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串起的世界史邹怡《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并非一部丝绸之路的专史,而是一部世界史。

其“全新”则在于它是一部由丝绸之路串起的世界史,牛津大学历史学者彼得•弗兰科潘选择了丝绸之路这一多文明间的通道作为切入点,透视人类诸文明的接触与演进,从而避开了以某一文明为中心的偏颇。

丝绸之路,1877年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

他根据中国和欧洲史家关于中西贸易的记载,在地图上绘制了一条横贯欧亚的贸易路线,并命名为“丝绸之路”。

作者并不认为这仅仅是一条丝绸贸易的商道,甚至不仅仅是贸易路线。

全书25章:丝绸之路、信仰之路、皮毛之路、奴隶之路、霸权之路……这样的章节编排固然采用修辞的手法,但它们也提示着丝绸之路上所流通的远不止丝绸,金属、香料和玻璃在一些路段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影响,并不在于货品的流通,而在于丝路上穿行的人们将他们各自的文化像种子一样沿途撒播,包括观念、信仰、技术以及它们在物质上的表现。

因此,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诸种文明的穿行与交流之路。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以及作为西方文明基石的古代希腊和罗马,这些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而相遇。

南北美洲的人类文明,也自地理大发现以降,深刻地介入了丝绸之路的人流和物流。

尤其是中亚、西亚与东欧,它们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是丝绸之路主体之所在。

历史上,不同文明在此相遇交流,古老文明在此创生成长。

而当今,这里既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时尚之都,又是世界上最为动荡不安的地区,这是巧合吗?丝绸之路是人类诸文明间人员、物质和思想的交流之路。

各种人类文明曾在这里竞演。

欧亚大陆上,南部为希腊、罗马、波斯、埃及和印度等各大古国的发祥之地,而北部是游牧民族轮番奔驰的通道,匈奴人、突厥人、回鹘人和蒙古人先后在这条道路上策马西征,形成一次次民族大迁徙。

2012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折.(zhé)耗绰.(chuò)约水泵.(bèng)流水淙.(cóng)淙B.募.(mǜ)集缜.(zhěn)密慰藉. (jiè) 风驰电掣.(chè)C.露.(lòu)面纤.(xiān)细抚恤.(xǜ) 弦.(xuān)外之音D.栅.(zhà)栏蜷.(juǎn)缩款识.(zhì) 敷衍塞.(sè)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讳疾忌医微言大义万事具备,只欠东风B.罄竹难书两全其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掷地有声曲意逢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至高无上原型必露失之东隅,收之桑榆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B.2011年8月,科幻作家徐浩若受邀到成都举办讲座,几十位科幻创作爱好者聆听了他的报告,会后我有幸向他垂询..了有关科幻创作的问题。

C.一项对大学毕业生发展状况的调查表明,无论..他们在校成绩多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将面临各种挑战,需要用勤奋、智慧与坚韧去应对。

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近年来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纷纷购买、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希望以这种投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

C.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文言之现代生命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

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

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

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

"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

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

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

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

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

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

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

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

资阳市期末试题2014级高一下物理

资阳市期末试题2014级高一下物理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4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两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物体作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改变B.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改变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改变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改变2.如图所示,用一轻绳系一小球悬于O点。

现将小球拉至A点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

则小球从A点下摆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对小球作正功B.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C.合力对小球不做功D.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3.骑自行车是一种环保的运动。

如图所示为一种早期的自行车,这种不带链条传动的自行车前轮的直径很大。

若某人骑着自行车(前、后轮相对地面都不打滑)向前行驶时,关于该自行车的前、后轮轮缘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速度大小相同B.角速度相同C.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D.周期相同4.如图,a、b是某行星的卫星,在该行星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行星沿各自的圆轨道作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运行的线速度小于b运行的线速度B.a运行的角速度小于b运行的角速度C.a运行的周期小于b运行的周期D.a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运行的向心加速度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速度一定比分速度大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C.经典力学既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也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D.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6.一条宽为200m的平直河流,水流速度为4m/s。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关于船渡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要使船过河的航程最短,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方向应垂直河岸B.要使船过河的时间最短,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方向应垂直河岸C.船过河所需的最短时间是40sD.如果水流速度增大为6m/s,则船过河所需的最短时间将增大7.如图,a、b两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后分别沿Ⅰ、Ⅱ两倾角不同的光滑固定斜面下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滑到斜面底端时速率相等B.a、b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C.a、b沿斜面下滑过程重力做功相等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如图,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地面上。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2012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填写自己的姓名、考号;2.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悲恸.悲痛.通.红捅.娄子B.炫.耀眩.晕绚.丽旋.风C.宿.舍住.宿一宿.星宿.D.朔.风溯.源塑.料簌.簌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闲暇娇弱揠苗助长大笔如掾B.烽烟抑郁了截爽直蔽帚自珍C.绿洲脉络渡越沙漠疲惫不堪D.简陋折迭时阅数载开诚部公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儒家打劫传统之说纯属骇人听闻....,哗众取宠。

