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二龙包铬镍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金矿床之一。
该金矿床地质特征独特,找矿标志明显,其开发潜力巨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勘探工作提供参考。
一、地质特征1.地质构造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处阿拉善盆地西部,为典型的内陆盆地-断裂-岩浆活动矿床。
区内构造地貌特征鲜明,主要构造有罗布泊断裂带和额济纳花海—罗布泊地区的南北向走向大断裂带。
这些断裂构造在区内发育有较为复杂的构造活动,为金矿的形成及成矿条件的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2.地质岩性该矿床主要富集在地层接触带,矿石呈脉状产出。
矿脉产于中生代花岗质岩浆岩和构造岩组成的岩浆热液脉。
金矿床以石英脉和石英角闪岩矿化为主,伴生有斑岩矿、辉钼矿、碳酸盐化物矿和硫化物矿。
矿体多以细颗粒与粒状为主,呈网状、块状和簇状分布。
3.地质构造变形矿区地层结构复杂,存在明显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地层产状弯曲,断裂变形严重。
由于区内地质构造变形较为明显,金矿床产出在断裂带、褶皱和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了特殊的地质环境,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4.成矿作用古硐井金矿为典型的花岗质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主要成矿作用是岩浆热液和断裂构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区内大规模的花岗岩中释放的金属元素和深沉积层中复合流体的混合作用,通过断裂构造和岩浆热液的作用,形成了金矿床。
二、找矿标志1.构造找矿标志断裂和褶皱构造是金矿床形成的最主要构造因素。
在矿区周边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具有多期构造活动的特点。
在地质调查和勘探中,需要重点关注构造的发育程度、构造带特征、构造作用类型等,以确定金矿床的形成条件及产状特征。
2.地质岩性找矿标志岩性是决定金矿床成矿作用和矿体类型的重要标志。
在地质勘探中,需要通过岩性的分析和鉴定,找出区内石英脉和石英角闪岩矿化较为发育的地段,以确定矿床产出的位置和规模。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是内蒙古自治区一处重要的金矿矿床,其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对于金矿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两个方面对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进行详细的描述。
地质特征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处额济纳旗南部,属于阿拉善盆地,地质构造以北西向的断裂为主。
地层构造上,主要为上古生界地层和第三系地层。
古硐井金矿区岩性主要包括片麻岩、变质岩、花岗岩等。
在构造上,主要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在古硐井金矿区的地球化学特征上,矿区内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闪锌矿、磁铁矿、方解石等。
以及,大量富含金、银、铜、铁等金属元素的矿体,且富集程度较高。
古硐井金矿脉石规模庞大,形成了数百米宽的矿脉,且矿体多分布于断裂带附近。
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为断裂带控矿、矿体富集、矿脉规模大。
这些地质特征为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找矿标志在古硐井金矿区,可以根据地表的一些标志物来判断可能存在金矿的地质构造和矿体富集的位置。
一般来说,找矿标志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表矿化和水文地质等方面。
地质构造上,可以通过对地形的观察,发现断裂、褶皱等构造迹象,从而判断可能存在金矿的位置。
对地质地貌的分析也可以发现一些构造迹象,如破碎带、褶皱带等。
这些构造迹象往往是金矿存在的重要标志。
地表矿化上,可以通过对矿产地表的野外观察,发现与同位素测年、化石记录和地球化学特征相符的矿产迹象。
在古硐井金矿区附近可以看到大量的石英脉和赤铁矿化带,这些都是金矿存在的重要标志。
水文地质上,可以通过对地下水的勘察和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来判断可能存在金矿的地质构造和矿体富集的位置。
在古硐井金矿区,地下水中常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往往是金矿存在的重要标志。
