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写作的体会
成功发表SCI论文总结的心得分享

成功发表SCI论文总结的心得分享一、论文写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收集好文献资料,特别是一些高水平期刊且由欧美人写的论文。
挑几篇这样的文献精读,看看人家是如何对一个问题用英语描述的,并记录常用句式和词汇。
如果平时有这样习惯就再好不过了,长期积累写作时肯定是如鱼得水。
大量的阅读文献能有助于我们确定SCI写作的课题,而在确定课题之后对文献进行收集也是为了能便于之后写作SCI文章所做下的工作。
故而,阅读文献是SCI成败的第一步。
二、论文不是一蹴而就的,千万不要抱着一遍写好的心态。
一篇精彩的论文有事需要来来回回的修改加工。
每看一遍都会有提高的地方,一定要耐着性子仔细推敲。
不能闭门造车,一个人的精力和看法毕竟有局限。
完成初稿后可以找靠谱的同学或老师帮忙看看。
一般都可以获得很多好的建议,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也会浮出水面。
三、对于语言,如果是实在能力有限,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
对于国内科研者而言,语言是SCI论文写作的一大障碍,由于思维的不同,在写作时往往出现词不达意、描述模糊、句式混乱、累赘拖沓等现象。
而克服这些阻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时科研者的时间和精力又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在语言方面寻求他人的帮助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这里有一个前提是文章要写得够好,不然都是白搭,因为翻译和语言润色一般都是基于原文基础之上进行的。
四、考虑发表需要用到的数据和图片设计关键性实验时,应当考虑发表要求,分好实验组,对照组以及布局。
这样可以减少重复工作的时间,以获得更完整或更漂亮的数据。
此外,也可以提前制作图片,如果实验结束之后再来整理数据制作图片,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
五、提前开始写作,即使没有完整的实验数据,也可提前撰写论文。
因为背景介绍部分通常是对过去研究的简单总结,做实验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材料和方法部分的写作,这个时候作者对实验方案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提前撰写这两部分内容,能更好地帮助作者写论文。
六、写作内容要表达清楚,如果一项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因为论文表达不清楚导致出版受阻,那是非常遗憾的事。
SCI写作心得与体会.doc

SCI写作心得与体会导语:SCI是目前公认的衡量高校学术水平的标杆,不少教师都要在上面发表SCI,所以常常会遇到不少问题。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SCI写作心得与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SCI写作心得与体会又二三个月过去,实验方面收到的仍然是打击多于鼓励,不过仍然认同“苦难”是人生的一种财富。
这段时间最主要的“打击”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创新,二缺乏经费。
在这里先讨论第一个问题。
如何创新?前段时间花了几个月好不容易才完成了第1篇英文,给一位老师修改,得到的反馈是“怎么完全照搬别人的文献呢”,听到这个话心里既忧(伤)且痛(苦),明明知道人家说的是不错,但毕竟是自己花了几个月时间,花了不少银两,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的第1个宝贝啊。
痛苦归痛苦,毕竟创新是科研的根本,但创新太不容易了,因为看了一二百篇,思路都已经极限在里面了。
痛定思痛,改进研究策略如下,果然略有所得:1) 实验一定要自己做,这样才有第一手体验。
并且要尽快得到并分析实验结果。
2) 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你的一切资源,在不花钱或少花钱的情况下多做几个实验,特别是对比实验。
3) 如果你不能够把事情变得更简单,哪就请把事情变得更复杂。
如果你不能有大的创新,哪就请你做一些小的创新。
4) 尽量找到一个有sci发表经验的老师帮你修改。
1) 应该在完成一半实验的时候开始写,不能在做完实验之后才想起。
因为科学实验虽然有一个从假想到实验设计到具体实验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往往是在一边实验一边修改中度过的,因此很容易在做完实验之后发现自己原来什么也没有做! (因为结果与开始的设计通常有很大距离),而除了有科学创新的要求外,其实还有一个“角度”的问题,也即从实验到的“创新性”其实是需要作者进行“提练”的,及早写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及时调整实验,确定实验的创新点(能够发表的理由),然后进一步确实还有多少实验数据要获取。
总之,及早写作可以使目标明确n倍,避免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SCI外刊写作的体会

