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论文:达陕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机制及处治措施研究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塌方原因及控制措施探讨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塌方原因及控制措施探讨摘要: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了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也在加快。
随着高速公路隧道施工项目的增加,隧道施工塌方事故也时常出现,这些事故的原因错综复杂,通常由多种因素叠加形成。
为了避免塌方事故给建筑行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危及施工安全,因此针对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塌方原因及控制策略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塌方事故不仅严重影响隧道施工整体质量,还会造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整体工期延长,这种情况下施工的投入成本会大幅度增加,不利于施工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在开展施工之前,对施工现场地质结构进行有效检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计划,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事件进行合理预测,并且强化施工人员应对危机的能力,这是当前高速公路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塌方原因;控制措施;坍塌事故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事故之一。
而影响塌方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在很大程度上,塌方为高速公路项目施工安全中埋下了一定的隐患,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甚至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因此,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必须重视塌方的问题,同时也不能小视塌方所埋下的隐患。
无论塌方的规模有多大,只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施工安全有序进行,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从而也保障了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
为解决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塌方问题,本文以实际工程现状对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塌方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研究,提出几种预防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塌方的处理方式及控制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1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塌方控制的意义我国的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相比于其他国家而言应用较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尚待解决,这种现象导致了隧道施工过程中会伴随着一些施工意外出现。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塌方事故是目前隧道施工中最常见事故之一,有着重大的危害,因此解决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塌方问题是目前建筑行业的主要目标之一,只有将塌方原因找到,并且竭力预防塌方事故,才能真正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能降低施工企业的整体投入成本,缩短工期,让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效益。
探讨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探讨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是指隧道内部土壤或岩石结构不稳定,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坍塌或部分倒塌的现象。
隧道塌方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以下将从地质、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地质因素是导致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层构造不稳定、地质构造断裂、软弱地层、含水层等地质问题可能会导致隧道内部土体的不稳定,使其易发生坍塌。
防治措施可以通过全面的地质勘测和研究,选择地质条件良好的区域进行隧道建设,或通过改善地质条件的加固措施来减少土体的不稳定性。
设计因素也是导致隧道塌方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合理的隧道设计参数、隧道井、支护结构的强度不足、防水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会导致隧道结构的不稳定和易受外界动力作用的影响。
防治措施可以在隧道设计过程中,结合地理、地质、水文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参数,并采取适当的支护结构和防水措施,增强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施工因素也是影响隧道塌方的重要因素之一。
施工时的地下水控制不力、爆破振动过大、钻探技术不当等问题可能会使隧道结构受到破坏,从而诱发塌方。
防治措施可以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加强地下水的治理和控制,减少爆破振动对隧道的影响,并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隧道的维护管理也是防治隧道塌方的重要措施之一。
隧道内部的自然渗水、潮湿和温度变化等会对隧道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维护措施,可能会导致隧道结构的破坏和塌方。
防治措施可以通过定期检查维修隧道结构,加强隧道排水系统的维护,以及隧道照明和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隧道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可归结为地质、设计、施工、维护等多方面的因素。
为了防止隧道塌方事件的发生,需要从地质勘测和选址、合理设计和施工、定期维护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防治措施。
只有做到全面对策,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高速公路隧道塌方事故的发生,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探讨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探讨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高速公路隧道在交通运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一些原因,塌方事件时有发生,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因此,必须经过全方位的分析和科学的管理,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理高速公路隧道的塌方事件。
