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1部分生命科学第1课时多种多样的生物(精讲)试题

合集下载

浙江中考科学专题复习提分课时作业课件(共38课时) 第1课时 多种多样的生物

浙江中考科学专题复习提分课时作业课件(共38课时)  第1课时 多种多样的生物

D.哺乳类
6.(2020·衢州)在显微镜对光操作时,
图中不需要调节的结构是( D )
A.①反光镜 B.②遮光器 C.③物镜转换器 D.④细准焦螺旋
7.(2019·咸阳)如图是脊椎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
A 有关动物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③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 生动物 C.④体温恒定,利用气囊辅助呼吸 D.⑤胎生、哺乳的特征提高了后代成活率
( C)
A.换用高倍镜前, 细胞较小,视野较亮 B.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时 不能再用粗准焦螺旋 C.图中结构 1 是细胞膜,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D.图中结构 2 是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
14.下表植物类群所对应的特征及实例正确的是( A )
植物类群
特征
实例
有类似茎、叶的分
A. 苔藓植物
葫芦藓、墙藓
A.①②的分类 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 B.③④的分类 依据是身体是 否分节 C.⑤是胎生,⑥是卵生 D.动物分类既要比较形态结构,也要比较生理功能
12.藏羚羊是哺乳纲牛科动物,
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在生物分类学上,
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分类单
位是( C )
A.种
B.属
C.目
D.门
13.某同学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永 久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如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1)虞美人和罂粟外形相似,因为它们都是罂粟属的植物。但它们 属于不同的____种____(填“科”或“种”),所以还有许多不同。
(2)为帮助大家分辨两种植物, 小科整理归纳了它们的主要区别, 如下表所示:
植物名称
虞美人
罂粟

细弱有绒毛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第一篇生命科学第课时细胞作业讲解

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第一篇生命科学第课时细胞作业讲解

第2课时细胞1.(2015·泰州)切西瓜时会有很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主要来自()A.细胞质 B.液泡 C.细胞核 D.叶绿体第2题图2.(2015·泰州)如图为某同学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看见的某个视野,为把图中所观察的染色体移向视野中央,该同学想把装片往右上方移动,如果这样移动,视野中染色体移动的方向是()A.右下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左上方3.(2014·苏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图所示各项中,不参与...组成人体的细胞是()4.(2015·珠海)2015年6月1日发生了“东方之星”沉船事故,事故中部分遇难者被发现时已面目全非,为辨认身份,需提取死者的DNA样本。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C.细胞质 D.细胞核★5.(2013·鄂州)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6.(2014·东营)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人类皮肤细胞得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制作出了心肌细胞,向制造整个心脏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主要体现了干细胞的哪项生理过程()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C.细胞分化 D.细胞成熟★7.(2013·济宁)下图所示植物的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8.(2014·广东)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8题图A.①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④是细胞的控制中心C.⑤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D.⑦可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9.(2015·聊城)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C.液泡与吸水和失水有关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10.(2013·咸宁)30多年前,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多次观察到:受精卵去掉细胞核后还能进行正常的分裂,但到原肠期(进入原肠期后,细胞开始分化)就停止了发育。

浙江省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第1讲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课件(1)

浙江省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第1讲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课件(1)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8.(2011·衢州)下列属于没有茎和叶分化的植物是( ) A.黑松 B.蕨 C.大豆 D.海带 答案:D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9.(2011·金华)地球上现有的动物约有125万种,我们需 要对它们进行分类。现有如下动物:①蜘蛛,②鲫鱼, ③蚯蚓,④狗。小郑同学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①③; 另一类是②④,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填选 项字母)

