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降低结构钢筋含钢量的方法

合集下载

在结构设计中降低含钢量的十四个方法

在结构设计中降低含钢量的十四个方法

在结构设计中降低含钢量的十四个方法降低结构中的含钢量可以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提升建筑的可持续性水平。

以下是十四种降低含钢量的方法:1.优化结构设计: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用更少的钢材同时满足承载要求。

例如,可以通过采用更高强度的钢材,在相同的承载能力下减少钢材的使用量。

2.使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大幅度减少钢筋的使用量。

预应力混凝土通过施加预应力,使得混凝土在受力时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从而减少了钢材的使用量。

3.使用薄壁结构:薄壁结构可以减少结构自重,从而减少了钢材的使用量。

利用现代技术,可以设计出更加轻薄的结构,提高结构的机械性能和使用效率。

4.采用H型钢代替普通钢:H型钢具有较高的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可以替代部分钢筋的作用。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将H型钢与混凝土组合使用,从而减少钢材的使用量。

5.使用香蕉型梁:香蕉型梁是一种具有较高自重的压力梁。

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香蕉型梁来替代承重梁,从而减少钢材的使用量。

6.使用轻质建材:轻质建材可以减少结构自重,同时降低钢材的使用量。

例如,可以使用空心砖代替实心砖,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减少结构的自重。

7.使用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轻质化的特点,可以替代部分钢材的作用。

例如,可以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来替代部分钢筋的作用。

8.采用钢筋混凝土砌块:钢筋混凝土砌块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可以减少结构的自重,降低钢材的使用量。

9.优化构件尺寸:通过对构件尺寸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钢材的使用量。

例如,可以适当减小梁的截面尺寸,从而减少梁的钢筋用量。

10.使用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具有较高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可以减少柱子和梁的使用量。

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剪力墙结构代替框架结构。

11.使用高效抗震措施:高效抗震措施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从而减少结构的设计要求和使用钢材的量。

12.使用节能建筑材料:节能建筑材料可以降低整体建筑的能耗,减少结构的设计要求和使用钢材的量。

降低工程含钢量技术措施论文

降低工程含钢量技术措施论文

降低工程含钢量的技术措施探讨摘要: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我国各大中小城市掀起大规模城市建设的热潮。

如何响应国家建设节能减排、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同时在满足国家规范法规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以满足开发商的要求,就成为了本行业从业者必须面对的共同问题。

本文以降低结构含钢量为目的,对各种能够实现该目的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含钢量,方案布置,计算参数,构件设计,构造措施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概述研究表明,设计费一般仅相当于建设工程总造价的1%左右,但正是这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

因此对设计部门的严格控制就成为了开发商控制开发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具体来讲就是“限额设计”,所谓“限额设计”既按照批准的投资估算限制扩初设计,按照批准的扩初设计总概算限制施工图设计。

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照分配到的投资额度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扩初设计,结构计算(针对于结构专业存在)及施工图设计,以保证投资额度不被突破。

反映到结构专业上就是在满足现有要求的前提下如何控制结构含钢量。

[1]由上述内容可知,控制结构含钢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扩初设计阶段,结构计算阶段以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其中结构计算贯穿于扩初设计阶段及施工图设计阶段。

笔者结合近年来工程设计所得的经验方法,总结出下述技术措施,在这里与业内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2扩初设计阶段扩初设计又称之为初步设计,是对初步设计进行细化的一个过程。

鉴于设备专业在扩初阶段对结构专业制约较之建筑专业要小得多,故本文在该部分主要针对建筑及结构专业进行探讨。

结构设计师所孜孜以求的合理结构布置,也是降低结构含钢量的首要条件。

而结构布置先天受建筑方案的制约,变动余地不大,因此要求结构设计师在方案设计阶段就要参与其中,通过与建筑专业及甲方的沟通洽商,在方案确定初期即对平面布置、竖向布置、隔墙材料以及外檐线角等方面提出符合结构专业意愿的建议和要求,从而为后期结构电算及施工图设计阶段降低结构含钢量打好先天基础。

工程节约钢材的措施

工程节约钢材的措施

工程节约钢材的措施1. 引言在工程建设中,钢材的使用量往往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面对钢材资源日益紧张,合理节约钢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工程节约钢材的措施,旨在提高钢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达到节约的目的。

2. 优化设计2.1 结构设计优化钢结构的设计优化是节约钢材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降低钢材的使用量,同时满足工程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一些常见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合理选择截面形状、减少冗余构件、优化节点连接等。

