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历年试题(2009-2012)(16套真题 ) (分类、有答案)
历年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历年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科学的春天》中,作者论证“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时,用了“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大都变成了现实”作为根据,这里所用的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2.鲁迅所批评的《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一文的作者是()A、林语堂B、刘百昭C、陈西滢D、杨荫榆3.朱自清参加过的文学团体是()A、创造社B、太阳社C、左联D、文学研究会4.唐宋八大家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是()A、欧阳修B、柳宗元C、韩愈D、苏轼5.《散文创作谈》:“鲁迅譬喻过,从干荔枝的味道,是没法推想鲜荔枝的风味的”。
作者借此指的是()A、要选择典型材料B、要有深刻的主题C、要重视语言艺术D、要有直接生活知识6.《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说明人物与结构特点时都被用作例证的人物是()A、林冲、杨志B、林冲、鲁达C、杨志、鲁达D、柴进、洪教头7.《桥斩运动》引述《史记·苏秦列传》里尾生守约的故事,用以说明()A、桥是不会大动的B、桥的小动、微动分秒不停C、桥在外因作用下产生“变形”D、桥的平衡只能是瞬息现象8.下列说明文中,主要以典型例证来对复杂的说明对象进行解决的是()A、《苏州园林》B、《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C、《桥的运动》D、《统筹方法平话引子》9.《菊花》引用陶渊的诗句“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说明的是()A、菊花可作为有骨气的文人的象征B、菊花是使人延年益寿的药物C、菊花可以和黍米捣在一起酿酒D、菊花已成为人们欣赏的花种10.下列各句中,综合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的是()A、一个个两条腿走来走去的动物,还是细菌的游行大饭店呀B、在成年人,肚子饿的时候,油锅里没有菜煮,细菌也不来了C、有胃病的人,胃汁的酸性太弱,细菌仍得以自全,并且如“八叠球菌”和“寄腐杆菌”等,竟毫无顾忌地就在厨房里组织新家庭D、我们这一所细菌大饭店,一开前门便是切菜间,壁上有自来水,和流不息,菜刀上下,石磨两列,排成半圆形,还有一个粉红色活动的地板11.《追悼志摩》中说梁启超所“看透”的志摩的追求是()A、良心之安顿B、人格之确立C、灵魂之救度D、梦想的神圣境界12.下列文句中使用了比拟手法的是()A、傩戏中的水神李冰比二王庙中的李冰活跃得多B、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C、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D、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13.《拣麦穗》表现出作者的向往是()A、丰收的年景B、美好的爱情C、人间纯真的感情D、一个美丽的梦14.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反复表述的是()A、对古代园林的观察B、对民俗风情的体验C、对社会政治的关注D、对人生命运的思考15.就刻画人物而言,“完璧归赵”之事是()A、只写相如B、侧重写相如兼写廉颇C、侧重写廉颇兼写相如D、只写廉颇16.《毛颖传》中将墨拟成的人名是()A、管城子B、绛人陈玄D、弘农陶泓17.下列诗句中表达游子思妇音问不通,相思之情无法传送的是()A、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B、白云一片去悠悠,表枫浦上不胜愁C、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D、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18.下列诗句中,出自刘禹锡《金陵五题》的是()A、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炎对愁眠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19.下列词句具有哲理意味的是()A、今夕是何年B、起舞弄清影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D、月有阴晴圆缺20.《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下一句是()A、日晚倦梳头B、欲语泪先流C、也拟泛舟D、载不动,许多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满招损,谦得益"答案:A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这里的"当轴"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借代C.比拟D.夸张答案:A3.《咬文嚼字》中,用心理学的"套板反应"原理所论证的道理是()A.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B.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C.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D.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答案:C4.《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罗素认为:"处理这个普遍存在的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唯一方法"是()A.坚持亲自验证和注重证据的认知方法B.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乃至相反的意见C.克服种种自我的或者群体的中心主义D.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答案:D5.下列作者中,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是()A.