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scitation
resuscitation词根

resuscitation词根
"resuscitation"一词的词根可以追溯到拉丁语"resuscitare",意思是"唤醒"或"复活"。
这个词根包含了"re-"前缀,表示"再次"或"重新",以及"suscitare",意为"激起"或"唤醒"。
因此,"resuscitation"一词的本意是指重新唤醒或复活。
在医学上,它通
常指的是通过急救措施来使昏迷或停止呼吸的患者复苏。
这个词根
也被用在其他领域,比如心理学或社会学中,用来描述某种复苏或
恢复的过程。
从词根的意义上来看,我们可以理解"resuscitation"
作为一种恢复生命的行为或过程。
心肺复苏术(CPR)

心肺复苏的两个重要里程碑
2005心肺复苏指南 2010心肺复苏指南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强调: 指南仍然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需要,包括:
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而不是每分钟“大 约”100次)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 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 为5厘米)。注意:不再使用5厘米的成人范围,为婴儿 和儿童指定的绝对深度较之前的版本更深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心脏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不建议为心脏骤停者常规性地采用环状软骨加压
图示两种开放气道的方法
按额抬颏法 抬举下颌法
步骤五:人工呼吸(Breath)
判断有无呼吸 人工呼吸:若无呼吸即行口对口/鼻呼吸
☆连续吹2口气 ☆缓慢吹气,每次持续>1秒 ☆有效指征:胸廓有起伏即可 ☆通气频率:10~12次/min (<8岁者12~20次/min) 有高级气道、双人施救时: 8~10次/min, 通气时不中止按压。
判断反应(Response)的方法:
轻拍患者双肩 在患者双耳边呼唤 禁止摇动患者头部,防止颈椎损伤
步骤三:取复苏体位
应立即使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
头部不得高于胸部,以免脑血流灌注减少 影响CPR的效果 双下肢抬高15度,利于下肢静脉回流,以 增加心脏排血量
步骤四:开放气道(Airway)
心肺复苏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心肺复苏记载:公元前4~5世纪扁鹊进行急 救复苏的记载,东汉张仲景对自缢者的抢救,晋葛洪复 苏猝死病人的记载(对口吹气最早的记录)等等 现代心肺复苏术(CPR):在上世纪60年代,佩特塞佛 (Patersafar)等将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除颤 三项技术结合起来所创建 1992年提出早期发现、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高级 生命支持的CPR生存链理论 2005年基本生命支持(BLS)中通气和按压比例改为2: 30,电击除颤由使用单向波逐渐过度到双向波且减少除 颤能量 2010心肺复苏指南:
心肺复苏的五个技巧口诀

心肺复苏的五个技巧口诀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一种紧急救助技术,通过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来维持体内氧气供应,以保障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下面给出心肺复苏的五个技巧口诀。
1. 同求救:在发现有人需要心肺复苏时,首先要呼叫其他人员帮忙,并根据需要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可以让其中一人拨打电话,另一人则立即开始施救。
2. 位置正确:将患者放倒在坚硬的地面上,确保背部是平直的。
将头部轻轻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确保患者身体的位置不会滑动,可以在患者的两侧放置腋下或大腿之间的垫子。
3. 按压准确:CPR的按压是其中最重要的步骤。
在开始按压前,需要找准胸骨位置。
胸骨一般在胸骨两个乳头之间的位置。
使用手掌根部,在胸骨位置上按下进行按压。
按压时,应该用足够的力量向下按压,每次按压至少要达到5厘米深,并以每分钟至少100-120次的频率进行。
4. 竖起呼吸:按压后的恢复期间,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应该进行两次口腔清理,以确保呼吸道畅通。
然后,将口受污染避孕套或面罩覆盖在患者口鼻上,用双手指压住患者的下巴将其向上提起。
进行人工呼吸时,应该吹入一口气,使胸部上升,然后等待胸部下降后再进行下一次呼吸。
5. 继续循环:心肺复苏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直到患者恢复意识或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在CPR过程中,应该维持按压和人工呼吸的配比为30:2,并保持相对一致和稳定的节奏。
如果有其他人员可以进行轮流施救,则每次施救应该持续2分钟后更换施救者。
心肺复苏技巧的口诀是同求救、位置正确、按压准确、竖起呼吸和继续循环。
这些技巧是在急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应该熟练掌握,并在需要时迅速进行。
同时,要记住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保持冷静,稳定的心情,并不断提醒自己施救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只有这样,才能提供最有效的急救,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resuscitation

