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复发疝再手术20例分析

合集下载

腹股沟复发疝28例治疗分析

腹股沟复发疝28例治疗分析

腹股沟复发疝28例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复发疝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方法通过对我院诊治的28例腹股沟复发疝的治疗,分析其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

结果大部分患者为未经无张力的修补方法治疗,疝的复发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疝的大小和手术操作不恰当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结论尽量争取使用无张力修补的方法,术中尽量减少缝合线的张力,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认清解剖层次并正确操作,术后正确的护理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

【关键词】腹股沟;复发疝;病因;方法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常有较高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其术后复发率高达10%~15%[1],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率在1%左右[2]。

笔者就我院诊治的28例腹股沟复发疝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做出总结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28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5例,年龄在12~73岁,平均为40.5岁。

其中25例为斜疝,2例为直疝,1例为股疝。

属于第一次手术后复发26例,第二次手术后复发2例。

上次手术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25例,使用补片3例。

复发时间3个月~7年,平均时间为17.5个月。

1.2方法1.2.1手术方法采用硬腰联合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梭行切除原手术瘢痕,沿原手术切口进入,找到疝囊松解嵌顿后打开疝囊,证实疝内容物无坏死后回纳疝内容物。

再向上充分游离疝囊至内环口,见到腹膜外脂肪,还纳疝囊,游离精索,然后在精索的下方放置补片,该补片的上下两端稍剪圆,上端略宽,下端略窄,上端剪一小口容纳精索穿出并形成入口内环,内环的大小以通过精索后能容纳一血管钳尖即可。

将补片的远端固定于超过耻骨结节缘1~2 cm的腱膜组织上。

以不可吸收线将补片固定在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及腹直肌鞘的外缘上,补片的上端固定于腹横肌和腹内斜肌上。

如为股疝,下端要缝合在已暴露好的耻骨梳韧带上。

缝合固定后的补片紧张度不要过大,固定满意后复位精索。

腹股沟疝术后复发再手术58例分析

腹股沟疝术后复发再手术58例分析

腹股沟疝术后复发再手术58例分析【关键词】腹股沟疝;复发;再手术复发疝因原有的生理解剖结构已经破坏,局部缺损严重,再次手术难度大而复发率高。

无张力疝修补较传统术式的复发率明显降低,但并不是万无一失。

我院2000年1月以来收治腹股沟复发疝58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65侧),男53例,女5例,年龄31~62岁。

单侧51例,双侧7例。

初次手术后复发时间3个月~7年。

首次复发36例,2次复发17例,3次以上5例。

初次手术时合并高血压21例,慢性支气管炎16例,肺气肿5例,前列腺增生7例。

初次术式:传统48例(Bassini术31例、McVay术13例、Shouldic术4例),无张力疝修补10例(平片式3例、充填式6例、腹腔镜修补1例)。

1.2 再次手术方法局麻6例,硬膜外麻醉49例,全麻3例。

复发疝嵌顿急诊手术8例,前入路手术39例,后入路手术10例,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1例。

单纯缝合修补8例,单层轻质网片修补35例(41侧),重质网片修补8例,单侧巨大补片7例(8侧)。

2 结果58例痊愈出院,术后出现急性尿潴留导尿11例,阴囊积液13例,经穿刺抽液后吸收,腹股沟区不适3例,随访3个月~8年再次复发2例。

3 讨论3.1 复发疝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1]传统术式复发率为10%~15%,无张力修补1%。

传统术式复发原因:术式本身存在固有的缺点和局限性,操作不规范,腹压增高因素未得到控制,术后过早活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切口血肿或感染等。

无张力修补复发原因:术者对预制补片的作用原理了解不够;对各种或各期疝均采用一种材料一种术式修补,没有个体化选用;术中网塞或补片固定不确切,出现移位或卷曲;修补材料未完全修补耻骨肌孔或未按要求的尺寸应用;术中游离空间不够致补片放置不当。

