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

合集下载

2008年各省市中考历史试题

2008年各省市中考历史试题

200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1)200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 (7)2008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 (12)2008年天津市中考历史试题考查 (17)2008年陕西省中考历史试题 (22)2008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 (25)2008年吉林省中考历史试题 (29)200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34)200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 (41)2008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46)2008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题 (50)2008年青海省中考历史试题 (55)2008年宁夏中考历史试题 (59)2008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 (61)200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满分:70分时间:与思想品德共用120分钟开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小华拟定了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 ) A.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 B.《资治通鉴》与“阳光体育运动"C.五禽戏与“京剧进校园” D.北京人遗址与西部大开发2.郑和下西洋时所携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 ( )A.甘薯 B.瓷器 C.玉米 D.马铃薯3.右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自然经济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初现C.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 D.社会主义经济蓬勃发展4.下列中国教育发展历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创办京师大学堂②废除科举制③恢复高考④颁布义务教育法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5.某校为“纪念孙中山逝世83周年”编排的话剧场景中,孙中山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在兴中会发表演讲 B.筹建中国同盟会C.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与中共磋商第二次合作6.小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D.改革开放的窗口7.在课本剧“马克思主义诞生"中,最能真实再现这一时刻的道具是 ( )A.油画《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B.《义勇军进行曲》歌词C.《共产党宣言》文本 D.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模型8.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你会感受到美国人权的进步,这是得益于(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人权宣言》的颁布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D.《独立宣言》的颁布9.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2008年玉林、防城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2008年玉林、防城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baA2008年玉林、防城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 学(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亲爱的同学,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写清楚;解题时请你认真审题, 注意检查,祝你发挥最好的水平。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你将答案直接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 计算:|-9|=__________.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原点的坐标_______.3. 比较大小:3.33______3100度4. 计算:5×(-3)+6÷(-2)=_________.5. 已知D 、E 分别是△ABC 的AB 、AC边上的中点, BC=12,则DE=___________.6. 如图,∠1=60°∠2=60°则直线a 与b 的 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7. 不等式组⎩⎨⎧<+--≤-122)1(5122x 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8. 在任意的三个整数中,有且只有一个偶数的概率是______. 9. 如图在⊙о中,弦AB 、CD 交于点P,如果CP=6,DP=3,AB=11,则AP=___________. 10.如图,∠ACB=90°,把Rt △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Rt △AB 1C 1,若BC=1,AC=2,则CB 1的长度是__________.第6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否结 束是机器人回到点A 处向前走2米后向右转24︒机器人站在A 处开 始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请你将答案直接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1.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3 (B )10 (C )0 (D )-212.人体内的某种细胞的形状可近似看作是球状,它的直径为0.000 001 56 m ,则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A )1.56×10-6 m (B )1.56×10-5m(C )156×10-5 m (D )1.56×106m 13.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已知x 甲=79.8(环),x 乙=79.8(环),S 2甲=2.31,S 2乙=2.36,则谁的比赛波动成绩大:…( )(A )甲波动大 (B )乙波动大 (C )甲和乙一样 (D )不能确定14.矩形、正方形、菱形的共同性质是:……………………( )(A )对角线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垂直(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15.下列函数中,其图象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у随着χ的增大而增大ỵ②与ỵ轴的正半轴相交.则它的解析式为…………………( ) (A )у=-2χ-1 (B )у=-2χ+1 (C )у=2χ-1 (D )у=2χ+116.在今年抗震赈灾活动中,小明统计了自己所在的甲、乙两班的捐款情况,得到三个信息:①甲班捐款2500元,乙班捐款2700元;②乙班平均每人捐款数比甲班平均每人捐款数多51;③甲班比乙班多5人,设甲班有χ人,根据以上信息列方程得:……………………( )(A )52700512500-=+x x (B )52700)511(2500-=+⨯x x (C )x x 2700)511(2500=+⨯ (D )xx 27005152500=++ 17.有一程序,如果机器人在平地上按如图的 的步骤行走,那么机器人回到A 点处共走的路程是:…………………………( )(A )24米 (B )48米 (C )15米 (D )30米第17题图18.下列命题中:①;,22bc ac b a <<那么如果②;1,111<-<->-a x a x a x 则的解集是)的不等式(关于 ③个。

