
倒排索引是一种将文档中的关键词映射到文档的数据结构,能够快速找到包含关键词的文档。
正排索引则是将文档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以便于快速访问。
索引技术的优化是信息检索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如压缩索引、分布式索引等。
另外,语义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也是信息检索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义分析能够帮助系统理解用户的查询意图,通过分析查询词的上下文信息、词义关系等,提供更准确的搜索结果。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则可以对文本进行分词、词性标注、句法分析等处理,以便于系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信息检索技术论文

信息检索技术论文信息检索技术论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检索技术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检索技术论文1[摘要]通过对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专利文献加工等领域的发展进行总结,从多语言混合检索、分类检索、语义检索、图像检索以及辅助技术五个方面介绍专利文献计算机检索技术的最新发展。
机器翻译技术和多边共同分类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提高计算机检索效率、消除语言障碍,而语义检索、图像检索和文献自动处理技术的发展有望使面向不同层次用户的计算机智能化检索系统得以实现。
[关键词]专利文献,计算机检索,语义检索,图像检索1、前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语言学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整个信息检索技术领域的发展,专利文献的计算机检索技术正成为情报检索领域研究的热点。
下文拟从多语言混合检索、分类检索、语义检索、图像检索以及辅助技术五个方面介绍专利文献计算机检索技术的最新发展。
2、多语言混合检索专利文献是由各国、各地区专利局或世界知识产权局出版的官方文献,因此一般以各局官方语言出版。
虽然大部分专利文献是英语文献,但是仍然存在大量日文、中文、德文、法文及其他语种的文献。
出版语言的多样性给专利文献的检索和利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要实现多语言混合检索,机器翻译是必不可少的技术。
目前一些专利局在其上推出了机器翻译系统,例如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有汉英机器翻译,日本特许厅提供有日英机器翻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供有韩英机器翻译等,上述网络机器翻译系统对其他国家的用户阅读方便和使用本国专利文献起到了帮助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的技术也迅速发展,从传统的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扩展到了基于实例或模版的机器翻译、统计机器翻译等。
尤其是近年来语言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语义描述或以知识描述为特征的智能机器翻译系统正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
信息检索作业 (3)

信息检索作业1. 简介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指的是通过计算机系统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到用户所需的有效信息的过程。
本篇文档将介绍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并探讨信息检索系统的优化策略。
2. 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2.1 信息检索定义信息检索是指从大规模的、非结构化的信息资源中寻找用户所需信息的过程。
不同于数据库查询,信息检索更关注的是如何从大规模、动态的信息资源中快速准确地提取出用户需要的信息。
2.2 信息检索过程信息检索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信息源:从互联网、数据库、文件等资源中收集大量的信息。
2.预处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清洗、分词、去除停用词等操作,将原始文本转化为可以处理的形式。
3.索引构建:根据预处理后的文本,构建倒排索引(Inverted Index),用于快速定位文档。
4.查询处理:根据用户的查询词,通过倒排索引定位相关的文档。
5.评价与排序:根据查询与文档的匹配程度,计算出相关性分数,并对结果进行排序。
6.结果展示:将获取的信息以用户易读的方式展示给用户。
2.3 常见的信息检索模型•布尔模型:把检索任务看作是布尔逻辑运算,通过组合关键词的逻辑运算进行检索。
•向量空间模型:将查询和文档表示为向量,在向量空间中计算相似度并排序结果。
•概率检索模型:基于概率论统计的模型,通过计算查询与文档的相关性得分进行排序。
•语言模型:将查询和文档都看作是语言模型,通过计算两者的相似度进行排序。
3. 信息检索的技术3.1 分词技术分词是信息检索的基础步骤,通过将文本切分成一个一个的词语,构建倒排索引。
常见的分词技术有:基于字典的分词、最大匹配法、最少切分法等。
3.2 倒排索引倒排索引是一种将词语映射到文档的数据结构,用于快速定位包含某个词语的文档。
倒排索引一般由词典和倒排列表组成,可以通过词典快速查找到包含某个词语的文档列表。
3.3 相似度计算相似度计算是信息检索中评价文档与查询之间相关性的指标,常见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有:余弦相似度、BM25等。
现代信息检索作业论文

信息社会,人们把信息、物质与能量一起称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要素。
信息是促进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生活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起来越取决于对信息的开发与利用,谁能充分开发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谁就能抢占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社会的信息化环境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信息素质成为现代化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当今,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不仅如此,信息载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传统纸介质信息外,每天都有大量的磁载体信息、电子版信息及各类网上信息涌现出来,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多样性、离散性与无序性及其复杂的检索界面和使用方法,增加了信息利用的难度,极大地影响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质量与效率。
