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合集下载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60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3.骨盆的类型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类型
•女性型 52~58.9%
•扁平型
•类人猿型
•男性型
入口呈横椭圆形,耻骨弓大, 坐骨棘间径≥10cm
骨盆类型
•女性型 •扁平型 23.2%~29% •类人猿型 •男性型
入口呈扁椭圆形,骨盆入口前后径短, 耻骨弓大。
骨盆类型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3)尿道外口: 位阴蒂头后下方的前庭前部。
后壁有一对腺体称为尿道旁腺,其分泌物有润 滑尿道口作用。此腺常有细菌潜伏。
(4)阴道口及处女膜:
位尿道口后方。其周缘覆有一层较薄 的粘膜,称为处女膜。中央有孔,孔的 形状、大小及膜的厚薄因人而异。可因 性交或剧烈运动破裂,产后留有处女膜痕。
•女性型
•扁平型 14.2%~18%
•类人猿型
•男性型
入口呈长椭圆形,前后径大于横径, 耻骨弓小,侧壁稍内聚,坐骨较突出, 坐骨切迹较宽。
骨盆类型
•女性型
•扁平型 •类人猿型
1~3.7% •男性型
入口略呈三角形,耻骨弓小,两侧壁 内聚,坐骨突出。也称“漏斗骨盆”。
骨盆底
骨盆底(pelvic floor):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
入乳糜池
腰淋巴结
骶淋巴结 髂总淋巴结 髂内淋巴结
子宫圆韧带 髂外淋巴结 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浅淋巴结
尿道口 阴道口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三)神经:支配外生殖器的神经主要为阴部神
经,含有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与阴部内
动脉并行。
右、左骶交感与神经节
内生殖器主要由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所 支配;另外,子宫平 滑肌有自律活动,完 全切断其神经后仍有 节律性收缩,并能完 成分娩活动。

妇产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MICROSOFTWORD文档

妇产科护理学_课程课件_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MICROSOFTWORD文档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Anatomy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其相关组织与邻近器官。

骨盆为生殖器官的所在地,且与分娩有密切关系。

外生殖器(pudendum,external genitalia)一、外生殖器(一)阴阜(mons pubis):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青春期开始生长阴毛,分布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二)大阴唇(labium majus):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位置邻近两股内侧,起自阴阜,止于会阴。

外侧面与皮肤相同,皮层内有皮脂腺和汗腺,青春期长出阴毛.内侧面皮肤湿润似黏膜,皮下脂肪层富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局部受伤,出血易形成大阴唇血肿。

未婚妇女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外口。

经产妇大阴唇两侧分开(分娩);绝经后大阴唇呈萎缩状,阴毛稀少。

(三)小阴唇(labium minus):一对薄皱襞,无毛,富含神经末梢,敏感位于大阴唇内侧。

前端相互融合,再分为两叶包绕阴蒂,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叶与对侧结合形成阴蒂系带。

后端与大阴唇后端相会合,在正中线形成横皱壁―阴唇系带,经产妇受分娩影响,不明显。

(四)阴蒂(clitoris):勃起性组织(与男性阴茎海绵体相似)位于两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分三部分:前端: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极敏感。

