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单芯电缆接地方式

合集下载

5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

5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

5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
介绍
本文档旨在探讨5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的基本接地方式,以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应用该技术。

背景
5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常用于高压电力输电和配电系统中。

正确的接地方式对于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采取
适当的方法进行接地。

基本接地方式
以下是5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的基本接地方式:
1. 回流式接地:即将回路中的一端接地,而另一端与设备接地。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保证设备安全的情况,能有效地减少电流通过
接地回流的路径。

2. 集中式接地:将所有回路的中性点通过导线连接到一个集中的地线点。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集中控制和监测接地状态的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护和管理。

3. 分散式接地:将每个回路的中性点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到单独的地线点。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独立控制和监测每个回路接地状态的系统,能够降低故障扩散的风险。

4. 屏蔽式接地:在电缆的金属屏蔽层上分别安装接地装置,使其与大地保持良好的接触。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减小电磁辐射和提高电磁兼容性的系统。

结论
在选择5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的接地方式时,应根据具体的系统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确保选择适当的接地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5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的简要介绍。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 张三. 高压电力系统设计手册. 电力出版社, 20XX. - 李四. 电缆接地技术应用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XX.。

1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

1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

1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概述
本文档介绍了1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的基本接地方式。

这些接地方式是用于确保电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直接接地方式
直接接地方式是指将电缆的金属护套与地面直接连接,以形成低阻抗的接地路径。

这种方式适用于地下埋设的电缆,可以有效消除电缆中的潜在接地故障。

2. 绝缘接地方式
绝缘接地方式是指将电缆的金属护套与接地电阻器相连接。

接地电阻器将电缆的金属护套与地面隔离,以减小接地故障对电缆系统的影响,提高电缆系统的可靠性。

3. 屏蔽接地方式
屏蔽接地方式是指将电缆的金属护套与接地屏蔽相连接。

接地屏蔽将电缆的金属护套与地面隔离,以减小接地故障对电缆系统的影响,并提供对外界电磁干扰的屏蔽保护。

4. 多重接地方式
多重接地方式是指在电缆系统中采用多个接地点,以提高接地的效果和可靠性。

这种方式适用于长距离电缆系统和对电缆系统可靠性要求更高的场合。

结论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接地方式对于1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在选择接地方式时,应考虑电缆的埋设环境、电气要求和可靠性要求,并确保接地系统满足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单芯电缆接地

单芯电缆接地

随着我国电网改造的深入,大量的架空线被电力电缆取代。

电力电缆跟架空线不同,它被埋在地下,运行维护较困难,正确使用电缆,是降低工程投资,保证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条件。

在城市配电网络中,应用最广的是10 kV的电力电缆,一般是使用交联聚乙烯铠装三芯电缆,这种电缆金属护套一般只需直接接地即可。

而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和三芯电缆不同。

现从单芯电缆使用过程中经常被忽略的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动势,现分析一起变电所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套错误接地引起的故障,并介绍实用的接地措施。

1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过电压和环流的产生单芯电力电缆的导体中通过交流电流时,其周围产生的磁场会与金属护套交链,在金属护套上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电缆的排列和电缆长度有关。

对三相等边三角形排列的电缆,如果将金属护套两端直接接地,就会在金属护套中形成环流,环流的大小与电缆相应的长度,导体中电流大小有关。

出于经济安全考虑,在一些电缆不长,导体中电流不大的场合,环流很小,对电缆载流量影响也不大,是可以将金属护套的两端直接接地的。

如果仅将电缆的金属护套一端直接接地,在正常运行时,电缆的金属护套另一端感应电压应不超过50 V(或有安全措施时不超过100 V),否则应划分适当的单元设置绝缘接头。

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导体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会在金属护套上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危及护层绝缘,因此在电缆线路单相接地时,在电缆的未接地端,应加装过电压保护器接地。

2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连接与接地为了解决电缆金属护套两端同时接地存在环流,和一端直接接地,在另一端会出现过电压矛盾的问题,电缆金属护套应针对电缆长度和导体中电流大小采取不同的接地形式。

电缆线路不长时,电缆金属护套应在线路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经过电压保护器接地,如图1所示。