信息检索方法是实现检索方案中的检索目标所采用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检索的方法很多,要检索过程中应根据检索系统的功能和检索者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
而检索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顺查法,2、倒查法,3抽查法,4追溯法,5分段法,6浏览法。
顺查法:顺查法即根据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从有关问题提出的最初年代入手,由远而近、逐年查找,直到查找的信息资料充足为止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某一课题的普查,能查找到相当长时期内国内外发表的全部相关文献资料,这种方法查得的信息资料比较全面,漏查的可能性小,查全率较高。
其不足之处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
倒查法:倒查法也称逆查法,即根据所查课题的时间范围,由近期向远期回溯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一些新课题、新观点、创新理论、革新技术等信息资料的检索,重点查检近期的信息资料,检索是按时间顺序由近期的新内容往远期旧内容逐年查找。
其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省时、新颖性强,但漏查率比顺查法高,查得的信息资料不及顺查法的全面、系统不。
抽查法:抽查法是针对某一学科发展变化的特点及特定的发展阶段,查检特定时间范围内信息的一种方法。
具体是以该学科文献信息发表的年代作为检索入口,来进行信息检索。
信息的检索与利用论文

查找专题信息之我见专业08级生物科学学号0850820008姓名刘艳本学期我选修了信息检索与利用这门课,很荣幸能够选修这门课,因为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利用网络这个无尽的资源库快速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这是一门让我受益匪浅的课程。
当今时代,被誉为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已各种各样的形式充斥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更是其中提供信息的佼佼者。
她的信息之广泛之于传统的工具书给了当今人们全然不同的体验,她让人们能更加快速便捷地接受到各种不同的信息,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
但网络中同时也充斥着很多的垃圾信息,需要人们经过删选才能为之所用,如果方法不正确的话,这样也同样会很费时费力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而且很多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性的信息通过一般的途径都是需要付费的,这也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因此,网络中的信息检索与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信息检索呢?我通过百度搜索在“百度百科”可得到以下答案: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狭义的信息检索就是信息检索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查寻(Information Search 或Information Seek)。
总的来说,信息检索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找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此处通过百度查询信息检索的定义也是一种方法)。
那么该如何快速便捷的找到这些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呢?信息检索与利用这门课程也就是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我就以如何获取我所学的的专业知识这个例子具体讲解改怎样利用信息检索。
例如我所学的专业是生物科学,我需要自己设计一个实验,实验的主题是如何保存苋菜中的红色素。
对于这个实验,我们首先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即第一步是提取色素,第二步是设置不同的变量条件进行实验对照以获得最佳保存天然红色素的方法。
信息素养之信息检索论文

信息素养之信息检索【摘要】分析了信息检索的重要性,介绍了信息检索工具的三种类型:主题目录、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探讨了因特网信息的检索策略和技巧。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检索搜索引擎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已在中小学广泛开设。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包括: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等。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个人赖以生存、生活、学习的基本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信息社会教育的新目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与各学科教学整合,需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需要各学科教师参与,这样就对各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什么是信息检索呢?我通过百度搜索在”百度百科”可得到以下答案: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和技术。
狭义的信息检索就是信息检索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查寻(information search 或information seek)。
总的来说,信息检索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找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此处通过百度查询信息检索的定义也是一种方法)。
那么该如何快速便捷的找到这些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呢?一、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是internet上提供网上信息资源导航、检索服务的一类专门的web 服务器或网站,主要分为三大类:1、主题目录(subject directory)主题目录也叫目录型检索工具,主要是依据图书馆和信息专业专家对已知的网站,根据其主要内容进行筛选、组织和评论,编制等级式的目录,例如:yahoo是主题目录,不过yahoo在向搜索引擎过渡。
它的优点是所收录的资源经过人工组织,可以保证质量,减少了检索中的”噪声”,从而提高检索的准确性;缺点是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难于跟上网络信息的迅速发展,所涉及信息的范围有限,其数据库的规模也相对较小。
