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与CT对照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CT诊断关系的探讨(附89例临床分析)

应用 于 中药 现 代制 剂 技术 中及 新 药新 剂 型 研究 及 开发 方 面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不 久 的 将 来 J 在 3
一
C D的开 发 与 应用 将更 加 广 泛 , 大 大促 进 中药 将
工业 现 代化 的发展 。
参考 文 献 :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为骨 科常 见病 , 发病 ,r扫 多 C 描作为本病 的一 个 重要 诊 断手段 , 已被 广 泛地用 于 临床 。为 了进一 步 研究 腰 椎 问 盘 突 出症 中 医辨 证
与 C T诊 断之 间 的关 系 , 者对 我 院 C 笔 T诊 断 的 8 9
岁 , 中 3 —5 其 1 5岁 5 7洌 , 6 % ; 程 7天 一l 占 4 病 3 年不 等 ; 人 临 床 表 现 均 有 腰 痛 、 酸 痛 、 肢 麻 病 腿 下
证 型 有一 定 的 内在 联 系 , 临床 上 可相 互参 考 。并 对 中医辨证 分 型 之影 像 学理论 提 出初 步 看法 。 关键词 : 腰椎 间盘 突 出症 ; 医辨 证 ;T诊 断 中 C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R4 5 6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2 9 ( 0 2 0 10 3 2 2 0 ) 3—0 5 0 0—0 2
1 临床 资料
本组 8 9例 中 , 5 例 , 3 男 6 女 3例 ; 龄 2 6 年 4 l
◆ …l …】 …l …l …l …l … f …l …l …1 …l … f …l … l …】 … l … l …l l l ¨l … 】 …1 i l …】 i◆ … f lf l l fl …f li i◆ … f l l … 】 ◆ ◆ ◆ ◆ ◆ ◆ ◆ ◆ ◆ ◆ ◆ ◆ ◆ ◆ ◆ ◆ ◆ ◆ l◆ i l ◆ ◆ ◆ f◆ i ◆l l i ◆ i◆ i◆ 】◆ i i i ◆ i◆ i i l ◆ 】 l ◆ ◆ ◆ …】 ◆… 】 …】 …】 ◆ ◆ ◆ ◆ …】 i ◆ j ◆ 】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临床与CT分型对照研究_弥兴

[5] 刘吉良 .X 线结合 CT 扫描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价值[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5):69-69.
[6] 杨爱国,高建成,王东,等 . 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研究[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12):1-2,3.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主 要表现为腰腿麻木以及疼痛、腰部活动功能受限以及 行走困难。在 20 岁之后由于人的腰椎间盘会开始逐 渐退化,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会从青年持续到老年, 在青年到老年的人群中均有较高的发病率[4]。在祖国 医学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症”“腰腿痛”的范 畴,而在临床治疗中也存在典型的辨证分型,属于骨 外科的常见疾病。在临床诊断中 CT 影像学扫描技术 已经取代椎管造影术以及 X 射线平片扫描,成为腰椎 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方法[5]。本次临床研究选择的 临床分型标准为 94 年版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症状、舌苔表现以及脉象分为四
[2] 刘晓燕 . 临床脑电图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4-215. [3] 罗学荣,苏林雁,杨志伟,等 . 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
神经精神杂志,1995,28(6):336-339. [4] 任桂英,钱铭怡,王玉凤 . 家庭环境与 ADHD 儿童某些心理特征相关
骨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在腰腿痛临床患者中所占比 性。其中 L5/S1 椎间盘突出 28 例,L4/5 椎间盘突出 61
例为 25%~40%。由于腰椎间盘的各个部分,特别是髓 例、L3/4 椎间盘突出 31 例。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和临床表现特点分析

年腰间盘突 出症 治疗 的 3 O 例 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 ,其 中 2 0岁 以下 的有 3 O 伤成年人相对患病比例较高 。 而与成年人的临床体征表现与成年人也有较 大差
例 ( 1 . 5 %) ,在 3 O 例 患者 当中 ,男性患者有 2 4倒 ,女性患者有 6例 ,男女 比 异 ,表现为临床症状较轻 ,而体征相对较重 ,本组 患者病 例中 1 5例 为下 肢放 例为 4 :】 , 。年龄最小的为 1 4 岁 ,平均年龄为 1 6 . 5 岁。有 1 8例经过手术病理 射 痛; 直抬腿高实验 阳性者 2 2 例( 9 2 . 5 %) , 从本组病例 中以中央型 1 9 个( 7 5 . 3 %)
医 学 影 像