白居易B.柳宗元C.司马光D.辛弃疾答案:B6.《前赤壁赋》用来写景、抒情、说理的主要自然景物是()A.江水、明月、乌鹊B.江水、清风、白露C.江水、明月、清风D.清风、明月、麋鹿答案:C7.《马伶传》中写马伶在第一次技艺较量失败后"易衣遁矣",这种人物描写方法属于()A.行为描写B.肖像描写C.言语描写D.心理描写答案:A8.《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所写真正赏月的"吾辈"指的是()A.达官显贵B.市井百姓C.文人雅士D.美女闺秀答案:C9.鲁迅《秋夜》中象征着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的意象是()A.天空B.枣树C.小粉红花D.小青虫答案:D10.《纪念傅雷》一文所歌颂的傅雷的精神品格是()A.嫉恶如仇,忠贞刚烈B.忘我工作,无私奉献C.坚持真理,刚直不屈D.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答案:C11.下列《蚂蚁大战》中的语句,采用拟人手法的是()A.发现红蚂蚁的躯体好些已被咬掉,它们比斗犬厮杀更惨烈B.威武雄壮地高奏国歌,以振奋前仆后继的前线战士C.那精瘦的红色斗士像老虎钳一样紧紧咬住死敌的额头不放D.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它们与人类并无两样答案:B12.《我与地坛》:"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这里所用的表现手法是()A.象征B.类比C.侧写D.对比答案:B13.《诗经》中收录各地民歌最多的部分是()A.《大雅》B.《小雅》C.《风》D.《颂》答案:C14.下列《湘夫人》诗句中融情入景的是()A.洞庭波兮木叶下B.鸟何萃兮蘋中C.捐余袂兮江中D.葺之兮荷盖答案:A15.《陌上桑》中见了罗敷后"下担捋髭须"的是()A.使君B.耕者C.少年D.行者答案:D16.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具有象征寓意的一联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答案:B17.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故乡之思的景物是()A.晚风B.过雁C.黄花D.梧桐答案:B18.《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以自喻的事物是()A.金柳B.水草C.彩虹D.星辉答案:B19.戴望舒《雨巷》中的最主要象征意象是()A.丁香姑娘B.寂寥雨巷C.颓圮篱墙D.雨的哀曲答案:A20.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感叹祖祖辈辈美好希望一再失落的诗句是()A.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B.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C.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D.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下列成语,从庄子《秋水》语句中引申而出的有()A.狡兔三窟B.望洋兴叹C.贻笑大方D.功亏一篑E.井底之蛙答案:BCE22.下列文章中,具有场面描写的有()A.《垓下之围》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C.《种树郭橐驼传》D.《马伶传》E.《西湖七月半》答案:ADE23.《都江堰》:"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这里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A.比喻B.比拟C.夸张D.排比E.借代答案:AD24.李白《行路难》(其一)诗句中运用典故的有()A.欲渡黄河冰塞川B.长风破浪会有时C.闲来垂钓碧溪上D.将登太行雪满山E.忽复乘舟梦日边答案:BCE25.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包蕴的情感内容有()A.对国势危殆的忧虑B.对报国无门的悲愤C.对权奸当道的怒斥D.对羁旅行役的困倦E.对时机错失的惋惜答案:ABC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弃甲曳兵而走兵:答案:武器27.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答案:危险28.揭其剑,过其友过:答案:拜访29.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绝:答案:断30.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莫能如也:答案:没有人比得上3l.泣孤舟之嫠妇嫠妇:答案:寡妇32.户内洒然洒然:答案:整齐清洁33.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征:答案:招请34.何事苦淹留淹留:答案:长期停留35.要我恪守的教诲恪守:答案:谨慎而恭敬地遵守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阅读《吃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磨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A.这里所倡导的是怎样的社会理念?B.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倡导这一社会理念的针对性是什么?C.这里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答案:A.这里倡导的是多元、相成相济、和而不同的理念 B.现实社会是"混乱颠倒,到处是摩擦冲突"。