总结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为断裂带控矿、矿体富集、矿脉规模大。
找矿标志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表矿化和水文地质等方面。
这些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为金矿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有利于提高金矿勘查的效率和质量。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古硐井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南部,地处松嫩平原与阿拉善高原交界处。
该矿床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矿体主要分布在硐井组构造带中。
地质特征:
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中亚造山带西段的北缘,主要由上古生界至新生界的推覆和逆冲构造形成。
2.地层岩性:矿区地质构造以硐井组为主,主要岩性包括硐井组砂岩、泥岩和灰岩。
3.控矿构造:硐井组中存在多种形式的构造,其中主要的控矿构造有东西向断层、北东向和南北向褶皱以及破碎带等。
其中以破碎带为主要控制因素。
4.矿体类型:以股状、簇状、片状等形态出现,单矿体长度多在100米以上,宽度在2-6米之间。
找矿标志:
1. 优良的地质构造条件,主要表现为前破裂、中碎裂、软化带和矿化带等。
破碎、软化和矿化对石英脉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 矿区地质环境复杂,矿床周边存在多种类型的围岩。
不同类型的围岩对矿床的形成和铁、钙等元素的富集有着不同的影响。
3. 岩浆脉体特征明显,具有明显的辐射结构及矿物质丰富度高等特点。
同时,含矿岩体中存在大量含金矿物。
4. 石英脉中含有丰富的蚀变矿物和粒状黄铁矿,这些矿物对金的富集起着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古硐井金矿的找矿标志主要表现为复杂的构造环境和富含矿化的岩石体。
矿化成都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找矿工作需要加强与区域地质背景的联系,全面分析寻找找矿标志,以提高找矿成功率。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一、地质特征
古硐井金矿是一种矽卡岩型金矿,在地质特征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矿化岩石类型:岩体主要有片麻岩、石英巴斯围岩、石英卡岩围岩等,金化程度以及成金物质的富集程度较高,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金矿。
2.金矿产出形式:在古硐井金矿内,金矿主要以簇状、层状和点状等形式产出。
其中以层状矿床最为突出,其分布范围广,含金量也相对较高。
3.成矿地质作用:成矿作用主要是存在于含黄金的矿液从深部上涌,随后发生浆液交代沉淀而形成,其中含有的硅酸盐、碳酸盐、黄铁矿等物质对金的固定和富集有很大的作用。
二、找矿标志
在找矿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志:
1.岩体特征:硅卡岩并石英巴斯围岩具有一定的含金性,因此在寻找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岩体的特征。
2.地质构造:构造为控矿因素的影响在矽卡岩型金矿中比较大,如断裂带、褶皱及蚀变带等地质构造对该金矿的形成和寻找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矿体形态与空间特征:在空间布局上,古硐井金矿内金矿体主要分布在断层带附近的硅卡岩围岩和石英巴斯围岩中,可通过钻探、采样等方法对矿体的形态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以精确定位矿体。
4.地球化学特征:在找矿过程中通常会对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如钾、铜、银、钼等元素的含量,这些元素通常与黄金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古硐井金矿是一种具有较高含金量的矽卡岩型金矿。
在找矿过程中需要关注其地质特征以及相应的找矿标志,以提高找矿的准确性和效率。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产区之一,该地区金矿床主要分
布在北部的露天矿和南部的地下金矿两个区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古硐井金矿的地质特征和
找矿标志。
古硐井金矿位于额济纳旗南部,地处额济纳旗与鄂尔多斯市蒙城县的交界处,矿区内
主要产状有石英脉矿化、脉状矩细金矿化、脉状和充填状砂岩岩浆矿化等。
古硐井金矿的地质特征如下:
1. 地质构造:
古硐井金矿地区位于巴彦塔拉旗额济纳旗克什克腾苏木边缘的南北向断裂带上,
