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 分,测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 分,每小题3 分)
一、(1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huò)挥斥方遒(qiú)
惆怅(chànɡ)百舸争流(ɡě)
B.彳亍(chí chú) 哀怨彷徨(pánɡ)
寂寥(liáo) 忸怩不安(ní)
C.青荇(xínɡ)冰屑悉索(xiè)
火钵(bō)凝重隽永(juàn)
D.瓦菲(fēi)浪遏飞舟(è)
糯米(nuò) 矫健有力(jiǎo)
【答案】D(A.溯:sù,B.彳:chì,亍:chù,C.荇:xìng)
2.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廓激浊扬清磅礴五岭逶迤
B.碣石含蓄隐诲太息清澈晶莹
C.春惟中流击楫瓦菲意趣盎然
D.通缉风度翩翩邂逅苦闷诅丧
【答案】A(B.诲-晦,C.惟-帷,D.诅-沮)
3.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带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斡旋(wò) 苍穹(qióng)棕榈(lǘ) 令人咋舌(zà)B.敕造(chì) 唆使(suō)混沌(hùn) 屡见不鲜(xiān)C.梦魇(yǎn) 菁华(jīnɡ)河蚌(bànɡ) 呼天抢地(qiǎng)D.懵懂(měng) 箴言(zhēn)泊车(bǒ) 少不更事(gē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囊括切蹉荟萃一堂克不容缓B.匮乏峻工器宇轩昂不负重望C.濒临牟取金碧辉煌严惩不贷D.睿智草介枉废心机理屈词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下,儿子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2)面对记者的拍照和采访,这位在华尔街工作的女士并不自己的投票决定:“我不赞同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高技术封锁的政策。

”(3)过度的欲望与贪求无益于心理健康,在功名财富的追求中多存几分为好。

A.熏陶隐讳淡泊B.熏染隐晦淡薄C.熏陶隐晦淡薄D.熏染隐讳淡泊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购物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B.中国汽车企业近几年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宜瞻前顾后,不可盲目发展。

C.这种文风承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D.虽然教育厅领导只是走访了少数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他们对我市推行素质教育的现状还是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必修一第一单元的主题是:A. 古代文明的兴起B. 工业革命的影响C. 现代国家的建立D. 科学革命的成果2. 以下哪项不是必修一第一单元中提到的古代文明?A. 古埃及文明B. 古希腊文明C. 古罗马文明D. 古印度文明3.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提到的“四大发明”是指:A.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B. 轮子、火药、印刷术、指南针C. 造纸术、轮子、印刷术、指南针D. 轮子、火药、指南针、计算机4.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以下哪个不是古代文明的共同特征?A. 农业的发展B. 城市的兴起C. 文字的创造D. 蒸汽机的发明5.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关于古代文明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古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B. 古希腊文明以海洋为中心C. 古罗马文明以地中海为中心D. 古印度文明以黄河为中心6.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以下哪个不是古代文明的代表性建筑?A. 金字塔B. 帕台农神庙C. 罗马斗兽场D. 埃菲尔铁塔7.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以下哪个不是古代文明的代表性思想家?A. 孔子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 牛顿8.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以下哪个不是古代文明的代表性艺术作品?A. 《蒙娜丽莎》B. 《大卫》C. 《最后的晚餐》D. 《清明上河图》9.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以下哪个不是古代文明的代表性文学作品?A. 《荷马史诗》B. 《伊利亚特》C. 《奥德赛》D. 《悲惨世界》10.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以下哪个不是古代文明的代表性科学成就?A. 阿基米德定律B. 欧几里得几何学C. 牛顿三大定律D. 毕达哥拉斯定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提到的“四大文明古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古代文明的农业发展主要得益于________的发明。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共131分)一、古代诗歌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文,完成1——6题。

(25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晋军函陵军:军队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希望C、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高兴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烛之武退秦师B、夜缒而出C、秦伯说,与郑人盟D、顷之未发,太子迟之3.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以其无礼于晋C、夫晋,何厌之有?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失其所与,不知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D、往而不反者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6.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秋词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7、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答:8、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3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15分)9.补写下列诗文名句。

