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助跑对跳远踏跳准确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摭谈跳远中踏跳准确性的训练方法

摭谈跳远中踏跳准确性的训练方法

摭谈跳远中踏跳准确性的训练方法助跑是跳远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跳远踏跳准确性和决定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

助跑踏跳准确性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级水平运动员和学生中。

据资料显示:世界水平男子跳远选手的踏跳失误率为25%左右,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踏板的失误率远高于这个比例。

影响踏跳准确性的原因有好多方面,其中运动员的助跑节奏、心理障碍和专项耐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一、影响跳远踏跳准确性的主要因素1.跳远助跑节奏的概念。

助跑节奏是助跑技术在空间上的综合反映,是运动员精细地分配完成动作的时间,合理地掌握动作的持续性和连贯性所必不可少的。

合理的助跑节奏应该是张弛交错、快慢适宜的,这样才有利于运动最高可控速度的保持和发挥,才能准确地上板和快速有力地起跳。

2.跳远助跑节奏的形成。

运动员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系统的训练才能形成稳定的、合理的跳远助跑节奏。

初级阶段的助跑节奏主要是依据视觉来调控的,通过视觉判断身体在运动过程中相对的位置变化,离踏跳板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调节的。

本体感觉和动觉分析器的精细化则有利于助跑节奏的进一步深化、提高和完善,从而加大了踏跳的准确性。

想要形成准确而又稳定的助跑节奏,则必须反复练习,使肌肉的运动知觉不断地发展提高。

想要提高和增强助跑节奏感,运动员必须在平时的练习和训练中有目的地、自觉地判断跑速,并及时与过去相对不稳定的助跑节奏相比较,不断调节自我的判断能力。

3.跳远助跑节奏的特点。

跳远的助跑节奏主要是运动员助跑过程中的步长和步频。

每个人都有一个固定的助跑距离,不同的人起动方式加速的时机也是不相同的,要以各人的训练水平和专项能力而定,但是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最后几步助跑上板的节奏,要求最后几步在保持稳定的速率中逐步提高准确性。

速度的加快是在保持步长的情况下通过加快步频来获得的,使最后一步节奏达最快,从而能准确地上板起跳。

要想准确上板踏跳取得好成绩,助跑的速度必须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助跑的最后三步要保持连贯,一般三步步长是“中—大—小”,即最后第三步的步长为中,最后第二步为大,最后一步最小,使助跑和起跳衔接更加紧密,在缩短起跳时间的同时增大起跳的力量,提高起跳的效果,从而取得好的成绩。

浅谈跳远踏跳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浅谈跳远踏跳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浅谈跳远踏跳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加强跳远踏跳准确性是跳远项目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之一,因此在进行跳远教学和训练时,提高跳远踏跳准确性是体育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影响踏跳准确性的因素有:助跑技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环境因素、意志品质。

下面就以上五种因素分别探讨。

一、助跑技术。

掌握正确合理完善的全程助跑技术,对跳远项目跳板的准确性起作用。

跳远助跑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获得可控制的最大水平速度,为准确踏板起跳作好准备。

这就是要求助跑中做到动作放松、协调、快速、平稳、直线、连贯而有节奏和准确性,助跑节奏的稳定性是助跑技术中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教学训练中,应首先根据运动员的各方面素质的特点,确定助跑的启动方式和加速感觉,注重开始几步助跑节奏的训练,建立起牢固的动力定型,为全程助跑的稳定奠定基础。

二、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功能能力,它是人体进行体育活动、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良好的运动技术的发挥,需要有全面的身体素质做保证。

避免踏板准确性下降,力量和速度是每个跳远项目运动员的保证,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力量是相对力量,即爆发力和快速力量。

力量素质在体育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速度、耐力、灵敏素质的基础。

几乎所有的人体运动都是从对抗阻力中产生,人体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体各部分必须表现出很大的力量,所以力量是取得较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跳远运动员发展速度应以提高短距离快速能力为主并同跳远项目助跑技术结合赶来。

在积极发展速度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途中跑技术,使运动员在助跑中逐步掌握速度的变化规律,培养速度感和可控制能力的助跑,提高踏跳的准确性。

三、心理素质。

心理因素对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跳远运动员除具有敢跳的心理素质外,还要对自己的助跑有坚定的信心,出现踏板不准的情况大致是由以下几种心理状态引起:想取得好成绩而心情紧张;助跑时眼睛盯着踏板;害怕犯规,最后几步拉大步或捣小步;助跑时受环境影响,注意力不集中。