2.2 材料选择优化在工程设计中,选用适当的钢材型号和规格也是节约钢材的重要因素。

优化材料选择可以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减少钢材用量。

例如,可选择高强度钢材代替普通强度钢材,提高钢材的使用效率。

3. 加工管理3.1 精确测量精确的测量可以有效降低钢材的浪费。

在加工钢材时,应使用准确、可靠的测量工具和方法,避免过度裕量或不足裕量的情况发生。

3.2 精细化加工在进行钢材加工过程中,采用精细化加工技术也是节约钢材的一项重要措施。

精细化加工可以提高钢材的利用率,并减少废料的产生。

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避免材料的浪费。

4. 施工管理4.1 预制装配采用预制装配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钢材的使用量。

预制装配可以在工厂中进行,减少施工现场的加工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钢材的浪费。

4.2 精细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精细施工管理也是节约钢材的重要手段。

精细施工包括准确的测量、精密的组装以及优化的施工工艺。

通过精细施工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钢材的使用量,并确保工程质量。

5. 废料回收与再利用废料回收与再利用是实现钢材节约的重要途径。

可以将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回收,以减少浪费。

回收后的废料可以进行再利用,例如用于其他工程,或者进行再加工制造成其他产品。

6. 结论钢材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但其资源有限。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节约钢材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小议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降低含钢量

小议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降低含钢量

小议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降低含钢量
摘要: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从技术方面、材料方面、人力系统方面、经济方面以及施工进度方面进行控制,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及优秀的设计师,对建筑产品多方案优化设计,在确保建筑物安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地选择建筑材料,在设计过程中,多方面进行控制结构构造,降低结构钢筋含量。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含钢量;主要因素
引言
我们的世界正在进入绿色的低碳经济时代,它不仅是本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环境革命,而且也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发展能力变革。

我们的国家正在倡导绿色节能建筑,要求在设计工作中贯彻执行控制成本、降低造价、节约能源的指导思想。

统计资料表明,目前的土地价格持续增长,土地成本相对增加,那就要求在单体建筑物的成本控制方面多下工夫,来控制建筑的单方造价,将单体建筑物的优化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等方面作为控制成本的重点。

设计阶段是决定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效果的关键阶段,工程设计是影响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建筑单方造价中结构主体部分约占总造价的50%~70%,结构主体造价中钢筋与混凝土的用量占主要部分,而钢筋的价格比混凝土的价格高较多,故结构含钢量的高低成为影响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结构设计是建筑设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同样的建筑物。

不同的结构设计师对含钢量的要求不同。

钢筋是比较贵重的建筑材料之一,。

建筑钢筋节省方案

建筑钢筋节省方案

建筑钢筋节省方案建筑钢筋是建筑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它能够提供必要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然而,钢筋的使用也是建筑工程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节约钢筋成为了不少施工方面关注的一个问题。

首先,要实现钢筋的节约可以从设计方面入手。

在进行设计时,可以通过优化结构形式,改善结构布局、减小跨度等方式来减少钢筋的使用量。

例如,通过采用剪力墙、框架结构等能够提供较大稳定性的结构形式,可以减少钢筋的使用量。

此外,还可以适当增加柱子的截面尺寸,提高其承载能力,以减少梁和板中钢筋的使用量。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结构优化,可以有效减少钢筋的消耗。

其次,施工过程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节约钢筋的使用。

一方面,可以优化施工工艺和方法,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对钢筋的浪费。

在钢筋连接和绑扎过程中,可以采用更加先进、高效的工艺和设备,减少钢筋的浪费。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施工组织和管理,合理安排材料的进场和使用,及时储存和保管好钢筋,避免损坏和浪费。

同时,对于废弃的钢筋材料,也可以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回收。

在拆除、改造工程中产生的废弃钢筋可以进行分类收集,并通过钢筋回收商进行回收。

回收利用旧钢筋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还可以节约成本,降低建筑工程的总投资。

此外,在钢筋的选型和使用过程中,也可以考虑采用高强度的钢筋材料来替代传统的普通钢筋。

高强度钢筋在强度和韧性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相同的强度要求下可以减少钢筋的直径和数量,从而达到节约钢筋的目的。

综上所述,建筑钢筋节省方案可以从设计、施工和材料三个方面入手。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优化施工工艺和设备、加强材料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合理利用废弃钢筋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钢筋的使用量,实现钢筋的节约。

这不仅可以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还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优化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行业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这些节约方案,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结构设计中含钢量的控制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中含钢量的控制措施

