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最新1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民国初年,有位著名记者在谈到记者的条件时,提出记者须有“四能”。

他的名字是( )A.黄远生B.邵飘萍C.罗开富D.郭超人2.亲赴延安采访,写下《西行漫记》(英文原名《红星照耀中国》)的外国记者是( )A.埃德加·斯诺B.安娜·露易斯·斯特朗C.艾格尼丝·史沫特莱D.爱泼斯坦3.我国最早的中文报纸是( )A.循环日报B.察世俗每月统纪传C.中外纪闻D.申报4.采访的作用主要是发现和落实线索,获取第一手资料,增加感性认识以及( )A.做好调查研究B.核对新闻事实C.做好群众工作D.做好传播工作5.瞿秋白曾作为《晨报》特派记者访问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采写了长篇通讯《饿乡纪程》和( )A.《塞上行》B.《中国的西北角》C.《赤都心史》D.《旅欧通讯》6.《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一文的作者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7.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或重大典型的采写的记者是( )1A.专业记者B.地方记者C.机动记者D.特派记者8.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的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就是( )A.报道方法B.报道手段C.报道艺术D.报道思想9.一般来说,专家、学者、科学家、艺术家以及一些特殊行业的人物、事件等被称作( )A.典型人物B.知情人C.一般报道对象D.特定报道对象10.比起其他的新闻价值要素来,更能体现记者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的是( )A.新闻性B.重要性C.显著性D.接近性11.各种类型冒尖的人和事是否具有报道价值,关键要看其是否具有( )A.普遍意义B.知名度C.接近性D.典型意义12.不以某次采访活动为目的的经常性准备,称为( )A.直接准备B.狭义准备C.平时准备D.临时准备13.通常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出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被称为( )A.报告会B.记者招待会C.座谈会D.调查会14.记者因工作需要,在一定期间内同时交叉采访一条或几条新闻,称之为( )A.蹲点采访B.交叉采访C.异地采访D.巡回采访15.从新闻形成的过程看,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这是新闻写作的( )A.特殊规律B.基本要素C.表现艺术D.基本内容l6.新闻的主题真实的基础是( )2A.善于策划B.事实真实C.新闻价值D.要有好“点子”17.新闻的第二生命是( )A.真B.快C.活D.短18.1874年1月30日《申报》刊载的“伦敦电”,报道了英国内阁改组的消息,这是我国中文报纸的第一则( )A.新闻特写B.新闻电讯C.通讯D.记者来信19.新闻语言孕育发展的主要渊源是()A.评论语言B.文学语言C.事务语言D.诗歌语言20.侧重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阐释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以及与其他相关事物的联系的报道是( )A.特写式消息B.目击新闻C.解释性报道D.背景报道21.经验性消息所反映的事实变动,往往是个渐进变动的过程,因此它多属于( )A.事件性新闻B.非事件性新闻C.动态新闻D.一事一报22.消息体裁的最明显的特征是( )A.标题B.导语C.主体D.背景23.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导语,称之为( )A.直接性导语B.间接性导语C.延缓性导语D.引用式导语24.消息中关于事物发展沿革变化,事物在历史进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有关史实、轶事等是( )3A.历史背景B.人物背景C.知识背景D.社会背景25.消息的写作要领是要有时效观念,运用客观手法,增加信息量和善于运用( )A.记者的评论B.心理活动描写C.文学语言D.概括和直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卷及答案解析