广西省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试卷(课改卷)

广西省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试卷(课改卷)

2007年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课改卷)历史卷考试用时:50分钟考分:50分考试形式:开卷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历史考试。

本卷实行开卷考试,总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天道酬勤!把努力学习得来的丰硕成果展示出来吧,你将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写下亮丽的一页。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下面的答题框内。

1.南北朝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其中在农学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是A.祖冲之B.李春C.郦道元D.贾思勰2.宋代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下面有关北宋都城东就(汴京)市民日常生活的描述,不可能的是A.用煤烧水做饭B.在店铺或贸易集市里购买生活用品C.在专门供人们娱乐的场所观看杂技表演D.阅读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3.下列史实中,属于“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这一学习主题内容的是①虎门销烟②江南制造总局的创立③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的创建④京师大学堂的设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教育家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此则日记最可能记于A.1895年B.1898年C.1911年D.1949年5.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第一场武装斗争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6.音乐作品中《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都以气势宏伟的旋律,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扉。

你知道这两部作品听创作背景吗?A.戊戌变法B.抗日战争C.重庆谈判D.解放战争7.为了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

右图所示的英雄人物是A.邱少云B.彭德怀C.黄继光D.王进喜8.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之一,以下不属于建国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刘少奇含冤去世C.1982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9.为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十周年,某校举行了《小平同志的足迹》主题纪念活动,下列史实中,适宜引用的是A.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指挥台儿庄战役C.挺进大别山D.参与指挥辽沈战役10.日本从明治维新起,就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历史含答案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历史含答案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历史一、选择题1.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镇压义和团运动B.维护清王朝统治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D.迫使清政府妥协2.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A.在城市看电影B.有钱人家拍照片C.市民穿新式礼服D.成年男子留长辫3.据《军政》杂志载:“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

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文中“此役”指的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4.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A.赢得时间准备B.欺骗广大人民C.争取和平民主D.加强国共合作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原则首次提出针对的是()A.中苏之间关于军事协作问题B.中印之间关于西藏问题C.中缅之间关于领土边界问题D.中美之间关于台湾问题6.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种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这一发源地是()A.古罗马B.古印度C.古巴比伦D.古希腊7.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是()A.英国和法国B.葡萄牙和西班牙C.英国和西班牙D.法国和美国8.下列有关苏俄新经济政策内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大型企业仍由国家管理C.允许多种经济并存D.大力发展商品经济9.1947年8月,印度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

结束这个时代的领导人是()A.尼赫鲁B.阿拉法特C.卡斯特罗D.纳赛尔10.最能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组织是()A.七十七国集团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二、读图简答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A图B(1)依次写出这两幅图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1分)图A___________ 图B____________(2)读图A,京师同文馆成立于何时?概要叙述这场运动的主要活动。

(3分)(3)读图B,这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何意义?三、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广西玉林市历史初三上学期2024年自测试题及答案指导

广西玉林市历史初三上学期2024年自测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广西玉林市历史初三上学期自测试题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北伐战争D. 南昌起义【答案】B. 五四运动【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但未完全实现民主革命的任务;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则发生在稍后的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而非其起点。

2、下列哪个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D. 辛丑条约【解析】辛丑条约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签订的,条约规定了巨额赔款,允许外国驻军,并且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等,这些条款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以及马关条约虽然也都是不平等条约,分别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及甲午战争有关,但它们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程度不如辛丑条约深远。

3、中国古代史分期里,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哪一阶段?A. 先秦B. 秦汉C. 三国两晋南北朝D. 隋唐答案:C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