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真题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D ) 2-6C.对比法C.败德以迎合流俗3. 《容忍与自由》的整体风格是(A .循循善诱C.深入浅出D .抄袭以骗得名利C )6-26B .想象丰富D •机智幽默2012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大学语文试题: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秋水》中,庄子用“毫末之在于马体”来说明人的认识有限,这种论证方法是(A .演绎法 B.归纳法D •类比法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所批评的“终南捷径” ,指的是( A )5-16A •求学为做官发财B •考试为混取文凭4. 《冯谖客孟尝君》的情节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B ) 12-58A •弹铗三歌B •尽烧债券C.西游于梁 D •请立宗庙5. 下列唐代作家中,参加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的是( A )15-77A .柳宗元B .白居易C.韩愈 D .杜甫6. 《前赤壁赋》中,洞箫客所谓“知不可乎骤得”指的是( D ) 17-84A .建功立业B .君臣遇合C.流芳千古 D .羽化登仙7. 下列《先妣事略》的句子中,属于细节描写的是( B ) 18-91A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B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C.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D .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8. 下列作品中,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的是( D )20-100A .《冯谖客孟尝君》B .《种树郭橐驼传》D ) 30-156(其一 )诗句中,思念长安的是(9.鲁迅《秋夜》一文所营造的意境是( A ) 21-105A .冷寂深邃B .冷漠枯槁C.忧郁深沉 D .悠然静谧10. 《香市》:“‘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 ,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 其中“革命”是指( B ) 22-108 A .辛亥革命 B .北伐战争 C.解放战争D .文化大革命11.《我与地坛》既描写了地坛,又描写了母亲,这里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B ) 27-143A .对比B .类比 C.铺垫D .侧写12.《哭小弟》中所引用的“父亲”的挽联,是对“小弟”的( C ) 25-126A .细节描写B .心理刻画C.概括评议13. 《蒹葭》的中心意象是 A .蒹葭 C.秋水14. 《秋兴八首》 A .玉露凋伤枫树林 C.孤舟一系故园心15. 杜牧《早雁》的中心旨意是( A A .关心难民 C.悲秋感怀16. 柳永的词集是( B ) 39-188 A .《稼轩长短句》 C.《东山词》17. 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 A .借景物抒情 C.借事件抒情18. 戴望舒《雨巷》的主要艺术特点是( A .排列方式的变化 C.标点符号的活用D .对比反衬B .白露 D .伊人C ) 35-172B .塞上风云接地阴 D .白帝城高急暮砧) 37-184B .思乡念亲 D .忠君爱国B .《乐章集》 D .《漱玉词》)上片的抒情方法是( A ) 42-198B .借举止抒情 D .借典故抒情D ) 45-207B .重复的大量出现 D .象征手法的运用19. 《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先写孙女发现百裥裙,接着叙写百裥裙的来历,这种叙述(B ) 53-270 方式是错涂、A. 顺叙B. 倒叙C. 插叙D. 平叙 20. 《苦恼》中,能够倾听老车夫姚纳诉说的是( D ) 54-277 A. 军人 B. 青年 C. 看门人D. 小母马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含答案 打印版

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D ) 3-9A.满招损,谦得益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C.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D.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 C ) 5-18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3.《吃饭》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B ) 8-38A.对比B.类比C.侧写D.象征4.《垓下之围》中,揭示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一面的情节是( D ) 13-67A.惊闻楚歌B.悲歌“虞兮”C.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D.马赠亭长,自刎乌江5.下列文章中,“传其事以为官戒”的是( C ) 15-78A.《冯谖客孟尝君》B.《张中丞传后叙》C.《种树郭橐驼传》D.《马伶传》6.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描写箫声的是( C ) 17-85A.耳得之而为声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C.舞幽壑之潜蛟D.寄蜉蝣于天地7.《先妣事略》:“入城,则缉纟卢,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这里表现的母亲的品德是( B ) 18-90A.俭朴B.勤劳C.待人厚道D.严以教子8.下列《马伶传》的语句中,暗含讽刺当朝权奸之意的是( D ) 19-95A.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B.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C.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9.《秋夜》所写的事物中,在象征寓意上与枣树相近的是( C ) 21-105A.天空B.小粉红花C.小青虫D.月亮10.在巴金的笔下,“爱尔克的灯光”所象征的是( B ) 23-114A.旧家庭的冷落B.希望的破灭C.对礼教的憎恶D.新的生活道路11.余秋雨说,都江堰“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 A ) 26-128A.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B.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C.