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合集下载
第2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返回本节
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算
输 入 设 备 备 设 出
输
1.1 计算机硬件
2. 2. 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常用外围设备两大部分 组成。 组成。 主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储器 和内存储器(ROM,RAM)组 主机由中央处理器 和内存储器 组 用来执行程序、处理数据, 成,用来执行程序、处理数据,主机芯片都安装在一 块电路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为主机板(主板)。 )。为了 块电路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为主机板(主板)。为了 与外围设备连接, 与外围设备连,在主机板上还安装有若干个接口插 槽,可以在这些插槽上插入不同外围设备连接的接口 用来连接不同的外部设备。 卡,用来连接不同的外部设备。 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信息通过两种接口传输。 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信息通过两种接口传输。一种是 串行接口,如鼠标;一种是并行接口,如打印机。 串行接口,如鼠标;一种是并行接口,如打印机。
常用的总线结构有: 常用的总线结构有: (1)ISA总线 ) 总线 (2)MCA总线 ) 总线 (3)EISA总线 ) 总线 (4)VESA总线 ) 总线 (5)PCI总线 ) 总线
2. 2. 2
微型计算机的常见外设
微型计算机常用外围设备有显示器、键盘、 微型计算机常用外围设备有显示器 、 键盘 、 鼠标器 及外存储器。外存中常用的有硬磁盘(硬盘) 及外存储器 。 外存中常用的有硬磁盘 ( 硬盘 ) 、 软 磁盘(软盘)和光盘。 磁盘 ( 软盘 ) 和光盘 。 如果需要还可以根据用户的 要求配置打印机、绘图仪、投影仪; 要求配置打印机 、 绘图仪 、 投影仪 ; 同时为了联网 还可以配置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 ,还可以配置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 微机用键盘按照按键个数多少可分为84键 微机用键盘按照按键个数多少可分为 键、101键、 键 104键等几种,目前广泛使用的是 键等几种, 键等几种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101键、104键标准 键 键标准 键盘。这两种键盘一般可分为四个区域: 键盘 。 这两种键盘一般可分为四个区域 : 主键盘区 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数字键区) 、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数字键区)。
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算
输 入 设 备 备 设 出
输
1.1 计算机硬件
2. 2. 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常用外围设备两大部分 组成。 组成。 主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储器 和内存储器(ROM,RAM)组 主机由中央处理器 和内存储器 组 用来执行程序、处理数据, 成,用来执行程序、处理数据,主机芯片都安装在一 块电路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为主机板(主板)。 )。为了 块电路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为主机板(主板)。为了 与外围设备连接, 与外围设备连,在主机板上还安装有若干个接口插 槽,可以在这些插槽上插入不同外围设备连接的接口 用来连接不同的外部设备。 卡,用来连接不同的外部设备。 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信息通过两种接口传输。 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信息通过两种接口传输。一种是 串行接口,如鼠标;一种是并行接口,如打印机。 串行接口,如鼠标;一种是并行接口,如打印机。
常用的总线结构有: 常用的总线结构有: (1)ISA总线 ) 总线 (2)MCA总线 ) 总线 (3)EISA总线 ) 总线 (4)VESA总线 ) 总线 (5)PCI总线 ) 总线
2. 2. 2
微型计算机的常见外设
微型计算机常用外围设备有显示器、键盘、 微型计算机常用外围设备有显示器 、 键盘 、 鼠标器 及外存储器。外存中常用的有硬磁盘(硬盘) 及外存储器 。 外存中常用的有硬磁盘 ( 硬盘 ) 、 软 磁盘(软盘)和光盘。 磁盘 ( 软盘 ) 和光盘 。 如果需要还可以根据用户的 要求配置打印机、绘图仪、投影仪; 要求配置打印机 、 绘图仪 、 投影仪 ; 同时为了联网 还可以配置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 ,还可以配置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 微机用键盘按照按键个数多少可分为84键 微机用键盘按照按键个数多少可分为 键、101键、 键 104键等几种,目前广泛使用的是 键等几种, 键等几种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101键、104键标准 键 键标准 键盘。这两种键盘一般可分为四个区域: 键盘 。 这两种键盘一般可分为四个区域 : 主键盘区 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数字键区) 、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数字键区)。
