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甜玉米中农大419适宜采收期研究
适合水果玉米种植的时间及方法

适合水果玉米种植的时间及方法水果玉米有很大的市场前景,那么你们知道水果玉米是什么时候种植的吗?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水果玉米种植时间,一起来看看。
水果玉米种植时间玉米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种,八月下旬可收获;秋玉米最迟不能迟于7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
水果玉米种植方法播种前的准备工作选地:土地应为排灌好,均匀性好,土壤肥力中等偏上。
设隔离区:由于水果玉米受到非甜玉米串粉会形成非甜籽粒。
所以,同地种植不同类型的玉米要隔离,水果玉米用地周围200米之内不能种植普通玉米;加强甜与超甜玉米也应相距200米。
也可以采取时间隔离措施,即将成熟期相近的不同类型玉米的播种期错开15~20天,使它们花期不遇。
采收甜玉米笋的田块不必隔离。
整地:在适耕期翻地、耙地,使土壤疏松。
起畦,畦底宽140厘米(约4尺),畦面宽110厘米(约3.5尺),在田块四周挖30公分深的排水沟。
种子准备:播前在阳光下晒种子两天,去杂。
甜玉米种子不必浸种宜用干种子直播,出苗率高。
浸种催芽条件不合适或方法不当会使发芽率迅速下降。
防治地下害虫及鼠害:甜玉米种子易受地下害虫及鼠害危害,播种的同时将广谱杀虫刹3%呋一甲颗粒剂少量施于种子旁的洞穴里,其散发的奇臭可防止地下害虫和鼠类吃掉种子。
或用3%的米乐尔颗粒剂4公斤每亩撒于畦面。
播种与育苗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采取地膜覆盖可提早10-15天播种;采用薄膜育苗移栽技术,可提早20天播种。
最晚播期在7月10日以前为宜,以保证在早霜之前能适期采收。
早春有保温设施的还可适当提前,但应避免在5月下旬到6月中旬之间播种,此期播种的玉米开花授粉期正遇7-8月份的伏旱天气,易造成植株秃尖、缺粒或空秆。
种植密度:采用双行区种植,每区行长5米,随机排列,三次重复。
株距25厘米,种植密度约为每亩3500-4000株。
采用直播方式,实行点播,每穴2~3粒,覆土3厘米(最好盖菇渣),播后保持田间持水量80%为宜。
2006年国审玉米品种介绍

2006年国审玉米新品种2009-05-24 19:25审定编号品种名称审定编号品种名称国审玉2006001京科308 国审玉2006002 农华98国审玉2006003 兴垦10号国审玉2006004 长城315国审玉2006005 长城1142 国审玉2006006 承玉20国审玉2006007 万孚2号国审玉2006008 吉农大302号国审玉2006009 秀青74-5 国审玉2006010 秦龙13国审玉2006011 兴垦3号国审玉2006012 吉单415国审玉2006013 登海3312 国审玉2006014 三北9号国审玉2006015 铁单20号国审玉2006016 本玉18国审玉2006017 辽作1号国审玉2006018 郝育12国审玉2006019 铁研26号国审玉2006020 丹玉69号国审玉2006021 沈玉21 国审玉2006022 利民15国审玉2006023 中科10号国审玉2006024 先玉252国审玉2006025 先玉696 国审玉2006026 先玉335国审玉2006027 富友9号国审玉2006028 农华8号国审玉2006029 中农大369 国审玉2006030 屯玉99国审玉2006031 安玉13 国审玉2006032 鲁单6006国审玉2006033 万孚7号国审玉2006034 中科11号国审玉2006035 粟玉2号国审玉2006036 鲁单9006国审玉2006037 中单808 国审玉2006038 中农大236国审玉2006038 登海3731 国审玉2006040 登海3838国审玉2006041 登海3686 国审玉2006042 东4243国审玉2006043 先玉508 国审玉2006044 三农201国审玉2006045 渝单11号国审玉2006046 雅玉28国审玉2006047 春喜11号国审玉2006048 鄂玉25国审玉2006048 长玉1号国审玉2006050 中农大青贮GY4515 国审玉2006051 三北青贮17 国审玉2006052 辽单青贮529国审玉2006053 京科青贮301 国审玉2006054 雅玉青贮27国审玉2006055 郑青贮1号国审玉2006056 雅玉青贮26国审玉2006057 登海青贮3930 国审玉2006058 京科甜126国审玉2006059 郑加甜5039 国审玉2006060 中农大甜413国审玉2006061 郑黄糯928 国审玉2006062 西星白糯13号国审玉2006063 京科糯2000 国审玉2006064 郑白糯4号国审玉2006065 苏玉糯13 国审玉2006066 渝糯8号国审玉2006067 郑黑糯2号国审玉2006068 科爆2012006年国审玉米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01品种名称:京科308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品种来源:母本JN15,来源于自选系J0045×齐319;父本J24-2,来源于自选系京02×黄野4。