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D.都江堰倒成了连接两界的骄傲12.《蚂蚁大战》中场面描写的特点是( A ) 28-147A.以点带面B.由近及远C.动静交错D.由远及近13.《蒹葭》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D ) 30-156A.直抒胸臆B.借比喻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象征抒情14.《陌上桑》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形象是( A ) 32-164A.罗敷B.耕者C.使君D.夫婿15.《秋兴八首》(其一)中,抒写漂泊之感的诗句是( C ) 35-173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6.李煜《虞美人》的情感内容是抒写( D ) 38-187A.行役之苦、羁旅之愁B.失意之悲、遭贬之愤C.时局之忧、危机之虑D.故国之思、亡国之痛17.《再别康桥》中,“夕阳中的新娘”比喻的是( B ) 44-204A.西天的云彩B.河畔的金柳C.软泥上的青荇D.康河的柔波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的象征意义是( D ) 46-211A.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B.敦煌艺术的文化遗存C.历史的祖国艰难地负重缓行D.祖祖辈辈的美好希望一再失落19.《哦,香雪》的整体结构特点是( B ) 52-259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C.以看火车为聚集点D.借景物描写表现人物心情20.《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孙女要穿百裥裙的情景,这对表现金鲤鱼悲惨命运的作用是( A ) 53-270A.对比反衬B.铺垫烘托C.侧面渲染D.象征暗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含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含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的喻意是()A.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时间的限制D.人的认识受空间的限制2.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3.《吃饭》中说:“弄饭给我们吃的人,决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
”这句话所揭示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A.名实不副,相互掩饰B.主从错位,本末倒置C.二元对立,执两用中D.多元相济,和而不同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主要目的是()A.我行我素,张扬个性B.不平则鸣,不甘人后C.照顾家庭,赡养母亲D.探求知己,以展怀抱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描述的中心事件是()A.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之地B.赵武灵王招兵买马训练胡服骑射C.赵武灵王与肥义谋划胡服骑射D.赵武灵王就胡服骑射事说服公子成6.下列文章中,虽然不加议论,但语句多含褒贬之意的是()A.《西湖七月半》B.《爱尔克的灯光》C.《纪念傅雷》D.《都江堰》7.《秋夜》:“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这些“英雄”指的是()A.枣树B.小粉红花C.小青虫D.蜜蜂8.《哭小弟》:“他虽然小,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怕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A.语言描写B.心理描写C.细节描写D.肖像描写9.《都江堰》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A.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B.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C.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D.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10.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11.《湘夫人》中,通过描述举止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诗句是()A.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B.鸟何萃兮蘋中? 罾何为兮木上C.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D.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12.《秋兴八首》(其一)的主要情感内容是()A.羁旅之苦B.家国之思C.前途之虑D.老病之忧13.《早雁》中,“仙掌月明”句所用的典故是()A.汉武帝将陈皇后打入冷宫B.汉武帝铸铜仙人承接甘露C.唐玄宗时制作霓裳羽衣曲D.唐玄宗遣道士寻觅杨玉环14.《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描写心理活动的特点是()A.先写自己,再写对方B.先写对方,再写自己C.由己及彼,由彼及己D.话分两头,双管齐下15.《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警告谗害忠良之徒的词句是()A.春且住B.怨春不语C.君莫舞D.休去倚危栏16.《雨巷》中,最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是()A.雨巷B.丁香姑娘C.雨的哀曲D.独自彷徨1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古老中国沉重负载的是()A.淤滩上的驳船B.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C.雪被下古莲的胚芽D.挂着眼泪的笑涡18.