策论提高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与准确性解析

策论提高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与准确性解析

策论提高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与准确性摘要:跳远运动是一项综合的体育运动,在跳远中助跑速度是基础,而助跑准确性是重中之重。

而如今运动员在比赛中助跑速度与准确性结程度掌握失误率较高,本文在分析了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与准确性对成绩的影响,以及对影响助跑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跳远; 准确性;典速度;成绩1引言跳远技术是由助跑、起跳、空中动作和落地四部分组成,是一种以速度为核心、以爆发性力量为基础的体育项目。

多年来,不少学者和科研人员在助跑速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助跑速度与准确性方面的研究则是重中之重。

现代跳远的特点正向着助跑速度快、准确性高的方向发展。

在过去的训练中受一部分传统观念影响,教练员总是从速度、力量及技术的角度考虑各环节的熟练内容。

然而,随着田径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充实,要求每一位教练员根据跳远特点,在训练中加强助跑速度和准确性进行训练。

使得运动员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从影响助跑速度和起跳的准确性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运动员助跑速度与准确性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2助跑速度与准确性对跳远成绩的影响在跳远运动中,助跑与起跳合理衔接是跳远技术的重要环节。

助跑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和为起跳产生必要的垂直速度创造条件。

平跑速度是其助跑速度的基础,平跑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的优劣。

实践证明,速度已经成为跳远技术发展的主流和核心因素。

因此,在跳远教学与训练中,必须把发挥自身最大速度的训练放在首位。

前苏联学者研究表明: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密切相关,二者相关系数,男运动员为 0.984。

西鲁亚诺夫认为,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

由以上专家的研究可以证明,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关系密切。

助跑速度是提高成绩的主要因素,跳远成绩的高低,取决于助跑速度的快慢。

跳远中另一个环节就是助跑准确性是否合理,助跑准确性与跳远成绩的关系在当今世界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跳远水平相当接近的激烈竞争中,胜负往往由几厘米乃至几毫米所决定,很多有实力的选手常因为助跑准确性不高而痛失获得大奖的机会。

研究助跑对跳远成绩的影响

研究助跑对跳远成绩的影响
研 究 助 跑 对 跳 远 成 绩 的 影 响
张 显
( 大连市1 1 7 中学 , 辽 宁 大 连 1 1 6 1 0 0 ) 摘 要: 要 获得好 的成绩 . 必 须提 高 学 生 的 绝 对 速 度 和 绝 对 速度 的利 用率 , 控制好助跑的节奏。 做 到 助 跑 与 起 跳 相 结 合, 使 之 相 衔接 , 自然 连 贯 。再 尽 可 能 地 减 少 水 平 速度 的损 失 。 获得 最 大 的腾 起 初 速 度 和 适 宜 的腾 起 角度 . 处 理好 水 平 速 度
与 垂 直速 度 的 变化
要的。
关键 词 :跳 远技 术

