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教学设计-word文档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一)数与代数 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一)数与代数 课时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一、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教学目标】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1.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基础知识。

2.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小学六年中我们都学过哪些数?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这些数的例子吗?说明每个数的具体含义。

请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数据来汇报,指名在黑板上写下这些数。

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听一听数读得是否正确,看一看黑板上的数写得对不对。

2.教师用课件出示一组数,弥补学生的不足。

(课件出示:如:珠穆朗玛峰高达8844.43m。

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只3。

有-25℃。

今年我市空气质量达到良好的天数占全年的5这本词典有1722页。

一条围巾的成分:羊毛40%、化纤60%。

)3.揭示课题。

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这就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几种数,这几节课我们就把这几种数的意义和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我们今天先复习自然数和整数。

(板书课题:数的认识)二、归纳整理自然数和整数。

1.教师提问: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0表示什么?有没有最小的自然数?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2.教师提问:谁知道我们学习的哪些数是整数?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能不能说整数就是自然数?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教师向学生说明: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整数,除了自然数,还学习了一些小于零的整数即负整数,这些负整数到中学要更深入的学习。

结合上面的复习和板书,将板书补充成如下形式:3.小组整理数的其他知识。

提问:关于数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1)学生自由发言。

(2)小组合作学习,重点讨论下面的问题。

(出示讨论题)a.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b.你能说出哪些计数单位?c.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完成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师说明: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得数,其中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1课时 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1课时 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教案

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六、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六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72~73页内容【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包括两个层次的复习,第一个层次首先提出问题“你学过哪些数,它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为了给学生以启发,教材给出四幅图和一段话,分别汲及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旨在举一反三,使学生联想到这些数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应用实例。

第二个层次进一步启发学生,“你能把学过的数整理成图表来表示吗,这些数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提出4个更深入的问题,分别涉及十进制计数法,因数与倍数,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等主要概念。

【学情分析】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通过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练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回顾。

通过小组交流,解决复习回顾过程中的疑难与困惑,并通过及时反馈校正练习中的错误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教学目标】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初步认识负数。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读写以及数的改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3.使学生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比较系统的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

难点: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谈话导入】师: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从这节课开始整理和复习学过的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先复习有关数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小学阶段都学过哪些数?(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数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正、负数和百分数。

【归纳整理】1.数的意义(1)师:你能举出生活中应用这几种数的例子,并能说明每个数的具体含义吗?学生举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1 数与代数 第一课时 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1 数与代数  第一课时 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1 数与代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数的认识教材第72~75页。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2. 使学生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

难点: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同学们,谁能说说小学六年中我们都学过哪些数?谁能举出生活中应用这些数的例子吗?说说每个数的具体含义。

学生自由发言。

师:阅读下面的资料,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图及资料)学生阅读资料。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师: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这些是我们学过的数。

这节课我们就把这几种数的意义和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数”都包括哪些内容,明确本节课“数的认识”都包括哪些知识,避免复习的盲目性】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 知识树。

师:你能把学过的数整理成图表来表示吗?这些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尝试自己用图表整理数的知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整理的结果:•我做了简单的整理,如下:数•我把所学的数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整理,如下:数2. 数轴。

师:我们学过的数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请打开课本第73页,看第2题,并在直线上表示几个数。

学生尝试在数轴上表示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尽量给予学生鼓励。

3. 数位表。

师: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你能说出哪些计数单位?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完成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师: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其中个、十、百、千……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 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数与代数 第3课时 数的运算(1) 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3课时数的运算(1)【教学目标】1.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培养学生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比较异同、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1.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对四则运算法则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六一”快到了。

同学们为欢庆“六一”在精心准备,瞧,有的折幸运星,有的做蝴蝶结,有的用彩带做中国结,还有的买来了矿泉水,真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如下所示:(有条件的教师可通过这些问题创设情境图)①同学们折了37颗红星,23颗蓝星,一共折了多少颗星?②同学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一共要付多少钱?1做蝴蝶结,做蝴蝶结用去了多少米?③有24m的彩带,用3④有24米的彩带,用21做中国结。

做中国结用去了多少米?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些问题。

(3)教师:在解决问题中,你们使用了哪些运算?学生可能说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二、复习讲授1.复习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

