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中国CPI的宏观因素
CPI与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结 果 如 表 1 2 06 14 ,修 I R = . 16 ,Fs t t 。R = . 4 1 3 F的 2 05 3 l — aii 0 t sc
值 48 4 2 , 明 模 型 拟 合 样 本 的 整 体 效 果 比较 好 。 对 [变 量 的 .5 2 5 说 J 显 著性检验 发现 ,以 5 为显著性 检验 标准 ,除 G % DP之 外 , 其
外 汇 储 备 。 £… 随机 误差 项 ,是 指 除 1 述 因 素 ,影 响 C I r 上 P 的 其 他 因 素 。考 虑 到 济 变 量 自 身 的 跨 期 影 响 , 建 立 C I白 回 归 的 P
模型 : Y p0 t +p】 tl … 十ps t +£ Y —+ Y — s t () 2
表 2 C I ・稳 性 检 验 结 果 : P的 I i
在 有 关 的 文 献 中 , 影 响 C I的 因 素 主 要 有 : 投 资 。 P
Fsh r19 ) 研 究发 现 通 货 膨 胀 与 投 资 规 模 ( 资 占 GDP的 i e(9 1 的 c 投 份 额 ) 负 相 关 关 系 的 著 性 较 低 。 投 资 的 扩 张 使 得 经 济 增 长 , 但 是 投 资 也 会 带 来 不 利 于 经 济 增 长的 后 果 ,主 要 的 原 因 是 投 资 !通 货 膨 胀 之 间 存 在 着 一 定 的 因 果 关 系 。万 世 平 等 (0 1 认 为 , 20)
2o 0 7, 的 N P C I变化 与有 关宏观 经 济 变量 的关 系,通过
OS L 检验发现 C I P 明显受到前一期、
关键 :C I O S硷硷 P L 龟回归糗型
CL D P G Pa及工资 额的影响 。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CPI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CPI影响因素分析引言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衡量物价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反映。
研究CPI的影响因素对于了解经济发展状况,指导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多元回归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能够探索多个自变量对CPI的影响,并找出其中的主要因素。
本文旨在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探究CPI影响因素,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学术界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研究。
一、多元回归模型简介多元回归模型是一种用于探究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情况的统计方法。
在多元回归模型中,因变量(即要被解释的变量)通常用Y表示,自变量(即解释变量)用X1,X2, ...Xn表示。
模型的基本形式为Y = β0 + β1X1 + β2X2 + ... + βnXn + ε,其中β0为常数项,β1, β2, ...βn为模型参数,ε为误差项。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
多元回归模型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二、CPI影响因素的选择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对CPI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自变量。
在实际研究中,可以从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国际贸易、资本流动等多个方面来考量可能的影响因素。
具体来说,常见的CPI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国际贸易额、政府支出、货币供应量等。
在选择自变量时,需要考虑其与CPI的理论关系、数据可获得度和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等因素。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为了进行CPI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首先需要收集与处理相关的数据。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国家统计局、央行等官方机构获取宏观经济指标、货币政策数据,也可以通过国际组织的官方网站或专业数据库获取国际贸易数据等。
在数据处理上,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缺失值处理和变量转换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CPI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多元回归模型CPI影响因素分析多元回归模型在经济学领域中被广泛运用,用于分析影响宏观经济指标的多个因素。
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一定时期内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标,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制定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影响CPI的因素,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CPI及其影响因素CPI作为反映物价水平的重要指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多元回归模型中,我们通常将CPI作为因变量,而将影响CPI的各种因素(如通货膨胀、失业率、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率等)作为自变量。
通过对这些自变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它们对CPI 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从而帮助政府更好地调控经济。
二、多元回归模型三、实证分析通过多元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各个因素对CPI的影响程度和方向。
我们可能会发现通货膨胀对CPI的影响是正向的,即通货膨胀的加剧会导致CPI的上升。
而失业率可能对CPI的影响是负向的,即失业率的上升可能会导致CPI的下降。
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等因素对CPI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四、政策启示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CPI影响因素分析,可以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重要的启示。
我们可以借助模型分析结果来调整货币政策,适时降低通货膨胀压力;或者通过改善失业情况来促进CPI的稳定。
对于其他影响因素,政府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手段来影响CPI的走势,从而更好地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五、风险提示在进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时,需要注意到一些风险因素。
模型本身的设定需要足够准确和全面,以确保能够反映实际经济情况。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选择高质量的数据来进行分析。
模型分析结果只是指导性的建议,实际政策制定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来全面考量。
六、结语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CPI影响因素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CPI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影响因素的分析

谢谢观看
二、文献综述
然而,尽管已有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于CPI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仍显不 足。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CPI的影响因素可能也会发生相应变 化。因此,本次演示将重新审视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影响因素,以便更 好地把握当前经济形势。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三、影响因素分析
