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F宽带小型化套筒天线的优化设计_纪奕才

合集下载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小型多频宽带变形套筒天线[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小型多频宽带变形套筒天线[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小型多频宽带变形套筒天线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张颖松,孙鲁兵,蔡洋,曹玉凡
申请号:CN201720484627.8
申请日:20170504
公开号:CN206893794U
公开日:
2018011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小型多频宽带变形套筒天线,将现有套筒天线的套筒结构简化为均匀设置于底板上的若干柱体,通过底部加载金属柱实现天线输入阻抗的匹配。

这样的设计,在保持与传统套筒天线相同的辐射特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天线的加工难度。

根此外,变形套筒天线还增加了螺旋化导体结构,由将螺旋结构提供天线工作频段所对应的电尺寸,缩短变形套筒天线的整体物理长度。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供了能够与变形套筒结构相耦合的高频辐射结构,与变形套筒结构配合,能够有效拓展天线的辐射带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形套筒天线,结构对称、简洁、便于产品加工实现、便于安装,且能够有效提升天线本身的机械强度。

申请人:张颖松
地址:210007 江苏省南京市御道街标营2号御通东苑21-1604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卫麟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新型宽带鞭状套筒天线

一种新型宽带鞭状套筒天线

一种新型宽带鞭状套筒天线康文臣;赵智兵【摘要】套筒天线是种常用的线天线形式。

在常规套筒天线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鞭状套筒天线形式,由双层套筒结构构成。

相对常规套筒,该天线具有对地不敏感、半径小、易于鞭状化等优点。

测量结果表明,天线在220~600 MHz 匹配良好,水平方向增益在0 dBi 以上,实测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良好,验证了该结构在工程应用上的有效性。

%The sleeve antenna is a commonly-used wire antenna.Based on conventional sleeve antenna,a novel flagelliform sleeve antenna is proposed,which is composed of double pared with conventional sleeve antenna,this antenna has such advantages as non-sensitivity to ground,small radius,easy to be flagelliform,etc.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tenna has better matching from 220 MHz to 600 MHz and the horizontal gain is above 0 dBi in bandwidth.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ighly accord with that of theo-ritical analysis,and prove the validity of new structure in engineering.【期刊名称】《无线电工程》【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双套筒;鞭状化;水平方向增益【作者】康文臣;赵智兵【作者单位】国营第七一三厂研究所,江西九江332002;国营第七一三厂研究所,江西九江332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823+.180 引言套筒单极子天线作为一种宽频带天线在现代化通信和遥感系统中已被广泛采用。

小型化超宽带叶型微带单极子天线设计

小型化超宽带叶型微带单极子天线设计

现代电子技术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Jul.2023Vol.46No.142023年7月15日第46卷第14期0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向大容量、高速率方向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成为了该领域的主要目标[1‐2]。

作为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模块,超宽带[3‐4](UWB )天线可以极大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频谱效率和工作带宽范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有三维结构的倒锥天线,结构对称性高,能够实现43∶1的阻抗带宽[5],但是其体积大,馈电结构稳定性差。

因此,具有低成本、易小型化及易加工等优势的微带单极子天线,逐渐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焦点[6]。

基于印刷电路板(PCB )的微带单极子天线,在贴片上采用分形结构,比如六边型[7]、雪花型[8]或者勋章型[9]等,增加贴片的周长来提升带宽。

相比于线形结构,圆形结构周长更大,且对称性高,带宽更宽。

文献[10]中,利用椭圆型辐射贴片实现了24.1∶1的宽带阻抗匹配。

DOI :10.16652/j.issn.1004‐373x.2023.14.001引用格式:李想,曹建银,姚晨阳,等.小型化超宽带叶型微带单极子天线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23,46(14):1‐6.小型化超宽带叶型微带单极子天线设计李想1,3,曹建银2,姚晨阳2,3,丁振东2,王昊2,3,陶诗飞2(1.电磁空间认知与智能控制技术实验室,北京100191;2.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94;3.南湖实验室,浙江嘉兴314002)摘要:针对目前超宽带(UWB )微带单极子天线带宽较窄以及尺寸较大等缺点,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共面波导(CPW )馈电的小型化超宽带微带单极子天线。