助跑
速 度

引 言
跳 远 是 爆 发 性 的力 量 项 目 ,优 异 的运 动 成 绩 取 决 于 学 生 的速 度 、 力量 、 合 理 的技 术 和 稳 定 的心 理 。跳 远 技 术 特点 对 学 生 的速 度 要 求 表 现 在 快 速 助 跑 和 快 速 起 跳 两 个 方 面 要 获得 好 的成 绩 , 必 须 提 高 学 生 的绝 对 速 度 和 绝对 速 度 的 利 用 率 。 控 制 好 助 跑 节 奏 。做 到 助 跑 与 起 跳 相 结 合 , 使 之相衔接 . 自然连 贯。 再 尽 可 能地 减 少 水 平 速 度 的 损 失 , 获 得 最 大 的 腾 起 初 速度 和适宜的腾起角度 , 处 理 好 水 平 速 度 与垂 直速 度 的变 化 。 为 了 更 好 地 进 行 跳 远 技 术 教 学 ,现 就 助 跑 对 跳 远 成 绩 的影 响谈 谈 自 己的 看 法 。 二、 研 究对 象 助跑对跳远成绩的影响。 三、 研 究方 法 本文通过 文献资料综 述 , 收 集 助 跑 对 跳 远 成 绩 影 响 的有 关资料 , 对 影 响 跳 远 成 绩 的助 跑 因 素进 行 分 析探 讨 。 以期 为跳 远 教 学 提 供 参 考 四、 研 究结 果 与 分 析 1 . 助 跑 速 度 对 跳 远 成 绩 的 影 响 最 大 。跳 远 学 生 的 短 跑 速 度 是 其 助 跑 速 度 的 基 础 ,而 学 生 在 跳 远 助 跑 过 程 中获 得 的水 平 位 移 又 是跳 得更 远 的 主 要 来 源 。 它 的 快 慢 直 接 关 系 学 生 成 绩 的 好 坏 。助 跑 加 速 的 方 法 有 两种 : 积 极 加 速 和逐 渐加 速 。积 极 加 速 的 方式 启 动 快 , 积极 主 动 , 节奏性强 , 发挥速度快。 并 有 助 于 助跑 后 程 更 积 极 、 快速 、 集 中 力量 进 人 踏 跳 。而 逐 渐 加 速 的 方 式 由 于用 力 程 度 较 难 固定 , 因此步幅难控制 , 助 跑 节 奏 的 准 确 性 和 稳定 性 较 差 , 但助跑相对放松 , 体 能 消 耗 较 小 。 无 论 哪 种 方 式 的 助跑 , 均应力求做到快速 、 平稳 、 准确 、 直线 、 轻松 , 而 富 有 弹 性 和节 奏 感 。 并使助跑与踏跳相结合。 要 想 获 得 好 的 成绩 , 没 有 较 快 的 助 跑 速度 是 绝 对 办 不 到 的。因助 跑 速 度 与 跳 远 成 绩 之 间存 在 着 密切 的相 关 关 系 ,助跑 速度 是 决 定 跳 远 成 绩 的 主 要 因素 。 从 而在 所 有 影 响 跳 远 成 绩 的 因 素 中 . 助 跑 速 度 对 跳 远成 绩 影 响最 大 . 作 用 占7 0 %。 2 . 学 生 跑 的 绝 对 速 度 对 跳 远 成 绩 的 影 响 。 学 生 跑 的 绝 对 速 度 是跳 远助 跑 速 度 的基 础 ,在 助 跑 中提 高绝 对 速 度 和 发 挥 起跳 能力 直 接 相 关 。起 跳 好 的学 生 可 以放 t b 大 胆 地 在助 跑 中 发挥 绝 对 速 度 ,不 用 担 t b因速 度 快 而 无 法 有 效 完 成 起 跳 因 此, 可 以 在 助 跑 中较 好 地 利 用 自 己的 绝 对 速度 。 绝 对 速 度 是 在 短距 离 跑 的练 习 中获 得 的 ,它 仅 仅 是 提 高 助 跑 速 度 的基 础 和 前提条件 。 绝 对 速 度 的 快 慢 因人 而异 . 关 键 是 在 助跑 中 能 否发 挥 和 利 用 绝对 速度 。 因此 , 充 分 利 用 助 跑 的 绝对 速度 是 至 关 重

对跳远助跑准确性与稳定性的分析

对跳远助跑准确性与稳定性的分析

体育网刊2008年第4期对跳远助跑准确性与稳定性的分析2008-4-9 10:20:25 浏览次数 80白瑞英邢台市二中 054001一名优秀的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出色地完成助跑与起跳,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因为现代跳远技术要求快速助跑起跳,正确合理地助跑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平速度并使之与快速踏跳技术相结合,以获得最大的腾空初速度,而正确合理地助跑体现在既能够发挥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又能够准确积极地踏跳。

因此,如何使运动员毫无顾虑地发挥本人的最大速度,就涉及到助跑的稳定性与准确踏上踏板等问题。

1 问题提出在比赛中我们看到运动员跳得很远,而空中姿势优美,从生物力学角度我们知道,人体离工地面后不能改变身体重心轨迹。

空中各种姿势的变化,主要作用是使人体在空中易于掌握平衡及协调动作。

因此,成绩的好坏,是由人体离开地面瞬间的初速度,即完成起跳的效果所决定的。

而人体离开地面的初速度是与助跑密切相关的,跳远助跑技术的好与坏的标准就是准确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2 分析与讨论2.1 助跑距离专家们普遍认为,跳远助跑距离选择是否适当,不仅影响助跑速度,还会影响助跑步点准确性。

跳远助跑目的是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使起跳后有最大的初速度。

因此,助跑距离应以达到这个最适速度为依据,再加上为准备起跳所需步数(一般6至8步)。

前苏联著名教练员波波夫在1982年提出跳远助跑距离的选择,必须使它与运动员的速度能力相符,可以根据30米和100米跑的成绩对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做出客观的评定。

