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变动成本法练习题(答案版)汇编
《管理会计学》第2章-变动成本法-习题(用-人大-整理)

管理会计学第二章变动成本法习题一、单选1、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中,主观性最强的方法是()A、账户分析法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D、回归直线法2、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开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不动产税3、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A、照明费B、广告费C、职工教育培训费D、业务招待费4、下列各种混合成本可以用模型y=a+bx表示的是()A、半固定成本 B延伸变动成本 C半变动成本 D阶梯式变动成本5、采用散布图法分解混合成本时,通过目测在各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这条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就是固定成本,斜率则是变动成本。
理论上这条直线距各成本点之间的()最小。
A距离之和 B离差之和 C离差平方和 D标准差6、()是分解混合成本诸方法中最为简便的一种,同时也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A高低点法 B账户分析法 C回归直线法 D工程分析法7、管理会计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这种分类的标志是()A成本的可辨认性 B成本的可盘存性 C成本的性态 D成本的时态8、()成本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A边际 B沉没 C专属 D机会9、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D两种方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10、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A、两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
C、两法即使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水平不同D、两法对期间成本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区分不同11、在变动成本法下,构成产品成本的是()A、变动成本成本B、生产成本C、变动成本总额D、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和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月份生产并销售产品100件,单位产品售价1000元;发生的变动成本30000元,变动管理费用和变动销售费用20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固定成本40000元。
变动成本法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1、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中,主观性最强的方法是A、账户分析法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D、回归直线法2、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开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不动产税3、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A、照明费B、广告费C、职工教育培训费D、业务招待费4、下列各种混合成本可以用模型y=a+bx表示的是A、半固定成本 B延伸变动成本 C半变动成本 D阶梯式变动成本5、采用散布图法分解混合成本时,通过目测在各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这条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就是固定成本,斜率则是变动成本。
理论上这条直线距各成本点之间的最小。
A距离之和 B离差之和 C离差平方和 D标准差6、是分解混合成本诸方法中最为简便的一种,同时也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A高低点法 B账户分析法 C回归直线法 D工程分析法7、管理会计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这种分类的标志是A成本的可辨认性 B成本的可盘存性 C成本的性态D成本的时态8、成本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A边际 B沉没C专属 D机会9、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D两种方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10、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A、两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
C、两法即使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水平不同D、两法对期间成本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区分不同11、在变动成本法下,构成产品成本的是A、单位变动成本B、生产成本C、变动成本总额D、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和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月份生产并销售产品100件,单位产品售价1000元;发生的变动成本30000元,变动管理费用和变动销售费用20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固定成本40000元。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习题答案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本章重点难点1、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含义与相关X围,总成本的函数模型2、混合成本分解与成本预测3、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含义与区别4、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对损益的影响5、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学习目的理解成本按性态的分类,掌握总成本函数模型与利用其进行成本预测;了解常用的混合成本分解方法,掌握高低点法的应用;理解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含义与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区别;熟练掌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损益表的编制;理解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对营业利润计算的影响与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一、单项选择题1.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类依据是成本的〔〕A.可控性B.可盘存性C.可追踪性D.可变性2.下列不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A.研究开发费B.广告宣传费C.职工培训费D.机器设备折旧费3.在变动成本法下,当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时,与营业净利润额直接挂钩的是〔〕A.生产量B.销售量C.期初存货量D.期末存货量4.下列项目中,只有在变动成本法下才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是〔〕A.固定性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固定性管理费用D.变动性管理费用5.在相关X围内,单位变动成本〔〕A.随产量增加而减少B.随产量增加而增加C.在各种产量水平下保持不变D.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下各不相同6.在缺乏历史数据可供参考时,混合成本分解通常选择的方法是〔〕A.高低点法B.工程分析法C.合同认定法D.最小平方法7.在相关X围内,固定成本表现出以下特点〔〕A.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B.成本总额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C.单位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D.