1、人口因素:
三、影响因素分析
人口是影响CPI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市场需 求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物价水平。例如,人口老龄化可能会增加医疗保健等服务 的消费支出,推高相关商品的价格。此外,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 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偏好也不同,这将对CPI产生一定影响。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三、影响因素分析
政策因素对CPI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如利率、货 币供应量等会对市场供求关系产生影响,从而影响CPI;二是财政政策,如政府 购买、税收等会对市场主体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CPI;三是价格管制政策, 如政府对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管制,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四、重点问题研究
四、重点问题研究
3、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和排序,以便更好地把握主要矛盾,为政策制定提 供依据。
五、结论与展望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五、结论与展望
1、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口、收入、商 品进口和政策等因素是较为重要的;
五、结论与展望
2、在不同时段和不同地区,各影响因素的表现和作用程度不尽相同,需要具 体情况具体分析;
五、结论与展望
3、对CPI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有助于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加 科学的依据,从而实现更好的宏观调控效果。
中国2024年cpi 目标值

中国2024年cpi 目标值【实用版】目录1.2024 年 CPI 目标值的重要性2.中国政府对 2024 年 CPI 目标值的设定3.影响 2024 年 CPI 目标值的因素4.2024 年 CPI 目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正文一、2024 年 CPI 目标值的重要性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购买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经济指标,它是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数据。
对于我国政府而言,设定合适的 CPI 目标值,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政府对 2024 年 CPI 目标值的设定根据历史数据及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政府对 2024 年的 CPI 目标值设定为 3%。
这一目标值的设定,旨在保持物价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
三、影响 2024 年 CPI 目标值的因素1.国际经济环境:全球经济形势、国际贸易状况、各大货币汇率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的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2.国内经济政策:政府实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对物价水平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供需关系: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和需求状况,也会对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4.成本因素:生产要素价格、原材料价格等成本变动,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从而影响物价水平。
四、2024 年 CPI 目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1.保持物价稳定:合理的 CPI 目标值有助于保持物价稳定,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2.促进经济增长:物价稳定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为企业和居民提供良好的投资和消费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保障居民生活:物价稳定有助于保障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总之,我国政府对 2024 年 CPI 目标值的设定,旨在实现物价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关于我国CP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预测

关于我国CP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及预测一、CPI的定义和统计方法二、CP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三、CPI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四、CPI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五、CPI的经验预测方法一、CPI的定义和统计方法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它反映了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在不同时间段的价格变化情况。
CPI的统计方法是通过调查一定数量的家庭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及其比重,得出一个权重平均数。
二、CP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的增长会带来物价上涨,而CPI的变动也反映了经济的增长情况。
通俗来说,经济增长会导致需求增加,进而促使供需不平衡,价格上涨,反之则价格下跌。
从长期来看,CPI变动和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的趋势。
三、CPI与货币政策的关系CPI与货币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货币政策实施时,会影响货币供给及利率水平,从而影响经济与物价。
货币紧缩政策会减少货币供应,促使产业的经济活动减弱,价格回落,而货币宽松政策则会加快经济增长,从而促进物价上涨。
同时CPI的变化也反馈到货币政策的制定中。
四、CPI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通货膨胀使得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CPI作为评估物价变化的指标,是通货膨胀的一个体现。
CPI的增长率超过了一定的阈值,通货膨胀就会变得严重。
从长期来看,CPI和通货膨胀呈现了密切的关系。
五、CPI的经验预测方法CPI预测方法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来预测未来CPI水平。
其中有很多方法,如趋势分析法、季节性模型等,但最为常见的是时间序列分析法。
通过时间序列的方法,可以利用过去的CPI数据,对未来的CPI进行预测。
五个案例分析:1、2019年CPI出现明显起伏波动的原因是什么?2019年CPI数据显示,上半年CPI同比涨幅较为稳定,而下半年出现了明显的起伏。
从原材料、人工成本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一季度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是CPI出现明显起伏波动的因素之一,其次是油价上涨与工业品价格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加上人民币汇率下降等因素,导致CPI同比涨幅出现明显波动。
CPI指数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

