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教学病历1

合集下载

言语交际及其案例分析

言语交际及其案例分析

言语交际及其案例分析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言语交际这个挺有意思的事儿。

啥是言语交际呢?简单说,就是人们通过说话来交流信息、表达想法、传递情感的过程。

这事儿啊,看似平常,其实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一不小心就可能闹出笑话或者产生误会。

下面咱就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分析。

先来说个生活里常见的场景。

小张和小李是同事,有一天小张穿着一件新衣服兴高采烈地来到公司,见到小李就说:“小李,你看我这新衣服怎么样?”小李看了一眼,随口回了句:“一般吧。

”小张一听,心里就有点不太高兴了,觉得小李不太会说话。

其实啊,小李可能只是实话实说,没有考虑到小张满心期待想要得到夸赞的心情。

这个案例就告诉我们,在言语交际中,要注意对方的情绪和期待,有时候适当说点好听的话,能让交流的氛围更加融洽。

如果总是直愣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很容易让人心里不舒服。

再讲讲另一个例子。

小王和小赵是好朋友,小王最近手头有点紧,就找小赵借钱。

小王说:“小赵啊,最近我遇到点困难,能不能借我两千块钱应急一下啊?”小赵犹豫了一下,说:“我最近也有点紧张,实在拿不出那么多啊。

”小王听了有点失落,说:“哼,没想到你这么小气。

”小赵听了也很委屈,觉得自己也有难处啊。

在这个案例里,小王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体谅小赵的处境。

而小赵呢,在拒绝的时候也可以委婉一点,比如说先表示理解小王的困难,再说明自己的情况。

这样的话,可能就不会让小王产生误会了。

这说明在言语交际中,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立场,并且在表达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

还有一个例子也挺有意思的。

在一个聚会上,老张和老王聊起了最近的股市行情。

老张对股市很有研究,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各种专业术语一个接一个。

老王呢,对股市不太懂,听得是一头雾水。

但是老王又不好意思打断老张,只能硬着头皮听。

最后老张讲完了,问老王有什么看法,老王只好尴尬地笑了笑说:“嗯,挺好的。

”这个案例说明,在言语交际中,要根据对方的背景和知识水平来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

语言教育案例分析(3篇)

语言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英语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本文将以某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为例,分析其困境及对策。

二、案例描述某农村地区小学共有6个年级,在校学生300余人。

该校英语教师仅有2名,且都是非英语专业毕业。

以下是该校英语教学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1.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由于农村地区家长对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较晚,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2. 教学资源匮乏。

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网络等。

3.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该校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英语教学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4.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英语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较低。

三、困境分析1. 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

农村地区家长对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英语学习不重要,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2. 教学资源分配不均。

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匮乏,与城市学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3. 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农村地区英语教师数量不足,且大部分教师非英语专业毕业,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4. 教学方式单一。

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对策建议1. 加强家长教育观念的宣传。

通过举办家长会、讲座等形式,提高家长对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英语学习。

2. 加大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投入。

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改善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设施,提高教学条件。

3. 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提高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4. 创新英语教学方式。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5. 建立英语学习兴趣小组。

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6. 开展英语特色活动。

言语教育幼儿园案例分析(2篇)

言语教育幼儿园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言语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案例以某市一家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幼儿园在言语教育方面的实施情况,以期为我国幼儿言语教育提供借鉴。

二、案例描述该幼儿园位于某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设有12个教学班,共计400余名幼儿。

幼儿园以“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快乐中成长”为办园理念,注重幼儿全面发展。

在言语教育方面,该幼儿园采取以下措施:1. 丰富言语教育内容该幼儿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丰富的言语教育内容。

针对小班幼儿,开展儿歌、童谣、故事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语音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针对中班幼儿,开展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针对大班幼儿,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2. 创设言语教育环境该幼儿园注重创设良好的言语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言语教育资源。

如:设置专门的言语教育区,配备各类图书、玩具、多媒体设备等;在教室墙壁上悬挂拼音、词语、成语等,营造浓厚的言语教育氛围。

3. 开展言语教育活动该幼儿园定期开展言语教育活动,如:故事会、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等,激发幼儿参与言语活动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注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入言语教育,如: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在艺术活动中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家园合作该幼儿园重视家园合作,定期举办家长讲座、亲子活动等,帮助家长了解幼儿言语教育的重要性,并引导家长在家中与幼儿进行言语互动,共同促进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

三、案例分析1. 丰富言语教育内容该幼儿园在言语教育内容上的设置较为合理,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语言发展需求。