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分期,要求结合材料选出相吻合的选项。

选项A,先秦时期是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故选项A与材料内容不符。

选项B,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秦朝和汉朝两个大一统朝代的合称,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朝是秦朝之后的统一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故选项B与材料内容不符。

【最新】中考广西省玉林市历史试题(有答案)

【最新】中考广西省玉林市历史试题(有答案)

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历史(本卷共两大题18小题,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特别说明:本试题是在QQ群友,经PS、泰比等软件修改识别后,编辑而成,所提供的答案纯属个人意见,不代表官方认可。

——山围初中-庞鸿武注意事项:1、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标号涂黑。

3、选择题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戚继光是伟大的抗倭民族英雄,他生活的时代是A.隋朝B.西夏C.元朝D.明朝2.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是为了管理A.新疆B.西藏C.云南D.青海3.右图的雕塑是某地广场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景点。

据此判断,与该雕塑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4.洋务运动中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在哪一口号的指导下进行的A.科学B.求富C.自强D.民主5.下列有关戊戍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起因B.康有为是变法的主要筹划者C.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6.在红军征战藏区的过程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的粮食约1000万斤,牛、羊、马、猪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

这主要说明红军长征A.粉碎了敌人的重重围剿B.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支持C.保留了革命的精干队伍D.传播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7.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

下列事件,最符合设立国家公祭日要求的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D.百团大战8.右图的人物曾挥笔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身出绝症,依然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他是A.焦裕禄B.邓稼先C.王进喜D.雷锋9.伯利克里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其最典型的城邦是A.斯巴达B.特洛伊C.罗马D.雅典10.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是因为这一年A.穆罕默德诞生B.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C.伊斯兰教形成D.阿拉伯半岛实现了统一11.右图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1520年)的名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

2008年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2008年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2008年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思想品德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34分)1.2008年3月1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A.温家宝李克强 B.吴邦国贺国强 C胡锦涛习近平D.贾庆林李长春2.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A.嫦娥一号 B.嫦娥二号 C.神舟六号 D.中星九号3.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A.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B.巴黎框架公约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议程 D.巴厘岛路线图4.2008年1月11日,我市启动了向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系列活动。

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切实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建立健全关心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这体现了对留守儿童的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学校保护 D.司法保护5.2007年,兴业县葵阳镇司法所共排查调处土地承包合同、田地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156件,依法调解成功150件。

这说明法律具有A.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 B.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的功能C.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D.促使当事人自行协商、化解矛盾的作用6.古人说:“万善孝为先”。

下列对于孝敬父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B.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C.孝敬父母是现代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 D.孝敬父母的人必定是遵纪守法的人7.“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和规谏。

”培根这一名言启示我们A.要乐交“诤友” B.友谊是心灵的需要C.要远离“损友” D.要善于寻求友谊8.容县人梁某,因犯抢劫罪、盗窃罪,日前被玉州区法院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3年10个月,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罚金12000元。

下列对此案例的认识正确的有①梁某受到的制裁属于行政制裁②梁某受到的制裁属于刑事制裁③判处的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属于主刑,罚金属于附加刑④判处的有期徒刑属于主刑,剥夺政治权利和罚金属于附加刑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9.目前,免耕马铃薯种植技术正受到广西各地农民的普遍欢迎,这种种植技术不用翻耕土地、不用深埋种植,采收简单,种出来的马铃薯平均每亩增产3成左右且质量上乘。

2008年初中升学考试历史科复习试题《三》

2008年初中升学考试历史科复习试题《三》

2008年初中升学考试历史科复习试题《三》选择题(一共有40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表格内。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禁烟英雄是A、林则徐B、道光帝C、奕山D、关天培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

