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合集下载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评课稿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评课稿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评课稿一、引言本文是对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章节进行评课的文档。

通过评课稿的形式,我们将对这一章节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节,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 了解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和特点; - 掌握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方法; - 能够描述和区分不同类群的无脊椎动物; - 培养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和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区分不同类群的无脊椎动物,并理解其特点和生态功能。

3. 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 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和特点;-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 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方法; - 不同类群的无脊椎动物的特点和生态功能。

4. 教学方法根据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如: - 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类群的无脊椎动物标本和图片,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动物特征; - 比较法:让学生比较不同类群的无脊椎动物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 - 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和分享对无脊椎动物的理解和认识; - 实践探究法: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和采集无脊椎动物,通过实践感知生物多样性。

三、教学效果评价1. 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实物展示、图片展示和互动提问等。

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丰富的教学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对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进行理解和记忆。

2. 学生学习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他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了初步的理解。

他们能够描述不同类群的无脊椎动物的特点和生态功能,并理解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 教学效果评价根据观察和学生的回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学生对无脊椎动物的理解程度较好,能够描述不同类群的无脊椎动物的特点和生态功能;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分类方法,将不同的无脊椎动物归类; - 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的认识有所提高,能够意识到无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和作用。

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课时)课件(共25张PPT)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课时)课件(共25张PPT)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课件(共25张PPT)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共25张PPT)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根据有无脊柱: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在动物王国里,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总数的95%。

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类群。

夏季前后,在水草丰茂的池塘河沟里,能看到一种身体浅褐色、圆柱形,还能翻筋斗的小动物。

——水螅一、腔肠动物目的要求:1. 说出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

2. 描述水螅的捕食特点。

材料器具:水螅、水蚤、水螅的纵切片;显微镜、放大镜、培养皿、吸管、清水。

分组实验一——观察水螅方法步骤:(1)用吸管吸取水螅,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静置几分钟。

(2)用放大镜观察水螅的外部形态。

(3)用吸管吸取数个水蚤并注入盛有水螅的培养皿中,用放大镜观察水螅捕食水蚤的过程。

(4)对照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水螅的纵切片。

腔肠动物的特征:1. 身体呈辐射对称2. 体壁仅有内外两层细胞构成3. 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水螅是怎样捕食的呢?珊瑚虫桃花水母海蜇海葵常见的腔肠动物2. 腔肠动物体内的空腔被称为()A.空腔B.消化腔C.体腔D.内脏B即时评价一1. 水螅的身体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水螅应属于()。

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D.鱼类A二、扁形动物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74页,完成以下填空并熟练记忆。

扁形动物是一类的多细胞动物,身体。

大多生活在、和潮湿的陆地,多数营生活。

有口无肛门背腹扁平淡水海水寄生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

涡虫两侧对称辐射对称与水螅比较,涡虫经身体的纵轴有几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涡虫的对称形式两侧对称在进化上有何优势?身体分区:前后、左右、背腹寄生寄生常见的扁形动物“米猪肉”知识延申自主学习二:阅读课本74页,完成以下填空并熟练记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课件(共57张PPT)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2.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课件(共57张PPT)

扁形动物: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血吸虫
绦虫
涡虫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 (2)有口,无肛门。 (3)可生活在海水、淡水和潮湿的陆地 上,多数营寄生活。
线性动物:
蛔虫
秀丽隐杆线虫
线形动物的特征:
(1)身体细长,两头尖。 (2)有口,有肛门。 (3)通常生活在土壤或水域中,也有的 寄生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
B.腕足、腹足
C.腹足、斧足
D.纤毛、腕足
2.世界上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是哪
一类动物?( D )
A.环节动物
B.鸟类
C.鱼类
D.节肢动物
3.下列哪一项不是蝗虫外骨骼的功能?( B ) A.对身体有支持作用。 B.协助呼吸。 C.保护内部器官。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 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海葵是我国各地海滨最常见的一种海洋生物,它们生长在 浅海海底的礁石上,看上去像“向日葵”,因此有人称之为 “海中之花”。然而,它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生活在海 底礁石上的海葵是怎么生活的呢?
学习目标
1.说出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蚯蚓的形态结构及运动方式。 3.举例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常见的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
海葵
海月水母
常见的腔肠动物:
海蜇
珊瑚虫
腔肠动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的基本结 构是相似的。我们通过观察水螅,来了解它们 的基本特征。
水螅
分组实验:观察水螅
讨论: 1.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 2.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 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课件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课件

