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触底反转 众机构纷纷抢筹概要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分析引言: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然而,由于各国产能过剩和价格竞争的增加,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件愈发频繁。

本文将通过分析研究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来探讨光伏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一、美国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调查2024年,美国光伏产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提起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调查结果认定中国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对美国光伏产业造成了严重伤害。

随后,美国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加征了高额关税,限制了中国产品的出口。

二、欧盟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调查2024年,欧盟光伏产业发起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调查结果同样认定中国光伏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了高额关税,限制了中国产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

三、中国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例:对欧洲和美国光伏产品的调查作为光伏产业的主要生产国,中国也不断面临来自欧美国家的反倾销调查。

2024年,中国的光伏产业发起了对欧美国家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中国认为欧美国家光伏产品在中国市场存在倾销行为,对中国光伏产业造成了不公平竞争。

调查结果认定欧美国家光伏产品确实存在倾销行为,中国随后对这些进口光伏产品加征了高额关税。

四、案例分析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件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欧盟之间。

这些案件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件导致了贸易壁垒的增加,限制了光伏产品的自由流通。

各国对光伏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导致产品价格上涨,使得光伏产品在全球市场竞争力下降。

其次,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件引发了国际贸易争端的升级。

各国在贸易争端中采取报复性的反制措施,进一步加剧了中美和中欧贸易的紧张关系。

最后,光伏产业反倾销案件使得光伏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和不确定性。

光伏企业需要应对增加的成本和市场准入的限制,同时还需要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压力。

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双反”调查现状及对策

我国光伏产业遭遇“双反”调查现状及对策
我 国光伏产 业遭遇“ 双反 " 调查 现状及对 策
口文 /王 轶
( 周 口师范学院 河南・ 周 口)
[ 提要] 我国光伏产业海外频繁遭遇“ 双 五年。
反” 打击, 出 口额 急剧 下滑 , 整个行 业全 面亏
伏产品价格不断下降, 贸易商形成买涨不买落
2 0 1 2 年 7月 2 4 日, S o l a r Wo r l d公司 又 向 的心态 , 进而迫使 更多的厂家加 入抛售 光伏产
双反调查仞裁结果 : 对 中国输美太 阳能电池征 元 , 同比将下降 4 0 %以上 。 收2 . 9 % ~ 4 . 7 3 %的反补 贴税;对 中国光伏 电池 出现大规模倒 闭潮 。同时,欧盟 内部反对 S o —
2 、 整个行业全面亏损。 我国的光伏产品在 l a r Wo r l d ' ‘ 双反” 要求的也不在少数。 比如, 欧洲
从中 国进 口的 晶体硅 光伏 电池 及组件给 美 国 双 反 调查 后 , 中 国对 美 国光 伏 产 品 出 口从 伏贸易争端。欧洲是我国光伏产业最大的市 相关产业造成 了损害 。 根据美国贸易救济政策 2 0 1 2 年1 月的 3 . 8 7 亿美元减 少到 8 月的 O . 8 5 场。相关数据 显示, 2 0 1 1 年我 国光伏产品出 1 : 7 程序 , 在 美 国国际贸易委 员会 裁决后 , 美 国商 亿美元 , 下 降八成 。 加上欧盟 也启动双反调查, 额的 5 7 % 销往欧洲市场 。因此 , 一旦欧盟支持
三、 “ 双反” 调查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应对 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是我国政府重
Hale Waihona Puke Wo r l d 在美分公司联合 6 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
1 、 出口额急剧下滑。由于我国光伏产业对 策 略

我国光伏企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与应对之策

我国光伏企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与应对之策

我国光伏企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与应对之策作者:孟繁华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3年第04期“双反”调查是指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措施的合并使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低迷发展,各个国家的贸易保护不断加强,贸易摩擦不断增加。

其中,针对中国或涉及中国的贸易救济措施的使用在全球是最多的,中国早已成为反倾销的重灾区。

自2004年4月加拿大对我国出口的烧烤架发起首例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案件开始,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的案件越来越多,截止到目前为止,共有50余起。

“双反”调查已经成为继反倾销后针对中国产品的又一重要的贸易救济手段。

“双反”调查产生的影响及危害远比反倾销或反补贴单一手段的使用更为严重。

一、欧美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调查的现状光伏产业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产业,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也是最环保的清洁能源。