患者因素:年龄、吸烟、肥胖、便秘、前列腺增生等,术后腹压增高因素未能有效控制或早期从事重体力劳动。

材料因素:目前应用的大部分是聚丙烯材料,其具有组织内皱缩的特点。

24例腹股沟复发疝手术论文

24例腹股沟复发疝手术论文

24例腹股沟复发疝的手术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自2008年03月至2011年03月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疝患者24例(均为疝环充填式rutkow术),观察手术时间、有无伤口疼痛、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情况、有无并发症及再复发率。

同时总结其手术操作要点。

结果:24例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5分钟,术后2例出现尿潴留,2例阴囊积液,平均8.5天出院,随访6-12个月,尚未见再复发病例。

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腹股沟复发疝治疗的理想术式,具有安全性高、伤口小、疼痛轻、恢复快、疗效明显和再复发率低等优点。

关键词:复发疝;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图分类号】r65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11-01腹外疝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腹股沟疝发生率最高,占90%以上。

目前,手术仍是唯一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传统手术所用的张力性缝合会造成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患者恢复慢、复发率高。

无张力疝修补术(the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的技术,其具有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现已逐渐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首选方法[1]。

我院自2008年03月至2011年03月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疝患者24例,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为行传统术式后腹股沟疝复发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5—69岁,平均52岁。

初诊腹股沟斜疝18例,直疝4例,滑疝2例。

合并有慢性咳嗽6例,慢性便秘2例,前列腺增生2例。

其中,新疝囊位于原内环处16例,向原疝环内口的边缘间隙突出,新疝囊位于海氏三角5例,由耻骨结节的上方薄弱处突出。

患者均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前未发现手术禁忌证。

1.2手术材料:手术所用网塞补片为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包括锥形网塞(plug)和成形补片(mesh),其不被机体吸收,组织相容性好,有一定抗感染的能力[2],在纤维蛋白凝胶作用下3-5分钟即可与组织粘合[3]。

复发性腹股沟疝再手术的治疗体会

复发性腹股沟疝再手术的治疗体会

2 2 2高位鲒扎疝囊: 第 1 . 次修补术
样复笈疝修补同样
需高位结扎疝囊.结扎高度应在疝囊颈部 ( 内环 口处 ) 。如滑 舾结扎疝囊宵困难可在内环 l咀 水平结扎 ,切断疝囊,蚵 u 囊近侧残端必须游离到 内环 口以 j。利 r残端 返嘲内环 口以 的腹膜 同隙。 2 2 3加 强内环 口修补 , . 重建腹股沟管底:S o l e术式、 hu dc M r y 疝修补术式都对 内环 口修补进行阐述 。 ac y 切开管底的腹 横筋膜层, 以此为基础,根据解剖层次缝合修补 ,绝l 能把 币 不同层次的肌肉组织与韧带组织强行缝合 .以免造成张 过
复 发性腹股沟 疝再手术 的治疗体会
李兴
【 章编号] 文
郭延章
胡 宗泽
1 6 — 0 3 ( 0 2 ~5 0 5 一 2 5 2 9 2 2 0 ) 0 — 0 8 o
分析我院 白 18 9 8年 2月 19 9 8年 1 2月共 收治腹股 沟 札 术后艇发 5 4例 ,就复发船手术治疗情况 .总结如下
大 , 愈合 不 良。
离 雀时廊游离到内环 口处。否则就将大疝囊变成了小灿囊,
致术后复发 本组有 2 例再手术时发现疝囊结扎不高位.占 3 ④忽视 了同时存在疝:有的病人同时存在 2 % 种不问的疝. 如在手术时只处理一种疝囊并修补 ,术后势必存在另 一 种灿, 但, 格地讲这不能叫癌复发。P s l tw i 报 告 5 2伊 复发 o t eh a t 2 i j 唷 l 山 O倒只做了直疝手术而忽视了斜疝 , ̄ v y 报告 % ca “
的冉 F术方式:3 7例采用 M r y疝修补术式 。1 ac 5例采用
S o l e术式。2例采用碳纤维修补 。结果:5 h u i dc 4例复发知 f手 术后随访 5 1 年效果良好。 4 —0 有 例复发 复发率约 7 4 。 %

腹股沟复发疝再手术32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复发疝再手术32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复发疝再手术3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处理方法。

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病例32例,均对其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其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手术后4例失访,其余28例随访时间10~25个月,平均14个月未见复发。