物 形态结


生殖方式
代表植物

没有根、 孢
藻类
海带、紫菜
茎、叶 子

有茎和


苔藓类 叶,没有
地钱、葫芦藓




有真正的


蕨类 根、茎、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物 形态结


生殖方式
代表植物

种 被子植 种子不裸露,外
桃、梨、苹果


面有果皮包被
植 裸子植 种子裸露,外面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解析:种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花、果实、种子的特征。 裸子植物的特点是根、茎、叶发达,具有发达的机械组 织和输导组织,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因此无果实, 受精过程不需要水;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 实和种子,胚珠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 过程不需要水,受精方式为双受精。二者的主要不同点 是枇杷树的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银杏的种 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分类依 据是种子有无果皮包被。

(浙江专版)2022中考科学第1讲多种多样的生物(精练本A)课件

(浙江专版)2022中考科学第1讲多种多样的生物(精练本A)课件

B.遗传变异
C.生长繁殖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再调焦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和玻 片的距离
C.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4.海笔是栖息在深海底部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因其
(3)科学家按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其意义在于: 亲缘和进化
阐明生物之间的___________关系,反映生物界的多样性。
17.如图为中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显微镜,请回答: (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顺序是___②__①__③__。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2)在上述的二歧式检索表中包含了拟南芥和水稻等植物,则其 中表示拟南芥的是___R___(填“P”“Q”“R”或“S”)。
15.下图所示是几种禽类的足,小明根据特征编制了一个检索 表如下表。
(1)根据检索信息,请写出2b的内容:____四__趾__之__间__都__有__蹼____。 啄木鸟
(2)根据检索表,表中C是_________的足。 (3)除鸟类脊椎动物外,自然界还存在着数量巨大的无脊椎动物。
(4)现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和15×), 两个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 放大倍数是6_0_0____倍。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向 视野中心移动,应将载玻片向左__下__方____移动。
(5)视野中若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都不能移动, 说明污点很可能在_物__镜____上。 (6)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显微镜观察
6.(2021,连云港)在分类学上,猫和豹同科不同属,猫和犬同 目不同科。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科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C.猫和犬的亲缘关系比猫和豹更近 D.猫和犬的共同特征少于猫和豹

浙江新中考生物第1讲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PPT课件(初中科学)

浙江新中考生物第1讲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PPT课件(初中科学)

代表动物 草履虫 水螅 血吸虫 蛔虫 蚯蚓
乌贼、田螺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身体、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 外骨骼,其中的昆虫是动物界 最大的类群
蝴蝶、蝗虫
成体辐射对称,幼体两侧对称, 体表有棘状崛起,具有中胚层 形成的内骨骼
海星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4.(2014·温州)2014 年我市渔民从海洋中捕获一体型庞 大的 脊椎动物,该 动物具有用鳃 呼吸、用鳍游 泳和卵生等 特点。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 )
A.哺乳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鱼类 【解 析】鱼类的特 征有生活在 水中,体表大 都覆盖有 鳞片 ,用鳃呼吸, 用鳍游泳,靠 尾部和躯干部 的左右摆动 和鳍的协调作用来 不断向前游动,生殖方式为卵生。 答案: D
A.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茎、叶
代表植物 海带、紫菜 地钱、葫芦藓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植物类别
种子 植物
被子 植物
裸子 植物
形态结构
生殖 方式
种 子 不裸 露,
外 面 有果 皮包


种子裸露,外 子
面 没 有果 皮包

代表植物 桃、梨、苹果 松、柏、杉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A.前后转动细 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 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 物像 C. 眼睛 看着 物镜, 向前转 动粗准 焦螺 旋,使 镜筒降 至最低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 第1部分 生命科学 第1课时 多种多样的生物(精练)试题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 第1部分 生命科学 第1课时 多种多样的生物(精练)试题

第1课时多种多样的生物一、选择题1.(2017长沙中考)下面是晓晓同学列出家中的几种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C )A.洗衣机 B.机器人玩具C.吊兰 D.电视机2.(2017怀化中考)如图是一面玻片上相互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在A端加入冰块,草履虫将如何运动( D )A.从B到AB.在A、B之间C.不动D.从A到B3.生物课后,有几位同学争论不休,争论的话题是“课桌是木材做的,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观点,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最正确的( D )A.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材料是树木B.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木材是由细胞构成的C.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会动D.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能呼吸,不能繁衍4.(2017临沂中考)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如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图甲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可能是在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B.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结构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D.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注视图丙中的①5.(2017武汉中考)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