《我愿是一条急流》中,“急流”、“荒林”、“废墟”、“草棚”、“云朵”的形象显得荒芜、简陋、残缺,这是为了表达“我”的()A.渺小B.贫困C.虔诚D.谦逊19.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婴宁自然天性的是()A.爱笑B.痴憨C.狡黠D.阴险20.《金鲤鱼的百裥裙》的整体构思特点是()A.以近知远B.以小见大C.以古知今D.以大见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罗素认为,避免愚蠢见识的途径有()A.坚持科学的认知方法B.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C.努力提高论辩的本领D.克服狂妄自大的心态E.树立认识有限的观念22.下列文章中,使用对比手法以突出主题的有()A.《秋夜》B.《香市》C.《纪念傅雷》D.《都江堰》E.《蚂蚁大战》23.《陌上桑》中,运用铺陈手法加以描写的有()A.采桑的器具B.罗敷的服饰C.观者的失态D.使君的丑行E.夫婿的高贵24.下列《再别康桥》中的诗句,属于移情于景的有()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C.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D.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E.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25.下列选项中,对《断魂枪》评述正确的有()A.在近代中国,古老的传统文明遭遇西方现代文明的严峻挑战B.沙子龙留恋断魂枪,是民族文化中保守痼疾的表现C.沙子龙武艺高强,个性孤傲内向D.沙子龙心甘情愿将镖局改成客栈E.作者赞赏孙老者积极进取的心态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旋:27.而皆背晋以归梁背:28.要其何以成,何以败要:29.孟尝君曰:“客何好”好:30.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含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含答案)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含答案)自考大学语文是广大自考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历年真题是备考的重要资料。
通过分析历年真题,不仅可以了解考试重点和难点,还可以熟悉题型和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自考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题目一:一、阅读理解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材料一:美食和饭店评论家许冠文觉得台北鳗鱼饭最好吃。
他在2009年选出台北最好的10家鳗鱼饭店,分别是:「蒸」、「爵士世家」、「大和日式鳗鱼饭」、「美之家」、「心之风」、「竹兴」、「好吃食堂」、「抚宁鳗鱼」、「哲鳗」、「味缘食堂」。
材料二:悬崖上的村庄每天只有一辆公车经过,早上往山下开,下午往山上开,但悬崖下的两个城市每隔半小时就有一辆公车往返。
材料三:一位作家邀请四位朋友共聚晚餐。
他为朋友订了一张圆桌,四人面对面坐在一起。
客人们都非常晚到,直到晚餐开不成了,因为桌上只有三个椅子。
==================================================== ==1. 根据材料一,回答以下问题:(1) 许冠文在什么时间选出了台北最好的鳗鱼饭店?(2) 请列举出许冠文选出的台北最好的三家鳗鱼饭店。
-----------------------------------------------------解析:(1) 许冠文在2009年选出了台北最好的鳗鱼饭店。
(2) 许冠文选出的台北最好的三家鳗鱼饭店分别是「蒸」、「爵士世家」和「大和日式鳗鱼饭」。
2. 根据材料二,回答以下问题:(1) 在悬崖上的村庄,公车往返的时间间隔是多久?-----------------------------------------------------解析:(1) 在悬崖上的村庄中,公车往返的时间间隔是半小时。
3. 根据材料三,回答以下问题:(1) 作家订了一张什么形状的桌子?(2) 为什么晚餐开不成?-----------------------------------------------------解析:(1) 作家订了一张圆桌。
2009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自考大学语文(本)试卷与试题

5. 下列作者中,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是( A 白居易 B 柳宗元 C 司马光 D 辛弃疾
)[1分]-----正确答案(B)
6. 《前赤壁赋》用来写景、抒情、说理的主要自然景物是( A 江水、明月、乌鹊 B 江水、清风、白露 C 江水、明月、清风 D 清风、明月、麋鹿
)[1分]-----正确答案(C)
26. 弃甲曳兵而走 兵:[1分] 参考答案: 兵:武器。
)[2分]-----正确答案(正确答案:BCE)
25.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包蕴的情感内容有( A 对国势危殆的忧虑 B 对报国无门的悲愤 C 对权奸当道的怒斥 D 对羁旅行役的困倦 E 对时机错失的惋惜
)[2分]-----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BC)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这里的“当轴”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1分]-----正确答案(A) A 比喻 B 借代 C 比拟 D 夸张
3. 《咬文嚼字》中,用心理学的“套板反应”原理所论证的道理是( A 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 B 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 C 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D 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
)[1分]-----正确答案(B)
17. 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故乡之思的景物是( A 晚风 B 过雁 C 黄花 D 梧桐
)[1分]-----正确答案(B)