高速公路隧道的塌方原因是多方面的。
由于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挖掘地下部分土石材料,使得隧道两侧或者深处受到了不均衡的承载能力。
随着时间的流逝,土体中的水流动问题和渗透问题又进一步加剧了土体的不稳定性,使得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率越来越大。
更加难以预测的是,各种自然灾害,如洪水、泥石流、地震、暴雨等,也是导致隧道塌方的深层次原因,只有从各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管理和防治,才能有效的保障高速公路的运营和使用安全。
高速公路隧道的塌方措施分为预防和治理两方面。
首先是预防性的:在采用先进的隧道施工方法和工艺的同时,对于施工场所的选取和施工方式应该根据地理特征和地质条件综合评估,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期。
同时,在隧道内进行全套地质勘察,全面掌握地下物质、地面结构、水文地质等信息,从而更好的确认施工措施和工作方案。
二是防洪防涝等自然灾害措施,包括降水警报和五防工作等。
最后是定期检查工作,每行驶1000公里,应有管理人员对隧道进行全面的检查、调查和评估,以及及时的报告,从而及时发现隧道的缺陷和隐患,做好相关的整改工作,防范隧道的塌方事件。
高速公路隧道的塌方治理措施,即在隧道发生塌方事件后进行治理和修复。
主要措施如下:首先是急救措施,包括及时疏散和救援受困人员,对塌方部位进行紧急抢险,阻止土身进一步移动。
二是较长时间的治理措施,包括水土保持、支护结构加固,采用新的施工方法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的措施,以及定期检查,最大限度地保证隧道的安全通行。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隧道塌方事件的防治必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从施工前的地质勘察和施工方案设计到施工后的日常检查和有针对性的整改,全方位地对隧道进行管理和保护。
探讨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探讨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是指高速公路隧道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导致土石坍塌进入隧道内部的现象。
塌方是一种严重的事故,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探讨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地下水、地震和气候等。
地质条件是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如岩石的稳定性、断层、地层倾斜度等。
地下水的渗漏和积聚也会对土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地震活动是引发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重要原因之一,地震会导致地下岩石的破裂和变形,从而引发塌方。
气候变化也会导致土体的膨胀和收缩,增加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风险。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
设计不当是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设计中未考虑地质特征、地下水渗漏等因素,导致隧道结构的薄弱点。
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当也会引发塌方,如爆破挖掘引起的振动和震荡。
维护不及时也是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之一,例如隧道排水系统失效、边坡崩塌等。
首先是加强地质勘察和设计,通过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下物质的特性和规律,为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质因素和工程建设要求,合理布置隧道结构,避免存在薄弱点。
其次是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测和测量,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特别是在爆破挖掘过程中,要合理控制爆破参数,减小振动和震荡对土体的影响。
再次是加强维护管理,定期检查和维修隧道结构。
定期检查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排水系统的功能性,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对边坡进行加固和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崩塌引发塌方。
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地质勘察和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管理等多种措施,加强高速公路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塌方事故的发生。
探讨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探讨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高速公路隧道在现代交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隧道塌方事件时有发生,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应对隧道塌方事件,有必要探讨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一、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1. 地质因素隧道穿越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地质构造不稳定、地层松软、地下水位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隧道塌方。
地质灾害的发生给隧道的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尤其是在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下,隧道更容易发生塌方事故。
2. 施工质量问题在隧道修建过程中,如果施工质量不过关,包括隧道支护结构、排水系统以及路基工程等存在问题,都会导致隧道塌方。
施工不达标、监管不力等问题都可能导致隧道隐患长期存在,最终导致塌方事故的发生。
3. 设计缺陷部分高速公路隧道设计不合理,包括隧道结构设计不满足地质条件、隧道偏小、排水不畅等因素也会成为隧道塌方的隐患。
4. 维护保养不到位隧道作为交通设施,经常性的维护保养至关重要。
如果隧道的排水系统未能及时疏通,隧道支护结构有损坏未及时修复等情况都可能导致隧道塌方。
二、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防治措施1. 加强地质勘察在修建隧道之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地下地质情况,才能更好地确定隧道工程的稳定性。
并且,在勘察的基础上,要针对地质情况合理地选择隧道位置和设计方案。
2. 严格施工质量管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操作,确保隧道结构的牢固和稳定,尤其要关注支护结构和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
3. 加强隧道设计审核隧道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地质情况、交通流量和未来维护保养等因素,对隧道结构、排水系统等方面的设计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设计合理、稳定。
4. 定期维护保养针对已建成的隧道,加强定期维护保养是非常必要的。