甜玉米检测标准(NY)

甜玉米(NY/T523-2002)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由农业部种植业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万久、杨秀兰、吴丽娜。
本标准由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负责解释。
甜玉米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甜玉米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和标志、标签、包装、贮运等。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加工、销售等过程中对甜玉米质量的检验、评价和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513——1985 粮食、油料检验还原糖和非还原糖测定法GB/T6194——1986 水果、蔬菜可溶性糖测定法GB/T 15682-1995 稻米蒸煮试验品质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甜玉米玉米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籽粒在最佳采收期(一般授粉后21天-25天)可溶性糖含量≥8%。
3.2 可溶性糖可溶性糖包括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和非还原糖(蔗糖等)。
4 要求4.1甜玉米品质评分及等级指标4.1.1 甜玉米外观品质评分等级指标见表1表2 甜玉米蒸煮品质评分4.1.3甜玉米品质评分为外观与蒸煮品质评分之和,定等指标见表3。
4.2 卫生检验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5 试验方法5.1 可溶性糖测定按GB/T 5513或GB/T 6194执行。
5.2 蒸煮品质试验按附录A(规范性附录)执行。
6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甜玉米蒸煮品质试验方法A.1 用具A.1.1 26cm-28cm单屉蒸锅。
A.1.2 钢板尺。
A.1.3 筷子。
A.1.4 不锈钢刀。
特种(甜、糯)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关键词 :特种玉米 ;品种 ;试验研 究
中图 分 类 号 :¥1 .4 5 30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08 (0 6 3— 17 4 0 1 0 6 2 0 )0 0 9 —0
中国农业大学品种介绍

1.甘薯1. 刘庆昌、何绍贞育成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农大6-2。
2.玉米1. 刘占先先后育成农大60、农大65、农大3138、农大81、农大84、农大88、农大62、农大68、中农大2号、中农大3号等一系列优良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亿多亩。
2. 徐明良“玉米不育化杂交种-苏玉6号”1994,第四完成人。
3. 戴景瑞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农大60的选育与推广,200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优良玉米自交系综3与综31的选育与利用,2002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玉米单交种农大3138的选育与利用,2003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4. 李建生2003,超甜玉米新品种“金银99”选育及产业化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玉米新品种“华玉4号”选育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5. 王守才等中农大203黔审玉2009009 ;中农大311 皖审玉20080069 ;中农大239黔审玉2007009 ;中农大236国审玉2006038 ;中农大221 黔审玉2004017;农大95国审玉2004008 。