单眼三个 触角一对
复眼一对
口器一个
归纳总结
蝗虫的身体分为 头部 、 胸部 、 腹部 三部 分,头部有一对 触角 ,胸部有 三 对 足, 两 对翅,体表有 外骨骼 。
中胸、后 腹部 胸各有气 门一对。 (1—8腹节各有气门一对)
蝗虫共有10对气门。
气门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气管是蝗虫进行 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合作互助
1)蝗虫的身体分为
头、胸、腹 三部分,胸部 有3个体节,腹部有11个体节。
3)蝗虫的气门共有10对,其中胸部2对,腹部
8对。气门是气体进出身体的门户。
常见的节肢动物
蜻蜓
常见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身体分部; 躯体、足、触角均分节; 体表有外骨骼。
节肢动物分纲
三 环节动物
讨论:1.尝试描述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蚯蚓 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体表有刚毛, 协助运动,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2.用手触摸蚯蚓会有何感觉?(触摸蚯蚓的背部 有湿润的感觉,触摸腹部有粗糙的感觉) 3.尝试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列举与蚯蚓运动方 式相类似的其他动物。(蚯蚓运动时依靠身体肌 肉的收缩和舒张缓慢地蠕动爬行,与之相似的还 有水蛭、沙蚕等)
多细胞
二 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一、自主学习
仔细阅读课本74页,回答下列问题: 口 肛门 1、扁形动物是一类有 无 的多细胞动物,身 寄生 体扁平,多数营 生活。 涡虫 血吸虫 绦虫 常见动物有 、 、 。 细线 圆筒 2、线形动物的身体一般为 形或 形,两 尖 口 肛门 头 ,有 有 ,常见动物 秀丽隐杆线虫 人蛔虫 有 、 。 体内 3、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 养料 体表 或 ,并从这种生物体摄取 来维持生活的 宿主 现象,叫做寄生。被寄生的生物叫 。(靠分解 动植物的遗体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腐生)

七年级生物(济南版)上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腔肠、线性、扁形、环节动物)共27页

七年级生物(济南版)上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腔肠、线性、扁形、环节动物)共27页
• 绦虫,是一种巨大 的肠道寄生虫,普 通成虫的体长可以 达到15米。扁形动 物门的1纲。全部 营寄生生活。
• 节片,链体。
绦虫病的防治
• 1 治疗病人,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 2 加强粪便管理。 不随地大小便。 • 3 严格肉类检查。 绝对不吃“米猪肉”。 • 4 加强卫生宣传。 不吃生肉,切生食和熟
食的刀、菜板应分开。
线形动物特征
• 线形动物的身体一般为线形或筒形,两头 尖,有口无肛门。
• 生活在土壤和水域,也有寄生在人体或其 他生物体内。
秀丽隐杆线虫
雌雄同体,体长约1毫米,从生到死只有3天半
人蛔虫 • 体长可达20厘米,雌雄异体,
主要寄生在人体肠道内。
蛔虫病的防治
• 1 驱虫 • 2 粪便管理 • 3 宣传教育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
手,不随地大小便,不饮用生水。
前端
环节动物
环带 体节
后 端
环节动物特征
1 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环节动 物),有些个体的前端有环带。
2用手触摸蚯蚓的背部有湿润的感觉(湿润的体壁完 成呼吸)
3蚯蚓运动时依靠身体粗细规律变化,触摸腹部有粗 糙的感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和刚毛辅助完成运 动)缓慢地蠕动爬行。
外部形态特点: 身体呈筒状, 有触手
水螅的身体是辐射 对称的。就是说通 过水螅身体由口到 基盘中轴,可有许 多个切面把水螅的 身体分为两个相等 的部分。辐射对称 是比较原始而低级 的体型,这是腔肠 动物对水中固着或 漂浮生活的一种适 应。
如何捕食食物?
用触手抓住食物,如 水蚤,直至不挣扎, 经口送入消化腔内。
• 腔肠动物还有哪一些?
海蜇
生活在近水海域,体型 呈半球状,海蜇体内有 毒液,用以麻痹小动物, 便于捕食。

