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主题活动方案
幼儿园园本科目《我的家乡》活动方案分享与反思

幼儿园园本科目《我的家乡》活动方案分享与反思活动方案分享:《我的家乡》是一门幼儿园园本科目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幼儿对自己的家乡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门课程,以下是《我的家乡》活动方案的分享。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名胜古迹等。
2.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他们保护家乡的意识。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活动内容:1.观察家乡的地理位置:幼儿通过图片、地图等形式了解家乡在国家、省份、城市的位置,让幼儿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方,以及和其他地方的关系。
2.讲述家乡的历史: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讲述家乡的历史,包括家乡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等。
鼓励幼儿家长参与其中,分享他们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和亲身经历。
3.描绘家乡的自然地理:通过幼儿描绘、绘画、模型等形式,展示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山川河流、湖泊湖沼、动植物资源等。
鼓励幼儿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带来有关家乡自然景观的照片或素材,一起讨论分享。
4.认识家乡的名胜古迹:带领幼儿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如文化遗址、历史建筑、风景名胜等。
幼儿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图册、投影等方式了解这些名胜古迹的历史、文化和景色。
5.参观模拟家乡: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营造一个模拟的家乡,包括小型建筑、景物等。
幼儿可以在这个环境中进行游戏和学习活动,了解家乡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等。
6.组织家乡展览:鼓励幼儿将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进行创作和展示,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模型、作文等形式。
在幼儿园内举办家乡展览,让幼儿们互相欣赏和交流。
反思:1.活动内容创意方面:活动内容可以更丰富多样,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和游戏,让幼儿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家园合作方面:可以邀请幼儿家长参与其中,让他们分享对家乡的见解和亲身经验,通过与孩子共同学习,增进亲子关系和家园共育。
我爱我的家乡活动方案

我爱我的家乡活动方案活动名称:我爱我的家乡活动目的:1. 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 促进家乡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3. 增进家乡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活动时间:一个月活动地点:家乡市区及周边地区活动方案:第一周:文化展览活动1. 在市区的公共场所举办一场文化展览活动,展示家乡的传统文化、历史遗迹、美食等特色。
2. 邀请具有代表性的本地艺术家和手工艺人进行现场展示和示范。
3. 设立互动区域,让参与者可以亲身体验和学习一些传统手工艺技能,如剪纸、刻字等。
4. 设置摄影展区,展示家乡的美景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鼓励市民通过摄影展示自己眼中的家乡之美。
第二周:环保行动1. 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家乡市区的清洁行动,清理市区的垃圾并进行环境美化。
2.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向市民普及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环保知识。
3. 鼓励市民自觉参与环保行动,提倡绿色出行和环保生活方式。
第三周:乡村振兴实践活动1. 组织参观农田、果园和农家乐,了解家乡农业发展现状和乡村振兴政策。
2. 举办乡村产品展销会,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
3. 开展乡村美化活动,组织居民和志愿者对农村环境进行整治和美化。
第四周:体育竞技与健康生活活动1. 组织家乡市区的运动会,包括足球、篮球、田径等项目。
2. 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运动,举办健身操、瑜伽、健步走等健康生活活动。
3. 设立健康饮食讲座和咨询区,向市民普及健康饮食知识,并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活动期间:城市布置在活动期间,通过在市区主要道路和公共设施上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彩旗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同时,市区主要街道、公园、广场等地进行装饰布置,以展示家乡的独特魅力。
活动结束:成果展示与总结1. 在活动结束后的一周,举办活动成果展示会,展示活动期间的宣传图片、参与者的作品等。
2. 邀请相关部门和媒体参与活动总结会,总结活动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方案。
3. 发放参与奖和志愿者证书,表彰和奖励积极参与和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幼儿园园本科目《我的家乡》活动方案分享与反思

幼儿园园本科目《我的家乡》活动方案分享与反思幼儿园园本科目《我的家乡》活动方案分享与反思【导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注重幼儿教育,特别是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设计。
本文将从幼儿园园本科目《我的家乡》活动方案分享与反思展开讨论,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主题。
1. 了解《我的家乡》活动内容《我的家乡》是一项寓教于乐的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向幼儿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人文风情、特产美食等,同时组织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和小组合作活动,让他们感受家乡之美。