6.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20000010;品种名称:农大81;选育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品种来源:D15/D16;省级审定情况: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推广中应注意防止倒伏,在大、小斑病易发区慎用。
7.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29;品种名称:中农大372;选育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品种来源:母本806A,来源于1688×黄C;DH14引自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审定意见: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在吉林、山西、辽宁丹东、河北张家口、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8. 审定编号:京审玉2012002;品种名称:中农大622;选育单位: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品种来源:C228/京24;适宜北京地区夏播种植,中等肥力以上地块,密度为每亩4500-5000株。
中国农大学子用水果玉米敲开创业门

用 自信 和 毅 力 克服 困难
了使 自己的公司 站稳脚跟 , 他们采 取短 信 2 h开通 , 4 在学 校五 色土商
业代理版 发布信息 、开通 Q Q空 间
刚起步 时 , 他们 的计划在 实施 等多种措施 。通过提高 自己产 品质
工作 。来 自农村的他们都希望通过 传 , 常 因为太忙而错 过 了吃饭 时 文认 为 一 定 要 有 勇 气 走 出 来 , 且 常 而 间。晚上 1 点 后 , 人就聚在一 要有 信心走下去 。“ 1 3个 当我想退缩时 , 的经验 ,制 订第 二 天 的计 划 和 目 还是在校生 的他们 , 抓住 眼前难得 起 汇总客 户订单 和信息 , 总结 当天 是两 个 朋友 的 激情 感 染并 鼓 励 了
能人 巧事
中 国农 大 学 子 用= 7 『 K果 玉 米 敲 开 创 业 门
20 09年末的一天 , 中国农业大 始 了准备 。经过一段 时 间筹 划 , 甜 起 甜旅 ’ 这 学 的同学 们 经常 在 校 园 内接 到广 旅水 果玉米诞 生 了。“ ‘ 告 :你见过能生吃的玉米吗?你 知 个 名字 是 受 到 了余 秋雨 《 “ 文化 苦
■
的3 个好朋友一拍 即合 。
此时 2 0 0 7级的吴建 成和 2 0 06 20 0 6级 的谢 龙 飞在一 家 生物 公 司 创业 为三农事 业作 贡献。于是作 为 的机 遇 , 下 手 中的 工作 , 放 在学 习
学校 附近 的一处冷库 。
方面 ,我 们 要尽 力 增 加农 民工 就
欢迎订阅《 农村实用技 术》 月刊 ) ( 。凡需订阅 2 1 年本刊的读者 , "4 00 - 5 当地邮局订阅 , * 1 也可直接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 阅全年 或破 季订阅。每本 定价 5 . , 7元 全年 6 . 元 。汇款地址 : 南省昆明 市人 民东路 2 6 ; 8 4 云 4 号 收款人 :农村 实用技 术》 《 编辑 部 ; 邮编 :
鲜食甜玉米采后 贮藏保鲜技巧

鲜食甜玉米采后贮藏保鲜技巧鲜食甜玉米采后贮藏保鲜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适时采收:甜玉米的最佳采收期通常在籽粒发育完成后,此时口感甜、水分足,品质最佳。
过早采收会导致果皮厚、口感不甜;过晚采收则会导致果皮变厚、水分减少,影响口感。
2. 低温贮藏:甜玉米在采后应尽快放入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贮藏,以保持其品质。
低温可以延缓果穗的新陈代谢,延长甜玉米的保鲜期。
3. 去除苞叶:在贮藏前,应去除甜玉米的苞叶,以减少其呼吸作用对果穗品质的影响。
同时,去除苞叶也有利于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4. 真空包装:真空包装可以有效地隔绝空气中的氧气,防止果穗氧化变质。
同时,真空包装还有利于保持果穗的水分和口感。
5. 定期检查:在贮藏期间,应定期检查甜玉米的品质,如发现有变质或腐烂的果穗,应及时剔除,以防止病原菌的扩散。
6. 合理堆放:在贮藏期间,甜玉米应堆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防止其受潮和滋生霉菌。
同时,也要避免堆放过高,以免压坏果穗。
7. 及时食用:甜玉米不宜长时间贮藏,应及时食用以保证其品质和口感。
如需长期贮藏,可以考虑采用速冻保鲜等方法。