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卷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广播、电视语言是指()A.有声语言B.图像C.音响D.屏幕文字2.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在()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3.我国内地采用的彩色电视制式是()A.NTSC制B.PAL制C.CAL制D.SECAM制4.相对于其他媒介,电视的突出优势在于()A.传播范围广B.声画合一C.图像清晰D.声音逼真5.广播电视的主要任务是()A.娱乐身心B.传播新闻C.传授知识D.产业赢利6.录音消息,又称为()A.录音新闻B.口播新闻C.专题新闻D.动态新闻7.国际广播联盟成立于()A.1925年B.1935年C.1945年D.1950年8.广播必须把现场场面转化为()A.有声语言B.同期声1C.音响D.同步报道9.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多数属于事件仍在发展变化之中的()A.异步报道B.现场报道C.同步报道D.综合报道10.广播讲话的三种类型包括:新闻性、政论性和()A.概括性B.通俗性C.接近性D.知识性11.广播通讯以声音表达内容,它的主题必须()A.分散B.单纯C.隐蔽D.游离12.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是一个()A.专题性节目B.评论性节目C.谈话性节目D.综艺性节目13.狭义的电视口播评论是指()A.由记者出图像,以口语表达内容的评论B.由播音员出图像,以口语表达内容的评论C.由主持人出图像,并播报的评论D.由各类人出图像并共同播报的评论14.图像评论的内涵是指()A.主要发挥图像传播功能的评论B.以图像为主、声音解说的评论C.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表现内容的电视评论D.以声音评述为主、配以图像的评论15.下列不属于...新闻体裁报道样式的是()A.消息B.通讯C.人物专访D.事件回忆录16.下列不属于...专题节目主题的基本要求的是()A.体现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和社会发展趋势B.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态势,准确揭示其实质C.号准社会脉搏,紧紧扣住受众对有关事物的关注重点2D.服务公众的娱乐需求,力求寓教于乐17.下列不属于...广播电视新闻性杂志节目的基本属性的内容是()A.新闻性B.知识性C.服务性D.娱乐性18.下列不属于...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区别是()A.身份不同B.对象感不同C.播讲方式不同D.业务能力不同19.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殊性,除了编辑对象的复杂性外,还有一方面是()A.传播符号的多样性B.图像素材带的不可改动性C.编辑主体的群体性D.图像与同期声的原生态性20.下列不属于...单条新闻的编辑环节的是()A.通读所有声画和文字素材B.慎重选择第一个画面C.配音D.播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 年 1 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新闻采写的记者是A. 机动记者B.特派记者C.地方记者D.特约记者2.下列属于新闻线索特点的是A. 信息完整B.比较复杂C.有稳定性D.有待证实3.记者采访的第一步是A. 设计提问的问题B.接近采访对象C.联系采访人D.拟好采访提纲4.访问中最重要的是(A.少讲多听B.见机行事C.善于提问D.启发诱导5.目击式新闻多来自于记者的A. 事前观察B.同步观察C.事后观察D.现场观察6.下列与新闻专业术语“采访”含义相近的是A. 采风B.考绩C.游记D.探访7.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是(A.梁发B.黄远生C.邵飘萍D.王韬8.收集和储存记者自己采访地区或报道分工范围内的信息属于A.情况积累B.信息源积累1A. 新鲜性C. 重要性C. 新闻例子越多越好D. 新闻材料越少越好C.思想积累D.知识性资料积累9.两位记者在两年中沿着中国大陆周边采访一圈,这种采访方式属于A. 易地采访B.巡回采访C.交叉采访D.实地采访10. 采访艺术中“上下结合”包含的意思是(A.个别和一般B.局部和整体C.领导和群众D.个体和整体11.有关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被掴一掌的报道,其新闻选择的标准是12.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记者向外国友人提的您对北京印象如何”问题,其提问方式属于A.闭合式提问B.激发式提问C.开放式提问D.诱导式提问13.采访的结合艺术有多种,“解剖麻雀”的方法属于(A.上下结合B.点面结合C.纵横结合D.正反结合14. 一般来说,新闻主题来源于(A.实际工作B.具体生活C.主观感受D.客观事实15.新闻选材要“以一当十”的意思是(A.新闻材料要少而精,以少胜多B.新闻材料越多越好16. “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是下面哪一种新闻写作的开头方法?(A. 开篇点题法B.形象导入法C.先声夺人法D.清音有余法17.采用鸟瞰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以表达记者所见所闻和感受为主的通讯称为(A.速写C.巡礼B.访问记D.侧记B.接近性D.显著性218. 报纸刊登的采访手记、采访杂感、采访笔记、采访日记、采访随感和采访见闻等,属于( )A. 采访札记B. 采访杂记C. 记者随想D.记者调查19. 著名记者黄远生在《申报》等报纸上发表的“北京通信”结束了( )A. 消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B.通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C. 新闻写作仿照《左传》的历史D.通讯写作仿照《史记》的历史20. 关于新闻写作“笔内”功夫与“笔外”功夫理解正确的是( ) A.新闻写作的“笔内”功夫也体现在“笔外”功夫上B. 新闻写作既需要“笔内”功夫也需要“笔外”功夫C. 新闻写作“笔外”功夫比“笔内”功夫更重要D. 新闻写作“笔内”功夫比“笔外”功夫更重要21. 培养新闻写作的“文体意识”是要( )A. 对某类新闻体裁要有特殊的感觉B. 对消息的结构比较了解C. 了解各类新闻体裁的特点,采用恰当的写作形式D. 对新闻写作要有特殊的意识22. 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提出“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强调文风问题的作者是( )A. 周恩来B.梁启超C.毛泽东D.刘少奇23. 主要探索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以及某项具体措施的可行性的新闻体裁是( )A. 调查报告B.情况反映C.调查汇报D.工作研究24.某社电文发往外地采用哪一种电头?( )A.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头B.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讯C.某社某地某月某日讯D.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25.短讯、快讯、简明新闻是一种消息体裁,它们都可称为( )A.硬新闻B.简讯34C.软新闻D.纯新闻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

