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课程指导书[精品文档]
生药学教学大纲

生药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药学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生药学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药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并具备运用生药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植物药物学、动物药物学、微生物药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生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了解和分辨常见的植物药材、动物药材和微生物药材;3.掌握生药材的采收、鉴别、加工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4.理解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5.了解传统药物的研究方法和现代药物研发技术;6.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生药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植物药物学(1)植物药材的分类和常见药材介绍;(2)植物药材的采集和保存;(3)植物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4)植物药材的加工和制剂;(5)中草药配伍禁忌。
2.动物药物学(1)动物药材的分类和常见药材介绍;(2)动物药材的采集和保存;(3)动物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4)动物药材的加工和制剂;(5)动物药材的药理活性研究。
3.微生物药物学(1)微生物药材的分类和常见药材介绍;(2)微生物药材的培养和保存;(3)微生物药材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4)微生物药材的药理活性研究。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讨论、案例分析等。
课堂讲授重点讲述生药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
实验操作环节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实验报告、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
平时成绩主要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习题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能力。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于生药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生药学学纲要

《生药学》课程教学纲要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学时与学分开课生物技术专业,第七学期开课。
课程总学时48学时,3学分。
课程总学时包括课堂讲授40学时、课程实验8学时。
(二)课程性质生药学是研究生药的资源、生产、品质评价、化学成分和医疗用途等的学科。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初步具备识别、鉴定生药及其来源的种类;调查、考证药用植物和生药资源,并对其进行品质评价的能力。
熟悉生药的生产、合理开发和利用天然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了解我国天然药物资源的概况。
为从事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三)教学目的通过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如下目标:1.了解我国天然药物资源的概况。
为从事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
2.了解生药的生产、合理开发和利用天然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在实验技能方面获得初步训练。
3.了解生药品质评价的基本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熟识常用生药,其中掌握重点品种50—100余种。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植物生物学是本门课程的前修课程,这些课程是更好学习和理解生药学原理及实践基础。
通过生物化学的学习,为学生继续深造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手段。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一)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掌握:生药、生药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熟悉:生药学研究任务。
了解:生药学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1.1.生药及生药学的概念,生药学的研究内容1.2生药学的研究任务1.3生药学发展简史【重点、难点】基本概念第二章生药的鉴定【教学目的】掌握:生药鉴定的内容和目的,生药的来源鉴定、性状鉴定的方法和原理。
熟悉:显微鉴定的方法和原理。
了解:生药鉴定的依据,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理化鉴定的方法和原理。
【教学内容】2.1生药鉴定的内容和目的2.2生药鉴定的依据、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2.3生药鉴定的方法【重点、难点】正品、药典、性状鉴定、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第三章生药的资源、采收、加工与贮藏【教学目的】了解我国生药资源概况,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生药的采收、加工、贮藏与生药质量的关。
生药大纲

《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Pharmakognosi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NN101574 课程总学时:64周学时:2 学分:2.5课程性质: 必修适用专业:药学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小四黑体)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学习中医沿用的天然药材,继承传统的鉴别经验,学习现代鉴定方法,掌握生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中药真伪优劣的独力分析、鉴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从事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本课程教学分课堂讲授和实验两部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达到:掌握历代著名的本草、生药炮制的方法;掌握生药鉴定的基本方法(来源鉴定、性状鉴定、理化鉴定、显微鉴定)、生药鉴定的依据(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掌握或熟悉100多味常用生药的来源、性状、采制、产地、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定等(其中重点药物20余味,一般药物80余种);熟悉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熟悉生药的采收、加工和贮藏;熟悉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等。
本课程采用由罗集鹏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生药学》(第二版)一书作为教材。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课,它是一门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收加工、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品质评价、资源开发、药效药理与临床医疗用途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它是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学习中医沿用的天然药材,继承传统的鉴别经验,学习现代鉴定方法,掌握生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从事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1)《中国药典》2005年出版(第一部);2)康延国,中药鉴定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3)郑汉臣,生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4)陆时万,植物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该课程的考核实行理论考试制,前提是实验考核通过后方能参加理论考试。
《生药学》教学大纲

