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宋人佚简_中一件商税文书的释读_邱茜
2021高考上海语文试卷详解(有《虞美人》《吴仅传》《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的译文)

2021高考上海语文试卷详解(有详细的古诗文译文)(为更好呈现答卷样貌,答卷作了调整。
将现代文及古诗放在古文后面。
详解卷从题目考点、解题思路到答案都做了认真解读。
其中《虞美人羊山饯杜侍郎郡君十二姑及外弟天逵》《吴仅传》《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都有现代文翻译)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_。
《孟子告子上》(2)楚天千里清秋_,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王维《终南山》中的“_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_”一联,以声入景,侧面写出了终南山的幽深空旷。
(评分说明:答对1空给1分)(考点①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②再现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重点①精准记忆要求背诵的内容。
②突破易写错的字。
---突破生僻字、难写字、易写错的字。
如“丧”“楚”“吟”“隔”这四个字都是易写错别字的字。
默写时要做到五个“不”: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一字不错。
第(3)句考情景默写的。
重点①揣摩提示的情境,紧扣关键填名句。
②诗歌术语要理解。
首先锁定诗句是王维《终南山》中的,要理解“以声入景”“侧面写出”“幽深空旷”等词意。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小明想选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率冒失,以下选项中合适的一联是(B)(2分)A.立定脚跟撑起脊;展开眼界放平心。
B.鹰隼人云睐所向;骅骝得路慎于平。
C.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
D.为人竖起脊梁铁;把卷撑开眼海银。
(考点:①在提供的新情境中使用名言、名句等。
A.的意思是:练拳与做人同样首忌轻浮,立场要稳定;再忌委琐,脊梁要挺直;又忌目光短小,眼光应远大;还忌心态失衡,心情要平和。
B.鹰和隼,都是捕食小鸟和别种小动物的猛禽,比喻凶猛或勇猛的人。
骅骝:红色骏马。
睐:看。
这副对联用鹰隼、骅骝打比方,说明人首要的是明确奋斗目标,要像鹰、隼一样高飞向上,做一个有益于国家人民的品格高尚的人;一旦事业有所成就,名誉之前,千万不能骄傲自满,谨防摔跤。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威海市文登市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威海市文登市全真模拟试卷一、判断推理1.反报是指一国对另一国的虽不违法但是不友好、不礼貌的行为,以同样不友好、不礼貌并不违法的行为加以还报。
根据定义,下列属于反报的一项是()。
A、甲国是一个香蕉生产大国,其蕉农长期将产品出口乙国。
现乙国颁布法令,禁止对甲国的香蕉进口。
甲国在要求乙国撤销该禁令未果后,宣布对乙国出口到甲国的化工产品加征300%的进口关税B、丙国违法对丁国的棉花产品实行反倾销税,丁国在安理会的授权之下对丙国的棉花制成品实行贸易禁运C、戊国以提升邻国的国际地位为掩护进人己国对其国家中的内政、外交做出决策D、小张因在晋升过程中受到以老李为首的人的坚决反对,心存怨恨,伺机报复2.国外某教授最近指出,长着一张娃娃脸的人意味着他将享有更长的寿命,因为人们的生活状况很容易反映在脸上。
从1990年春季开始,该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对1826对70岁以上的双胞胎进行了体能和认知测试,并拍了他们的面部照片。
在不知道他们确切年龄的情况下,三名研究助手先对不同年龄组的双胞胎进行年龄评估,结果发现,即使是双胞胎,被猜出的年龄也相差很大。
然后,研究小组用若干年时间对这些双胞胎的晚年生活进行了跟踪调查,直至他们去世。
调查表明:双胞胎中,外表年龄差异越大,看起来老的那个就越可能先去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形成对该教授调查结论的反驳?A、如果把调查对象扩大到40岁以上的双胞胎.结果可能有所不同B、三名研究助手比较年轻,从事该研究的时间不长C、外表年龄是每个人生活环境、生活状况和心态的集中体现,与生命老化关系不大D、生命老化的原因在于细胞分裂导致染色体末端不断损耗3.文化认同,指特定个体或群体认为某一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循之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
下列不属于文化认同的是()。