验收管理
严格进行结构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及时整改,确保结构安全。
材料选用与采购管理
材料选用
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选用合适的钢筋材料,如HRB400E、 HRB500E等高强度钢筋。
采购管理
建立规范的采购流程,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钢筋质量和供 应及时。
库存管理
合理安排钢筋库存,避免积压和浪费,降低库存成本。
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未来建筑结构 设计中将有更多选择,含钢量控制将更加灵活和 多样化。
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建筑结 构设计的精度和效率,有助于实现更严格的含钢 量控制。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含钢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本研究通过提出一系列含钢量控制措施,有 效地降低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含钢量,提高了 建筑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精细化设计
通过精细化设计,减少不必要的构件和连接,从而降低含钢量。
标准化和模块化
采用标准化的构件和连接方式,提高施工效率,同时降低含钢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3
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普及,未 来建筑结构设计中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含钢 量控制将更加严格。
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
加强实践应用研究
应加强含钢量控制措施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以验证其实际效果和 经济效益。
探索新的优化技术
可以探索新的结构优化技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含钢量控制的效果, 为建筑结构设计提供更加经济、环保的方案。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结构优化设计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本研究成功地减少了 钢材的使用量,同时保持了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浅谈降低结构钢筋含钢量的方法

浅谈降低结构钢筋含钢量的方法
维普资讯
20 年第 0 08 6期 ( 总第 9 7期)
Hale Waihona Puke 沿 海 企 业 与 科 技
C OAS AL E E RI E D C ENC & T CHN0L T NT RP S S AN S I E E OGY
NO.6 2 0 0 .0 8
控制以下要点 :
( ) 一 建筑平面布置上力求方正 尽量避免出现平面不规则 ,这就可以少布置
钢筋的用钢量有很大的帮助。
( ) 二 柱网尺寸布置 要合理 柱网大则楼盖用钢量增多 , 柱网小则柱子构件 或不需要布置抗扭构 件来 降低钢筋 的使 用量 ; 控 的用钢量增加 ,这需要结构工程师根据建筑的实
C muaieyNO.7 u lt l v 9
浅谈 降低结构钢筋含钢量 的方法
阙光 奇
[ 摘

要 ] 文章探 讨结构设 计工程师在 面对“ 限额设计” 的要求 时, 在满足规 范要 求的前提 下降低 结构钢筋含钢量的
些 方 法。
[ 关键词 ] 结构钢筋 ; 钢量 ; 含 限额设 计: 结构布置 : 构件设计 [ 作者简介 ] 阙光奇 , 南宁市建筑设计院助理工程师 , 究方 向: 研 结构工程 。 西 广 [ 中图分类号 ] U5 132 T 1、 + [ 文献标识码 ] A 南宁 。30 2 5 0 2 [ 文章编号 ] 0 7 7 2 ( 0 8 0 — 0 9 0 0 10 — 7 32 0 )6 0 5 — 0 2
为 了提 高在 竞争 激烈 的设 计市 场 中的竞争 制平面长宽 比。平面长宽 比较大的建筑物 , 由于两 力。 响应国家建设节能 、 节约 型社会 的要 求 ,限额 主轴方 向的整体 刚度相差甚远 , “ 在水平力作用下 , 设计”这个课题不可避免地摆在结构设计工程师 两向构件受力 的不均匀性造成配筋不均 ,增加钢 的面前 。所谓 “ 限额设计 ” 就是按批准 的投资估算 筋用量。房间( 板块) 分隔不要相差太大, 相邻板块

浅谈结构设计如何降低含钢量

浅谈结构设计如何降低含钢量

浅谈结构设计如何降低含钢量摘要:从各方面对结构用钢量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阐述,并对控制用钢量的一些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结构设计降低含钢量1 前言近些年来,由于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土地价格持续增长,土地成本相对增加,建设投资方及开发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加强了对工程投资的关注和控制,这就需要建设各方从选择材料、施工工艺和设计优化等方面进行减值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是决定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效果的关键阶段,工程设计是影响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结构含钢量的高低成为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

如何在结构设计中有效地控制用钢量,需要我们首先研究影响用钢量的各种因素。

单个建筑物用钢量的多少,从大的方面来说,取决于建筑物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建筑物的建筑方案和结构方案等;从小的方面来说,取决于结构计算假定、荷载取值、墙体材料、结构构造措施、钢筋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等。

2 影响用钢量的因素2.1 自然条件主要由建筑物所属地区决定,包括建筑物所在地的风压、地震作用、场地条件等对结构的影响。

我们知道,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外力,除了结构自重和附加恒活载外,还有地震作用和风荷载等。

