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烂柯山故事 牛笼嘴出宝
84烂柯山故事 艺人传艺

烂柯山故事艺人传艺【河南烂柯山】河南烂柯山地处洛阳市新安县城西35里铁门镇玉梅村,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洞真观和王乔洞坐落于烂柯山西麓,与千唐志斋相距4里,新310国道和新伊高速(连霍、二广高速联络线)在此交汇设立洞真观互通,这一带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
【说明】这些围绕烂柯山的传说、或神话、或传奇、或故事,都是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所谓“把瞎话”,都是老年人讲给孩子听、或给外来客人听,也是大人们茶余饭后、劳作闲暇间的话题。
烂柯山故事艺人传艺每年三月三,烂柯山王乔洞都有盛大的集会。
方圆百里的人们,都要起五更赶黄昏的前来,即使不买东西,也要凑个热闹。
白天帐蓬一片,夜里灯火连天。
为期三天的集会,无奇不有,烧香的、还愿的、耍猴的、斗鸡的、说书的、唱戏的,还有那文人骚客、乞丐赌棍,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云集此地,大显身手。
这年的三月三,最热闹的要数柏树顶缸那儿,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是水泄不通。
有个江湖艺人在夸夸其谈,吹嘘自己能点石成金,遣鬼弄神,能使板凳走路,会让方桌赛跑,可上天摘仙桃,入海索龙珠。
只见他口若悬河,说得嘴角泛白沫。
人们听得正热闹,此人的一个徒弟上前搭话说:“师父,快晌午了,中午饭咋弄?”师父在怀里一摸摸出一粒米来,对小徒弟说:“这粒米足够咱们吃半月到二十天,你把它捣碎,分成十份,一分就可煮一大锅稠饭。
”徒弟接过米粒刚要走,师父又喊:“回来!要记住,只敢下一半,多啦,锅就会崩圈!”徒弟忽然想起了什么,又问:“师父,米有了,还没有柴禾烧锅呢?”师父把手一扬,说:“去,担担上水石来,这是十万年前的干柴,火焰大着呢,小心烧着你小子的眉毛!”周围的人早已集成一团,急着看这个艺人怎么继续表演。
艺人假装愠怒地说:“你们真是少见多怪,还这有什么好笑的,骑驴看帐---咱们走着瞧!艺高人胆大,没有真本事,谁敢在这儿喷大话!”看热闹的人更多了,这位艺人亲自动手,他从怀里掏出火镰,拿出火石,几下子就燃着了火,呼呼一吹,就把上水石点着了,冒出熊熊的火苗。
宁波宁海民间故事-029

宁波宁海民间故事-029文七姐妹岩和金鸡岩的传说古时,在幽僻的茶山上住着七姐妹,她们模样儿一样,穿戴也一样,个个生得千娇百媚,真个是鱼儿见了要下沉,雁儿飞过会落地,对着花儿花闭合,望着月儿月含羞。
姐妹七人同眠同起同劳作,亲亲密密,相依为命,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七姐妹最爱清洁,她们一天劳作以后,当夕阳晚照时,便手挽手地到山下海边去洗澡,洗好澡,又披着晚霞浮想翩翩地回山去。
七姐妹天天洗浴,惊动了正在海底修炼的一条泥鳅龙。
这条泥鳅已经修成龙形,可是凡心不死,它窥见了七姐妹那似粉如玉般的躯体在大海里游动,淫心大起,立即掀起一股黑浪想把七姐妹卷入海底。
七姐妹骤遇黑浪卷来,一时惊慌失措,几乎被卷了过去。
说时迟,那时快,七姐妹已经手拉着手组成一堵人墙,冲出恶浪;等到第二个黑浪卷来时,她们早已游到岸边。
姐妹们上了岸,换上衣服,正待回山,突然,阴风惨惨,腥雾漫漫,日色无光,天地昏暗,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七姐妹吓得抱成一团,蜷缩在岸边。
岸边来了一个黑不溜秋的汉子,向七姐妹调戏起来。
七姐妹逃到哪儿,黑汉就拦到哪儿。
七姐妹无处躲藏,大喊:“救命啊!救命啊!”黑汉嬉皮笑脸地说:“不用喊了,喊破了喉咙也没有人来救你们,还是乖乖地跟我去做夫妻吧。
”正当黑汉得意的时候,一声公鸡啼叫,响彻云霄,霎时间云散雾消,一个身披金色羽衣的英俊少年,犹如一道金光从茶山之巅直射下来,顷刻之间到了黑汉面前。
少年大喝一声:“不得无理牎”黑汉想不到竟有人前来干涉,心中大怒,立刻就地一滚,现出了原形,竟是一条三丈长、长着巴斗大龙头的泥鳅龙。
泥鳅龙喷着白沫,张着血盆大口,向少年冲来,少年把身子一摇,也现出了原形,是一只高达一丈的金色大公鸡。
