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学院实施CI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福建中医药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说明开题报告的义
明确研究背景和目的:开题报告可以清晰地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使读者 能够更好地理解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展示研究方法和计划:开题报告需要详细描述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时间安排等,这有助 于评估研究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评估研究价值和意义:开题报告可以展示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以及研究成果对学科领 域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从而评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阐述研究成果对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影响和意义
提升学校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为学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 向
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07
参考文献和附录
提供参考文献和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在开题报告中,需要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籍、期刊、网站等,以证明研究 背景和理论依据。
附录内容:附录可以包括一些重要的数据、图表、调查问卷等,以补充正文内容,使报告更 加完整和易于理解。
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和附录的格式需要按照学校或学院的要求进行排版和编辑,一般需要使 用特定的软件或格式进行排版。
注意事项:在列出参考文献和附录时,需要注意引用格式的正确性和内容的完整性,同时也 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
说明参考文献和附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确保参考文献的完整:列出所有相关的参考文献,包括书籍、期刊文章、网站等,确保报告 的学术性和可信度。
阐述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提升中医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 用价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为中医药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 法
04
研究问题和目标
提出研究的问题和目标
研究问题:针对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具体情况,提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研究空白 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主要目的和预期成果,以及为解决研究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计划
关于福建中医学院定位问题的思考

福 建 中 医学 院 在 《 十 五 ” 2 0 “ ( 0 1年 一 2 0 O 5年 ) 建 设 与 发 展 计 划 》 指 出 : 根 据 新 世 纪 高 等 教 育 中 “ 面 临的新形 势、 任务 和我省省情 , 校 ‘ 五’ 新 我 十 期 间 的 建 设 , 须 坚 持 以邓 小平 理 论 为 指 导 , 真 实 必 认 践 ‘ 个 代 表 ’ 要 思 想 , 面 贯 彻 党 的 教 育 方 针 三 重 全 和 《 等 教 育 法 》 不 断 更 新 观 念 , 化 改 革 , 时 高 , 深 与 俱 进 , 拓 创 新 , 力 把 福 建 中 医学 院 建 成 以 中 医 开 努 药 教 育 为 主 体 , 现 代 化 科 学 技 术 相 结 合 , 学 科 与 多 协 调 发 展 ; 本 科 教 育 为 基 础 , 极 发 展 研 究 生 教 以 积 育 ; 足 福 建 省 , 向 台港 澳 , 向东 南 亚 ; 有 高 立 面 面 具 水 准 和 鲜 明 办学 特 色 的 新 型 中 医 药 大 学 。 这 段 不 ” 长 的 文 字 明确 表 明 了 福 建 中 医学 院 在 “ 五 ” 间 十 期 的 办 学 指 导 思 想 和 学 校 定 位 , 文 拟 就 其 中学 校 本 定位 及 相 关 问题 作 些 探 讨 。 1 学 校 定 位 是 办 学 中必 须解 决 的 首 要 问 题 我 国 高 等 院 校 办 学 的 基 本 依 据 是 《 华 人 民 中 共和 国高等教育法 》 党 中央 、 和 国务 院 颁 发 的 有 关 方 针 、 策 , 们 必 须 依 照 法 规 和 有 关 方 针 、 策 政 我 政 处 理 和 解 决 办 学 过 程 中的 一 系列 问题 。作 为 一 所 高 等 院 校 , 先 必 须 在 众 多 高 校 中 明 确 自己 的 定 首 位 , 准 自 己的 位 置 , 是 办 学 过 程 中 必 须 解 决 的 找 这 首 要 问 题 。 有 学 校 的 定 位 明 确 , 能 根 据 自己的 只 才 定 位 制 定 出学 校 在 一 个 阶段 发 展 的 具 体 规 划 。如 果 学 校 的 定 位 不 明 确 或 不 准 确 , 结 果 必 然 是 思 其 想 盲 目, 路 不清 , 规 划带 有很大 的 随意性 , 思 使 最 终将 导致规划流 于形式 , 学质量受到严重 影响 , 办 甚 至受到教育规律 的惩罚 。 学 校 定 位 是 多 方 面 的 , 要 应 该 包括 目标 定 主 位 、 型 定 位 、 次 定 位 、 科 定 位 和 服 务 面 向 定 类 层 学 位 等 。每 一 所 高 校 都 必 须 在 这 些 方 面 作 出 明 确 的 答 复 , 求 做 到 定 位 准 确 , 也 是 教 育 部 本 科 教 学 力 这 工 作水平评估指标体 系的首要要 求 。 确 定 学 校 定 位 的 根 据 是 社 会 需 要 和 学 校 自身 条 件 。高 等 教 育 的任 务 是 培 养 具 有 创 新精 神 和 实 践能 力的高级专 门人才 , 展 科学文化 , 发 促进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必 须 根 据 经 济 建 设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要 , 据 学 校 自身 的具 体 条 件 , 事 求 是 地 确 根 实
坚持科学发展 推动学校转型——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的建设思路