该天线由叶型的辐射贴片(其上挖去3个圆形贴片)、梯形地板和环形三叉戟共面馈电组成,可实现1~18GHz 的超宽带频率覆盖。

使用HFSS 软件对天线的结构和尺寸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的天线尺寸仅为40mm×75mm×0.5mm 。

VHF宽带中馈天线

VHF宽带中馈天线

VHF宽带中馈天线
吴勇兴
【期刊名称】《电子技术应用》
【年(卷),期】1989(000)012
【摘要】本文叙述了甚高频(VHF)宽带中馈天线的发展概况、特点、工作原理和工程设计方法,并列出了美军车载VHF宽带中馈天线的主要性能。

【总页数】4页(P24-27)
【作者】吴勇兴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4.2
【相关文献】
1.VHF宽带小型化套筒天线的优化设计 [J], 纪奕才;田步宁;孙保华;刘其中
2.一种新型VHF双频宽带高增益全向天线 [J], 吴荣远;曾百华;黄武装
3.一种新型VHF/UHF双频宽带车载全向天线 [J], 吴荣远;曾百华
4.基于变曲线组合方法的超宽带VHF/UHF天线设计 [J], 魏福显;后骥
5.图解偏馈天线的多星接收——兼谈《为偏置天线与偏馈天线正名》 [J], 沈永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型EMC宽带喇叭天线设计

小型EMC宽带喇叭天线设计

小型EMC宽带喇叭天线设计邓晔辉;逯贵祯;刘俭【摘要】混波室(Reverberation Chamber)作为一种新型的电磁兼容的测量设备,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于混频室内的天线对频带宽度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天线能覆盖很宽的频带.提出一种工作频率为2~10 GHz的宽带加脊喇叭天线的设计方法,利用Ansoft HFSS 9软件进行建模仿真,从简化设计以及降低加工难度的角度出发,将喇叭天线的物理尺寸尽可能地减小以方便在空间有限的混波室内使用.将仿真结果与现有喇叭天线实测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该天线在所设计频带内匹配良好.【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06(029)014【总页数】3页(P139-141)【关键词】电磁兼容(EMC);混波室;宽带加脊喇叭天线;HFSS电磁仿真软件【作者】邓晔辉;逯贵祯;刘俭【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821 引言用混波室进行电磁兼容测量实验是电磁兼容中的一种测量方法。

随着对敏感度测试和辐射测试的越来越高的需求,混波室作为一种更低成本却更高效的测试设备无论在军工还是民用都受到广泛关注。

混波室作为一种新型的EMC测试设备,与传统的设备相比,不仅测试操作简单,还能极大的降低测试成本,缩短测试周期,且与开放的测试相比还可以使EUT免受外界电磁环境的干扰,提供可靠的测试结果。

与其他很多领域对天线的增益以及方向图性能的要求比较高不同,应用于混波室内的天线对频带宽度的要求较高,需要天线能覆盖很宽的频带。

这样可以不必为了测试不同的频率而停下来调整甚至更换天线。

另外由于空间的限制,其物理尺寸也需要尽量小。

用于电磁兼容测试的宽带天线有很多类型,如对数周期天线、双锥天线、螺旋天线、加脊喇叭天线等。

其中加脊喇叭天线具有明显的优势:频带宽、体积相对较小、辐射口径位置稳定、具有较高的口径效率和增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005-0388(2003)06-0659-04VHF 宽带小型化套筒天线的优化设计纪奕才1 田步宁2 孙保华1 刘其中1(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天线与电磁散射研究所,西安,710071;2.航天科技集团第504研究所,西安,710061)摘 要 研究了VHF 宽带小型化套筒天线的设计与制作。

采用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对套筒天线的结构参数以及宽带匹配网络的元件值进行一体化设计。