金鸡扑腾两翅,掀起一阵狂风,将泥鳅龙喷吐的白沫刮得无影无踪;接着又是一纵,跨上龙背,只一啄,就把泥鳅龙的一只眼睛啄瞎了。
泥鳅龙负伤后兽性大发,一边狂嚎,一边把金鸡紧紧卷住。
金鸡被卷得几乎透不过气来,头慢慢地低垂下去,羽毛被一片片地撕落下来。
01【烂柯传说】扒头王乔

【烂柯传说】扒头王乔【本文素材及图片来源于媒介和本人所掌握的,如有不妥,请告知我删除!】【烂柯传说扒头王乔】河南烂柯山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城西南15公里铁门镇玉梅村,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洞真观坐落于烂柯山西麓山,与千唐志斋相距4公里,洞真观互通设在新310国道和连霍高速与二广高速联络线交汇处,这里的民间文学丰富,极具地方色彩。
扒头王乔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
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这首诗讲的是王乔成仙的故事。
据文献、杂记、野史等记载:全国有四个王乔洞,分别是浙江省一处,在衢县南三十里;山西省一处,在沁县东北四十里;广东省一处,在高要山东南五十里;河南省一处,在新安县西南三十里。
可见王乔洞的传说遍及全国,不少学者认为,豫西这座王乔洞较为古老,是王乔的真迹所在。
王乔究竟何时?何地?何许人也?众说不一。
据史书记载:“王乔,东汉时河东人。
明帝时为尚书郎,出为叶令。
朔望常自县来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
令太史伺之,言其临至,有双凫飞来。
于是候其凫至,举罗张之,得一鸟,乃所赐之履也。
或日即古仙人王子乔也。
”这段记载已被《辞海》选录,并流传各地。
《后汉书·王乔传》记载:“天忽降玉棺于堂前。
(王乔)乃沐浴服饰卧棺中,葬于城东,土自成坟。
”又有方书记述:王乔成仙后,能腾云驾雾,来去无踪。
他与一富翁交往甚密,时常饮酒赋诗至深半。
朋友再三挽留,但王乔仍是不肯留宿。
有天饮至夜半,王乔依然扶醉而归。
主人为之甚为不安,正坐客庭独说独念时,外边回来了打猎的家丁,捧上一只鞋子说:“俺们回来时,看见一对野鸭子闪翅疾飞,一箭射中,拾起看时,见是一只鞋!”富翁听后,摇摇头说:“真是无稽之谈!”说着,把递上的鞋甩在门后。
相隔不久,王乔又来作客,主人仔细一看,见他穿的鞋不是一对。
问及原因,王乔笑道:“前几天酒醉,路上不慎丢失一只!”富翁取出门后的鞋问道:“您看这是不是您的鞋?”王乔一看天机泄露,就云游他处,杳无音信。
以上这些,都是说王乔云游成仙的文史记载。
衢州烂柯山的民间传说故事

衢州烂柯山的民间传说故事《衢州烂柯山的民间传说故事》篇①:《小松鼠的存粮之旅》在烂柯山的树林里,住着一只小松鼠。
小松鼠刚长大不久,还没有学会好好储存粮食。
有一年秋天到了,别的松鼠都在忙着收集坚果,小松鼠却总是玩耍,要么在树枝上跳来跳去,要么盯着天上的鸟儿发呆。
有一天,小松鼠的肚子饿了,可是它发现自己的小窝里面只有寥寥几颗坚果了。
它只能去找好朋友小兔子借点吃的。
小兔子对小松鼠说:“小松鼠啊,我们要在秋天的时候努力把食物存起来,冬天就没有多少食物可以找啦。
”小松鼠听了小兔子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它开始认真地收集松果。
它爬到高高的松树上,一颗颗地把松果摘下来,然后放进自己的树洞仓库中。
开始的时候,它还觉得累,但是一想到冬天可能会挨饿就充满了力量。
每天最早出门,最晚回来,慢慢地,它的仓库堆满了松果。
冬天到了,山上白雪皑皑,而小松鼠呆在温暖的树洞里,吃着自己存下的松果,心里美滋滋的。
点评: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做事情要有提前规划,不能一直贪玩,要学会为以后做准备。
就像小松鼠一样,要自立,意识到自己的生活需要自己去打理,不能总是依赖别人。
小朋友们应该学习小松鼠知错能改,独立自主为未来储备资源的好品质。
篇②:《小鸟学飞的勇气》在烂柯山中有一只小鸟,它很害怕飞翔。
看到哥哥姐姐们都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它心里既羡慕又害怕。
每次爸爸妈妈鼓励它试着扑腾一下翅膀,它都会摇摇头,躲到鸟巢的角落里。
有一次,一群调皮的猴子在树下跳来跳去,不小心把小鸟的鸟巢摇晃得很厉害。