健康导报. 医学版
2 0 1 5年
第1 期
2 0卷
青 少 年腰 椎 间盘 突 出 症 的 C T和临床 表现特点分析
臧 帆
( 西北民族大学 医学 院
【 中图分类号 】R 4 4 5 .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3 2 — 5 2 8 1 ( 2 0 1 5 ) 1
能性 , 先天性发 育缺陷或者由于外力损伤而 引起 ,网此 , 可 以说 明青少 年发 生 象 。 此 病的概率还是较低 的。本研究选 取 2 0 1 3 年7 月一2 O l 4 年7 月期 间在我 院人
3讨 论
院经 C T 诊断后 , 进行青少年腰间盘 突出症 治疗的 3 O 例 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 ,
证实 ,其余 的 l 2例利用 医学影 像的技术和到临床经皮穿刺荣胶 原酶诊治。了 占据比例较多 , 相 比较 与成年人 明硅增多 , 从本组 比例 中得 出突出椎 间摄钙化 解患者发病前具有 明显的外伤暴力疾病史 的患者 有 l 6例 ( 占6 1 . 5 8 %) ,存在 有 1 个 ,伴随侧隐窝狭窄有 I 3 个 ( 3 4 . 5 %) ,且并 未见椎 间盘真空征 。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CT表现及与X线对比分析

2 . 1 4 5 例青少年患者 C T表现
最短为 3 天, 最长为 2 年, 平均为 4 个月。有 明确外
伤史患者 3 5 例 ( 7 7 . 7 8 %) ,无 明确外伤史患者为 9
例( 2 2 . 2 2 %) 。 1 . 2 临床表 现
腰椎 间盘突 出共有 5 2 个, 腰3 / 4为 3 例, 腰4 / 5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是 引 起 中 老 年 人 腰 腿 疼 痛 的 常见 病 因 , 在青 少 年 当 中 发病 相 对 较 少 , 影 像 学 方
普通 x线检查 : 使 用西 门子 D R机 , 照腰椎正 侧位 , 有滑 脱 者加 照 双斜 位 。 投 照条 件 8 O一8 5 K V, 2 0 0 m A, 时间 0 . 3 ~ 0 . 6 秒, 中心线 : 正位对准脐上 2 横指。 侧位平髂嵴最高点 。 C T检查 : 使用东芝 4 层 螺旋 C T机 , 方法 : 病 人 仰 卧屈 膝 , 扫描 前 先 做腰 椎 正侧位 数控 进行 定位 ,常规对 L 3一 L 4 , L 4一 L 5 , L 5 s 1 椎间盘进行横断位扫描 , 扫描参数 : 1 2 0 K V , 2 0 0 m A s , 层厚及层 间距 均为 5 i / l m, 图像重建矩 阵
3 讨 论 3 . 1 发 病情 况
例, 椎旁压痛者 3 7 例, 直腿抬高试验 阳性 4 2例( 其 小关节肥大变尖 8 例; 腰5 骶化 3 例; 骶椎隐裂 2 例。
阳性者 3 l 例, 下肢皮肤感觉异 常 2 7例 , 肌力受影
响下降的为 7 例, 膝或踝放射异常为 3 例。
1 . 3 检查 方法
6 6 . 6 7 %。结论 : 青 少年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以腰 4 / 5及腰 5骶 1为好 发部位 , 以 中央 型 突 出多见 , 病 因主要 以外 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与CT影像学的相关性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与CT影像学的相关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CT影像学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CT扫描,根据腰痛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分析研究不同程度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
结果:本次114例患者中31例患者为轻度,56例患者为中度,27例患者为重度。
CT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的髓核密度、髓核情况、水平面髓核突出程度、硬膜囊方式以及神经受压程度等情况均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不同程度之间患者CT影像特征差异(P<0.05);随着患者腰椎间盘突出越严重,患者的硬膜囊后越大,矢状径越小。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根据患者的CT影像特征判断患者疾病发展情况,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CT检查;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108-02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主要特征为活动受限、疼痛等。
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该病的病变程度逐年加重,逐渐表现出纤维环断裂或向四周外膨,且患者椎间盘的高度逐渐减小,且受到长期劳动的影响,促进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1]。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CT影像检查、MRI以及临床症状判断等方法进行诊断,其中主要以CT影像检查在临床中的使用最为广泛[2]。
本文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患者的病变程度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数据参考。