儒学是三代传统的传承者,孔子是这一传承中的关键人物,王夫之“法备于三王,道著于孔子”是对孔子与儒、儒与传统关系的最佳诠释。

B.提高英语写作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考生不可能在写作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考生们需要寻找一条终南捷径....,以在最短的时问内获得最大的收益。

C.到后来大少爷死了,更是冷一顿、热一顿,甚至有不能下箸的时候,少奶奶却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安之若素....。

D.陈云林访台,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了解,虽有海峡阻隔,但两岸一衣带水....,同为炎黄子孙的骨肉亲情是任何力量也阻隔不断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地表水冻结,动物渴死,植物冻死,人类将面临水源、食物、燃料,黑暗、疾病、强辐射损伤和空气严重污染等灾害将伴随着人类。

B.文化的流动有其自主性,非人力可控,异质文化间的碰撞、接触也往往会涌现出本土文化的韧度和张力。

C.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到,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D.生命教育,简言之,就是关爱生命的教育。

它在各国多是由于中小学生吸毒、自杀、伤人等直接危害生命健康事件的增多而提出的。

资阳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资阳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2010~2011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 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4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A 、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关于地面受到的压力说法正确的是 A .A 和B 对地面均有压力B .只有B 对地面有压力C .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B 的重力D .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A 和B 的重力大小之和2.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 1和f 2,那么 A .f 1向下,f 2向上,且f 1= f 2 B .f 1向下,f 2向上,且f 1> f 2 C .f 1向上,f 2向上,且f 1= f 2D .f 1向上,f 2向下,且f 1= f 23.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绳重力不计,不计一切摩擦,悬挂的物体重均为G =5N ,弹簧秤A 和B 的读数分别为A .5N ,0 NB .5 N ,5 NC .5 N ,10 ND .10 N ,5 N4.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力,作用在一点上,当两力同向时,合力大小为A ,反向时合力大小为B ,则当两力相互垂直时,其合力大小为A .22AB +B .22()/2A B +C .A B +D .()/2A B +5.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站在机械指针体重计上,突然下蹲直到蹲到底端静止.根据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分析方法,试分析判断整个下蹲过程体重计上指针示数的变化情况A .一直增大B .一直减小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方向成α角的 拉力F 作用,恰好作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cos sin F mg F αα-B .sin sin F mg F αα-C .sin cos mg F F αα-D .cos F mgα7.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和m (M >m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A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不计摩擦,A 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 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A .mg ,Mg B .mg ,()M m g - C .()M m g -,Mg D .()M m g +,()M m g -8.如图所示,用轻绳AO 、BO 系住一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绳AO 与竖直方向成某一角度,绳BO 水平.当绳子的悬点A 缓慢向右移动时,BO 始终保持水平,关于绳子AO 和BO 的拉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绳AO 的拉力一直在减小B .绳AO 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C .绳BO 的拉力一直在减小D .绳BO 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9.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有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10.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242s t t =+(m ),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 .0、4m/s 2B .4m/s 、2m/s 2C .4m/s 、1m/s 2D .4m/s 、4m/s 22010~2011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 理题号 二 三总分 总分人 17 18 19 20 得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 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题卷上.2.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共6个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题目中的横线上)11.(6分)作用在一个平面内,大小分别为5N、7N、10N的三个共点力,其合力的最大值是_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_.12.(3分)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3s后滑至斜面底端开始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9s停止。

资阳市高三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资阳市高三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资阳市高中2011级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到第4页,第Ⅱ卷第5页到第8页。

全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星宿./宿.舍角.色/角.逐蔓.延/顺蔓.摸瓜拓.印/落拓.不羁B.雾霾./埋.怨着.想/着.迷泥.淖/泥.古不化装载./载.歌载舞C.复辟./辟.谣折.腾/折.耗躯壳./瓜子壳.劲.旅/鼓足干劲.D.铜臭./臭.名削.价/削.减逼迫./迫.击炮包扎./扎.扎实实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妥帖亲和力披沙拣金锐不可当B.蜇居副作用指手画脚屈指可数C.凑合哈密瓜眼花缭乱膏梁子弟D.犄角嘉奖令两全齐美仗义执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书法作品能传达诗文、辞章的意趣,展示书者的修养和人格。