主要是因为A、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D、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4、法国文学家雨果曾愤怒地谴责道:“两个强盗走向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两个强盗是A、英国和法国B、英国和美国C、美国和俄国D、法国和俄国5、“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中法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日俄战争D、抗日战争6、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是在A、鸦片战争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洋务运动期间7、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欢呼”主要来自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武昌起义的胜利C、列强宣布“中立”D、中华民国的成立8、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9、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A、“废除二十一条”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还我青岛”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10、暑假,历史老师带同学们到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去考察,这是A、左右江根据地B、晋察冀根据地C、豫皖苏根据地D、井冈山根据地11、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D、维护清朝统治12、广东省的中山市、湖北武汉的中山大道等地名或街道名称,都是为了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A、林则徐B、毛泽东C、邓小平D、孙中山13、“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隋朝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能因其时间短促而忽视。

下列属于隋朝在制度方面革新的是
A.科举制度
B.行省制
C.厂卫制度
D.军机处
2、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下列不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瓦子”
D.火器
3、小芳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国民党历史的资料,发现有用民国纪年记载的历史事件,此事件最有可能是
A.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
C.武昌起义
D.台儿庄战役
4、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B.遵义会议,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D.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
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国共关系由分裂、对峙走向再次合作的转折点是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6、在1898年的上海,一位清朝官员不可能做到的是
A.阅读《申报》
B.参观“轮船招商局”
C.买一本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
D.观看无声电影《定军山》
7、1958年,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预计当年粮食产量可达3—3.5亿吨,结果未能实现。

1 98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了这个水平,主要原因是
A.进行土地改革
B.实行三大改造
C.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中日关系的缓和
C.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D.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
9、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为保障西藏地区社会
稳定,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和平解放西藏
B.设立西藏自治区
C.西藏是最早对外开放地区之一
D.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10、德国人卡尔.本茨能够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直接得益于下列哪项科技成果
A.蒸汽机
B.内燃汽油机
C.发电机
D.内燃柴油机
11、大国意志一直左右着国际关系的发展。

下列史实中,不带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联合国家宣言》
C.《慕尼黑协定》
D.雅尔塔会议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2、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图二图三
请回答:
(1)图一、图二中两人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2分)
(2)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和目的分别是什么?(2分)
(3)图一、二和图三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结束后,对外交往逐渐减少,到清朝导致了什么局面的出现?(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

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

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2分)
(2)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两次分离,这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分)
(3)材料反映了旧中国怎样的外交历史?你有何感想?(2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

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统一欧洲,但都失败了。

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

同时,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权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1)材料一中,二战前后欧洲人为“谋求欧洲统一”采取的方式分别是什么?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3分)
(2)从材料二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1分)
(3)欧洲(西欧)和日本战后的崛起,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1小题,10分)
15、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请回答: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出现的进步思潮有哪些?同时分别指南在这些进步思潮指导下的重大社会实践活动。

(6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最终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2分)
(3)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年),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先进中国的探索对你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
12、(1)弘扬唐朝文化(1分)积极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或兼收并蓄)。

(1分)
(2)郑和下西洋(1分)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

(1分)
(3)相同作用: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1分)局面:闭关锁国。

(1分)13、
(1)《马关条约》(1分)该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分)(或大大加深了中国半列民地化程度也可得1分)
(2)本质区别:第一次分离是国家主权受破坏(或是帝国主义侵占)(1)第二次分离是中国内政(或国共内部矛盾所致)。

(1分)
(3)屈辱的外交。

(1分)感想: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

(答对其中一项即可,其它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价值观正确都可给1分)
14、
(1)武力(或战争)(1分)合作(或建立欧洲共同体,或建立欧盟,或和平)。

(1分)欧洲共同体----欧盟(或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政治经济合作组织;或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欧洲共同体----欧盟)。

(1分)
(2)重视教育和科技。

(1分)
(3)经济上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或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1分)政治上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1分)
三、简答题(共10分)
15、(1)“师夷长技”思想---洋务运动;维新思想(或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戊戌变法;三民主义思想(或民主共和思想,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实力救国思想----创办近代民族工业;民主与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

(答对其中三项且相对应,即可得6分)
(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或工农武装割据)(1分)成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或建立了新中国)。

(1分)
(3)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分)启示: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自己的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等。

(答对其中一项即可,答其它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价值观正确都可得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