第2章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系统由多个关键组件构成,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络接口卡、通信电缆、集线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交换机、调制解调器和共享设备等。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核心,主要运行网络操作系统,控制和协调网络中各工作站的工作,同时存储和管理网络中的共享资源。工作站通常是普通的PC机,用于执行用户任务。网络接口卡提供工作站与网络的连接。通信电缆负责传输数据。集线器和中继器用于增强局域网内的信号传输。网桥、路由器、网关பைடு நூலகம்交换机则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实现网络的互联。调制解调器用于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进行转换,以便在不同类型的传输介质上传输数据。最后,共享设备如打印机、UPS等,可供网络中的多个用户共享使用。
第2章_微型计算机硬件基础

2.2
微机主机系统
微型计算机主机系统通常被封装在主机箱内。 主要包括主板总线、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 系统、输入输出接口等4个部分。制成一块或多块 印刷电路板,称为主机板,简称主板(Mainboard),
2.2.1 主板
主板又叫母板或系统板,如果把CPU看成是计 算机的大脑,那么主板就是计算机的身躯。是一个 插槽的集合体,也是整个硬件系统的平台,微机的 各个部件都要直接插在主板上或通过电缆连接在主 板上,它上面的一组组的细金属线就是总线的物理 体现。主板的中心任务是维系CPU与外部设备之间 能协同工作,不出差错。在控制芯片组的统一调度 之下,CPU首先接受各种外来数据或命令,经过运 算处理,再经由PCI或AGP等总线接口,把运算结果 高速、准确地传输到指定的外部设备上。
Hale Waihona Puke 现代微型计算机中的多总线结构示意图如图2.5 所示。图中的“北桥”、“南桥”是控制芯片组的 两个部分。
3.外部总线 (1)RS-232 C总线 RS-232 C 是 美 国 电 子 工 业 协 会 ( 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制定的一种串行物理接口标 准。RS是英文“推荐标准”的缩写,其中232为标识 号,C表示修改次数。 (2)RS.485总线 RS.485串行总线标准可以满足通信距离要求为几十 米到上千米的场合。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 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 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 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 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RS.485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 便,可以省掉许多信号线。应用RS.485可以联网构成 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并联32台驱动器和32台接收 器。
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其安装-2-主板

2.1.2 主板
2.1.3 内存 2.1.4 显卡与显示器
2.1.5 声卡和音箱
2.1.6 网卡 2.1.7 外部存储器
2.1.8 机箱和电源
2.1.9 键盘和鼠标
2.1.2 主 板
主板又称母板(Mother Board),位于主机箱底部。
主要作用:为CPU、内存、显卡、声卡、硬盘及光驱 等设备提供稳定的运行平台。
2.1.2.1 主板构成
5、PCI-E插槽
PCI-E X1 PCI-E X16
2.1.2.1 主板构成
5、PCI-E插槽 目前,PCI Express最高标准是PCI-E 2.0。PCI-E 2.0插槽能向下兼 容PCI-E 1.0和PCI-E 1.1标准的扩展卡。 PCI-E 1.0带宽为256 MB/s,PCI-E 2.0带宽提高了一倍即512 MB/s, 因此X16 PCI-E 2.0数据带宽理论值可达到8 GB/s。
2.1.2.1 主板构成
2、内存插槽
2.1.2.1 主板构成
2、内存插槽
2.1.2.1 主板构成
2、内存插槽
返回
2.1.2.1 主板构成
3、AGP插槽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图形加速端口)插槽是显卡插 槽。AGP不是总线,是点对点的连接,它使控制芯片与AGP显卡直 接相连。它在主内存与显卡间提供的直接通道,允许图形数据直接 送入显示子系统,从而实现了图形的高性能描绘。 AGP工作模式主要有:AGP 1x、AGP 2x、AGP 4x、AGP 8x等。 AGP 1x带宽为266 MB/s,AGP 8x带宽为1x的8倍,即2132 MB/s。
此外,X1扩展卡可以插入X4、X8等插槽,即较短的PCI-E卡可以 插入较长的PCI-E槽中使用。
第二章 计算机系统

9
图2.2 计算机组成结构图