A、回族文化由汉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互交织、融合而成,其生活方式、习惯等方面都深受两种文化风俗的影响B、在万宝路的电视广告中,美国西部荒原万“牛”奔腾,那个著名的牛仔挥舞缰绳套牛的形象酷极了,但香港烟民崇尚白领生活,羡慕当老板,见那牛仔上班时风吹日晒,真是命苦啊!抽万宝路香烟太没出息,太没派头了C、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一旦形成,必然会持久地支配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D、一位旅美的俄罗斯老太,在接受朋友从俄罗斯带给她的礼物时,一见NSL物上包裹的俄文旧报就激动得热泪盈眶4.①二氧化碳含量增高②南北极冰层融化③地球气温升高④工业化程度加剧⑤海水淹没大片陆地A、③—④—②—①—⑤B、②一⑤—③一①—④C、④—①—③—②—⑤D、④一③—②一①—⑤5.平静∶讲述()A、欣喜∶接受B、愤怒∶言论C、悲哀∶哀乐D、快乐∶行为6.由于深海是冷水区,深海鱼和其他物种生长缓慢,生长周期较长、性成熟期迟缓,繁殖力低。
2021届青岛第十九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青岛第十九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表妹林斤澜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
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
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
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
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
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
前边的说:“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
哪有你们城里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一下天呢,二十天呢。
就是三十天不洗也不行。
嗐,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主人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欢欢的:事情多着呢。
只有晚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是马马虎虎。
本来还要带子,现在托给人家。
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
”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
现在做客人看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
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才在那里闲得住。
不觉感慨起来:“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在呢。
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版)第三单元 复习课件(4)

(7)点铁成金:神仙故事中说神仙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
作品改好。
(8)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 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9)清沁肺腑:清新得渗透到人的内脏,比喻使人很感动。
(10)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五车:书多。
(11)索然无味:形容文章的内容空洞,文字枯燥。也作“索然寡味”。
(12)不即不离: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远。即:接 近。离:远离。
1.文章开头对郭沫若观点的质疑,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涓涓细流 娟秀 手绢
蝉联 婵娟 肆无忌惮 殚精竭虑
锱铢 缁衣 蝉联
尺牍 渎职 穷兵黩武 赎罪
3.辨析下面的几组近义词。 (1)含糊·模糊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或不认真、马虎。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或混用。 辨析:①零售商的促销活动应当明示,内容要真实、 合法、清晰、明白,不得使用 含糊 、易引起误 解的语言、文字、图片或影像。 ②一些非法职介机构,故意 模糊 工作内容和待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 王褒《渡河北》
现象
“木叶”为历代诗人所钟爱。
思考:在古诗中,诗人极少用 “树叶”,而常用“木叶”甚至 “落木”,原因何在?
“木叶”到“落木”,其 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 其关键点在哪?(请从第3段中 找答案)
关键点
在“木”字
读第四段,请思考: “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答案]A(B“鲁”应读lǔ;C“涎”应读xián; D“积”应读jī,“藉”应读jiè)
2021年安徽省淮南龙湖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安徽省淮南龙湖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云教育”是指基于云计算应用的教育平台服务。