通过儿歌、童谣、故事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语音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通过辩论、演讲等活动,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言语治疗技术案例分析

言语治疗技术案例分析

言语治疗技术案例分析
案例1
妈妈带着2岁的儿子向治疗师咨询,她很重视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出生6个月时,会咿咿呀呀。

15个月时,还说不清楚一个字。

到了18个月的时候,只会叫“妈妈”和“爸爸”。

直到现在,还说不了几个日常的短句。

但他是一个见人微笑、会与人眼神交流、快乐蹒跚学步的孩子。

没有病史,体检也显示正常。

评估结果:
说话晚‐表达性语言延迟(风险因素:家族史语言延迟,有限的语言环境,家庭经济条件差)。

治疗方案:
1、提高认知能力,游戏技能。

2、增强语言技能,如词汇发现和语法(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

案例2
一个4岁的男孩出现了持续延迟说话的症状,2岁时,通过早期干预了解到,他有着表达性语言技能的延迟,在31个月的时候,他通过评估的结果制定了治疗方案。

他的听力测试正常。

身体检查结果正常。

评估结果:
1、表达性语言技能的延迟,接受语言技能的轻度延迟。

2、诊断为混合表达性语言障碍综合发展—言语平均认知能力低于平均水平的非言语交际能力。

治疗方案:
1、接受更有效的持续性治疗。

2、语言难点:推论(口语,幽默,反讽,隐喻),语用学。

3、通过书面阅读来提高言语理解能力。

语言教育案例(3篇)

语言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在我国,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本案例以某中学英语课堂为例,探讨如何将跨文化交际理念融入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对象本案例的教学对象为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共40人。

学生年龄在13-14岁之间,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对较弱。

2.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活动围绕“跨文化交际”这一主题展开,具体内容如下:(1)课堂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节日习俗、饮食习惯等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2)文化知识学习: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如时间观念、空间观念、价值观念等,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

(3)交际技巧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际交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收获,反思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3. 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中西方节日习俗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西方人在庆祝节日时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中国人在过年时会放鞭炮,而西方人则会送礼物;中国人吃饭喜欢围坐在一起,而西方人则喜欢分餐制。

”教师趁机导入本次教学活动主题:“跨文化交际”。

(2)文化知识学习教师通过PPT展示中西方文化差异,如时间观念、空间观念、价值观念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例如,在时间观念方面,中国人讲究“守时”,而西方人则更注重“准时”。

在空间观念方面,中国人喜欢“围坐在一起”,而西方人则喜欢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价值观念方面,中国人注重“面子”,而西方人则更注重“个性”。

(3)交际技巧训练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扮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班主任语言教育案例分享(2篇)

班主任语言教育案例分享(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语言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

本案例以一位初中班主任在班级语言教育中的实践为例,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案例描述1. 班级情况该班级共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28名,女生22名。

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家庭背景各异。

在班级中,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2. 案例经过(1)发现问题在一次班会课上,班主任发现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表达不清晰。

课后,班主任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了调查,发现班级中确实存在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现象。

(2)制定计划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制定了以下计划:①开展语言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②组织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③加强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④开展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实施计划①口语表达训练班主任每周安排一节口语表达训练课,让学生轮流上台发言,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在训练过程中,班主任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②阅读活动班主任每周安排一次阅读课,让学生阅读一篇短文,并在课后进行讨论。

此外,班主任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③写作指导班主任在作文课上,针对学生的写作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班主任还定期举办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④课外阅读班主任推荐一些适合初中生的书籍,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此外,班主任还组织学生参加图书馆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4)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班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口语表达更加流畅,表达清晰;②阅读兴趣增强,阅读量有所增加;③写作水平有所提高,作文质量明显提升。

三、案例反思1. 语言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本案例,我深刻认识到语言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小学生语言教育案例(3篇)

小学生语言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语言能力作为一项基本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小学生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因此,加强小学生的语言教育,对于培养他们的语言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白雪公主》为例,探讨小学生的语言教育。

二、案例概述《白雪公主》是一部经典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

通过对《白雪公主》的学习,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白雪公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想象和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白雪公主》的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白雪公主》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如白雪公主、皇后、七个小矮人等。

3. 口语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4. 写作训练(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想象和创作,如写一篇关于白雪公主的续写故事。

(2)学生互相评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5. 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语言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多交流、多写作。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阅读理解环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3. 口语表达环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4. 写作训练环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语言教育中得到提高。