通过对书法艺术的鉴赏,人们能悟出书道之美,因而..点燃心灵深处爱的火花。

B.中国在东海设置防空识别区是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符合《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是完全正当、无可厚非....的。

C.王岐山指出,党风与民风紧密相连,党员应该自觉成为引领良好民风的表率,上行下...效.,党风正则民风淳。

D.黄摩崖所著的《头颅中国》这部书,以恢弘的视野和石破天惊....的洞见让惯看白文、懒于思考的读者产生味同嚼蜡之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摄制组,将镜头对准大山深处和城市底层那些在艰难岁月里肩挑手扛撑起家庭重担的十二三岁小小少年令人肃然起敬。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全卷分为第1卷和第11卷两部分。

第1卷1至2页,第11卷3至12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题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自己的姓名、考号和考题科目,·并将试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考题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15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须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一、(15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句中汉字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4月20日全国政协委员齐聚北京,与国家领导人—起共商国是,共谋.(méng)祖国建设。

B.小东同学的父亲在一次辑毒过程中,不幸以身殉.(xún)职。

C.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做事时总是丢三落(là)四的。

D.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xiāo)置辨的神气。

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有误的一项是()(3分)A.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句中指影响美观的微小缺点。

B.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C.莫扎特使我觉得左右逢源....,俯拾即是,行云流水。

左右逢源:句中指欣赏音乐的一种和谐状态。

D.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旌旗:句中指的是军中的旗帜。

3.对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界限)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到,往)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4.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威尼斯商人》的作者莎土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作家和诗人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B.宋江、鲁智深、诸葛亮、李逵都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

C.“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的利益而死呢?”一句中“是屈辱而死呢”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问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资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到第4页,第Ⅱ卷第5页到第12页。

全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答第Ⅱ卷时,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圈点勾画或作记号。

3.考试结束时,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隽.永(juàn)恬.静(tián)纤.细(qiān)踯躅.(zhú)倚.马可待(yǐ)B.蜷.缩(quán)诅.咒(zǔ)涸.辙(hé)肄.业(yì)溘.然长逝(kè)C.遗.施(wèi)幽僻.(pì)瞥.见(piē)造诣.(zhǐ)周公吐哺.(bǔ)D.袅娜.(nuó)萦.回(yíng)煤屑.(xuè)孔隙.(xì)游目骋.怀(chě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贻误瞭望相形见绌以身作则浅尝辄止B.诽谤嘶叫蔬蔬落落草木葱茏开诚布公C.切搓落蕊兑现诺言混混沌沌无济于事D.闲暇和谐畅叙幽情揠苗助长义愤填鹰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以最高安全为目标的睿翼轿车,将领先的主动安全、卓越的被动安全及创新的行驶安全技术融于一体,无论是千里驰骋还是悠然驾乘,皆让人有安之若素....的惬意。

B.佛教圣地..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

在我国的游览名山中,峨眉山可以说是最高的一个,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

长久以来,峨眉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教胜迹而闻名于世。

C.该提案拟修改婴儿配方奶粉营养成分说明和标签法规,要求在必须..营养成份列表中增加硒,并制定婴儿配方奶粉中硒的最低和最高限量标准。

D.《金枝欲孽2》可谓未播先红,可播出后,观众不绝如缕....的吐槽声和屡创新低的收视率,使这部剧播出后的效果与此前万众关注的阵势,形成鲜明的对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在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时,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自由、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

B.逝世的这个人,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C.当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

门虽是常开着,可没有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

D.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5.下列各项中对语文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常说的“鲁郭茅,巴老曹”中的“巴”,即巴金,他的代表作《家》塑造了一系列成功的人物形象,有委曲求全懦弱顺从、奉行“作揖主义”的觉慧,有充满朝气的叛逆者觉新,也有敢于以死抗争的纯洁的丫鬟鸣凤。

B.诗歌“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说的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C.《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只称《诗》,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D.盛唐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诗坛名家辈出,风格多样,出现了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出现了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郊)、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赋是一种韵散结合的新文体,它始于先秦,鼎盛于两汉,风靡于六朝,革新于唐宋,延至于明清。

可以说赋一出世,就以其特有的生命活力,丰富发展着自己,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没有夭折,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赋最早是作为诵读诗歌的意思出现的,即“不歌而诵谓之赋”,实际上是指与配乐演唱相对的诵读。

此类现象在《国语·周语上》《左传》均有记载,绝大多数是诵读现成的作品,如僖公二十三年,秦穆公宴享晋公子重耳,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