结论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术中解剖不清、术中操作失误。

术中要解剖层次清晰,真正高位结扎疝囊,要修复内环,可靠地修复薄弱的腹股沟疝区。

能有效减少腹股沟疝的复发。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可靠的术式。

【关键词】腹股沟疝;再手术;复发腹股沟疝是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除少数婴幼儿有自愈倾向外,绝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且术后仍有少数患者可能复发。

复发疝是指手术后再次出现疝,在某种意义上表明疝修补的失败。

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手术遗留疝、遗漏疝,另一类是修补失败的真性复发疝。

因首次术后腹股沟区瘢痕形成,局部粘连而致解剖关系不清,给手术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院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腹股沟复发疝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

男25例,女2例;年龄39~77岁,其中>60岁21例。

32例中首次接受平片修补术9例,复发时间均在术后10个月内;接受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23例,复发时间在术后12个月内为8例。

因疝嵌顿急诊手术6例,择期修补术26例。

1.2 再手术方法:3例遗留疝均采用原发性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29例真性疝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从原切口进入,按解剖层次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显露疝囊并高位游离疝囊,显露疝环及精索+缺损区域,将疝囊完整游离至内环。

使其成型为至少能容纳一个疝环充填物的疝囊,并纳入腹腔,将锥形充填物充填于内环口,与腹横筋膜或周围组织以,2-0 肠线缝合固定4~8针,将成型补片置于精索后方,并固定缝合1~2针。

如疝囊过大,则横断疝囊,再高位游离疝囊成型,如疝囊过小,则去除锥形充填物的部分支撑花瓣,然后缝合外层组织至皮肤) 患者术后创口常规压沙袋6~24 h后均可下床活动。

腹股沟复发疝的再手术治疗24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复发疝的再手术治疗24例临床分析

[ ] 钱长柏 . 龄 大肠 癌 17例手 术 治 疗 体会 [ ] 临床 外科 杂 3 高 8 J.
志 。0 2 1 :1—6 2o ,O 6 2.
腹 股 沟 复发 疝 的再 手 术 治 疗 2 临床 分 析 4例
Re p r to e t e to n una r i fCo p e s t o e a in Tr a m n fI g i lHe n a o m lx On e a d a Cl ia ay i f2 s s n i c lAn lsso 4 Ca e n
中 图 分 类 号 : 5 . R 66 2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2 8X(0 6 0 —0 0 17 —6 8 20 )3 29—0 2
传统 腹 股 沟疝 修 补 术 , 术后 复发 率 高 达 1 % 0 l 5%l 。再行 手术 困难 , 造 成 输精 管 及 精 索 静 脉 1 ] 易 损伤 。为减 少或避 免腹 股 沟疝 复发 再 手术 后 并 发症
21 7 3—7 5. :1 1
之一 , 也是 老 年 人 肠 梗 阻 最 常 见 的原 因之 一 _ 。对 2 J
于老 年肠 道 肿瘤 引起 的肠 梗 阻 , 先 是安 全 解 除 梗 首 阻 , 复肠 道通 畅 , 次是 根 治肿 瘤 。应 根 据患 者 的 恢 其
全 身 状况 , 病变 范 围和浸 润程 度 , 采取 个 体化 手 术 方 案 。 虽然提 高结直 肠 癌患 者生 存 率 的关 键在 于彻 底 的手术 切除 J但不 强 求一 期 根 治切 除 吻合 术 , , 当肿 瘤 广泛 浸润 固定 , 身 状 况差 , 严重 合 并 症 , 有 全 有 伴 严 重感 染性 休克 , 能耐受 较 长 时 间手术 时 , 不 宜行 单 纯 近端肠 管造 口术 或 捷 径 手术 , 明智 的选 择 。对 是 于 非肿瘤 引起 的肠 梗 阻 , 去 除 病灶 , 复肠 道 通 畅 应 恢

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19例临床分析

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19例临床分析

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19例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在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通过随访、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共19 例,从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分析tapp在修复复发性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手术。