(1)怅寥廓,,谁主沉浮?(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粪土当年万户侯。

(3)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4)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化学第一章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化学第一章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根据下列方程式:①2Fe2++Cl2===2Fe3++2Cl﹣;①HClO+HCl===Cl2+H2O;①2Fe3++Cu===2Fe2++Cu2+;①Fe+Cu2+===Fe2++Cu,下列各组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 Fe3+>HClO>Cl2>Fe2+>Cu2+ B. HClO>Cl2>Fe3+>Cu2+>Fe2+C. Cl2>HClO>Fe3+>Cu2+>Fe2+ D. HClO>Fe3+>Cl2>Cu2+>Fe2+2.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 B.酸碱中和反应C.分解氯酸钾制氧气 D.胆矾(CuSO4·5H2O)失去结晶水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B.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S+Ba2+BaSO4↓C.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D.氧化铜与硫酸混合:Cu2++S CuSO44.加入Al能产生H2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K+、Na+、Br﹣、 B. Na+、Ba2+、ClO﹣、Cl﹣C. Ca2+、Cl﹣、、K+ D.、K+、OH﹣、5.120 mL浓度为1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100 mL浓度为0.4 mol·L-1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在还原产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A. +3 B. +1 C. +4 D. +26.在反应H2S+H2SO4===S↓+SO2↑+2H2O中,若有32 g硫生成则转移电子为()A. 6 mol B. 2 mol C. 3 mol D. 4 mol7.把图2中的物质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

对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IO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B.氧化性:MnO>IO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微粒个数之比为5①2 D.若有2个Mn2+参加反应,则转移10个电子8.在化合物KMnO4和K2MnO4中不同的是()A.钾元素的化合价 B.氧元素的化合价C.所含元素的种类 D.锰元素的化合价9.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因此在水稻田中,施用含氮量相同的下列化肥时,肥效最差的是()A.硫铵 B.碳铵 C.硝铵 D.氯化铵10.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①金属单质①碱性氧化物①碱①非金属单质①酸性氧化物①酸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全部11.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根据其类别推测二氧化硫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 B.与足量的氢氧化钾反应生成亚硫酸钾和水C.与盐酸反应 D.与足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12.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L:35.5 O:16 Fe:56 H:1 N:14 O:16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3分)1.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签上要印有警示性标志。

下列物质选用“腐蚀品”标志的是( ) A.汽油 B.食盐 C.浓硫酸 D.炸药2.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用来直接加热的是( )A.试管 B.坩埚 C.蒸发皿 D.烧杯3.与1 mol NH3所含原子总数相同的是( )A.1 mol O2 B. 2 mol H2 C. 1 mol H2O D. 2 mol CO24.与2 g H2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 )A. 3 mol HeB. 2 mol H2C. 1 mol O2D. 11.2 L N2(标准状况) 5.下列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2 g H2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11.2 L N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D.1 L 0.1 mol·L-1 NaNO3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N A7.在用海带提取碘的实验中,进行萃取和分离操作时要用到的仪器是( ) A.蒸发皿 B.烧瓶 C.漏斗 D.分液漏斗8.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Mg的摩尔质量为24 g B.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C.1 mol O2在任何条件下的体积都为22.4 LD.将1 mol NaCl晶体加入到1 L水中,得到NaCl溶液的浓度就是1 mol·L―1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室温和常压下,71 g Cl2含有2N A个Cl原子B.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和原子数都相同C.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K2SO4溶液中,含2N A个K+D.100 g 98%的硫酸溶液中所含氢原子的数目为2N A10.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水和酒精 B.水和植物油 C.水和醋酸 D.水和蔗糖11.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乙醇和CCl4的混合物,③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

高一语文 必修一 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  必修一  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寥(liáo)廓方遒(qiú) 沁(qìn)园春百舸(gě)争流B、峥(zhēng)嵘(róng) 青荇(xìng) 橘(jú)子洲星辉斑斓(lán)C、下载(zǎi) 颓圮(pǐ) 大堰(yàn)河叱(chì)咤(zhà)风云D、冰屑(xiāo) 团箕(jī) 分(fēn)外香妄自菲(fěi)薄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沧茫萧瑟打渔船意气风发B、惆怅云彩万户候枯躁无味C、挑衅抱歉明信片貌和神离D、长篙伫立挖墙脚凄婉迷茫3、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②戴望舒把对“丁香姑娘”深厚的感情在他的《雨巷》里,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共鸣③鉴赏诗歌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测D、品味贯注揣摩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邵逸夫慈善为怀,历年来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亿港元,这与国内许多富豪漠视慈善事业、细大不捐....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

B、歌德作《浮士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作品,都是创作者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成果。

C、有些“编剧”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做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裁缝”编剧满天飞,“抄袭之争”“改词风波”纷争不断。

