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总体规划及住院医技楼建设方案
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总体规划

中医医院中长期发展总体规划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双中医发[2011] 2号双峰县中医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为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坚定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决策,抢抓机遇,实现医院建设和事业发展新跨越,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医药特色优势,又好又快地建设和发展中医医院,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医院2011—2015年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医院发展现状双峰县中医医院于1964年6月建院,在各级政府及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现已发展成为双峰县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医疗、康复、科研、教学、中医特色浓厚的领头羊。
(一)医院发展背景医院占地23亩,建筑面积 10090平方米,编制床位300张,实际开放床位248张,年门诊量7万余人次,年住院病人万余人次。
病床使用率98%,现有职工347人(正式在编人员239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90人,设有28个临床、医技、职能科室。
医院能够运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多种方法诊治各种常见、多发、疑难复杂病症。
治疗中风、心血管病、肝病、风湿病、皮肤病等有独特优势和疗效。
能够开展外科、骨伤、肛肠、妇产、眼、耳鼻喉、口腔等各科的高难度手术,其开展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腹腔镜微创手术、颅内肿瘤切除术、膀胱肿瘤切除术等技术项目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医院拥有万元以上大型设备C型臂X光机、6排全身螺旋CT、数字胃肠机、DR、大型彩色B超、腹腔镜、最新心功能、肺功能检测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颈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乳化仪、心电工作站、电脑牵引床、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等50余台(件)。
配有中医诊疗设备2百余万元,固定资产总值5千多万元。
近几年,在国家及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
现有重点专科5个,其中省级重点专科2个:心血管专科、骨伤科;市级重点专科3个:针灸科、肿瘤科、肺病科,针灸科已发展床位20余张,因中医特色突出、社会效益显着而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医院被评为娄底市示范中医医院。
医院整体工程设计方案范本

医院整体工程设计方案范本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某市市中心,总用地面积5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规划包含300张床位,以及各项医疗服务设施和功能区域。
本项目旨在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满足城市居民的医疗需求。
二、设计目标1. 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2. 使医院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3. 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医疗服务体验。
4. 注重绿色环保,打造健康的医疗环境。
三、总体规划1. 建筑设计风格统一,以现代化和功能性为主导,结合医疗特色。
2. 北区为门诊综合楼,主要包括门诊部、医技部、住院部,以及行政办公区等功能区域。
3. 南区为医技楼,主要包括手术室、检查诊断区、病理科、放射科等功能区域。
4. 在院区内设置绿地、休闲区和停车场等公共设施,为医院增添宜人的环境氛围。
5. 在整体规划中注重人性化设计和无障碍设施,以提高医院的友好度和便捷性。
四、建筑设计1. 建筑外观采用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结合医院的功能需求和人文服务理念。
2. 内部空间以通透明亮、温馨舒适为设计理念,注重人性化,提高病人的疗养体验。
3. 沿用绿色建筑理念,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保证医院的环境质量。
4. 注重医院室内环境和功能区的分配,提高医护工作效率和病人就医体验。
五、医疗设备规划1. 门诊综合楼设置普通门诊、专科门诊、急诊抢救等区域,配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设施。
2. 设立专科检查诊断区,包括放射科、病理科、心电图室等,配备先进的医疗影像和检查设备。
3. 手术室设置先进的手术设备和手术室管理系统,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4. 医院设置智能化的医疗信息系统,帮助医务人员记录、管理和查询病历信息,提高医疗服务的精细化管理。