周围主要由中、老侏罗纪火山岩、流纹岩、砂岩构成。
2. 矿体类型:
古硐井金矿主要以脉状矿体和包状矿体为主,矿体走向大致为南北向,倾角较大,一般介于70度到90度之间。
3. 矿化类型:
矿化类型主要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化,主要矿化矿物有金英石、方铅矿等。
4. 矿床特征:
古硐井金矿主要分布在地表露头和次生蚀变带,矿石呈细粒状或块状。
矿石主要
富集在石英脉中,同时还与砂岩、凝灰岩等有机质丰富的地层有关。
5. 找矿标志:
(1)矿化脉石及脉状矿化:在矿区地表和次生蚀变带,可以看到石英脉和脉状矿
化脉石的出露。
(2)蚀变岩体:矿区中普遍存在砂岩、凝灰岩等地层,这些地层由于与金矿化有
机质有关,经过蚀变后颜色及结构发生变化,可以作为找矿的参考。
(3)金矿石:矿石呈细粒状或块状,颜色以金黄色为主,有时也会伴生银、铜等
有价金属。
(4)地球物理勘查:地电法、重力法和电磁法等物理勘查方法在找矿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提供地下矿体的分布及性质的信息。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一、地质特征:
1. 地理位置:古硐井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距离首府呼和浩特市约400公里,地处长城腹地。
2. 矿体类型:矿体主要呈似层状展布,具有高纵横比的特点。
整个矿区主矿体发育在碎屑岩夹杂的石英岩中。
3. 地层岩性:矿区的地层主要由奥陶系地层和前寒武系地层组成,其中以奥陶系火山碎屑岩和砂岩为主要矿化岩系。
4. 矿化类型:矿床主要以石英脉型金矿为主,石英脉常伴随着辉石、长石和黑云母等带状伪柱状伴生矿物。
二、找矿标志:
1. 石英脉:石英脉是古硐井金矿中最为明显的找矿标志之一。
这些石英脉呈层状、鳞片状或肥橙状分布,与周围的岩层形成鲜明的界线。
2. 脉状矿体:在矿区中,常可以看到一些呈脉状的金矿体,这些矿体多与石英脉相伴随存在,并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延伸性。
3. 矿体赋存特点:金矿主要以浸染形式分布于石英脉中,呈点状、脉状、似层状的赋存方式,其中石英脉的宽度和矿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往往有较高的金品位。
4. 矿体地质构造:矿区内存在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构造破碎带和韧性剪切带。
这些构造带往往与矿体的形成和发育密切相关,是矿体富集的重要通道。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较为典型,石英脉、脉状矿体以及构造破碎带等是找矿标志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综合分析,可以找到潜在的金矿化目标区域,为后续的矿产勘探提供指导依据。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是研究金矿资源的重要课题。
该矿区的地质背景包括地质构造和岩石组成等方面,为金矿形成提供了条件。
矿区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砂岩、页岩和石英脉等岩石类型,这些岩石与金矿形成有密切关系。
金矿找矿标志包括矿石产状、矿化脉体和伴生矿物等,为找矿提供重要线索。
成矿规律研究金矿的形成机制和运移路径,有助于指导勘探工作。
找矿前景展望了未来金矿勘探的方向和重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具有重要意义,为金矿资源开发和勘探提供了重要指导。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金矿找矿标志、成矿规律、找矿前景、地质特征、找矿标志。
1. 引言1.1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金矿之一,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具有重要意义。
该金矿地处额济纳旗东部,属于典型的太古宙花岗岩型金矿。
矿区地质背景复杂,岩性多样,构造活动频繁,是金矿形成的有利条件。
金矿赋存主要载体为花岗斑岩、石英脉和石英脉岩,金矿找矿标志主要包括石英脉、黄铁矿、方解石等。
成矿规律表明,金矿主要富集在断裂带和变质岩体接触带,构造控矿作用显著。
未来的找矿前景十分广阔,需要加强地质勘探,深入研究矿床成因,寻找新的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对金矿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正文2.1 地质背景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背景: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位于中国北部,是中国最大的盆地之一——额济纳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地区地处阿拉善腹地,地形复杂多样,地势平坦,盆地气候明显。