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它搭建了一个可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及学生分工协作的在线平台,从而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完成育人任务。
近年来,“云教育”受到国内外众多教育界人士关注,此次疫情的发生让“云教育”在我国得以大面积推广。
有关“云教育”的诸多尝试都是一次次“破冰”之旅,正在改变着当下的教育生态。
不可否认,在实践过程中,“云教育”在新技术的运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育质量的保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云教育”不可能完全代替线下教育,传统课堂仍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当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恢复,相信有关“云教育”的探索不会也不应停滞。
如何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更好地融合,“云教育”如何继续发挥应有作用、扮演好恰当角色,给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教育注入新活力,助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是下一阶段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
随着教育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云教育”带给我们的有关未来教育的诸多绚丽想象,有望逐步成为更加鲜活的现实。
(摘编自杨国营《云教育拓展未来教育想象空间》)材料二:教育部会同工信部开通了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能满足5000万学生同时在线学习。
自2月17日开通以来,该平台已开设119门学科课程。
截至3月24号,共播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课程1917节,浏览量累计达到了9.94 亿次,通过平台进行在线学习的学生累计超过了1.95亿人次。
据统计,目前全国教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惠及边远贫困地区400 多万名学生,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超过60%的教师和近50%的络学习空间,逐步实现“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
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材料三:(摘编自马璐璐、姜子涵《数说疫情下的“云生活”模式》)材料四:在线教育要稳健发展,有赖内容与技术融合创新,目前,我国在线教育的盲点是定位不清晰,痛点是资源不对路,堵点是产品不赋能。
教材含注音的注释汇总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语文上册含注音的注释汇总[妖娆(ráo)]娇艳美好。
[成吉思汗(hán)]即元太祖铁木真(1162—1227)。
[娉(pīng)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冠冕(miǎn)]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飘逸(yì)]飘浮,飘散。
[摇曳(yè)]摇荡,晃动。
[旁骛(wù)]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
骛,追求。
[亵渎(xièdú)]轻慢,不尊敬。
[《庄子》记佝偻(gōulóu)丈人承蜩(tiáo)的故事]故事见《庄子·达生》。
一位驼背老人,举杆粘蝉从不失手。
孔子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说天地虽大,万物虽多,他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蝉翼上。
这个故事旨在说明,用心专一就可以达成目标。
佝偻,脊背弯曲。
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承,(用杆)取物。
蜩,蝉。
[强聒(guō)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箧(qiè)]小箱子。
[彬(bīn)彬]文雅的样子。
[恪(kè)守]严格遵守。
[矫(jiǎo)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箴(zhēn)言]劝诫的话。
箴,劝告、劝诫。
[自惭形秽(huì)]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广袤(mào)]开阔,广阔。
广,从东到西的长度。
袤,从南到北的长度。
[宽宥(yòu)]宽恕,原谅。
[游弋(yì)]在水中游动。
[轻觑(qù)]轻视,小看。
[濡(rú)养]滋养。
[坍(tān)塌]倒塌,崩塌。
[窗棂(líng)]窗格子。
[矗(chù)立]高耸地立着。