18. 《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以自喻的事物是( A 金柳 B 水草 C 彩虹 D 星辉
)[1分]-----正确答案(B)
19. 戴望舒《雨巷》中的最主要象征意象是( A 丁香姑娘 B 寂寥雨巷 C 颓圮篱墙 D 雨的哀曲
)[1分]-----正确答案(C)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历年试题及答案自考大学语文考试是许多自学考试考生必须参加的考试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以下将介绍自考大学语文历年试题及答案,并提供相应的解析和学习建议。
一、概述自考大学语文考试分为两个模块,即《现代汉语》和《古代文学》。
《现代汉语》主要包括语法、词汇、修辞、篇章等内容,而《古代文学》则涵盖了古代文言文的阅读和写作。
二、历年试题1. 《现代汉语》试题《现代汉语》试题主要涉及对现代汉语语法和常用词汇的理解与运用,以下为一道历年试题示例:【试题】根据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着”字的用法错误的一项。
A. 他听着音乐写作业。
B. 天黑了,你就回家睡觉着吧。
C. 雪纷纷地飘着,像梦似幻。
D. 窗外一片昏黄,亮着孤单的灯。
【答案】B【解析】选项A中,“着”表示了两个动作同时进行;选项B中,“着”应为“睡着”;选项C中,“着”表示持续的状态;选项D中,“着”表示动作的结果。
2. 《古代文学》试题《古代文学》试题主要考察对古代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以下为一道历年试题示例:【试题】下面哪段诗所表达的主题是“赞美妇女之美”?A. “见桃李之花而欣然者,不见其实也;闻细腰之曲而屏息者,不见其内也。
”B.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答案】A【解析】选项A中描述了人们看到美丽的桃花和纤腰时的反应,从而赞美了女性的美丽;而选项B、C、D分别表达了对故乡的思恋、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英勇壮丽的赞美。
三、答案解析和学习建议1. 《现代汉语》答案解析和学习建议对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和词汇问题,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可以多读一些现代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论文,注意积累词汇和学习语法规则。
2. 《古代文学》答案解析和学习建议对于《古代文学》的阅读和理解,考生需要多读一些经典古籍和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对古代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试题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一)2009年1月1.《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的喻意是( C )A.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的限制C.人的认识受时间的限制D.人的认识受空间的限制2.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论证方法是( D )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3.《吃饭》中说:“弄饭给我们吃的人,决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
”这句话所揭示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 B ) A.名实不副,相互掩饰B.主从错位,本末倒置C.二元对立,执两用中D.多元相济,和而不同4.《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主要目的是( D )A.我行我素,张扬个性B.不平则鸣,不甘人后C.照顾家庭,赡养母亲D.探求知己,以展怀抱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描述的中心事件是( D )A.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略中山之地B.赵武灵王招兵买马训练胡服骑射C.赵武灵王与肥义谋划胡服骑射D.赵武灵王就胡服骑射事说服公子成6.下列文章中,虽然不加议论,但语句多含褒贬之意的是( A )A.《西湖七月半》B.《爱尔克的灯光》C.《纪念傅雷》D.《都江堰》7.《秋夜》:“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这些“英雄”指的是( C )A.枣树B.小粉红花C.小青虫D.蜜蜂8.《哭小弟》:“他虽然小,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怕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C )A.语言描写B.心理描写C.细节描写D.肖像描写9.《都江堰》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 D )A.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B.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C.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D.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10.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 )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11.《湘夫人》中,通过描述举止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诗句是( D )A.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B.鸟何萃兮蘋中? 罾何为兮木上C.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D.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12.