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巡回采访2.勾推法3.事件性新闻4.解释性报道5.一事一报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记者的采访活动涉及面广,接触范围大,指的是新闻采访哪一方面的特点?( )A.新闻性B.突击性C.灵活性D.广泛性2.新闻采访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这是( )。

A.采访工作原则的要求B.采访工作路线的要求C.采访指导思想的要求D.采访工作态度的要求3.目前仍在实行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制订者是( )。

A.中共中央宣传部B.国务院C.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D.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4.西方记者称之为“漂近法”的提问是( )。

A.开放式提问B.闭合式提问C.迂回式提问D.诱导式提问5.一种立体交叉式的情况综合,常用于非事件性新闻采访的技巧是( )。

A.上下结合B.点面结合C.正反结合D.纵横结合6.把记者比喻成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的领导人是( )。

A.周恩来B.刘少奇C.邓小平D.彭德怀7.记者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或专门的职务,是( )。

A.随着人类传播活动的出现而出现的B.随着近代新闻事业的出现而出现的C.随着中文近代报刊的出现而出现的D.和中国的邸报同时出现的8.记者的各项素质中,冒险精神属于( )。

A.政治素质B.业务素质C.心理素质D.身体素质19.“在家想点子,下去找例子,关门写稿子”这种做法,主要是混淆了( )。

A.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的界限B.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的界限C.依靠领导与独立思考的界限D.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的界限10.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殊任务派遣的记者,称( )。