电缆越长,电缆非直接接地端产生的感应电压越高,为保证人身安全,电缆在正常运行时,非直接接地端感应电压应限制在50 V以内,在短路等故障情况下,金属护套绝缘的冲击耐压和过电压保护器在冲击电流作用下的残压,配合系数不小于1.4。

66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

66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

66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66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的基本接地方式。

根据电缆的特点和要求,为确保安全和稳定的电力运行,接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直接接地方式直接接地是最常用的一种接地方式。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接地电极:将电极埋入地下,通常采用铜或镀锌钢制成。

2. 连接电缆与接地电极:将电缆的金属护套或铠装与接地电极连接。

3. 确保连接可靠:使用合适的接地夹、焊接或螺旋连接等方式,确保电缆与接地电极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为了减小故障电流和三相电流不平衡的影响,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具体步骤如下:1. 找到电缆的中性点:对于三相单芯电缆,将三个相导体分别连接到电缆的中性点。

2. 接地中性点:将电缆中性点与地面接地电极连接。

3. 安装故障指示器:在接地线路上安装故障指示器,以监测电缆的故障情况。

电压位移接地方式电压位移接地方式是为了减小故障电流和限制故障电压的影响,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电缆长度和接线容量,确定适当的电容量。

2. 安装电:将电连接到电缆线路上,使其与地面接地电极相连。

3. 调整电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参数,以达到故障电流和电压限制的要求。

总结根据电缆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非常重要。

直接接地方式简单可靠,而绝缘中性点接地方式和电压位移接地方式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具体的场景和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接地方式。

高压单芯XLPE绝缘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方式的选择

高压单芯XLPE绝缘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方式的选择

生 短路 故障 、 受操 作过 电压 或雷 电电压 冲击 时 , 遭 电缆 的金 属 屏蔽 用 接地 线夹 与原 接地 线连 接 ,另一 端 与接地 带之 间采 用接 地 螺栓 层 上会形 成很 高 的感 应 电压 , 至可 能击 穿护 套绝缘 。 甚 连 接 , 地线 夹和 接地 螺栓均 采用 防水胶 带密 封 处理 。 接 此时 , 如果 仍将 铝包 或金 属屏 蔽层 两 端三 相互 联接 地 , 则铝 包 或金 属屏 蔽层将 会 出现很 大 的环流 ,其 值可 达线 芯 电流 的 5% 0 此种 方法 有效 解 决 了隧道架 设 电缆 线路 金属 护套 接地 端 因受
4 结语
总 之 , 实际 施工 中, 据 不 同情况 , 常 采 用 的金 属屏 蔽 层 在 根 经 接地 方式 有 : 一端直 接接 地 方式 ; 一端 直接 接地 另 一端 加护 层保 护 器接 地方 式 ; 两端直 接接 地方 式 ; 间接地 两端 加 护层保 护 器接地 中 方式 ; 两端 接地 中 间若干 交叉互 联方 式等 。
Yyg o io n ni g J a
茎羹
高压单芯 X P L E绝缘 电缆 金属屏蔽层接地方式 的选择
王 洪 艳
( 胜利石油管理局 电力 管理 总公司, 山东 东营 2 7 0 ) 5 0 0 摘 要:5k 3 V及 以上高压单芯 电缆在城区 的应用 比较普遍 , 根据施工 中遇到 的实 际问题介 绍了几种 高压 单芯电缆接地 方式 , 而达到 降低 从
5 ; 采取 了有效 措施 时 , 得大 于 1 0 , 应对 地 绝缘 。因 0V 如 不 0 并 V)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此, 应针对 不 同情 况合 理选 择单 芯 电缆屏 蔽层 的接地 方式 。

35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

35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

35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在高压电缆线路安装运行中,单芯电缆线路的金属护套只有一点接地时,需要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不超过50V,同时对地绝缘。

然而,由于不规范的敷设和接地方式、电缆外护套受损、电缆护层保护器被击穿等原因,单芯电缆系统故障时常常出现接地环流异常的情况。

因此,监控金属屏蔽层接地环流是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以下是三相单芯电缆常用的四种接地方式:1.金属屏蔽两端直接接地:这种方式适用条件比较苛刻,一般不宜采用。

2.金属屏蔽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接地:适用于单相电缆线路长度X≤L(基本上为一盘电缆长度,L长500米内)。