祖逖(tì)司空刘琨(kūn)绸缪(chóumóu)范仲淹断齑(jī)画粥贫窭(jù)半盂(yú)[浩浩汤(shāng)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2021年茂名市茂港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茂名市茂港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未遂赖海石一辆破破烂烂、没有车牌的小中巴,缓缓启动,晃晃悠悠跟在老太太后面。
文化广场,一群大妈随着音乐起舞。
老太太远远站在她们后面,跟着做动作:甩手、抬腿、扭头、弯腰……突然,老太太身体一歪,瘫软在地。
从停在广场边的破中巴上,跑下来两个中年汉子,抱起老太太,手忙脚乱地按、压、掐了一阵后,急急慌慌地抬上破中巴。
破中巴突突突喘着粗气向医院驶去。
医院,急救室。
医生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抢救。
一个护士高声喊:“家属家属,去收费处缴费!”中年汉子迟迟疑疑地向收费处走去。
在收费窗口,中年汉子对护士说:“护士,我是送老太太过来的,我不是家属。
我有他儿子电话。
我的手机打不了,我报号码你打一下她儿子电话好吗?”护士打完电话,往窗外一瞧,中年汉子早跑没影儿了。
三天后。
小酒馆。
彭老板举杯:“任大成,来,我先敬你一杯。
谢谢你把我妈送医院,救了她一条命。
”又说:“我有一事不解,你为什么不用手机直接打我电话?为什么叫医院打?护士打电话的时候你为什么要跑掉?如果不查医院监控,我都不知道是你送我妈来的医院。
”任大成说:“我的手机那时刚好出问题了,打不了。
我跑掉是因为我有事要办,怕医院误会,以为我是肇事者,抓住我不放。
”彭老板说:“哦,原来是这样。
你是我的恩人,我会永远记住你的。
另外,欠你那八十多万工程款,我一定想办法结清给你。
你等我的好消息。
来,我再敬你一杯。
”这回彭老板没有食言,半个月后,他把八十多万元转到了任大成账上。
任大成手下的二十多个工人师傅终于可以安安心心过个年了。
虽然拖欠了两年多,但事情总算有了圆满结果。
把钱款分发给工人后,任大成打算请彭老板喝一次酒表示感谢。
按响别墅门铃后,出来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的老爷子。
任大成疑惑地问:“请问彭老板在家吗?”“你是说这别墅原来的主人吗?”老爷子说,“他把别墅卖给我们了,他搬走了。
汉语史稿基本知识整理

第一讲绪论一、汉语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⑴何谓汉语史?所谓汉语,是指汉族人民所说的语言.而汉族是由汉朝得名.汉语、汉族都是汉代以后才有的名称. 汉语这一名称最初见于六朝<世说新语·言语>:“高坐道人不作汉语”.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谦以大教虽行,而经多梵文,虽未翻译,已妙善方言,乃收集众本,译为汉语。
” 汉语史,即汉语发展史的简称.⑵汉语史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即不同历史时期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一般内部规律和特殊内部规律。
即指针对所有语言的共同规律。
比如,语言各个构成部分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就是语言的一般规律之一。
特殊内部规律是指一定的具体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
⑶汉语史的研究意义:研究汉语史,首先是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研究汉语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有重要意义。
研究汉语史对于普通话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二、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我国学者对语言文字进行研究,是从汉代开始的。
之后历经六朝、唐、宋、元、明,到清代达到极盛(黄金时代),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叫做“小学”。
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语义研究阶段汉初(公元前3世纪)——东晋末(5世纪)代表作品是汉代的《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尔雅》《尔雅》是中国最古的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词义的专书。
关于它的作者说法不一:三国魏人张揖认为是西周初年周公,汉代郑玄认为是孔子门人,欧阳修认为是“秦汉之间学《诗》者,纂集说《诗》博士解诂之言尔。
”郭沫若认为“《尔雅》虽号称周公所作,然实秦汉之际之所纂集,其中且多秦汉人语。
”何九盈认为战国末年齐鲁一带的儒生所作.《尔雅》的成书年代也存在西周初、战国末年、西汉等不同说法.王力先生认为应在西汉。
《尔雅》按意义分类,全书十九章,每章篇名都是用“释×”表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人佚简》中一件商税文书的释读邱茜(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071002)内容提要: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王文公集》,乃是宋人用旧公文纸背面印刷而成。