(1)学生自己编题并列式回答。

(写在练习本上)(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求小组同学互相补充纠正编题和列式出现的错误。

说出运用了哪种运算,这种运算的意义是什么?(3)小组汇报,其他同学注意补充纠正。

说说用到的每种运算的意义是什么?教师板书28+36= 36-28= 36÷28= 28÷36=0.9×40= 40÷0.9= 24×12= 12÷24==⨯+⨯21243124 =⨯⨯3124-2124 (4)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指名说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运算的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扩展?2.整理四则运算的法则。

(1)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法则。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教案

十、百……以及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 各个计数 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
口答:27038=2×( )+7×( )+0×( )+3×( )+8×( )
(2)提问:分数单位指的是什么?和计数单位有什么不同? 1. 根据 a÷ b=c(a 、b、c 均为整数,且 b≠0) 说明因数与倍数
提问:有什么感受? 3. 请你给这些数进行分类。 好,我们来看这些数,如果把这些数分类,可以怎样分?
①学生按照整、小、分、百、分类。 w W w .X k b 1. ②这些数叫整数还可以叫什么?(自然数) ③什么叫自然数? ④自然数和整数有什么关系? ⑤小学阶段我们研究的自然数就是整数,但以我们现在学习 的知识来看整数还不只这些,我们还研究了负整数。 ⑥想一想,整数和自然数的范围哪个更大?
②什么叫分解质因数?
2. 借助算式,整理因数、倍数的概念。
(1)出示算式:
①18÷ 2=9
②2.4 ÷ 6=0.4
③30÷8=
④30÷ 5=6
⑤8÷16=0.5
⑥ 12÷பைடு நூலகம்.3=40
(2)提出要求:把算式填在集合图中。
除尽
整除
(3)提问: 结合算式说一说因数、倍数的概念(出示例 4) (4)小结:
①一个数的因数,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②结合集合图,说一说整除与除尽的关系 3. 借助算式整理能被 2、3、5 整除的数的特征及奇数、 偶数的 概念。 (1)借助算式整理特征 ①结合“ 30÷ 5=6”说一说能被 2、 3、 5 整除,能被 2 和 5 整除,能被 2 和 3 整除,能被 3 和 5 整除的特征。 ②练习:用 0、 1、 8 三个数组成数 a. 能同时被 2、5、3 整除的最大三位数 b. 能同时被 2、5、3 整除的最小三位数 c. 从这三个数中任选数组成新数 , 看看这个数还能同时被谁 整除 (2)回忆奇数、偶数的概念。 ①问:能被 2 整除的数又叫什么数?

六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数与代数》 集体备课案

六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数与代数》 集体备课案

六年级下数学总复习《数与代数》集体备课案主备人:林通【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6—95页总复习《数与代数》。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进一步理解自然数、小数、分数、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总结整数、小数、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进行比较。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扩充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数来表示事物并进行交流;在估计大数、刻画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等活动中,发展数感。

3.在具体情境中,整理常见的量及量的单位,体会各个量的单位的实际意义,复习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4.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复习整理数运算、小数运算、分数运算的法则和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在回顾交流中,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作用,总结估计的方法,并能进行应用。

6.再次经历通过多种方式验证运算律的过程,加深对运算的理解;从数学内部需要的角度再次经历数的扩充的过程。

7.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字母表示数、方程、正反比例、看图找关系、探索规律;再次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运用字母表示某些规律,体验用字母表示数能表达一般规律,发展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意识。

8.在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次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在某些情况下的优越性,并巩固解简单方程的方法。

9.回顾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在正比例、反比例、看图找关系的回顾与反思中,体会函数的思想。

【重、难点】重点:1.注重从现实情境中让学生逐步体会数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理解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获得对大数的感受,使学生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3.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运算的过程,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4.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和笔算技能,避免发杂的运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1 数与代数 第二课时 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1 数与代数 第二课时 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1 数与代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数的运算教材第76~80页。

教学目标1. 归纳整理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整理运算定律和一些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学生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比较异同、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提高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

4. 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及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

难点:对四则运算算理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含义。

生1:我们学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生2:加法是求两个数的和的运算。

如2+3=5。

生3: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如5-2=3。

生4: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如2+2+2=6可以写成乘法2×3=6。

生5: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6÷3=2。

师:加、减、乘、除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则运算,今天我们就重点整理和复习“数的运算”。