学 校 高度重 视 师 资 队伍 建 设 。通 过实 施 “ 引进 高 层 次 人 才 ” “ 新 团 队 建设 ” 、创 等项 目 , 国 内外 从
吸 收 引进 高 层次 人 才 , 选送 教 师 外 出进修 学 习 , 建
成 了一 支 数 量 充 足 、 质 优 良 、 构 合 理 、 素 结 具有 创 新 精 神 的师 资队 伍 。 校现 有 专任 教 师 5 0多人 , 学 0 高 级职 称 的教 师 比例达 3 %以上 , 有 硕 士 、 士 0 具 博
1 多学科建 设 多学科建设是 教学研究 型大 . 3
学 的 突 出特 征 , 有 一定 数 量 的优 势 学 科 , 有 新 既 又 兴 交叉 学 科 的不 断 崛起 , 是 人 才培 养 的需 要 , 这 也 是 科 学研 究 的必 须 。教 学研 究 型 大学 要 形 成 科 学 合 理 的学 科 体 系 .多 学科 建设 要体 现 学 科 发 展 的
发 展 的现 实 ,也 反 映 了教 学研 究 型 大 学 的本 质 要 求。 方面 , 一 研究 生 是 学校 科 学研 究 和技 术研 发 的 重 要 生力 军 。 一方 面 , 究 生 教育 能 带 动积 极 向 另 研 上 的校 园文 化 和 学术 氛 围 .有助 于 形 成 良好 的校 风和 学 风 . 动本 科 学 生 的教 育 教学 . 而提 升 人 带 从 才 培 养质 量 。教 学研 究 型 大 学全 日制 在校 生 数 应 不低于 6o O 0人 , 究 生 的 比例在 1 %以上 。 研 5
推动学校转型
教 学研 究 型 中 医药 大 学的 建设 思路
林春 明
( 建 中 医学 院 办公 室 , 建 福 州 3 00 ) 福 福 5 18
中医药文献检索实习报告

中医药文献检索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药研究不断深入,大量的中医药文献涌现出来。
为了提高中医药研究的效率,掌握文献检索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学习中医药文献检索,掌握检索方法与技巧,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首先了解了中医药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意义和主要数据库。
同时,学习了检索策略的制定、关键词的选择、检索式的构建等基本技巧。
2. 实习过程(1)数据库的选择与使用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使用了如下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资讯和百度学术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库的比较与实践,我掌握了各数据库的特点和优缺点。
(2)检索课题的选择为了使实习更具针对性,我选择了一个与中医药相关的课题进行检索。
课题名称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综述”。
(3)检索式的构建与执行在构建检索式时,我首先确定了关键词,包括“中医药”、“抑郁症”等。
然后,根据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检索式。
在执行检索时,我遵循了由粗到细、由广到窄的检索原则,逐步优化检索结果。
(4)检索结果的评估与分析在获取检索结果后,我对结果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从查全率和查准率两个方面进行了衡量,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检索式进行了调整。
三、实习成果与反思1. 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中医药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学会了如何制定检索策略、选择关键词、构建检索式等。
同时,我对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中医药文献检索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
此外,为了提高检索效果,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相关数据库的使用技巧。
四、总结本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中医药文献检索能力,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医药文献检索水平,为中医药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展中医院校合作实施方案

开展中医院校合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国的中医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然而,目前中医药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的不足等。
因此,开展中医院校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通过中医院校合作,加强中医药教育和科研的力度,提高中医药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专业人才,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2.原则:(1)互利共赢。
中医院校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互惠,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2)支持创新。
鼓励中医院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进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
(3)资源共享。
促进中医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4)合作共建。
鼓励中医院校之间进行合作共建,共同开展教学和科研项目,提高办学水平。
三、合作内容1.教学合作:(1)共享课程资源。
中医院校可以互相共享课程资源,开设合作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2)交换学生。
中医院校可以互相交换学生,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拓宽他们的视野。
(3)教师互派。
中医院校可以互派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和教学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科研合作:(1)研究项目合作。
中医院校可以联合申请科研项目,共同开展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2)学术交流会议。
中医院校可以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议,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促进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
(3)合作研究中心。
中医院校可以共同设立研究中心,集中资源进行重点研究,提高研究效率。
3.人才培养:(1)联合培养研究生。
中医院校可以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同指导他们的研究工作,培养高级中医药专业人才。
(2)职业培训。
中医院校可以共同开展职业培训课程,提高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四、财政支持为了促进中医院校合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包括:(1)项目经费支持。
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医院校合作项目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中医药校本课程研发探索——以中医药香囊为例