波波夫提出了速度指标与助跑步数相对应的关系的参考数据。

女子在相同的成绩下,助跑步数可相应增加2步。

过短的距离既不利于起跳前达到最大速度,过长的距离也会使助跑步数过多,步长错乱的可能性增大。

跳远是属于无氧代谢运动项目,而人体维持无氧代谢的能力不超过5秒。

助跑距离过长,运动时间超过5秒,肌肉收缩力下降,就不能进行强有力的起跳。

2.2 助跑的起跑方式跳远助跑的起跑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原地起动,另一种预先助跑或助走几步后踏上标志线的起跑方法。

影响跳远踏跳准确性的因素分析及克服方法

影响跳远踏跳准确性的因素分析及克服方法

影响跳远踏跳准确性的因素分析及克服方法摘要:在跳远项目的教学、测验和比赛中,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它直接影响到跳远的成绩。

因而,对运动员进行助跑踏跳准确性的训练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观察,试对影响踏跳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 ,提出了设定第二标志物、逆向丈量法、心理训练等是提高运动员踏跳准确性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踏跳准确性;因素分析;方法1.问题的提出田径运动在体育教学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在跳远教学中,许多学生只注重助跑、踏跳、腾空、落地技术,而忽视了踏跳准确性。

在跳远项目的考核和比赛中,由于很多学生不能准确的踏跳,从而影响整个技术动作水平的发挥和比赛的胜负。

跳远项目的踏跳准确性问题一直是影响跳远取得有效成绩的关键环节。

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跳远运动成绩,就必须加强跳远踏跳准确性的训练,提高助跑起跳的成功率。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观察,试对影响踏跳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 ,提出了设定第二标志物、逆向丈量法、心理训练等是提高运动员踏跳准确性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为跳远教学及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2.影响踏跳准确性的因素分析2.1 技术因素开始技术容易控制身体姿势,从而使起跳的蹬地力量、速度及步长呈规律性增加。

然而在现代跳远比赛中,助跑的起动方式主要分为静止状态和行进间两种。

一般采用从静止状态开始起动技术,这种技术步点容易控制且比较准确,较行进间成功率高。

其缺点是不易发挥速度。

行进间起动虽然不如静止状态起动那么容易控制身体姿势,但容易发挥速度,动作放松且有弹性,有不少学生喜欢采用这种起动方式。

无论在教学中采用何种起动方式,首先应当始终如一,保持一致。

其次,应控制好起跑的身体姿势,加速助跑要富有弹性,重心要高。

在起跳时达到本人的最大可控速度,这样有利于起跳取得最佳效果。

2.1.2助跑的加速助跑加速有两种,即全程加速和逐渐加速。

采用全程加速,其步频步长的增长较为稳定,最后几步以及攻板是靠惯性向前跑进的,踏板的准确性较高。

影响跳远助跑与踏跳技术准确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影响跳远助跑与踏跳技术准确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3862016年第11期总第168期No.11. 2016Sum 168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影响跳远助跑与踏跳技术准确性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伏广利(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扬州 225000)摘要:跳远运动是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中能够充分展现运动员跳跑结合技术的一项运动,跳远中助跑和踏跳技术的准确度是影响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探讨了助跑和踏跳技术准确性对跳远的重要意义,对影响助跑和踏跳技术准确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一些提高跳远助跑与踏跳技术准确性的策略,希望对跳远运动技术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跳远助跑与踏跳技术;准确性;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G823.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6)0011-000386-01作者简介:伏广利(1979-),江苏赣榆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教育管理。

前言现代许多的运动学家提出,若想快速而有效的提高跳远助跑与踏跳技术准确性,必须进行科学训练,从技术上解决问题。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起跳力度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皆会影响跳远成绩。

在跳远技术教学中,应当把握跳远的技术结构特点,让各个方面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相互促进的运动系统。

一、助跑与踏跳技术准确性对跳远的重要意义在田径跳远中,助跑踏跳技术是重要的训练部分,具有一定的技术特性。

在跳远的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大环节中,显然助跑能够达到最快速度并准确踏上跳板是跳得远的必要条件。

对于跳远来说,通常助跑与踏跳准确率高的运动员,比赛的自信心一般都较强,而且容易获得有效成绩和发挥正常水平。

在学生跳远的教学过程中,目前很多教师或教练员只关注学生的基本动作是否到位,却忽略了助跑和踏跳技术的准确性,导致在跳远的比赛中,学生因为不能准确地助跑踏板起跳,整个技术动作发生了变形,最后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