济南版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资料

济南版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资料
牙釉质,角膜上皮,晶状体, 内耳膜迷路,腺垂体,口腔, 鼻腔和肛门的上皮等;
外胚层:外胚表皮神经系
2020/9/11
内胚层的分化
消化管,消化腺,呼吸道和 肺的上皮组织;
中耳,甲状旁腺,胸腺和 膀胱等的上皮组织
内胚层:内胚两腺两道皮,
2020/9/11
中胚层的分化
结缔组织,血管,肌肉组织;
皮肤的真皮,大部分中轴骨 骼及骨骼肌;
草履虫
▪ 生活环境
分布极广,一般生活在淡 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 少数寄生在人和动植物的 体内。
▪ 眼点(eye-spot )是原生动物和低等无脊椎 动物的小形而构造简单的视觉胞器。有时也作 单眼的同义词。不过,一般是指构造比通称单 眼更为简单的眼。有的虽称眼点本身却没有感 光性。
▪ 眼虫真正的感光部是在鞭毛基部的小点,称为 感光点(sensory spot)
3.由具有许多分支的排泄 管组成,有排泄孔通往体 外
4.排泄管分支的末端由 焰细胞组成盲管(一端 开口)
5.原肾管的功能主要是 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 同时排出一些代谢废物
▪ 一)动物主要的渗透压调节和排泄器官 1 无脊椎动物的渗透压调节和排泄器官 (1)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 (2)原肾型(pronephridium type) (3)后肾型(metanephridium type) (4)马氏管(malpighian tubules)
营寄生生活。
▪ 原肾型排泄系统: 起源于外胚层,并 沿途多次分支,许 多分支相互连接成 网状,每个分支的 末端有管细胞,管 细胞上覆盖有帽细 胞,两者共同组成 焰细胞,它的主要 功能是调节体内水 分的渗透压,同时 排出代谢废物。
1. 原肾型排泄系统出现于 扁体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PPT课件 济南版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PPT课件 济南版
A. 触手可以帮助捕获食物
B. 只能生活在淡水中
C. 有口无肛门
D. 呈圆筒状,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运动
2、在观察水螅的演示实验中所用工具与其目的
搭配不一致的是( D )
A. 放大镜—水螅外部形态
B. 吸管—吸取水螅
C. 盛有清水的培养皿—存放水螅 D. 高倍镜—水螅纵切片
达标检测
3、下列关于水螅生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螅先用刺丝麻醉食物,然后用触手送入口内 B. 水螅捕获的食物经口入消化腔进行消化 C. 水螅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经肛门排出 D. 水螅的体壁由2层细胞构成
二 扁形动物
涡虫
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落叶或 石块下,身体呈柳叶状,摆
动时做涡流状运动
血吸虫
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成虫 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血管内
思考
2.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 水螅用触手抓住食物,如水蚤,直至不挣
扎,经口送入消化腔内
3.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 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有口
无肛门
根据水螅的结构特
点,思考概括腔肠动 物的特征
腔肠动物的特征:
身体圆筒状 体壁仅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多数生活在海洋里,少数生活在淡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2.2.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高效优质课件(济南版)