A.特派记者B.特约记者C.特别记者D.特使记者11.新近发生的事实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不宜或暂时不宜公开传播,一般可( )。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新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65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活动认识主体指新闻的采制者、传播者、采访对象和( )A.主持人B.大众C.新闻受众D.大众传播媒体2.我国第一本以《新闻心理学》命名的专著问世于( )A.1978年B.1982年C.1986年D.1988年3.新闻心理学既应重视实证性研究,又应重视( )A.整体性研究B.系统性研究C.个案性研究D.思辨性研究4.联系新闻传播者与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主线是( )A.新闻线索B.新闻事实C.新闻源D.新闻价值5.人的心理素质是由四个心理系统构成的,处于这四个心理系统最外层的是( )A.行为习惯系统B.心向系统C.能力系统D.心态系统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动机B.想象C.意志D.性格7.意志对新闻工作者的智力活动能够起到( )A.制约作用B.导向作用C.调节作用D.强化作用8.在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交往手段是( )A.表情B.手势1C.言谈D.体态9.“一坏百坏”的思想在认知中属于(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扫帚星效应D.晕轮效应10.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A.理性思维B.常规思维C.创造性思维D.形象思维11.记者写作的最佳时间往往因人而异,那些喜欢选择在清晨工作的记者,常被称为( )A.百灵鸟型B.猫头鹰型C.布谷鸟型D.混合型12.新闻编辑作为一个群体,其认知方式应倾向于( )A.虚怀若谷B.依存于“场”C.独立于“场”D.一丝不苟13.编辑影响记者与受众的不是编辑个体,而是编辑这个社会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虽然是连接记者与受众的轴心,但其工作具有( )A.中介性特点B.隐没性特点C.距离感特点D.集约化特点14.由于许多节目已由录播转为直播,所以目前电子媒体传播的最后把关人是( )A.制片人B.编辑C.受众D.主持人15.衡量人的应变能力的生理指标是( )A.非语言符号的表达B.口头语言的表达C.反应时D.思维的独创性16.从心理学角度考察新闻受众的需要,可以发现,与新闻真实性这一特点相对应的是受众的( )A.求近心理B.求新心理C.求真心理D.求快心理17.在传播者与受众的心理互动中,受众对传播者的心理影响,总体来说是( )A.强大的B.微弱的2C.积极的D.消极的18.受众态度的改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程度上的改变,另一个是( )A.方法上的改变B.方向上的改变C.程序上的改变D.性质上的改变19.在受众心目中,传播者所具有的资历、地位、专业知识等因素,在传播学中被称为( )A.权威性B.喜爱性C.可信性D.免疫性20.心理健康与否的标志之一是人的( )A.情绪B.智力C.意志D.注意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浙江1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1月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新闻采访2.第一手材料3.有意注意4.“抓活鱼”5.新闻述评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起着( )。

A.辅助性作用B.引导性作用C.决定性作用D.补充性作用2.新闻采访学研究的明显特点是( )。

A.更强调系统性B.更强调理论性C.更强调指导性D.更强调实践性3.明确提出报纸工作人员“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人员”的领导同志是( )。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陆定一4.新闻采访要“注意事物的相互联系”,这一要求相对应于采访指导思想的哪一点?( )A.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B.讲究唯物辩证法C.要有历史发展观点D.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5.新闻单位派住某地的常驻记者称为( )。

A.特派记者B.机动记者C.驻外记者D.地方记者6.1997年1月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具体内容共有( )。

A.4项B.6项C.7项D.8项7.下列对记者新闻敏感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是记者的一种天性B.是与生俱来的能力C.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D.是记者天生的素质8.新华社播发的新闻《泰国北碧村发生“蛙战”》,其价值主要取决于( )。

A.显著性B.接近性C.重要性D.趣味性9.正确的报道思想来源于( )。

1A.上级领导的打招呼B.基层群众的告状信C.编辑部门的闭门策划D.吃透上下两头,眼观四面八方10.为研究某一问题或批评某一错误而进行的访问活动,是指( )。

A.因争论访问B.因问题访问C.因经验访问D.因事件访问11.访问的心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其中访问的实质性阶段是( )。

A.接近阶段B.融洽阶段C.沟通阶段D.激发阶段12.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是( )。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新闻采访写作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51、新闻采访2、采访的“心理控制”3、新闻线索二、判断题:(共5分,每小题1分)1、新闻是一种无形的意见,越是好的新闻就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越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2、新闻敏感是一种灵感思维,它是一种天赋。

()3、采访观察可以分为事前观察和事后观察两种。

()4、新闻的价值是在新闻线索发现以后的判断,它是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判断。