六、设施与环境1. 医院周边设置绿地和景观,打造和谐的医疗环境,方便市民停留和休憩。
2. 设立多功能停车场,方便市民前来就医,缓解医院周边的交通压力。
3. 对医院内部环境进行绿化和装饰,提高病人入住的舒适度和环境氛围。
医院建筑设计方案

医院建筑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建设一座现代化、功能完善的医院是非常重要的。
本项目是针对城市医院进行设计方案的提出,旨在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医疗设施和良好的环境。
二、设计原则1.功能分区。
根据不同的医疗服务需求,将医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住院楼、门诊楼、急诊楼等,从而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
2.人性化设计。
为了给患者创造舒适的就诊环境,需要考虑到医院的交通流线、床位大小、治疗室的布置等因素。
同时,为医务人员提供便利的工作空间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3.绿色建筑。
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备,减少医院的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整体布局医院的整体布局应考虑到功能分区与医院整体形象的统一、主楼应设在中心位置,四周分布其他功能区。
主楼应该是医院最高的建筑,以提供更好的视野和标志性。
同时,医院的建筑外观应简洁大方,体现医疗机构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2.住院楼设计住院楼是提供患者住宿和治疗的主要场所,因此需要保证患者的隐私和舒适度。
每个病房应该有充足的阳光和通风,并配备基本的卫生设施。
此外,应将病房安排在高楼层,以避免外界噪声和污染。
3.门诊楼设计门诊楼是医院患者日常就诊的场所,设计时应考虑到人流量的高峰期和低谷期。
为了提高就诊效率,可以引入自助取号和预约挂号等智能化系统。
此外,门诊楼应提供舒适的等候区和细分的诊室,给患者提供私密和安静的就诊环境。
4.急诊楼设计急诊楼是处理急需治疗的患者的地方,应该设在医院的中央位置,以便患者迅速到达。
急诊楼应该有足够的床位和治疗室,以满足急需治疗的患者,并设计独立的通道,避免与门诊楼和住院楼交叉。
5.公共空间设计医院建筑中的公共空间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供患者和家属的休息和交流场所,还可以丰富医院内的文化氛围。
在公共空间中设置休闲区、餐厅和图书馆等设施,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医院建设方案

2.教学科研用房:总面积约为XX平方米。
3.附属设施:总面积约为XX平方米。
4.医疗设备:共计XX台(套)。
六、建设布局
1.医疗业务用房:按照功能需求,合理划分门急诊、住院、医技、预防保健等区域。
2.教学科研用房:位于医院核心区域,便于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
3.附属设施:靠近医院主要入口,方便患者及员工使用。
4.环保节能:采用绿色建筑理念,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四、建设内容
1.医疗业务用房:设置门急诊、住院、医技、预防保健等医疗业务用房。
2.教学科研用房:设置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科研设施。
3.附属设施:设置食堂、宿舍、停车场等附属设施。
4.医疗设备:配置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满足医疗业务需求。
五、建设规模
2.完成项目审批手续,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3.启动项目建设,按照施工计划推进工程进度。
4.完成项目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5.投入运营,逐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十三、组织管理
1.设立项目指挥部,负责项目总体协调和推进。
2.设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和监督。
3.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高效有序推进。
4.医疗设备:根据各科室特点,合理配置设备,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七、建设周期
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XX年。
八、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约为XX亿元。
九、资பைடு நூலகம்筹措
1.政府投资:占总投资的XX%。
2.社会资本:占总投资的XX%。
十、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经济效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实现良好的投资回报。
医院建设方案范文

医院建设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与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服务不足的问题突出。
