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心理学领域的分析
论述心理学各大流派和主要思想

论述心理学各大流派和主要思想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因为,早在古希腊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学的萌芽,但心理学被确立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还只是一百多年的事情。
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心理学在独立后的一百多年中,出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
一、构造主义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
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
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其学生铁钦纳(1867~1927)。
冯特及其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
铁钦纳一方面继承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修正和发展了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而铁钦纳则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冯特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
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
总之,铁钦纳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感觉、意象、感情,并认为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
感情有前三种属性而缺乏清晰性,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二、行为主义现代心理学的第二个派别是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出现在美国,在20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认为心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的地位,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行为。
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

现代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原理NO.1 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奠基人)、铁钦纳、费希纳基本主张: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由这些元素构成。
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
知觉时有感觉、观念是由意向、情绪由激情构成的。
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方法。
(依靠被试自我观察)评价:1、冯特创建了第一个从哲学分化出来的心理学学派,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是心理学脱离哲学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2、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产生,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3、研究内容过于狭窄且脱离实际。
4、把心理分解为元素,割裂其整体性。
NO.2 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奠基人),杜威,安吉尔。
基本主张: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他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功能,而不是像构造主义只分析意识的元素。
他们认为意识并非是元素的组和,而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其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机能主义推动心理学向实际生活发展。
评价:促进了美国心理学向实际发展,促使其广泛应用于教育、工业、临床等领域。
NO.3 行为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华生(《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斯金纳,班杜拉。
基本主张:1、反对研究意识,完全不同意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将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对行为进行研究。
评价:强调研究可观察的客观行为,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作用,但其过分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意识的重要性,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研究:1、程序学习: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提出的基于自我学习的程序学习系统。
是20世纪(60)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深刻影响当时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教学实践。
简单的说,程序教学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它将一门课程学习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单元分成许多小步。
心理学学派的分类

心理学学派的分类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是技术和系统发展的历史,而心理学系统,指的是各种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和方法。
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方法,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学流派,而不同的流派背后,都有其世界观(Paradigm)。
世界观的不同,造就了心理学技法的不同。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分有七个,分别是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心理学诞生以来第一个产生的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等。
冯特等人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的科学,用内省的方法分析人的意识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把人的经验(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元素;内省指的是依靠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
简而言之,心理学研究的是被分成基本元素的意识,研究的不是意识整体。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等人创立,该主义是作为构造主义的对立面提出来的。
它也主张研究意识,但反对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不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即研究的是“意识流”,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
该学派自成立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统治地位。
被称为心理学第一势力。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应直接研究外显的行为,因为意识看不见、摸不到,具有主观性。
把刺激——反应作为解释人行为的工具,通过人对刺激做出的外显行为,研究人的心理。
研究方法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该主义也有不足之处,过分强调用“刺激——反应”来解释人的外显行为,通过控制外界环境去塑造人的行为。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无论他的祖先如何,我会把他塑造成任何我想要的人”华生的这句话能够很好地表明他的观点,忽略了遗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属于外铄论(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在心理学领域,主要有多个理论流派,每个流派都有不同的视角和解释方式,以致于形成了一个多元而丰富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学。
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种主要理论流派,它着重研究人类行为和外界刺激之间的关系。
行为主义认为人类行为是在环境刺激的影响下形成的,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行为的规律和原因。
行为主义强调对行为的可观察性,因此主张要用实验证据来支持理论。
认知主义是心理学的另一主要理论流派,它关注人类思维、认知和信息处理过程的研究。
认知主义认为人类行为是由内在的思维过程和心理结构所驱动的,通过实验和模型构建来揭示认知过程的机制和规律。
认知主义提出了知觉、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等重要概念,并且深刻影响了教育和认知科学领域。
人本主义是心理学的第三个主要理论流派,它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自我实现和人类潜能的发展。
人本主义认为个体具有内在的自我驱动力和自我意识,主张关注人的需求、价值观和自我实现的潜力。
人本主义对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个体成长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和自我探索的重要性。
精神分析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个主要理论流派,由弗洛伊德创立。
精神分析学关注潜意识和无意识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揭示了人类心理深层结构和冲突的本质。
精神分析学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如潜意识、无意识冲突和防御机制,并以治疗方法闻名。
虽然精神分析学的部分理论仍备受争议,但其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学。
每个流派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解释框架,丰富了我们对人类思维、行为和心理的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理论流派可以结合使用,以综合性和多角度的方式来研究和解决心理学问题。
研究生心理学教案:介绍不同心理学流派和研究方法