2.2.1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高效优质课件(济南版)

思考讨论
足、翅和触角的特点,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 • 这些特征使它们的运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加广泛。 (有利于觅食、避敌、觅偶、寻找栖息地)
实验:观察蝗虫 蝗虫的气门
活动4:认真观看蝗虫解 剖视频并思考:蝗虫的的呼 吸器官是什么?气门有什么 样的作用?
气管是呼吸器官。 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活动2:观察右图蝗虫的 翅,思考:蝗虫的翅有几对, 这两种翅各有什么特点?
蝗虫翅的特点:
蝗虫翅的特点:
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 后翅:呈薄膜状,柔软、宽大,适于飞翔。
实验:观察蝗虫 蝗虫的触角
触角
活动3:观察右图蝗虫的 触角,思考:蝗虫的触角有 几对,存在分节现象吗?
触角的特点及作用: 触角分节,具有触觉和嗅觉作用。
有 害
NO.4
总结
动物
特征
生活环境 代表动物
软体 身体柔软,外有 潮湿的土 蜗牛、河蚌
动物 贝壳
壤或水中 乌贼、宝贝
节肢 动物
身 足 体表和体有触分角外部均骨;骼分节。;淡水均布水有和最、 ,陆 广海 分地
蝗虫、蟋蟀、 蜈蚣、蜘蛛、 蜜蜂、蝴蝶 虾、蟹、蝉
......
NO.5
达标训练
达标检测
思考讨论
图中的节肢动物:蝉和蚂蚱,在做什么?软体动物需要 像蝉和蚂蚱进行脱皮吗?
蜕皮
总结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
结构特点 节肢动物身体_分__部__,_足___和_触__角_均分节。
体表具有__外__骨_骼____,有蜕皮现象。 身体分节的意义:
这些特征使它们的运动更加灵活,活 动范围更加广泛。
外骨骼的意义:
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 内水分蒸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履虫
• 生活环境
分布极广,一般生活在淡水、 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少 数寄生在人和动植物的体 内。
疟原虫放大图片
疟原虫通过蚊子的叮咬进入人 体内寄生。
疟疾患者症状
夜光虫
原生动物的过渡繁殖会造成赤潮 赤潮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腔肠动物
水螅
腔肠动物
• 结构 结构简单,身体呈圆筒状,辐射对称 生活在水中 身体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体壁围绕身体纵轴成为一个消化循环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扁形动物门中吸虫纲和绦虫纲动物则有很多种类可寄生在人、畜体内,引起人、畜产 生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人类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线形动物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 生活在土壤或水域中,少数营寄生 • 一般为细线形或圆筒状,两头尖; • 有口有肛门。
线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胞构成
生活,少数 虫、眼虫、疟
腔肠动物 体壁由内外两层 寄水生中
水原螅虫、水母、
细胞构成,有口
海蜇、海葵、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身无体肛背门腹扁平,出 生活在淡水、海
现了中胚层,有口 水和数 营寄生 生生活活在土壤或
水域中,少数
身体由许多体 水营中寄、生阴湿有腐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执教教师:陈芳
一、无脊椎动物 无脊柱 95%
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二、脊椎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有脊柱 5%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原生动物
• 特征: 身体微小,结构十分简单.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动物类 群。
• 生活环境:分布在淡水、海水及湿润的土壤中。
•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可食用:软体动物的某些类型的头、足都是肌 肉组织构成,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
(2)副产品:河蚌可产珍珠;可作为饲料或饵料; 也可装饰,用以观赏。
(3)危害人类:蜗牛以农作物为食;钉螺是吸虫的 中间宿主;船蛆等破坏海港建筑。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1)沿海岸的珊瑚礁,能稳固海岸。 • (2)珊瑚礁可以制成石灰及水泥,以作建筑材料。珊瑚也可作观赏及装饰用。 • (3)部份水母,例如海蜇,可供食用。 • (4)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有伤害性,甚至可导致死亡。
涡虫