高级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指在基础生命支持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和特殊技术 (如除颤仪、呼吸器等)建立和维护更有效通气和血液循环。 1、呼吸支持: 运用呼吸器 2、监测: 心电图、血压、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3、除颤: 室颤:200-360J,非同步 2000指南:尽早除颤。心搏骤停1分钟内除颤存活率达90%,每延 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7-10%,数分钟内室颤转为心室静止。 4、输液: 初期主要目的保持静脉通路,便于给药,往后在于补充体液损失。
复苏后处理
1、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2、确保循环功能的稳定 3、防止肾功能衰竭 4、脑复苏 • 方法(1)药物:以解除脑水肿为主,如甘露醇、 速尿、白蛋白等。 • (2)亚低温脑复苏:CPR后尽早采用,应用冰 帽、冰毯、体外循环降温等。
复苏评价
临床指标 1、恢复自主呼吸:能脱离呼吸器或仅需部分辅助,如压 力支持。 2、恢复自主循环:恢复窦性心律、血压正常。 3、皮肤、粘膜无紫绀。皮肤温度、色泽及甲床毛细血管 充盈正常。 4、意识:心跳、呼吸恢复后,病人仍昏迷,有可能植物 生存;心跳恢复,呼吸未恢复,并有瞳孔散大、四肢 无肌张力、无任何反射活动、脑电图等电位,则脑死 亡。ced life support,ALS) 3、复苏后处理(post-resuscitation treatment,PRT)
基本生命支持
1、心跳呼吸骤停判断
• 意识丧失。包括意识内容、“开关”系统。 • 无自主呼吸。方法:眼睛、耳朵、感知气流。 2000指南:不再将检查大动脉搏动作为诊断步骤。 2、复苏步骤 • A(air way)气道通畅-建立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清理异物、 仰头抬颌法、口咽通气道等。 • B(breathing)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气囊呼吸面 罩、气管插管。 2000指南:循症医学表明气囊面罩给氧与气管插管疗效相同。 • C(circulation)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2000指南:频率100次/分,按压/人工通气为15/2。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种应急救命技术,常用于突发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患者。
其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是医务人员和急救人员必备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并详细解释评分标准。
一、操作流程1. 评估环境与安全在进入现场前,首先评估环境是否安全,并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例如,检查是否有危险物品或者触电风险。
2. 检查意识与反应轻轻拍击患者肩膀,喊叫其姓名,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若患者没有意识和反应,需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呼吸。
3. 呼叫急救在确认患者没有意识和反应后,立即呼叫急救,请求专业医护人员的支援。
4. 开始心肺复苏进行心肺复苏前,首先判断患者是否正常呼吸。
可以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听是否有呼吸声或感受是否有呼出气流。
如果患者没有正常呼吸,需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5. 进行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膝弯曲,稳固患者的上半身。
将一只手掌平放在患者的胸骨下缘,另一只手掌叠放在上面,手指交叉。
然后用身体重量进行胸外按压,按压的部位应位于胸骨下缘。
按压时要注意力道要均匀,按压深度应为至少5厘米。
按压和放松时间比例为30:2,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6. 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时,将患者头部仰至之前的位置,用食指和中指捏住患者的鼻孔,用另一只手托起患者的下颌。
将口紧密贴在患者嘴上,同时吹气给患者。
每次吹气的时间应为1秒钟,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吹气过程要平稳,不要过猛。
7. 持续心肺复苏持续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直至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者患者恢复意识、呼吸。
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可用,应尽早启动该设备,并按照其提示进行操作。
8. 寻找专业医护人员的支持在进行持续复苏的同时,应尽可能快地通知专业医护人员到场,以获取更高水平的医疗支持。
二、评分标准评分标准通常是根据胸外按压质量、人工呼吸效果以及反复检查的及时性来进行评判。
CPR

CPR(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
黄金4分钟
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 ----------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 ----------全身抽搐。
60秒 ----------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CPR的注意事项
1.按压部位要准确,力量应垂直作用于胸骨,肘关节不能弯曲,着力点不 可落在剑突位置,以免导致肝、脾、胃、等内脏的损伤或胃内容物反流。 2.按压时手指不可着力于肋骨上,用力要均匀,不可用力过猛、过大,防 止发生肋骨骨折,引起血气胸。 3.按压时频率不可忽快忽慢,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每次按压后必须完全 解除压力,胸骨完全回到正常位置,掌根不能离开患者按压点胸壁。 4.胸外按压、通气比例为30:2。 5.做完5个循环后检查患者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情况,如未恢复继续基础 生命支持(BLS)。若颈动脉、自主呼吸恢复,复苏抢救成功,继续下一步 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BLS)
除颤(体外除颤)
心跳骤停的病人中,约80%为室颤引起。 室颤可能在数分钟内转为心脏停跳。 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是电除颤。 除颤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将下降7%~10%。
①前侧位(标准位):一个电极板放置在右胸前壁锁骨 下(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靠近但不与胸骨重叠;另一个电极 板放在心尖(左乳头左侧,其中心位于腋中线上),两个电极 板之间至少相距10cm。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重庆市海吉亚医院
CPR(心肺复苏)的三个阶段
基础生命支持(BLS)
高级生命支持(ALS) 延期生命支持 (PLS)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心肺脑复苏)