小鸟惊恐地从巢里跌落到了半空,它本能地扑腾了几下翅膀。
就在这一刻,它发现自己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直接掉到地上,反而在空中短暂停留了一下。
这给了小鸟些许勇气。
从那以后,它每天都勇敢地站在鸟巢边缘,尝试着扑腾翅膀。
开始只能飞出去一小段距离就会落下来,但是渐渐的,它能飞过一根树枝,然后两棵树之间。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练习,小鸟终于能够像它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在天空中自在地飞翔了。
游烂柯山的典故

游烂柯山的典故
《游烂柯山》
嘿,大家好呀!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去游烂柯山的事儿。
那一天啊,我和几个好朋友相约一起去烂柯山玩。
到了山脚下,我抬头一看,哇塞,这山还挺高的呢!我们几个就嘻嘻哈哈地开始往上爬。
一路上,我们看到好多奇怪的石头,我就指着一块石头说:“嘿,你们看那块石头像不像个大馒头啊!”朋友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其中一个朋友说:“你这想象力也太丰富啦!”我们就这么一边说笑一边走。
走了一会儿,碰到一个老爷爷,他正坐在路边休息呢。
我就凑过去问:“老爷爷,这山上有啥好玩的呀?”老爷爷笑着说:“这山上可有个很有名的典故呢,就是那个烂柯的传说。
”我一听,来了兴趣,连忙问:“啥传说呀?”老爷爷就给我们讲了起来,说什么有个叫王质的人上山砍柴,看到两个仙人下棋,他就看入迷了,等他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的斧头都烂了,下山后发现世界都变了样。
我们几个听完都瞪大了眼睛,觉得太神奇了。
我们继续往上爬,越爬越累,我喘着粗气说:“哎呀,不行啦,我爬不动啦!”朋友们就鼓励我:“加油啊,马上就到山顶啦!”终于,我们爬到了山顶。
哇,从山顶上看下去,风景真美啊!我们在山顶上又跑又跳,开心得不得了。
下山的时候,我们还意犹未尽呢,一边走一边还在讨论那个烂柯的典
故。
我说:“这传说也太有意思了,要是我也能遇到仙人下棋就好啦!”朋友们都笑我:“你就做梦吧!”
这次游烂柯山的经历真的太好玩啦,我会一直记得的哟!哈哈!。
典故烂柯的故事

典故烂柯的故事(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经典美文、试题大全、教案资料、公文写作、古诗文、实用文、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s, classic beautiful essays, test question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ancient poems, practical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respect Please pay attention!典故烂柯的故事先说一个典故:晋代有一个叫王质的人,到山上砍柴,看到山上有几个童子,有人唱歌,有人下棋。
《老残游记-第二十回》

《老残游记-第二十回》浪子金银伐性斧道人冰雪返魂香却说小金子、小银子,拼命把许亮抱住。
吴二本坐近房门,就揭开门帘一个缝儿,偷望外瞧。
只见陶三已走到堂屋中间,醉醺醺的一脸酒气,把上首小金子的门帘往上一摔,有五六尺高,大踏步进去了。
小金子屋里先来的那客用袖子蒙着脸,嗤溜的一声,跑出去了。
张大脚跟了进去。
陶三问:“两个王八羔子呢?”张大脚说:“三爷请坐,就来,就来。
”张大脚连忙跑过来说:“您二位别只声。
这陶三爷是历城县里的都头,在本县红的了不得,本官面前说一不二的,没人惹得起他。
您二位可别怪,叫他们姊儿俩赶快过去罢。
”许亮说:“咱老子可不怕他!他敢怎么样咱?”说着,小金子、小银子早过去了,吴二听了,心中握一把汗,自己借据在他手里,如何是好!只听那边屋里陶三不住的哈哈大笑,说:“小金子呀,爷赏你一百银子!小银子呀,爷也赏你一百银子!”听他二人说:“谢三爷的赏。
”又听陶三说:“不用谢,这都是今儿晚上我几个孙子孝敬我的,共孝敬了三千多银子呢。