• 1. 运算器 •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 ,ALU)、累加器、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等组成。算 术逻辑运算单元的的主要功能是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 算术运算是指各种数值运算,比如:加、减、乘、除等。 ※ 逻辑运算是进行逻辑判断的非数值运算,比如:与、或、 非、比较、移位等。 • 计算机运行时,运算器的操作和操作种类由控制器决定。 运算器处理的数据来自存储器;处理后的结果数据送回存 储器或暂存在运算器中的寄存器。
表2.2 内、外存特点对比
• (1)内存储器 •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包括高速缓存(Cache)和主存储 器,主存储器又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 )和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 )。计算 机运行前,程序和数据由输入设备或外存送入内存,运算 开始,内存不仅要为其他部件提供信息,而且要保存运算 的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 • CPU只与内存直接交换数据,内存的性能与容量直接影响 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第2章 计算机系统
• • • •
2.1 2.2 2.3 2.4
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系统概述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平板电脑
4
2Hale Waihona Puke 1 计算机发展历程20世纪中期以来,电子技术迅速发展,计算 机所采用的元器件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 电路(IC)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 段,当今计算机技术正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 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表2.1是对计算机各个 发展阶段的概括。从目前计算机的研究情况可以 看到,未来计算机将有可能在超导计算机、光子 计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方面的研究 领域上取得重大的突破。
图2.2 计算机组成结构图
• 1. 运算器 •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 ,ALU)、累加器、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等组成。算 术逻辑运算单元的的主要功能是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 算术运算是指各种数值运算,比如:加、减、乘、除等。 ※ 逻辑运算是进行逻辑判断的非数值运算,比如:与、或、 非、比较、移位等。 • 计算机运行时,运算器的操作和操作种类由控制器决定。 运算器处理的数据来自存储器;处理后的结果数据送回存 储器或暂存在运算器中的寄存器。
表2.2 内、外存特点对比
• (1)内存储器 •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包括高速缓存(Cache)和主存储 器,主存储器又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 )和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 )。计算 机运行前,程序和数据由输入设备或外存送入内存,运算 开始,内存不仅要为其他部件提供信息,而且要保存运算 的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 • CPU只与内存直接交换数据,内存的性能与容量直接影响 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第2章 计算机系统
• • • •
2.1 2.2 2.3 2.4
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系统概述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平板电脑
4
2Hale Waihona Puke 1 计算机发展历程20世纪中期以来,电子技术迅速发展,计算 机所采用的元器件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 电路(IC)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 段,当今计算机技术正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 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表2.1是对计算机各个 发展阶段的概括。从目前计算机的研究情况可以 看到,未来计算机将有可能在超导计算机、光子 计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方面的研究 领域上取得重大的突破。
七年级信息技术 第2章计算机硬件组成课件 青岛版

2.4.2 光存储设备
一切采用光盘作为数据存储介质的设备统一被称 为光存储设备(简称光驱)。目前,光驱的种类很多, 根据光盘的存储技术可以将其分为CD光盘驱动器和 DVD光盘驱动器两大类。根据光盘是否可擦写的特性, 光驱又分为普通光驱(即只能读取,不能写入)和刻录 机(可读可写)两种。按照光驱与主板连接接口的种类, 又可以将其分为IDE接口光驱、SATA接口光驱、SCSI 接口光驱和USB接口光驱,其中除了USB接口光驱属于
2.2.1 主板类型