CPI指数对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一、CPI指数概述二、CPI指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三、CPI指数变化的原因分析四、对策建议五、案例分析【一、CPI指数概述】CPI指数是一种衡量物价水平变化的指标,即消费者物价指数。
它以一定时期内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为基准,来反映这一时期的物价水平。
CPI指数主要包括日常用品、住房、医疗教育等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
它是衡量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当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情况,是制定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CPI指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CPI指数直接影响物价水平,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宏观调控、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1、货币政策影响CPI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的指标,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如果CPI指数过高,表明通货膨胀风险较大,此时央行要加强管控,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吸收市场上的过剩流动性,抑制信贷膨胀和投机性资本流入,助力国内经济平稳增长。
反之,当CPI指数较低时,央行可以采取适度宽松政策,降低利率,放松货币政策,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宏观调控影响CPI指数是反映宏观经济操作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央行和政府可以通过调控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等手段,对经济发展形势进行监测与预测,通过调整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3、社会稳定影响高通货膨胀率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导致社会信心和消费者信心下降,经济失衡、财富分配不平等等社会不良行为的上升,降低经济增长水平。
因此,CPI指数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CPI指数变化的原因分析】1、商品价格变化商品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其价格的主要原因,商品价格上涨会致使CPI指数整体上涨,商品价格下跌会使CPI指数小幅度下跌。
2、生产成本变化生产成本的变化,如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的上涨会提高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企业报价上涨,引发价格逐渐上升。
3、政策调控变化政府的货币政策对CPI指数的变化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从CPI浮动看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策略

从CPI浮动看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策略一、前言CPI作为一个宏观经济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物价水平的走势和通胀压力的程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CPI的浮动也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控指标。
因此,本文将从CPI浮动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策略。
二、CPI浮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1. CPl浮动对CPI市场的影响CPI浮动通常来说是在一定的时间内,CPI上涨或下跌的变化,直接左右着经济市场的供求状况。
CPI上涨,会导致物价上升,市场供应减少,对消费者购买的能力和信心造成负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市场的需求降低。
反之,CPI下跌,会导致物价下降,市场供应增加,对消费者购买的能力和信心造成正面的影响,从而提高市场的需求。
2. CPl浮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CPI浮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结构合理的CPI涨幅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而CPI过快上涨则会抑制经济增长速度,降低经济增长率,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策略1. 加强货币政策的调控货币政策通常是调控CPI浮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实现对通货膨胀的控制。
当CPI上涨时,更加谨慎地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利率等等。
CPI下降时,采取相反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者消费。
2.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CPI上涨与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果缺乏科技支持和创新,CPI上涨的情况就会变得更为严重。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新产业、新技术的支持,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降低CPI和提高经济增长的目的。
3. 强化市场监管手段市场监管机构应督促商家践行价格自由、自主定价的原则,主动控制价格波动,从而实现对市场的调节,维护市场秩序,避免价格波动对市场信心的打击。
4. 加强对外贸易的监测外贸的发展速度对于货币政策和货币供求的影响较大,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更是不容忽视。
针对不同的外部因素,及时调整宏观经济调控策略,避免外部因素对我国经济产生过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影响中国CPI的宏观因素第十组作者:孙天泽年级专业:2009级金融学2011年10月30日【摘要】本文是在参考了多个关于影响我国CPI的因素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从1990年到2008年的CPI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选取的自变量有GDP、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
得出的结论是:影响CPI的主要因素是GDP的一阶滞后值和货币供应量。
【关键词】: CPI GDP 货币供应量利率计量一.研究背景及目的1、研究背景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
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
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商品或服务。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CPI的意义在于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调整和节奏把握上具有重要的指标作用。
在整个经济体系中CPI与货币供应量、汇率、股市、投资与消费、需求和供给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既是一面镜子,反映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同时又是一个传感器,来自国际国内的经济变动因素通过它切实地传导入了每一个人的经济生活。
从流动性过剩问题到气候灾害,从国内房价上涨到国际油价上涨,都会在CPI上反映出来,而它的另一侧又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着。
从根本意义上说,CPI不仅是政策转化的依据,更应是如何合理安排民生、提高民众福祉的标杆。
