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甘肃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笔试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笔试答题技巧教师资格证笔试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关卡。
笔试的题目种类繁多,而且对于答题技巧的要求也较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有效的教师资格证笔试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认真阅读题目在答题过程中,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
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对于解答问题至关重要。
建议考生在阅读题目时可以用手指指着每个关键词,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
在阅读题目的同时,还可以在纸上做简单的标记,以便回答问题时可以更快地找到关键信息。
二、注意题目的要求和限制不同类型的题目往往有不同的要求和限制。
考生在答题前应该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要求和限制。
例如,在选择题中,有的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有的题目要求选择两个或更多个答案。
若不注意题目的要求,可能会导致答案错误。
三、合理分配时间时间对于笔试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考生应该在考试前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一般来说,选择题的答题速度相对较快,应该尽量争取更多的时间来解答主观题,因为主观题往往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组织能力。
同时,对于每道题,也要注意控制答题时间,避免在某个题目上花费过多的时间而导致其他题目无法完成。
四、扩展知识面教师资格证笔试的题目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还应该对时事和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保持关注。
通过扩展知识面,不仅可以帮助考生解答一些综合型题目,还可以提升整体的答题水平。
五、划重点、做笔记在解答一些需要较长文字的题目时,可以在纸上划重点、做简要的笔记。
这样可以帮助考生整理思路、梳理思维,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对于一些需要运用公式或者定理的题目,可以在纸上写下公式或者定理,以便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准确运用。
六、模拟考试模拟考试是检验考生备考成果的重要手段。
考生可以根据教师资格证笔试的题型和内容进行模拟考试。
在模拟考试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的难度和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通过总结和分析找到提高的方向。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答题模板(中学)

一、教师观:该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现代教师观,是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的。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促进者2.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在对待自我上不断反思。
4.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要合作。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新课程理念看待教师职业,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才能做好教书育人。
二、职业理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对学生要尊重和赞赏)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三、学生观: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充分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不同的学生之间有其独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教育公平,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或者)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因此,作为教师,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师观,公平公正的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具有自身独特性的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教师职业道德: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是值得学习的。
一、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8分)1.学习成绩一般的晓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
班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
”这表明吴老师关注()。
A.学生的个性发展B.学生的品行发展C.学生的知识习得D.学生的身心健康【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学生的个性发展2.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班主任把班会课、自习课等能利用的时间平均分配给了这三科老师用于补课。
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B.正确,有利于提高班级教学质量C.不正确,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D.不正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不正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周老师入职以来,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这表明周老师具有()。
A.尊重学生的理念B.终身学习的意识C.教学管理的能力D.课程开发的能力【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终身学习的意识4.考试结束后,又要调整座位了。
赵老师排座位的原则是:考分高的学生坐在教室的中间区域,考分低的学生坐在边角位置。
赵老师的做法是()。
A.符合公平竞争的要求B.违背平等待生的理念C.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D.违背分班教学的要求【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违背了平等待生的理念5.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A.以农村教师为重点B.以城市教师为重点C.以边区教师为重点D.以西部教师为重点【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以农村教师为重点6.某中学规定:教师迟到一次,罚款10元;缺勤一次,罚款50元。
该校的做法()。
A.正确,学校有教师管理权B.正确,学校有自主办学权C.不正确,学校没有罚款的权利D.不正确,警告无效后才能罚款【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不正确,学校没有罚款的权利7.曾受到有期徒刑两年刑事处罚的孙某申请获取教师资格证。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尽!在线做题就选针题库:/oXVZF2014年下半年统考时间为11第一个周末。
为了让大家更轻松的通过考试,我为大家汇总了一下考教师资格证的复习资料。
希望大家都可以考试顺利。
考教师资格证其实每年主要的就是历年考试真题和它的答案解析。
当然还有一定的答题技巧。
掌握了这些内容的90%再加上自己去努力学习的话,相信还是可以通过的。
下面是汇总的一些关于考试的复习资料以及答题技巧。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概述: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概念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1)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2)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3)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与他人之间的普遍的交往和全面的关系。
因为只有进行普遍的交往才能扩大人的视野,才能造成人与人之间普遍的交往、全面的联系。
(4)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5)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6)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素质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体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和措施。
(1)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2)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3)素质教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统一人类的社会发展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
因此,教育的方针和目的最终也要转变到以“人”为中心,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上来。