产量增加,单位固定成本保持不变8.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包括〔〕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性制造费用D.固定性制造费用9.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应用时,企业应另设账户〔〕A.产成品B.制造费用C.销售费用D.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10.在半变动成本的三种分解方法中,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A.高低点法B.散布图法C.回归直线法D.本量利分析法11.变动成本法下,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没有负担的成本项目是(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性制造费用D.固定性制造费用12.可用来分解半变动成本的方法是〔〕A.移动平均法 B.散布图法C.净现值法 D.差量分析法13.混合成本分解的高低点法中的“低点〞是指〔〕A.成本总额最小的点B. 单位成本最小的点C.业务量最小的点D. 成本与业务量都最小的点14.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是〔〕A.广告费 B.不动产财产税C.管理人员工资 D.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15.变动成本计算法下,某期销货成本包括〔〕A.变动成本 B.固定生产成本C.制造成本 D.变动生产成本16.将成本区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的分类标志是〔〕A.经济用途 B.成本性态C.可追踪性 D.可控性17.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组成上的差别,表现在所处理的不同的成本是〔〕A.固定性制造费用 B.变动性制造费用C.混合成本 D.差别成本18.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一旦形成,在短期内难以作重大改变。
2-3-第二章--变动成本法技能训练参考答案

2-3-第二章--变动成本法技能训练参考答案管理会计教案第二章变动成本法技能训练参考答案本次课为技能训练,通过本次课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混合成本的分解,掌握变动成本法的内容,掌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损益的计算方法、损益的变动规律,掌握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技能训练1参考答案项目变动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研究开发费√保险费√直接人工√能源费(全部按kW·h计费)√直接材料√销售经理薪金√40000-10000=30000元推销和管理费用变动部分=推销和管理费用-固定费用=30000-14000=16000元2013年度:因为2013年度销售收入较2012年度增长率=[(300000-200000)/200000]×100%=50%,所以根据成本习性原理,2013年的变动成本各项目应按2012年的数据增长50%。
固定成本项目不变,任按2008年度的金额计算:直接材料=40000×(1+50%)=60000元直接人工=50000×(1+50%)=75000元变动制造费用=20000×(1+50%)=3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任为50000元销售成本=60000+75000+30000+50000=215000元销售毛利=300000-215000=85000元推销和管理费用变动部分= 16000×(1+50%)=24000元推销和管理费用固定部分任为14000元推销和管理费用=24000+14000=38000元净利=销售毛利-推销和管理费用=85000-38000=47000元把上述两年数据填入下列收益表:金利达五金制造有限公司损益表单位:元项目2012年度2013年度销售收入200000300000销售成本直接材料40006000直接人工50007500变动制造费用20003000固定制造费用50005000销售成本合计160000215000销售毛利40008500推销和管理费用变动部分16002400固定部分14001400推销和管理费用合计30003800净利润10004700技能训练3参考答案1、高低点法:解:(1)从表中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产量(件)X 总成本(元)Y最高点28 8200 最低点16 5200 (2)计算y=a+bx中的a、b值:b=(8200-5200)/(28-16)=250(元/件)将b代入高点:8200=a+250×28a=1200或将b代入低点:5200=a+250×16a=1200(3)将a、b值代入y=a+bx中,则成本性态模型为:y=1200+250x这个模型说明单位变动成本为25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200元。
第二章 变动成本法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练习题一、单选1、混合成本得分解方法中,主观性最强得方法就是(A)A、账户分析法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D、回归直线法2、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得就是(B)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开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得薪金D、不动产税3、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得就是(A)A、照明费B、广告费C、职工教育培训费D、业务招待费4、下列各种混合成本可以用模型y=a+bx表示得就是(C)A、半固定成本B延伸变动成本C半变动成本D阶梯式变动成本5、采用散布图法分解混合成本时,通过目测在各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趋势得直线,这条直线与纵轴得交点就就是固定成本,斜率则就是变动成本。
理论上这条直线距各成本点之间得(C)最小。
A距离之与B离差之与C离差平方与D标准差6、(B)就是分解混合成本诸方法中最为简便得一种,同时也就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得一种。
A高低点法B账户分析法C回归直线法D工程分析法7、管理会计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与混合成本三大类,这种分类得标志就是(C)A成本得可辨认性B成本得可盘存性C成本得性态D成本得时态8、(B)成本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A边际B沉没C专属D机会9、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得营业净利润不相等”得根本原因就是(A)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得处理方式不同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得固定生产成本得水平不同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得方法不同D两种方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得方式不同10、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确定得营业净利润不相等得根本原因就是(B)A、两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得处理方式不同。
B、两法计入当期损益表得固定生产成本得水平不同。
C、两法即使销售收入与生产成本之间得水平不同D、两法对期间成本与生产成本之间得区分不同11、在变动成本法下,构成产品成本得就是(A)A、单位变动成本B、生产成本C、变动成本总额D、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与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月份生产并销售产品100件,单位产品售价1000元;发生得变动成本30000元,变动管理费用与变动销售费用20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固定成本40000元。
管理会计第二章-(1)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练习题一、单选1、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中,主观性最强的方法是(A)A、账户分析法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D、回归直线法2、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B)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开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不动产税3、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A)A、照明费B、广告费C、职工教育培训费D、业务招待费4、下列各种混合成本可以用模型y=a+bx表示的是(C)A、半固定成本B延伸变动成本C半变动成本D阶梯式变动成本5、采用散布图法分解混合成本时,通过目测在各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这条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就是固定成本,斜率则是变动成本。