小学教育案例_口吃(2篇)

小学教育案例_口吃(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今年10岁,就读于我国某小学四年级。

小明自小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异,但有一个让小明和家长都十分头疼的问题——口吃。

小明的口吃现象从一年级开始就显现出来,起初并不严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口吃现象逐渐加剧。

每当小明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与同学交流时,常常因为说话不流畅而显得紧张、焦虑,甚至影响到他的自信心。

家长和老师都十分关心小明,希望能够帮助他克服这个难题。

二、案例分析1. 口吃的成因口吃是一种常见的语言障碍,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心理、生理等多种因素有关。

针对小明的情况,我们分析如下:(1)遗传因素:小明的父母都有轻微的口吃现象,这可能对小明的口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心理因素:小明在一年级时因为一次课堂发言不流畅而受到同学嘲笑,从此产生了心理负担,导致口吃现象加剧。

(3)生理因素:小明在说话时,呼吸、发音器官的协调性较差,这也是导致口吃的原因之一。

2. 口吃的表现小明的口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音节重复:小明在说话时,经常出现音节重复的情况,如“我我我”、“吃吃吃”等。

(2)音节延长:小明在说话时,某些音节会拖得很长,如“这个这个这个”。

(3)语速减慢:小明在说话时,语速明显减慢,给人一种紧张、焦虑的感觉。

三、教育措施1. 心理疏导(1)建立信任关系:老师要与小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2)鼓励表达:鼓励小明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增强他的自信心。

(3)心理暗示:通过心理暗示的方式,帮助小明减轻紧张情绪,如:“我相信你一定能说得很好!”2. 语言训练(1)呼吸训练:指导小明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提高呼吸的协调性。

(2)发音器官训练:通过发音器官的练习,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3)语速训练:指导小明放慢语速,让说话更加流畅。

3. 家校合作(1)家长培训:组织家长参加口吃矫正讲座,了解口吃的成因和治疗方法。

(2)家长监督:家长要关注小明的日常交流,及时发现并纠正口吃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音障碍和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案组别:第六小组成员:周小燕、郭静玲、李烽、陈晓霞、戴伟航、陈文杰、陈天海病例:患者,43岁,女,2个月前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讲话不清,进食缓慢,有时呛咳,咽喉部常有异物感。

既往曾有右侧脑梗死,左侧肢体乏力1年,治疗后基本恢复,有风湿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病史。

神经检查:①右侧下面部的2/3存在轻度肌无力;②伸舌时向右偏无力,未见舌肌萎缩和舌肌震颤;③除趾反射外,四肢其他反射中度活跃;④全身感觉轻度减弱;⑤步态轻度不协调,步态缓慢,重心明显偏向右侧。

吞咽功能评估发现咀嚼力量不够、食团形成和运送困难,咽期启动慢,吞咽后右侧梨状窦有少量残留。

评估中未见误吸。

头颅CT示双侧大脑中动脉支配区可见低密度影,中脑可见低密度影,考虑为脑干小梗死灶。

头颅MRI示双侧额顶叶陈旧性梗死灶,双侧半球皮质下白质多发缺血性病灶,左侧更明显。

脑干也也可见小梗死灶。

多功能心脏彩超示左心室肥大和二尖瓣反流。

言语和嗓音测试表明:中度声音延迟、吐字不清、缓慢费力、重复的呼吸性音质和不规则点头样呼吸。

构音错误表现为辅音的置换、省略和歪曲。

提示减慢语速和重复不同发音。

既往史:既往曾有右侧脑梗死,左侧肢体乏力1年,治疗后基本恢复,有风湿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病史。

现病史:2个月前出现讲话不清,进食缓慢,有时呛咳,咽喉部常有异物感。

体格检查:①右侧下面部的2/3存在轻度肌无力;②伸舌时向右偏无力,未见舌肌萎缩和舌肌震颤;③吞咽功能评估发现咀嚼力量不够、食团形成和运送困难,咽期启动慢,吞咽后右侧梨状窦有少量残留;④无误吸。

辅助检查:吞咽造影(VFSS)、超声检查。

确诊:构音障碍和神经源性吞咽障碍详细诊断:(根据构音障碍和神经性吞咽障碍进行进一步的诊断)评定量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康复评定项目及量表,将评定结果记录于量表内,并对评定结果进行具体分析)注:所选的量表内一定要记录好评该患者每项目的评定结果。