手术时间(75.4±15.6)min,住院时间(5.2±1.8)d,发生手术并发症4 例,经对症治疗均在1 周内消失,最长随访3年,无一例复发。

结论腹腔镜经腹膜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对于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避免了在手术瘢痕处的再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同时减少了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再复发率,腹腔镜经腹膜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在修复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 复发性腹股沟疝;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图分类号] r656.2+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20-224-02外科手术是目前治愈成人腹股沟疝唯一有效方法。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逐渐成为腹股沟疝外科治疗的重要方法,同时,腹腔镜技术也能更清楚的看到腹膜前的结构,进而使术者对腹股沟管的解剖有了更加直观、正确的认识。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方法主要有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法(totallyextraperitoneal,tep),但对于下腹部有手术史、难复性疝及复发性疝患者,由于tep的相对局限性,临床上常选择经腹腔腹膜外修补术,本研究总结笔者所在科室2009年3月~2012年3月经腹腔腹膜外治疗的19例复发疝患者,现报道如下。

腹股沟疝术后复发112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疝术后复发112例临床分析
节 损 伤 杂 志 ,02 4 29 7 . 20 , :6 ~2 1 4荣 国 威 , 承 武 , .骨 折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07 94— 王 编 北 人 20 .9
11 0 8.
2荣 国威 , 桂 华 , 沂 , 译 . 科 内固 定 . 3版 . 京 : 民卫 生 翟 刘 等 骨 第 北 人
者熟练程度 的提高 , 内环及腹股 沟管后壁能得到合理修补 ,
耻 骨结 节 处 可 避 免 。 但 是 腹 直 肌 前 鞘 同 腹 股 沟 韧 带 缝 合 时 , 规术 式 因 张 力 大 可 能 出 现 腹 直 肌 前 鞘 外 侧 与 耻 骨 支 常 交 界 处遗 留缺 损 致 此处 易 发 生 疝 , 易被 外 科 医 师 忽视 。 且 疝 修 补 术 后 的 复 发 原 因 是 多 方 面 的 , 术 中解 剖 层 次 但 要 清楚 , 要 明确 , 持 无 菌 概 念 、 细 止 血 、 意 修 补 材 结构 坚 仔 注
师较熟练程度低的医师术后复发率低 。有报道 ,06 1.%是手
术 适 应 证 掌握 不 当 ,6 8 是 由于 手 术 技 术 失 误 ,2 6 未 4 .% 4 .% 发 现 可 以 解 释 的原 因 , 可 归 之 于 术 式 缺 陷 _ 。~ 般 认 为 , 或 4 J 术后 一年 内 发 生 复 发 多 与 手 术 失 误 有 关 , 者 是 遗 留疝 。 或
术方式 : 传统张力疝修补术 5 2例( 包括 Bsn 4 例 、 ca as i 7 M vy i 2
例 、hu i 例 )各类 无 张 力 疝 修 补术 6 例 。患 者 第 1 Solc 3 , de 0 次 手 术 单位 其 中 包括 三 甲 医 院 2 例 、 甲 医 院 7 例 、 甲 医 1 二 3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5例;年龄 4  ̄ 2岁 ,平均 5 .。对照组 3 67 9 6 6例 ,男 2 4例, 女 l 2例;年龄 4  ̄ 1 ,平均 5 . 47 岁 72岁。2组年龄 比较差异无 显著性 。 1 给药 笔 者应用 广西梧 州制药股 份有 限公司生产 的 . 2 注射用血栓通 , 规格 10n / 。 5re ̄ 治疗组 : , 注射用血栓通 40 g 5r a
腹肌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 。手术后常有 一定复发率, 约在 3 1%左右 ,需再次手术 。 -0
1 一 般 资 料
31急症腹股沟疝手术均 因并发嵌顿,术中考虑组织水肿、 . 渗出、肠坏死易致感染等 因素而不得不放弃修补 , 而仅行疝 内容 物 回纳高位疝囊结扎,此种手术术后几乎无一不复发。所以对于 部分病例如嵌顿时间很短,解剖条件 尚可 ,可考虑行疝 内容物回