按照主板的结构,可以将其分为AT主板、Baby AT主 板、ATX主板、一体化(All in One)主板和NLX主板等类 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结构的主板已经逐渐退出 市场,下面将主要介绍一下常见的ATX结构主板和NLK结构 主板。
ATX主板:ATX主板是在AT主板和Baby AT主板的基
: 1.Intel Intel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CPU生产
厂商,下面我们将对市场Intel公司的主流CPU产品进行简
单介绍
Core2 E6700(酷睿2 E6700)
Celeron 440(赛扬440)
2.AMD:AMD是一家专门为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
子行业设计和制造微处理器的芯片制造企业,是Intel在 CPU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接下来,我们将来介绍一下 目前AMD的主流CPU产品。
2.扫描仪:扫描仪是一种高精度、光电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 用户通过扫描仪能够将图片、胶片,以及各类图纸图形和文 稿输入到计算机中,以便计算机对这类信息进行处理。
3.数码摄像头与耳麦:数码摄像头与麦克风已经成为用户在 网络媒体交互中不可缺少的输入设备。用户可以通过数码摄 像头拍摄数字影像信息,而麦克风则可以向计算机中输入声 音数据。
计算机公共基础—计算机系统组成

第2章 · 计算机系统组成
计算机的主要指标
字 长: 数据总线的宽度,表示计算机一次处理 数据的二进制的位数。 存储容量:主存储器单元的多少,受限于CPU的地 存储容量:主存储器单元的多少,受限于CPU的地 址总线。 主 频:计算机在统一的时钟节拍下工作,时钟的 频率为主频。单位时间(s)内发出的脉冲数。 频率为主频。单位时间(s)内发出的脉冲数。
主板
CMOS芯片 主板电池 ISA插槽 控制芯片 PCI 插槽 AGP插槽 硬盘接口插座 Stocket7 CPU插座 主板CACHE 串行口插座 软驱接口插座 PS/2鼠标插座 键盘插座 内存插槽 主板电源插座 并行口插座
第2章 · 计算机系统组成
PC机外设接口
第2章 · 计算机系统组成
中央处理机(CPU) 中央处理机(CPU)
第2章 · 计算机系统组成
CPU的外观
第2章 · 计算机系统组成
主存储器——内存
内存器件采用的是半导体存储器,其特点是速度 快、功耗低,但价格相对较高。在计算机中有两类: RAM、ROM。 RAM、ROM。 1.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既可读又可写, RAM:既可读又可写, 断电后信息丢失。 2. 只读存储器 ROM:只能读不能写, ROM:只能读不能写, 断电仍然能够保持数据。
第2章 · 计算机系统组成
硬盘驱动器
盘片 磁头第2章 · 计算机系 Nhomakorabea组成光盘存储器
光盘(Optical Disk)是利用激光进行读写信息的圆 光盘(Optical Disk)是利用激光进行读写信息的圆 盘。光盘存储器系统是由光盘片、光盘驱动器和光 盘控制适配器组成。
第2章 · 计算机系统组成
光盘的速率和 速率和容量 速率和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概要

(4)时序部件(TU) 在机器主频的触发下产生一定频率的时标信号,以控制一系列 微操作的执行顺序。如将上述的传送指令(MOV R2,R1)和加法指 令(ADD R2,R1)所需要的微操作安排在T1~T4的时间中,如下表所 示:
时标 MOV R2, R1 微操作 T1 T2 T3 R1→A MOV M3→DBU5 微命令 C15 C20 C23 ADD R2, R1 微操作 R1→A R2→B ADD M3→DBU5 微命令 C15 C17 C21 C23
这些标志可用作控制程序走向 的条件。 C7~C23:微操作控制信号。
(2) 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以两种操作为例,说明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1)传送操作:MOV R2 RI ;R2 ←(R1) 为实现该操作,控制器将通过控制总线(CBUS)发 出下列控制信号:
· C15,使R1中的数据通过M2到A
· C20,使A端输入的数据不经任何处理从ALU输出。 · C23,使R1的各位数据直送到数据总线DBUS的对应 位数据线上。 · C8,将数据总线DBUS上数据打入R2寄存器
设IR为16位,其中操作码占5位,则可编码的指令种类最 多为25 = 32种,剩下11位为地址码,其寻址范围为 211 = 2K。
(3)指令译码器(ID)
用来实现对指令操作码的译码,以识别本条指令所要执行的操 作是什么操作,并“告诉”操作控制部件,以便由该部件发出完成 该操作所需要的微操作控制信号。
2
80286
1982.5
20
16
24
3
80386
1985.10
40
2.1.3
序 号
中央处理器(CPU)结构举例
推出年 代
主频 (MHz ) 数据 线 (位) 地址 线 (位)
时标 MOV R2, R1 微操作 T1 T2 T3 R1→A MOV M3→DBU5 微命令 C15 C20 C23 ADD R2, R1 微操作 R1→A R2→B ADD M3→DBU5 微命令 C15 C17 C21 C23
这些标志可用作控制程序走向 的条件。 C7~C23:微操作控制信号。
(2) 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以两种操作为例,说明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1)传送操作:MOV R2 RI ;R2 ←(R1) 为实现该操作,控制器将通过控制总线(CBUS)发 出下列控制信号:
· C15,使R1中的数据通过M2到A
· C20,使A端输入的数据不经任何处理从ALU输出。 · C23,使R1的各位数据直送到数据总线DBUS的对应 位数据线上。 · C8,将数据总线DBUS上数据打入R2寄存器