通过以上技巧,可以有效延长甜玉米的保鲜期,保持其口感和品质,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到甜玉米的美味。
种植技术,甜玉米

种植技术,甜玉米甜玉米的品种很多,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目前北方地区种植较多的甜玉米品种主要有沈农甜单一号、甜单8号、津鲜一号、津鲜2号、甜玉2号、甜玉4号、甜玉6号、中甜2号、科甜110等一些品种。
种植技术1、选地并精细整地,甜玉米发芽和拱土能力较弱,要选择土层深厚、肥力好、通透性好、酸碱度适中、灌排方便、光照充足的地块种植甜玉米。
对甜玉米种植地块进行深翻后暴晒数日,并施入优质农家肥1000-1500公斤/亩,整平田面,准备播种。
2、做好种子处理,包括选种、浸种和种子催芽等。
由于甜玉米糖分含量高,种子在土壤中易遭地下害虫取食危害,造成缺苗。
因此,最好是采取催芽播种的方式进行播种。
主要是精选饱满健壮的种子,先用清水浸泡24小时,再用50%多菌灵或75%托布津500倍液浸种2—3小时,捞出后清洗干净,控干催芽。
催芽过程是将种子放在铺有干麻布的容器中,在种子表面适量喷40—50℃的热水,盖上湿布,在25—28℃的温度下,24小时后芽即可出齐。
若外界温度低,应采取增温措施,促进种子萌发。
芽以露白为好,不宜太长。
3、必须做到隔离种植。
甜玉米应与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的玉米要隔离种植,以免串粉,影响产品品质。
隔离种植可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两种方式进行,但以空间隔离为好。
如采用空间隔离,一般平原地区为400米以上,如有树林、山岗、房屋、公路等天然屏障,隔离距离可适当缩短。
如采用时间隔离,甜玉米与其他玉米品种的播种期应相差30天以上。
总之,以不使两类玉米花粉相遇为原则。
4、适时播种,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播种规格采取“大小垄”双行种植方式进行,行距50~60厘米,株距因品种及栽培水平的不同,采用25~30厘米。
栽培条件好的,一般平展型品种,亩植3300~3600株,紧凑型品种亩植4000株左右。
播种方式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
直播一般采用开沟点播,或穴播,播种深度5~6厘米,每点(穴)播种2~3粒种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果甜玉米中农大419适宜采收期研究
摘要在广西地区引种水果甜玉米中农大419种植,进行春、秋2季试验,结果表明:水果甜玉米采收的最佳品质在授粉后20~24 d,可溶性糖含量为20%以上、百粒鲜重为28 g左右、籽粒含水率在70%左右,品尝食用品质最佳,为最适宜采收期;受采收时气温等条件的影响,秋季鲜果穗比春季更稳定,其商品货架时间也较春季采收的时间长。
关键词水果甜玉米;引种;中农大419;采收期
水果甜玉米是一种可直接生食、乳熟期总含糖量达到30%以上的超甜玉米,亦称为果蔬型玉米[1-3]。
广西具有发展水果甜玉米的优势,一年可二熟甚至三熟,种植面积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目前,区内对普通甜玉米适宜采收期主要依据气味、色泽、甜度、风味和经验判断法等手段来确定[4],最佳感官和品尝日期即为最适宜采收期。
由于遗传基因与生理条件的不同[5],在水果型超甜玉米适宜采收期的判别上,亦使用普通甜玉米采收的方法实为不妥。
该试验引进优良的超甜玉米中农大419品种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季节与不同时期采收研究,以探索广西地区水果甜玉米的最佳采收期。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中国农业大学选育的中农大419品种,在广西种植出苗至采收青鲜果穗的生育期,春季86~96 d,秋冬季65~73 d,属早熟超甜型玉米,株型平展,叶色淡绿,株高160~165 cm,穗位40~47 cm,花丝淡绿色,雄花穗黄色分枝10~16枝,果穗长筒型,结实饱满,苞叶着生长剑叶,穗长17 cm,穗粗4 cm,16行,粒深1.0 cm,籽粒排列整齐,白轴,籽粒黄色,果皮薄脆,味清甜,糖度高达20%以上,可作为水果型玉米生吃鲜食。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设春、秋2季试验,于2012年4月1日、9月1日2季进行播种,每期播种面积150 m2,各播种期于吐丝初期选择长势均匀、无病、具有代表性的植株80~100株进行套袋,2 d后集中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后10~30 d,每隔2 d测定各个数量性状,即授粉后第10、12、14、16、18、20、22、24、26、28、30天,于6:00摘取具有代表性的10个果穗用于各性状的测定。
1.3 调查项目