我那吴二孙子还有一张笔据在爷爷手里,许大孙子做的中保,明天到晚不还,看爷爷要他们命不要!”这许大却向吴二道:“这个东西实在可恶!然听说他武艺很高,手底下能开发五六十个人呢,我们这口闷气咽得下去吗?”吴二说:“气还是小事,明儿这一千银子笔据怎样好呢?”许大说:“我家里虽有银子,只是派人去,至少也得三天,‘远水救不着近火’!”又听陶三嚷道:“今儿你们姐儿俩都伺候三爷,不许到别人屋里去!动一动,叫你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小金子道:“不瞒三爷说,我们俩今儿都有客。
”只听陶三爷把桌子一拍,茶碗一摔,“哐琅”价一声响,说:“放狗屁!三爷的人,谁敢住?问他有脑袋没有?谁敢在老虎头上打苍蝇,三爷有的是孙子们孝敬的银子!预备打死一两个,花几千银子,就完事了!放你去,你去问问那两个孙子敢来不敢来!”小金子连忙跑过来把银票给许大看,正是许大输的银票,看着更觉难堪。
小银子也过来低低的说道:“大爷,二爷!您两位多抱屈,让我们姊儿俩得二百银子,我们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整百的银子呢。
86烂柯山故事 通天洞

烂柯山故事通天洞【河南烂柯山】河南烂柯山地处洛阳市新安县城西35里铁门镇玉梅村,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洞真观和王乔洞坐落于烂柯山西麓,与千唐志斋相距5里,新310国道和新伊高速(连霍、二广高速联络线)在此交汇设立洞真观互通,这一带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
【说明】这些围绕烂柯山的传说、或神话、或传奇、或故事,都是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所谓“把瞎话”,都是老年人讲给孩子听、或给外来客人听,也是大人们茶余饭后、劳作闲暇间的话题。
烂柯山故事通天洞烂柯山王乔洞的北边有个地下暗室,曲曲弯弯,和王乔洞相连通,这个洞名叫通天洞。
发现这个洞时,见有人的骨骸一架,还有残存的壁画,洞口上方写有“通天洞”三个篆体字。
在很早的时候,洞真观内有个道貌岸然的道长,明吃素,暗动荤,整天花天酒地,沉溺女色,无恶不做。
他一心想益寿延年,多折腾几天,四处打听长生不老术。
这一日,观内来了一位方士,自称懂得炼丹术,炼成的金丹只吃一粒便可以充饥,吃三粒就可以九天不吃不喝,若是连吃七七四十九天,就可延年益寿,百年不死,若连服九九八十一天,就可身轻如燕,腾空升天。
道长一听,便鬼迷心窍,把这位方士挽留下来。
方士为了显能,对道长介绍药性,说:“人参养心,以补神之不足;黄精充填骨髓令人不饥;升麻是升清降浊;地骨皮可脱俗骨;何首乌能成地仙;五味子甜酸苦辣咸走入五脉;仙灵脾提气壮阳;唐菖蒲七节而开窍。
以上诸药,须精研巧合,服之则能增寿,有仙根者,还能超尘升仙。
”方士讲得口若悬河,道长听得意乱神迷。
方士怀浴斋戒七日,又禁食三天,才开始炼丹。
一段长时间的折腾,终算配好丸药。
炼出的仙丹,每个仅有豆粒大小。
方士装模作样地把“仙丹”交给道长,并交待说:“我为你配置了两付仙丹,以防不测,必须在静室内服用,千万勿受外界干扰!领了大把的赏银,杳然而去。
道长是个老奸巨滑之徒,他想:此丹体小如豆,吃一粒就口以充饥,仙丹有这么灵验吗?既然方士为我配制两副,何不找人试验一下,也省得我饿肚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烂柯山故事牛笼嘴出宝
【河南烂柯山】河南烂柯山地处洛阳市新安县城西35里铁门镇玉梅村,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洞真观和王乔洞坐落于烂柯山西麓,与千唐志斋相距4里,新310国道和新伊高速(连霍、二广高速联络线)在此交汇设立洞真观互通,这一带
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
【说明】这些围绕烂柯山的传说、或神话、或传奇、或故事,都是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所谓“把瞎话”,都是老年人讲给孩子听、或给外来客人听,也是大人们茶余饭后、劳作闲暇间的话题。
烂柯山故事牛笼嘴出宝
烂柯山王乔洞的南边,有个后刘岭,村里有个大地主姓
王。
家豪大富,骡马成群,十分红火。
王财主想:瓶满自流,月圆则缺,哪有不败的江山?哪
有不散之酒筵?
