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筑节能现状的及发展

合集下载

上海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

上海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

上海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一、背景上海市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建筑物数量庞大,能源消耗量大,因而建筑节能也成为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随着形势的发展,建筑节能逐渐成为上海市建筑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是绿色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现状分析1. 能源消耗量根据统计,上海市建筑行业能源消耗占全市总能耗的40%以上,建筑节能必须成为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2. 建筑节能标准上海市已出台《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并推行两星节能标准作为建筑物的基本节能标准,这是上海市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3. 变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在节能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应用,节能建筑的建造应运而生。

同时,上海市政府不断优化政策,推行优惠政策鼓励建筑行业从原有的建筑深度微改造向节能改造转变,并通过标准、政策、税收等多种手段扶持建筑节能产业发展。

三、发展趋势1. 环保及能源问题日益凸显现阶段,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加上能源的消耗也不得不引起各界的重视,节能环保将是未来一个重要的议题。

2. 现代化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推进上海市建筑节能发展不断推进,建筑节能技术不断创新,各类技术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建筑逐渐受到瞩目。

3. 更加严格的节能标准和规范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加强,各级政府对于建筑的节能标准和规范愈发严格,这将为建筑节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未来展望上海市建筑节能行业在未来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绿色新城”、“低碳城区”、“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潜力。

同时,建筑节能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致力于运用新兴技术与先进设备,将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绿色、智慧和创新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市绿色建筑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市绿色建筑三年行动计划

上海市绿色建筑三年行动计划
一、背景
近年来,上海市人均耗能快速增长,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超60%,成为城市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促进建筑节能是一个长期任务。

制定本三年行动计划的目的是引导建筑行业绿色发展,实现建筑能源效率的提升。

二、目标
2028年,上海市政府新建和改建公共建筑达国家一星级以上标准的比例不低于60%;新建商品房项目中符合国家二星级以上标准的比例不低于40%。

三、重点任务
1. 出台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支持政策。

2. 完善商业性能建筑节能设计评估制度。

3. 开展低建筑技术项目示范。

4. 加强建筑节能培训与公众宣传。

5. 建立完善的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价机制。

四、保障措施
1. 建立专项资金支持机制。

2. 出台相关标准、规范和政策加强执行。

3. 建立项目互动平台促进信息交流。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协同推进。

5. 建立责任督察和评估机制以保障目标完成。

以上为根据您提供的标题内容概括而成,内容仅供参考。

具体计划还需详细论证和召开征求意见会进行完善。

上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发展与对策分析

上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发展与对策分析

76 住宅科技/2021.03建筑节能上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发展与对策分析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Energy Saving Reconstruc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 in Shanghai■ 张 超 ZHANG Chao摘 要:文章对上海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推进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结合既有公共建筑和既有居住建筑各自的特点,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体系。

同时,分析城市更新发展背景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城市更新;综合改造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romotion process of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 in Shanghai is systematically comb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isting public buildings and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an operable technology system of energy-saving reconstruc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 is proposed.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th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saving transform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renewal and development.Keywords: existing buildings; energy saving transformation; urban renewal;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0 引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放缓,城市发展逐渐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为主、增存并重,由外延扩张向内涵高质量发展转变。

上海2024年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绿色建筑示范区

上海2024年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绿色建筑示范区

质量安全保障措施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绿色建筑标准,确保示范区 内建筑质量达标。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防范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 生。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对示范区内的建筑项 目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把控,从源头上保障建筑质量 安全。
风险评估与应对预案
01
对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 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应 对措施。
上海2024年将建成全球最大 的绿色建筑示范区
汇报人:XX
2024-02-04

CONTENCT

• 项目背景与目标 • 示范区规划与布局 • 绿色建筑技术与材料应用 • 政策支持与市场推广策略 • 项目实施进度与监管机制 •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01
项目背景与目标
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上海市绿色建筑数量不断增加,涵盖住宅、办公、 商业等多个领域。
环境监测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示范区的空气、水质、噪声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 测和评估,确保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03
绿色建筑技术与材料应用
节能技术及应用案例
01
02
03
04
外墙保温技术
采用高性能保温材料,有效降 低建筑能耗。
节能门窗系统
采用断桥铝合金窗框、中空玻 璃等节能门窗,提高建筑气密 性和隔热性能。
2024年初
全面完成示范区建设任务,进 行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监管部门职责划分和协作机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负责示范区的整体规划、项目 审批和监管工作。
发展和改革部门
负责协调推进示范区建设过程 中的政策制定和改革措施。
环保部门
负责监督示范区内绿色建筑的 环境保护标准实施情况。