分别采用外插收敛法、[Z ]矩阵插值法以及小波变换法来提高矩量法分析计算天线的速度。

利用该方法成功的设计了两副全向宽带小型化的套筒天线。

关键词 套筒天线,遗传算法,模拟退火法,宽带匹配网络中图分类号 TN820 文献标识码 AOptimal design of broadband miniature VHF sleeve antennasJI Yi -cai 1 TIAN Bu -ning 2 SUN Bao -hua 1 LIU Qi -zhong 1(1.Res earch Inst .of antennas and EM s cattering ,Xidian Univ .,Xi ′an Shanx i 710071,China ;2.T he 504th Inst .of China Aerospace &T echnology Corp .,Xi ′an Shanxi 710061,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novel optimal -designing approach ,w hich combines the ge -netic algorithm (GA )and the simulating annealing method (SA ),is applied to the sy n -thesis of sleeve antennas .The antenna parameters and matching netw ork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simultaneously .The co nvergence acceleration methods ,the [Z ]matrix inter -polation ,and the Daubechies discrete w avelet transform are used in the method of mo -ment fo r the fast and accurate computation .The success of the proposed procedure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its application to the design of tw o broadband miniature sleeve an -tennas .Key words sleeve antenna ,GA ,SA ,broadband matching netwo rk1 引 言套筒天线具有工作频带宽,增益高的优点,广泛地应用在车载或舰载的移动通信系统中[1]。

在VHF 波段以往设计的套筒天线往往尺寸很大,占用了很大空间,限制了载体的快速移动。

套筒天线的计算方法有许多种[2、3],其中最为成功的是文献[4]采用D .H .Wernter 提出的处理粗振子天线的模型[5]而设计的方法,该方法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对套筒天线的制作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文献[6~9]分别采用外插收敛法、[Z ]矩阵插值法以及小波变换法来提高矩量法分析计算天线的速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将上述各种提高速度的新技术应用在套筒天线的分析计算中,并采用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法相结合的优化算法[10]来优化设计VHF 宽带小型化的套筒天线,使天线在满足电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量的减小尺寸。

必要的时候采用加入宽带匹配网络的方法来提高天线的电性能。

2 套筒天线的分析方法和优化设计套筒天线的几何结构如图1所示,其各结构参数主要有:内导体高度H ,套筒高度L ,馈电点高度收稿日期:2003-01-23第18卷 第6期2003年12月 电 波 科 学 学 报CHINESE JO URNAL OF RADIO SCIENCE Vol .18,No .6December ,2003DOI :10.13443/j .cjors .2003.06.015L 1,内导体半径a ,外导体半径b 。

套筒天线采用同轴线馈电,同轴线内芯接套筒天线内导体上半部分,同轴线外皮接套筒天线内导体下半部分。

图1 套筒天线结构参数图套筒天线的内导体和外导体一般都是较粗的圆柱导体,因此在采用矩量法计算时,传统的细线模型已经不能准确描述粗圆柱体上的表面电流。

为此文中采用D .H .Werner 提出的处理粗振子天线的方法[5]来计算套筒天线,该方法将天线积分核及其相关积分的大部分情况可解析表示为级数求和的形式进行计算,提高了求解阻抗矩阵元素的速度和精度。

为进一步提高计算的速度,采用了以下三种加速算法:1.采用外插收敛加速算法对积分核的级数求和进行快速计算,使阻抗矩阵元素的求解速度提高了几十倍。

2.采用在频域对阻抗矩阵[Z ]进行插值的方法,只需计算三个频率点上的[Z ]矩阵,就可以通过插值方法求得频带内其他频点上的[Z ]矩阵,阻抗矩阵的填充速度提高了近十倍。

3.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来快速求解矩量法生成的矩阵方程,该方法通过小波变换将阻抗矩阵[Z ]转化为稀疏矩阵,然后采用迭代方法求解矩阵方程,只需O (N log N )次运算,提高了矩阵方程的求解速度。

以上计算套筒的方法以及三种加速算法在文献[6~9]中有详细的论述,采用这些算法后可以快速精确的计算套筒天线的电特性。

经过多年来的工程实践证明上述计算方法对套筒天线的设计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其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验设计的结果吻合很好[9]。

工作在VHF 波段的套筒天线,天线的尺寸非常大,不能满足车载或舰载移动通信的需要。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小尺寸的套筒天线,然后在套筒天线的馈电点处加入一宽带匹配网络来实现天线的宽带化小型化。

由于套筒天线的五个结构参数以及宽带匹配网络的每个元件的选值都会影响它的电性能,合理选择这些参数合适的值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要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从数学角度看,这一设计问题是一个多变量、多目标、有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