3.金属屏蔽中点接地:适用于单相电缆线路长度X在L<X≤2L(基本上为两盘等长电缆,L长1000米内)。

有两种方式可选:方式A:中间接地点安装一个直通接头。

方式B:中间接地点安装一个绝缘接头。

A、B两种接地方式的区别:通过直通接头接地,减少一台“直接接地箱”,但电缆外护套出现故障时,不方便确定故障点位置;通过绝缘接头接地,多一台“直接接地箱”,成本略有增加,但能快速确定故障点位置,方便维护。

当电缆线路长度X略大于2L时,可在分段中再装设回流线。

这样可以降低屏蔽的感应电压,单段电缆长度也可以适当加长。

4.金属屏蔽层交叉互联:适用于电缆线路长度X在2L<X≤3L(基本上为三盘等长电缆,L长1500米内)。

每三段电缆为一单元,每单元内安装两个绝缘接头,通过同轴电缆引出金属护套并经互联箱进行交叉互联后,通过电缆护层保护器接地,电缆两端的金属护套直接接地,形成一个互联段位。

每单元之间安装直通中间头,金属护套互联后直接接地。

在电缆线路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电缆长度和数量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实际情况,当电缆线路长度在3L到9L之间时,可以采取不同长度和数量的电缆。

当电缆线路长度在3L到4L之间时,我们通常选择四盘等长电缆,每盘电缆长度不超过2000米。

当电缆线路长度在4L到5L之间时,我们通常选择五盘等长电缆,每盘电缆长度不超过2500米。

10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

10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

10kV及以上三相单芯电缆基本的接地方式三相单芯电缆在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下的接地方式有以下几种基本方法:1. 电气接地:三相单芯电缆可以采用电气接地方式,即将电缆的金属护套和接地系统连接。

这可以防止电缆金属护套产生电场,减小电磁辐射的干扰,并对电缆产生的故障电流进行安全地引流。

电气接地:三相单芯电缆可以采用电气接地方式,即将电缆的金属护套和接地系统连接。

这可以防止电缆金属护套产生电场,减小电磁辐射的干扰,并对电缆产生的故障电流进行安全地引流。

2. 绝缘接地:绝缘接地是指将电缆的金属护套与绝缘层隔离,不与接地系统连接。

这种方式适用于要求较高的绝缘保护,以及在电缆路径中存在其他导体需要接地的情况。

绝缘接地:绝缘接地是指将电缆的金属护套与绝缘层隔离,不与接地系统连接。

这种方式适用于要求较高的绝缘保护,以及在电缆路径中存在其他导体需要接地的情况。

3. 共模接地:共模接地是指将电缆的三相导体同时与接地系统连接。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减小电缆的正常和故障电流对环境的影响,降低电磁辐射水平的场合。

共模接地:共模接地是指将电缆的三相导体同时与接地系统连接。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减小电缆的正常和故障电流对环境的影响,降低电磁辐射水平的场合。

4. 单点接地:单点接地是指将电缆的一相导体与接地系统连接,而其他两相导体绝缘处理。

这种方式可以减小电缆的故障电流流经接地电阻产生的接地电位差,降低对电缆承压层的影响。

单点接地:单点接地是指将电缆的一相导体与接地系统连接,而其他两相导体绝缘处理。

这种方式可以减小电缆的故障电流流经接地电阻产生的接地电位差,降低对电缆承压层的影响。

5. 多点接地:多点接地是指将电缆的多个点与接地系统连接,以分散电缆的接地电位差。

这种方式适用于特殊环境,要求对电缆的接地保护更加严格的场合。

多点接地:多点接地是指将电缆的多个点与接地系统连接,以分散电缆的接地电位差。

这种方式适用于特殊环境,要求对电缆的接地保护更加严格的场合。

高压单芯电缆护层接地方式的研究与应用

高压单芯电缆护层接地方式的研究与应用

0引言高压单芯电缆被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变电站及工业和商业建筑等领域,传输和分配大量的电能[1],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高压单芯电缆的护层由于老化、火灾、机械损坏等多种原因,可能会发生接地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和应用高压单芯电缆护层的接地方式成为当今电力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曾含等[2]基于优化包覆层结构,提出高压单芯电缆暂态热路建模方法,将复杂的3层结构统一化处理,并通过实验获取热容和热阻参数。