摘 要:教育部推动中医中药等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如何将其融入实践基地课程,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以实践基地中医药校本课程研发为例,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佩香囊习俗,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传统佳节、传统中医药以及传统艺术文化发生碰撞,为日后实践基地中医药校本课程的推广打下基础。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中医药;香囊;基地课程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1)04-0083-02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1.04.038一、基地中医药校本课程的研发背景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医药在防治新冠病毒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中国智慧。
中医药学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同疫病斗争实践的经验总结,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步形成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强调要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
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推动中医中药等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
其中多项涉及中医药内容,如介绍中医的代表人物和成就,认识中医蕴含的整体系统思维,学习医者的仁爱之心,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和诊断方法,了解我国古代医学领域的主要成就等。
而纵观全国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中医药文化鲜少涉及,如何将其融入实践基地课程,开展中医药文化的知识普及,学习中医药蕴含的深邃哲学智慧,提升中医药健康文化的素养,在基地校本课程建设中,把中医药文化和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中药香囊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它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中医内病外治理论,从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出发制作而成,在维护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根据不同的中草药配方,可具有芳香化浊、镇静安神、驱虫防蚊、提神醒脑等功效。
医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初探——以福建中医学院为例

【 bt c】 B sdo u r teo crcl yt e r t u a o eeo Tai nl A s at : ae norpa i f ur u rs e r o a Fj n C lg f r t a r cc i a sm fm i l di o
Chie e Me c n n s dii e,t e p p rito u e i s e t h a e n r d c ssx a p cs:e tbl h n u rc l rs se t tme t h e ds sa i i g ac riu a y t m ha e st e n e s
ta hng a mi ita in a d s ti g u e c n u po s se e c i d n sr t n etn p a ta hi g s p  ̄ y tm. o
【 yw rs : dc e ur ua s m;eo Ke od 】mein ;crcl s t rf i i r ye m r 20 09年 3月 1 7日公布 的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 于 关
s se , r i fr i t e o sr cin o ma iis u rc l m t e h n e t d n q li ytm en o cng h c n tu to f hu n te c ri u u o n a c su e t ua t p re tn y, e f ci g
a s s me t r cp e n e t g u n a s s me tmo e rf ci g c riu u c a a t r t s eo mi g se s n i i ls a d s t n p a s e s n d e e t u r l m h r c ei i 。rf r n p n i l n c sc
福建省高职医学院校社会服务