《秋兴八首》(其一)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B )A.羁旅之苦B.家国之思C.前途之虑D.老病之忧13.《早雁》中,“仙掌月明”句所用的典故是( B )A.汉武帝将陈皇后打入冷宫B.汉武帝铸铜仙人承接甘露C.唐玄宗时制作霓裳羽衣曲D.唐玄宗遣道士寻觅杨玉环14.《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描写心理活动的特点是( B )A.先写自己,再写对方B.先写对方,再写自己C.由己及彼,由彼及己D.话分两头,双管齐下15.《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警告谗害忠良之徒的词句是( C )A.春且住B.怨春不语C.君莫舞D.休去倚危栏16.《雨巷》中,最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是( B )A.雨巷B.丁香姑娘C.雨的哀曲D.独自彷徨1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古老中国沉重负载的是( A )A.淤滩上的驳船B.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C.雪被下古莲的胚芽D.挂着眼泪的笑涡18.《我愿是一条急流》中,“急流”、“荒林”、“废墟”、“草棚”、“云朵”的形象显得荒芜、简陋、残缺,这是为了表达“我”的( C )A.渺小B.贫困C.虔诚D.谦逊19.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婴宁自然天性的是( A )A.爱笑B.痴憨C.狡黠D.阴险20.《金鲤鱼的百裥裙》的整体构思特点是( B )A.以近知远B.以小见大C.以古知今D.以大见小(二)2009年4月1.先秦诸子中,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B )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2.《咬文嚼字》中用月轮的“晕外霞光”来说明文字的联想意义,这种论证方法是( D )A.演绎法B.例证法C.对比法D.类比法3.从《我的世界观》一文来看,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 C )A.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B.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C.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著追求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4.《垓下之围》中,表现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的细节描写是( B )A.“虞兮虞兮”的慷慨悲歌B.“天之亡我”的三次呼告C.嗔目叱退汉将赤泉侯D.将宝马赠给乌江亭长5.《张中丞传后叙》行文最显著的特色是紧密结合了( A )A.议论与叙事B.议论与抒情C.抒情与描写D.叙事与抒情6.《种树郭橐驼传》中阐述种树的原理和方法时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C )A.象征B.类比C.对比D.铺垫7.下列《先妣事略》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B )A.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B.室靡弃物,家无闲人C.手中纫缀不辍D.遇童奴有恩8.《爱尔克的灯光》中,引发作者对人生道路进行思索的是( A )A.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B.爱尔克的灯光C.姐姐的死讯D.田野里的一线光、一个亮9.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诗的是( A )A.《秋夜》B.《我与地坛》C.《哭小弟》D.《都江堰》10.《纪念傅雷》深情地赞颂了傅雷的( D )A.精于翻译B.工于鉴赏C.教子成功D.性格刚直11.《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 A )A.喜剧色彩B.悲剧色彩C.正剧色彩D.闹剧色彩12.《行路难》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 B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属于移情于景的是( A )A.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C.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D.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14.下列诗篇中,托物言志,表达忧国忧民心情的咏物之作是( D )A.《蒹葭》B.《陌上桑》C.《秋兴八首》(其一)D.《早雁》15.用“雕栏玉砌”来指称南唐宫殿,这种修辞手法是( A )A.借代B.比喻C.比拟D.夸张16.《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B )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比喻抒情17.《再别康桥》诗意含蓄蕴藉的主要原因是( D )A.章节整齐的建筑美B.和谐流畅的音乐美C.婉转优雅的语言美D.情景交融的意象美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四个层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 A )A.逐层演进B.相互对比C.抑扬交错D.对等并列19.《宝黛吵架》中,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是( D )A.袭人B.宝玉C.黛玉D.贾母20.《金鲤鱼的百裥裙》中最能突显主题的情节是金鲤鱼( C )A.做了许老爷的姨太太B.生了儿子却被大太太夺去C.穿一次百裥裙梦想的破灭D.始终未能将百裥裙的带子缝上去(三)2009年7月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满招损,谦得益”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