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D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6.(2017十堰中考)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A )A.生理盐水 B.清水C.碘液 D.酒精7.(2017河北中考)有关如图所示几种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山雀体温恒定,飞行时利用气囊辅助呼吸B.水螅的身体具有三个胚层,运动能力弱C.蝗虫体表有外套膜,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D.海龟能在水中和陆地上活动,属于两栖动物8.某同学在观察人血涂片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物像。

如要进一步放大以清晰地观察白细胞甲,不必要进行的操作是( B )A.转动转换器B.转动粗准焦螺旋C.转动细准焦螺旋D.调节反光镜9.(2017武威中考)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形态最大,在下列镜头组合中,应选择( A )A.目镜16×,物镜40× B.目镜16×,物镜10×C.目镜15×,物镜10× D.目镜5×,物镜10×10.(2017苏州中考)下列有关如图中两种植物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甲是被子植物,乙是裸子植物B.甲是裸子植物,乙是被子植物C.甲产生种子,乙不产生种子D.甲只分布在长江以南,乙只分布在长江以北11.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生物分出如图三个类群,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C )A.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属于类群2B.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C.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D.类群1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12.(2017苏州中考)某同学构建了一个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特点的分类关系图(如图)。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 第一部分 生命科学 专题1 观察多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 第一部分 生命科学 专题1 观察多

(1)脊椎动物是高等的动物
分类
形态结构特点


水生,用鳃呼吸,靠鳍运动, 体表覆鳞片,体温不恒定
身体裸露,幼体水生,用鳃呼 两栖类 吸;成体陆生,用肺和皮肤呼
吸,体温不恒定
爬行类
真正陆生,体表覆盖着鳞片或 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
鸟Leabharlann 类体表覆羽毛,用肺呼吸,体温 恒定
哺乳类
体表被毛,用肺呼吸,体温恒 定
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其目的 是( B ) A.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视野 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 D.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
解析:(1)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防止盖玻 片下产生气泡;然后慢慢放平,防止损坏盖玻片。(2) 在低倍镜下物像模糊不清,应调节②细准焦螺旋使物 像清晰。
答案:(1)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 (2)② 点评: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注意掌握显微镜 使用过程的每个步骤及出现问题后的解决方法。
(2015·温州 )某同学在操 作显微镜
(3)放片: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部位 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夹住。
(4)调焦:先转动 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下降,此 时眼睛要侧面注视 物镜 (防止物镜压碎装片);然后使 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再来回转动 细准焦螺 旋 ,直到物像清晰。
(5)观察: 左眼 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便于边 观察边记录。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 略偏左的位置,镜筒向前,镜臂向后。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 低倍镜 对准通光 孔;然后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用 左眼向目镜内观察,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 平 面镜 ,光线弱时用 凹面镜 ),直到出现明亮的圆形 视野。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1讲多种多样的生物(课件63张)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1讲多种多样的生物(课件63张)