发展光伏产业,有利于节能环保、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近十多年,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然而,2011年底以来,中国的光伏产品接连遭受美国与欧盟的“双反”调查。

(一)美国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2011年10月19日,德国Solar World美国分公司Industries America Inc.牵头联合其它6家不太著名的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DOC)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诉,认为中国输美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存在倾销及享受政府的非法补贴,要求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

此次“双反”调查涉及的中国光伏企业包括大小组件生产企业75家,几乎涉及了我国光伏产品所有的主要产能。

2011年10月19日和11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及美国商务部分别对外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由中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裁定进口是否造成美国国内产业损害,美国商务部负责裁定进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或补贴情形。

光伏产业的罪与罚

光伏产业的罪与罚
2 1年 02
第 四期 ・


然 j
5 G ,多 余 的2 G 0W 0 W只 能 淘 汰 。 ”
还 有 表 达 愤 怒 的 时 间 ,但 留 给 国 内其 他 光 伏 厂 商 的 时 间却 不 多 了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宿 命 式 惩 罚 :行业 龙 头 的破产 阴影
生 存 或 死 亡 ,在2 1年 ,成 为 了 全 球 太 阳能 光 01
尚德 ,仅用 了1年 时间就一跃而至全 国第 一 、全球 0
易放弃 美国这个价值3 美元 的市场 。 业内预计 ,尚德 、天合 、英利等企业 将采用来
自台 湾 、韩 国和 其 他 地 方 的部 件 ,以求 在 快速 增 长 的美 国 市 场 保 持 自己 的地 位 。在 美 上 市 的昱 辉 阳 光 董 事长 李 仙 寿 就 建 议 : “ 国企 业 可 在 海 外 建 立 电 中
近来 以略高于生产成本的价格销售光伏组件维持生
存 ,但 情 形 已 经 不 乐 观 。 现 在 双 反 税 率 累 积 达 3 %以上 ,中 国光 伏 制 造 商 成 本 优 势 丧 失 。预 计 未 5 来 3 个 月 内将 有 大 量 光 伏 厂 商 退 出市 场 。 是 不 战 至6 而 败 还 是 迎 难 而 上 ? 然 中 国 政 府 和 企 业 都 不 会 轻 显
在 发 电侧 实 现 “ 价 上 网 ” ,届 时 发 电站 那 一 侧 也 平
赖 补 贴 的发 展 桎 梏 。 我 国 前 不 久 公 布 的 《 阳 能 光 伏 产 业 “ 二 太 十 五 ” 发 展 规 划 》专 门 提 出 “ 伏 发 电成 本 目标 ” , 光
我 国相 关 光 伏 企 业 接 受 了政 府 的 “ 公 平 补 贴 ” 。 不

国内外光伏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光伏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光伏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023年,在应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全球光伏产业链制造端的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2023年2月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为230吉瓦,同比增长35.3%,以此拉动光伏产业链制造端产能进一步扩大。

2023年,中国共生产光伏多晶硅80.6万吨,同比上涨59%,根据业内对多晶硅与组件间的转换比例测算,2023年度中国可用多晶硅对应的组件产量约为332.5吉瓦,较2023年增长82.9%0整体而言,中国光优行业面临的发展形势可归纳为:需求端高景气、供给端有优势、警惕政策影响、抢抓窗口机遇。

从生产布局来看,中国大陆依然是产能聚集地,硅片产能占全球硅片总产能的比重高达98%,电池片产能占比超过85%,组件产能占比约为77%0近年,全球的产业重心也进一步向中国大陆转移,2023年,中国大陆的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均在80%以上,且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一、全球重点国家和地区光伏行业发展情况1、中国: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吉瓦,同比大幅增长59.3%,增速提高了45个百分点,分布式光伏成为光伏装机的重要增长点;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2023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95-120吉瓦,2025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100-125吉瓦。

预计2023年光伏累计装机将首次超过水电,成为第一大非化石能源发电来源。

据光伏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23年1月全国共发布18项光伏相关政策。

其中,国家政策3项,地方政策15项。

政策内容涉及推动智能光伏技术进步和行业应用、鼓励支持10千伏及以上的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电力市场;引导太阳能光伏、储能技术及产品各环节均衡发展,避免产能过剩、恶性竞争。

2、美国:美国光伏市场是为数不多的出现衰退的市场,由于对华贸易限制阻碍了光伏设备中关键的低成本零配件和材料进口,2023年美国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据估算比2023年减少23%o对于光伏产业链上的各企业而言,在下游装机需求高增的背景下,头部厂商展现出更稳定的业绩增速。