本文采用遗传算法(GA )和模拟退火法(SA )相结合的方法[10]来优化设计宽带小型化套筒天线。

GA 与SA 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不仅消除了单纯使用GA 因编码造成的量化误差,而且使两种全局算法的解互为初值,提高了优化的收敛速度。

由于优化的结果要同时满足电压驻波比和系统增益的指标,因此要设计合适的目标函数来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

本文选用由两部分组成的目标函数 F =-∑Nfi =1u (VS WR (f i ),VS WR 0)-∑Nfi =1u (G S0,G S(f i ,θ0))(1)式中u 是一个函数,即u (x ,y )=|x -y |2,x >y0, x ≤y(2)N f 是频带内采样点的个数,VSW R (f i )是每个频点上的电压驻波比,VS WR 0是电压驻波比的设计目标。

G S (f i ,θ0)是天线在每个频点上俯仰角为θ0时的系统增益,G S0为天线系统增益的设计目标,这里希望在天线水平面内得到最大增益,所以取θ0=90°。

系统增益定义为 G S (f i ,θ0)=G a (f i ,θ0)+10log (1-|Γ|2)dB(3)式中G a(f i ,θ0)是天线在每个频点上俯仰角为θ0时的功率增益,Γ是天线的匹配网络输入端的电压反射系数。

从式(1)可以看出,当各个采样频点上的电压驻波比和系统增益都满足设计目标时,其函数值等于0,这两项值达到最大。

本文使用的GA 与SA 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设计天线宽带匹配网络基本过程是:1.随机产生初始群体{x i ,i =1,…,M }。

其中个体x i 由套筒天线的结构参数及宽带匹配网络的所有元件值组成。

在进行遗传算法优化设计时,x i 将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

660电 波 科 学 学 报 第18卷2.GA优化设计。

遗传算法是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而形成的一类随机搜索算法,该方法以其简单通用、鲁棒性强的优点。

套筒天线的结构参数、电感及电容值均采用15位二进制编码表示,阻抗变换器采用10位二进制编码表示,通过控制遗传的总代数,获得最优解x1。

3.SA优化设计。

模拟退火法是一种基于热力学退火原理建立的随机搜索算法,它通过采用概率双向随机搜索技术,克服了爬山法极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是一种能够收敛于全局最优解的优化算法。

以x1为初始值,给定SA的初始温度T和降温系数k,进行二次优化计算,获得最优解x2。

4.判断是否终止。

计算目标函数F或ε(x1, x2)的值,若F小于0或者ε(x1,x2)>ε0,将x2作为一个新个体,转(1)重新进行计算;若F等于0或ε(x1,x2)≤ε0,则终止,且x2为最优解。

式中的ε0为预先给定的一个常数,ε(x1,x2)=F(x2)-F (x1)。

3 数值结果按照前述的数值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

首先设计一个80~120MHz套筒天线,指标要求天线直径不超过0.1m,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SW R< 2.0,增益大于4.0dBi。

最后设计结果为:天线内导体高度H=0.915m;套筒高度L=0.537m;馈电点高度L1=0.183m;内导体直径2a=0.01 m;外导体直径2b=0.10m。

如图2所示,在整个频带内,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小于1.83,辐射增益在5.0dB以上,很好的达到了设计要求。

同时,图中给出了天线的电压驻波比的实验测试值,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

下面设计一用于舰载的30~88MHz全向宽带小型化套筒天线,指标要求天线高度不高于1.8m,直径不超过0.15m,天线的电压驻波比小于3.0,增益高于3.0dB。

优化设计中发现要满足这一结构要求,单纯采用套筒天线无法满足电特性要求。

为此加入一宽带匹配网络来改善电特性,选定的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

然后对天线和匹配网络参数进行一体化设计,最后优化设计的主要结果是:套筒天线内导体高度H=1.80m;套筒高度L=0.266m;馈电点高度L1=0.208m;内导体直径:2a=0.1188 m;外导体直径:2b=0.15m。

匹配网络各元件的值分别为:电感L1=25.17nH;电容C2=160.0pF;电感L2=52.59nH;电容C3=180.0pF;电感L3=47.9nH;变压器比T=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