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相关技术与政策

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相关技术与政策

上海市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上海市政府积极推动超低能耗建筑相关技术与政策的实施,力求打造能源节约、环保友好的城市建筑环境。

一、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的特点1. 综合利用自然资源。

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气候温和湿润,充足的太阳能资源为超低能耗建筑提供了便利条件。

建筑师们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自然资源,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将自然资源充分融入建筑中。

2. 创新技术应用。

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以节能、减排、循环利用为原则,大量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建筑整体能效。

例如采用双层玻璃、外墙保温、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技术手段,全面提升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3. 建筑设计绿色环保。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注重绿色环保理念,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循环利用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二、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的政策支持1. 政府引导和扶持。

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

包括对符合超低能耗标准的建筑项目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2. 法律法规规范。

上海市对建筑能耗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明确了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3. 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

上海市政府组织开展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相关科研项目,为建筑业提供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支持。

三、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 目前,上海市的超低能耗建筑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不少公共建筑、商业办公楼已经实现了超低能耗标准,成为城市建筑的典范。

2. 未来,上海市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促进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将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与智能科技、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建筑能源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

上海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成果回顾

上海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成果回顾

上海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成果回顾上海建筑领域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建筑领域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以下是上海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的成果回顾。

首先,在建筑材料方面,上海加强了对环保建材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加大对绿色建材的宣传力度和配套政策的引导,上海市建筑业逐渐增加了使用环保材料的比例,减少了对传统材料的过度依赖,有效降低了建筑领域对资源的消耗。

其次,在建筑设计方面,上海推行了绿色建筑评估和认证体系。

通过对建筑项目进行绿色认证,引导企业在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采取环保措施,提高建筑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性能。

截至目前,上海已建成或在建的绿色建筑项目超过1000座,其中包括许多高层建筑和大型综合体。

这些项目不仅在节能减排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还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绿色建筑的典范。

此外,在能源利用方面,上海积极推进建筑能耗监测。

通过对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能耗问题,促进建筑节能改造和优化。

上海已建立了全市的建筑能耗公示制度,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建筑的能耗情况,提高了公众对建筑节能的认识和支持。

另外,在建筑垃圾处理方面,上海实施了强制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政策。

建筑垃圾是城市中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通过强化对建筑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上海成功降低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并且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可再生资源。

最后,在智能建筑方面,上海致力于推进智慧城市和智慧建筑的建设。

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对建筑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上海有效提升了建筑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适应性。

例如,智能照明系统、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和智能温控系统的应用,使得建筑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能源消耗,进一步降低了建筑对能源的需求,并提高了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舒适度。

总之,上海建筑领域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推广应用环保建材、推行绿色建筑评估认证体系、加强建筑能耗监测和管理、实施建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推进智能建筑建设等措施,上海成功实现了建筑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并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上海绿色建筑发展概况和展望

上海绿色建筑发展概况和展望
生 态 建 筑 的成 果 ; 开展 不 同 建 筑 类 型 的绿 色 生态 建 筑 技 术 集 成 研 究 ; 积 极 探 索 开 发 绿 色 生 态 、低 碳 的 区域 化 发 展 的技 术 集 成研 究 。
( )完 善检 测 、评 估 标 准 与技 术 。 3
委 和 科 委 的 支 持 下 , 由上 海 市 建 筑 科 学 研 究 院 ( 团 ) 有 限 集 公 司牵 头 , 开 展 建 设 本 市 第 一 栋 生 态 办 公 楼 。该 生 态 示 范 楼 集 成 十 大 绿 色 生 态 理 念 和 技 术 ,2 0 年 获 国家 建 设 部颁 发 的 05 “ 届 绿 色 生 态 建 筑 创 新 一 等 奖 ”。 2 0 年 获 国 家 绿 色 生 态 首 08
住 宅47 亿 I2 公共 建 筑 3 9 . 2 T, l . 亿m ( 掉 工 厂 、仓 库 建 筑 ,公 共建 筑 总 量 为 1 1 3 去 . 亿 7
● 居 住 房 屋 5 1 8.%
■ 工厂 1 .% 89
m )。从图1 以看出,上海 的建筑能耗 占全市社会总能耗约2 %,建筑 节能潜力 可 0
排 的 目标 ,在建 筑 节 能推 进 、 绿 色生 态 建筑 发 展等 方面 ,做 了大量 的工 作 ,取 得 了