美反倾销初裁关税250%光伏企业寻求国内突围

美反倾销初裁关税250%光伏企业寻求国内突围

册 的所有光伏系统, 也就是在2 0 年明 07 底 之后安装的所有光伏 系统 , 将统一把 补贴时 间限制为 1 5 d 时, 2 0  ̄ 并从今年起 取消对新建可再生能源发电厂补贴。
内称为 “ 不是缩水 , 而是彻底脱 水” 。
在 2 的发布会上 , 着 自愿 、 4t E 本 公
业造成巨大冲击。 让业界担心的是 : 未来 起 g 2 1 年, U 0 3 在RD6 1 2 0 法案 下注 元 / 斤, 6/ 0 7 公 至今 仅 2 美 元 / 0 公斤左 右 , 业 被
欧洲市场不排 除效仿美国征税的可能 。 据外媒 报道 , 国太 阳能产业协 会 英 ( T 近 日向其所有成 员发 出通告 , S A)
16/ 00 55 2 1号皇家法令。 也就是从2 1年 00
限 公 司在 去 年 第 四季 亏 损 高 达 59 美 .亿
元 , 年7 去 月至今, 这家公司 已大 幅削减 了高达9 0 多名职员 。 00 而从价格来看 , 多晶硅现货 市场曾在2 0 年达 Ns o 08 o 美
如果 欧 洲也 实施 光伏 双 反 立案调 查, 将对严重依赖欧美市场的中国光伏行
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 限公司、 天合光能
光伏 企业促 进联盟意在谋求 内需
在美国光伏双反和欧债危机之前,
有 限公司 、 阿特 斯 阳光 电力科技有 限公
司, 共同发起 成立 “ 光伏发 电促 进联 盟
国内对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政策不是很
(E A) S P ”并现场揭牌。 该联盟 的成 立
进而对向美国出口光伏产品的企业造成 严重影响。 其实 , 国不是 中国光伏 企业 的主 美 要 市场 , 占大约 百分之十几 的 出口比 只 例, 德国、 西班牙、 意大 利所 占比例相对

光伏企业融资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光伏企业融资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光伏企业融资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1. 引言1.1 光伏企业融资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光伏企业是指专门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运营、销售的企业。

由于光伏产业的特殊性、资金需求巨大,光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变化、市场需求波动、技术风险等多方面因素。

光伏企业面临的融资挑战是如何在融资环境趋紧的背景下,稳步推进经营发展,确保融资需求的有效满足。

为了有效应对融资风险,光伏企业应积极采取多元化融资渠道,包括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降低企业对单一融资来源的依赖。

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大对融资项目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提前预判和规避潜在风险,确保融资项目的顺利进行。

光伏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融资计划,合理规划资金运作,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回报。

科学合理地应对各种融资风险,不断提升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确保企业稳健健康发展。

【结语可以写得更好】2. 正文2.1 融资风险的来源融资风险的来源可以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内部风险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不当、财务状况不稳定、技术能力不足、市场营销不到位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或利润下滑,从而增加融资风险。

外部风险则包括市场环境变化、政策法规调整、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等因素,这些外部因素也会对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造成影响。

金融市场的波动、利率变动、汇率风险等也是光伏企业融资风险的重要来源。

利率上升会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汇率波动则可能导致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出现资金流动性问题。

这些外部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都给企业的融资带来了挑战和压力。

光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内外部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融资计划,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只有全面了解融资风险的来源,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盈利能力。

2.2 光伏企业面临的融资挑战光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中国光伏产业危机分析

中国光伏产业危机分析

中国光伏产业危机分析中国光伏产业的多事之秋还在延续。

在美国“双反”落定后,行业正在等待欧盟“双反”的“第二只靴子”落地。

众多光伏企业预计,欧盟可能不会像美国那样“决绝”,但对不少已经饱受重压的光伏企业来说,仍是一场生死战。

“第二只靴子”困扰“行业普遍困难是事实,但欧美市场关门不等于全球市场消失,现在相当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可以接受光伏产品的价格,我们已经打开新兴市场的门了。

”熟悉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的浙江索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经理曲强说。

有关企业人士介绍说,长期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形成了以欧洲市场为主、美国市场为辅,兼顾其他国家市场的出口模式。