(1)评定量表的选择1、Frenchay评定法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临床吞咽功能评估表姓名:XX 年龄:43 性别:女床号:科室:住院号:联系电话:临床诊断:构音障碍和神经源性吞咽障碍影像学诊断:发病日期:2 个月前主观资料(S):诊断/主要病史和体格检查概况_:1)诊断:构音障碍和神经源性吞咽障碍2)现病史--2个月前出现讲话不清,进食缓慢,有时呛咳,咽喉部常有异物感。

体格检查--①右侧下面部的2/3存在轻度肌无力;②伸舌时向右偏无力,未见舌肌萎缩和舌肌震颤;③吞咽功能评估发现咀嚼力量不够、食团形成和运送困难,咽期启动慢,吞咽后右侧梨状窦有少量残留;④无误吸。

既往言语语言病理治疗:_既往史--既往曾有右侧脑梗死,左侧肢体乏力1年,治疗后基本恢复,有风湿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病史。

疼痛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往的疾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哮喘或其它呼吸道问题□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哽噎感□短暂性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其它神经疾病___风湿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病史。

□认知障碍□手术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疗/放疗□误吸/吸入性肺炎□气管套管存在或其它影响吞咽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它__风湿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病史。

病人的主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影响吞咽功能的药物使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有症状的发生:□突然□逐渐:开始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 症状:□进食固体差□进食液体差□疲劳时差□口腔期出现症状□导致体重减轻□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客观资料(O):意识水平:□清醒□嗜睡□昏迷认知-语言情况:□需更进一步评估□不需评估口腔/颜面检查呕吐:□完整□缺失咳嗽:□强烈□弱□缺失咳嗽反应时间:□马上□推迟清嗓:□强烈□弱□缺失清嗓反应时间:□马上□推迟声音质量:□沙哑□带呼吸声□湿润唇运动:□流涎a b c d e□唇拢a b c d e□唇缩a b c d e□鼓腮a b c d e下颌运动:□下垂a b c d e□咀嚼运动a b c d e舌运动: □伸舌a b c d e□摆左a b c d e □舔上唇a b c d e□摆右a b c d e□舔下唇a b c d e软腭运动: □提升a b c d e□咽反射a b c d e语言:□构音障碍□失语症食物选择:进食场所:进食体位:躯干位置 30°仰卧位头部位置前屈15°帮助方式:食物选择:□冰块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记录(请描述)_ __________□水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记录(请描述)_ __________□浓汤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记录(请描述)_ __________□固体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记录(请描述)_ __________□稠的液体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记录(请描述)_ __________□混合物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记录(请描述)_ __________一口量(ml):食物放入位置:吞咽模式:吞咽时间:吞咽动作:喉活动度:咳嗽力量:口腔残留/量:食物返流:呛咳:咽部残留感:吞咽后声音的变化:咳出的痰中是否带有所进食的食物:饮水试验:□Ⅰ□Ⅱ□Ⅲ□Ⅳ□Ⅴ吞咽障碍的分级:□Ⅰ□Ⅱ□Ⅲ□Ⅳ□Ⅴ评估(A):□病人没有临床误吸的症状或体征□病人存在明确的临床误吸体征□病人存在(□严重□中等□轻微)的口腔期吞咽困难□病人存在(□严重□中等□轻微)的咽腔期吞咽困难□其它:预后(选一项): □很好□好□一般□差影响因素:计划(P):1.□不能经口进食,改变营养方式□不能经口进食,需进一步进行检查:□纤维电子喉镜吞咽检查(FEES)□改良的吞咽造影检查(MBSS)□不能经口进食, 在____天内重复临床评估□能经口进食以下食物:□冰块□水□浓汤□稠的液体□混合物2.□需要吞咽治疗________次/周,持续周,目标如下:□增加口腔吞咽的运动功能□增加病人吞咽过程中的气道保护功能□增加咽的功能□提供给病人或照顾者安全的吞咽技巧□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病人及其照顾者的教育:□根据治疗提供了建议与教育□其它:______治疗师签名:______ _日期:______ _(2)评定结果及分析1、Frenchay评定法:结果:中度声音延迟、吐字不清、缓慢费力、重复的呼吸性音质和不规则点头样呼吸。