为了满足人们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应加大医疗资源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医疗环境。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拟建设一家现代化综合医院,位于城市中心位置,总占地面积为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
医院设有门诊部、急诊科、住院部、手术室、检验科、药房等功能区域,同时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三、项目目标1.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医院将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聘请具有丰富经验和高水平的医生团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
2.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医院将加强医疗技术培训,提升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医疗管理经验,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3.优化医疗环境。
医院将注重绿化和环境美化工作,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4.加强医疗卫生宣传。
医院将组织医疗卫生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四、项目内容与规划1.建筑规划:医院建筑采用现代化设计,外观简洁大方,结构稳固。
医院内部布局合理,功能区域划分清晰,便于患者和医生的就医和工作。
2.医疗设备:医院将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大型医用设备、手术器械、检验设备等,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3.人员配置:医院将聘请一支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的高素质团队,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4.环境美化:医院将注重绿化和环境美化工作,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
医院周边将种植花草树木,布置休闲座椅,为患者提供一个宜人的等候和休息场所。
5.医疗卫生宣传:医院将组织医疗卫生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栏、宣传册、宣传片等形式向公众传达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五、项目实施计划1.前期准备阶段: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确定建设规模和内容,编制项目建议书。
医院大楼建设项目方案

医院大楼建设项目方案1. 项目概述本项目为医院大楼建设项目,旨在提供现代化、综合性的医疗服务设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本文档将重点介绍项目的背景、目标、范围、进度计划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增强,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现有医疗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建设现代化的医院大楼成为迫切的需求。
3. 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如下:•建设一座现代化、综合性的医院大楼,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吸引力,吸引优秀医生和专家加入医院团队;•提升医院的形象和声誉,成为地区及周边地区首选的医疗机构。
4. 范围本项目的建设范围如下:•医院大楼主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各类医疗设备的采购和安装;•人员招聘和培训;•内部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实施;•医院大楼的运营和维护。
5. 进度计划本项目将按照以下进度计划进行:1.需求分析和规划阶段(1个月):–调研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制定建设方案和预算;–确定项目计划和里程碑。
2.设计和采购阶段(3个月):–设计医院大楼的主体结构和内部布局;–制定设备采购清单;–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并签订合同。
3.施工和安装阶段(6个月):–进行医院大楼主体结构的建设;–安装各类医疗设备;–进行工程验收和质量检查。
4.人员招聘和培训阶段(2个月):–招聘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组织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
5.内部管理系统建设阶段(1个月):–设计和实施内部管理系统;–建立医疗档案和预约系统。
6.运营和维护阶段:–开展正式运营,并持续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进行用户满意度调查和质量评估。