因此,提高助跑与踏跳技术准确性对跳远具有重要意义。

二、跳远助跑与踏跳技术准确性的影响因素从技术方面分析影响跳远助跑与踏跳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助跑的起动姿势有走动式起动和半蹲式起动,前者加速节奏较好,后者加速快,踏板稳定性好,因此助跑的起动是影响助跑过程的首要因素。

浅谈跳远中踏跳的准确性

浅谈跳远中踏跳的准确性

准确性谈谈 自 B

关 韬闻 : 跳远; 组跑节奏; 准 踌跳; 训练; 确性
中 图分 类 号 : 2. G833
, 't
文 章 编 号 : 0 — 4820 )4— 02 0 1 8 85 (080 07 — 2 0
0 莳 t言
助跑是跳 远运动重要组成部 分, 是决定跳 远成绩的关键 因
的助跑距离是固定 的, 以必须 以固定 的步数和相对稳 定的步 所
跳远这一运动项 目是属于速度 力量性 的, 要求学生或运动
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 大的力量 。在 比赛 中 , 要求运 动
员既要有较高的兴奋性 , 又要 有对 兴奋 的控制 和调节能 力 , 而
和发挥, 充分作好能准确地上板和快速有力的起跳准备。跳远 且还要求这种兴奋 能稳定 和持续 相应 的时 间。如果 不能合 理
力量 , 提高了起跳 的效果 , 从而取得好的成绩。 12 专项耐力对踏跳准确 性的影响 .
就是重要的 因索之一 , 专项耐力也是不可忽视 的原 因。

1 影响跳 远踏跳 准确性 的主要 因素
1 I 助跑节奏对踏跳准确性的影响 . 1 11 跳远助跑节奏的概念 ..
助跑节奏是助跑技术在空间上的综合反 映, 是运 动员精细 的分配完成动作 的时间 , 合理的掌握动作 的持续性和连贯 性所 必不可少的。而正确合理的助跑 节奏应该是起伏 有致 , 张弛交 错, 快慢适宜的 , 只有这 样才有 利于运 动最高可 控速 度的保 持
第2 3卷 第 4期 20 08年 l 2月
景德镇高专学报
Jun l0 ig eh nCo rh n ieColg o r a f n d z e mpe e s l e J v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衰1 . 囊豳 I 曼∞米及 l o o 米戚赛穹l 岫I 步 量晦篾 磊
4 . 1 . 1 速度是 田径运动 的关键 , 田径运动 的跑 、 跳、 均表 现出很 强的速度 , 节奏特征。在跳 远助跑技术 中 , 助跑速度 显得尤 为重要。 4 . 1 . 2在跳远 中助跑速 度是成绩的基础 ,而助跑的准确 性是取得优异成绩 的关键所在 ,在运动员训练中应以发展 跳远助跑 的准确性为前提 ,通过提高助跑技术来提高助跑
助跑节奏主要是指跳远运动员发挥最高速度 、利用最 高速度 、 快速合理地进入起跳 的方式与方法 。 也可理解 为在 完成助跑起跳时动作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的合 理配合 ,即步 频、 步幅 的合理配合 。 3 . 3 . 1 起动 阶段 的节奏要稳定 般起动 阶段为 4—6步 , 是 整个助跑 的关 键 , 从调查 中可 知, 中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成功率仅 为 7 5 %左右。 实验证 明上板 成功率低 的原 因是 助跑 开始几步不稳定 ,如果开始 几 步节奏变化大 , 准确性差 , 在 助跑 的最后 阶段就会缩小步 或拉 大步子 , 造成较大 的速 度损失 , 助跑准确 性差 , 根据助 跑开始后步长逐渐递增和步频相对稳定 的规律 ,只要保证