(5)显微镜镜头的辨别 ①目镜:直插式,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小; ②物镜:螺旋式,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大。
考点二 放大镜和显微镜(七上教材P40)
(6)判断视野中出现的污点位置 视野中出现的污点一般会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 ①第一转动目镜,如果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 目镜上; ②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不动,则污点肯定在 物镜上; ③若污点在反光镜上则不会在视野中看到。
。越多
2.二歧分类检索表
常用的一种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 据一对或几对 相对性状 的区分,分成相对应的
两个 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 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 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5.(202X,娄底)小王同学在调查校园内的植物种类时 ,把记录的植物归为两类:①杨树、柳树、樟树、月季
(7)显微镜的成像特点与玻片的移动方向
①显微镜下所看到的像是倒立的(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放大的虚像); ②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 相反(填“相反” 或“一致”)。
(8)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成像特点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察范围越 小 ,视野越暗,细 胞数目越 少 ,细胞体积越大。
2.(202X,娄底)用显微镜视察植物细胞时,从甲图到乙 图正确的步骤是( A )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细准焦螺旋 ③调大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左移动装片 ⑥向右移动装片 ⑦ 调小光圈 ⑧反光镜换成凹面 A.⑤→④→③→⑧→② B.⑥→④→③→⑧→② C.⑤→④→⑦→⑧→② D.⑤→④→③→⑧→①
4.(202X,湖州)蛙是我们熟悉的动物,也是科学研究 常用的动物。
(1)蛙属于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上表是脊椎动物检索 表。“两栖类”在检索表中对应的是 D (选填 “A”“B”“C”“D”或“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多种多样的生物,核心知识)观察生物(七上P34-36 P40-43)命题点1生物与非生物(a)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__有无生命现象__。

2.生物的特征主要有能__生长__、有__应激性__、能__繁殖__、__新陈代谢__。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等,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能进行__新陈代谢__。

命题点2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b)认识显微镜的结构①__目镜__②__镜筒__③__物镜转换器__④__物镜__⑤载物台⑥通光孔⑦遮光器⑧压片夹⑨__反光镜__⑩镜座⑪__粗准焦螺旋__⑫__细准焦螺旋__⑬镜臂⑭镜柱在显微镜的结构中,__目镜__和__物镜__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

实验突破练习使用显微镜1.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1)取镜与安放①取镜: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②安放:将显微镜放置在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②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③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

(3)放片、调距①将写有“上”字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上”字正对通光孔。

②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③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睁开,并慢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

当看到“上”字的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4)观察:缓缓移动玻片,注意物像移动的方向。

(5)整理、存放。

【注意】1.观察目镜和物镜: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命题突破(1)镜筒下降时应注意什么?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防物镜碰到玻片而损伤物镜或将玻片标本压碎。

更换物镜时应转动物镜转换器,不能用手扳着物镜转动。

(2)视野偏暗或偏亮时的处理方法:①视野偏暗(光线过弱)时的处理方法:a.使用凹面镜:用凹面镜代替平面镜,凹面镜具有聚光的作用,反射的光线较强;b.调节遮光器:调节至大光圈,使视野内光线变强,视野变亮。

②视野偏亮(光线较强)时的处理方法:a.使用平面镜:视野偏亮时改用平面镜,以减少光线的反射;b.调节遮光器:调节至小光圈,使视野内光线变弱,视野亮度减弱。

(3)在低倍镜下观察不到物像的原因:①标本有可能没有放在视野内; ②物镜没有正对标本; ③光线太强、视野太亮;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的速度太快。

(4)在高倍镜下观察不到物像的原因:①标本有可能没有放在视野内,先用低倍镜找到; ②换高倍镜后焦距有所改变。

(5)可以看到物像,但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楚: 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楚为止。

(6)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关系: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立的(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放大的虚像),所以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例如,物像偏左上方,则应往左上方移动玻片,即同向移动原则。

(7)污点位置的判断:①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②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 ③如果两次污点都不移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8)放大倍数与视野大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的关系:使用高倍镜观察,放大倍数大,视野小,观察到细胞的数目少。

反之,使用低倍镜观察,放大倍数小,视野大,观察到细胞的数目多。

(9)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时,如何判断视野的明暗?光圈和反光镜相同时,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生物的分类(七上P56-74 七下P33-39)命题点3 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b)1.分类的依据:生物的分类是依据生物__形态结构__上的特征。

2.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 是:界、__门__、纲、__目__、科、__属__、种七个等级。