这里的“当轴”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 )A.比喻B.借代C.比拟D.夸张3.《咬文嚼字》中,用心理学的“套板反应”原理所论证的道理是( C )A.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B.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C.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D.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4.《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罗素认为:“处理这个普遍存在的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唯一方法”是( D )A.坚持亲自验证和注重证据的认知方法B.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乃至相反的意见C.克服种种自我的或者群体的中心主义D.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5.下列作者中,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是( B )A.白居易B.柳宗元C.司马光D.辛弃疾6.《前赤壁赋》用来写景、抒情、说理的主要自然景物是( C )A.江水、明月、乌鹊B.江水、清风、白露C.江水、明月、清风D.清风、明月、麋鹿7.《马伶传》中写马伶在第一次技艺较量失败后“易衣遁矣”,这种人物描写方法属于( A )A.行为描写B.肖像描写C.言语描写D.心理描写8.《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所写真正赏月的“吾辈”指的是( C )A.达官显贵B.市井百姓C.文人雅士D.美女闺秀9.鲁迅《秋夜》中象征着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的意象是( D )A.天空B.枣树C.小粉红花D.小青虫10.《纪念傅雷》一文所歌颂的傅雷的精神品格是( C )A.嫉恶如仇,忠贞刚烈B.忘我工作,无私奉献C.坚持真理,刚直不屈D.报效知己,深谋远虑11.下列《蚂蚁大战》中的语句,采用拟人手法的是( B )A.发现红蚂蚁的躯体好些已被咬掉,它们比斗犬厮杀更惨烈B.威武雄壮地高奏国歌,以振奋前仆后继的前线战士C.那精瘦的红色斗士像老虎钳一样紧紧咬住死敌的额头不放D.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它们与人类并无两样12.《我与地坛》:“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
这里所用的表现手法是( B )A.象征B.类比C.侧写D.对比13.《诗经》中收录各地民歌最多的部分是( C )A.《大雅》B.《小雅》C.《风》D.《颂》14.下列《湘夫人》诗句中融情入景的是( A )A.洞庭波兮木叶下B.鸟何萃兮蘋中C.捐余袂兮江中D.葺之兮荷盖15.《陌上桑》中见了罗敷后“下担捋髭须”的是( D )A.使君B.耕者C.少年D.行者16.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具有象征寓意的一联是( B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7.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故乡之思的景物是( B )A.晚风B.过雁C.黄花D.梧桐18.《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以自喻的事物是( B )A.金柳B.水草C.彩虹D.星辉19.戴望舒《雨巷》中的最主要象征意象是( A )A.丁香姑娘B.寂寥雨巷C.颓圮篱墙D.雨的哀曲20.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感叹祖祖辈辈美好希望一再失落的诗句是( C )A.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B.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C.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D.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四)2009年10月1.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 A )A.民何以才能够加多B.小恩小惠不是王道C.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D.实行王道的正确态度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倡“砥砺德行”所针对的不良校风是( C )A.求学为升官发财B.读书为混取文凭C.不正当娱乐泛滥D.不敬爱师长学友3.《咬文嚼字》中,运用“推敲”这个典故,是为了说明( B )A.文字的运用不可粗枝大叶B.斟酌文字是调整思想感情C.文学的文字注重联想意义D.文字运用必须有创造精神4.《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就国于薛’’意味着( A )A.失去齐王信任,罢官归去B.衣锦荣归故里,光宗耀祖C.得到百姓拥护,奉迎返乡D.领受齐王派遣,出使薛国5.下列作品中,主要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是( D )A.《张中丞传后叙》B.《种树郭橐驼传》C.《马伶传》D.《先妣事略》6.《前赤壁赋》中引起“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是( C )A.“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B.“饮酒乐甚,扣舷而歌”C.“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D.曹孟德“横槊赋诗”7.在《香市》的情景描写中,反衬重兴香市结果很冷落的是( D )A.单调的锣鼓声B.依然如昔的一泓清水C.坍塌的戏台D.“南洋武术班”的表演8.《爱尔克的灯光》所写的“灯光”中,象征着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是( D )A.“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B.“哈立希岛上的灯光”C.“在窗前发亮的灯,……灯光在呼唤我”D.“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9.《我与地坛》:“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