受东西向的沉积运动影响,在不同阶次的构造断裂和褶皱的作用下,形成了多种岩性和构造风貌。
在该地区,地质构造发育,岩性复杂,金矿资源潜力大。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金矿区域。
本文首先介绍了该地区的地质概况,包括地质构造、岩性、矿区分布等;接着详细描述了矿床类型和产状及建筑特征;然后列举了一些重要的找矿标志,如矿石产状、矿物特征等;最后介绍了在该矿区进行找矿工作时常用的找矿方法,如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总结,为相关研究和勘探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地质概况、矿床类型、产状及建筑特征、找矿方法、总结1. 引言1.1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是一处重要的金矿资源。
该矿床地质特征独特,具有一定的找矿价值。
本文将对其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来看一下该矿床的地质概况。
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属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产物,在地质构造上呈深大浅小的褶皱构造。
矿区岩石主要为片麻岩、闪长岩和花岗岩等,具有良好的矿床形成条件。
该矿床属于热液型金矿,是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
金矿主要以石英脉和石英脉型矿化带形式存在,矿石中含有的金、银、铜等金属元素丰富,矿床类型独特。
该矿床的产状及建筑特征明显,金矿主要产于石英脉中,呈脉状、层状或块状分布,矿石中含有的金粒粒度较细,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具有明显的找矿标志,主要表现为石英脉、金矿石中的金、银等金属元素富集等。
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分析,可以为今后的矿产勘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正文2.1 地质概况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西北地区较为重要的金矿之一。
该矿床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呈东西向走向,为古生代地层基础上叠覆的中生代沉积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三期基础地质WESTERN RESOURCES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二龙包诰鎳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王锁枝 张艳丽 赵倩文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包头014010摘 要:二龙包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经历了多机制、多期次的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同时为成矿提供了 很好的物、化条件。
根据工作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该区有可观的珞謀多金属矿前景。
关键词:珞鎳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1.区域地质背景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二龙包珞鎳多金属矿位于塔里 木板块东北缘,在长期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该区经历了 不同机制、不同期次的构造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
依据区内的沉积建造、岩浆岩、变质岩、构造等多方面的特征,将区内划分为三个三级构造单元。
自北向南有:旱 山一明水微地块、月牙山一洗肠井蛇绿构造岩带、望旭山微 陆块如(图1)。
区域地质背景各不相同,分布的矿产及成因1.1地层丁-作区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属塔里木一南疆地层大区.中南天山一北山地层区,马鬃山地层小区及梧桐沟地层小区。
从早元古界北山岩群,青白口系的浅变质岩系,古生界寒武一志留系,新生代新近系及第四系各类沉积地层 均有不同程度的出露。
1.2岩浆岩区域内侵入岩分布较为广泛,受月牙山一洗肠井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控制。
岩浆岩岩石类型多,从基性岩一中性 岩一酸性岩均有出露;岩浆活动频繁,期限长,涉及加里东、华力西、印支期,具多期演化特征;规模上,侵入岩以中酸性岩为主,早期有基性岩侵入,多呈大的岩基、岩株产出;火山 岩以中基性喷溢为主,海相裂隙式喷发。