()5、采访前情况准备的综合分析环节,是把死材料转化成活材料的环节,也是显示情况准备成果的环节。

()三、简答题:(共32分,每小题8分)1、简述可以避免的新闻失实原因。

2、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使用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采访手段可能造成什么弊端?3、记者的采访笔记需要重点记些什么内容?4、采访中的形态语言可以产生哪些作用?四、论述题:(共20分)结合实际,试论记者采访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五、拟定采访提纲:(共28分)丈夫拒签字导致孕妇难产而亡事件结合所给出的新闻背景,试拟一个采访提纲,采访提纲应包括:1、采访目的(5分)2、采访对象(8分)3、问题设计(15分)新闻背景:2007年11月21日下午四时许,孕妇李丽云因难产,生命垂危,被其丈夫肖志军(后证明双方未缔结婚姻)送至北京朝阳医院京西分院。

面对身无分文的孕妇,医院决定免费入院治疗,而同来的丈夫却拒绝在医院的剖腹产手术单上签字。

几十名医生、护士束手无策,在抢救了3个小时后,医生宣布孕妇抢救无效死亡。

在长达3个小时的僵持过程中,该男子一直对包括主治郭大夫在内的众多医生的苦苦劝告置之不理。

该医院副院长赵立强亲自到场劝说,110支队的警察也来到医院。

为了让该男子签署同意手术单,甚至医院的许多病人及家属都出来相劝,当时在医院安胎的《检察日报》记者吕卫红在病房劝说病友给肖志军捐钱,并当场表示:如果肖签字,则立即奖励他一万元钱。

但肖志军仍然拒绝,在手术通知单上写上:“坚持用药治疗,坚持不做剖腹手术,后果自负。

历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真题

历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真题

历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60年代初,新华社记者随登山队员一起行军,接连写出了几篇反映我国登山运动员生活的颇有影响的报道。

他是A.王中B.周光象C.王金风D.郭超人2.新闻采访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

说它是一门学问,是因为新闻采访是新闻学中一门相对独立的A.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艺术学科D.新兴学科3.作为我国较早的驻外记者,编写有《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的记者是A.瞿秋白B.林白水C.邵飘萍D.斯诺4.从新闻采访心理学看,记者应当具备与其工作特点相适应的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主要包括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A.新闻理论B.创作能力C.坚强的意志D.评论手法5.常言说:“处处留心皆新闻”,有不少新闻就来自于日常生活之中。