现对具体内容进行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是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诊断。
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肌肉麻木、无力、放射性疼痛、活动受限等,部分患者有排便困难、会阴感觉障碍等。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CT_检查与诊断

受学习、生活等综合压力所致,青少年群体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逐渐增多。
研究表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约占总发病人数的6%左右,发病年龄高峰为16~21岁。
关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影像学检查是较为主要且重要的检查方法,现将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CT 检查与诊断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发病原因与腰椎结构异常、腰部外伤、椎间盘过早退化及遗传因素有关。
相关研究显示临床中60%~68%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存在家族史,13%~57%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患者直系亲属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史。
所以,遗传因素占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的主导地位。
此外,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体重超重、生长发育过快、身高过高等情况,将加重腰部负担,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目前,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一般比较轻,但下肢感觉、肌肉萎缩、运动能力、腱反射情况异常较为明显,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且可伴随不同程度的腰部先天性发育异常,如骶椎腰化、腰椎骶化、横突肥大等,也可见既往外伤史或剧烈活动史,腰部畸形较为严重者可见腰部僵硬、代偿性脊柱侧凸(后凸)。
CT 影像学特点CT 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可结合横断面与矢状面综合分析椎间盘突出范围及突出程度,其中以椎间盘中央型突出常见,并可伴随侧隐窝狭窄及神经根水肿的情况,矢状文/马 庆 河北省青县中医医院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CT 检查与诊断面可见椎间盘突出及硬膜囊、脊髓和马尾神经受压的情况。
在合并肥胖患者中还可见椎小关节骨质增生,矢状位可见椎间隙高度正常、椎体及椎小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在影像学临床诊断中,还需要与腰椎后关节紊乱、腰椎管狭窄等相鉴别。
区分腰椎后关节紊乱可在局部病变的小关节突附近注射因5ml,如症状仍然存在可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排除腰椎后关节紊乱CT 检查确定局部椎管狭窄情况及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进行鉴别。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及CT检查对照分析

的应 用 ,我 们认 为 腹腔 镜下 可 直视腹 腔 脏器 的形 态 改变 、病 灶 范 围等 ,从而 对 明确病 情 起到 了事 半 功倍 的效 果 ,一旦 掌 握病 情后 能够 及 时对 粘连 进行 分 离 、切 除炎性 包 块和 坏死 组织 ,同 时对盆 腔进 行 冲洗 、放 置 引流 ,因此腹 腔镜 在 急性 化脓 性盆 腔 炎 中作用 效果 显 著 、出血 量少 及 患者 恢复 快 。对 于病 史不 典 型 、诊断 较 困 难 的卵 巢囊 肿蒂 扭转 ,腹腔 镜诊 断率 较 高且 一旦 此病 得 以确 诊则
【】 6 崔 恒 , 秋 生 . 腹 腔镜 手 术 治疗 原 则 与技 巧 [ . 2 . 王 妇科 M] 版 北 第
京: 民卫 生 出版社 , 0 : 3 人 2 2 9. 0 2 【 收稿 日期 :2 1.01 编校 :苏建 东】 011—0
腰椎 间盘突 出症 的X 平片及 C 检 查对 照分 析 线 T
时采 取相 应 的治疗 或处 置措 施 ,使 患者获 益 。腹 腔镜探 查手 术 的
这 些优 势是 开腹 手术 无法 比拟 的 。 】 总而 言之 ,腹 腔镜 在妇科 急腹 症 中应用 广泛 、效果 显著 ,不
仅 能够 对妇 科 急腹 症做 出及 时 、准确 的诊 断 ,同 时在治疗 上 具有 创 伤小 、 血量 少 、患 者机体 恢 复快 、适 应证 广等 优点 ,因此我
愈 出院 ,且 手术 时 间 、手 术 出m 量及 住 院时 间均 优于 传统 开腹 手 术 。究 其 原 因 ,我 们 现 分析 如下 :腹 腔 镜 手 术 是 一种 介 人 性 手 术 ,能 “ 直视 ”早 期 病变 ,特 别适 用 于临 床症 状 或体 征不 典 型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分裂及临床意义(附128例分析)

7 岁 ,平 均 4 . 5 38岁 临床 主 要 表 现 有 :反 复发
盘 中央气 体 聚积 ,即椎 间盘 “ 真空征 ” .