6. 风险管理为降低项目风险,需采取以下措施:•定期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合同,确保设备的质量和交付时间;•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安全和环保;•成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团队,合理分配资源,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与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信息。
浅谈河北省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新建医技病房楼方案设计

浅谈河北省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新建医技病房楼方案设计浅谈河北省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新建医技病房楼方案设计一.项目概况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诊治肿瘤为主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本部北临健康路,南邻园明路,西临栗康街,东临长安花苑住宅小区,交通便利,场地平整。
为解决目前医疗用房面积紧张的局面,特对医院本部进行了重新规划,新建一座医技病房楼。
建成后的医院总床位数将达到1600张,总建筑面积109419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81419平方米,地下面积28000平方米。
二.医院现状及存在问题医院用地面积有限,入口单一,车辆拥堵;北广场交通集中,流线混乱;人车混行;急救车无单独通道。
这些因素制约着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如何最大化的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1)局促紧张的用地边界。
2)日照问题对用地的影响。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日照分析技术》规定:高层建筑日照遮挡线不得突破北地界13.5米或北侧道路的北红线外5米;不能恶化大寒日日照低于2小时住宅的日照时间。
新建建筑不能影响基地东侧和北侧的住宅日照。
2.如何改善院区环境,如何保证院区的整体性,1)新建建筑规模远远大于现有建筑,如何体现现有建筑的主体地位;2)新老建筑的功能整合和有序衔接;3)如何组织最为简洁的流线;4)统一组织院区的交通,有效分流,解决好门诊、急诊、住院的出入口问题,做到人流车流分开。
3.人性化的设计需求1)尽可能多的南向病房,以及最大化争取南向采光;2)尽可能多的自然通风采光;3)病人休养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三设计构思方案的设计构思来源于三个方面:苛刻的日照条件、尽可能争取多的自然采光与通风、对现有建筑的尊重。
然后运用推理的方式产生最后的建筑,是在该地块各种条件限制下量身定做而成的。
首先我们运用专业日照软件对日照条件进行模拟产生最大建筑可建范围。
高层区域需要离开东侧住宅49米左右才能满足东侧和北侧住宅的日照要求。
医院工程方案

医院工程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某地,总用地面积约为XX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XX万平方米。
该医院拟建设为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将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千万人口提供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现代化、功能齐全、医患共处、标准化的大型医院。
二、规划设计1. 综合楼适用范围:医院行政功能、科室办公、其他综合用房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分布状况:位于医院中心位置,包含行政办公楼、科室门诊、辅助诊疗等功能分配:一楼为大厅、门诊部;二楼为医务科室;三楼为其他科室和办公区;地下室为停车场、设备供应、垃圾处理等。
2. 诊疗楼适用范围:医护人员办公及诊疗室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分布状况:临床医疗楼,集中医疗科室,可为产科、儿科、内科、外科等功能分配:一楼为医患服务区;二楼为产科及儿科;三楼为内科及外科;地下室为医院设备及医疗材料保障。
3. 医技楼适用范围:医学影像科、检验科、手术室、特需病房、ICU等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分布状况:专门为医院医技服务的设施功能分配:一楼为手术室、ICU;二楼为医学影像科;三楼为检验科及特需病房;地下室为医院设备及医疗材料保障。
4. 医疗设备楼适用范围:医院大型设备保障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分布状况:医院大型设备保障及维修场所功能分配:设备维修及保养。
5. 住院楼适用范围:住院患者住宿及护士工作及住宿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分布状况:患者住宿及护士工作及住宿功能分配:一楼为住院服务区;二楼为护理站及患者住宿区;地上三层为患者病房及特需病房。
6. 综合服务楼适用范围:医院后勤服务,包括餐饮、无障碍出行、消毒供应等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分布状况:位于医院边缘,为后勤服务及综合保障功能分配:一楼为餐饮、供应;地下室为无障碍出行及消毒供应。