2010年中国的GDP10.3%的增长令人们笃信中国经济增长无虞,相形之下,通胀压力跃升为2011年最大的风险因素。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
从月度同比涨幅来看,CPI全年持续上涨,从2010年年初的1.5%一直上涨至11月份5.1%的高位,而12月份4.6%的同比涨幅则是在连续6个月上涨之后的首次回落。
而2011年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
其中,城市上涨4.9%,农村上涨5.5%。
分类别看,食品上涨11.0%,烟酒及用品上涨2.0%,衣着上涨0.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1%,交通和通信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居住上涨6.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2%。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
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
首先是国内经济快速增长,近两年来GDP增长都在9%以上,CPI却没有多少波动;二是一年之内CPI大起大落,前后相差几个百分点;三是随着CPI大幅波动,国内经济一时间通货膨胀率过高,民众储蓄负利率严重,一时间居民储蓄又告别负收益,通货紧缩阴影重现。
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令人担忧,因此,对于CPI我们因该谨慎理解,将之作为一个参考数据,不能完全将CPI与我国的实际等同。
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一个观点,即货币政策首要的、长期的目标是提高价格的稳定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因此备受各国中央银行青睐。
自从 1989年新西兰储备银行首先引入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加拿大、新西兰、英国、瑞典、以色列、芬兰、澳大利亚、瑞士等)、发展中国家(智利、巴西、韩国、泰国、南非等),还是转轨国家(捷克、波兰、匈牙利等)纷纷步其后尘,先后采用了通货膨胀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推行这一政策框架。
通胀目标制要求央行通过对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测把握通货膨胀的变动趋势,提前采取紧缩政策抑制持续性的通货膨胀压力,或提前采取扩张的政策来应对持续性的通货紧缩。
货币当局事先向社会公众宣布年度物价上涨目标,并通过观察包括货币供应量、失业率、股票指数、GDP在内的一系列指标来定期分析经济态势和物价走势,做出适当的货币政策操作,确保实际物价水平维持在公布的通货膨胀预期目标之内。
影响CPI的因素有很多,根据分析主要的因素可能有:①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越大,货币的价值就越低,导致物价上升。
②利率。
利率越高,对于流动中的货币量需求降低,流通货币短缺,最终导致物价下降。
③GDP。
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实际GDP的增长代表着国内投资建设的发展速度,对于原材料的高需求也会对于通胀造成一定程度的促进。
因此,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对CPI的具体影响。
2.研究目的由于CPI是判断通胀,分析市场经济活动和政府制定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找到显著影响CPI的宏观因素,找出这些因素影响CPI的具体模型形式,得到对于目前通胀的整体性认识,并依此模型预测出未来两年CPI的升降幅度,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相关数据收集根据研究背景中的分析,模型中所需的数据为GDP、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我们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上找到了名义GDP,从中国人民银行查询到了货币流通量和利率。
模型的样本容量为19个,对于一元回归分析计算要求和数目还是足够的。
表1. 1990-2008年中国CPI、GDP、货币供应量、利率数据三、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1. 变量的选取由于GDP和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数据间的量纲级差据太大,为了使测定变量值的尺度缩小,降低模型存在异方差的可能性,我们取货币供应量和GDP的对数作为解释变量,利率则用原数据。
由于考虑到货币供应量和GDP对物价的影响效应存在着时间上的滞后,货币供应量和GDP当年的变化对CPI的影响通常难以立即显现出来,因此我们考虑将货币供应量和GDP的一阶滞后值引入模型。
2. 模型数学形式的确定为了分析被解释变量CPI和解释变量GDP、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关系,作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散点图和图4、图5、图6的线性图。
图1.CPI和GDP关系图图2. CPI和货币供应量关系图图3. CPI与利率关系图图4. GDP和货币供应量随时间的走势图图5. CPI随时间的走势图图6. 利率随时间的走势图3.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从图1、图2、图3可以看出CPI 和GDP 、货币供应量大体呈现出线性关系,与利率之间的关系不一定是线性的;从图4、图5、图6可看出CPI 、GDP 和货币供应量大致是逐年增长的,但是增速有所变动,而利率则是有增有减,但大致的趋势是逐年递减,只是变化规律不那么明显。
为了分析CPI 随GDP 、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变动的数量的规律性,可以初步建立如下模型: 123123ln ln ln ln (1)ln (1)(1)t Y X X X X X X =+++-+-+- (1)Y:CPI X 1:GDPX 2:货币供应量 X 3:利率四、模型的求解和检验1. 在EViews 里用ADF 检验法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表2. 对GDP 的对数进行单位根检验Null Hypothesis: LNX1 has a unit root Exogenous: Constant, Linear TrendLag Length: 3 (Automatic based on SIC, MAXLAG=5)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5.413646 0.0033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4.7283635% level -3.75974310% level -3.324976表3. 对货币供应量的对数进行单位根检验Null Hypothesis: LNX2 has a unit rootExogenous: Constant, Linear TrendLag Length: 2 (Automatic based on SIC, MAXLAG=5)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5.693072 0.0017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4.6678835% level -3.73320010% level -3.310349表4. 对利率进行单位根检验Null Hypothesis: X3 has a unit rootExogenous: ConstantLag Length: 4 (Automatic based on SIC, MAXLAG=5)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4.363403 0.0053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4.0044255% level -3.09889610% level -2.690439表5. 对CPI的对数进行单位根检验Null Hypothesis: LNY has a unit rootExogenous: Constant, Linear TrendLag Length: 5 (Automatic based on SIC, MAXLAG=5)t-Statistic Prob.*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3.853525 0.0482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4.8864265% level -3.82897510% level -3.362984选择显著性水平为:α=0.05,从检验结果看,对ln(CPI)、ln(GDP)、货币供应量的对数和利率的单位根检验结果中的t值均小于该显著性水平下的Mackinnon临界值,从而拒绝原假设H,表明这些时间序列均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