定 的成效 ,现将上海市绿 色建筑发展情况介绍如下。
1 绿色建筑发展概 况
1 1建筑用 能情况 .
上海 地 区 建筑 量 大 面 广 ,据 统 计 ,2 0 年 ,全 市 既有 建筑 总量 81亿I2 09 .l I,其 中 l
■ 商场 店铺 54 .% ● 医 院 08 .%
爨 旅馆 09 .% 影剧 院 01 .%
其 他 37% .

上海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综合改造模式

上海既有居住建筑节能综合改造模式

行 了 实 例 分 析 , 总 结 实 践 经 验 , 切 实推 动 既 有 居 住 建 筑 节 能 改 造 的 推 广 。
_ 关
既 有居 住 建 筑 ; 节能 综合 改造 ;模 式
据 统计 至 2 0 年底 ,上 海市 各 类房 屋 面 积总 计 为8 7 2 09 .3 7
亿 平 方 米 ,其 中 既 有 居 住 建 筑 建 筑 的 面 积 约 为 5 平 方 米 , 占 亿 到 5 5 。 既有 居住 建筑 中绝 大 多 数 在 围护 结 构 方面 没 有 采 用 7.%
砂 浆 外墙 保温 系统 及 无机 保温 砂 浆外 墙外保 温 系统 等 。
2、屋 面 节能 改 造 技术 屋 面 不 仅 是 失 热 构 件 也 是 受 太 阳 辐 射 影 响 最 直 接 的部 位 .对顶 层 住 户 影 响 最 大 所 以节 能 改 造过 程 中应 进 行屋 面 节
建 筑 外立 面 、适 用 范 围广 等 优 点 。 外保 温 能 减 少 自然界 温 度 、
湿 度 、紫 外 线 等 对 主体 结 构 的 影 响 .且 热 桥 ”较 少 。在 采 用
台 .成 为上 海 电 力 紧缺 的重 要 因素 。 推进 既有 居 住 建筑 节 能 改
造 .降 低 居住 建 筑 能 耗 ,能提 高 居 住 者 的 舒适 性 产 生 显著 的 经 济效 益 和 社 会 效 益 ,对 于 促 进 整 个 上海 城 市 的 能 源 、资 源 节 约 具有 十分 重 要的 现实 意义 。
同样 厚 度 保温 材料 的条 件 下 ,外 保 温 要 比 内保 温 减 少 近 15 的 ,
热 损 失 。经 外 保 温 后 .由于 内部 实体 墙 热 容 量 大 ,可 减 缓 室 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陆善后节约能源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为此,国家在1997年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在该法规中明确指出了“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用节能型的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的能耗”。

为了落实国家《节约能源法》,加大对建筑节能工作的管理力度,实现建筑节能跨越式发展战略,建设部于2000年2月签发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部长令。

2001年颁布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5年又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2005年5月政府规章《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通过审议,7月15日正式实施,《规定》及《标准》二大法规的出台,大大推动了建筑节能工作的进行,为本市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撑。

上海“十一五”建筑节能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建筑节能发展任务与目标。

1.上海建筑节能特点1.1 能源消耗状况2001-2004年上海国民经济平均年增长10%以上,至2004年本市GDP总值已达7450.27亿元,人均已突破5600美元,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居住舒适性要求也不断提高,致使建筑能耗迅速上升。

2004年全市社会能源消费总量已接近 7000万tce,人均能耗达 5.21tce,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能耗水平。