D、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只是在一念之差....的事,但结果却往往大相径庭。

要想将来不后悔,不怨恨,就要在那一瞬间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党风中很多问题迟迟引不起警觉,都与这种见怪不怪的麻木心态和由此而来的失之以宽、失之以软有很大关系。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 检测试题解析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 检测试题解析版)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A. AB.BC.CD.D2.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葡萄糖溶液B .淀粉溶液C .盐酸D .油水3.能用2H OH H O +-+→表示的反应是A .醋酸与氨水B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C .稀盐酸与氢氧化铜D .稀硫酸与烧碱溶液4.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OH=Na ++O 2-+H + B.FeCl 3=Fe 3++Cl -C.Ca(NO 3)2=Ca 2++2(NO 3)2-D.H 2SO 4=2H ++SO 42-5.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如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右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 是非电解质B.NaCl 溶液是电解质C.NaCl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NaCl 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6.下列各物质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 .硫酸与氯化铜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亚铁溶液C .碳酸钠溶液与稀硝酸D .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 7.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的是( ) A .NH 4Cl+NaOHNaCl+NH 3↑+H 2OB .Mg(OH)2+2HCl=MgCl 2+2H 2OC .2NaOH+H 2CO 3=Na 2CO 3+2H 2OD .NaOH+HNO 3=NaNO 3+H 2O8.在某澄清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H 4+、Cl ﹣、Fe 2+、K + B .Na +、CO 32﹣、K +、Cl ﹣ C .Cl ﹣、Ba 2+、Na +、SO 42﹣D .K +、SO 42﹣、OH ﹣、Na +9.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铁跟稀盐酸反应:2Fe+6H +═2Fe 3++3H 2↑B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盐酸:Ca (HCO 3)2+2HCl═CaCl 2+2H 2O+2CO 2↑C .CO 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 2+Ca 2++2OH ﹣═CaCO 3↓+H 2OD .NaHCO 3溶液中加入盐酸:HCO 3﹣+H +═H 2CO 3 10.氮元素被还原的过程是 A .34NH NH Cl → B .2N NO → C .224NO N O →D .232N Mg N → 11.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SO 2发生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化学反应为Br 2+SO 2+2H 2O=2HBr+H 2SO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r 2发生了还原反应 B.SO 2在反应中被还原C.Br 2在反应中失去电子D.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12.根据下列反应进行判断,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ClO 3-+5Cl -+6H +===3Cl 2+3H 2O ②2FeCl 3+2KI===2FeCl 2+2KCl +I 2 ③2FeCl 2+Cl 2===2FeCl 3 A .ClO 3- >Cl 2 >I 2 >Fe 3+ B .Cl 2> ClO 3- >I 2 >Fe 3+ C .ClO 3- >Fe 3+ >Cl 2 >I 2D .ClO 3- >Cl 2 >Fe 3+ >I 2二、非选择题13.(本小题12分)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之一,在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黑火药主要是硝酸钾、硫磺、木炭三者粉末的混合物,在点燃条件下,其化学反应式主要为:KNO3+S+C →N2↑+CO2↑+K2S 试填下列空白.(1)在黑火药燃烧的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__,被氧化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试题(五)(必修一第一章)一、选择题: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在广州举行。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亚运会期间以下各城市白昼最长的是A.北京 B 沈阳 C.广州D海口2、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是A北半球,向南移动B北半球,向北移动C南半球,向南移动D南半球,向北移动读右图“智利大地震震中位置图”。

回答:3.智利发生大地震时,北京时间为2010年2月A.26日18:34 B.26日16:34C.27日16:34 D.27日12:34读图,此图为位于海洋考察船上的人们于12月22日观测到的一天中的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回答4—6题4、该船这天所处的纬度位置是()A.66°34′S B.23°26′NC.23°26′S D.66°34′N5、该考察船上的科学家这天还记录到,这一天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8时,由此判断出该船的经度是A.120°E B.120°W C.30°E D.30°W6、根据该船的地理坐标,可知该船在北京的()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图1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

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昆仑站B.中山站C.长城站D.南极点8.我国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A.①B.②C.③D.④9.下列有关太阳外部圈层与其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A.日冕层——黑子B.色球层——耀斑C.光球层——日珥D.光球层——太阳风2009年3月28目,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时间20点30分至21点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结合下图,完成第10题。

10.该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熄灯先后顺序是:旧金山、堪培拉、北京、雅典、伦敦B .昼长由长到短顺序是:堪培拉、雅典、旧金山、北京、伦敦C .日出先后顺序是:堪培拉、北京、雅典、伦敦、旧金山D .自转速度大小顺序是:堪培拉、雅典、旧金山、北京、伦敦11.读“图1某节气地球太阳光照图”和“图2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1某节气地球太阳光照图 图2地球公转示意图 A .图1是地球公转到图2中的A 处时的日照状;B .图1中F 点和H 点分别与直射点G 之间纬度相差较大的是F 点,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的是H 点C .图1中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依次是F >G >J >I >K ;D .图1中P 的地方时是中午12时,K 点的地方时是0时。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西昌航天基地成功发射。