设IR为16位,其中操作码占5位,则可编码的指令种类最 多为25 = 32种,剩下11位为地址码,其寻址范围为 211 = 2K。
(3)指令译码器(ID)
用来实现对指令操作码的译码,以识别本条指令所要执行的操 作是什么操作,并“告诉”操作控制部件,以便由该部件发出完成 该操作所需要的微操作控制信号。
2
80286
1982.5
20
16
24
3
80386
1985.10
40
2.1.3
序 号
中央处理器(CPU)结构举例
推出年 代
主频 (MHz ) 数据 线 (位) 地址 线 (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PU发展
Pentium II:1997年将多媒体技术 摆上台面的CPU 赛扬/奔3:1999年多事之秋!至强齐聚首 Pentium 4:2000年空前强大经久不衰的 系列CPU Itanium :2001年 里程碑似的64位时 代到来 Pentium M :2003年 移动、网络、节 能的铁骑 双核处理器:2005年开创双核处理器 新纪元
如地址寄存器所提供的地址码为“000100”,则选中存储体的第4号存储单元。
数据寄存器(MDR)
数据寄存器由若干为触发器组成,用来暂时存放从存储单元中读出的数据 (或指令),或暂存从数据总线来的即将写入存储单元的数据。 数据寄存器的宽度(W)应该与存储单元的长度相匹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3. 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P61
存储容量
一般指存储体所包含的存储单元数量(N),通常称为“实际装机容量” 存储器容量越大,所能存放程序和数据就越多,计算机解题能力就越强。
存取时间和存储周期
是表征存储器工作速度的两个技术指标。 取数时间(TA)是指存储器从接受命令到被读出数据稳定在数据寄存器( MDR)的输出端所需之时间。 存储周期(TMC )是指两次独立的存取操作之间所需的最短时间。通常, TMC要比TA时间长。
主存储器是能 由 CPU直 接 编 程 访问的存储器, 它存放需要执行 的程序与需要处 理的数据。 只能临时存放 数据,不能长久 保存数据。
随机访问; 工作速度快; 具有一定的存 储容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主存储器的组成框图器 P59
地址总线,传送 指令和操作数的 地址码 DBUS 数据总线,传 送读出/写入数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80386:1985年带领我们进入32位时代的CPU
80486:1989年首尝RISC性能提升4倍的CPU Pentium:1993年第一款与数字无关的CPU Pentium Pro:1995年首款为服务器设计CPU
4004:Intel历史上的首款微处理器 8008:最早的家用电脑使用的CPU 8086:1978年确立x86地位创造商业奇迹 的CPU 80286:1982年俗称“286”CPU
包含了 EPROM的全部功能, 而在擦除与编程方面更加方 便 . 这 就 使 E2PROM 比 EPROM 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广泛的 适应性
ROM的分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4004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8008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8086和8088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80286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80386芯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本章要点与学习要求:
CPU的组成和技术指标 (熟悉)
主存储器的组成和技术指标 (掌握) 辅助存储器的分类和特点 (熟悉)
输入输出设备的分类
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指令系统和总线 计算机的系统结构
(掌握)
(掌握) (熟悉) (了解)
第2章
2.1 2.2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中央处理器(CPU) 主存储器
教学章节
2.3 2.4 2.5
辅助存储器
输入/输出系统 计算机的整机结构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2.1-2.2 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 教学目的:
学习计算机硬件装置中的中央处理器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 学习计算机存储系统中的主存储器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运算器; 控制器; 主存储器的组成 CPU、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CPU的安装视频演示
P3装CPU
装CPU和风扇
装CPU电源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例1: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A)主存储器 B)CPU C)磁盘
)。
D)输入/输出设备
分析:计算机的硬件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
第2章
