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 鱼类的饵料 • 影响人畜健康
• 医用与药用
大多数蛭类以吸取人或动物的血液作为 食物,对人畜有一定的危害。
采用医蛭吸取脓血以治疗病症的办法,
软体动物
• 结构: 种类繁多,形态差异较大。身体两 侧对称或不对称。身体柔软,分为头、 足、内脏团,体外有外套膜,常包有贝 壳,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的石灰质形成。
作为食品的软体动物
返回
可观赏的贝类
河蚌养殖可得到珍珠
返回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线形动物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 生活在土壤或水域中 • 一般为细线形或圆筒状,两头尖; • 有口有肛门。
结构特点: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靠近前端有环带 生活环境 阴湿有腐殖质的土壤 运动 呼吸 肌肉和刚毛配合
体壁(分泌黏液保持湿润)(大雨 过后很多蚯蚓爬到地面上来。) 其他动物 水蛭、沙蚕等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两侧不对称软体动物:扇贝
两侧对称软体动物:蜗牛
两侧对称软体动物:章鱼和乌贼
• 生活环境:分布在淡水、海水及湿润的 土壤中。
•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可食用:软体动物的某些类型的头、足都 是肌肉组织构成,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 (2)副产品:河蚌可产珍珠;可作为饲料或饵 料;也可装饰,用以观赏。 (3)危害人类:蜗牛以农作物为食;钉螺是吸 虫的中间宿主;船蛆等破坏海港建筑。
扁形动物
扁形动物代表动物
吸虫
涡虫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 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 • 身体有了背腹、前后、左右之分 • 有口,无肛门
生物圈中的动物(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1.代表动物:水螅(1)生活环境:水草丰茂的池塘、河沟。
(2)结构:身体由口、触手、消化腔和体壁组成。
2.主要特征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身体呈圆筒状,体壁仅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其它腔肠动物:桃花水母、海蜇、海葵和珊瑚虫。
二、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扁形动物(1)生活环境:多数营寄生生活。
(2)主要特征: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的多细胞动物。
(3)举例:涡虫、绦虫和血吸虫等。
2.线形动物(1)生活环境:通常生活在土壤或水域中,有些种类寄生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
(2)主要特征:身体一般为线形或圆筒形,两头尖,有口有肛门。
(3)举例:秀丽隐杆线虫、人蛔虫等。
3.环节动物(1)生活环境:水中和潮湿的陆地。
(2)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使运动更加灵活。
(3)举例:蚯蚓、水蛭和沙蚕等。
4)蚯蚓是如何运动的?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5)如何区分蚯蚓的前后端?根据环带。
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前端,远离环带的一端是后端。
(6)蚯蚓是如何呼吸的?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4.蠕虫动物身体细长、左右对称、无附肢、能蠕动的动物。
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①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
②宿主:被寄生的生物。
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软体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
贝壳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2)举例:蜗牛、河蚌、乌贼和宝贝等。
2.节肢动物(1)代表动物:蝗虫。
①生活环境:陆地飞行。
②形态结构:a.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
b.胸部具有三对足、两对翅。
c.体表有外骨骼,其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③生理:a.运动:用三对足、两对翅运动。
b.呼吸:用气管呼吸。
(2)主要特征:身体分部,足和触角节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水母
绦虫
绦虫,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普通成虫的体长可以达 到 72 英尺。扁形动物门的 1 纲。全部营寄生生活。成 虫寄生于脊椎动物,幼虫主要寄生于无脊椎动物或以脊椎 动物为中间宿主。 绦虫(tapeworm)属于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Class Cestoda)。该纲成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大多分节, 长如带状,无口和消化道,缺体腔,除极少数外,均为雌 雄同体。绦虫全部营寄生生活,成虫绝大多数寄生在脊椎 动物的消化道中,生活史中需 1~2 个中间宿主,在中间 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被称为中绦期(metacestode),各 种绦虫的中绦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名称不同。寄生人体的 绦虫有 30 余种,分属于多节绦虫亚纲的圆叶目 (Cyclophyllidea)和假叶目(Pseudophyllidea)。这 两个目绦虫的形态和生活史有较椎动物的出现至少早于脊椎动物 1 亿 年。大多数无脊椎动 无脊椎动物化石 物化石见于古生代寒武纪,当时已有节肢动物的 三叶虫及腕足动物。随后发展了古头足类及古棘 皮动物的种类。到古生代末期,古老类型的生物 大规模绝灭。中生代还存在软体动物的古老类型 (如菊石),到末期即逐渐绝灭,软体动物现代 属、种大量出现。到新生代演化成现代类型众多 的无脊椎动物,而在古生代盛极一时的腕足动物 至今只残存少数代表(如海豆芽)。