王航等[3]进行波纹金属护套高压单芯电缆线芯护层互感的研究,使用比奥—萨伐尔定律解算高压电缆线芯电流的磁感应强度,运用高斯定理求解波纹护套截面的磁通量;建立环形纹和螺纹护套的参数方程,并确定内外曲面作为磁通量积分边界,推导出线芯与波纹护套互感和等效直径方法误差的解析公式。

刘日朗[4]采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ATP-EMTP )进行输电电缆护层多点接地故障研究,使用仿真软件模拟电缆护层多点接地故障及其他故障情况,比较不同因素对护层环流值产生的影响。

电力系统规划不断扩大,对电气化专用电缆的需求越来越大,电缆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气绝缘组合电气设备开关柜的进出线,也是电力系统输电、配电导线。

由于电力系统中变电低压设备主要采用全封闭组合电气设备,所有线路导线全部采用高压单芯电缆,而且高压单芯电缆成本低、高压耐受性能强,具有普通电缆不可代替的优势,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和批量化生产。

然而,高压单芯电缆在电力系统中的大量应用带来了许多新的故障,如单线接地故障、高压单芯电缆护层套被烧融、高压单芯电缆终端头被击穿等,电缆金属护层的保护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巡视查验人员的生命安全。

经查验,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压单芯电缆护层的接地方式不合理。

现行的接地方式仍沿用普通电缆接地方式,为两端分别并联接地,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不仅电缆护层感应电势较大,而且电缆接地故障率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单芯电缆接地
电力安全规程规定:电气设备非带电的金属外壳都要接地,因此电缆的铝包或金属屏蔽层都要接地。

通常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都采用两端接地方式,这是由于这些电缆大多数是三芯电缆,在正常运行中,流过三个线芯的电流总和为零,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外基本上没有磁链,这样,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就基本上没有感应电压,所以两端接地后不会有感应电流流过铝包或金属屏蔽层。

但是当电压超过35kV时,大多数采用单芯电缆,单芯电缆的线芯与金属屏蔽的关系,可看作一个变压器的低级绕组。

当单芯电缆线芯通过电流时就会有磁力线交链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使它的两端出现感应电压。

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操纵过电压或雷电冲击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可能击穿护套尽缘。

此时,假如仍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则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将会出现很大的环流,其值可达线芯电流的50%--95%,形成损耗,使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发热,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电能,而且降低了电缆的载流量,并加速了电缆尽缘老化,因此单芯电缆不应两端接地。

[个别情况(如短电缆或轻载运行时)方可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

]
然而,当铝包或金属屏蔽层有一端不接地后,接着带来了下列题目:
当雷电流或过电压波沿线芯活动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会出现很高的冲击电压;在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流经线芯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也会出现较高的工频感应电压,在电缆外护层尽缘不能承受这种过电压的作用而损坏时,将导致出现多点接地,形成环流。

因此,在采用一端互联接地时,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护层上的过电压,安装时应根据线路的不同情况,按照经济公道的原则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的一定位置采用特殊的连接和接地方式,并同时装设护层保护器,以防止电缆护层尽缘被击穿。

据此,高压电缆线路安装时,应该按照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程》的要求,单芯电缆线路的金属护套只有一点接地时,金属护套任一点的感应电压不应超过50-100V(未采取不能任意接触金属护套的安全措施时不大于50V;如采取了有效措施时,不得大于100V),并应对地尽缘。

假如大于此规定电压时,应采取金属护套分段尽缘或尽缘后连接成交叉互联的接线。

为了减小单芯电缆线路对邻近辅助电缆及通讯电缆的感应电压,应尽量采用交叉互联接线。

对于电缆长度不长的情况下,可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

为保护电缆护层尽缘,在不接地的一端应加装护层保护器。

由此可见,高压电缆线路的接地方式有下列几种:
1.护层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接地----可采用方式;
2.护层中点直接接地,两端屏蔽通过护层保护接地---常用方式;
3.护层交叉互联----常用方式;
4.电缆换位,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效果最好的接地方式;
5.护套两端接地---不常用,仅适用于极短电缆和小负载电缆线路。

单端接地方式
交叉互联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