《生药学》(105010008)(4008)供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使用一说明1、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生药学是一门研究生药质量的应用型基础学科,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知识,研究生药的质量(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质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生药的资源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2、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生药鉴定、生药质量检验、质量标准制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一定数量的国内外常用生药的基本生药学知识(基原、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
3、学时安排34学时。
4、教材选用情况生药学李萍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9月第二版二、教学内容绪论(2学时)[基本内容]第一节生药学的性质和任务(1学时)第二节生药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方向(1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2、了解生药学在药学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上篇生药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一章生药的拉丁名第二章生药的真实性鉴定(2学时)[基本内容]第一章生药的拉丁名第二章生药真实性鉴定的意义(1学时)第二章生药真实性鉴定的方法(1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性状鉴定的一般方法。
2、掌握显微鉴定的一般方法。
3、掌握理化鉴定的一般方法。
4、了解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的一般方法。
第三章生药的有效性评价(4学时)[基本内容]第一节生药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1学时)第二节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和生物效应评价法(1学时)第三节生药中各类成分及定性定量分析(1学时)第四节生药多类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1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生药的有效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了解苷类(氰苷、蒽醌苷、黄酮苷、皂苷、强心苷)、生物碱、挥发油、鞣质的成分分布、结构类型。
3、掌握它们理化性质及常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生药学是我国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生药学是一门研究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具有医疗或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的科学。
结合我国实际,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细胞组织培养、医疗用途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学。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研究生药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生药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等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设计思路:根据高等学校药学本科专业规范对《生药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编写。
以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为主,并做了必要的补充与扩展,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灵活掌握生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前沿进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良好素质,为学生从事中药、特别是海洋中药和其他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质评价和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1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研究生药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生药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等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从事中药、特别是海洋中药和其他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质评价和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基本教学内容:生药的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生药的成分;植物学的基础知识;生药的质量标准;常用生药的鉴定。
(1)掌握生药及其相关概念;了解我国本草的沿革及重要的本草著作;我国生药学的发展与现状,了解中药现代化的内涵。
(2)掌握有效成分、辅成分以及效应成分的概念。
理解生药效应成分的确定方法。
理解生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与鉴别方法。
(3)了解原植物品种及其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环境条件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及其对药材生长的密切关系。
掌握生药采收、加工、干燥、贮藏的基本原则及其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4)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与基本原理,了解主要方法。
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学大纲