7. 绿化及休闲空间适用范围:为患者及员工提供休憩、休闲及康复服务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分布状况:医院内外各处功能分配:院内设有绿化园区、医草药园、体育健身场所及休闲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市人民医院总体规划及住院综合楼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设计总说明1.项目概况1.1宁国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康复、保健、教学与科研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国家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中国烧伤创疡科技中心宁国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协作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中医学院、皖南医学院教学医院。
医院现有建筑物主要包括1.2万平方米的病房大楼,1.2万平方米的门急诊综合楼和制剂供应(六号)楼等。
整体规划区域为:津河东路以南、环城南路以西以北、美食街以东,北与市林业局相邻。
整体规划土地面积如下:①医院现有土地36.35亩,②加油站土地3.4亩③津南村土地6.8亩④粮运公司宿舍土地1.25亩,合计47.8亩。
现开设床位数302张,规划建设后能开设床位数560张左右,医院在职人数560人。
1.2医院用地比较紧张,规划现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⑴由于院区周边土地开发成住宅,使医院对外出入口少,门诊、急诊、住院、后勤供应、污物等流线不清晰;⑵建筑布局不尽合理,锅炉房、食堂占据院区中心位置,影响院区的整个景观环境;传染科位于院区内部,对周边影响较大,存在传染隐患。
1.3此次整体规划拟新建病房综合楼工程,同时调整原有建筑布局,计划拆除或迁建老放射科楼、食堂、锅炉房、传染病房、大输液库等零散建筑,使整个医院规划基本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建筑布局比较合理,各种流线相对便捷。
本项目实施后,宁国市人民医院的整体环境将得到很大改善,将为患者就医提供更舒适的条件,同时提升医院形象,美化城市景观。
2.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规范2.1宁国市人民医院整体规划具体要求及相关数据2.2《安徽省宁国市人民医院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初审意见2.3宁国市人民医院总体规划及住院综合楼规划方案评审意见2.4相关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4年征求意见稿)《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2003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3.设计理念3.1按照现代医院的设计理念规划,反映地区特点和时代特征,力求充分满足现代化综合医院的功能,创建21世纪现代化市级医院。
3.2设计要与城市景观和自然环境相协调,设计理念与构思要力求新颖独特,明快简洁,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
3.3设计方案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资源,建立生态型医院,重视阳光、朝向、生态的花园环境,使大部分的病房有尽可能多的日照和自然通风。
同时还注重地域文化特点,并满足文化景观的功能要求。
3.4设计方案要结合医院现有用地情况合理布置建筑,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流线组织清晰顺畅,主要出入口方便识别,明确区分洁污、医患、人车等路线。
3.5分期建设,合理性、可操作性,保持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营,可持续发展。
一期建设住院综合楼,锅炉房、拆迁安置房、地下停车场等项目;二期建设传染病楼;并为远期的发展保留余地。
3.6建筑布局结合场地,充分利用土地,建筑沿场地周边布置,最大限度的营造出中央绿化景观。
4.分期建设4.1一期规划:动迁津南村房屋,改造原有住院楼,新建住院综合楼,拆除老放射科楼、食堂、锅炉房、传染病房、大输液库等建筑,新建锅炉房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地下停车场,基本构建完成院区的交通体系、绿化系统。
4.2二期规划:加油站土地动迁完成后,在原加油站土地建设新的传染病楼,与一期工程用房统一规划,形成完整的街区界面,院区的交通体系、绿化系统全部完成。
4.3远期规划:若将来医院的门诊、住院量进一步扩大,可在西边的发展用地建设门诊医技综合楼,同时可以平衡医院各项指标,使其更符合国家相关规范的要求。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1用地面积47.8亩(31867平方米)5.2总建筑面积57336平方米(地上51008,地下6328平方米)其中:原门急诊楼12022平方米原住院楼11894平方米(其中地下680平方米)新建住院综合楼24680平方米(其中地下1648平方米)新建后勤用房1400平方米新建锅炉房350平方米新建医用氧舱250平方米新建传染病楼2000平方米(二期)新建地下机械停车库4000平方米新建连廊740平方米(二期)5.3建筑总占地面积8260平方米5.4建筑密度26%5.5容积率 1.605.6绿地率28.2%5.7机动车停车位320辆(其中地上120辆,地下200辆)注:地下停车库面积不计停车数量5.8非机动车停车位1000辆5.9总床位数560床(新建320床,保留240床)5.10建筑高度67.7米第二章总体规划设计说明1.规划原则1.1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满足病人需求,突出综合医院的特点,将人流、物流、通风、自然采光作为设计重点。