11月8日,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嫦娥二号”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标志着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此完成12~13题。

12.“嫦娥二号” 从发射到传回虹湾区影像图的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昌的白昼越来越长 B .地球越来越接近远日点C .潮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D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13.2010年12月12日晚8时,为期16天的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广州开幕。

本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时,全球的昼夜(图6中阴影代表黑夜)分布状况大致为 ( )D CA B 图62010年8月14日世界第一届“青年奥运会”在新加坡举行。

图7为青奥会举办地附近区域图。

其中图中M 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

读图完成14题。

14.若α=23.5°,则此日为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15~16题。

15.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 C.乙、丙、丁、甲 D.甲、丙、丁、乙 16、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间是A.昨日18时B.当日18时C.次日6时D.次日18时右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回答10-11题。

17.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A .甲、丁B .甲、乙、丙C .丙、丁D .没有纬度相同的地点 18.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A .6时B .15时C .18时D .21时右图为不同地点在2008年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图。

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示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③②①④ B .④①②③ C .③④②① D .①②④③20.造成①地日照时数少于②地的直接原因是 ( ) A .天气状况 B .纬度因素 C .植被状况 D .地势的高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43′N 12°34′E ),于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10时40分许开幕。

据此回答21题。

21.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开幕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大约是A B C D22.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A.19日19时B.20日5时C.19日21时D.20日21时23.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A.白昼时间长B.自转速度慢C.自转周期长D.正午太阳高度大24.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出现枯水期的是A.湄公河B.莱茵河C.亚马孙河D.赞比西河右图是某地昼夜年内变化示意图,完成25题。

25.该地最可能位于A.赤道附近B.同归线附近C.极圈附近D.极点附近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逐日测量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26~28题。

26.太阳在a位置时,测量出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6°,北京时间是12:40,下列关于该中学所在地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日昼长11小时B.该日有太阳直射现象C.该地气候类型与北京相同D.该地位于双流中学的东南部27.太阳在b位置过一天,该小组观测到的日出方位为()A.正东B.东北C.东南 D.正南28.太阳从b到c的时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开普敦炎热干燥 B.珠穆朗玛峰雪线最低C.珠江口出现咸潮D.双流中学昼渐短、夜渐长下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29—30题29.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30.在正常年份,图中地区6月中下旬潜水位会如何变化?A.下降 B.上升C.不变D.先下降后上升答题卡一、选择题答案: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题,共25分)31. 读“经纬网示意图”(图12),完成下列各题。

(14分)(1)图中经纬网表示的范围是_________(南、北)半球,_________(东、西)半球。

(2)图中B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

(3)B点位于A点的______________方向。

(4)A点到D点的最短距离比B点到C点的最短距离_____________(长或短)。

(5)图13是“B地某日旗杆杆影子方向变化图”,则该日日出方向为__________(甲、乙、丙、丁)处,其季节为_______________。

32.我国甲地中学生与南半球乙地中学生在同一天观测太阳高度的变化,并将观测结果绘成下图,甲地学生发现此日测得的最高太阳高度比前一天小。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这一天是 _____月 ______日前后,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日当乙地太阳高度最高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大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日,当乙地太阳高度最高时,地球上新、旧两个日期的范围比值为__________。

(4)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在我国方兴未艾,若在甲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使热水器,为使热水器的效率达到最高,则热水器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间夹角的调节范围是从______到 _______最佳。

33.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

(9分)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

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

(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是_________,北京的日期是_____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从_________区到东12区。

(2) 、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

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__。

34、读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下图中最外圈为赤道,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外围正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图上标出180°E、45°W经线的度数。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

(共5分)(2)在图上相应位置用斜线画出夜半球(2分)(3)如果有一架飞机沿着晨昏线从A飞到C,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2分)(4)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

(1分)(5)此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日影朝向依次是()(2分)A.西南.正南.东南B.正西.正北.正东C.西北.正北.东北D.西北.正北.东南(6)此日过后,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2分)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B.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夜渐长C.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D.昼短夜长,但昼渐长夜渐短(7)此时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度,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高二地理试题(五)答案一、选择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题,共25分)31.(12分)(1)北(1分) 西(1分)(2)(40°N,80°W)(2分)(3)东北(2分)(4)长(2分)(5)丙(2分) 夏季(2分) 32(1)9月23日甲乙两地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2)00,700W(3) 2:1 (4)00 44026’33.(1)6:24;6月23日;东2(2). 西略偏南;48;增大;减小;缩小;增大【解析】综合考查太阳知识点移动、地方时、公转速度快慢、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