2 2 突 出型 ,共 4 . 8例 ,C T上 表 现 为 椎 间 盘 后 缘 局 限性 丘状 突出的软组 织影 ,边缘 锐利 、光 滑 ,边
作 的腰 痛 、臀部感应 痛 、坐 骨 神经痛 ,在 咳嗽 、喷 嚏 、用力 排便 等动 作可 加重 ;间歇性跛 行 、椎 旁 叩 击 阳性 征 、直腿 抬 高试验 和加 强试 验阳性 等 .采用
№ —D 型 C R T机 、 15 V 1mA 、 矩 阵 5 2 2 K 、4 0 S l
× 1 ,层厚 4 52 mm连续扫 描 ,均平 均 于 椎 间隙 进行 扫描 ,必要 时上下加 层 扫描 . 2 结果
核组 织 的突 出 ,压迫 和 刺激 相应水 平 的一侧 或两侧 坐骨 神经 根所 引起 的一系列 症状 和体 征… ,是一 种 常见 病 、多 发 病 ,严 重 影 响 患 者 的生 活 、工 作 能
宜春学院学报 ( 自然科 学)
第2 4卷
与母 核相 连 ,C T值 约 9H .其 中 2 近 硬 膜囊 0u 9例 区域 突 出造成 硬 脊膜 囊受 压变形 ,呈 “ 月状 ”或 新 不对 称 性 压 迹 及 偏 移 ,硬 膜 外 脂 肪 间隙 变 窄 或 消 失 ;1 近侧 隐 窝及 椎 间孔 区域 突 出造 成 神经 根 9例
3 1 术前 尽 量 使 胬 肉组 织 充 血 消 退 .可 用 激 素 及 . 抗 生素 眼水 替滴 用半 天至 二天 .
32 术 中 角 、巩 膜 原 胬 肉 复 盖 部 尽 量 刮 除 干 净 、 . 平整 ,充盈 的血管 烧灼 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与CT对照李开信(当涂86医院,安徽当涂243100)[摘 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与发病机制、临床及CT表现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28例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和CT表现,其中男性22例,女性6例,年龄14周岁~20周岁,平均年龄18.6岁。
结果:L4~L5和L5~S1间隙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本组病例全部符合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
结论:正确认识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能一定程度地避免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CT扫描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其对硬膜囊、脊神经的压迫情况,对其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有积极地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外伤;腰椎椎间盘突出[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1121366202A C or rela t i v e Study Between Pa thogenesis A N D C T2scan F ind i n gs ofTra uma t i c L um bar In terver tebra l D is c Hern i a t i o n i n Teena ger sL I Kai2xin(The86th Hospita l of P.L.A,D angtu,Anhui243100,China)Ab stra ct:O b j e c ti ve T o inv e stig a te the Pathogene sis,clini ca l manife stati on s and CT2scan findings of trau ma tic L I DH (Lumba r I nte rvertebra lD isc Hernia ti on)in Teenagers.M e tho ds The c linical m anifest a ti ons and CT rep re s enta ti ons of28ca2 ses with trau m atic L I DH in teenagers were re tros pec tively ana lysed.The re we re22ma l e s and6female s,rang ed fro m14t o20 years in age with a mean of18.6years.R e su l ts T he l ocati on of disc he rniati on occurred frequently a t the level of L42S1i nte r2 vertebra l s pace,and a ll cases of this report accorded w ith t he pathogenesis of the L I DH.Co nc l us i o n To recognize the trau m ati c L I DH i n teenagers exactly,the risk of L I DH occur ring sh ould be reduced.CT2scan can sho w the loca ti on of L I D H and pre ssure t o dura l sac and s pinal cord c learly.It is very i mportant in the ea rly diag nosis and clini ca l treat m en t of L I DH.Key wor d s:Teenagers;Traumatic;L I DH 多数学者认为青少年腰椎间盘纤维环尚未开始退变,此时期的脊柱、椎间盘更具抗压性,当发生压缩性骨折时,椎体往往先于椎间盘出现塌陷,所以反复外伤是造成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1]。
收集我院2003年8月至2007年7月四年间经CT诊断为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28例,占全部椎间盘突出症的0.7%(28/4003),从统计学上看有上升趋势。
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现就其病理机制和CT表现对照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中,男性22例,女性6例,年龄14周岁~20周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18.6岁;病程为外伤后数小时至数月不等,发病时间最短为外伤后数小时。
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如体育运动伤、体力劳动伤及意外车祸伤等。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18例,其中单侧下肢放射痛10例,双侧8例,有1例症状较为严重,表现为双侧腰腿痛并跛行;单纯腰背部疼痛7例,单纯表现为下肢疼痛3例(单侧1例,双侧2例)。