真正把赋作为诗学概念提出来的,那已是到了战国时代了,它作为“六诗”之一出现在《周礼·春官宗伯·大师》:“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后人经过比较研究,又把“风雅颂”看成诗的体裁,把“赋比兴”看成诗的作法。

唐代孔颖达曾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篇之弄辞也。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由此赋的概念逐渐演进为“铺陈其事”的创作技巧。

到了战国中后期,作为一种文体的赋开始产生了。

屈原的大量作品虽主体为楚辞,但注入了鲜明的赋之特征,班固则把屈原的作品称之为赋。

到了宋玉之时,公开以赋为篇名作文。

《史记·屈原列传》云:“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由此,赋之创作历代不息。

赋,就其内容起源于纵横家的游说之辞,在文体上则受楚辞的影响。

它以内容的铺陈夸张和辞藻绮丽纷繁为其基本特征,它既有散文之形,又有诗歌之韵。

汉赋乃一代之文学,赋家群起,赋作林立。

既有歌功颂德之辞,又有园林宫殿美化之语;既有铺采摛文、排比事类、穷极声貌的长篇宏制,又有声色犬马、游宴畋猎、睹物兴情的抒情短篇。

在赋的创作上形成了空前绝后的盛况,尽管大多数作品为帝王将相而作,但也表现了一代文人的横溢才华。

到了魏晋六朝,抒情小赋风靡文坛,虽然对统治者还有美化歌颂之词,但更多是对江海山岳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了,借自然景物来抒发心志,表现出一代文人的心境和处境,记录了那个朝代的社会现实。

到了唐宋之际,赋作风格为之一变,律赋便代表了这一时代,那些意精辞美,声情并茂的佳品一直延至明清,致使明清赋家,不得不拿起笔,挥毫作赋,言志抒情,佳品辈出。

赋作为一种文体,始终没有享受与诗词相等的待遇,在后代研究者中,常常处于冷落的境地。

这除了它自身难读不易懂之外,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欣赏者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水平不高。

随着当今全民族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赋的欣赏者和研究者增加,我们理应让它享有与诗词相同的待遇。

6.下列对“赋”的文体...的一项是..,理解不正确A.赋是韵文散文结合的新文体,始于先秦,鼎盛于两汉,风靡于六朝,革新于唐宋,延至于明清。

B.赋最早是以诵读诗歌的意思出现的,“不歌而诵谓之赋”,是指与配乐演唱相对的诵读。

C.赋产生于战国中后期,屈原的楚辞,有赋的鲜明特征。

宋玉等人创作的以赋为篇名的楚辞则是赋的创作起点。

D.赋的特点是内容铺陈夸张,辞藻绮丽纷繁,既有散文之形,又有诗歌之韵。

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到战国时期,赋作为诗学的概念被提出来。

此后,赋的概念由“诵读”逐渐演变为“铺陈其事”的创作文体。

B.汉代赋家众多,赋作林立,内容丰富,创作方法多样,既有长篇宏制,又有抒情短篇,在创作上形成了空前绝后的盛况。

C.在魏晋六朝时,赋的主要作品是写景的抒情小赋,其主要内容抒发作者的心志,表现了一代文人的心境和处境。

D.在现在,全民族的文化水平提高了,赋的欣赏者和研究者增多了,赋享有了与诗词相同的待遇。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文体的赋产生于战国中后期,在文体上受到了楚辞的影响。

B.赋发展到唐代,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律赋成为时代的主流。

C.明清的赋家,沿着意精辞美、声情并茂一脉发展,言志抒情,佳作辈出。

D.赋在历史上不被人们重视,除了难读不易懂,还在历代研究者水平不高。

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黄州快哉亭记①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于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②,周瑜、陆逊之所骋骛③,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穷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④,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上书营救,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

②睥睨:斜视的样子,引申为傲视。

③骋骛:驰骋疆场。

④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

瓮牖,用破瓮做窗。

指穷困的环境。

9.下列各句对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草木行列..行列:成行成列B.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跟随C.自放.山水之间放:放纵D.乌睹其为.快也哉为:是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其.孰能讥之乎?B.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C.举目而.足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D.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犹为能不以.之兴怀资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第Ⅱ卷(主观题,共120分)1.答第Ⅱ卷时,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圈点勾画或作记号。

2.考试结束时,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四、(28分)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于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5分)译文:(2)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5分)译文:12.这篇文章和苏轼的《赤壁赋》都写到了曹操、周瑜等人,但其作用各不相同,请分别简述在文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