5篇信息检索的文献

文献五:信息检索的跨语言研究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文献重点关注跨语言信息检索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探讨 了如何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该文献首先介绍了跨语言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然 后分析了跨语言信息检索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如语言特 性的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等。接着,该文献介绍了如何 通过语言处理技术、机器翻译、多模态信息融合等方式来 解决这些挑战。最后,该文献还对未来跨语言信息检索的 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信息检索的意义
信息检索是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技术 ,它能够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信 息获取方式,对科学研究、日常生活 、商业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
通过对信息检索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梳理其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 ,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问题
如何系统地综述信息检索领域的研究成果?如何评价现有研究的优缺点?如何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检索技术将与人 工智能技术进一步融合,实现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
信息检索服务。
信息检索技术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语义理解、 个性化需求满足、实时性等方面的问题。
跨语言信息检索和多媒体信息检索虽然取得了一 些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文献一:信息检索算法研究
总结词
该文献综述了信息检索算法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基于关键词匹配、语义分析、机 器学习等不同算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详细描述
该文献首先介绍了信息检索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各 个阶段的主要算法和技术,并分析了它们在信息检索领域的应用和贡献。同时, 该文献还对当前信息检索算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社会,人们把信息、物质与能量一起称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三大要素。
信息是促进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类生活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起来越取决于对信息的开发与利用,谁能充分开发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谁就能抢占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社会的信息化环境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信息素质成为现代化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当今,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不仅如此,信息载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传统纸介质信息外,每天都有大量的磁载体信息、电子版信息及各类网上信息涌现出来,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多样性、离散性与无序性及其复杂的检索界面和使用方法,增加了信息利用的难度,极大地影响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质量与效率。
信息检索方法是实现检索方案中的检索目标所采用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检索的方法很多,要检索过程中应根据检索系统的功能和检索者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
而检索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顺查法,2、倒查法,3抽查法,4追溯法,5分段法,6浏览法。
顺查法:顺查法即根据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从有关问题提出的最初年代入手,由远而近、逐年查找,直到查找的信息资料充足为止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某一课题的普查,能查找到相当长时期内国内外发表的全部相关文献资料,这种方法查得的信息资料比较全面,漏查的可能性小,查全率较高。
其不足之处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
倒查法:倒查法也称逆查法,即根据所查课题的时间范围,由近期向远期回溯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一些新课题、新观点、创新理论、革新技术等信息资料的检索,重点查检近期的信息资料,检索是按时间顺序由近期的新内容往远期旧内容逐年查找。
其特点是速度快、效率高、省时、新颖性强,但漏查率比顺查法高,查得的信息资料不及顺查法的全面、系统不。
抽查法:抽查法是针对某一学科发展变化的特点及特定的发展阶段,查检特定时间范围内信息的一种方法。
具体是以该学科文献信息发表的年代作为检索入口,来进行信息检索。
此方法的特点是省时、省力,能获得较多的相关的信息资料。
利用抽查法必须注意所查学科的特点及发展史,不然漏查的概率大,检索效率不高。
追溯法:追溯法是利用原始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和有关论著的引文注释进行追踪检索的一种方法。
其检索到的文献系统性较强,内容比较集中,不足之处是漏检和误检的概率大,查检效率不高。
分段法:这是将常用法与追溯法交替使用的一种方法。
既利用工具书检索文献,又利用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两种方法交替使用,直到满足读者需要为止。
这种方法可根据文献和本单位工具书收藏的情况,分期分段交叉运用不同的查找方法,既能获得一定时期内的文献,还可节约查找时间。
浏览法:浏览法又称直接查找法。
就是检索者从本专业最新核心期刊或者其他文献中直接阅读原文或浏览最新目次而获取原文的方法。
因为浏览法查得的文献往往不全面、不系统,且局限性较大,所以不能作为查找文献信息的主要方法。
综上所述,文献检索方法很多,常常要因人因事而异,根据检索要求灵活应用,尽可能避免漏检和误检,以提高文献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不设置检索点犹如大海捞针,很难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人们根据每件信息的内部和外部特征而设置了检索点,以此作为检索信息的入口。