研究生心理学教案:介绍不同心理学流派和研究方法1. 引言1.1 概述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对于深入了解人类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生阶段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设计适合研究生的心理学教案。
本文旨在介绍不同心理学流派和研究方法,并提供一些心理学教案设计原则,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概述了全文内容和目的。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三种主要的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心理动力学派。
然后,我们将介绍三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
之后,我们将探讨与心理学教案设计相关的原则和指导建议,包括需求分析与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以及教学评估与反馈机制设计。
最后,我们会给出本文的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帮助研究生心理学教师更好地了解不同心理学流派和研究方法,并提供一些心理学教案设计原则,以指导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对心理学领域的不同流派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践。
此外,本文还提供一些设计心理学教案时需要考虑的原则和指导建议,使教师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 不同心理学流派:2.1 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个体观察到的行为和外部刺激之间的关系的心理学流派。
它强调人类行为是通过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所形成的,并且可以通过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来预测和控制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倡导将研究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行为上,而忽视个体内部过程如思维和情感。
2.2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记忆、注意力、问题解决和决策等认知活动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内部的思维过程以及信息加工方式,试图揭示人类思维如何影响行为。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具有积极参与并主动处理信息的能力,思考、推断和规划等高级认知功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简析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姓名:钦锐琦学号:2015013030西方心理学的三大势力摘要: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包括华生建立的行为主义学派、弗洛伊德建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和以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它们不仅对心理学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同时又对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整理了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基本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典型代表人物的理论体系。
并简要分析了这三大学派的贡献与局限。
关键词: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三大势力科学心理学建立以后,围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性质和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展开了争论,出现了现代心理学的十个主要学派: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这些学派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和自然基础,并有其贡献于局限。
其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心理学逐渐发展壮大,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一、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是由华生于1913年所创立,是美国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
其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历史渊源哲学背景:机械唯物主义是华生行为主义的哲学基础。
主要表现有三点:把人和动物相混淆,只承认两者之间的连续性,不承认人与动物行为的本质区别;割裂意识与行为,否认意识的存在及其可知性,否认心理的认知功能,把心理与行为等同起来,把一切心理活动都简化为S-R的活动和单纯的适应功能;否认行为的遗传,单纯强调学习和训练的作用,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
早期行为主义者霍尔特等人主要是以新实在论为其哲学根据,通过抹煞主观和客观的区别、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来否认客观存在。
新行为主义则是以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结合的操作主义为其哲学基础。
自然科学背景:行为主义与生理学的关系直接,俄国谢切诺夫、巴甫洛夫和别赫切列夫的生理学是行为主义的自然科学根据。
2023年心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