2. 深入探讨活动意义通过《我的家乡》活动,幼儿可以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同时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发展。
该活动还能激发幼儿对家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活动方案分享在设计《我的家乡》活动方案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灵活运用游戏、歌曲、手工制作等形式,引导幼儿进行家乡主题的探索和表达。
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共同分享家乡的故事,让活动更具有亲情温暖。
4. 反思与展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我的家乡》活动时,应注意活动的适宜性和安全性,同时要充分考虑家庭背景的多样性,避免过于片面地渲染家乡的美好。
未来,在设计类似活动时,可以进一步挖掘家乡的文化内涵,注重培养幼儿的美好情感和良好品德。
【总结】通过对《我的家乡》活动方案的分享与反思,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了这一主题。
这样的活动无疑能让幼儿在玩中学,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同时培养其综合能力,是一项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个人观点】我个人认为,《我的家乡》活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对家乡的热爱和尊重,同时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具有情感温暖和教育意义的活动出现,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快乐成长中感受家乡之美。
以上是本次为您撰写的关于幼儿园园本科目《我的家乡》活动方案分享与反思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庆活动方案我的家乡

一、活动背景国庆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家乡文化,增强家乡人民的爱国情怀,特举办“我的家乡”国庆活动。
二、活动主题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家乡文化,共筑美好家园三、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日至10月7日四、活动地点我国某地市(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五、活动内容1. 开幕式(1)时间:10月1日上午9:00-10:00(2)地点:市中心广场(3)内容:升国旗、唱国歌、领导致辞、嘉宾讲话、文艺表演2. 家乡历史文化展(1)时间:10月1日-10月3日(2)地点:市博物馆(3)内容:展示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让游客深入了解家乡的魅力。
3. 美食节(1)时间:10月2日-10月4日(2)地点:市中心广场(3)内容:邀请全国各地特色美食摊位入驻,展示家乡美食,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家乡味道。
4. 家乡特色产品展销会(1)时间:10月2日-10月4日(2)地点:市会展中心(3)内容:展示家乡特色产品,如农产品、工艺品、土特产等,促进家乡产业发展。
5. 民俗文化表演(1)时间:10月5日-10月7日(2)地点:市中心广场(3)内容:邀请民间艺术家表演舞狮、舞龙、民间戏曲、民间舞蹈等,展现家乡独特的民俗文化。
6. 爱国主义教育讲座(1)时间:10月6日下午2:00-4:00(2)地点:市图书馆(3)内容: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讲座,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7. 亲子活动(1)时间:10月5日-10月7日(2)地点:市公园(3)内容:举办亲子游戏、亲子手工制作等活动,增进亲子感情,传承优良家风。
六、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发放至各大公共场所。
2. 利用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宣传。
3. 邀请媒体进行现场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
七、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等工作。
2. 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我的家乡活动方案

我的家乡活动方案引言家乡是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资源。
为了推广家乡的魅力和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活动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内容、目标受众和预期效果等。
活动一:家乡文化展览活动内容家乡文化展览是一个以展示家乡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展览将囊括家乡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工艺品等各个方面。
活动内容包括展览展示、主题讲座、互动体验等。
目标受众该活动的目标受众包括外地游客、本地居民和中小学生等。
通过展示家乡的文化特色,吸引外地游客了解和瞭解家乡的魅力;同时,让本地居民重新认识和了解家乡的独特之处;此外,活动还将组织中小学生参观,以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和自豪感。
预期效果通过这一活动,预计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家乡旅游观光,提高家乡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让本地居民对家乡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心。
对中小学生而言,可以增加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二:家乡美食文化节活动内容家乡美食文化节是一个以家乡特色美食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期间,将邀请家乡各地的特色餐馆和美食摊位参与,展示他们的特色菜品,并举办美食比赛、品尝活动和烹饪讲座等。
目标受众该活动的目标受众主要是美食爱好者和游客。
通过展示家乡的特色美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品尝,提高家乡美食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预期效果美食文化节的举办将增加家乡餐饮行业的发展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家乡品尝美食,提高家乡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活动三:家乡农产品展销会活动内容家乡农产品展销会是一个以家乡农产品为主题的活动。
