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十八式通灵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十八式的拳谱口诀

陈式太极拳十八式的拳谱口诀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从老架中精选而出,陈正雷创编。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陈式太极拳十八式的拳谱口诀,希望你们喜欢。
陈式太极拳十八式的拳谱口诀第一式:太极起势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六式:白鹅亮翅第七式:斜形第八式: 搂膝第九式: 拗步第十式:掩手肱拳第十一式:高探马第十二式:左蹬一跟第十三式:玉女穿梭第十四式:云手第十五式:转身双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第十七式:金刚捣碓第十八式:收势陈式太极拳的主要招式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
老架由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
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约道光咸丰年间,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难度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
其弟子陈青萍又在陈有本所传拳架基础上创编成另一拳架套路--"赵堡架"。
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
故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
陈氏太极拳有大、小架之分,亦有新、老架之别。
其它套路还包括器械和对练等等。
老架式此二套路属大架系列,为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在家传的拳架中所总结与编排的。
老架以缠丝为轴心,贯穿于整个套路。
古朴而无花架势。
一路拳以柔为主。
主要练习并建立起陈氏太极拳的功底。
因此也有人称一路拳为基础拳,练功拳。
有了一定的一路拳功底,再近一步学习二路拳。
二路拳,亦称炮捶,以刚为主。
尤其突出太极八门劲的四隅劲:采、列、肘、靠。
有了一路拳的松,二路拳的松活弹抖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小架式此套路原被称为新架。
在陈发科所编之套路流传之后,此套路逐称为小架。
小架为陈氏十四世陈有本所创。
此套路除去劲发于外的动作,把劲路涵于套路当中,蓄而待发。
整套拳打起来温文尔雅,有儒者之风范。
新架式此二套路属大架系列,为陈氏十七世陈发科由老架编排而成,经其子陈照奎定型为新架。
陈式太极18式动作名称及分解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1】动作名称:一、太极起势二、金刚捣碓三、懒扎衣四、六封四闭五、单鞭六、白鹅亮翅七、斜形八、搂膝九、拗步十、掩手肱拳十一、高探马十二、左蹬一跟十三、玉女穿梭十四、云手十五、转身摆莲十六、当头炮十七、金刚捣碓十八、收势动作歌诀:起势捣锥懒扎衣封闭单鞭鹅亮翅斜行搂膝拗步连肱拳探马蹬跟一穿梭云手摆莲脚头炮捣锥收势了教学口令:第一式起势1.并脚站立2.开步(提-开-落)3.两臂前掤4.屈膝按掌第二式金刚捣碓1.右转松沉2.左转前掤3.右转平捋4.提膝出步推掌5.马步下捋6.弓步分手7.虚步前合-起-落8.提膝举拳 9震脚砸拳;第三式懒扎衣 1.旋腰十字2.提膝按掌3.出步切掌4.右转茶壶第四式六封四闭 1.缠腰搭腕2.下捋左转上棚3.右转按掌收脚第五式单鞭 1.缠手抽丝2.提膝出步3.转体击肘4.回转搭腕5,弓步分手第六式白鹅亮翅 1.左转交掌2.上步插掌3.跟步分掌第七式斜形 1.左转砍掌2.右转提膝3.出步推掌4、马步合掌5.弓步搂推6.右转开掌7.松合转正第八式搂膝 1.松沉前合2.收脚提掌第九式拗步 1.推掌下捋提膝 2.上一步 3.上二步上三步交掌第十式掩手肱拳 1.左移开掌 2.右移蓄拳 3.蹬腿转腰顶肘发拳第十一式高探马 1.旋腰下合分掌 2.旋腰撤步上合分掌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1.收脚交掌 2.开脚开掌 3.提收脚交拳 4.蹬脚开崩拳第十三式玉女穿梭1.合分掌右转虚步2.手脚提震3.收脚交掌4.蹬脚开崩掌5.跳步穿掌-架掌插脚-转体捋掌第十四式云手 1.掤掌出脚 2.叉步左云-出步右云3.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4.叉步左云第十五式转身摆莲脚 1.转体提膝 2.出步推掌 3.弓步下捋 4.旋腰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 1.撤步前棚 2.右转后捋蓄拳 3.左转发拳第十七式金刚捣锥1.右转后捋2.左转马步下捋3.弓步分手4.虚步前合-起-落5.提膝举拳 6震脚砸拳;第十八式收势 1.开掌捧气 2.按掌沉气 3.直立收脚陈氏太极拳其主要特点有: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陈式太极18式动作名称及其分解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动作名称:一、太极起势二、金刚捣碓三、懒扎衣四、六封四闭五、单鞭六、白鹅亮翅七、斜形八、搂膝九、拗步十、掩手肱拳十一、高探马十二、左蹬一跟十三、玉女穿梭十四、云手十五、转身摆莲十六、当头炮十七、金刚捣碓十八、收势动作歌诀:起势捣锥懒扎衣封闭单鞭鹅亮翅斜行搂膝拗步连肱拳探马蹬跟一穿梭云手摆莲脚头炮捣锥收势了教学口令:第一式起势1.