生殖
无脊椎动物的繁殖形式多样。首先分为有性跟无性两种。有些动物, 如刺胞动物和寄生虫线形动物,有世代交替现象。如果动物是雌雄同 体,还会出现自体交配现象。 无性生殖常见的形式是出芽生殖。见于刺胞动物的无性世代。有性生 殖的特点是,生殖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完成。而生殖过程可以是由一 者单独完成,但更常见是两个个体通过各自提供不同的交配类型的生 殖细胞去共同完成。前者见于猪肉绦虫,它后部性成熟的体节会受精 于后一节体节。蚯蚓也会偶尔看到自身交配现象。 两个个体交配时,双方通常分别是雌雄异体的一方,(蚯蚓、蜗牛虽 是雌雄同体,但它们的交配时却只扮演一种性别角色)。无脊椎动物 的交配形式可谓千奇百怪。蚯蚓交配双方利用生殖带 (Clitellum) 分泌的液体粘在一起。一方的生殖带正对另一方生殖孔。一方的精子 从雄性生殖孔排出,顺着自身体表的自己精子沟到达对方精子袋 (Receptaculum seminis) 中被储存,等待与对方的卵子受精。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分组实验: 观察蝗虫 目的要求:说出蝗虫的形态特点。 材料器具:蝗虫、放大镜、镊子、解剖盘等 方法步骤:
1、观察蝗虫身体的分部情况 2、观察蝗虫身体胸部、腹部、和足、触角的 分节情况。 3、观察蝗虫足、翅的着生部位以及翅的特点 4、观察蝗虫气门的位置。
5、轻轻捏一捏蝗虫的身体,体会一下有 什么感觉?
腹部Ⅱ Ⅲ • 4(1)蝗虫的身体分Ⅰ 、胸部、 头部 三部分 • (2)胸部生有 3 对足和 2 对翅。 • (3)体表具有外骨骼 ,能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 的器官,并防止 体内水分蒸发 ,以适应陆地生 活 ④ 气门 (4) 为 ,是蝗 Ⅰ Ⅱ Ⅲ 虫呼吸时气体进出的 门户,相当于植物叶 气孔 表皮上的 。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海上学校
景占荣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多以植 蜗 物的叶、茎、果实等为食,依靠腹 牛 面扁平宽大的腹足运动。
河 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池沼的水底, 以水中的微小生物为食,运动器 蚌
官为斧足。
宝 贝
生活在海水中,贝壳近于 卵圆形,表面有花纹,在 古代曾作为货币使用。
3.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
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外骨骼 4.蝗虫体表有_____,对蝗虫有什么
意义? 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 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蝉
蟋蟀
蟹
虾
蜈蚣
蜘蛛
蜜蜂
蝴蝶
蚕
蝎子
蚊
蝇
•节肢动物是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 •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无脊椎动 •物。与人类关系密切
这一类动物有什么特征呢?(阅读P78) 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 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 根据观察可知:
腹足 • 1、蜗牛的运动器官是_____ ;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五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河蚌
螺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
有坚硬的贝壳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乌 软体动物
贼
有
内
壳
,
海 螵 蛸
鱿鱼
章 鱼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动物界最大的门类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蜈蚣Centiped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头部:触角分节,感觉器官,有嗅觉、 触觉作用。 胸部:足:3对,前足、中足、后足,均 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翅:2对,前翅为覆翅,革质,狭 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为 膜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
气门: 2对,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 接,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 腹部:气门:8对
• 多数营寄生生活。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血吸虫病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 造成疫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受到摧残,致使田 园荒芜、满目凄凉,出现 “无人村”、“寡妇村”、“罗汉村” (腹水肚大如鼓)等悲惨景象。1950年,江苏省高邮县新民 乡的农民下水劳动,其中4019人患了急性血吸虫病,死亡 1335人,死绝45户,遗下孤儿91个,呈现出“万户萧疏鬼唱 歌”的悲惨景象。
物。
(2)当食物经过水螅时,水螅发出刺丝
1
麻醉食物,然后用[2 ] 触手 捕获食物,