仅阴蒂头露见,其直径6~8mm。

中:阴蒂体。

后:分为两个阴脚,附着于各侧的耻骨支上。

(五)阴道前庭(vaginal vestibule):两小阴唇之间的裂隙。

前方为尿道外口,后方为阴道口舟状窝(阴道前庭窝):阴道口与阴唇系带之间一浅窝,经产妇无。

1.前庭球(vestibular bulb):又称球海绵体,前庭两侧,由勃起性的静脉丛构成前部与阴蒂相接,后部与前庭大腺相邻,浅层为球海绵体肌覆盖。

2.前庭大腺(major vestibular glands):又称巴多林腺(Bartholin glands)。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6. 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 period):一般发生在40岁以
后,出现的早晚、持续长短因人而异.
特点:卵巢功能减退;
生殖器官开始萎缩;
月经量渐减少,周期不规则,最后绝经;
部分妇女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潮热、出汗
、情绪 不稳、抑郁、头疼、失眠等)
7.绝经后期(postmenopausal period):一般60岁以后. 特点:卵巢功能衰退 生殖器官萎缩 易发生代谢障碍而导致骨质疏松、肥胖、血压升高
外层:浅层的筋膜和肌肉
中层:即泌尿生殖膈,由两层筋膜和二层肌肉组成
内层:即盆膈,由肛提肌及筋膜组成
会 阴
会阴(perineum):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组织
在妊娠期会阴组织变软,有利于分娩;
分娩要注意保护会阴,以免裂伤。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女性一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
1. 胎儿期(fetal period):从受精卵开始到胎儿娩出.
盆分为
真骨盆 (true pelvis):影响胎儿阴道分娩;
假骨盆(大骨盆)(false pelvis)
骨盆的骨性标记
骶岬:骨盆内测量对角径的重要标志 坐骨棘:肛查、阴道检查,衡量胎先露下降程度的标志 耻骨联合:骨盆外测量 坐骨结节:骨盆外测量 髂棘:骨盆外测量 髂嵴:骨盆外测量 耻骨弓:正常角度90~100°
4. 青春期(adolescence):一般10—19岁.
特点:体格生长发育迅速
生殖器官(第一性征)发育成熟 第二性征发育明显 月经来潮 生长加速:平均每年生长9cm
5. 性成熟期 (sexual maturity):生育期,18岁左右开始,
持续约30年. 特点:规律的月经周期 生育功能处于最旺盛的时期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共45张PPT)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共45张PPT)
淋 巴:与血管伴行,分内、外生殖器淋巴。
神 经: 外阴部为阴部N(运动和感觉N)
内生殖器由交感和副交感支配。
五、★骨盆
作用:
骨骼:骶骨、尾骨、两块髋骨 关节: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尾关节 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 标记:骶岬、坐骨棘、坐骨结节、耻骨弓 分界:耻骨联合上缘、骶岬上缘、髂耻缘连线 类型:女性、男性、类人猿、扁平型 女性骨骼特点:宽、浅、结构薄而平滑、利于胎儿娩出
素的敏感性;宫口松弛,粘液增加 输卵管:增加上皮C活动,利于受精卵运行 阴道上皮 :促进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
乳 房: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 促进水钠潴留
促进骨钙沉积
★孕激素生理作用
子宫:使子宫肌松弛,降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利于受精卵生长发育;使内膜转为分泌期
输卵管:抑制其收缩 阴道上皮 :促进阴道上皮C脱落 乳房:使乳腺腺泡发育 促进水钠排泄
骨盆的平面 入口平面
中骨盆平面 出口平面
骨盆轴
六、 骨盆底
由耻骨联合下缘、尾骨尖、耻骨降支、坐骨升支
及坐骨结节围成 坐骨结节连线分前后三角:尿生殖和肛门三角区
盆底组织 外层: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 肌、 肛门外括约肌,肌腱会合成中心腱
中层:即泌尿生殖膈。上、下筋膜、 会阴深横肌、
下丘脑
GnRH ↓
垂体
↙ ↘↘
FSH LH
↘↙ 卵巢↘
↙ ↓↘
卵泡 排卵 黄体
↓ 雌激素
↓ 雌、孕激素
三、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一)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 FSH:排卵前24h左右低峰,24h左右直降
❖ LH:排卵前24h陡峰, 24h左右骤降
❖ 雌激素:排卵前高峰,排后7-8天第二峰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大小:成人非孕时长约7-8cm、宽约4-5cm、厚 约2-3cm、重约50g、容量5ml。
3.组织结构 (1)子宫体 • 内膜层:功能层周期变化,基底层无周期改变。 • 肌层:子宫收缩,止血。 • 浆膜层:脏层腹膜。
(2) 子宫颈(cervix)
颈管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
颈管阴道部为复层鳞状上皮
四、骨盆(pelvis)
(一)骨盆的组成
▫ 骨骼:2块髋骨+1块骶骨+1块尾骨
骨盆的骨骼和关节
骶棘韧带
骨盆的韧带
骶结节韧带
(二)骨盆的分界
▫ 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 分为假骨盆和真骨盆。 ▫ 真骨盆的标记:骶骨岬、坐骨棘、耻骨弓※。
五、骨盆底 (pelvic floor)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
•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 外生殖器 • 内生殖器
• 血管、淋巴及神经
• 骨盆
• 骨盆底
• 邻近器官
一、外生殖器
External generative organs
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vulva),包括: • • • • • 阴阜(mons pubis) 大阴唇(labium majus) 小阴唇(labium minus) 阴蒂(clitoris) 阴道前庭(vaginal vestibule)
1.功能:产生卵子(生殖功能) 产生性激素(内分泌功能) 2.形态:扁椭圆形腺体,4x3x1cm大小,重5-6g。 灰白色,表面无腹膜。
三、血管、淋巴与神经 • 血管:卵巢/子宫/阴道/阴部内动脉,静脉多,
静脉丛,盆腔感染易于蔓延。 • 淋巴:外生殖器淋巴、内生殖器淋巴。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妇产科护理学》第一章讲义1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妇产科护理学》第一章讲义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
初级护师考试辅导《妇产科护理学》第一章讲义1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一、外生殖器
本节考点:
外生殖器:
(1)范围
(2)组成
(一)范围
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是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包括耻骨联合至会阴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

(二)组成
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

1.阴阜即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

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生长阴毛,分布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2.大阴唇双股内侧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起自阴阜,止于会阴。