二、diognosis of cardiac arrest
• unconsciousness. • apnea or gasping. • no pulse in the carotid and femoral arterial
diogonsis of cardiac arrest
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s (1) no pulse in the carotid and femoral arteries. (2) stoping bleeding in operation areas
only a few drugs have proved useful. • epinephrine has been accepted as the drug
of first choice of ALS. • current recommend dose of epinephrine is
1mg Intravenous bolus and repeated every 3-5minutes until ROSC
(二)Breathing Support
methods of artificial ventilation are based on intermittent inflation of lung with positive pressure applied to airway followed by passive exhalation to atmosphere Mouth to mouth ventilation Mouth to nose ventilation
Basic life support(BLS)
A (Airway control) B (Breathing) C (Circulation)
ricu标准

ricu标准RICU(Resuscitation in Critical Units)标准是针对重症监护室(ICU)中的复苏措施和关键治疗的一套指导原则。
它旨在提供准确、高效和统一的医疗救治,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本文将介绍RICU标准的背景、重要性以及应用情况,并探讨它对患者和医疗团队的影响。
一、RICU标准的背景RICU标准的发展背景源于重症监护室中存在的治疗方法不一致和实践差异的问题。
在过去,医生和护理团队在复苏措施和治疗方法上常常因个人经验和临床认知而出现差异。
这种不一致性导致了不必要的错误和低效的治疗,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RICU标准的制定成为了必要的任务。
二、RICU标准的重要性1. 提高患者生存率:RICU标准通过提供准确的复苏措施和关键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标准化的治疗方案能够避免临床实践中的错误和偏差,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2. 优化医疗资源分配:RICU标准能够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统一的治疗指南,医疗团队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分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成本,并为更多患者提供救治服务。
3. 促进医疗团队的专业发展:RICU标准对医疗团队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的治疗方案为医生和护理人员提供了更系统化、科学化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最新的治疗策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三、RICU标准的应用情况RICU标准的应用情况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广泛的推广。
许多医疗机构和学术团体都将RICU标准作为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指导方针。
这些标准通常由跨学科的专家团队共同制定,经过多次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验证,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具体的应用情况会因地区和机构而有所不同,但RICU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心肺复苏:包括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评估方法和药物应用等。
2. 脑功能保护:涉及到脑损伤的早期评估和治疗,以及神经监测和保护的方法。
3. 液体管理:包括液体输注的类型和途径选择、液体平衡调节和监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uscitation复苏术Assessment评估Assess the client's unresponsiveness by shaking the client and shouting, "Are you OK?"摇病人或呼叫病人,评估病人反应程度。
Implementation实施1. Activate the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according to hospital policy and procedure 根据医院规定和操作程序起动急诊治疗。
2. Observe for chest movement; listen and feel for breaths.观察胸部有无运动,听、感觉病人呼吸。
3. If client is breathing and no trauma is present, place client in the recovery position.如病人有呼吸、无外伤,将病人置于恢复位。
4. If no respirations are detected, call for assistance.如无呼吸,寻求协助。
5. Place victim on hard surface, such as floor or ground, or use the backboard found on the resuscitation cart or the headboard of the hospital bed. If the client must be moved to the supine position, use the log-rolling technique to maintain spinal integrity.将患者置于硬面上,如地板或地面,或采用救护车上的底板或病床床头板。
如需将病人移至仰卧位,可采用滚木手法以保持脊柱完整。
6. Correctly position for resuscitative efforts.复苏时正确体位:A. One-person rescue: face client while kneeling parallel to the client's sternum.单人救护:面向病人,跪膝与病人胸骨平行。
B. Two-person rescue: one person faces client while kneeling parallel to the client's head. Second person is on the opposite side parallel to the client's sternum.双人救护:一人面向病人,跪膝与病人头部平行;一人于病人另一侧,与病人胸骨平行。