定期对隧道结构进行检查、排水系统进行清理、支护结构进行修复,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可以有效降低隧道塌方的风险。
5. 强化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隧道施工和维护过程的监管力度,确保隧道建设和维护的合规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探讨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探讨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随着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而隧道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节省路程,又能提高通行效率,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是其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探究其原因和防治措施。
1.地质原因:隧道所处的地质环境复杂,如果隧道建在地质破裂带、岩层断裂带、地质构造变形带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那么地质灾害就会成为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
此外,地质条件差的地区还容易出现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
2.施工原因:隧道的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隧道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如果隧道的施工质量不高、施工过程不规范、施工时忽略了地质环境的特殊性等因素,就会导致隧道的结构不牢固、支护不到位等问题,从而引发隧道塌方事故。
3.设计原因:设计因素也是导致隧道塌方风险的重要因素。
例如,在设计隧道时,没有考虑到隧道内的水文地质情况,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或缺乏防止泥石流或山洪等自然灾害的设施,都会导致隧道面临威胁,甚至塌方事故的风险。
4.外力因素:外力因素是隧道塌方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地震、洪水、雨雪等自然灾害,以及交通事故、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机械作业等都可能对隧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1.建立完善的预防体系:高速公路隧道塌方风险是可以预判的,通过对地质、气象、物流等方面的全面考虑,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实现对隧道塌方事故的预防。
2.做好安全管护工作:在隧道的运营管理中要加强隧道日常巡查、维护和安全运营管理,确保隧道设施的完好性和运输安全的稳定性。
3.提高隧道抗震能力:加强隧道的结构设计,提高隧道的承载能力,以满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需求,同时合理布局防震措施。
4.引入先进技术:在隧道规划和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引入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隧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多种多样,而防治措施也应该是综合性的。
只有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中全方面、全过程加强管理和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降低高速公路隧道塌方事故的发生率,确保公路的安全顺畅。
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段及其影响段处治安全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段及其影响段处治安全技术研究近年来,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内容。
然而,高速公路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其中,隧道塌方是高速公路建设中难免会遇到的问题之一,它不仅会对隧道通行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周边交通安全、环境质量等方面造成影响。
因此,对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段及其影响段处治安全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速公路隧道塌方原因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1)地质构造。
隧道建设时有可能遇到结构不稳定、岩石软化等问题,这些都是造成隧道塌方的自然因素。
(2)地球物理。
地震、地下水、洪水等自然因素也会对隧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2、人为因素(1)建设质量。
如果隧道建设时质量不过关,则会产生严重后果。
(2)交通量。
隧道内的交通量过大,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塌方。
(3)环境因素。
例如隧道周边的矿山开采和土地利用,都会对隧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1、安全检测技术(1)岩土检测。
岩土检测可用来检测土石方和基础的承载力,以及地下水的状况。
(2)振动检测技术。
可以用来监测隧道周边的地震动、爆炸等因素。
(3)温度检测技术。
这种检测技术可以用来检测隧道周围的温度变化,以及可能存在的高温状况。
2、隧道加固技术(1)锚杆加固。
这种加固方式可以增强巨石的稳定性,以及减少震动和力量的作用。
(2)喷射加固。
这种加固方式可以对巨石进行加固,并且能够增强巨石的固定性。
3、应急预案对于高速公路隧道塌方而言,应急预案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当出现塌方问题时,应急预案可以及时地组织相关力量进行塌方抢修和清理,从而恢复隧道的通行,避免其对该地区交通和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高速公路隧道塌方及其影响段处治安全技术的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全面推进,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高速公路的安全性,以及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长足发展。
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段及其影响段处治安全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段及其影响段处治安全技术研究高速公路隧道在交通运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隧道塌方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将会给交通运输带来严重影响,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段及其影响段处治安全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现状及对交通的影响高速公路隧道是交通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塌方事故的发生将会导致交通的中断和延误。
塌方道路可能会直接导致车辆无法通行,甚至形成交通拥堵。
而对于交通构成直接威胁的是塌方会导致路面严重的不平整,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隧道塌方还可能导致其他形式的安全隐患,比如说引发火灾或者尘土飞扬对行驶车辆和通行人员的危害。
隧道塌方事故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二、隧道塌方处治的安全技术研究现状隧道塌方事故发生后,需要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置,以便尽快恢复交通通行。