一些记者在乘车、购物、逛公园、坐茶馆时,也能发现有价值的A.报道思想B.新闻线索C.新闻观点D.新闻主题6.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是国家、政党或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对所属新闻传媒规定的宣传方针和宣传纪律,我们称之为A.地方政策B.国家政策C.编辑方针D.新闻政策7.“报道思想”指的是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A.宣传方针B.内容重点C.指导思想D.采写要求8.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特点,访问大致分为五大类:即因事件访问、因人物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和A.因争论访问B.因事实访问C.因政策访问D.因采访对象访问9.所谓观察的时机,是指记者在一定时间里对哪一方面进行观察?A.记者编辑B.客观事物C.主持者D.目击者10.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这种采访被称之为A.现场采访B.交叉采访C.目击采访D.隐性采访11.“点”和“面”,这两个概念的并列是新闻采访实践中的习惯用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8年1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新闻采写的记者是( )A.机动记者B.特派记者C.地方记者D.特约记者2.下列属于新闻线索特点的是( )A.信息完整B.比较复杂C.有稳定性D.有待证实3.记者采访的第一步是( )A.设计提问的问题B.接近采访对象C.联系采访人D.拟好采访提纲4.访问中最重要的是( )A.少讲多听B.见机行事C.善于提问D.启发诱导5.目击式新闻多来自于记者的( )A.事前观察B.同步观察C.事后观察D.现场观察6.下列与新闻专业术语“采访”含义相近的是( )A.采风B.考绩C.游记D.探访7.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是( )A.梁发B.黄远生C.邵飘萍D.王韬8.收集和储存记者自己采访地区或报道分工范围内的信息属于( )A.情况积累B.信息源积累1C.思想积累D.知识性资料积累9.两位记者在两年中沿着中国大陆周边采访一圈,这种采访方式属于( )A.易地采访B.巡回采访C.交叉采访D.实地采访10.采访艺术中“上下结合”包含的意思是( )A.个别和一般B.局部和整体C.领导和群众D.个体和整体11.有关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被掴一掌的报道,其新闻选择的标准是( )A.新鲜性B.接近性C.重要性D.显著性12.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记者向外国友人提的“您对北京印象如何”问题,其提问方式属于( )A.闭合式提问B.激发式提问C.开放式提问D.诱导式提问13.采访的结合艺术有多种,“解剖麻雀”的方法属于( )A.上下结合B.点面结合C.纵横结合D.正反结合14.一般来说,新闻主题来源于( )A.实际工作B.具体生活C.主观感受D.客观事实15.新闻选材要“以一当十”的意思是( )A.新闻材料要少而精,以少胜多B.新闻材料越多越好C.新闻例子越多越好D.新闻材料越少越好16.“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是下面哪一种新闻写作的开头方法?( )A.开篇点题法B.形象导入法C.先声夺人法D.清音有余法17.采用鸟瞰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以表达记者所见所闻和感受为主的通讯称为( )A.速写B.访问记C.巡礼D.侧记218.报纸刊登的采访手记、采访杂感、采访笔记、采访日记、采访随感和采访见闻等,属于( )A.采访札记B.采访杂记C.记者随想D.记者调查19.著名记者黄远生在《申报》等报纸上发表的“北京通信”结束了( )A.消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B.通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C.新闻写作仿照《左传》的历史D.通讯写作仿照《史记》的历史20.关于新闻写作“笔内”功夫与“笔外”功夫理解正确的是( )A.新闻写作的“笔内”功夫也体现在“笔外”功夫上B.新闻写作既需要“笔内”功夫也需要“笔外”功夫C.新闻写作“笔外”功夫比“笔内”功夫更重要D.新闻写作“笔内”功夫比“笔外”功夫更重要21.培养新闻写作的“文体意识”是要( )A.对某类新闻体裁要有特殊的感觉B.对消息的结构比较了解C.了解各类新闻体裁的特点,采用恰当的写作形式D.对新闻写作要有特殊的意识22.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提出“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强调文风问题的作者是( )A.周恩来B.梁启超C.毛泽东D.刘少奇23.主要探索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以及某项具体措施的可行性的新闻体裁是( )A.调查报告B.情况反映C.调查汇报D.工作研究24.某社电文发往外地采用哪一种电头?( )A.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头B.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讯C.某社某地某月某日讯D.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25.短讯、快讯、简明新闻是一种消息体裁,它们都可称为( )A.硬新闻B.简讯3C.软新闻D.纯新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记者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 )A.社会活动能力B.逻辑思维能力C.坚持社会主义方向D.职业敏感性E.文字功底和口才27.长时间以来,媒体报道海外华人关注北京奥运会,这种新闻选择包含了新闻价值要素的( )A.时间性B.重要性C.显著性D.趣味性E.接近性28.访问活动的类型包括( )A.因事件访问B.因人物访问C.因经验访问D.因问题访问E.因争论访问29.下列关于新闻语言特色表述正确的有( )A.讲究文彩多于通俗浅显B.简捷叙述多于曲折迂回C.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D.句子的陈述口气多于感叹口气E.褒贬词多于中性词30.下列属于新闻特写的有( )A.场景特写B.旅游特写C.巡礼特写D.人物特写E.事件特写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1.迂回式提问32.隐性采访33.新闻结构34.背景4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35.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要从哪些方面努力?36.简述现场观察的方法。

37.写作人物通讯怎样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鲜明地再现人物形象?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小题10分,第39小题8分,共18分)38.你居住的城市要举行一场重要的体育赛事,你作为记者前往现场采访报道,请从新闻写作的角度列出你的采访要点。

39.阅读下面的消息,按要求答题。

大学生深夜被劫,农民工出手相助河南义士被刺成重伤昨日,××总医院心胸外科一病室内,29岁的河南汉子陈建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仍处于失血性休克中。