以科学合理的宏观流程,整合全院的功能分区,营造优雅温馨的环境。
1.2合理选址、统筹规划,满足需要与合理调配。
充分考虑医院功能的合理性,总体规划的完整性、延续性,为发展留有余地。
1.3功能布局合理,操作流程科学,防护措施可靠,污废处理规范。
1.4通过合理规划,尽量扩大绿化用地,使医院环境更加优美,为病人、探视人员、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优良的室内外空间环境。
2.规划设计2.1出入口布置2.1.1在医院基地北侧津河东路设置医院主入口,车辆进入后可以便捷的到达地下停车场。
2.1.2在医院基地东南侧,由南向东分别设置住院探视、污物、后勤供应、传染出入口。
2.1.3出入口功能明确区分,与相应建筑联系便捷,又互不干扰。
2.2交通流线2.2.1医疗就诊流线:基地北侧设置主入口广场,作为人流和车流的主要集散中心。
就诊车行流线由主入口进入后,可直接到达急诊部和门诊部,或进入地下停车场停放。
2.2.2住院探视流线:由住院入口分别进入原住院楼和新建住院综合楼,新建病房综合楼与原病房楼用连廊连接,共享住院部等功能。
2.2.3物流:后勤供应流线由基地东南侧出入口定期、定时、定线路作业,废弃物及污物流线夜间作业,可以很方便的进出医院的后勤区域。
2.2.4消防路线:应急时作业,消防通道环绕建筑物设置,并环通整个院区。
新建住院楼为高层建筑,在主体南侧地面设置消防登高场地。
2.2.5医院内部道路均可环通,全院的道路网络完整,门诊流线、急诊流线、职工通道、住院探视流线、后勤供应流线,污物运出流线清晰。
通过建立空中及地面步行系统,与车行系统分离,促进医院内部人流、物流的有序性,形成较好的功能布局和交通系统。
2.3停车场2.3.1全院共有机动车停车位320多辆,其中地面120辆,地下200辆。
2.3.2非机动停车位设于基地主入口东西侧及锅炉房西侧,可供1000辆非机动车停靠。
2.4景观绿化设计2.4.1第一层面为医院主入口广场景观绿化,不但可以满足各种人流疏散的需要,也成为医院的一个主要景观。
2.4.3第二层面是中央绿化景观,被院区建筑围合,减少外界不利环境对其的影响,以绿地、花卉、小品为主。
作为公共活动空间,可为住院病人康复健康提供最佳的场所,布置雕塑,艺术灯具等小品,起到美化医院环境的作用,并净化改善整个院区的空气环境。
2.4.4第三层面是各幢建筑物周边零星绿地,作为集中绿地的一个有效补充。
2.4.5总体环境设计贯彻生态化的设计原则,创造绿树成荫、幽静雅致的医院整体环境。
保留现有部分较好景观,局部节点景观则通过园林式造景手法形成休憩环境,创造更加优美的园林化环境,使医院整体环境更上一个台阶。
2.5竖向设计结合基地的地貌,本设计采取以下措施:2.5.1整个场地的竖向设计尽量依照现有场地条件进行设计,现有场地地势平坦,竖向布置方式为平坡式,接近自然标高,减少挖填方。
2.5.2建筑布置符合场地标高的选择,保证相关建筑无高差通行,减少结构处理的难度,又提高使用效率。
2.5.3利用医院院区内原有道路,局部新修建道路。
道路坡道的控制:6-8米宽道路坡度不大于0.8%,基本满足机动车、人行以及无障碍交通的要求。
消防通道控制坡度不大于3%,满足使用要求。
2.3.4道路横向坡度为2%,利用道路组织排水,坡形道路路面采取防滑措施。
第三章建筑单体设计说明1.朝向与日照2.住院综合楼楼层功能配置图3. 交通新建住院综合楼朝向南偏东,结合宁国气候特点,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
住院楼四层以上为病房护理单元,为了使病房楼有更好的采光,并结合基地特点,住院楼平面采用板式设计,绝大部分病房均为南向,有良好的朝向和室外视觉景观,并可获得冬至日 2 小时以上的满窗日照。
93.1垂直交通新建住院综合楼共设置五台医用电梯(其中一台污物电梯兼消防电梯),以方便病人及医护人员快速便捷到达各楼,并设置四部防烟楼梯(基中一部为室外楼梯)作为应急使用。
3.2水平交通对于医疗建筑而言,水平交通必须是方便快捷。
新建住院综合楼采用复廊或走道,并配以二条纵向短走道,使平面内部有一个环通的走道系统,方便医护人员和病人的联系,符合消防安全疏散要求。
4.立面设计新建住院综合楼建筑外部设计风格与原有建筑相协调。
主楼以条型窗为主,配以方格窗,下部采用在玻璃窗形式。
整个立面设计完整大气,简洁中又富有细部处理,具有时代气息。
5.建筑用料5.1外立面一层窗台以下采用蘑菇状花岗岩,裙房一到设备层采用花岗岩干挂,其余均采用高级外墙涂料辅以彩色铝合金窗及少量玻璃幕墙。
5.2底层主入口选用不锈钢门框安全玻璃门。
室内门一般采用木质夹板门,局部用实木装饰门,放射用房用铅板防护门,净化手术室用电磁感应门。
5.4外墙用250厚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内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卫生间等处局部采用1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洁净手术室采用金属整体内壳。
5.5外窗采用黑色静电喷涂铝合金玻璃窗。
5.6屋面做法: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6@150双向钢筋),干铺无纺聚酯纤维布一层,4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层,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一层,2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基层处理剂一遍,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1:8水泥陶粒找坡层,最薄处30。
6.无障碍设计6.1设计依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6.2总体设计:院区道路设盲道,停车场设无障碍停车位4个,建筑入口处设无障碍坡道。
6.3单体设计主入口处均设无障碍坡道和扶手,建筑内部凡是有病人到达的走廊两侧均设扶手;门扇下方安装高350㎜的护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