其原纸文书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宋人佚简》为书名用珂罗版精印全部公之于世。
值得注意的是,在《宋人佚简》第5册中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宋代酒务文书,这些文书多以申闻状的形式呈现,其内容都是关于舒州在城酒务的一些记录,例如造酒耗用物料、作匠工食钱、酒课向各处的缴纳,以及酒课的划分等等,不一而足。
而本文所要探讨的这篇名为《在城酒务趁办祖额递年分隶窠名解发数目申闻状》的文书,经笔者考之,它应是一篇商税文书。
一直以来因其掺杂于众多酒务文书中,故而未曾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拟对这篇文书中涉及的商税分隶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宋人佚简商税文书分隶则例头子钱伍厘钱在宋代财政体系中,商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其体制大体承袭唐代,终宋一世也较少修改。
在《宋人佚简》第5册中收录有若干南宋酒务文书。
其中有一件名为《在城酒务趁办祖额递年分隶窠名解发数目申闻状》的文书,经笔者考之它应是南宋舒州商税务向舒州使府呈报的一件申闻状。
下面将对此件文书的结构、内容和性质进行分析。
原文迻录如下:1在城税务2谨具税务趁办祖额递年分隶诸司窠名解发数目下项须至申3闻者4一合趁5祖额钱贰仟陆佰贰拾伍贯伍佰肆拾壹文省6递年钱伍仟伍佰贯柒佰肆拾伍文省每月收趁钱数不等每日约合收钱壹拾伍贯贰佰捌拾文省7一分隶8税钱壹贯文省9正钱陆佰陆拾陆文省10省司课利钱陆佰参拾贰文省11伍厘钱参拾肆文省12增添钱参佰参拾肆文省13七分总制钱贰佰贰拾壹文玖分省14伍厘钱壹拾柒文省15三分省司钱玖拾伍文壹分省16经总制钱参拾文伍分伍厘省17漕司等钱陆文省18本州钱壹文玖分伍厘省19经总制钱参佰参文肆分伍厘省起赴通判厅交纳20漕司等钱陆文省赴通判厅交纳··65121本州钱壹文玖分伍厘省赴公使库交纳22省司钱柒佰贰拾柒文壹分赴军资库交纳23右谨具申24闻谨状25绍兴三十二年十一月日专拦王彪董成邵仪26成忠郎监在城酒税柳孝彦文书第1行“在城税务”点名了此件文书的呈报主体,即指舒州的商税务。
第2行则列明了此件文书要向上级汇报的三项内容即“祖额”、“递年”、“分隶”,这里的分隶当然指的是商税的分隶。
文书4至6行是前两项内容的数目,可知祖额钱是2625贯541文省,递年钱则是5500贯745文省,并将递年钱总数又折合成了每月15贯280文省。
至于7到18行,则是第三项“分隶”的内容。
从这部分各窠名的数目来看,它列明了1000文税钱在各窠名间的划分情况,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这件文书所谓的“分隶”并不是对实际发生额的记述,而是具有则例性质的一个范本,更确切地说它就是一份“分隶则例”。
它对于商税征收后的分隶工作起着指导性作用。
那么这1000文税钱是怎样划分的呢,根据数据的换算他们的结构框架应该是这样的:税钱1000文正钱增添钱省司课利钱632文省伍厘钱34文省七分总制钱221文9分省伍厘钱17文省三分省司钱95文1分头子钱38文5分经总制钱30文5分5厘省漕司等钱6文省本州钱1文9分5厘省值得注意的是,文书第16至18行这部分,只列了窠名和所分配钱数,未对其名目加以说明。
据笔者判断,这部分应是针对文书第8行所谓的1000文税钱而征收的头子钱。
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分隶窠名来看(因为头子钱是对所有出纳官钱物征收的税,所以我们可以参考酒务文书的头子钱窠名)在《宋人佚简》第5册中有《在城酒务造酒则例》这样一篇文书,其中就有头子钱的分隶情况。
原文片段迻录如下:14常酒壹升卖钱壹佰肆拾玖文足展计壹佰玖拾肆文省15正钱壹佰肆拾叁文足展计壹佰捌拾陆文省16课利钱玖拾陆文省17省司钱柒拾捌文陆分18作匠等工食钱壹拾肆文捌分省19移用钱贰文陆分省20经总制钱捌拾柒文肆分21常平司钱贰文陆分22头子钱陆文足展计捌文省23总经制钱陆文伍分柒厘省24漕司等钱壹文壹分省25本州钱叁分叁厘省文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头子钱被划分为了三个窠名,分别是“总经制钱”、“漕司等钱”和“本州·751·《宋人佚简》中一件商税文书的释读钱”。
这三项与文书《在城酒务趁办祖额递年分隶窠名解发数目申闻状》中16至18行所列的窠名相同。
此外,在《宝庆四明志》中有一篇商税则例(后文中将涉及对它的具体分析),它列明的是针对100贯文商税钱的分隶情况,其中关于头子钱的记录是这样的,原文片段迻录如下:12头子钱五贯六百文13诸司五贯四百五文14经制二贯八百五文15总制二贯文16移用司五百五十文17提刑司公使五十文18本府公使一百九十五文由上可见,头子钱共5贯600文(较之《宋人佚简》中头子钱征收率有所变化),它被划分为诸司(5贯405文)和本府(195文)两部分。
而诸司的下项经制、总制可归类为“经总制钱”,移用司、提刑司可归类为“漕司等钱”,本府公使便是《宋人佚简》商税文书中末尾的“本州钱”。
通过对比,基本可以确定这篇商税文书16至18行所列示的就是针对这“一贯文”税钱所征收的头子钱。
如此看来,文书《在城酒务趁办祖额递年分隶窠名解发数目申闻状》7至18行所列示的就应该是1038文5分这个钱数在各窠名间的划分,它的划分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按照当时的头子钱征收率,将这1038文5分析为“税钱”和“头子钱”两部分。