前晚,他为救一名遭抢劫的大学生,与3名歹徒展开殊死搏斗,被刺成重伤。

李某某是××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前晚9点多,他从广埠屯回学校,在校门口被3个男青年抓住。

3人用砖块击打他的头部,将他按倒在人行道上,要他交出身上钱物。

李某某拿出自己的小灵通和140元现金后,对方仍在他的腰部左侧刺了一刀。

正在这时,马路对面传来一声断喝:“你们干什么?”打他的两名青年冲向马路对面,在马路中间与来人扭打在一起。

来人是学校对面中北造船设备有限公司的油漆工陈建星。

当时,他正准备出门买东西,见到马路对面有人行凶,他一边喝止,一边向工友呼救。

扭打中,陈建星左胸和腋下各被刺中一刀,倒在路边花坛中。

见有工友增援,3名男子撒腿就跑。

陈建星奋力抱住其中一人,终因体力不支被对方挣脱。

李某某挣扎着走过马路,查看救命恩人的伤势,被陈建星一把抱住。

李某某说:“我是被抢的学生。

”他才松开手倒在地上。

李某某和陈建星很快被送到××医院。

经诊治,李某某的刀伤深及肾脏,陈建星则被刺穿肺部。

昨天凌晨3点,因伤势太重,陈建星被转往××总医院。

(1)指出主体..部分依据什么顺序安排材料,并对此作简要分析;依据____________顺序安排材料。

分析____________。

(2)指出该消息还可能从哪些方面补充写作内容。

5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l小题,20分)40.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强化湖泊治理,实现排污口全面截污。

武汉市市长阮成发表示,武汉将切实履行《长江流域环境保护宣言》,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

阮成发介绍,武汉将彰显城市宜居生态功能,推进“两江四岸”综合整治,加快实施清水入湖和水网连通工程,重点推进汉阳六湖连通、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

同时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快污水处理厂特别是远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尽快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此外他透露,武汉将发挥在环保技术、产业等方面的优势,申请设立环保产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努力建设国家环保产业基地。

武汉市常务副市长袁善腊告诉记者,已启动的大东湖水网工程,投入高达87亿元,是武汉市投入最大的环境治理工程。

这足见武汉保护母亲河的决心。

材料二:重庆地处三峡库区,库区水质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几亿人的饮水安全。

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罗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保证长江上游水质,他们已关闭了一大批污染严重的工厂,同时也提高了污水减排标准。

目前重庆市共有14座污水处理厂,此外还有3座在建,污水处理率已达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达到了72%。

针对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未来5至10年内,重庆将花费100亿元打造“森林重庆”。

占地900多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计划中,将有一半土地会被建成公共绿地。

而沿江公路、堤坝也在大规模植树造林,以保证沿江流域不会加重污染。

材料三:“随着沿江城市经济发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保护长江水资源迫在眉睫。

”身处长江下游的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的一番话,赢得了市长们的共鸣。

胡延照表示,《长江流域环境保护宣言》要变成具体行动。

他同时呼吁,沿江各城市应共同探索符合各方利益的环境保护补偿机制,联手推进长江水质的检测与改善,共同保持长江的青山绿水。

材料四:“让长江沿岸水更清、山更绿,一江清水向东流。

”这是南京市副市长陈刚昨日表达的心愿。

而不久前,南京对秦淮河水域治理的显著成果,也让这座城市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6誉奖。

陈刚说,南京将着力建设东部绿色中心,在治理秦淮河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促进流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我相信,只要沿江城市齐心协力,上下游地区互相配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让长江清水长流!”根据上述材料写作消息的标题、导语和小标题。

(说明:2018年10月30日,重庆、武汉、南京和上海四大城市,就长江环保问题举行市长联席会议。

该材料为四城市市长联席会议要点。

)(1)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采用双行标题。

4分)(2)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采用直接式导语,交待新闻要素。

6分)(3)小标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既要拟小标题,也要按合理的顺序排列。

10分)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