一般来说,设置的信息检索点主要有分类、主题、名称、著者、代码等。
所以检索界面应该给用户提供较好的检索起始方式。
没有任何内容的屏幕或空白的登陆表格都无法给用户提供有关如何开始检索过程的信息。
在这一阶段,用户通常无法给出有关其信息需求的全面详细的描述。
研究表明,用户倾向于以一个简短的查询作为起点,仔细观察相应结果,之后修改查询,如此循环往复。
最初的查询可以看成一种“试水”,通过它可以得到有关可能返回的检索结果以及如何重构查询的信息。
因此,信息存取界面的一项任务就是帮助用户选择用于下一步检索的信息源的信息集合。
例如,这里有许多与“癌症”相关的不同类型的信息源,同时也有许多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有关这一主题的不同种类的信息。
引导用户选择正确的起始方式有助于对问题进行最初的阐述。
传统的书目检索假设用户的检索起始于浏览一系列的信息源名称并选择其中一些作为检索对象,而网络搜索引擎则消除了信息源之间的区别,并在用户对目标信息与信息集合的其余部分的关系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引导用户进入网站进行查找。
已知信息集合界面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是很有效。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的今天,我们正置身于广阔无垠的信息海洋中。
大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获得的不仅仅是“黄金”,更重要的是应学会“点金术”,信息检索就是快速有效获取和利用最新信息的“点金术”。
信息检索的意义在于通过检索和利用各种信息,不仅可以深化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不断更新知识、为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奠定基础。
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启迪创造性思维。
人类社会已从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知识和信息已成为社会主要的资源和财富。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在个人成才、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渐增大。
作为科技人员就需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
要创造出新的知识,首先要有创造性思维。
科技文献信息既是过去创造性成果的积累和总结,也是未来创新的向导,正如牛顿所说的“假如说我比别人看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古今中外一切创新成果,都是在广泛吸收已有知识并从中受到启迪的基础上取得成功的。
因此,要想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创造性思维,就需要经常性地、充分而详尽地占有科技信息资源,及时准确地从信息海洋中获取到适用于特定个体的情报信息。
继承和借鉴前人成果,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研效率。
科学研究工作中有三个要素:一是科研队伍,二是实验设备,三是信息资源,三者缺一不可。
科研人员在探求未知或从事研究工作之前,都要尽可能多地占有与之相关的信息。
即利用信息检索的方法,摸清国内外是否有人做过或者正在做同样的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进展如何,尚存在什么问题等,以便借鉴、改进和部署自己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重复劳动,节约时间,提高科研效率和命中率。
例如,“汪克尔”发动机是德国人发明的,日本开展研究的时间比德国晚了10年,但由于日本政府和有关公司全力以赴搜集、检索德国这方面的情报,结果使得日本装有这种发动机的小汽车反比德国早10年投入市场。
专利法规定,对相同的发明成果,按先申请原则授予专利权。
即多项相同发明,只授予第一个申请人专利权,其后申请的发明作为已知技术处理。
显然,如果不能全面准确地获得信息,即使科研取得了成功,也只是变成无效的重复劳动,给国家、机构和个人造成损失。
培养信息意识,提高自学能力,为实现终生学习提供门径。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波尔提出信息素质的概念。
信息素质又称信息素养,即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和技术和技能,或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能。
信息素质是科技人员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的利用和评价能力。
信息能力是以各种形式发现、评价、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如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抵制不良信息等。
信息意识主要表现在:人们认识信息的自觉程度、需求信息的迫切程度、获取信息的敏锐程度、利用信息的准确程度、创造信息的能力程度。
信息意识强的人能够从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也能从散乱无序、纷繁复杂的文献资料中寻找有价值的信息,不断更新知识。
现在,科研成果从发明到推广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的有效性也在逐步缩短。
据估测,大学毕业后5年之内不学习补充新知识,原有知识的50%将陈旧失效;10年之内不学习补充新知识,原有知识将100%陈旧失效,即由原来的先进知识变成一般性知识。
因此一名成熟的科技人员,他的知识绝大部分是在实践中学习积累而来的。
因此,信息检索作为一种方法和技能,有利于人们适应科技和生产,随时补充、更新知识,改善不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科技难题的能力。
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能,是增强信息意识、提高自学能力的有力措施,也为实现终生学习提供了一个有效门径。
参考文献Peter G..Anick.Adapting a full-text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to the conputer troubleshooting domain. In proc. Of the 17th Annual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pages 349-358,1994.John A. Waterworth and Mark H. Chignell. A model of information exploration. Hypermedia,3(1):35-58,1991.Marcia J. Bates. The design of browsing and berrypicking techniques for the on-line search interface. Online Review,13(5):407-431,1989.马玉杰.2003.终身学习与信息素质教育.教育探索,(9) 38~39符绍宏.2003.论当代信息环境下中国的信息素质教育.情报学报,(2) 23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