各岩石组合、产出构造位置及岩浆岩时空展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往往与构造演化具耦合关系,不同时代岩浆一地质体所表现出的差异.是所属构造单元及其所处大地构造背景等多重因素制 约的结果。
受其热液影响,常形成岩浆型、热液型矿产。
1.3构造图区位处塔里木板块东北缘,横跨三个三级构造单元, 自北向南依次为:星星峡一明水一旱山微板块,月牙山一洗 肠井早古生代蛇绿构造岩带,敦煌微板块。
三个构造单元的物质组成、构造特征、产出的矿产种类各不同。
2.矿区地质2.1地属工作区岀露的地层主要有古生界奥陶系锡林柯博组、白云山组、新生界第四系更系统冲洪积半固结砾石、砂土和 全新统洪冲积砂砾石、亚砂土。
分别叙述如下:锡林柯博组主要分布于工作区中北部一带,呈带状分布,岩性组合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砂屑白云质灰岩、灰色薄层状白云质灰作者简介:王锁枝(1982-),女,巴盟前旗人,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主要从事地质勘探工作。
RESOURCES/039WESTERN RESOURCES基础地质2019年第三期岩、硅质岩及少量的(长石)石英砂岩。
其平行不整合于白云山组之下,厚度234.04m。
从其岩石组合特征分析,其产于浅海环境。
白云山组该套地层主要分布于工作区北部。
岩性为一套强变形、弱变质地层,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灰绿色中厚层状长石石英变砂岩、石英变砂岩、粉砂岩,偶夹浅灰色灰岩透镜体,其中发育大量的石英脉。
与下伏锡林柯博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未见顶,厚度2687.07m。
岩石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较差,形成构造变动较强的盆地沉积。
第四系分布在工作区中北部,成因类型复杂,沉积类型多样。
按成因类型划分以下类型:更新统:冲洪积物;全新统:冲洪积物、冲积物。
2.2侵入岩区内侵入岩主要有三叠纪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TrnB)和几条闪长岩脉(6)、辉长岩脉(0弘)、石英脉(q)。
岩脉分布形态多样,脉体走向可划分为两种:近东西向和北西向。
沿岩体内部均匀展布,反映出为岩浆期后岩石固结沿节理裂隙面贯入。
2.3构造工作区构造较为简单,整体构造线为东西向,工作区内没有明显的褶皱构造,发育一条韧性剪切带(Rf)。
断层总体走向NE,长度大于5km,产出地层为奥陶系白云山组。
产状:255°乙71。
,其中发育石英脉透镜体,石英脉长轴与片理的方向一致,发育大量的揉皱,其轴面方向与片理方向一致。
其中主要表现为绢云母片岩、绢云石英片岩,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由于剪切应力的作用形成定向条带或透镜体,石英具压扁拉长现象,波状消光明显。
变形强弱差异较大,强变形域内矿物细粒化明显,而弱变形域内岩石主要表现为片理化。
从石英脉排列方式,揉皱样式等形迹判别。
剪切带主要为左行剪切特征。
3.地球物理特征研究区位于DC7-1-3号异常的东部,形态呈不规则条带状,走向北西向,长3.5km,宽0.8km~1.5km。
异常区内有二个局部高值中心,一个位于异常中心,极值为1330nT,另一个极值位于东南部,极值为1530nT。
在异常区北侧伴随-300nT~-600nT的负磁异常。
通过异常中心附近的P16剖面,在10~60号点之间,AT剖面曲线跳跃变化明显,显示浅部磁性不均匀体曲线特点;剖面异常主体位于70-100号点之间,异常特征明显,除个别部位有跳跃现象之外,主体异常曲线较为光滑。
4.地球化学特征在工作区内共有四个综合异常,分别为:乙HS103、丙HS-4,丙HS-7、丙H S-19。
乙HS103异常主要由Cr2、Cr4、Ni4等单元素异常组成,为一套比较典型的高温元素组合,具有明显岩浆热液成矿的地球化学特征。
各元素之间套合较好,浓集中心明显。
其中W7异常面积0.75km2,最高值为6.2x106;W9异常面积1.00km2,最高值为18.5x106;&2异常面积1.5km2,最高值为1001.0x10-6;Cr4异常面积2.75km2,最高值为611.0x 10";Ni4异常面积7.25km2,最高值为405.0x10";这此异常均发育外、中带。
丙HS-4该异常为位于工作区的东部,主要元素组合为Au.Mo,异常Au最高为7.2x10",Mo最高为3.87x10"。
该异常面积小,强度不高,但浓集中心相对较明显,异常形成可能与其中发育的后期石英细脉有关,须进一步检查验证。
异常区围岩岩性为上奥陶统白云山组灰色薄层状变质长石石英细砂岩、石英细砂岩夹大量后期成因石英脉,变形强,变质弱;洗肠井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从南侧通过。
丙HS-7该异常为位于工作区的中部,主要元素组合为Cr、Ni、Cu,异常Cr最高为1103x106,Ni最高为611x10",Cu最高为117x10%异常的面积和规模较小,浓集中心较明显,长轴方向与蛇绿构造混杂岩带走向一致,初步认为异常形成与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有关。