并脚站立2.开步(提-开-落)3.两臂前掤4.屈膝按掌第二式金刚捣碓1.右转松沉2.左转前掤3.右转平捋4.提膝出步推掌5.马步下捋6.弓步分手7.虚步前合-起-落8.提膝举拳9震脚砸拳;第三式懒扎衣 1.旋腰十字 2.提膝按掌 3.出步切掌 4.右转茶壶第四式六封四闭 1.缠腰搭腕 2.下捋左转上棚 3.右转按掌收脚第五式单鞭 1.缠手抽丝 2.提膝出步 3.转体击肘 4.回转搭腕5,弓步分手第六式白鹅亮翅 1.左转交掌 2.上步插掌 3.跟步分掌第七式斜形 1.左转砍掌 2.右转提膝3.出步推掌4、马步合掌5.弓步搂推6.右转开掌7.松合转正第八式搂膝 1.松沉前合2.收脚提掌第九式拗步 1.推掌下捋提膝 2.上一步 3.上二步上三步交掌第十式掩手肱拳 1.左移开掌 2.右移蓄拳 3.蹬腿转腰顶肘发拳第十一式高探马 1.旋腰下合分掌 2.旋腰撤步上合分掌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1.收脚交掌 2.开脚开掌 3.提收脚交拳 4.蹬脚开崩拳第十三式玉女穿梭1.合分掌右转虚步2.手脚提震3.收脚交掌4.蹬脚开崩掌5.跳步穿掌-架掌插脚-转体捋掌第十四式云手 1.掤掌出脚 2.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3.叉步左云-出步右云 4.叉步左云第十五式转身摆莲脚 1.转体提膝 2.出步推掌 3.弓步下捋 4.旋腰摆莲第十六式当头炮 1.撤步前棚 2.右转后捋蓄拳 3.左转发拳第十七式金刚捣锥1.右转后捋2.左转马步下捋3.弓步分手4.虚步前合-起-落5.提膝举拳6震脚砸拳;第十八式收势 1.开掌捧气 2.按掌沉气 3.直立收脚陈氏太极拳其主要特点有: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太极拳十八字诀详解

太极拳十八字诀详解太极拳十八字诀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太极拳技法的纲要,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它们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对太极拳十八字诀进行详解,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太极拳。
第一字:懂。
学习太极拳首先要理解它的拳理,理解太极拳的根本精神,它的拳理涵盖了求动与静的平衡、柔和协调、自然流畅、心身合一等等,所以我们必须先懂这些。
第二字:慢。
太极拳是一种缓慢的运动,慢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感知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以及方位,调整呼吸和心态,以便更好的控制身体。
同时慢速还可以锻炼耐性,增加持久力。
第三字:松。
太极拳强调松懈,保持身心松懈可以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
如果身体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力量不够用,动作不够流畅。
第四字:挺。
太极拳的身体要挺直,保持正常的站立姿势,身体要呈现一个直立的圆柱状。
这种正确的站姿可以锻炼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第五字:沉。
太极拳的身体要求沉着、稳定,保持身体的重心,控制身体动作的时候不要让身体抖动或者产生一些不稳定的状态。
第六字:微。
太极拳的身体动作要以微调为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持身体的平衡,同时通过微调可以更好的训练身体的感知和锻炼身体的柔软性。
第七字:绵。
太极拳动作要柔和细腻、流畅,让身体的气血自由流通。
绵柔的动作可以让身体更好的调整呼吸和放松身心。
第八字:如。
太极拳要注重如何使用力量,太极拳的力量是内在发酵的,不是外力推动的,通过灵活的腰部转动,来进行气的运动,并达到调节身体的效果。
第九字:意。
太极拳的动作要带有意境,也就是我们要随着动作加入我们的意念,并以意驱动身体,让动作更加自然流畅,舒服。
第十字:心。
太极拳注重内心的平衡和调节,身体与心灵是一体的,心理状态的清净和平静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太极拳通过身体的练习来调节心灵的平衡。
第十一字:身。
太极拳要先以身体为主,身体动作要准确无误,并处于合适的角度来完成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
第十二字:分。
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有由分合形态构成,这些分合要清晰准确,熟记每个动作的分合,才能让你更好的练习太极拳并掌握太极拳的技巧。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两脚立正站立,两臂自然下坠,头要自然正,二目平视,牙齿嘴唇微合,舌尖抵住上颚,呼吸要自然,首先要做到意念集中,思想清静,抛弃一切杂念,然后,屈膝松胯,提左腿向左开半步,然后移重心,放松下沉,然后两手徐徐上升与肩平。
