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国家标准委产品能耗限额国家标准培训班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文件关于开展重点用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

建生产能力必须达到产品能耗限额准入值标准。
能耗限额 标准 执行情况 监督 检查工 作 由企 业 自查 、地方监 察 、国家抽查三个 阶段组成 。 企业 自查 阶段 :由钢铁 、有 色 、化 工 、建材 等重 点用能企业 在规定 的时 间内 ,对照 国家 有关 法律 法规 和能耗 限额标 准进行 自查 ,并 将 自查情况 报当地工业 和信息化 主管部 门。 地方 监察 阶段 :由各省 级工业 和信息化 主管 部门会 同有关部 门组织实施 ,在规定 时间 内
早 作准备 。
四是 加 大节 能攻 坚的 宣传 力 度 。近期 ,各地要将本地 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 国
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通知积极采取措施和行动的情 况 ,作为重点及时宣传报道 ,形成节能攻坚 的社会氛围。各地重要工作进展情况 、存在问 题 、政策建议、工作经验等 ,及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 环资司) 。我们将通过节能减排简
G 170 20 B68 — Or 7
G 222— O7 B l5 2O G 230— 08 B l4 20 G 227 I7 B l5 —2O D
9
1 0
电石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合成氨 单位产 品能 源消耗 限额
G 233 20 B 14 — 08
G 234 08 B 14 —2o
议 ,争取政府领导的支持 。要加强部 门协调 ,相互支持 ,相互配合 ,形成合力。
二 要 狠抓 落 实。要根据各地实 际情况,把国务 院要求的各项工作 内容进一步细化 ,
短平快项 目、差别 电价、淘汰落后、违规工程停工、预警机制等效果好、见效快的措施要尽
2023年铁合金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将实施模板

目标及要求
1. 确定合理的能源消耗限额目标:根据铁合金产品生产 的实际情况和能源消耗的现状,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耗限 额目标,以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确保能源消耗限额符合国家能源政策:能源消耗限额 应与国家能源政策相一致,在保持铁合金产品生产可持 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限制能源消耗来推动产业升级和 节能减排。 3. 制定与国际标准相适应的要求:在制定能源消耗限额 的同时,应参考和借鉴国际上相关的标准和要求,确保 国家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铁合金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影响及应对措施
1.铁合金企业能源限额限制导致产能利用率降低
降低产能利用率:铁合金企业在实施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后,由于能源消耗限额的限制,可能需要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导致产能 利用率降低。
2.铁合金企业成本增加: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
成本增加:为了满足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铁合金企业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
3.铁合金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铁合金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能效更高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此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并适应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的要求。
4.能源消耗管理:降低消耗、提高意识
提高管理水平:企业应加强能源消耗监测和管理,建立科学的计量计算系统,制定能源消耗规范化管理制度,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管 理手段,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宣传,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能源消耗监管能力。
03
能耗限额标准的具体措施
多措并举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多措并举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者:唐仁敏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4年第05期4月11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胡子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司长刘洪生介绍《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情况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相关情况。
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个决策将有力促进投资、促进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
今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问题。
3月1日,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有这么几个特点,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个特点,意义深远。
我国是机器设备、耐用消费品保有的大国。
据有关机构测算,目前全社会设备存量资产净值大约是39.3万亿元,其中工业设备存量资产大概是28万亿元。
这里面举几个例子,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占全世界1/3,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设备的装机量连续多年都是全球第一,家电的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的保有量超过3亿辆,这都是非常大的数字。
相关机构测算,我国每年工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更新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汽车、家电换代需求也在万亿元以上级别。
所以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
这次的《行动方案》系统部署了这项工作,这个政策就像我刚才讲的,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切实增强经济活力,又能增加先进产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个政策既惠企又利民,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意义 (4)二、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发展现状 (6)2.1 国内外技术对比 (7)2.2 关键技术发展 (8)2.2.1 传感器技术 (10)2.2.2 控制算法 (11)2.2.3 电源系统 (12)2.3 市场应用情况 (13)2.4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4)三、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发展趋势 (16)3.1 技术创新方向 (17)3.1.1 高性能传感器技术 (18)3.1.2 智能化控制算法 (20)3.1.3 绿色能源与环保技术 (21)3.2 市场需求变化 (22)3.3 政策法规影响 (24)四、未来展望 (25)4.1 技术突破的重点领域 (26)4.2 市场竞争的焦点 (27)4.3 行业发展的潜在机遇与威胁 (28)五、结论 (29)5.1 研究成果总结 (30)5.2 对产业的建议与展望 (32)一、内容综述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作为现代商用车关键技术之一,其发展现状与趋势直接影响着整个商用车行业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电控转向系统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其性能与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为提升车辆的操控性、安全性及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成熟度的提升: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实践,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技术成熟度日益提高,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得到显著增强。
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兴起,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正朝着智能化、电动化方向发展,具备更加精准的转向控制、自适应调节等功能。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物流、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商用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对高性能、智能化的电控转向系统需求亦随之增长。
更高的集成度:随着技术的进步,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将更多地集成其他功能,如自动驾驶辅助、车辆稳定控制等,实现更高程度的系统集成。
智能化和自动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商用车电控转向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先进的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实现自动调整、预测转向等功能。
2023年全国工业节能监察线上培训