经[ 1] 口,送入3[ ] 消化腔 内进行消
2
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经[1 ] 口 排出
3
4
体外。
(3)图中4称为体壁 ,由2 层细胞构成。
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图文

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图文课时课题: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重点)②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重点)③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④观察水螅的结构;通过观察水螅,了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2.能力目标①学会观察水螅。
通过观察水螅的外部形态、捕食过程及纵切片,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并能初步确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②通过对图片的观看及观察水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初步确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和保护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②通过大量的图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建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腔肠动物”的教学,以水螅为例进行学习,但因分组实验《观察水螅》效果不明显,本人采用了播放几个相关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水螅的外部形态、捕食过程和运动方式,再以水螅的纵切片加深对水螅的认识并及时进行巩固,然后展示几种腔肠动物的图片来了解总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水螅的捕食过程和运动方式视频、几种腔肠动物的图片、显微镜、水螅的纵切片、鱼的骨骼标本、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及不同种类动物骨骼结构图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播放一段《动物世界》的视频:美丽浩瀚的大自然不仅有千姿百态的植物,还孕育着形形色色,充满生机的动物。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动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5分钟物王国,学习动物的主要类群,领略动物的风采观看视频,激发学习的欲望以同学们喜欢的《动物世界》的视频及各种动物的图片导入,既创设情景,激发好奇,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过渡】:据统计,已经记录的动物有150多万种,动物学家为了更好地认识它们,把它们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二、学生自主学习展示鱼的骨骼标本及其它动物的骨骼图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脊椎动物;什么观察鱼的骨骼标本,了解动物的分类以及分类的依据:有无脊柱;了解脊椎骨与脊柱的关系,知道什么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
单细胞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的类群。
腔肠动物
水螅、海葵、珊瑚虫、海哲
1、生活在水中;2、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有网状神经;3、体内有消化腔;4、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
猪肉绦虫、血吸虫
这两类动物多寄生生活,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退化,生殖器官发达。
线形动物
蛔虫
环节动物
蚯蚓、水蛭、沙蚕
身体由体节组成
软体动物
河蚌、蜗牛、乌贼、鲍鱼
身体柔软,有各种足。
棘皮动物
海星、海参、海胆
节肢动物
昆虫纲
蝗虫、蜜蜂
1、身体由体节组成,并且分部;2、体表有外骨骼;3、足和解角分节。
甲壳纲
沼虾、河蟹
蛛形纲
蜘蛛
多足纲
蜈蚣
脊椎动物的特征比较
类别
皮肤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生殖发育
被覆羽毛
心脏四腔
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双重呼吸。
卵生
恒定
有喙无齿,前肢变成翼,骨中空,内充气体。
哺乳类
体表被毛
心脏四腔
用肺呼吸
胎生,
哺乳
恒定
牙齿有门齿、臼齿、犬齿的分化;体腔有隔;大脑发达。
体温
其它
鱼类
覆盖鳞片
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用鳃呼吸
体外受精
用鳍游泳
两栖类
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心脏二心房,一心室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一般用肺呼吸。
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不恒定
爬行类
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
心脏二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隔膜。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优秀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优秀
3、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