其中建筑能耗约占14%。

这对十一期间上海建筑能耗要下降15%的目标是十分艰巨的。

1.2气候变化上海在我国建筑气候区划中处于第Ⅲ建筑气候区。

气候特点是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气温日较差小,年降水量大,日照偏少(44% )。

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上海气候呈夏季持续高温时间延长,冬季平均温度升高趋势(见表1)。

1998年夏季最高极端气温为39.4℃,而到了2003年则被刷新为39.6℃。

表1.1 上海冬夏两季平均温度变化情况年份冬季平均温度<5℃夏季平均温度>26.5℃1951~1980 54d 39.4d1985~1994 38.1d 54.7d2001~2003 31.3d 57.3d注:人口按常住人口计算,各类建筑面积按统计年鉴中相应建筑保有量计算。

图1.2 2004年上海现有各类建筑构成(按面积比重计算)1.5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上海早期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以240实心粘土砖、120钢筋混凝土圆孔板和单玻实腹钢窗为主,总体热工性能较差。

70年代推广粘土多孔砖后,墙体热工性能有所改善,但上海地区是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典型地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的应用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的兴起,又使该部分建筑外墙的保温隔热水平显著下降(仅为实心黏土砖的2/3~1/2),致使室内热环境低下,传热量比实心粘土砖增加30~60%。

目前,上海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见表1.3所示。

表1.21 上海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围护结构材料及构造墙体厚度mm传热系数,W/(m2.K)普通建筑节能居住建筑节能公共建筑外墙240黏土多孔砖280 1.7 1.5 1.0190混凝土小砌块230 2.5 1.5 1.0 200钢筋混凝土240 3.2 1.5 1.0屋面120钢筋混凝土圆孔板160 2.8 1.0 0.8 120钢筋混凝土板 1.0 0.8 架空屋面360 2.4 1.0 0.8外窗单玻实腹钢窗 6.4 4.7~2.5 4.7~2.52.上海建筑节能发展目标与潜力2.1 十一五期间上海建筑节能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本市建筑节能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为目标,以贯彻实施《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为契机,实现建筑节能推进工作与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相结合,与促进城市能源安全相结合,与“世博”项目的高标准建设相结合;通过加强行政监管、推进技术进步、注重市场引导、强化舆论监督,实现全社会增强建筑节能共识,全领域推进建筑节能的实施目标,全方位推广各种建筑节能技术体系,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

“十一五”上海建筑节能推进目标:新建公共建筑自2007年起全面执行公共建筑节能50%的节能设计标准,加强标准实施的行政监管力度,重点提高设备系统的用能效率和运行管理水平,形成适应上海气候特点的公共建筑节能技术体系,完善标准规范和管理模式。

对新建居住建筑除严格执行国家节能50%的标准外,通过有效的行政监管和技术支撑手段,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建筑节能支撑体系和管理模式,并积极引导农村新建住宅采用适用的节能新技术。

至 2009年在科研与试点基础上,上海将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的节能设计标准。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在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体系和网络化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监测系统基础上,完善以市场化手段为主的节能改造机制,使本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

到2010年,争取能完成1000万m2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

上海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以“旧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项目为突破口,探索以行政手段和财政支持为主的资金筹措和推进机制。

通过示范引路、稳步推进,到2010年,争取对达到“旧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条件的居住建筑全部实施节能改造。

建筑用能设备:公共建筑鼓励分布式供能和能源多元化系统的推广应用。

结合世博园区建设示范,开展热电冷联供、水源和地源热泵系统、高能效空调系统,以及蓄冷和燃气空调、热回收、变流量控制系统、高效送风和自然光、遮阳、照明与空调的协调控制等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到2010年,本市分布式供能系统总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燃气空调安装总量超过1000台,试点采用燃料电池作动力的热电冷联供示范项目。

并要求大型新建公共建筑设计选用具有国家或者本市节能标准的空调冷热源设备,鼓励设计选用能效比高于现行节能标准的空调冷水机组。

新建公共建筑设计选用高效节能灯具。

严格执行国家现行建筑照明标准的功率密度标准值,到2007年,设计选用的照明系统全部达到国家现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照明功率密度的节能目标值。

对居住建筑推广应用达到节能评价值的房间空调器。

到2007年,设计选用的房间空调器能效比,执行现行《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国家标准中节能评价值2级指标。

