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练习)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6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学校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4题。
,我总会坐不论是阳光明媚的午后,或是夕阳西下的黄昏,还是繁星闪烁(shuò)的夜晚,一有闲暇..在窗前,捧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
要是遇着难题,我会,直到解决了为止;要是碰到一本好书,我就会地读下去。
这是我从小就养成的阅读习惯。
,体在缤纷的语文世界里,我们沐浴和煦的阳光,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我们探寻人类起源的奥密..的民族文化,学习世界名人不朽的人文精神。
读毛泽东的《纪会古代神话非凡的魅力;我们传承搏大精深....念白求恩》,我们认识了一个纯粹(chuì)的、高尚的国际主义战士;读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我们能从夸张的想象中辨别人性的真假。
翻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遇见了与不幸命运抗争的海伦·凯勒,她百折(zhé)不挠,使黑暗的世界变得;来到阿尔卑斯山,我们认识了一位植树的牧羊人,他的土地变成了富饶的家园。
以一个人微薄(bó)的力量,把慌凉..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通过阅读,我们的阅读量倍增而产生质变,思想也发生大的转变,阅读能力更是迅速增加。
人生何尝不是一本的书呢?少年,让我们多翻看几页书,多摘抄几篇文,为青春写下永恒的注脚。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烁(shuò)B.粹(chuì)C.折(zhé)D.薄(bó)2.文中加点词语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A.闲暇B.奥密C.搏大精深D.慌凉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或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澄.(chéng)清灼.(zhuó)热白驹过隙等因奉此B 和煦.(xǜ) 跻.(jī)身锲而不舍春华秋实C 镌.(juān)刻裨.(bì)益孜孜不倦茫无涯际D 称.(chèn)职湍.(tuān)急根深蒂固茅塞顿开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B.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C.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3、古诗文默写。
(6分)(1)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描写乡村夏夜景物的词句是,。
(4)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对千古离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4分)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享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④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5.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4分)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
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冈;,;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I)卷

广州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朱自清,中国当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春》《背影》均是他的作品。
C.《白杨礼赞》作者茅盾用象征手法,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东北军民,及其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D.《龟虽寿》告诉我们:寿命长短,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身心和悦,就可以益寿延年。
诗中所体现的乐观向上精神,历久而弥新。
2 . 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机杼(zhù)辔头(pèi)可汗(kè)扑朔(shuò)B.邮票(yōu)汹涌(yǒng)窄窄(zhǎi)嘶哑(yǎ)C.踅到(xué)晃动(huàng)黝黑(yǒu)呛水(qiāng)D.晾晒(shài)疏忽(shū)腻了(nì)匆遽(jù)3 . 下列关于《简爱》这部名著的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是简爱的两个基本动机。
B.《简·爱》这一故事主要发生在劳沃德学校、桑菲尔德庄园、圣·约翰家三个地方,其中桑菲尔德庄园最重要。
C.简·爱在劳沃德学校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潭波儿小姐,最喜欢的老师是海伦。
D.小说中由彼此对立自然因素如冰与火、丽日与风雨构成的比喻形象,呼应着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斗争。
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回忆了几件与母亲有关的事,都是“我”的亲身经历,①字里行间掺杂着对母亲的zhì 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读后令人感伤不已。
②我们写记事文章的时候,③也要记真实的事,忠于自己的感受,溶入自己的情感,切记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05 分)一、字词书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2分)1.(2分)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格言。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3分)2.(3分)给加点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在这漫天的红霞里,太阳开始微微的露出她那温情的脸,带着一丝羞怯.._____,半掩在霞光中。
不一会儿,又添上了几分(ān xiáng)_____的神情,离开那东方的地平线,显得(shéncǎiy〕yì_____。
三、选择题(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6分)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深秋的刘龙台,火红的枫林与高远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犹如画卷美不胜收....。
B.返校的路线大家出现了分歧,本想各得其所....,但考虑到安全,还是一致同意走大路。
C.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个性发展时期,切忌做事没有恒心、见异思迁....。
D.经过一段时期的休养再次见到张老师的时候,他已是花枝招展....、满面红光。
4.(2分)下列关于名著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狗·猫·鼠》中刻画了长妈妈“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但又善良朴实的经典形象。
B.《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揭露了庸医害人的实质。
C.《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写了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降妖除魔的故事。
D.《西游记》中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情节,体现了孙悟空爱憎分明的性格、过人的智慧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5.(2分)下列语法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中的“他们”是代词,指代牛郎织女。
B.“见义勇为”“大公无私”“麻木不仁”都是褒义词。
C.“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中的“三两天”是数量词。
D.“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中“肥胖”是形容词,“伏”是动词。
四、语言表达(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4分)6.(2分)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江苏省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0分)晏子之御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②之妻从门间③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以是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④。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本文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②御:车夫。
③间:缝隙。
④抑损:谦虚退让。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①其妻请去.②夫问其故.③晏子怪.而问之④晏子荐.以为大夫12.选出与“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中的“之.”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学而时习之.C.因往晓之.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13.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译文:14.在本文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一说。
(2分)(二)10分11.(4分)①离开②缘故、原因③对……感到奇怪,认为……奇怪④推荐12.D(2分)13.(2分)现在你身高八尺,才只是做人家的车夫,然而你的表现,(已经)自认为很满足了。
(子、为、然、以为)14.(2分)车夫:知错就改;晏子:诚实可信 (谦虚、任人唯贤);车夫的妻子:有远见(有敏锐的洞察力、教夫有方)特点1分,结合具体内容1分。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与赏析(共38分)(一)(12分)【甲】诫子书[三国]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诸葛亮传(节选)[西晋]陈寿亮自表①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2(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2(一)(12分)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
值顾方集宾友酣燕③,而王游历既毕指麾④好恶傍若无人。
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⑤耳。
”便驱其左右出门。
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⑥不至,然后令送著门外,怡然不屑。
(选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 【注释】①王子敬:即王献之,官中书令(相当于丞相)。
②顾辟疆:吴郡(今属江苏)人,官郡功曹、平北参军。
③酣燕:尽情地宴会。
④指麾:指点评论。
⑤伧:粗俗、鄙陋的人。
⑥移时:长时间。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
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4.选文选自《世说新语》“简傲”篇。
“简傲”指简慢高傲。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王献之简慢高傲的表现,并给他提点建议,使其行为得体有礼。
(4分)(二)(12分)种梨【清】蒲松龄①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
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
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
②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
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
我有佳梨,请出供客。
”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
”于是,掬梨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①,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
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瀋②,道士接浸坎上。
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
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乃断。