SCI外刊写作的体会新的一年,又是时候准备SCI了,下面归纳了SCI外刊的五个基本要求,即5C:正确(correctness)、清楚(clarity)、简洁(concision)、完整(pl etion)和一致性(consistency)。
只有满足这5点,才算是一篇合格的外刊文章.1。
IntroductionﻭIntroduction 是外刊文章最难写的部分之一(另外就是Discussion)。
中文文章的缺陷就在于Introduction没有内涵,过于简单,没有真正体现的研究起初和创新要素。
外刊对于Introduction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个好的Introduction相当于文章成功了一半。
所以大家应该在Introduction的撰写上下功夫.要写好Introduction,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这两点是紧密结的,即在符合逻辑性的基础上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A。
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简洁明了,不罗嗦;须知看文章者都是该领域的专家,所以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ﻭB。
文献总结回顾。
是Introduction的重头戏之一,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
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概括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这是两个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要极力避免;一旦审稿人指出这两个毛病,很可能意味着表明你做的不够深入或全面,负面作用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文献引用和数据提供一定要准确,切记避免片面摘录部分结果而不反映文献的总体结果;引用的数据也要正确,特别是间接引用的数据(即不是从原文献中查到,而是从别人文献中发现的另一篇文献的数据);数据出错会导致文章的印象特差!此外,引用文献时注意防止造成抄袭的印象,即不要原文抄录,要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描述。
如果审稿人正好是文献的引用者的话,原文照抄的结果一定会很糟糕。
C.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
医学SCI写作心得体会

关于论文写作的心得体会摘要:要写好医学科研论文,通过不断阅读文献提高写作水平,按国际规范用图表把实验结果正确表达,及学会如何与编辑书信沟通十分重要的。
鉴于此,总结了一些有关上述三点在文章写作中的心得体会。
正文1、阅读文献的重要性初学者往往对写作产生了一定的畏惧,也无法寻到一个切入点。
看文献是十分枯燥但又十分必要的一步。
如果不认真阅读思考,就动手做事情,通常是不会成功的。
1.1 语态及措词我们应该每日认真阅读文献及做好笔记。
认真阅读外文文献,不但对自己的研究思路有重要的帮助,还能提高自己的语感及对结构的认识、积累优秀的表达方式、丰富专业的概念词汇。
老师上课介绍了时态问题:对于已有的认识使用现在时;叙述本人或他人近期的工作或认识,采用过去时;当用“, , ”表示论文重点在介绍新的技术或方法、分析某个问题或提出某个论证使用一般现在时。
当用“, , 或”等词介绍研究活动,重点在提出某个调查或实验结果,用一般过去时。
关于优秀的表达方式,除了老师上课讲述的写作时态、语法及标点符号等需要注意的,还应该丰富自己的“高、大、上”的措词。
这不仅会影响编辑或者其他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会留给编辑一个非常重要的第一印象,这个作者的英文水平是否地道,表达是否专业。
举个例子:中国学生平时都会习惯把“人”直接翻译为“、”,“物”都讲成“”,但在写论文时候如果能用“”替换“、”,用“”替换“”,会显得更合适一点。
而关于“思维、想法”,是论文常常会用到的词语,如果写文章时候千篇一律都用“”,同样也会显得比较淡薄,通过阅读文献,我知道了可以用“”, “”,“”等替代,作为笔记记录下来,组织自己文章的大框时候,替换一下,感觉就不一样了。
a ’s .(不要在引述别人的研究时总用,可以用点其它的词汇,比如,)1.2 写作的问题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借鉴优秀论文的写作手法,改正自己在论文写作中的缺陷,关注论文的写作问题,十分关键。
1.2.1 开门见山的写作手法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论文与中文论文的写作是不太一样的,注重符合国际审美观:开门见山、突出重点, 不要过多叙述研究背景及常识性内容,也要注意不用客套话;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文献即可。
SCI投稿体会

SCI投稿体会标题:SCI投稿体会:写作技巧与经验分享导语:SCI期刊是学术界广泛认可的高质量学术期刊,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能够在SCI期刊上发表文章既是研究成果的认可,也是个人学术声誉的提升。
然而,SCI投稿并非易事,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和经验。
本文将分享一些我在SCI投稿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希望对广大科研人员有所帮助。
一、选择适合的SCI期刊在开始投稿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的深度。
SCI期刊分为不同的学科领域,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期刊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越有影响力的SCI期刊对投稿要求也更高,所以可以先选择一些适中影响力的期刊进行尝试。
二、审读期刊要求并明确写作目标在进行投稿前,务必仔细审读目标期刊的投稿要求。
不同期刊对于文章结构、语言风格、参考文献格式等均有不同要求。
明确这些要求后,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和目标读者定制自己的写作风格。
三、合理组织文章结构SCI文章一般由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要对研究背景进行介绍,明确研究目的;方法部分要描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结果部分要详细呈现研究结果;讨论部分要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思考,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和分析。
通过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读者能够清晰明了地了解研究内容和结论。
四、语言流畅、准确SCI文章要求语言准确、流畅,避免用词模糊或含混不清的表述。
建议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子,并通过合适的过渡词和连接词,使得文章段落之间的衔接流畅自然。
此外,注意遣词造句时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尽量避免歧义。
五、注重数据和实验方法的描述在SCI文章中,数据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展示研究结果时,要用清晰、简洁的图表呈现数据,但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文字解释。
在方法部分,要对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详细描述,以便读者能够复现和验证实验。
六、遵守学术道德和引用规范在撰写和投稿SCI文章时,要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浅谈医学SCI论文发表心得