体检查体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1.3 检查方法 均采用GE Pros peed A I螺旋CT扫描机,患者仰卧,屈膝位,膝后垫高。
扫描前先做侧位定位像,由L3~S1依次平行椎体上下缘对椎间隙进行轴位扫描,扫描参数120k V,100mA,1.5s,层厚、层距均为3mm,每间隙4层,图像重建矩阵320×512,骨窗与软组织窗同摄一片。
2 结果T扫描例共个椎间隙,显示异常的36个椎间隙,分别为L3~L椎间盘膨出3例;L~L5椎间盘膨出例,突出6例(中央型5例,旁中央型例和椎间孔型例);L5~S1椎间盘突出16例(中央型9例,旁中央型7例)。
L4~L5和L5~S1间隙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
图1 14岁,体育训练后左侧腰腿痛2个月余,C T示L4~L5椎间盘突出(左旁中央型)图6631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4月第15卷第11期(旬刊) J P M T,Ap ril.2008,Vo l.15,No.11(Issued Every Ten Days) C2884441 11012.1图 2.2 20岁,参加体力劳动,下腰不适1a,C T 示L 4~L 5(右旁中央型)及L 5~S 1(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图3.1图3.2 19岁,右下肢痛2个月余,C T 示L 4~L 5椎间盘突出(右旁中央型)伴纤维环钙化图4 16岁,外伤后腰腿痛3个月余,C T 示L 4~L 5椎间盘突出(左旁外侧型)3 讨论蒋位庄[]年首次提出了少年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的概念,并归纳了软骨板破裂、位移、骨化的三个病理过程。
石道原[3]1994年首先报道了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 I DH(Lu m ber Interve rtebral D isc Hernia ti on )in Teenagers],其发病率为成人的1%~6%,占全部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0.4%~1.3%。
本组为0.7%,符合文献报道。
3.1 病理与发病机制 椎间盘和相应部位椎小关节组成脊柱的运动单位,称三关节复合体,也叫椎间复合关节。
椎间盘由软骨终板、纤维环和髓核三部分组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承载重力、吸收震荡并传导外力分散到椎体及周围组织。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是在退变的基础上,外力作用使纤维环撕裂,髓核向后外侧方突出所致。
因青少年期椎间盘纤维软骨环有良好的弹性,而髓核为水化良好的胶冻状,故椎间盘钙化、骨化少见,其主要病理改变多是软骨终板破裂、髓核的脱出或突出。
而外力作用使最大的受力部位的软骨板破裂,当髓核维持围箍张力与压应力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失去约束力的纤维环连同髓核组织向后移动,迫使撕裂的软骨板向椎管内突出,造成椎间盘突出。
由于青少年腰椎间盘结构稳固,当未发生退变,纤维环不易破裂。
因此,只有较强大的挤压、扭曲暴力,才能使软骨板破裂。
另外,体重超标和重体力劳动者还易造成椎间盘向四周的膨出。
本组病例与之相符。
3.2 临床特点 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特点与成人差别较大,主要有:伤后即发生急性腰痛或下肢疼痛,继而产生神经根压迫症状;多鉴于活泼好动的男性;无椎间盘退变基础;下肢肌萎缩或腱反射改变少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较常见;大部分为突出型。
3.3 CT 表现 从本组病例看,CT 表现为局部的髓核后突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以中央型突出多见(27/28),无椎间盘钙化、椎间盘真空征、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和关节突肥大等成人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并发症,这与青少年腰椎及椎间盘未发生退变有关[5]。
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虽然发病率较低,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青少年发育提前、身材增高、体重增加、艺术及职业体育训练活动兴起、影像学水平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年龄提前、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所以正确认识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加强对剧烈活动前的预防,能一定程度地避免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检查目前仍然以CT 扫描为主,CT 扫描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其对硬膜囊、脊神经的压迫情况,对青少年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有积极地意义。
参考文献:[1] 居传水.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理[J ].中医儿科杂志,2006,2(2):49.[2] 蒋位庄,尚天裕.少年腰椎软骨板破裂症[J ].中华骨科杂志,1982,2(1):34.[3] 石道原,饶书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华骨科杂志,1994,12(4):2002202.[] 莫瑞嘉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T 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6,(6)23(收稿日期22)7631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4月第15卷第11期(旬刊) J P MT,Ap ri l .2008,Vol .15,No .11(Issued Every Ten Days )219824.C J .20022:71271.:200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