经验 交流 ・
28 8 第1 第1 C i Jrl 0 年 月 7 6 lc on 0 卷 期 ia ua nl
腹股沟复发疝再手术 2 例分析 O
任 伟
( 黑龙 江省哈 尔滨市第二 医院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5 0 6
[ 摘要]探 讨复发疝的复发原 因。回顾性 总结 1 来所收 治复发性腹股沟疝资料。急症嵌 顿疝手术 未行修补 术致 复发 1 0年 0例 ,
复发 。
1 再手术时间:最短为 7天 ,最长 为 9年 ,再手术 1 . 3
次 8 , 再 手 术 2次 2例 。 例

33 术者 操作经验不足 ,解 剖不熟悉是手术复发 一重 要 . 原 因。 本文病 例再手术过程中发现复发与手术操作不当有明显 关系 ,如术 中发现原手术疝囊没有高位结扎 ,内环没有修补, 称为 mca 氏手术却没有解剖耻骨梳韧带等。因此建议应该 vy

98 ・
1 临床资料: . 1 本组共收集 2 例 , 0 首次手术在外 院 1 例 , 6
本院 4例 ,腹股沟斜疝、3 ,直疝 7例,以老 年、中年男性为 1例 主 ,最大年龄 7 5岁,最小年龄 2岁 ,平均年龄 4 +-. 。 5 l7 / 2岁 1 手术类型 :急症 手术 1 ,择期手术 l ,择期 . 2 0例 0例 手术中 mca vy氏手术 1 ,b sii 例 as 氏手术 8 ,fg sn氏手 n 例 u uo
术 1 。 例
纳疝囊 高位结扎术后 同时行修补术,这样可以降低复发率。
32 手术方式选择 ,腹股 沟管是一孔隙性解剖 结构,手 . 术方式选择对预 防术后复发甚为重要 , 为追求手术操作简单之 修 补前 壁 手术 方式 显然 易 致术后 复发 。本文 资料 中仅一 例 mc a vy氏手术后 复发病例 , 提示腹股沟管后壁修补成 功后不易
重 视 腹 股 沟 疝 修 补 手 术 , 操 作 经验 不足 者应 有 高 年 资医 生术 对 中指导 。
2 结 果
21 急症手术复发 1 ,均 未作修补 手术,仅做 回纳后 . 0例
高位疝囊结扎 术,择 期手术复发 l ,其中因术者操作水平 O例
欠佳 致 术 后 复 发 2 , 后 从事 重体 活 动 致 复 发 5例 , 后 因 例 术 术
3 讨 论
本文就复发原 因作如下探讨
基础疾病之病例术后要积极治疗原基础疾病 ,以降低复发率 。
血栓通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苗 清
( 黑龙 江省 哈 尔 滨 市 第二 医院 5 0 6 05)
中图分类号:R 4 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4 42 0 )-0 80 47 8 (0 880 9 -2 0 就诊顺序分 为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3 6例 ,男 2 1例 ,女
椎一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B W-D在 临床 1 ̄常见病 , - - : 反复发作 疗效差 ,笔者应用血栓通 治疗 3 例 ,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6
1 赍 料 与方 法
1 一般 资料 . 1
病例来源于 门诊就医 患者 ,临床症状符
合 VB 诊断标准 [] I 1 ,治疗前 常规给予多普勒 、C T或 MR 检 J 查,除外 脑出血、小脑及脑 干梗死、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按
术者操作水平欠佳致复发 2 ,术后从事较重体 力活动致复发 4例 ,基础疾病复发 4 。结论 例 例
行修补术 ,术者操作欠熟练等均是造成 手术后 腹沟疝复发之原 因。
急症病例仓促手术 ,无法
中图分类号 :R 5 . 6 62
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编号 :1 0 —4 42 0 )—0 80 0 47 8 (0 880 9 —1
基础 疾病致复发 3 。 例 22 再手术方式 ,行 无张力疝修补 ( 片) l . 补 术 5例,因经
3 对于 腹股 沟疝病例 ,如患者 经济条件允许要尽量动 . 4
员患者接受无张力疝 修补术式 ( 补片修补) 。 35 对于老慢支 、前列腺肥大、长期便秘 、肝硬化腹水等 .
济原因无 汉补 片修补而行 mea v y氏修补术 5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