浅谈SCI论文发表心得美国大诗人罗斯特说过:“一首完美的诗,应该是感情找到了思想,思想找到了文字……始于喜悦,终于智慧。
”我觉得,我们写论文,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一篇好的论文,应该是感悟(感遇)化育了思想(观点),思想(观点)找到了文字……始于喜悦,终于智慧。
这就不得不提起最近发表了的一篇SCI论文了,虽然不是很高级的文章,但自己认为已经不错了,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最大的鼓励。
论文没有发表之前我对SCI论文有极大的恐惧感,那是一种神秘莫测的无知。
也看了很多先人的经验和心得,才慢慢静下心来决定自己好好完成论文先。
终于,论文发表成功了,那是出乎意料的成功,于是,我会说SCI论文发表也没有想象中难和恐怖。
其实,文章并不难写,我刚开始也是害怕撰写,后来写了才知道,只要能够选出一个方向,想出一个好的题目,剩下的就很简单了。
而文题一般来源于本专业,特备是自己熟悉的方面,要新颖,也就是写别人没有写过的题目,多上网下载一些文章,看看别人是如何写出来的,看的多了就会自然明白。
题目一旦想好了,就不要轻易改动,这个很重要。
因为一旦改动那么后面的工作就会很被动。
题目想好了之后就是开始建立文章框架了,首先就是要好好的规划一下自己所写的文章的主要方面和自己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列好提纲,并逐步从头到尾写出,医学综述文章一般就是前言、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小结和展望。
临床论著一般是前言、资料和方法、结果、讨论。
文章都是千篇一律,看一把它看成是一道大的填充题。
根据自己所建立的框架、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查文献,并添加内容,如果论著则把自己所做的工作简要描述,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研究过程、统计方法和资料、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
撰写文章要明白自己所表达的观点是要让大家引用和参考的,若要想让大家引用和参考就必须具备权威,要想具备权威,则我们所表达的内容必须有严密的数据支撑,严密的逻辑推理,还要有参考权威的文献,或者有专家建议。
如何撰写sci医学论文之个人体会.doc

如何撰写sci医学论文之个人体会如何撰写sci医学论文之个人体会作者简介:程博士、肿瘤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专业;美国芝加哥大学ben may 癌症研究所高级研究科学家;“scie高级sci英文主任编辑自2005年开始撰写自己第一篇英文学术论文开始,特别是自2006年赴美研究四年多里,各种sci英文研究性论文、国际会议论文及国际学术会议的摘要等已撰写过十余篇。
初期文章写作总是漫长而痛苦的的过程,不但字句要反复斟酌,经历反复修改,可最后成稿的文章可能因为reviewer评审中存在language and structure issue 而从头来过。
其中甘苦非亲身经历别人难以体会。
然而,在写过最初的三、四篇文章之后,亦能从磨难的经历中总结出英文文章写作中的一般规律和审稿人的常见要求。
最近因为担任“sciedit ”高级英文编辑的缘故,使得自己有机会去评审一些来自国内的英文学术论文的手稿,在此结合自己评审经历中遇到的现象,谈一下一般性的sci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旨在抛砖引玉。
从根本上说,一项研究成果到底否发表成一篇sci论文是由研究本身的水平决定的,这也是我们在评审过程中坚持的最高原则,如果初步判定研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则写作再出色仍不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然而,但研究达到一定水准,具备冲击sci期刊的可能时,则专业的英文写作和出色的文章组织结构将能锦上添花、有效提升文章档次的作用。
下面按sci 文章写作的主要方面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标题:在我们评审的文章中,“sciedit”的很多客户稿件因为标题不够精炼或表达不准确而使得审稿人一开始就对文章的印象打了折扣。
常见的是用平实的陈述语句总结实验的初始目的,不能显示出研究的意义所在,如:“integrated expression of the α-amylase, dextranase and glutathione gene in an industrial brewer’s yeast strain”。
发表sci经验分享

发表sci经验分享我是一名科研人员,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积累了很多发表SCI论文的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经历和心得,希望能对正在努力撰写SCI论文的人有所帮助。
我想强调一点,撰写SCI论文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所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
这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验技术、数据分析和文献查阅等方面。
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做出有质量的研究工作,并将其写成一篇有说服力的SCI论文。
要写好SCI论文,我认为关键是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组织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论文的结构和段落的衔接。
首先,要明确论文的目的和研究问题,并在引言中清晰地提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明确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然后,要详细描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以及结果的呈现和讨论。
最后,要得出结论,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我还想提醒大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免读者产生困惑。
同时,要注意使用合适的科技术语,但同时也要保证通俗易懂,避免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
我想强调一点,写SCI论文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
但只要我们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和耐心,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相信我们都能够写出优秀的SCI论文,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撰写SCI论文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但只要我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写作技巧,相信我们都能够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
希望我的经验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