对于隧道塌方的处治安全技术研究并不充分,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不足。
对于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研究较少。
隧道塌方的原因可能与地质条件、施工质量、管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需要通过详细的原因分析来找出事故的根源。
目前对于隧道塌方问题的原因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于预防隧道塌方事故的有效措施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1. 进行隧道塌方事故的原因分析研究。
需要通过对隧道塌方事故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事故的根源,为预防隧道塌方事故提供依据和措施。
2. 加强隧道结构安全技术研究。
对于隧道结构的设计、施工、管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高隧道的抗塌方能力,减少隧道塌方事故的发生。
3. 完善隧道塌方事故处治技术手段。
研究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置隧道塌方事故,恢复交通通行。
4.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对于隧道塌方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提升,加强隧道塌方事故的预警与处置。
通过以上的方向与建议,相信可以对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段及其影响段处治安全技术的研究有所帮助。
四、总结隧道塌方事故是高速公路交通的安全隐患,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隧道论文:达陕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机制及处治措施研究【中文摘要】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公路隧道设计、施工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
塌方是隧道建设中危害极大的地质灾害之一,投入到塌方治理的费用呈逐年增加趋势。
隧道在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施工方法等问题而造成塌方事故时常发生。
塌方的发生,严重影响隧道施工的安全,同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对塌方事故的发生机制和处理方法进行总结,对以后隧道的快速安全施工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本文以四川达陕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的发生的塌方事故为例,利用地质调查、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达陕高速公路隧道中引起塌方的因素、塌方的类型以及相应的塌方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塌方的处治措施进行了研究,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隧道塌方实例的分析,总结出达陕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构造破碎带、地下水的间接作用、涌水突泥、隧道偏压和施工方法等五个方面。
同时对塌方的类型进行了总结,将隧道塌方的类型按控制因素、诱发因素、塌方形态因素和机理因素四种因素进行分类。
(2)根据前人总结的塌方机制,结合达陕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特点,得出主要有剪切-滑落型、张裂-塌落型、塑流-挤出型、流动-塌落型和振动-塌落型五种塌方机制。
(3)采用FLAC3D对防塌方的不同支护结构的加固机理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得出:单独使用锚杆对破碎围岩支护效果不大,单靠增加锚杆长度也不能有效的改善围岩力学性质;在不采取其他支护手段的前提下,钢拱架间距不宜大于1.2m。
通过对典型塌方的数值模拟得出:最小主应力在拱腰部位近于垂直或在拱顶部位近于正交。
另外,洞室开挖后,在开挖边界一定范围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塑性破坏区。
在拱顶和底板以张拉性破坏为主,拱腰和拱脚部位以剪切破坏为主。
(4)结合达陕高速公路隧道塌方和其他相关的塌方处治措施,对断层破碎带、瓦斯、涌水和浅埋偏压等不同类型下的塌方提出处治措施,对不同规模的塌方提出了处治方案。
(5)将信息化施工技术应用于隧道塌方防治中,结合典型实例,证明了信息化施工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英文摘要】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in our country, the design of expressway tunnel and the technology of construction have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nnel,collapse is one of the great harm of geological disasters,the cost of collapse treatment increases year by year.. During the tunnel excavation, collapse is frequent happen because geologica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 occurrence of collapse, which seriously impact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safety, also caused a great economic losses. Therefore, the collapse accident mechanism, and processing method are summarized, the rapid construction safety after tunnel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Based on collapse during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of sichuan Dashan expressway forexample, using geological survey, the theory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 to research the factors and mechanism caused by collapse, and 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collapse treatment measures are analyzed, and the main achievement include:(1)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unnel collapse examples, summarizes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da shan superhighway tunnel collapse including five aspects : Structural fracture zone、indirect effects of groundwater、water gushing tunnel bia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Meanwhile the type of collapse is summarized, and the type of tunnel collapse be classified four factors :the control factors, inducing factors, cave-ins form factors and mechanism factors classify four factors.