2023年心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题目一题目:什么是心理学的定义?答案: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题目二题目:列举并解释三种心理学的主要分支领域。
答案:1. 实验心理学:研究通过实验设计来了解心理过程与行为的基础知识。
2.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生命周期内个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变化。
3. 临床心理学:研究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治疗方法。
题目三题目:什么是认知心理学?答案: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记忆、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科学。
题目四题目:请简要解释条件反射的概念。
答案:条件反射指的是通过先前建立的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之间的关联,产生自动、非自主的反应。
题目五题目:什么是人格心理学?答案: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持久稳定的心理特征、个性和情感的科学。
题目六题目:简要解释潜意识的概念。
答案:潜意识是指个体无意识中储存和处理感知、情感和记忆的心理活动。
题目七题目:列举并解释心理学研究的四种方法。
答案: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设定自变量和因变量,来确定因果关系。
2. 观察法:通过观察和描述来研究心理现象。
3.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来收集大量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4. 临床研究法:通过研究个别案例来深入了解心理问题。
题目八题目:请解释心理学的伦理原则。
答案:心理学的伦理原则包括尊重个体权益、保护个体隐私、确保研究不会给个体带来伤害,并进行合适的道德审查和知情同意程序。
题目九题目:简要解释认知失调理论。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指的是个体在面临认知不一致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和需求,进而通过调整认知来恢复平衡。
题目十题目: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答案: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以上为2023年心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的内容。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心理学流派大致有: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
这些流派着重于心理本质的探索,是其基本理论部分。
下面对这些流派进行逐一分析,实际这种种流派都是着重心理现象、过程或功能的某个环节,而忽落其他环节所引起的,是片面、局部或环节性的研究,没有进行整体、全面或本质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外化的一个表现(行为)进行研究。
心理通过神经系统来支配肌肉收缩和舒张产生动作,从而产生行为。
心理的这种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心理发挥作用的主要而且明显的渠道。
心理发挥作用的方式还有许多渠道,例如:谈话、书面语言和眼神等。
实际上,心理通过神经系统表现于外的整体现象是体态,行为是从体态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被优先发展而且突出出来,以致掩盖整个体态。
体态的其他分支好比星辰,而行为就好比太阳,行为掩盖了其他分支的光芒,人们往往是从明显而突出的部分着手来研究的,所以行为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突出出来。
甚至以研究行为来代替心理的研究,把心理学定位为研究行为的科学,这是研究方向的歧化和膨胀。
行为主义心理学只是对心理的一个外在现象的研究,心理表现的整体是体态,体态还有其他形式----言谈、书面语言和眼神等等,近年来语言心理学的兴起就是一个明证。
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侧重方向是潜意识功能的探究,确切的说是对压抑在潜意识中的伤害意识的研究。
而心理的其他方面都很少涉及。
其实潜意识与意识的界限并没有弗洛伊德所说那样明显。
比如边骑自行车边看风景,骑自行车的行为控制可以根据情况变化随时出入潜意识。
本质上意识也是潜意识,意识的内容一旦不被注意就压入潜意识,变成潜意识的内容。
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是受潜意识控制的,受意识控制的行为只占很小的比例,这样有利于一个人同时从事多项运动,更深刻讲有利于人类适应自然,人的心跳、呼吸和眨眼等基本生理活动都是受潜意识控制的,这有利于减轻意识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心理学领域的分析
西格蒙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B.F.斯金纳的激进行为主义和卡尔.罗杰斯的人文主义思想是我们当代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为了更好的了解和改变人类行为的思想基础。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领域中,其将注意力集中于揭示他认为是人类个性的核心的东西:埋藏于心灵深处的隐蔽的力量和冲突。
他强烈的认为性与侵犯的驱力是行为的根本原因,童年早期是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个体的个性通过这些驱力与家庭中的社会过程发生交往而形成的。
从弗洛伊德的见解中可以看出,其对个体幸福的可能性持有怀疑的态度,因为他看到原始的性和侵犯的冲动与社会对这些冲动给予压制的不断的矛盾。
他本人对未来也很悲观,他相信人类内心的破坏倾向对人类的生存会构成巨大的威胁。
从另一方面来讲,弗洛伊德虽然把幸福看作了不现实的目标,但其把自己的著名精神分析法看作是减轻神经质的焦虑和痛苦的办法,帮助患者更好的去了解和对付内心的强大的情绪倾向。
斯金纳的激进行为主义与弗洛伊德不同,其避免进入个体内部去解释行为。
斯金纳主张的是一种极端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其核心为强调外部环境是行为的原因。
虽然他同意思想和感觉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但不认为这些内部状态决定我们做什么,他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控制于其后果,这些后果对形成“个性”(指在各种情景中我们的行动和反应)起着很重要的影响。
斯金纳认为我们对环境的影响忽视得太多,不断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解和改变内部的东西(信念、情绪、动机等等)。
他相信如果对积极的、希望做的活动系统的提供积极的后果、学校、工作和个人行为可以得到很大改善。
其认为如果无法建立对有益行为持续强化和保持的外部环境,我们的社会将会被各种问题所淹没。
罗杰斯的人文主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和激进行为主义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下:罗杰斯对于弗罗伊德把人类动机主要归为性和侵犯驱力
的观点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有完备功能的人希望实现和完善他们的潜能,认为性和侵犯成为最基本的动力是悲观和有局限性的。
对于斯金纳的思想,罗杰斯虽然承认外部环境是重要的,但其还是坚信个体的感觉和自我概念对于行为起着重要的和不可否认的作用。
罗杰斯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在做咨询和临床工作时发展起来的。
那些他认为在对内部真正的自我取得很多了解后能够重新指导生活的人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他一贯倡导当个体能够自由的去做的时候,他们就具有自我完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