活动将展示家乡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并提供展销和品尝的机会。
同时,还将举办农产品知识讲座和农产品加工示范等。
目标受众该活动的目标受众主要是消费者和农产品企业。
通过展示家乡的优质农产品,吸引消费者购买和品尝,同时为家乡农产品企业提供促销和合作的平台。
预期效果家乡农产品展销会的举办将提高家乡农产品的销量和知名度,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
关于家乡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关于家乡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和背景家乡是我最熟悉、最亲近的地方,我深深热爱着我的家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们美丽的家乡,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我们制定了以下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内容1. 考察行通过组织考察行活动,带领参与者深入家乡的各个角落,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考察行可以包括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访问博物馆、走进农田、参观工厂等等。
2. 品味美食家乡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可以通过组织品味美食活动,让参与者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
活动可以包括品尝当地美食、学习制作家乡的传统菜肴等。
3. 主题演讲组织主题演讲活动,邀请当地知名专家或学者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参与者可以提前准备相关问题,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
4. 社区志愿者组织社区志愿者活动,号召参与者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家乡做出贡献。
可以组织环境整治、邻里互助、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参与者对家乡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5. 才艺展示组织才艺展示活动,鼓励参与者展示自己的才艺。
可以包括音乐演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等形式,通过展现个人的才艺,展示家乡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风采。
6. 乡村体验组织乡村体验活动,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乡村生活,感受家乡自然环境的美妙和乡村文化的魅力。
可以组织农田劳动、农家乐体验、乡村旅游等活动,让参与者近距离感受家乡的独特魅力。
三、活动效果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增强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对家乡的归属感。
2. 促进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家乡的文化自信。
3. 加强社区凝聚力,促进邻里和谐关系的建立。
4. 激发参与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四、活动安排和实施1. 制定详细的活动安排表,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
2. 确定活动的参与对象,如学生、社区居民等,并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更多参与者。
3. 配备专业的导游和讲解员,提供专业的解说服务。
幼儿园教案我的家乡

幼儿园教案我的家乡【篇一:主题活动《我的家乡》方案设计】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我的家乡》一、主题的由来我的家乡一五河美丽而富饶,我的家乡一五河土特产丰富,我们家—五河有许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藏,但是家乡的美、家乡的资源、家乡的特点、家乡的人文环境,幼儿能了解多少呢?要想让幼儿热爱自己的家乡,首先应该从让幼儿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美化家乡的活动开始。
现在正是建设文明五河、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时代,培养幼儿的“五爱”情感应从娃娃抓起,所以我班开展了这次主题探究活动一我的家乡。
五河文化底蕴深厚,我的家乡五河环境优美,我的家乡二、主题活动《我的家乡》网络图活动一家乡名字的由来活动目标:1、知道家乡的名称,初步了解名称的由来。
2、重点知道家乡的几条较有名的河和河里的水产资源。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之情活动准备:关于五河五条河的图片活动形式:集体、小组活动过程:1、谈话引出主题老师:小朋友,我们家乡好不好?美不美?你们爱这个地方吗?引导幼儿说出我们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我爱我的家,爱我周围的人。
2、提问:我们的家乡是个县城,它叫什么县?(为了真实的了解孩子的情况,不让孩子和他人顺着说,我就采用了让孩子到我耳边悄悄的告诉我的方式来进行)。
3、我们的五河县名称的由来,让幼儿说出五河县有哪五条河(主要了解县城周围的淮河,汾河、沱河)。
4、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请幼儿说出每条河的不同特征及不同的水产资源。
5、了解家乡河里的水产资源。
活动小结:我们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家乡,它有丰富的水资源,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它的名字叫五河,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我们县周围有五条河环绕,即:淮河、法河、崇河、潼河、沱河。
这五条河中,淮河、沱河、泠河最有名。
这五条河中有丰富的水资源,供我们五河人民享用,其中沱湖的螃蟹,龙虾等非常有名,给五河人民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收入,以后老师还会带小朋友们去参观淮河、沱湖,更多的了解五河的水产养殖业。
大班家乡主题活动方案

大班家乡主题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孩子与自己的家乡渐行渐远。
为了让大班孩子更好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计划开展一次以“大班家乡”为主题的活动。
二、活动目的•帮助孩子了解家乡的地理、历史和文化;•提升孩子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孩子对家乡的探索与热爱;•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三、活动时间本活动计划于下月第二周举行,共计两天。