素质教育不但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在此基础上,针对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展开教育,使人的全面发展与其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促进个人的特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而实现人人都能尽其才的目的。
以人为本的内涵:教育价值观是指一所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与原则,是每个师生为人处世的最高价值导向,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其核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致。
2014甘肃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技巧重点

1、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 )把塑造绿林豪侠英雄作为自己的最高艺术追求,开始了小说创作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过渡。
其问世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尤其在社会影响方面,明清两代的农民和绿林豪杰起义,往往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
A.《水浒传》B.《红楼梦》C.《聊斋志异》D.《西游记》2、留白是我国古典绘画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指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以营造出“此处无物胜有物”之境。
这一理念体现在中,要求教师( )。
A.把任何道理都对学生说透、说尽B.对学生放之任之C.留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反省的机会D.抓紧课堂,放松课外3、建立系统论的科学家是( )。
A.贝塔朗菲B.维纳C.申农D.普里戈金4、下列武器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首次研发成功,并用于战争的是()。
A.坦克B.重机枪C.原子弹D.潜水艇5、对未完成义务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B.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C.部门D.学校6、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 )。
A.终身学习B.爱岗敬业C.爱国守法D.热爱学生7、古人云:“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 )。
A.学生的行为培养B.学生的能力培养C.学生的人格养成D.学生的情感体验8、“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 )。
A.统筹兼顾B.一切以教材为标准C.因材施教D.立足长远9、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10、刘老师作为班主任,只关心本班学习好的学生,将成绩差的学生座位全部排在最后,并且经常上课言语讽刺这些学生。
该老师()A.做法不正确,没有履行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B.做法不正确,没有保护学生合法权益C.做法正确,能够严格履行教育教学职责D.做法正确,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11、“而立之年”指的是( )岁。
教师资格证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教师资格证的答题技巧有哪些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众多想要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必须要面对的重要关卡。
掌握有效的答题技巧对于提高考试成绩、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答题技巧。
首先,我们来谈谈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选择题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对于这类题目,一定要认真审题,理解题干的意思。
有时候,题目中的关键词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排除错误选项。
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
将明显错误的选项先排除掉,缩小选择范围,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另外,对于一些概念性的选择题,如果对知识点不太确定,不妨从选项入手,通过对选项的分析和比较,找到其中的逻辑关系或者矛盾点,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做选择题时,不要在某一道题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如果遇到难题或者不确定的题目,可以先标记下来,等做完其他题目后再回过头来思考。
接下来是简答题的答题技巧。
简答题主要考查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在回答简答题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分点作答。
可以先对题目进行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范围,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回答。
比如,对于教育教学方面的简答题,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回答;对于心理学方面的简答题,可以从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展开。
回答时,语言要简洁明了,不要过于冗长和啰嗦。
尽量使用教材中的专业术语和表述,这样能够体现出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同时,要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即使对某个知识点不是特别熟悉,也要尽量多写一些相关的内容,也许能够踩到得分点。
论述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在回答论述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也就是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然后,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可以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案例来进行分析,这样能够使论述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
在论述过程中,要注意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论点,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和升华。
教资科一技巧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考试(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更有效地备考。
以下是一些技巧:
熟悉考试内容和题型:教师资格证科目一考试主要考察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应该熟悉考试大纲,了解考试题型和分值分布,以便更好地制定备考策略。
掌握答题技巧:针对不同的题型,考生需要掌握不同的答题技巧。
例如,对于选择题,要注重理解概念和掌握实例;对于简答题,要准确把握要点,注意语言表达的清晰和简洁;对于论述题,要深入分析问题,注重论述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做真题和模拟题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检验自己的备考效果。
同时,通过做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进行弥补。
注重积累和总结:综合素质考试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泛,考生需要注重积累和总结。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报纸等途径来扩大知识面,同时做好笔记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合理安排时间:综合素质考试时间比较紧张,考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考试来训练答题速度和时间分配,避免在考试中因为时间不够而影响成绩。
总之,教师资格证科目一考试需要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点,注重答题技巧和时间管理,同时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来检验自己的备考效果。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通关秘诀

2014教师资格证考试通关秘诀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搞好考前复习,是教师资格考试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考前复习实质上就是重新学习已学过的知识、技能,从而巩固地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能力。
将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无异于炒“冷饭”,掌握一些复习的策略和技巧是大有必要的。
在考前复习阶段,常有一些参加考试的学员反映:自己想复习,也有时间学习,只是一拿起书本就犯困,并伴有厌倦、烦躁的情绪。
这是复习迎考过程中产生心理疲劳的具体表现。
心理疲劳不像生理疲劳那样可以通过补充能量和休息恢复正常,它的消除主要靠心理调节来实现。
为此,学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就像从河里抽水,动力越足,水流量越大。
动力来源于目的,只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许多学员的经验教训表明,学习目的明确与否,学习的动力有多大,对心理疲劳的影响极其巨大。
其次,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的形成与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相联系,并有伴有愉快、喜悦的积极情绪体验。