同时推广应用高能效的照明灯具。

采用紧凑型荧光灯、高效双端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半导体照明等高效节电照明系统,以及尽可能设计利用自然光等节能措施。

试点应用集中供冷供热和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等节能系统和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到2007年,新建全装修住宅从设计阶段同步考虑与建筑结合的用能设备节能措施。

在“十一五”期间要贯彻执行《可再生能源法》,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坚持建筑领域节能与开源并举原则,高起点、多层次推进与建筑有机结合的太阳能光热和光电系统,不断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和提高相关产品产业化水平,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提供经验和模式。

重点开发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体系,通过试点示范,使太阳能利用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推广,并得到规模化应用。

到2010年,推广应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建成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光热利用示范建筑200万m2(集热面积约10万m2)。

结合世博园区建设,重点突破太阳能光电利用的应用技术试点示范,到2010年,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光电系统示范应用1万kw。

鼓励试点应用太阳能空调、利用生物质能的热电冷联供系统等新技术。

根据国家节能中长期规划目标,按照建设部总体部署,抓住世博园区建设机遇,积极申办城市级建筑节能示范,实施建筑节能重点工程示范项目。

“十一五”期间,实现综合技术攻关示范项目280万m2。

结合世博园区建设,对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用能设备和设施、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体系等进行规模化示范,为推进建筑节能提供经验与模式。

完成低能耗、超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的示范工程,形成相关标准和技术体系,引导“十二五”建筑节能发展方向。

2.2上海建筑节能潜力分析所谓建筑节能潜力,是指通过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范的强制执行,采用建筑节能新技术而取得的建筑物运行能耗的节能效果。

据调查,在居住建筑使用能耗中,电耗占55%,其中空调电耗占总电耗的30%左右。

按《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计算,节能住宅与普通住宅相比可节能50%,其中空调设备占25%,围护结构占25%。

住宅空调设备为家用气源热泵空调器,节能住宅要求空调额定能效比取2.3,采暖额定能效比取1.9,相对普通住宅空调额定能效比2.2和采暖额定能效比1.0,可实现节能25%。

若能采用变频节能型空调(能效比2.4~2.6),其节能效果可增至30%左右。

估计至2005年,每百户居民空调拥有量由1999年的85台增至170台左右,如不考虑节能,则其电耗将由11.3亿kWh上升到22.6亿kWh,若假设实际节能空调远行数量为1/4时,如按标准实现节电25%,则即可实现节电1.41亿kWh,相当于5.3万tce,。

以此类推,到2010年,每百户居民空调安装数预计达185台,若不考虑节能,空调电耗将由22.6亿kWh上升至24.6亿kWh,实际节能空调数为1/3时,若节能25%即可实现节电2.05亿kWh,折合标煤7.69万tce。

围护结构节能潜力:从2001年10月1日起通过节能示范工程实施围护结构节能以来,节能住宅至2005年已实施约3000万m2。

按围护结构节能25%计,可实现节能0.56亿kWh,折合标煤0.57万tce。

按此类推,到2010年新建节能住宅约1.26亿m2,则可实现节电2.36亿kWh,折合标煤8.9万tce。

从2000年起,公共建筑能耗已超过住宅建筑能耗,2002年公共建筑能耗已达618万tce。

由于上海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2010年世博会在沪的举办,预计2010年前上海公共建筑能耗还会快速上升。

据调查,公共建筑空调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35%。

平均的空调装机冷量为121W/m2(见下表)。

表2.1 被调查公共建筑空调能耗及装机冷量统计办公建筑商场店铺宾馆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公共文化建筑会展建筑全部平均电耗比例,%31.3 31.6 33.8 33.0 45.7 30.7 48.8 32.5 33.2 能耗比例,%35.9 32.6 32.1 38.1 44.9 19.8 43.2 32.5 35.0 空调装机冷量,W/m2126 134 101 117 133 44 101 146 121 目前上海现有公共建筑也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如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存在着大马拉小车,冷热源机组选择不合理,运行管理不到位,采用技术相对落后(很少采用自动控制、变风量、变水量调节、热回收技术以及高热阻的围护结构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