四、活动内容安排第一天•09:00 - 09:30:集合签到•09:30 - 10:30:家乡介绍PPT展示•10:30 - 12:00:家乡地理知识问答•12:00 - 13:00:午餐休息•13:00 - 15:00:家乡历史文化DIY手工制作•15:00 - 16:30:家乡特色美食品尝分享体验•16:30 - 17:00:反思总结第二天•09:00 - 09:30:自然风光探索活动•09:30 - 12:00:家乡特色景点参观•12:00 - 13:00:午餐休息•13:00 - 15:00:家乡民俗活动体验•15:00 - 16:30:家乡传统游戏比赛•16:30 - 17:00:结营分享五、活动所需物资•PPT展示设备、DIY手工材料、特色美食供应、编队印章等。
六、活动注意事项•孩子们需穿着便服、携带换洗衣物、个人洗漱用品等;•活动期间需保持文明礼貌,遵守规则,团结合作;•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通过本次“大班家乡”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家乡,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同时也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主题的由来
我的家乡叫五河,地处淮河北岸,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特产丰富,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但是家乡的美、家乡的资源、家乡的特点、家乡的环境,幼儿却了解甚少。
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旨在让幼儿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美化家乡,从而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主题活动《我的家乡》网络图
《我的家乡》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一家乡名字的由来
活动目标:1、知道家乡的名称,初步了解名称的由来。
2、重点知道家乡的几条较有名的河和河里的水产资源。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之情
活动准备:关于五河五条河的图片
活动形式:集体、小组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
老师:小朋友,我们家乡好不好?美不美?你们爱这个地方吗?引导幼儿说出我们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我爱我的家,爱我周围的人。
2、提问:我们的家乡是个县城,它叫什么县?(为了真实的了解孩子的情况,不让孩子和他人顺着说,我就采用了让孩子到我耳边悄悄的告诉我的方式来进行)。
3、我们的五河县名称的由来,让幼儿说出五河县有哪五条河(主要了解县城周围的淮河,浍河、沱河)。
4、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请幼儿说出每条河的不同特征及不同的水产资源。
5、了解家乡河里的水产资源。
活动小结:我们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家乡,它有丰富的水资源,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它的名字叫五河,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我们县周围有五条河环绕,即:淮河、浍河、崇河、潼河、沱河。
这五条河中,淮河、沱河、浍河最有名。
这五条河中有丰富的水资源,供我们五河人民享用,其中沱湖的螃蟹,龙虾等非常有名,给五河人民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收入,以后老师还会带小朋友们去参观淮河、沱湖,更多的了解五河的水产养殖业。
活动二家乡的花:棉絮花
活动目标:
1、能随意取放棉花,探索学习用撕、捏、团、搓等技能,塑造不同样式的花朵形状;
2、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
3、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范画一幅,背景图四幅;
3、彩色棉花若干,固体胶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多媒体导入
1、师:宝宝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师:春天来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儿都开了,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些花儿的图片,请小朋友欣赏……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欣赏。
)
3、教师小结:花儿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不同形状的花瓣,有的开放了,一朵一朵的,有的没开放,是包在一起的。
二、出示范画,激发幼儿兴趣
1、师:老师还带来一幅花儿的画,请你们欣赏。
提问:花儿是用什么材料作出来的?
2、请幼儿探索棉絮花儿的制作方法。
三、教师讲解示范
1、先取出棉花,作出花的造型。
2、按花的形状在纸上抹一点固体胶,把花粘到纸上。
3、搓出花茎,撕出叶子做成一朵完整的花。
四、出示背景图,提出要求:小组集体作画
1、交代幼儿要把花种在花园里。
2、你想做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花?幼儿小组讨论。
3、花做出来种在花园的什么地方?(小组成员之间注意花的布局)
五、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在花园里种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姿态的花。
2、鼓励幼儿适当添画。
3、提醒幼儿胶不要抹太多,完成作品后把桌面收拾干净。
六、展示幼儿作品,欣赏评价
从花的姿态,运用的技能,作品是否整洁来评价。
活动三家乡的歌《如今农村新事多》
教学目标:
1、体验五河民歌的演唱风格,激发其喜欢地方民歌的情感;
2、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轻松有趣;
教学准备:反映农村新面貌的PPT、图谱若干、歌曲录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了解五河方言“他们说的该,说的什么该?”的意思。
2、运用图片教幼儿学习五河方言“他们说的该,说的什么该?”
二、观看PPT,了解新旧农村的变化
三、教唱歌曲
1、播放歌曲录音,幼儿初步完整欣赏五河民歌《如今农村新事多》。
2、提问:你听到歌曲唱了什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3、教师清唱。
4、幼儿学唱歌曲,并练习对唱歌曲中的衬词部分。
5、了解五河民歌的特点,学习表演唱。
(1)提问:今天学习的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学的歌曲有哪里不一样?
(2)介绍五河民歌的特点(歌曲有唱腔、有衬词;歌曲的旋律很简单,节奏平稳,唱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事。
可以独唱,可以对唱,还可以表演唱。
)
五、经验拓展
幼儿讲述:你还知道农村有哪些的新变化?