教学 引入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我们知道,人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是大脑 和心脏,那么计算机最重要的部件是什么?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CPU 的 组 成 P46 运算器: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对指令进行分析译码,产生控制信号 CPU 的主要功能 P46 实现数据的算术与逻辑运算 实现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操作的控制 实现异常处理及中断处理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序)
高速缓存:是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于CPU 交换数据。
L1高速缓存:存取速度比一般内存快3~8倍。L1缓存也称片内缓存,容量 一般在64KB ~ 218KB之间。 L2高速缓存:通常做在主板上,目前有些CPU将二级缓存也做到了CPU芯片 内。容量一般在512KB ~ 1024KB之间,有的甚至在1M以上。
存取速率
单位时间内主存与外部 (如CPU) 之间交换信息的总位数 C
1 T MC W
可靠性
上一页
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来描述,即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2.2.2 半导体存储器 P62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按材料分)
双极型TTL:高速.
单极型MOS:容量大、集成度高、制造简单、成本低、功耗小应用广泛。
地址寄存器(MAR):
地址寄存器由若干个触发器组成,用来存放访问存储器的地址。 地址寄存器的长度(即位数)应该与寄存器的容量相匹配。
如寄存器的容量为1K,这地址寄存器的长度至少为2i=1K,即i=1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各组成部分功能 (序) 地址译码和驱动器
实现对地址寄存器所提供的地址码进行译码,经驱动器的电流放大“选中 ”某一存储单元。
双极型TTL:高速
单极型MOS:容 量大、集成度高、 制造简单、成本低 功耗小应用广泛
ROM中一旦有了信息,就不能轻易改变,也不会
在掉电时丢失,是只供读出的存储器。 结构简单,所以位密度比可读写存储器高 具有非易失性,所以可靠性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这 类 ROM 的 内 部 信 息 是由用户按需要写入的, 但只允许编程一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2.2.2 半导体存储器 P62
随机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
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 随机存取,意味着存取任一 单元所需的时间相同; 当断电后,存储内容立即消 失,称为易失性
按材料 分 类
按存取 分类
ROM
Text in RAM here
器和 控制器。 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CPU是计 算 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
结论:答案应选 B)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2.2 主存储器
定义
分类
地位
要求
计算机存储 器是存放数 据和程序的 设备
主存储器:,也称内 存,存储直接与CPU 交换的信息,由半导 体存储器组成。 辅助存储器:也称 外存,存放当前不立 即使用的信息,它与 主存储器批量交换信 息,由磁带机、磁盘 机及光盘机组成。
80486芯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Pentiu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Pentium Pro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Pentium II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Celeron(赛扬)处理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简化的运算器结构图 P46
算术逻 辑单元
多路选 择器
标志寄 存器
通用寄 存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运算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P48
运算器的基本功能: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传送操作:MOV R2,R1 控制器将发出下列有效信号 R1→ A=1 Mov=1 Si→DB=1
Pentium III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Pentium 4、Celeron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Itaniu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Pentium 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
双核处理器
Core Yonah 65nm核心照片
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