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生药学》是开放教育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是一门研究生药的科学。
是应用中药学、植物学、动物学、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生药(药材)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药效药理与临床医疗用途及开发利用的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本课程根据药学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在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应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介绍生药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把药学的宝贵遗产和现代药学较好的结合起来,以期能更好的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为学生从事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使学生具有生药鉴定、中药新药研制及资源保护的基本工作能力和了解临床应用的初步知识。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一)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要求1.了解生药学的发展及最新动态;熟悉生药的分类和记载。
2.了解生药标准化及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中药新药的研制与资源保护。
3.掌握生药的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4.掌握大纲规定的重要生药的来源、化学成分、鉴别特征、品质评价与应用,熟识常用生药,并能够准确识别常用药用植物和生药。
(二)基本技能要求1.掌握植物类生药显微标本片的制作技术。
2.掌握镜检,描述和作图等技术;3.掌握生药宏观、微观和显微化学的鉴别技能并能熟练地进行描述。
4.掌握大纲规定的物理、化学分析方法。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的运用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三种:文字教材、视频教材、网络课程。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视频主要包括录像教材和IP课件,各25学时,以系统讲授为主。
网络课件是课程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同时将以良好的互动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课内学时36,2学分,第五学期开设。
《生药学》课程指导书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生药学》课程学习指导书曾华金编⏹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介绍了生药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起源与发展,影响生药品质优良度的主要因素,生药的炮制,生药的鉴定及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等内容;各论共收载常用生药233种,其中重点生药75种。
通过教学要求掌握《生药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重点掌握一些常用生药及重点生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等内容。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第一章绪论(1学时)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1.有关生药学方面词汇的定义2.生药学的研究目的与任务3.生药的分类与拉丁名4.生药的记载项目二、本章重点、难点生药的分类(重点);生药拉丁名命名原则(难点)。
三、章节练习1.名词解释:药物、中药、草药、生药、生药学2.填空题(1)生药主要包括药、药和药。
(2)生药拉丁名通常由和组成。
(3)生药各药用部位的拉丁名:根,根茎,茎,树皮,花,果实,种子,叶,全草。
3.简答题(1)生药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2)学习生药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3)生药的记载大纲包含哪些项目?第二章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1学时)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1.我国古代重要的本草著作2.近代生药学的发展及我国生药学的发展历程3.我国近期内生药学科的研究重点二、本章重点、难点我国古代重要的本草著作(重点),我国生药学发展时期(难点)三、章节练习1.填空题(1)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性质的著作是_______;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_______。
(2)我国明代著名的本草著作是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_,载药__ ___种。
(3)《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共载药种。
2.简答题(1)我国生药学发展的经历了哪些时期?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第三章影响生药品质的主要因素(2学时)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1.品种(内部因至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2.产地(生长环境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3.采收对生药品质的影响4.产地加工对生药品质的影响5.包装与贮藏对生药品质的影响二、本章重点、难点产地对生药品质的影响(重点);采收对生药品质的影响(难点)。
《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药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生药学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ognosy, Pharmakognosie课程编号:学时: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36,总学时72学分:4适用对象:四年制药学本科专业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生药学》是一门研究生药的科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结合我国实际,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植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生产、采制、鉴定、化学成分、品质评价及利用等方面的科学。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
具有生药鉴定、质量评价、质量标准制定和新药研制的初步能力,熟悉生药的生产以及合理开发与利用天然资源的途径和方法,了解我国天然药物资源的概况。
因而本门课程在药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教学分课堂讲授和实验两部分,通过学习要求达到:1.熟识常用生药300种,其中掌握重点品种60余种。
2.掌握生药鉴定和品质评价的一般方法和程序,能执行现行版《中国药典》及其他药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3.具有整理祖国药学遗产和开发研究中药的初步能力。
先开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学、天然药物化学等。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篇总论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生药及生药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熟悉生药学科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我国药物知识的起源和本草沿革,国外药物知识的起源和生药学的发展及我国生药学的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生药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难点是生药学的任务。
【教学内容】一、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二、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三、生药学的起源与我国生药学的发展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生药的拉丁名命名原则,熟悉生药的记载项目,了解生药学的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生药的拉丁名组成、生药的记载主要内容和常见生药分类方法,难点是生药分类法的优、缺点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生药学》课程
学习指导书
曾华金编
⏹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介绍了生药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起源与发展,影响生药品质优良度的主要因素,生药的炮制,生药的鉴定及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等内容;各论共收载常用生药233种,其中重点生药75种。
通过教学要求掌握《生药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重点掌握一些常用生药及重点生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功效等内容。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
章节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1学时
重点掌握生药学分类方法、拉丁名及相关
概念
第二章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1学时重点掌握古代重要的本草著作
第三章影响生药品质的主要
因素
2学时
掌握影响生药品质的主要因素,生药采收
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生药学的炮制2学时
掌握生药炮制的方法及炮制前后对化学
成分的影响
第五章生药的鉴定2学时掌握生药鉴定的依据、一般程序及方法
第六章中药材及其制剂质量
标准的制订
0学时
了解药品质量标准的分类与特性及中药
质量标准的制订
第七章我国的生药资源、生
产及其开发利用
0学时了解我国生药资源概况
第八章根与根茎类6学时
掌握重要生药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
微鉴定、理化鉴定以及药理作用
第九章茎木类1学时
掌握重要生药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
微鉴定、理化鉴定以及药理作用
第十章皮类1学时
掌握重要生药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
微鉴定、理化鉴定以及药理作用
第十一章叶类1学时掌握重要生药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
微鉴定、理化鉴定以及药理作用
掌握重要生药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第十二章花类2学时
微鉴定、理化鉴定以及药理作用
掌握重要生药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第十三章果实与种子类2学时
微鉴定、理化鉴定以及药理作用
掌握重要生药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第十四章全草类2学时
微鉴定、理化鉴定以及药理作用
掌握重要生药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第十五章藻菌地衣类1学时
微鉴定、理化鉴定以及药理作用
掌握重要生药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第十六章树脂类1学时
微鉴定、理化鉴定以及药理作用
掌握重要生药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第十七章其他类1学时
微鉴定、理化鉴定以及药理作用
掌握重要生药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第十八章动物类2学时
微鉴定、理化鉴定以及药理作用
掌握重要生药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第十九章矿物类1学时
微鉴定、理化鉴定以及药理作用
第一章绪论(1学时)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有关生药学方面词汇的定义
2.生药学的研究目的与任务
3.生药的分类与拉丁名
4.生药的记载项目
二、本章重点、难点
生药的分类(重点);生药拉丁名命名原则(难点)。
三、章节练习
1.名词解释:药物、中药、草药、生药、生药学
2.填空题
(1)生药主要包括药、药和药。
(2)生药拉丁名通常由和组成。
(3)生药各药用部位的拉丁名:根,根茎,茎,树皮,花,果实,种子,叶,全草。
3.简答题
(1)生药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2)学习生药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3)生药的记载大纲包含哪些项目?
第二章生药学的起源和发展(1学时)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我国古代重要的本草著作
2.近代生药学的发展及我国生药学的发展历程
3.我国近期内生药学科的研究重点
二、本章重点、难点
我国古代重要的本草著作(重点),我国生药学发展时期(难点)
三、章节练习
1.填空题
(1)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性质的著作是_______;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_______。
(2)我国明代著名的本草著作是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_,载药__ ___种。
(3)《本草经集注》的作者是,共载药种。
2.简答题
(1)我国生药学发展的经历了哪些时期?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影响生药品质的主要因素(2学时)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品种(内部因至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2.产地(生长环境因素)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3.采收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4.产地加工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5.包装与贮藏对生药品质的影响
二、本章重点、难点
产地对生药品质的影响(重点);采收对生药品质的影响(难点)。
三、章节练习
1.名词解释:道地药材、同物异名、同名异物、发汗、正品、伪品
2.填空题
(1)树皮类生药多在采收,根皮类生药多在采收。
(2)生药干燥的方法有,,,。
(3)道地药材具备的条件有,,,。
(4)四大怀药是指,,,。
(5)浙八味有,,,,,,,。
3.简答题
(1)影响生药品质优良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确定中药材的适宜采收期的两个指标是什么?
第四章生药学的炮制(2学时)
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
1.生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2.生药炮制的目的
3.生药炮制的方法
4.生药炮制对化学成分与药效的影响
二、本章重点、难点
生药炮制的方法(重点);生药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难点)。
三、章节练习
1.名词解释:炮制、法制
2.填空题
(1)我国的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2)提出著名的“炮炙十七法”的著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