大阴唇外侧面与皮肤相同,皮层内有皮脂腺和汗腺,青春期长出阴毛;内侧面皮肤湿润似黏膜。

大阴唇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当局部损伤时。

易发生出血,可形成大阴唇血肿。

未婚妇女的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口;经产妇的大阴唇因受分娩影响向两侧分开;绝经后妇女的大阴唇呈萎缩状,阴毛也稀少。

3.小阴唇为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

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有神经末梢,故极敏感。

两侧小阴。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27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三)神经:支配外生殖器的神经主要为阴部神经,
含有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与阴部内动脉
并行。
右、左骶交感与神经节
内生殖器主要由 梨状肌
髂外动脉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所 骶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支配;另外,子宫平 阴部神经
滑肌有自律活动,完 全切断其神经后仍有 节律性收缩,并能完
蒂脚。仅阴蒂头可见,
富含神经末梢,极敏
感,能勃起。
精选可编辑ppt
7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 五 ) 阴 道 前 庭 【外生殖器】
小阴唇两侧的菱
形区域。前为阴
蒂,后为阴唇系
带,此区域包括
以下几部分:前
庭球、前庭大腺、
尿道口、阴道口
及处女膜。
精选可编辑ppt
8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腺脓肿或囊肿。精选可编辑ppt
9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3、尿道口 位于阴蒂头的后下方及前庭前 部,后壁上有一对腺体称为尿道旁腺,其分 泌物有润滑尿道口的作用。 4、阴道口及处女膜 阴道口位于尿道口后 方的前庭后部,为阴道的开口。其表面覆盖 有一层薄膜为处女膜,中间有一小孔,月经 血由此流出。处女膜可在初次性交或剧烈运 动时破裂,分娩后会形成处女膜痕。
精选可编辑ppt
34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五、骨盆底】
骨盆底组织由多层肌肉及筋膜组成,封闭骨盆出口, 其间有尿道、阴道、直肠通过。其主要作用是承载 和支持盆腔脏器并使之保持正常位置。骨盆底的前 面为耻骨联合下缘,后面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 支、坐骨升支及坐骨结节。分娩时若损伤骨盆底组 织,可导致盆底松弛,影响盆腔器官的位置与功能。 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01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汇总