六、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唱
活动四《家乡的社区》
活动目标:
1、对自己的生活的社区产生亲切感和喜爱之情;
2、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熟悉相应的建筑设施;
3、能说出2—3个社区的名字。
活动准备:带领幼儿参观社区,并拍一些图片、收集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1、老师把带领幼儿参观的几个社区的图片展出,让幼儿观看讨论,讲出其社区的名字,结合图片讲一讲社区中有哪些有趣的场景和美丽的建筑设施;
2、认识社区的建筑设施对方便居民生活的重要作用。
老师讲解万福中心广场环境优美,使我们感到很舒服,到了休息日,就有许多的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来观光游玩,这里的环境给游玩的人带来很多的方便,各种各样的锻炼器械给家乡的人们锻炼身体带来很多的便利;
3、找我们的家。
请幼儿在社区的图片中,找出自己家居住的社区的位置,说说自己家所居住的社区的名字,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家。
活动延伸:绘画《美丽的社区》加深幼儿对社区环境的印象。
活动五家乡的桥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认识家乡的几个有名的比较大的桥,知道桥的用途、构造;
2、了解桥的特点、类型;
3、激发幼儿设计桥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观家乡的几个有名的比较大的桥;
2、我国一些著名的桥(包括立交桥)的图片;
3、幼儿人手准备一张画纸、彩笔。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主题,激发幼儿了解桥的兴趣。
师:上次老师带你们去郊游,我们参观了家乡的桥,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家乡有哪些有名的漂亮的桥?你们都走过哪些桥?见过哪些桥?
2、提问:这些桥,都架在什么河上?它的两边护栏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桥下有多少个桥墩?
3、这些桥有什么作用?
4、你们还知道我们的中国有哪些有名的桥吗?
5、桥有哪些类型、种类?故事?
6、观察图片,中国著名的桥——南京长江大桥、赵州桥、卢沟桥、黄浦江大桥、芜湖大桥、上海城市立交桥和山顶通道桥等,教师给幼儿讲《赵州桥》、《卢沟桥》故事。
7、老师总结本次活动。
师:我们的家乡,因为河比较多,所以架在河上的桥也就比较多,我
们家乡周围比较有名的,大一点的桥有:彩虹桥、西坝口大桥、分洪闸大桥、淮河大桥、北二道桥、三道桥,还有城里的板桥、玉带河桥、清河桥等。
其中淮河大桥最有名。
桥的种类有四种,一种河上架桥(叫跨河桥),架在河上、江上,方便人和车辆过河;二是路上架桥(立交桥),也叫跨线桥,使城市不再拥挤;三是山上架桥(也叫跨谷桥),便于这山和那山通过,一般是火车通道,桥面的形态,颜色和桥的护栏,功能设计有很多种,这都是桥梁设计专家专门设计出来的,希望我们小朋友长大后,好好学习,也能设计出很多功能最齐全,最具特色的桥。
8、我们已经参观了家乡的桥,也认识了我们中国一些著名的大桥,现在我们小朋友自己动手、动脑,拿出你们的彩笔,设计出你自己心目中的桥,让它们能在我们现代化、多媒体的操作功能下,发挥奇异的光彩。
9、幼儿操作活动——设计自己想象的现代化的桥。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可取之处:
首先,活动主题的选择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我的家乡叫五河,五河五条河;家乡变化大,小区多又多;家乡歌曲天天唱,唱在大街和小巷……就这样一步一步生成主题活动“我的家乡”,主题网络也就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
其次,开展主题活动应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及时调整内容。
在主题进行中我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作为依据来确定活动的具体内容,边实施边及时调整。
由于感兴趣,幼儿在活动中十分投入,积极参与,可以说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例如:本来预设了“家乡特产”这一活动内容,但在活动中幼儿可能受生活经验少的限制,对这一内容不感兴趣,于是我立即取消了这一内容,更多地从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将活动改成了“漂亮的蟹壳画”这一活动,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参与者。
其三,充分利用家长这一社区资源,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
在“我的家乡”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发动家长帮助我们收集有关的资料;组织家长参与收集废旧材料;利用上学、放学的机会,向幼儿介绍路上的一些家乡变化,弥补了教师不能全面顾及的缺陷。
但活动结束后,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幼儿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熟视无睹,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这就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幼儿观察生活、感觉生活,发现美。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心中有。
说不出。
幼儿对家乡的了解面太窄,如果能收集的资料再广一些,教学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