现在美国双反终裁税率出台,等于“一只靴子落地”,而欧盟对我国光伏产业发起反倾销调查后,中国企业实际上是在等待欧盟的“第二只靴子”。

在曲强看来,由于欧洲本土光伏产业诉求更加复杂,加之中国政府和光伏行业坚决反对,欧盟可能不会像美国那样“决绝”,但给中国企业增添重重障碍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70%的市场在欧洲,如果欧盟‘双反’确定的税率与美国相仿,估计我们给欧洲市场的供应量会降低一半。

”江苏辉伦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耿耿说,公司从2004年成立以来共经历了三次贸易壁垒的考验,但这一回明显感觉力度更大。

转向新兴市场在美国“双反”仲裁敲定、欧盟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大背景下,人们原以为中国光伏企业可能会进入一段“蛰伏期”。

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在15日开幕的第112届广交会上,参展的中国光伏企业比上届还有所增长,摆出的产品更加多样化,摊位更加显眼,令不少参观者感到意外。

一些参展的光伏企业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今年行情不好、传统市场贸易壁垒增多,大部分光伏企业希望通过广交会这样的平台开拓新兴市场。

事实上,不论欧盟“双反”的结果如何,转向其他市场寻求发展,都是中国光伏企业的必然选择。

“这是全球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在以中国企业为主体的全球产业链的努力下,光伏产品的单价已经从2007年前后的超过4美元/瓦直线下跌到现在的0.6到0.8美元/瓦,大批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具备使用和发展该产业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行业触底反转众机构纷纷抢筹
来源:现代快报作者:不详
随着国内光伏电价政策的推出,加之光伏行业传统旺季到来,光伏板块已成为主力资金重点关注的对象。

从二级市场走势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受业绩改善和政策推动,光伏子行业涨幅位电力设备板块涨幅榜前列,涨幅为33.21%。

有机构人士直言,今年以来,光伏行业政策出台之多,扶持力度之大在之前是没有的。

“四季度国内光伏电站将迎来安装高峰,我们看好光伏行业在四季度的投资机会。


光伏行业已实现触底反转
民族证券分析师符彩霞认为,今年以来,随着市场的好转和国内政策的大力支持,产品价格的回升,企业的盈利状况逐步得到改善,毛利率和净利率处于回升的态势,部分领先企业已经实现盈利的大幅好转,行业已实现触底反转。

而今年三季报业绩预告情况也表明,在迄今已发布三季报预告的近70家涉及光伏产业的上市公司中,已有33家公司三季报业绩预喜。

其中,比亚迪、中环股份、珈伟股份、新大新材、方大集团、隆基股份、东方日升、旗滨集团、爱康科技、向日葵等10家公司均预计三季报业绩同比增幅将超过100%以上。

此前,在欧美“双反”和国际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光伏企业曾一度因产能过剩产生极大困扰。

不过,今年以来,在国务院的大力推动下,从国务院到各部委的相关扶持政策已陆续出台。

此外,进入今年三季度以来,国内多晶硅价格也开始复苏。

据PVInsights 的报价,三季度多晶硅价格已回升约12%左右,维持在135元/公斤的水平。

符彩霞表示,只要该报价能够维持住,多晶硅企业的盈利将得到极大改善。

抢筹
机构席位开始频频现身龙虎榜
就在光伏板块持续走强背后,机构席位也开始频频现身龙虎榜抢筹。

据22日的龙虎榜信息表明,在东方日升涨停背后,机构资金就成为了主要的幕后推手。

当天,在公司前五大主力买入中,机构就占据了两席,分别买入1645.48万元和1132.61万元。

在10月18日涨停当天,机构席位亦现海润光伏第一大买入主力,全天共买入2881.60万元。

截至22日收盘,在海润光伏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背后,三大机构席位累计分别买入了5263.73万元、3978.82万元和3947.49万元。

此外,另据海润光伏10月17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兴业全球系旗下多达5只产品重仓把持,现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榜榜单。

截至三季度末,兴业全球系旗下基金共计持有海润光伏股份数量达到1742.69万股。

对此,前述机构人士认为,市场主力资金重新关注光伏板块与其盈利前景改善不无关系。

正是因为国家竭力庇护光伏产业,才有望使其“涅槃重生”。

如果上述国家扶持政策切实落实到位,这意味着光伏产业的回暖势头将有望形成一个大跨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