其中__种__是分类的基本单位(也是最小单位)。

3.分类的等级越高,包含的生物数量越__多__,生物之间的相同点越__少__;分类的等级越低,包含的生物数量越__少__,生物之间的相同点越__多__。

命题点4 列举有代表性的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a) 1.动物的分类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 扁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 棘皮动物、节肢动物2.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种类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呼吸 器官 鳃 幼体:鳃 成体:肺和皮肤肺 肺 肺 体温 不恒定 不恒定 不恒定 恒定 恒定 生殖卵生卵生卵生卵生胎生、哺乳3.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种类形态结构代表动物原生动物身体单细胞草履虫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水母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涡虫线形动物身体线形,不分节蛔虫命题点5说出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点(a)1.植物按是否有种子分为__孢子__植物和__种子__植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有无__果皮__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

无种子植物包括__藻类__植物(紫菜、水绵等)、__苔藓__植物(地钱、葫芦藓等)、__蕨类__植物(芒萁、满江红等)。

2.植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一类植物是__被子__植物。

3.植物与动物的区别是植物能进行__光合作用__制造有机物,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有机物养活自己。

4.孢子植物用__孢子__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用__种子__来繁殖后代。

5.植物五大类群的主要特征比较植物类群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注:“√”代表有,“×”代表无。

)命题点6说出细菌、真菌的主要特点(a)1.常见的微生物有__细菌__、__真菌__和__病毒__。

其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__真菌__,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细菌__,__病毒__没有细胞结构。

2.细菌是__原核__生物,其结构有细胞壁、鞭毛,无核,属于__原核__细胞。

细菌按形态可分为__球菌__、__杆菌__和__螺旋菌__。

3.真菌分为__单细胞__真菌(酵母菌)和__多细胞__真菌(食用菌和霉菌)。

真菌没有叶绿体,必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取营养。

4.食物在适宜的__条件__下,露置在__空气__中容易滋生微生物。

抑制微生物滋生的方法有:干藏法、冷藏法、真空包装法等。

,考点突破)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例1】(2017兰州中考)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

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A.是否耗能 B.能否运动C.能否说话 D.能否生殖【解析】A.耗能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如汽车奔跑需要耗能,但是汽车不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B.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但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C.能否说话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C不符合题意;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D符合题意。

【答案】D1.(2017怀化中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一基本特征( C )A.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生长和繁殖 D.能进行呼吸显微镜的使用【例2】如图所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解析】图③没有放玻片标本,眼注视目镜,因此是对光。

图①是放置玻片标本,应在对光之后。

进行图②所示操作时,眼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应在刚观察时。

图④的操作是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应在图②之后,所以图示中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

【答案】C2.(2017临沂中考)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如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D )A.图甲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可能是在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B.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结构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D.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注视图丙中的①生物的分类【例3】(2017丰都中考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个体大小B.同一分类单位中的生物,其特征完全相同C.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D.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解析】A.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A错误;B.同一分类单位中的生物,其特征不完全相同,B错误;C.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C错误;D.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D正确。

【答案】D3.如图是分类等级示意图。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C )A.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属B.狼和犬的相似程度最小C.猫和虎同属于猫科D.虎和犬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动植物类群的特点【例4】请将图1中动物代号A~D与图2中①~④联系起来。

图1 图2【解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

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A属于鱼类,B属于节肢动物,C属于鸟类,D属于线形动物。

【答案】A—①;B—③;C—②;D—④4.如图,阴影部分表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不包括( C )A.由细胞组成B.能进行光合作用C.有根、茎、叶的分化D.不能用种子繁殖后代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亮暗的关系1.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列图像。

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D )生物的分类2.许多与动物有关的歇后语,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春蚕结茧——一丝不苟”“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脚——各有所长”“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等。

请将上述的歇后语中出现的动物按下列要求进行分类,并将动物的名称写在横线上。

(1)在上述的动物中,体温恒定的动物是__驴、长颈鹿、丹顶鹤__。

(2)在上述的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蚯蚓、蚕、蚂蚱__,这些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__蚕、蚂蚱__。

分辨真菌与细菌3.如图为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