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③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练习)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成果表达错误的一项是A.司(后)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B.《史记》是司马迁编著的一部编年体通史C.王羲之的作品《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D.《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 . 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不属于其统治措施的是A.下令释放奴婢B.减轻刑罚C.合并郡县D.统一度量衡3 . 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是A.战国时期B.秦朝C.汉朝D.南北朝4 . 下列对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基本特征的表述最为准确的是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B.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C.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5 . 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A.《缀术》B.《水经注》C.《黄帝内经》D.《齐民要术》6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②社会相对安定③自然条件优越④南方生产力先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 .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中,不能反映商朝文明发展水平的是A.B.C.D.8 . 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它”指的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大运河9 . 主父偃给汉武帝提出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建议是A.减轻农民的赋税B.让诸侯王推及皇恩,把土地再分封给子弟C.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D.盐铁专卖10 . 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A.奴隶制开始瓦解B.民族交往交融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11 . 宋代汪洙的《神童诗》中有句:“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适用人教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
走近自然,体味大自然的馈赠,寻找那天地浑融的和谐美。
自然之美,美在那静谧.的清晨,旭日初升,植物的芬芳开始在空气中酝酿.;自然之美,美在那温馨的日暮,夕阳西下,黄晕.的暮色渐渐在天边蔓延;自然之美,美在那(mián)延的山脉,(pénɡ)勃的绿意在大地延伸;自然之美,美在那宁静的湖畔,波光(lín lín),天光云影在水面倒映……身处绝美的自然之境,一霎.时便可令人心旷神怡,神采(yìyì)。
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静谧.(bì)酝酿.(niànɡ)黄晕(yūn)一霎时(chà)B.静谧.(mì)酝酿.(niànɡ)黄晕(yùn)一霎时(shà)C.静谧.(mì)酝酿.(liànɡ)黄晕(yūn)一霎时(shà)D.静谧.(bì)酝酿.(liànɡ)黄晕(yùn)一霎时(chà)2.上面语段中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正确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棉篷粼粼弈弈B.棉蓬鳞鳞奕奕C.绵蓬粼粼奕奕D.绵篷鳞鳞弈弈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班长提出举行"为梦想加油"主题活动的建议,同学们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B.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极大。
C.神州十五与神州十四的成功对接,源于万千航天人对每个细节的精益求精....。
D.小涵既想选修戏剧,又想选修素描,总是见异思迁....,很难作出决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飞向太空港》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
B.公众人物更应该遵纪守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而不应该为了经济利益而丧失自我约束的能力。
C.最近一段时间,我经历了从未有过的痛苦、煎熬、接受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与反省。
D.腐败的毒瘤,正侵蚀着我们社会的机体。
能否彻底清除腐败毒瘤,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2 .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
①心存善良的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
②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广。
③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
④与善良之人相处,你无需有所顾忌,有所防备,而且会倍感舒服。
A.③④②①B.②①④③C.②④③①D.③①②④3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二、字词书写4 . 你能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吗?(4分)(1).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lǒngzhào(_________)着我。
(2).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_________)。
(3).又像一个rěnjùnbùjīn(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4).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línglóngtītòu(____________________),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三、现代文阅读阅读冯剑华的《雨》,完成下列小题。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
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阴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
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
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
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
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
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
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
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
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是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
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
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
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
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
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
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
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5 . 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______,写出了她______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______,写出了她______的性格特征。
6 . 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
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
7 . 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8 . 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画线句作点赏析。
顶碗少年赵丽宏⑴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
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⑵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
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
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
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⑶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
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
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⑷台上并没有慌乱。
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
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
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
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
碗,又掉了下来。
⑸场子里一片喧哗。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⑹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
一些女观众,索性捂住了眼睛……⑺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
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
⑻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9 . 请用原文中的词语概括“顶碗少年”在整件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10 . 读完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顶碗少年”的性格特点。
11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12 . 在少年第二次表演又失败后,一位老人走到台上向他“低声说了一句什么”,结合上下文,请把老人的话补充出来。
13 . 通读全文,谈谈为什么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四、对比阅读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注释)①牧竖:牧童。
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
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4 .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B.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C.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D.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16 . 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节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指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述奇异的故事”之意。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
C.(甲)文中的“屠”是指屠户,即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乙)文中的“竖”是“童仆”的意思,“牧竖”指牧童。
D.(甲)文“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和(乙)文“跑号如前状”都是倒装句。
17 . 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五、句子默写18 . 古诗文默写。
(1)大雪三日,__________________。
(张岱《湖心亭看雪》)(2)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3)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写朋友为诗人不惜重金设置昂贵筵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清冷的光辉,一直在文人的笔尖流淌,牵动着诗人们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