在上升的同时,注意不要挑肩架肘,然后,再随着身体下降两手下按于小腹前,这叫太极起势。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一: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向左上方掤,现在重心偏于右腿。
动作二:两手坐腕翻掌向外加掤劲,左手变顺缠右手变逆缠,然后身体向右转重心向左移,右脚尖外摆两手变捋劲,向右后上方捋。
动作三: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脚跟铲地滑出. 左腿铲出时,双手有后撑之意,无后撑之形。
动作四:身体下沉,走下弧线,向前移重心,两手向前掤划弧,左手掤于胸前,右手掤在右膝上方,然后左手向前带,然后再与右手相合,右手领着右腿上步,右脚虚脚点地,然后右手变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再提右腿,震脚落地,用右腿的弹力来震脚。
要求:金刚捣碓在震脚的时候,重心在左脚,右脚是技击用脚,捣碓后要能抬得起,不可将重心完全右移。
捣碓时不要长身,重心在同一水平面上。
第三式:懒扎衣身向左转,右手由拳变掌,向上穿掌外翻,左手逆缠下按至左胯侧,目视左前方。
动作二,两手在胸前划弧转圆两手交叉于胸前,然后提右腿向右开一大步,脚跟内侧着地,脚尖上翘里合,目视身体右方然后重心由左腿移向右腿,然后身体向右转,把右手拉开,左手叉腰,屈膝松胯周身放松,这个步叫右弓步。
要求: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开裆要圆,虚腿脚尖要内扣,膝盖要微屈成弧形。
传统杨式太极拳练功十八式

传统杨式太极拳练功十八式
传统杨式太极拳练功十八式(拳辅)
1、预备式
2、起势
3、揽雀尾9个(右揽雀尾做5个,左揽雀尾做4个)(西3个、东2个、南2个、北2个,共9个)
4、单鞭
5、云手(数目可按场地大小做即可)
6、肘底看捶
7、倒撵猴(数目可按场地大小做即可)
8、野马分鬃(数目可按场地大小做即可)
9、左掤接左右揽雀尾(东3个、西2个、北2个、南2个)
1O、单鞭
11、搂膝拗步(数目可按场地大小做即可)
12、海底针
13、扇通背
14、翻身撇身捶
15、进步搬拦捶
16、如封似闭
17、十字手
18、收势
以上十八式练功架是李海水老师在传统杨式85式太极拳的基础上精简编制的基本功练习,因为是十八个动作,故命名为十八式练功架。
另外,按套路左右揽雀尾练习,两次做下来共是十八个。
套路中四个基本功按编排每个套路应做十八个。
但习练者可根据自己的场地大小而定练习的数量即可。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陈氏太极拳及其主要特点:1.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2.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3.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4.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5.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那么可练低架子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间轻抵上颚,二目平视。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二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胯,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裆部要松、虚、活。
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
此动呼气。
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缠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
杨氏十八式太极拳

杨氏十八式太极拳
杨氏十八式太极拳
拳法流畅、细腻,动作考究、舒展。
是一套养生、练功的好拳法。
杨氏十八式太极拳拳谱
一、起势 1.屈蹲开步 2.坠骶绷臂
二、揽雀尾 1.左弓步按 2、虚步双绷 3.右弓步按4.弓虚捋挤
三、单鞭 1、转体绷臂 2、并步收掌 3.上步绷臂4.弓步推绷
四、提手上势 1.转体合臂 2.虚步合掌
五、白鹤亮翅 1.撤步採挒 2.倒桩换势 3.虚步拖按
六、手挥琵琶 1.转体摆掌2.弓步搂推3.虚步穿掌4.落座合掌
七、搂膝拗步 1.转体摆掌2.弓步搂推3.虚步摆掌4.右弓搂推
八、搬拦捶 1.跟步分掌 2.弓步冲拳
九、高探马 1.跟步冲拳2.垫步绷分 3.虚步採挒4.落座拍按
十、右左分脚 1.跨步抹带 2.弓步採挒 3.仆步双分4.提膝分抱5、摆脚分掌(右势)左势同右
十一、倒卷肱 1.落步坠肘 2. 虚步採挒 3.转体展臂4.落跨坠刁 5. 虚步採挒
十二、斜飞势 1.并步抱球 2.撤步裹抱 3.弓步分掌
十三、海底针 1.撤步分掌2.虚步插掌
十四、闪通背 1.上步挑掌2.弓步架推
十五、抱虎归山 1.转体托掌 2.弓步推掌 3. 虚步採挒4.弓步按掌
十六、右左蹬腿 1.跟步抹带 2.弓步採挒 3. 仆步双分4.提膝合5.蹬脚分掌左势同右势
十七、十字手 1.撤步仆掌2.转体绷分 3.屈蹲落掌4.伸膝合十
十八、收势 1.松沉落掌2.并步收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