他看破红尘,回心转意,吃斋念佛信起道来。
他家离安沟观、洞真观很近,就给道观捐款舍物,并亲去烧香叩拜,祈祷神灵保佑。
“诚则灵”,因感动上神,就显灵给他托梦说:“你家那
根称……”
一连几夜,都是这样的梦。
王财主开始悔悟了,他家确是有杆水银称,称杆是空的,里边灌有水银,能来回滚动,卖出时,称杆高高的,水银流后边;买进时,都要称得低低的,水银就流入称尖了。
他家靠着这根“昧良心”称,耍好取巧,坑害百姓,因此发了大财。
王财主越想心里越难受,不该损人利已!
他对天发誓,今后不再坑人,狠了狠心,砸毁了这杆水
银称。
谁知没过三天,他家下一对双生娃夭折,两头红骡驹也
同时暴亡。
全家人心疼得要命,王财主也是疼不欲生!
上神又给他托梦,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您确有悔改之意,才将您家两个妖孽收走!不过您要知道,钱财来之不易,可去时难受呀!钱来如吃蜜,财散似割肉,您家中不义之财,将是江水东去势难留!”
王财主醒来,梦中之语仍在耳边,他开始考虑“财散似
割肉”的道理。
长疮害病不好受,天灾人祸难躲过,不如把冤债主动还了,落得个轻松自在。
王财主把欠债人统统找来,当场焚烧卷契。
别人都不理解,认为他疯了,可他继续开仓放粮,谁来
谁有份。
虽然告示传出,都不敢去背粮,特别是穷人们更是善良,不肯去白吃人家东西。
更有的人,认为他是又耍啥奸计,怕上当,不敢去。
王财主为了散财,就心生一计,在王乔洞设立赌局。
架棚出“宝”,这个“宝”是四方形,即放置四海,分宝盖和宝心,两个部分。
宝心也是四方形,上刻红,下涂黑,分出黑红两端,红吉祥,黑倒相,是个赌钱之器具。
押在红方就赢钱,押在黑方就输钱,其余两方称平和,
不吃不赔。
由宝倌坐桩,出宝时由宝盖盖住,谁也不知道出在何方,全凭心计。
宝倌出宝,也有技巧,不断变换方位,使赌客们摸不住头绪!
而王财主之宝倌,把宝心东西南北,统统变成红方,因此前来押宝的,无不得中!
一时之间,方圆左近的人,成群结队,前来押宝。
王财主宣布,这是民间杂耍,让贫困之人取乐求欢,凡官方、大商等均不得参加。
为了加速散财,他家门口也设有赌场,他家的长工,羊倌牧童等均有任务,每天需输十两纹银。
长工们用牛笼嘴当宝盖,也出起宝来!
这就叫“取之于民,散之于民!”,把不义之财,散给广大民众。
这一善举,人们无不称赞。
王财主心安理得,吃饭格外香,睡觉更加甜,他梦见白胡须老汉常对他笑,夸奖他:“你这一手高!”
王财主因有大德,延年益寿,白发转黑,齿落重生,越过越年轻了,全家人丁,也平安无事,照常耕种良田,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到洞真观进香祈祷。
因为山路曲折,中间有两条大河相阻,王家就又集资,在塔尼、刘河两处建立了大石桥,尽青石,还设有石栏杆,至到如今,仍安好无损。
王财主家因借故散财,兴起了押宝赌博之风,好事变成了坏事,遗害于后代。
王乔洞附近的庄户,对押宝很感兴趣,赌博成瘾,良家子弟也游手好闲,厮混于赌场。
钱输光了,就偷盗、欺诈、坑骗,倾家荡产,甚之卖儿卖女,卖活人妻,妻离子散,家败人亡,赌博成了瘟疫酿成一场大灾难。
位于王乔洞南的刘河村刘家祠堂,镶嵌有一块《禁赌碑》可作证鉴:
余僻处乡曲,士农工贾,各安一位,盛世也!乃有游荡之徒,任意赌博,随之破产倾家,靡所底止、余心窃忧忧之,
乃与合邻共议,设立禁约,永改赌博之弊,使四民得一循分尽职一则倦倦之竟也!未必无补街曲乡方。
嗣后如有赌博者,罚砖二百,开场者,罚砖二百,如不受罚,禀官究治。
大清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吉日
族长七十老人刘玥明撰文,刘玉南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