梁。
【 关键词 】 跳远 ; 蹯跳 ; 准确性; 助跑
1前言
在 田径运动跳远教学中 , 有许多教师只注重起跑 , 踏跳 以及空中落地技术 , 而忽视 了跳远的踏跳准确性。所以 。 在 这个项 目的考核和 比赛中 ,由于很 多运 动员不能 准确地踏 板起跳 , 从而导致整个技术动作变形 , 影 响了应有水平 的发 挥, 使跳远教学前 功尽弃 。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 1 研 究 对 象 通 化市体 育运动 学校 跳远 队 1 0人 ,男 l 0人 ,年龄
1 7 — 1 9岁 。 2 . 2研 究 方 法
3 . 3 . 3 最后上板阶段呈高度加速节奏 最后 几步助跑一般 为 4~6步 , 其任务是继续提高助跑 速度 , 提高攻板 的威力和进攻性。 它的优劣主要看是否能将 快 速助跑 与快速起跳有效结合 ,优秀运动员都具有各 自技 术特点 , 主要表现为两种技术特征 : 一种是最后几步的步长 相对缩 短 , 形成一种快速进入上板的技术特 征 , 另一种在步 长相对稳 定的情况下 ,加快步频 ,形成快速上板的技术特
准确性。
逢增海 丁 海燕
开始几 步助跑节奏稳 定性 ,后程助跑就不会 出现多大 的差 错。 3 I 3 . 2加速 阶段要均匀、 轻 陕 般8 —1 0步 , 运动员在这段距离 中发挥一定速度 , 为 后程助跑创造条件 , 加速阶段速度提高很快 , 它为尽快获得 “ 可控速度” 的关键 , 加速阶段速度是前 、 后两阶段速度的桥
浅析 助跑对跳远 踏跳准确性 的影 响
吉林省通化市体育运动学校 资料法和测量法对跳远蹯跳 的准确 性进行分析和阐述 。 从跳远运动项 目的特点 出发 , 研 究跳远 助跑速度对蹯跳准确性的影响 ,提 出 了提 高助跑速度和准 确性的基本训练手段 和方法 ,为跳远 的教 学与训 练提供 了 可进行的参考 , 在跳远 中助跑速度是成绩的基础 , 而助跑 的 准确性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在训练 中应以发展跳远 的 助跑的准确性为前提 ,通过提高助跑的技 术来提 高助跑 的
奏。 4结 论与 建 议
4 . 1结 论
慢, 然, F 逐渐加大步长或保持步调的基础上提高步频。 3 . 1 . 2积极加速方式 积极加速助跑的特点是 ,步频较快 ,上体前倾度也较
大。 3 . 2选择 适 宜 的助 跑 距 离
运动员选择助跑距离 时应考虑到两个因素: 一是 自身速 度能力, 二是能否发挥速度。
的 准确 性 。
3 . 3选 择 适 宜的 助 跑 节 奏
4 . 1 . 3良好 的助跑节奏有利于助跑速度的发挥 ,是获得 最大可控速度 的基本保证 ,保证运动员在高速助跑中准确 的踏板和充分有力地起跳 。 4 . 2建议 4 . 2 . 1 在运动员训 练中应注重助跑速 度与准确性的协调 发展 。 4 . 2 . 2通过对影响跳远助跑速度和准确性 的各种因素分 析与结论 , 提高对助 跑速 度准确性 的认识 , 重视对踏板的训 练, 这样 才能使跳技术得以完善 , 提高成功率。
3 . 3 . 4踏跳前 的助跑节奏 当运动员采用 了适 当的助跑距离和起动方式后 ,仍不 能进行 准确的踏板 ,其原 因可能就在于助跑 中速度增加的 不稳定 。为什 么助跑中会出现加速度不稳定的现象 呢? 主要 有以下 三点: 第一 , 没有处理好步长和步频 的关系。第二 , 受 标志物 的干扰 。第三 。 不能很好的控制上体的姿势。 3 - 3 . 5最后几步的助跑 优 秀运 动员 主要 表现 为两种技术特征 :一是最后几步 的步长 相对缩短 , 步频明显加快 , 形成一种快速进入起跳的 助跑技术节奏 。 另一种是在步长相对稳定 的情况下 , 加快步 频, 形成快速上板 的技术特征。 3 . 3 . 6良好 的跳远助跑节奏是提高助跑准确性 的关键 3 . 3 . 7助跑节奏的重要性 助跑 完成质 量 的高低决 定着起跳 的成 败和成 绩 的高 低 ,而影响助跑质量 的两个 主要 因素是助跑速度和助跑节
征。
2 . 2 . 1 文献资料法 : 查 阅了《 如何提高踏跳 的准确性 》 等 相关跳远踏跑准确性 的书籍 , 期刊等资料 。 2 . 2 . 2测量 法: 对通化市体育运动学校跳远运动员 3 0米 及1 0 0米成绩与助跑步数的关 系。
3结 果 与分 析 3 . 1 选择 适 宜 的助 跑 方 法 优秀的跳远运动员的助跑加速 方式有两种 ,即平稳加 速和积极加速方式。 3 . 1 . 1 平稳加速方式 平稳加速的跑法与加 速基 本相 同,特点是开始阶段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