异常区处于石碳一二叠纪花岗闪长岩和奥陶系上统白云山组中,洗肠井北东东向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从其中部通过。
出露的岩性主要为辉绿岩、玄武岩、碳酸岩、花岗闪长岩、细砂岩、粉砂岩、及少量的变质石英细砂岩、粉砂岩等。
岩石片理化较强,具弱变形变质的特点,异常内断裂构造比较发育。
丙HS-19该异常为位于工作区的南部,主要元素组合为Cr、Ni,异常Cr最高为312x10",Ni最高为101x10%异常的面积及规模较小,浓集中心不明显,初步认为异常由火山岩中Cr 元素的高背景值引起。
5.找矿标志040/RESOURCES2()19年第三期基础地质WESTERN RESOURCEST.作区发育岩性为奥陶系白云山组变质细粒石英砂岩、变质长石石英岩和锡林克博组的硅质岩、白云质灰岩夹薄层状变石英砂岩。
脉岩和韧性剪切构造发育.这就为成矿元素的迁移一富集提供了优越的成矿空间,结合化探综合异常成果,Cr、Ni元素在工作区的岩石丰度值远远高于地壳岩石的丰度值;并且成矿元素在区内的变异系数较高,说明该区的成矿元素离散程度大,对成矿极为有利。
矿区内矿化蚀变强烈、矿化种类复杂。
矿点、矿化点较多,且矿(化)体具有一定的规模。
综合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明显,地、物、化、遥、矿产资料充分显示该远景区找矿前景优越,铭、镰矿潜力巨大,有望在找矿方面取得新突破。
参考文献:[1]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地质出版社,1991.[2]李文国.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上接38页)铁矿及褐铁矿。
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绿泥石及少量绿高岭石,蛇纹石。
矿石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致密块状、团块状、侵染状、角砾状构造。
据拣块样品分析:含TFe66.3%,S0.03%,P0.011%,Si022.72%o3.成矿机制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I级)淮河台坳(II级)淮北褶皱地断带(ni级)的灵璧台穹和宿州凹断褶束(iv 级)。
区内发育着北西向等不同形式的构造体系,而弧形为本区主要的控矿构造。
含矿岩浆侵入活动及围岩是内生矿产的直接因素,但它的展布是以构造体系为前提的,侵入时期及与其相联系的成矿时期,也是与构造体系的成生过程密切相关的。
本成矿区矿化与断裂关系密切,由于受淮阴弧形(旋转)构造内带的影响,矿化多在压性、压扭性断裂与东西向张扭性断裂交汇处发生,其矿体产状与断裂产状基本一致,其成因多为高中温热液型。
本区与矿化有关的为加里东期侵入体,岩浆活动比较弱,仅有少量幔源的辉绿岩产出,成矿性不良,与铁钛珞等矿化关系密切,而形成工业矿体的又多为隐伏岩体。
勘查区内的辉绿-辉长岩主要分布在栏杆~楮兰一带,侵入于南华系九顶山组、张渠组及震旦系史家组、望山组地层中,往往与围岩同性褶皱。
其中老寨山岩体研究程度较详细。
主岩体两侧有脉状体平行分布,受横断层破坏,岩体分支较多,呈岩床状产岀,向西倾[3]岳涛,王成勇.青海省大场地区造山型铜钳矿床的潜力分析H西部资源,2017(05):1-3.[4]杜宏伟.安徽省涡阳县西阳镇一蒙城县小涧集镇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找矿方向[J].西部资源,2017(05):36-37+46.[5]《矿山地质手册》编辑委员会.矿山地质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6]徐旭升.试析月牙山铜金矿普查区地质特征[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03):47+49.[7]路隆炜,祁栋.石头坑德西铜镰多金属矿预查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H世界有色金属,2017(24):104+106.[8]施根红,熊生云,李永娜,王艳,张里斌.东昆仑造山带浪木日地区辣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分析[J].矿产勘查,2018,9(06):1205-1211. [9]葛金国.贵州省遵义县白云台钿操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浅析0].科技风,2018(01):114-117.[10]石珊珊.云南曲靖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钳镰多金属矿成矿条件与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11]王庭院,张善明,张治国,张华,张强,李俊.内蒙古白云山牒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矿产勘查,2014,5(06):880-886.斜,接触面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270°-305°厶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