理论上这条直线距各成本点之间的(C)最小。
A距离之和B离差之和C离差平方和D标准差6、(B)是分解混合成本诸方法中最为简便的一种,同时也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A高低点法B账户分析法C回归直线法D工程分析法7、管理会计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这种分类的标志是(C)A成本的可辨认性B成本的可盘存性C成本的性态D成本的时态8、(B)成本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A边际B沉没C专属D机会9、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D两种方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10、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A、两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
C、两法即使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水平不同D、两法对期间成本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区分不同11、在变动成本法下,构成产品成本的是(A)A、变动成本成本B、生产成本C、变动成本总额D、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和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月份生产并销售产品100件,单位产品售价1000元;发生的变动成本30000元,变动管理费用和变动销售费用20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固定成本40000元。
2-3-第二章--变动成本法技能训练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教案第二章变动成本法技能训练参考答案本次课为技能训练,通过本次课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混合成本的分解,掌握变动成本法的容,掌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损益的计算方法、损益的变动规律,掌握变动成本法的应用。
技能训练1参考答案技能训练2参考答案2012年度:销售成本=销售收入-销售毛利=200000-40000=16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销售成本-(直接成本+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160000-(40000+50000+20000)=50000元推销和管理费用=销售毛利销售净利=40000-10000=30000元推销和管理费用变动部分=推销和管理费用-固定费用=30000-14000=16000元2013年度:因为2013年度销售收入较2012年度增长率=[(300000-200000)/200000]×100%=50%,所以根据成本习性原理,2013年的变动成本各项目应按2012年的数据增长50%。
固定成本项目不变,任按2008年度的金额计算:直接材料=40000×(1+50%)=60000元直接人工=50000×(1+50%)=75000元变动制造费用=20000×(1+50%)=30000元固定制造费用任为50000元销售成本=60000+75000+30000+50000=215000元销售毛利=300000-215000=85000元推销和管理费用变动部分= 16000×(1+50%)=24000元推销和管理费用固定部分任为14000元推销和管理费用=24000+14000=38000元净利=销售毛利-推销和管理费用=85000-38000=47000元把上述两年数据填入下列收益表:金利达五金制造损益表单位:元技能训练3参考答案1、高低点法:解:(1)从表中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2)计算y=a+bx中的a、b值:b=(8200-5200)/(28-16)=250(元/件)将b代入高点:8200=a+250×28a=1200或将b代入低点:5200=a+250×16a=1200(3)将a、b值代入y=a+bx中,则成本性态模型为:y=1200+250x这个模型说明单位变动成本为25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200元。
(整理)管理会计答案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练习题一、单选1、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中,主观性最强的方法是(A)A、账户分析法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D、回归直线法2、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B)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开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不动产税3、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A)A、照明费B、广告费C、职工教育培训费D、业务招待费4、下列各种混合成本可以用模型y=a+bx表示的是(C)A、半固定成本B延伸变动成本C半变动成本D阶梯式变动成本5、采用散布图法分解混合成本时,通过目测在各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这条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就是固定成本,斜率则是变动成本。
理论上这条直线距各成本点之间的(C)最小。
A距离之和B离差之和C离差平方和D标准差6、(B)是分解混合成本诸方法中最为简便的一种,同时也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A高低点法B账户分析法C回归直线法D工程分析法7、管理会计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这种分类的标志是(C)A成本的可辨认性B成本的可盘存性C成本的性态D成本的时态8、(B)成本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A边际B沉没C专属D机会9、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D两种方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10、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A、两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
C、两法即使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水平不同D、两法对期间成本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区分不同11、在变动成本法下,构成产品成本的是(A)A、变动成本成本B、生产成本C、变动成本总额D、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和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月份生产并销售产品100件,单位产品售价1000元;发生的变动成本30000元,变动管理费用和变动销售费用20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固定成本40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练习题
一、单选
1、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中,主观性最强的方法是( C )
A、账户分析法
B、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2、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B )
A、房屋及设备租金
B、技术开发费
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
D、不动产税
3、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 )
A、不动产税金
B、广告费
C、职工教育培训费
D、业务招待费
4、下列各种混合成本可以用模型y=a+bx标准表示的是( C )
A、半固定成本
B、延伸变动成本
C、半变动成本
D、阶梯式变动成本
5、( B )是分解混合成本诸方法中最为简便的一种,同时也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A、高低点法