04
福建省高职医学院校提升社会 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
Chapter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师资水平
1 2
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建立健全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包括定期组织教 师参加各类研讨会、培训班和学术会议,提高教 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加强教师实践锻炼
鼓励教师到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单 位进行实践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03
福建省高职医学院校社会服务 现状
Chapter
Hale Waihona Puke 福建省高职医学院校社会服务的总体情况
福建省高职医学院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体、以社区和医院为重 点的服务格局。
学校与周边社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公共 卫生等方面的服务项目。
学校还承担了为周边医院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的任务,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 水平。
发挥医学院校的专业优势,结合地方需求,积极 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治疗等社会服务 活动,为地方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06
参考文献
Chapter
参考文献
福建省高职医学院校社会服务概述 福建省高职医学院校社会服务的发展历程 福建省高职医学院校社会服务的现状与特点
THANKS
感谢观看
加强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建设
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转化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和支持。
加强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01
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建设,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发展
做出贡献。
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
02
与地方政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和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建 中 医学 院 办 公 室 , 福 福建 福 州 3 0 0 ) 5 18
关 键 词 : 学 ; 象识 别 战略 ; 用 大 形 应
中图分类号 :2 R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4 5 2 ( 0 9) 2 0 6 — 3 1 0 — 6 7 2 0 0 — 0 4 0
近年 来 , 了适 应 国际 高等 教 育 发 展 、 内高 为 国
等 教育 市 场竞 争 和高校 自身 建设 发 展 、 高 “ 心 提 核
术精 湛 、 医德 高 尚者 方 能称 为“ 医” “ 于至善 ” 大 。止 出 自{ Lg・ 学 》 “ 学之 道 , 明 明德 , 亲 民 ,  ̄i 大 :大 在 在 在 止于 至 善 。” 至 善 ” 求 的是 完美 的境界 , 一 “ 追 是 丝 不 苟 、 益 求 精 、 求 卓 越 的 时 代 精 神 , 是 大 精 追 正 学 精神 之所 在 。 大 医精诚 、 于 至善 ” “ 止 激励 全校 师 生 医护 员工 紧 紧 围绕 “ 诚 ” 字 不 懈 努 力 , 至 精 二 直 达到 “ 善 ” 至 的最 高 境 界 . 体 现 了 学 校 培 养德 才 既 兼 备 高层 次 中医药 人 才 的特 点 ,又 突 出 了学 校孜 孜 以求 、 不断 进步 的办学 理念 。 12 倡 导 “ 人 为 本 。 量 第 一 , 人 民满 意 大 . 育 质 办 学” 的办 学 核心 价 值 观 只有 坚 持 育人 为 本 、 量 质
学 校 办 学 理 念 的 确 立 是 C 导 人 成 功 与 否 的 I 关键 。是 对学 校 在 长期 的 发展 过 程 中形 成 的学 校
精 神 的继 承和 发扬 , 学 校 品牌 的核 心 内容 。在长 是 期 探 索与 深 入调 研 的基 础 上 。福 建 中 医 学 院在 以
下几 方 面推 行 实践 着 自己的理 念识 别 系 统 。
转变 的战 略
20 0 8年 3月 。 福 建 中 医学 院 的 “ 在 双
代会 ” . 校 提 出 了 由 “ 学 型 大学 ” 教 学 研 上 学 教 向“
究 型大 学 ” 变 的战 略 。在 当 前 的形 势下 , 转 立足 学 校 实 际 , 时 推动 学 校 办学 定 位 转 型 , 仅 是 时代 适 不
激烈 的竞争 中争取 主动 、形 成 优 势 ;才 能 赢得 学
三者 是不 可 割 裂 、 协调 统一 的 系统 整体 。 学 校 形 象 识 别 系 统 ( I , 学 校 文 化 建 设 的 C )是 重要 组 成 部分 ,体 现学 校 现代 化 管 理 水 平 。2 0 06 年 ,根 据 建设 中 医药大 学 的 目标 和学 校 十一 五 建
11 恪 守 “ 医精 诚 . 于 至 善 ” 训 精 神 “ 医 . 大 止 校 大 精诚 ” 自唐代 孙 思邈 的 《 急千 金要 方 》 “ ” 出 备 。 精 指
和运作 系统 ,是 C 能 否成 功 的关键 ; I 的是 大 I V 指
学 外 观形 象 标 识 . C 扩 大 知 名度 和 美 誉 度 的着 是 I
力 点 。 体 现 大 学 的个 性 , IV 体现 MI MI B、I 的意 向 。
第 一 的 办学 宗 旨,学 校才 能 全 面贯 彻 党 的教 育 方 针。 培养 德 智体 美 全 面发 展 的 高 素质人 才 ; 能 在 才 长期 的办学 实 践 中构 筑 牢 固扎 实 的基 础 ;才能 在
h v rIe ty B ) 视 觉识 别 系 统 ( s a Ie t a i d ni , I和 o t Vi l d ni u —
t , I 。 中 , 指 的是大 学 的精 神特 征 和办 学 理 yV ) 其 MI 念 ,是 C 的核 心 ; I 的是 大学 所 有 的规 章 制度 I B指
设 与发 展规 划 ,福 建 中医 学 院启动 能 够 体 现 先 进
生 、 长 、 会 的认 同 , 人 民满 意 的 大 学 。2 0 家 社 办 02 年 和 20 0 7年 , 校 连续 两 次 在估 中获 得 了优 秀 的成 绩 。 历 年招 生 录取 率 均
系统 建 设 工作 。 以更 好 地树 立 学 校形 象 . 推动 学 校
的改 革 与发 展 。 1 理 念 识别 系统 ( ) M1的探 索 与实 践
划 、 学 水 平 、 生 管理 等工 作 表 示 满 意 . 学 校 教 学 对 的 总体评 价 良好 。
13 实施 由“ 学 型 大 学 ” “ 学 研 究 型大 学 ” . 教 向 教
为 10 新 生报 到率 均 在 9 %以上 . 现 出 良好 0 %, 0 表
的社 会 影响 力 。 经社 会 调查 . 85 %的家 长对 学校 9. 6 办 学水 平 、办 学质 量 表 示认 可 。对 学校 的建设 规
办 学 理 念 、 良办 学 传 统 、 质 、 色 的 形 象 识 别 优 性 特
竞 争力 ” 的需 要 , 来 越 多 的高 校导 入 学 校形 象 识 越 别 系统 ( op rt Ie ty C ) 以增 强 高 校 内部 的 C roae d ni , I , t
凝 聚力 和 对 外 的竞 争 力 , 创造 出最佳 的办 学 环境 ,
提 升办 学 实力 。 校形 象识 别 系统 ( I , 括理 念 学 C )包 识 别 系 统 ( n d ni , ) 行 为 识 别 系 统 ( e Mid Ie ty MI 、 t B.
福 建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20 年 4 月 第 1 09 9卷 第 2期 J u n lo uin Unv ri o r a fF ja iest of y TCM rl2 { 1 2) Ap i 0) 9( 9,
.
工作研 究 ・
福 建 中医 学 院 实施 C 战 略 的探 索 与实 践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