01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汇总

5.雌孕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使之先后产生增生期变化和分泌 期变化,当雌孕激素同时下降后,子宫内膜因为失去激素 的支持从而功能层脱落形成月经。
卵泡发育成熟期:月经期随着黄体的萎缩,雌孕激素降到最 低水平,此时解除了队下丘脑 的反馈抑制,下丘脑开始 分泌GNRH,促使垂体FSH和LH增多,
月经周期的调节
(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 增生期 2 分泌期 3 月经期
(三) 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1 阴道粘膜的周期性变化 2 宫颈粘液的周期性变化 3 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各种激素对内生殖器的作用:
1.卵泡刺激素FSH:促进可卵泡发育,同时促使雌激素产生。 2.黄体生成素LH:促使黄体形成,分泌雌、孕激素。 3.雌激素可对下丘脑产生正、负反馈调节;(使FSH下降, LH升高) 4.孕激素对下丘脑只产生负反馈调节。(使LH和FSH均下降)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 解剖与生理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一、外生殖器
阴阜
大阴唇 小阴唇 阴蒂 阴道前庭
女性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即女阴,包 括耻骨联合至会阴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
(一) 阴阜
(二) 大阴唇 大阴唇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内含
(四)卵巢 三 邻近器官 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育龄期内生殖器
绝经后内生殖器
宫颈口变化
宫颈与宫体长度变化
青春期
婴儿期
成年期
三、血管、淋巴及神经 四、骨盆
(一)骨盆的组成
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 构成骨盆的关节有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 骨盆各部之间的韧带,以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较 为重要。妊娠期因激素的影响,韧带较松弛,各 关节的活动性亦稍有增加,有利于分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FSH:排卵前24h左右低峰,24h左右直降 ❖ LH:排卵前24h陡峰, 24h左右骤降 ❖ 雌激素:排卵前高峰,排后7-8天第二峰 ❖ 孕激素:排卵后增加,排卵后7-8天高峰
(二)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三)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1、子宫内膜 增生期:月经第5-14天。内膜修复增厚 分泌期:月经第15-28天
第15-24天,腺体增大,分泌糖原 第25-28天内膜呈海绵状 月经期:月经第1-4天 。排经血
2、子宫颈
卵泡期粘液少→多,涂片呈羊齿植物状结晶 排卵后粘液多→少,涂片呈椭圆体
3、输卵管 粘膜发生周期性变化
4、阴道粘膜 卵泡期上皮增生、角化,阴道酸性 排卵后,上皮脱落
★雌激素生理作用
卵 巢:促进卵泡发育,有助于积储胆固醇 子 宫:促进子宫发育,内膜增生,增强对催产
★阴道后穹窿 ★子宫直肠陷凹
(二)子 宫
(1)形状 外 形: 倒梨,大小,容积,重量 宫 体: 宫底、宫角 宫 颈: 宫颈管、宫颈外口、 宫颈阴道部,宫颈阴道上部
子宫狭部: 解剖学内口,组织学内口
(2)组织结构 子宫体:浆膜、肌层、粘膜 宫颈管:粘膜上皮呈单层高柱状,分泌碱性粘液
宫颈阴道部复层鳞状上皮
五、★骨盆
作用: 骨骼:骶骨、尾骨、两块髋骨 关节: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尾关节 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 标记:骶岬、坐骨棘、坐骨结节、耻骨弓 分界:耻骨联合上缘、骶岬上缘、髂耻缘连线 类型:女性、男性、类人猿、扁平型 女性骨骼特点:宽、浅、结构薄而平滑、利于胎儿娩出
六、 骨盆底
由耻骨联合下缘、尾骨尖、耻骨降支、坐骨升支 及坐骨结节围成
(四)卵巢
性腺器官,4×3×1cm,5-6g 产生卵子和激素 表面无腹膜,利于卵子排出,但癌易扩散 外皮质有卵泡,内髓质无卵泡
有血管、神经、平滑肌,平滑肌对卵巢运 动有作用
三、邻近器官
膀 胱: 位子宫前,耻骨联合后 尿 道: 短而直,近阴道,易感染 输尿管:于宫颈外侧约2cm处在子宫A后方相交叉 直 肠: 位子宫及阴道后,直肠子宫陷凹 阑 尾: 位右髂窝内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 解剖与生理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主要内容: 外生殖器,内生殖器,邻近器官, 血管、淋巴、神经,骨盆,骨盆底
一、外生殖器 阴 阜、大 阴 唇、小 阴 唇、阴 蒂、阴道前庭
二、内生殖器 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一)阴道
❖性交器官,排经血、胎儿娩出 ❖阴道穹窿:环绕宫颈周围的组织
结语
谢谢大家!
★宫颈癌好发部位: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
交界处 (3) 位置
盆腔中央,膀胱与直肠间,下接阴道, 两侧输卵管及卵巢,子宫轻度前倾前屈,靠 子宫韧带、骨盆肌 及筋膜支托
(4)★子宫韧带 圆 韧 带: 维持前倾位 阔 韧 带: 维持正中位 主 韧 带: 固定宫颈正常位置 宫 骶韧带: 间接保持子宫前倾位
四、血管、淋巴、神经
血 管:子宫、卵巢、阴道、阴部内A V与之伴行,
淋 巴:与血管伴行,分内、外生殖器淋巴。 淋巴液:髂A→ 腰淋巴结(腹主A) → 乳糜池(L2)
神 经: 外阴部为阴部N(运动和感觉N)
内生殖器由交感和副交感支配。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妇产科护理学
第二讲 主讲教师: 金 荣
素的敏感性;宫口松弛,粘液增加 输卵管:增加上皮C活动,利于受精卵运行 阴道上皮 :促进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 乳 房: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 促进水钠潴留 促进骨钙沉积
子宫:使子宫肌松弛,降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利于受精卵生长发育;使内膜转为分泌期
输卵管:抑制其收缩 阴道上皮 :促进阴道上皮C脱落 乳房:使乳腺腺泡发育 促进水钠排泄 升高体温
坐骨结节连线分前后三角:尿生殖和肛门三角区 盆底组织
外层: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 肌、 肛门外括约肌,肌腱会合成中心腱
中层:即泌尿生殖膈。上、下筋膜、 会阴深横肌、 尿道括约肌
内层:即盆膈。提肛肌和筋膜组成 会阴:阴道口与肛门间的软组织。即会阴体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月经的临床表现 ★月 经:
(5)作用 产生月经 性交后子宫成为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 孕期为胎儿发育成长的部位 分娩时子宫收缩使胎儿及附属物娩出
(三)输卵管
受精的场所,向宫腔运送受精卵 位阔韧带上缘内,内连宫角,外游离,长8-14cm 分四部分:
间质部:最狭窄,最短,1cm 峡 部:较窄,2-3 cm,最易破裂 壶腹部:较宽,5-8 cm,易受孕 伞 部:游离端呈漏斗状,开口于腹腔,“拾卵” 输卵管壁:浆膜层、肌层、粘膜层
在内分泌调节下,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月经初 潮: 月经周 期: 月 经 期: 经血 特征:
二、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性腺轴)
下丘脑
GnRH PIH↓垂体↙ 源自↘FSH LH↘↙
卵巢↘
↙ ↓↘
卵泡 排卵 黄体


雌激素
雌、孕激素
三、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一)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