【设计意图:首先明确四则运算的含义,为下面具体复习四则运算的定律等相关知识做好准备】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 四则运算。

师: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生: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相同,减法意义相同,除法意义相同,只有乘法意义在小数和分数中有所不同。

师:小数、分数的乘法意义表示什么呢?举例说明。

生1:小数乘法如2×2.5,可以说表示2的2.5倍是多少,不能说表示2.5个2相加的和是多少。

生2:分数乘法如3× ,可以说表示3的是多少,却不能说个3是多少。

师:小数乘、除法和整数乘、除法的计算相同吗?生:计算小数乘、除法时,要先把小数变为整数,按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算,得出计算结果后,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除法的计算要注意把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六年级数学下册6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数的运算优质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6整理和复习数与代数数的运算优质教案新人教版

数的运算教材分析着重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方法、运算定律及其应用。

例1: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运算,要求学生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含义,目的是在集体交流中寻找所学过运算的原型,系统地理解运算的现实意义,必要时教师可以补充典型示例。

例2:对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进行比较,找出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区分不同点。

对于加、减运算来说,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进行运算,区别是整数、小数主要对齐数位就行了,而异分母分数需要通过通分转化为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再相加、减;对于乘、除运算,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例3:鼓励学生自己整理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引导学生自主整理0和1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殊性,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运算结果,对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哪些得到原数,哪些得到0,哪些得到1等等。

例4:通过观察这四组算式,引导学生体会每种运算之间的关系。

这里既有整数四则运算,又有小数四则运算,如果把这些小数改写成分数,就变成了分数四则运算。

对这些实例进行适当归纳,学生就能结合具体例子总结出各种运算之间的关系。

例5:就是把例4这些算式的关系提炼成为用文字和字母的形式进行表述,掌握用字母表示加减法、乘除法之间互逆关系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四则运算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回顾了用字母表示代数式的相关知识。

例6:鼓励学生交流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把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分解成一个个单独的运算过程,明确第一步计算什么,第二步计算什么……只有运算顺序正确了,才能一步步把混合运算计算正确,同时,也为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代数式运算打下基础。

例7: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和归纳学过的五条运算定律,鼓励学生结合实例用字母表示,并结合相应习题使学生感知运算定律的作用。

这五条运算定律有不同的用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综合运用于连加运算,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能综合运用于连乘运算、乘除混合运算,只有乘法分配律涉及乘、加或乘、减这样包含两级的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学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内容
准备
习题卡




一、回顾与交流
1.复习数的意义。
(1)你学过那些数?说一说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如: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等等。
②联系课文情境图,说明各种数的具体含义。
(2)什么是整数?
①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整数,整数包括哪些数。
②师生共同概括说明。
③完成教科书第77页上部分“做一做”。
2.数的读、写。
(1)出示数位数序表。
①填一填?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④完成教科书第77页下部分的“做一做”。
(2)读法和写法。
①读出下面各数。
106000000 0.006 25.08
A、读一读。
B、说一说读数的方法、要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整数、小数、百分数的含义等。(课文第76、77页的有关内容,练习十三的相应练习)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分配
(1)填一填。
小数
分数
百分数
0.25
12.5%
(2)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二、巩固练习: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三第1—5题。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请和同学交流。
四、布置作业




数的认识(一)
1.数的意义
2.数的读、写。
数的认识3.数的大小
4.分数、小数、百分数
的互化
课总
后结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重温小学阶段有关数的意义进行系统整理。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先让学生回忆数的意义,配合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加深学生的理解。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意义,能熟练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等。
3.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并正确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
准备
习题卡




一、回顾与交流
1.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小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基本性质。
①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②填一填。③分数的大小不变,但什么变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分数、小数基本性质,倍数和因数等。(课文第77页有关内容,练习十三相应的练习)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8分
22分
教学
理念
让学生重新经历“数”产生的过程。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教学
目标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时间




②写出下面各数。
九千万三千二十亿五千零十八零点二零零八
A、写一写。B、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3)改写。
①把540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②把24940000000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3.数的大小。
(1)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2)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4.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
讲授
练习
15分
25分
教学
理念
让学生重新经历“数”产生的过程。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整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地熟练地读、写整数与小数,会比较熟的大小。
3.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