(2) According to the collapse mechanism that former summaried with da shan expressway tunnel collaps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have five kinds of mechanism : shear - slide, splay -collapsing, plasticity - extrusion, flow - collapsing and vibration - collapsing. (3) For different supporting structure by FLAC3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inforcement mechanism analysis. We can get that there have a little work on, sheet and relies on increase anchor is in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rock mechanics properties; In the conditions that do not take other supporting means in thepremise, steel arch frame spacing shoulds not be more than 1.2 m. Based 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typical collapse,wo can conclusion that: minimum principal stress in arch perpendicular to the waist bits in vaults parts or nearing orthogonal. In addition, after excavating at various levels in a certain range of surrounding rock excavation boundary appeared in different degrees of plastic damage area. In vaults and bottom mainly by drawing sex destruction, arch waist and arch feet site shear failure to give priority to.(4) Combined with Dashan road and other related information to the treatment of the collapse, fault fracture zone, the gas, bias, water gushing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collapse proposed the reasonable processing measures of different scale,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of collapse treatment plan.(5) Adopted to monitor measuring technology, To prevent further deformation damage , combined with the examples, proved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 of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数值模拟处治方案信息化施工【英文关键词】tunnels in expressway collapse Numerical Simulation Treatment plan information design-construct【目录】达陕高速公路隧道塌方机制及处治措施研究摘要4-6ABSTRACT6-7第一章绪论11-2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8 1.2.1隧道塌方发生的机制12-14 1.2.2 隧道塌方处治技术14-16 1.2.3 数值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16-18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8-21 1.3.1 研究内容18-19 1.3.2 技术路线19-21第二章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21-25 2.1 气象水文21 2.1.1 气象特征21 2.1.2 水文特征21 2.2 地形地貌21-22 2.3 地层岩性22-23 2.4 地质构造23 2.5 地震及区域稳定性23-24 2.6 水文地质24-25第三章隧道塌方特征及类型25-40 3.1 塌方实例分析25-30 3.1.1 狮子寨隧道右线K43+154~k43+260 塌方25-26 3.1.2 狮子寨隧道进口右线K42+610 塌方26-27 3.1.3 金竹山隧道出口右洞K64+434、K64+427 塌方27-28 3.1.4 金竹山隧道右洞K64+664 塌方28-29 3.1.5 刘家湾隧道左线出口塌方29-30 3.1.6 石马河隧道右洞出口K32+857~840 段塌方30 3.2 塌方影响因素分析30-34 3.2.1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30-32 3.2.2 隧道工程结构条件32-33 3.2.3 隧道工程施工条件33-34 3.3 隧道塌方类型34-38 3.3.1 按控制因素34-36 3.3.2 按诱发因素36-37 3.3.3 按塌方形态因素37 3.3.4 按机理因素37-38 3.4 本章小结38-40第四章隧道塌方机制分析40-63 4.1 围岩破坏的机理分析40-41 4.2 隧道开挖后应力分析41-44 4.3 隧道塌方机制分析44-61 4.3.1 剪切-滑落型44-53 4.3.2 张裂-塌落型53-54 4.3.3 塑流-挤出型54-57 4.3.4 流动-塌落型57-61 4.3.5 振动-塌落型61 4.4 本章小结61-63第五章隧道防塌方的支护研究63-89 5.1 围岩-支护共同作用原理63-65 5.2 各类支护措施效果的数值模拟分析65-79 5.2.1 Flac 基本原理65-67 5.2.2 计算模型67-69 5.2.3 无支护计算结果69 5.2.4 喷混凝土支护计算结果69-71 5.2.5 锚杆及喷混凝土支护计算结果71-75 5.2.6 钢拱架及喷混凝土支护计算结果75-77 5.2.7 超前管棚支护计算结果77-79 5.3 隧道典型塌方案例的支护模拟79-87 5.3.1 工程背景79-80 5.3.2 计算模型80-82 5.3.3 计算结果分析82-86 5.3.4 处治措施分析86-87 5.4 本章小节87-89第六章隧道塌方处治技术研究89-101 6.1 断层破碎带塌方的处治89-90 6.1.1 断层及其影响89 6.1.2 处治方案89-90 6.2 瓦斯隧道塌方的处治90-93 6.2.1 瓦斯产生的形式及瓦斯隧道塌方特征90-91 6.2.2 处治方案91-93 6.3 涌水塌方的处治93-95 6.3.1 涌水塌方的特征93 6.3.2 处治方案93-95 6.4 浅埋隧道偏压塌方的处治95-97 6.4.1 偏压塌方的特征95-96 6.4.2 处治方案96-97 6.5 不同规模塌方的处治97-100 6.5.1 小塌方处治方案97-98 6.5.2 中塌方处治方案98 6.5.3 大塌方处治方案98-100 6.6 本章小结100-101第七章隧道预防塌方的信息化施工101-1107.1 信息化施工概念1017.2 监控量测及分析101-1057.2.1 监控量测的目的与任务101-1027.2.2 监控量测项目102-1037.2.3 测点埋设及位移范围103-1057.3 量测数据分析理论105-1067.3.1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05-1067.3.2 一元非线性回归分析1067.4 狮子寨隧道右线K42+192 防塌方信息化施工过程106-1097.4.1 预设计概况1067.4.2 施工设计概况106-1077.4.3 监控量测分析107-1087.4.4 补强支护措施及效果108-1097.5 本章小结109-110结论与建议110-112致谢112-113参考文献113-119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