v 供人类食用,例如虾 v 提供工业原料,例如家蚕 v 作为经济鱼类的天然饵料,例如鲱鱼 v 完成植物的传粉作用,例如蜜蜂 v 抑制害虫,例如七星瓢虫 v 能传播疾病,例如苍蝇 v 危害植物,如棉铃虫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优秀
八、棘皮动物
海胆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优秀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优秀
2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v 身体柔软 v 有外套膜 v 身体表面有贝壳(或被外套膜包裹的内壳)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优秀
3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v 很多种类可以食用、药用。如鱿鱼 v 工艺美术业用
v 也有一些种类有毒,能传播疾病,危害农作物 如钉螺
v 损坏港湾建筑及交通运输设施, v 危害农作物和贝类,如蛞蝓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优秀
七、节肢动物
节 昆虫类 肢 甲壳类 动 多足类 物 蛛形类
蟋蟀
蜘蛛
马陆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优秀 Nhomakorabea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优秀
2 、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v 1、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 v 2、身体一般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节伸屈自
如。 v 3、体具成对并分节的附肢,运动灵活而有力。 v 4、有发达的脑、灵敏的感觉器官和独特的呼吸器
2、节肢动物具备的特征是 ( ) A、每个体节几乎都有一对分节的附肢 B、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 C、有发达的脑、感觉器官 D、以上特征都具备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优秀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优秀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优秀
2、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
v 体呈辐射对称,主要为五辐对称。 v 有真体腔,其中一部分形成特有的水管系统。 v 表皮下面有由中胚层产生的骨胳,常向外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 鱼类的饵料 • 影响人畜健康
• 医用与药用
大多数蛭类以吸取人或动物的血液作为食 物,对人畜有一定的危害。
采用医蛭吸取脓血以治疗病症的办法,
今日收获: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1.腔肠动物
2.扁形动物 3.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
身体呈圆筒状,体壁由内外 两层细胞构成,有口无肛门。 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体形:身体细长,左右对称, 细线形或圆筒形,有口有肛门。 ——蠕虫动物 无附肢 运动:体壁内有肌肉,依靠肌 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 肉的收缩和舒张缓慢的蠕动 构成
绦虫
水母
血吸虫
绦虫 最发达的器官是生殖器 官,消化和感觉器官退化。
秀丽隐杆 线虫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秀丽 隐杆 1 线虫
生活环境
线形动物通常生活 在土壤或水域中, 有的营寄生生活。
细线形或圆筒形, 两头尖,有口有 肛门。
口
肛 门
2 外形与结构特点: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扁形动物的吸虫和绦虫,线虫动物的蛔虫 等有很多可寄生在人、畜体内,引起人、 畜产生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事业 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人类经济上的重大 损失。 有一部分像秀丽隐杆线虫有很重要 的生物学研究价值。
3、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 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缓慢的蠕动爬行。
与之相似的还有水蛭、沙蚕。
环节动物
沙蚕
水蛭(又叫蚂蟥)
环节动物
沙蚕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进步的特征: 身体分节 身体分节的意义: 运动更加灵活
拓展:分节是动物进化高等无脊椎动物的标志,但蚯 蚓的分节前两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的体节基本相同, 故称同律分节,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分解现象。
检查一下你的同 桌吧!!!
类群
腔肠 动物 扁形 动物 线形 动物 环节 动物
水螅、海葵、 珊瑚虫、海蛰 涡虫 猪肉绦虫、 血吸虫 蛔虫 蚯蚓、水蛭、 沙蚕
实例
生活环境 外形
特征
结构 与人类的关系
注:外形:是指外部形态 如圆筒形等,
结构:是指口的有无,单细胞多细胞等
比较这四类生物它们的生活环境,以及消 化腔的结构特点
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人们并不孤单, 因为有可爱的动物陪着我们。动物是人 类最忠实的伙伴,也是地球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人和动物之间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和动物的故事也 没有停止过,这些故事或给人温馨,或 带给人快乐,或发人深省,震撼人心· · · · ·
目前人类已识别了多少动物? 比较常见的动物类群有哪些?