而心理疲劳的产生正是大脑皮层抑制的消极情绪引起的。
因此,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克服心理疲劳的关键所在。
有了兴趣,学习才会有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才能使心理处于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
第三,要注意学习的多样化书本学习本身就是枯燥单调的,如果多次重复学习某门课程或章节内容,易使在脑皮层产生抑制,出现心理饱和,产生厌倦情绪。
所以学员不妨将各门课程交替起来进行复习。
另外,如果交替学习各门课程仍不能消除心理疲劳,就应该考虑暂时停止学习。
因为此时学习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加重了心理疲劳。
这些时候,学员不妨停止复习,或听听音乐、做有氧运动,对心理进行调节,这样对于消除心理疲劳也是非常有益的。
首先,考生要注意确定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法,其中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还有日常备考中需要注意的休息方法、做题方法、记忆方法等与自己的备考密切相关的方法,然后才能以事半功倍的效率进行复习备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而立之年”指的是( )岁。
A.20
B.30
C.40
D.50
2、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3、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A.1862
B.1902
C.1903
D.1912
4、( )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A.传递一接受式
B.加涅模式
C.自学一辅导式
D.范例教学模式
5、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校长由( )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A.乡(镇)
B.县级
C.当地
D.市(地)级
6、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A.德育
B.美育
C.体育
D.劳动技术教育
7、童话名篇《大萝卜》的作者是()。
A.安徒生
B.阿?托尔斯泰
C.列夫?托尔斯泰
D.马雅可夫斯基
8、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校长由( )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A.乡(镇)
B.县级
C.当地
D.市(地)级
9、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A.给予撤销
B.宣告作废
C.(永远)丧失
D.公告无效
10、刘老师作为班主任,只关心本班学习好的学生,将成绩差的学生座位全部排在最后,并且经常上课言语讽刺这些学生。
该老师()
A.做法不正确,没有履行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
B.做法不正确,没有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C.做法正确,能够严格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D.做法正确,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
11、童话名篇《大萝卜》的作者是()。
A.安徒生
B.阿?托尔斯泰
C.列夫?托尔斯泰
D.马雅可夫斯基
12、“而立之年”指的是( )岁。
A.20
B.30
C.40
D.50
13、我国学校一般实行( )负责制。
A.教师
B.校长
C.部
D.地方政府
14、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A.1862
B.1902
C.1903
D.1912
15、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制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
”这句诗描绘的是中国哪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A.春联
B.年画
C.窗花
D.皮影
16、刘老师作为班主任,只关心本班学习好的学生,将成绩差的学生座位全部排在最后,并且经常上课言语讽刺这些学生。
该老师()
A.做法不正确,没有履行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
B.做法不正确,没有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C.做法正确,能够严格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D.做法正确,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
17、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并由此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
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史上称该政变为”雾月政变”。
因此本题选B。
3.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法》自( )开始施行。
A.1994年1月1日
B.2006年9月1日
C.1995年9月1日
D.2007年6月1日
18、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
A.报酬待遇权
B.学术研究权
C.进修培训权
D.教育教学权
19、建立系统论的科学家是( )。
A.贝塔朗菲
B.维纳
C.申农
D.普里戈金
20、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A.给予撤销
B.宣告作废
C.(永远)丧失
D.公告无效
21、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校长由( )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A.乡(镇)
B.县级
C.当地
D.市(地)级
22、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制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
”这句诗描绘的是中国哪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A.春联
B.年画
C.窗花
D.皮影
23、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 )把塑造绿林豪侠英雄作为自己的最高艺术追求,开始了小说创作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过渡。
其问世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尤其在社会影响方面,明清两代的农民和绿林豪杰起义,往往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
A.《水浒传》
B.《红楼梦》
C.《聊斋志异》
D.《西游记》
24、现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指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 )。
A.终身学习
B.爱岗敬业
C.爱国守法
D.热爱学生
25、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 =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6、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A.给予撤销
B.宣告作废
C.(永远)丧失
D.公告无效
27、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以下哪项属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的内容?( )
A.学生的家庭类型
B.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
C.学生干部情况
D.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
28、现代理论认为,学生在过程中处于( )地位。
A.从属
B.被动
C.主体
D.主要
29、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并由此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
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史上称该政变为”雾月政变”。
因此本题选B。
3.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法》自( )开始施行。
A.1994年1月1日
B.2006年9月1日
C.1995年9月1日
D.2007年6月1日
30、“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 )。
A.统筹兼顾
B.一切以教材为标准
C.因材施教
D.立足长远
31、下列教师在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不恰当的是( )。
A.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
B.不时点头
C.时有微笑
D.手指指指戳戳
32、相传我国古代诗人自居易每次做完诗后,都会读给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白居易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检查作品的韵律是否朗朗上口
B.检查作品的内容是否通俗易懂
C.检查作品的主题是否符合大众趣味
D.在普通大众中推广自己的作品
33、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lo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李四光
D.高铭暄
34、“而立之年”指的是( )岁。
A.20
B.30
C.40
D.50
35、( )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A.传递一接受式
B.加涅模式
C.自学一辅导式
D.范例教学模式
36、对未完成义务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
B.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C.部门
D.学校
37、我国学校一般实行( )负责制。
A.教师
B.校长
C.部
D.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