B、账户分析法
C、回归直线法
D、工程分析法
6、管理会计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这种分类的标志是( C )
A、成本的可辨认性
B、成本的可盘存性
C、成本的性态
D、成本的时态
7、( B )成本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
A、边际
B、沉没
C、专属
D、机会
8、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变动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
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
D、两种方法将管理费用计入当期利润表的方式不同
9、在变动成本法下,构成产品成本的是( B )
A、变动成本
B、变动生产成本
C、变动成本总额
D、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和
10、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月份生产并销售产品100件,单位产品售价1000元;每件产品的单位变动性制造成本为300元/件,单位变动性非生产成本为20.8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固定性非生产成本40000元。
则按变动成本计算,该企业实现的总利润为( A )元。
A、17920
B、70000
C、67920
D、18000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成本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是( AB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折旧费用
D、管理人员工资
2、关于固定成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固定成本总是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
B、相关范围内,随着产量的上升,单位固定成本会下降
C、固定成本总额不变是针对某一相关范围内而言的
D、酌量性固定成本是管理人员短期决策行为可以改变的。
3、在相关范围内固定不变的是( AD )
A、固定成本
B、单位产品固定成本
C、变动成本
D、单位变动成本
E、历史成本
4、下列各成本概念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BCD )
A、专属成本
B、沉没成本
C、历史成本
D、联合成本
E、混合成本
5、采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时,应分别选择( AD )作为低点和高点。
A、(50,100)
B、(60,120)
C、(50,120)
D、(70,130)
E、(60,130)
6、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 ABC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变动性制造费用
D、固定性制造费用
E、制造费用
7、变动成本的理论依据为( BD )
A、产品成本只包括生产成本
B、固定性制造费用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C、制造费用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D、产品成本只应包括变动生产成本
9、下列项目中,不会导致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分期损益不同的是( ABCE )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财务费用
D、固定性制造费用
E、变动生产成本
四、综合计算题
1.资料:某企业2012年1—6月份某项混合成本与有关产量的历史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1)利用高低点法分解该项混合成本,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性态模型。
(2)利用回归分析法分解该项混合成本,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性态模型。
(3)假如7月份预计发生维修工时160件,预计7月份的混合成本是多少(用高低点法模型)。
注: ∑x=800 ∑y=5420 ∑xy=741800 ∑x²=110400
【答案】
(1)高低点法
b =(y2-y1)/(x2-x1)
=(1060-700)/(170-100)
=360/70=5.14
a=y-bx=700-5.14×100=186
成本性态模型:y=186+5.14x
(2)回归分析法
求得∑x=800 ∑y=5420 ∑xy=741800 ∑x²=110400
b =(n∑xy-∑x∑y)/(n∑x²-(∑x)²)=(6*741800-800*5420)/(6*110400-800²)
=114800/22400
=5.125
a =(∑y-b∑x)/n =(5420-5.125*800)/6 =220
成本性态模型: y=220+5.125x
(3)当x=160 y=186+5.14*160=1008.4
2、假设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2012年度共生产10000件,销售8000件,该产品的售价10元。
期
初无存货,本年共发生的成本总额为: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15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20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20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10000元(假定全部为固定成本)。
要求:(1)分别计算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单位成本;
(2)分别计算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税前利润;
(3)针对两个不同的税前利润,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答案】
(1)变动成本法下单位成本
=(20000+15000+20000)/10000=5.5
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成本
=(20000+15000+20000+20000)/10000=7.5
(2)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
=10*8000-5.5*8000-(20000+10000)
=36000-30000
=6000
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
=(10-7.5)*8000-10000
=20000-10000
=10000
(3)两种方法下,变动成本法成本比完全成本法少4000元。
原因:变动成本法下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作为期间费用,直接与当年的销售收入相配比。
而在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了1/3(即4000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所以,完全成本法的利润比变动成本法少4000。
3、某厂只产销一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生产量4000件,销售量3500件,期初无存货,单位产品
的售价为38元。
本期共发生:直接材料总额20000元,直接人工总额32000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6元,固定性制造费用28000元,单位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4元,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21000元。
要求:(1)分别计算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单位成本;
(2)分别计算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税前利润。
【答案】
(1)
(2)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成本
=20000/4000+32000/4000+6=19
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成本
=20000/4000+32000/4000+6+28000/4000=26 (2)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
=3500*38-(19*3500+4*3500)-(28000+21000)
=3500
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
=3500*(38-26)-(4*3500+21000)
=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