6
4
2、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 身体微小,结构简单,整个身体由一个细 胞组成。
放射虫
3、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腔肠动物
通过读教材P72小 标题“腔肠动物” 第一段,说出水螅 是生活在陆地上, 淡水中还是海水中淡水中
观察下面两幅 图尝试描述 水螅的外形
• 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
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 物身上摄取营养来维持生活的现 象,叫做寄生。
1、描述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
蚯蚓的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 成,有些个体的前端有环带
2、用手触摸蚯蚓会有何感觉?
蚯蚓的背部有湿润的感觉,腹部有粗 糙的感觉。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刚毛辅助 运动。)
举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 动物等无脊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1.原生动物 2.腔肠动物 3.扁形动物 4.线形动物 5.环节动物 6.软体动物 7.节肢动物
1、常见原生动物(池塘)
7
8
1
5
2
3
1) 草履虫 2) 团藻 3) 钟形虫 4) 喇叭虫 5) 变形虫 6) 毛口虫 7) 单胞藻 8) 唇滴虫
• (1)沿海岸的珊瑚礁,能稳固海岸。珊瑚 礁可以制成石灰及水泥,以作建筑材料。 珊瑚也可作观赏及装饰用。 • (2)部分水母,例如海蜇,可供食用。 • (3)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有伤害性, 甚至可导致死亡。
观察一下其他腔肠动物
珊瑚虫
桃花水母
海蜇
海葵
珊瑚虫
试一试!!!
1、下列不是腔肠动物的特征的是( ) C A是多细胞的 B有口无肛门 C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D都生活在水中
三、扁形动物
涡虫
水母
想想以涡虫为例的扁形动物的生活环境? 扁形动物可生活在淡水、海水和潮湿的陆 地上,多数营寄生生活,除涡虫外。
扁形动物的结构特点
口
外形:身体扁平
结构:扁形动物是一类
有口无肛门的多细胞动 物体长小至1毫米,大 至十几米
看一下其他扁形动物
血吸虫 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成虫寄
生在人和动物的血管内,一般雌雄合抱。
目前人类已经识别的动物种 类有150多万种
根据 形态 结构 和生 理特 征大 致分 为
无脊椎动物 体内没有脊椎骨组 成的脊柱 脊椎动物 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 脊柱
本节目标
1 、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达到能概述腔肠动
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 要特征,并能区分它们间的异同。
2 、关注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分别列
生活环境: 由水生到陆生
由有口无肛门到有口有 消化腔: 肛门
生物进化而来:适应能力越来 越强,结构越来越复杂
今日达标
C 1、无脊椎动物最为显著的特征是 ( ) A、他们都是由细胞构成 B、他们的体积都很微小 C、他们的身体内都没有脊椎骨 D、他们对刺激的反应都很灵敏
1 下列扁形动物的生活方式不是寄生生活的 是(A) A涡虫 B绦虫 C血吸虫 D水螅
1 下列哪个不是环节动物的特点(B) A身体分节 B 体表干燥光滑 C体表有粘液 D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 陆地上
1 下列哪一类群的 动物全部都生活在水 中(A )
A腔肠动物
C线形动物
B扁形动物
D环节动物
2下列不属于蠕虫动物的是(D ) A扁形动物 C环节动物 B线形动物 D腔肠动物
3 连线
触手 体壁
呈圆筒 状,有 触手。
水螅的结构
触手
1 结构简单的多细胞 动物 2 体壁只有内外两层 细胞构成 3 消化腔有口无 肛门。
外胚层 体 内胚层 壁 中胶层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 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多细胞动物,生活在水中。
身体呈圆筒状 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