涡虫
吸 虫
猪 肉 绦 虫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 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 • 身体有了背腹、前后、左右之分 • 出现了中胚层,有口,无肛门 • 生活在淡水、海水和潮湿的陆地上,多数 营寄生生活。
腔肠动物两种类型
水螅型:适应固着生活,呈圆筒状,下端为基盘, 用以固着在其他物体上,另一端周围有触 手和口,触手十分敏感。
如:水螅、海葵、珊瑚虫
水母型:适应漂浮生活,体呈圆盘状。 如:水母、海蜇
水螅型
各种珊瑚
水螅型
多彩的海葵
海洋中自由游动的水母
• 生活环境: 大多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小动物为食。
成的动物,叫做环节动物 。
如:

水蛭(又叫蚂蟥)

蠕虫动物
• 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内有肌肉 ,主要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缓慢的蠕动。
• 18世纪瑞典分类学家林奈将这些身体细长、左右 对称、无附肢、能够蠕动的动物,统称为蠕虫动 物。
试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
特征
生活环境 代表动物
原生动物 整个身体由一个细 一般营水生 草履虫、变形
• 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 鱼类的饵料 • 影响人畜健康
大多数蛭类以吸取人或动物的血液作为食物,对人畜有 一定的危害。
• 医用与药用 采用医蛭吸取脓血以治疗病症的办法
蚯蚓
1、蚯蚓通过肌肉 和刚毛 的配合使身 体运动,身体分节,运动更灵活。
2、靠 湿润的体壁 进行呼吸。
3、身体 前 端有环带 像蚯蚓这样,身体由许多 相似的环状体节 构
头部 单眼(3个):作用--感光

口器(1个):咀嚼式口器--咀嚼食物


形 态 结
前胸--前足(1对) 胸部 中胸--中足(1对)—前翅(1对)—气门(1对)

后胸--后足(1对)—后翅(1对)—气门(1对)
听觉器官--第一腹节两侧半月形薄膜 腹部


小实验
实验结果如 何?
想一想,为 什么会有这 样的结果?
珊涡瑚虫虫、吸虫、 绦虫
线虫、蛔 虫 蚯蚓、水蛭、
节构成(同律 殖质的土壤
沙蚕
分节)
两侧不对称软体动物:河蚌
两侧对称软体动 物:蜗牛
两侧对称软体动物:章鱼和乌贼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 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内脏团 • 有外套膜 • 身体表面有贝壳(或被外套膜包裹的内壳) • 身体两侧对称或不对称
• 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材料。 • 人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使人患病。
环节动物
结构特点: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靠近前端有环带 生活环境 阴湿有腐殖质的土壤 运动 肌肉和刚毛配合 呼吸 体壁(分泌黏液保持湿润)(大雨
过后很多蚯蚓爬到地面上来。) 其他动物 水蛭、沙蚕等
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作为食品的软体动物
可观赏的贝类
河蚌养殖可得到珍珠 返回
观察 蝗 虫
(雌) 产卵 器
单眼 复 眼
P49 17、P50 25
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外骨骼
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蜕皮现象:原因--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触角(1对):作用--嗅觉和触觉
复眼(1对):作用--视觉器官、视物
气门是气体 进入蝗虫身 体的门户。
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 1、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 • 2、身体一般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节伸屈自
如。 • 3、身体具成对并分节的附肢,运动灵活而有力。 • 4、有发达的脑、灵敏的感觉器官和独特的呼吸器
官。
3、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
• 供人类食用,例如虾 • 提供工业原料,例如家蚕 • 完成植物的传粉作用,例如蜜蜂 • 抑制害虫,例如七星瓢虫 • 能传播疾病,例如苍蝇 • 危害植物,如棉铃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