构音错误表现为辅音的置换、省略和歪曲。

提示减慢语速和重复不同发音。

结果分析:由于神经病变,导致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以及运动不协调所致的构音障碍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临床吞咽功能评估表:结果:确定存在吞咽障碍结果分析:咀嚼肌及颊肌力量减弱,从而使食团运送困难;舌灵活度笨拙和舌部活动的不协调;咽缩肌物理导致梨状隐窝食物残留短期目标:长期目标:近期的具体治疗方案:(即是对病人现状进行治疗,不用做末期的)1、构音障碍的语言训练(2周内的训练方案)(1)治疗原则:针对言语表现进行治疗,按评定结果选择治疗顺序:呼吸→喉→腭→腭咽区→舌体→舌尖→唇→下颌(2)训练前的准备:①调整姿势:尽可能取端坐位(踝90°、膝90°、髋90°)②松弛训练:1)足、腿、臀的放松2)胸、腹和背部的放松3)手与上肢的放松4)肩、颈、头的放松1、呼吸训练(1)腹式呼吸训练:坐位或仰卧位,教导患者一首置于膈部另一手置于腹。

经鼻吸气,横膈下降,腹壁隆起,经口呼气,横膈上升,腹部收缩。

用手轻压腹部,重复6—8次,每天练习5—6遍(2)继续上述训练并让患者呼气时尽可能长时间的发“s”、“f”、等摩擦音但不要出声,由若到强,在一口气内尽量做多次强度的改变,知道患者感觉膈部的运动和压力,让患者做到能够对呼出气流进行控制(3)让患者用一口气数1、2、3逐步增至10(4)增加气流量:用一标有刻度的玻璃杯,装上1/3的水,把一根吸管放进水中,对着吸管吹气,观察气泡到达的刻度以及吹气泡的持续时间,告诉患者进展结果并记录下来(每天一次,观察一周)2、面部、腮部及下颌练习1.将下颌向左右两边移动,重复做10次。

2.夸张地做咀嚼动作作10次。

3.张开口说“啊”,动作要夸张,然后迅速合上。

重复做10次。

4.合紧嘴唇,闭气,吹胀两腮,维持5秒,放松。

重复做5到10次。

3、唇部练习1.咬紧牙齿,说‘衣’声,做5次。

2.嘟起嘴唇,说‘乌’声,做5次。

3.说‘衣’声,维持3秒,随即说‘乌’声,然后放松。

轮流重复5到10次。

4.合紧双唇,压着维持5秒,放松。

重复做5到10次。

5.双唇含着压舌板,用力合紧及拉出压舌板,跟嘴唇抗力,维持5秒放松。

重复做5次到10次。

6.压舌板放嘴唇左面,用力合紧,拉出跟嘴唇抗力。

然后放右面再做。

重复做5到10次。

7.重复说“爸”音10次。

8.重复说“妈”音10次。

9.合紧嘴唇,然后发“拍”一声。

重复做10次。

10.吹气/风车/肥皂泡4、舌头训练1.把舌头尽量伸出口外,维持稳定,然后缩回,放松。

重复做5到10次2.把舌头中部缩向口腔内,尽量顶向后处,维持3秒,然后放松。

重复做5到10次。

3.把舌头伸出口外,维持稳定约3秒,随即把舌头缩顶向后,维持3秒,然后放松。

重复做5到10次。

4.张开口,舌尖升起到门牙背面。

重复做5到10次。

5.张开口,舌尖升起到门牙背面,然后向后贴软腭。

连续做5到10次。

6.舌尖伸向左唇角,维持5秒,再转向右唇角,维持5秒后放松。

连续做5到10次。

7.用舌尖舔唇一圈,重复5次。

8.用舌尖舔两腮内侧及牙肉(象饭后清除口腔附着物)重复5次9.把舌头伸出,用压舌板压向舌尖,与舌尖抗力。

重复10次。

(抗力时尽量不用牙齿夹着舌尖来借力)10.把舌头伸出,舌尖向上,用压舌板压着舌尖,与它抗力。

重复5到10次。

11.把舌尖伸向左唇角,用压舌板压着舌侧,与舌头抗力约3秒,随即把舌头转向右唇角,跟压舌板抗力约3秒。

重复连续做5到10次。

12.重复说“da”音10次。

13.重复说“ga”音10次。

14.重复说“la”音10次。

15.重复说“da,ga,la”音10次。

5、发音训练(1)音辩训练:分辨错音——复述、放录音、朗读文章辩音、复读机的使用(2)发音训练☹构音类似动作,发出靶音☹元音、辅音a、o、e、i、u、v、b、p 、m、h、f等☹辅元音结合单词、句子☹克服鼻音化的训练:是由于软腭运动差,腭咽闭合不全所致,治疗目的是加强软腭肌肉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