再将税钱析为正钱和增添钱,然后分别按比例对应各窠名。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城酒务造酒则例》与《在城酒务趁办祖额递年分隶窠名解发数目申闻状》中虽然都有头子钱的征收,但前者文书中头子钱所对应的是“正钱”,而后者文书中头子钱则与“税钱”所对应。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与商税、酒税增价的政策有关。
具体来说,南宋时酒价一再攀升,有诸多名目的添酒钱,但从文书来看其并未构成单独的窠名,而是直接并入酒价,一并算为“正钱”。
但商税则不然,在《文献通考》卷145《征榷·征商》中,马端临引止斋陈氏言曰:政和年间漕臣刘既济申明,于则例外增收一分税钱,而一分增收税钱窠名自此起。
至今以五分充州用,五分充转运司上供,谓之五分增收钱。
绍兴二年(1132),令诸路转运司量度州县收税紧慢增添税额三分或五分,而三五分增收税钱窠名自此始。
至今以十分为率,三分隶本州,七分隶经总制司,谓之七分增税钱。
而商税之重及于今日。
①参考《在城酒务趁办祖额递年分隶窠名解发数目申闻状》文书来看,1000税钱分为了正钱666文和增添钱334文,可见当时舒州商税务只增收了三分,并未增五分。
而文书中所谓的“七分隶经总制司”、“三分隶本州”则恰与文书中增添钱对应的“七分总制钱”和“三分省司钱”窠名对应。
另一方面来说,正钱与增添钱中都出现了“伍厘钱”这个窠名,那么这个“伍厘钱”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个窠名与南宋时兴盛的边境榷场贸易有关。
南宋时,政府在与辽、金边界处的州县设置榷场,与辽、金进行贸易往来。
据文献所载,绍兴十二年时,南宋于盱胎军置榷场,并立法:商人资百千以下者,十人为保,留其货之半在场,以其半赴泗州榷场博易,俟得北物,复易其半以往。
大商悉拘之,以待北贾之来。
两边商人各处一廊,以货呈主管官牙人往来评议,毋得相见。
每交易千钱,各收五厘息钱入官。
②可见这“五厘息钱”应是边境榷场中对商品交易所征收的税。
而《宋人佚简》中的文书皆出于南宋时的舒州(安庆府)③。
所谓“舒州”,原为庐州之舒城,绍兴三十二年划归舒州。
地属淮西。
而两淮之地,早在北宋时就是南北交通之要道。
入南宋后,宋金边境贸易频繁,宋金沿淮贸易则最早始于·851·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第3期①②③马端临:《文献通考》考145《征榷·征商》,中华书局1986年。
李心传:《朝野杂记》甲集卷20《榷场》,中华书局2006年,第471页。
《宋史》卷88《地理四》:“安庆府,本舒州,同安郡,德庆军节度使。
”中华书局1977年,第2184页。
绍兴五年,当时宋在楚、濠、庐州、寿春府设置市易务,官方也自行贸易。
置市易务主要目的是借此得到收入,补贴财政。
至绍兴十二年宋政府又在盱胎军等多处广置榷场。
而旧有之榷场并未取缔①。
因此结合《宋人佚简》来看,舒州商税务文书里面出现“伍厘钱”窠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下面,我们回到《在城税务趁办祖额递年分隶窠名解发数目申闻状》这篇文书中,继续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上文中,我们已讲明了文书7—18行的结构和内容。
下面来讨论19—22行这部分。
19经总制钱参佰参文肆分伍厘省起赴通判厅交纳20漕司等钱陆文省赴通判厅交纳21本州钱壹文玖分伍厘省赴公使库交纳22省司钱柒佰贰拾柒文壹分赴军资库交纳在这部分中,列明了几个窠名和其所对应的数字,以及其所对应的缴纳去处。
他们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仔细核算文书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这部分窠名钱数相加之和,正是1038文5分,与上文中的分隶总数相同,它等于上文“税钱”+“头子钱”之和。
而具体到每个窠名,则与上文中相同的窠名加总之和相等。
详细来说第19行的“经总制钱”303文4分5厘,正是前文中16行、14行、13行、11行的加总之和,他们都是经总制钱。
(这里我们还可以发现,原来伍厘钱最终也归入了经总制窠名)。
而文书第20行“漕司等钱”6文正是上文第17行的“漕司等钱”6文。
第21行“本州钱”1文9分5厘则是第18行的“本州钱”。
第22行“省司钱”727文1分,则是上文第10行、15行相加之和。
这样看来,文书7—18行这部分是将1038文5分划入各窠名。
而19—22行这部分,则是按窠名来归总的钱数,并指明了缴纳去处。
下面来看文书落款部分。
文书末尾处列明了文书的撰写年月,以及经手文书的几个官吏。
值得注意的是“成忠郎兼在城酒税柳孝彦”这个人,所谓“酒税”,应是酒务和税务的合称。
这一点李伟国先生在《绍兴末隆兴初舒州酒务公文研究》一文中曾提及,他还指出虽然南宋酒务和税务各有印鉴,但其监当官往往可以互兼,机构亦可通用。
关于此,戴静华先生在其文章《宋代商税制度简述》中指出宋代之税务多以武臣监当,多由转运使推荐,吏部差官,除收税外有时还复带经管其他事物,如代办茶盐之事等。
并且宋之茶盐酒税四事常并论,其治所亦往往合一,这一点南宋诸多方志中都有记载。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文书末尾柳孝彦这个人应是当时身兼在城酒务和税务两处的监官。
至于文书第25行所谓的“专栏”“王彪、董成、邵仪”。
则是宋政府在对商税的“过税”征收过程中,派专人在交通枢纽处沿途设税务、场务,对往来行人商旅征税,这些被委派把持沿途税场务的人就称为“拦头”或“专拦”。
南宋时,地方官多依赖娴熟旧法往例的胥吏榨取赋税,监税官对商事多不重视也不熟习,专栏则多以民充,因其了解山川民俗,故监官有新旧交替,而拦头还是原界人马。
②那么很显然,王彪、董成、邵仪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