2023年全国工业节能监察线上培训一、背景介绍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节能工作,提出了“推进绿色制造、促进绿色发展”的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工业节能监察工作,2023年全国工业节能监察将开展线上培训,以提升全国工业节能监察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工业节能监察人员的专业能力,加强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2. 促进工业企业自主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推动全行业节能工作的全面提升;3. 推动工业节能监察标准的统一和规范,确保工业企业的节能情况得到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估。
三、培训内容1. 工业节能政策法规解读:深入解析工业节能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工业企业的法律责任和义务;2. 节能技术应用案例共享:探讨国内外节能技术最新应用案例,为工业企业提供节能改造的参考;3. 节能监察实务操作:针对工业节能监察的实际工作,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和案例分析;4. 节能监察技术手段介绍:介绍工业节能监察所需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包括能耗监测仪器、数据分析软件等;5. 节能监察人员素质培养:加强工业节能监察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四、培训方式1. 线上直播课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直播形式进行培训,包括视瓶讲解、互动问答等;2. 全球信息站课程学习:提供网络课程学习评台,供学员进行自主学习和作业提交;3. 远程实践操作:组织实习组到工业企业进行远程实践操作,加强学员们的实操能力。
五、培训时间安排本次培训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分阶段进行,预计总时长为3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将在培训正式启动前发布。
六、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全国各地的工业节能监察人员、相关技术人员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
七、培训机构本次培训由我国国家工业节能与智能装备领域权威机构承办,包括国家能源局、国家质检总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等单位共同支持。
八、总结与展望通过此次全国工业节能监察线上培训,将进一步提升全国工业节能监察人员的专业水平,促进工业节能监察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为实现工业节能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电动牙刷市场调研报告

电动牙刷市场调研报告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背景介绍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3 报告结构概述 (5)二、市场概述 (6)2.1 电动牙刷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7)2.2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9)2.3 市场细分与主要产品类型 (10)2.4 区域市场分布 (11)三、技术发展 (12)3.1 电动牙刷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14)3.2 主流技术及其优缺点分析 (16)3.3 技术创新与研发动态 (17)3.4 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18)四、竞争格局 (20)4.1 主要品牌与厂商概况 (21)4.2 市场集中度与竞争格局分析 (23)4.3 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24)4.4 市场份额变化趋势 (25)五、消费者分析 (26)5.1 消费者需求与偏好调查 (28)5.2 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决策过程分析 (29)5.3 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调查 (30)5.4 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预测 (32)六、政策法规环境 (33)6.1 国家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34)6.2 行业标准与监管要求 (36)6.3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37)七、市场挑战与机遇 (38)7.1 市场面临的挑战分析 (40)7.2 市场的机遇与潜力挖掘 (41)7.3 应对策略与建议 (42)八、结论与建议 (43)8.1 研究结论总结 (45)8.2 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46)8.3 市场机会与风险分析 (48)8.4 发展战略与建议 (49)一、内容概要市场概述:对电动牙刷市场的整体规模、增长速度、市场细分等进行梳理,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市场环境分析:分析影响电动牙刷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揭示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制约因素。
行业竞争格局:对电动牙刷行业的竞争对手进行梳理,分析各企业的市场份额、产品特点、竞争策略等,揭示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主要竞争者的特点。
消费者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消费者对电动牙刷的需求特点、购买行为、消费心理等,为企业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提供依据。
双碳背景下燃煤电站掺氨燃烧研究进展与展望

双碳背景下燃煤电站掺氨燃烧研究进展与展望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背景介绍 (2)1.2 研究意义 (3)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二、燃煤电站掺氨燃烧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路线 (6)2.1 掺氨燃烧的化学反应机理 (7)2.2 掺氨燃烧的关键技术参数 (8)2.3 掺氨燃烧的技术路线及发展趋势 (9)三、双碳目标下燃煤电站掺氨燃烧的减排效果与优势分析 (11)3.1 减排效果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 (12)3.2 掺氨燃烧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作用 (13)3.3 掺氨燃烧在其他污染物减排方面的贡献 (15)3.4 综合效益分析 (16)四、燃煤电站掺氨燃烧的工程实践与应用案例 (17)4.1 国内外典型燃煤电站掺氨燃烧工程实践概述 (18)4.2 工程实践中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19)4.3 掺氨燃烧技术的经济性分析 (21)4.4 案例分析 (22)五、燃煤电站掺氨燃烧的优化控制策略与系统集成 (24)5.1 掺氨燃烧过程的优化控制策略 (25)5.2 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技术应用 (26)5.3 数据驱动的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27)5.4 安全性与可靠性保障措施 (29)六、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30)6.1 技术研发方向 (32)6.2 政策引导与支持措施 (33)6.3 行业合作与交流机制建设 (34)6.4 长期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35)七、结论与展望 (36)7.1 研究成果总结 (37)7.2 对双碳背景下燃煤电站掺氨燃烧发展的展望 (39)一、内容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作为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燃煤电站在实现低碳发展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燃煤电站掺氨燃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将对双碳背景下燃煤电站掺氨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本文将回顾燃煤电站掺氨燃烧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广州市产业能效指南》

3.1 说明................................................................................................................ 69 3.2 变压器............................................................................................................ 70 3.3 锅炉................................................................................................................ 72 3.4 电动机............................................................................................................ 75 3.5 风机................................................................................................................ 78 3.6 水泵................................................................................................................ 83 3.7 空压机............................................................................................................ 85 3.8 电梯................................................................................................................ 88 3.9 空调................................................................................................................ 89 3.10 照明灯具...................................................................................................... 93 3.11 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 100 3.12 除尘器........................................................................................................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