7. Open the airway.打开气道A. If no head or neck trauma is suspected, use the head-tilt, chin-lift method.如无头世颈外伤,可采用侧头、抬头举颏法。
B. If head or neck trauma is suspected, use the jaw-thrust maneuver only. Grasp angles of client's lower jaw and lift with both hands, displacing the mandible forward.如疑有头或颈部外伤,只能采用双手托颌法。
双手抓住病人下巴尖,抬起,按住前额后仰。
8. Mouth-to-mouth artificial respirations:口对口人工呼吸A. Adult:成人a. Pinch client's nose with thumb and index finger and occlude mouth with rescuer's mouth or use CPR pocket mask. Attempt two slow breaths, 1 1/2 to 2 sec per breath.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子,抢救者张口封住病人口唇,也可使用CPR袖珍面罩。
先行两次慢呼吸,每呼吸1.2至2秒。
b. The rescuer should take a breath after each ventilation.每次人工呼吸后抢救者都应吸一口气。
c. Allow the client to exhale between breaths.两次呼吸间应允许病人呼气。
d. Continue with 12 breaths per minute.继续人工呼吸,每分钟12次。
B. Child(1 to 8 years of age):儿童(1-8岁)a. Pinch the victim's nose tightly with thumb and forefinger. Place 用手指和食指捏紧患者鼻子。
抢救rescuer's mouth or CPR pocket mask over client's mouth, forming an airtight seal. Give two slow breaths, 1 to 1 1/2 sec per breath.者用口或CPR袖珍面罩封住病人口唇,形成一个密闭气道。
先行两次慢呼吸,每次1-1,5秒钟。
b. Pause after the first breath to take a breath.每一次呼吸后稍停,吸气。
c. Continue with 20 breaths per minute.继续人工呼吸,每分钟20次。
C. Infant:婴儿a. Place the rescuer's mouth over the infant's nose and mouth, forming an airtight seal.抢救者口封住患儿鼻、口,形成一密闭气道。
b. Give two breaths slowly at 1 to 1 1/2 sec per breath.行两次慢呼吸,每呼吸1-1.5秒。
9. Continue with 20 breaths per minute.继续呼吸,每分钟20次。
10. Ambu bag artificial respirations:急救袋人式呼吸All ages:所有年龄A. Connect oxygen supply tubing to Ambu bag and oxygen flowmeter. Adjust oxygen to 100% FiO2 or ordered rate.将供氧管与急救袋和流量计相连,将氧气调节至100%吸氧浓度分数或规定速度。
B. Insert oropharyngeal airway.插入口咽导气管。
C. Position the face mask of the Ambu bag over the client's mouthand nose.将急救袋面罩置于患儿口、鼻。
D. Give slow breaths by squeezing the bag.捏挤急救袋行慢呼吸。
E. Allow time for client to exhale.留出病人呼气时间。
11. If ventilation attempt is unsuccessful, reposition the client's head and reattempt rescue breathing again. If ventilation attempt remains unsuccessful, the airway may be obstructed by a foreign body that will need to be removed.如人工勇气失败,重新放置病人头部,再次开始抢救呼吸。
如再次失败,气道可能有异物堵塞,需要去除异物。
12. Suction secretions as needed or turn client's head to the side if no trauma is suspected.必要时吸痰或将病人头侧向一侧(如无损伤)。
13. Check for the presence of carotid pulse in adult and child or brachial pulse in infant. Feel for 3 to 5 sec.检查脉搏:成人及儿童测颈动脉,婴儿测臂动脉。
3-5秒。
14. If no pulse, initiate chest compressions.如无脉搏,行胸外按压法。
A. Adult: Place heel of hands, one atop the other, on lower third of the sternum. Lock elbows and maintain shoulders in line with sternum.成人:两手相叠,手掌放于第三胸骨处。
双肘关节伸直双肩与胸骨对齐。
B. Child: Place the heel of one hand on the lower half of the sternum.儿童:将一手掌根放于下1/2胸骨处。
C. Infant: Place two or three fingers on the lower half of the sternum just below the level of the infant's nipples.婴儿:将2-3根手指放于下1/2胸骨处,婴儿乳头下方。
15. Compress chest downward to proper depth and then release. Maintain constant contact with skin.向下按压胸部至适当深度,放松。
始终保持与皮肤接触。
A. Adult: 1 1/2 to 2 inches (4 to 5 cm)成人:按压时下陷1.5至2吋(4-5 cm)B. Child:1 to 1 1/2 inches (2.5 to 4 cm )儿童:按压时下陷1至1.5吋(2.5-4 cm )C. Infant:1/2 to 1 inch (1 to 2.5 cm )婴儿:按压时下陷0.5-1吋(1-2.5 cm )16. Maintain correct ratio proportionate to number of rescuers: 按抢救人数保持正确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