测定果穗鲜重及籽粒百粒鲜重:不同采收期取10个果穗并取中部籽粒百粒,混匀,各称取3次称重,取平均值;鲜食评分:采收鲜果穗参照国家区试鲜食玉
米品质及评分的指标进行煮熟评分(满分70分);籽粒含水率:采用80 ℃烘箱二次烘干法测定;籽粒可溶性含糖量:采用电脑糖分数显仪测定。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Excel进行汇总,方差分析采用DPS v7.55数据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鲜果穗
从表1可以看出,果穗鲜重随着授粉天数的增加而增重,当增加到最大值逐渐下降,同时,不同采收期鲜果穗重量中,春季的变异系数比秋季的大,其稳定系数分别为12.06、13.97,这一现象说明了秋季采收时的果穗鲜重更稳定,由于受采收时的气温等条件的影响,其商品货架时间也较春季采收的时间长。
从图1可以发现,果穗成熟时花丝变干枯呈黑褐色,籽粒饱满且有光泽时为最佳采收期,若采收过早,籽粒灌浆不足,甜度风味差,食用价值低;采收过晚,种皮变老,籽粒皱缩,甜度下降,口感差。
2.2 百粒鲜重
从表2可以看出,水果玉米授粉后不同采收期和采收季节间百粒重的差异显著性F值分别为34.22**、0.728,由此可知,籽粒鲜重因不同采收期差异极显著,而季节间差异不显著,说明随着授粉天数的增加,其籽粒百粒鲜重在授粉22~24 d达到最大值,说明在授粉后22 d或稍后采收即可获得较高籽粒产量。
从表1可以看出,其稳定系数分别为11.20、10.82,说明同一品种各品质最佳采收期的百粒重比例在不同季节中存在差异。
2.3 含水率
从表2可以看出,出籽粒含水率F值分别为58.46**、7.069**,即因不同采收天数和季节间的差异极显著。
从表1可得出,含水率随着授粉后采收天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采收期天数推迟,含水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在品质品尝最佳采收时期的籽粒含水量为70%左右,同时,春秋、季的稳定系数分别为5.25、8.24,说明秋季含水率较春季稳定,变化率较小。
2.4 鲜食评分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采收天数和季节间的差异显著,F值为10.10**、0.108,由此可知,品尝最高评分的最佳品质期因季节而异,即水果玉米季节间成熟期应以最高品尝评分时采收为准,如果以授粉后天数采收为判断标准时,则会受到显著差异的影响。
因此,水果玉米的采收天数因栽培季节不同而不同,其在授粉后相同天数的品尝评分也不同,不同季节最佳食用天数也不同。
2.5 可溶性糖含量
从表2可以看出,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采收天数和季节间差异显著,F值分别为33.85**、2.447;从表1可以看出,其季节间的稳定系数别分别为6.00、5.15,授粉后20~24 d籽粒内可溶性糖含量存在最高值,但出现的时间和季节间有小差异。
从表2还可看出,品尝评分与可溶性糖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说明两者在适宜采收期的判别上是具有一致性的。
3 结论与讨论
水果甜玉米随着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单穗鲜重、百粒鲜重、品尝评分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升到一定值后开始降低。
春、秋2季表现为,春播的采收期为6月底、7月初高温气候,适宜采收期提前,授粉后20~22 d 为最佳采收期,且后延的保质期和货架时间缩短;秋播的采收期为10底、11月初天气凉爽气温较低,适宜采收期延后且保质期较长,授粉后22~24 d为最佳采收期。
在不同季节间,水果甜玉米百粒鲜重的变化幅度不大,可溶性糖含量与品尝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若单以授粉后天数为判别成熟标准,则会造成过早或过晚采收,影响食用品质和错过采收时最佳可溶性糖度含量。
该研究与刘萍等[4]研究结果相似,即最佳品质期的籽粒含水量在不同季节间表现出一致性(70%左右),可根据此来确定适宜采收期。
4 参考文献
[1] 张保民.甜玉米产业的发展潜力及发展对策[J].农产品加工,2005(10):18-20.
[2] 王世恒,冯凤琴,徐仁政.超甜玉米营养品质分析[J].玉米科学,2004,12(l):61-62.
[3] 李建生.超甜玉米新品种——中农大甜413[J].农村百事通,2009(4):13.
[4] 刘萍,陆卫平,王凤格,等.超甜玉米品质差异及适宜采收指标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7,3(1):72-76.
[5] 刘雅楠,曾孟潜.三种甜玉米类型的遗传改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