处在基本风压较大的地区,尤其对高层建筑而言,由风荷载引起的结构内力增大,使得结构用钢量大,反之则低。

在气候恶劣、温差变化剧烈的地区,为抵抗温度应力,需要增加抗拉性能良好的钢筋,这会引起钢筋量的增加。

建筑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越高,建筑的含钢量就越大。

建筑场地类别及地基承载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的场地类别对地震作用的影响不同,如III类场地与II类相比,场地对地震的放大作用更显著,使结构内力增大15%~25%左右,结构钢筋用量也相对增加;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基础所需底面积相对小,基础混凝土及钢筋用量会减少。

建筑场地土质差,浅层土承载力低,持力层埋深大时,需要采用桩基础或很厚的钢筋混凝土筏板,含钢量较大。

2.2 建筑平面布置及立面造型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相关条文要求可知: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海企业与科技COASTALENTERPRISESANDSCIENCE&TECHNOLOGY2008年第06期(总第97期)NO.06,2008(CumulativelyNO.97)浅谈降低结构钢筋含钢量的方法阙光奇[摘要]文章探讨结构设计工程师在面对“限额设计”的要求时,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降低结构钢筋含钢量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结构钢筋;含钢量;限额设计;结构布置;构件设计[作者简介]阙光奇,南宁市建筑设计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结构工程,广西南宁,530022[中图分类号]TU51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8)06-0059-0002为了提高在竞争激烈的设计市场中的竞争力,响应国家建设节能、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限额设计”这个课题不可避免地摆在结构设计工程师的面前。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

即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行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

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以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

反映到结构设计就是如何控制结构的含钢量。

如何让甲方觉得设计的建筑产品既漂亮又省钱,物超所值;如何以较少的材料去完成建筑物各种功能的要求已成为结构设计工程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笔者在以往的结构设计中对如何降低结构用钢量总结出一些方法,并进行了一些尝试、提出一些观点,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使结构钢筋用量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

一、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阶段,结构设计工程师应尽早参与到方案设计中去,实际上就是从结构专业的角度与建筑设计人员和甲方进行沟通、交流。

从方案设计开始就要在平面布置、立面造型、柱网尺寸等方面提出结构设计工程师的建议和要求,以求在后期的施工图设计中为降低结构用钢量掌握主动权。

这就需要结构设计工程师在积累设计经验的同时要注意培养沟通、说服的能力。

方案设计应该控制以下要点:(一)建筑平面布置上力求方正尽量避免出现平面不规则,这就可以少布置或不需要布置抗扭构件来降低钢筋的使用量;控制平面长宽比。

平面长宽比较大的建筑物,由于两主轴方向的整体刚度相差甚远,在水平力作用下,两向构件受力的不均匀性造成配筋不均,增加钢筋用量。

房间(板块)分隔不要相差太大,相邻板块相差越大会导致计算负筋增大。

(二)建筑物的体型规整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水平承载力沿高度宜均匀变化,层高相差不要太大,避免因为层间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而增加抗侧力构件,从而提高钢筋用量。

(三)立面上尽量少作一些通过钢筋累积起来的复杂构架、外凸较大的线条大样等对抗震及提高承载力没有任何帮助而只会提高钢筋用量的构件建议建筑通过配色或者简约的线条来实现建筑物的美观。

或者通过设计一些二次装修的玻璃幕墙、玻璃顶棚、钢结构网架来完善建筑的功能和保持造型的新颖。

二、结构布置(一)结构选型应根据建筑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使用功能要求合理选择结构体系。

笔者比较过某工程采用一托一的框架托层结构的用钢量比采用二层的框架结构要大,这是因为针对框架托层结构的底框部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有许多的构造要求及计算要求,而上面只是托一层的砖混结构,相对来说做框架托层的经济性就不如做两层框架。

由此可见,合理的结构体系对后期的施工图设计减少钢筋的用钢量有很大的帮助。

(二)柱网尺寸布置要合理柱网大则楼盖用钢量增多,柱网小则柱子构件的用钢量增加,这需要结构工程师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和经验合理布置柱网。

柱网尺寸要均匀,可以使柱、梁、板构件的受力合理,从而降低构件的用钢量。

(三)抗侧力构件的位置要合理抗侧力构件应布置在结构的周边位置,并尽量使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相靠近。

这样可以减少抗侧力构件的数量和结构的抗扭效应,可以使整体结构的用钢量降下来。

(四)梁布置时不必每幅墙下都布置梁有时一些小板块上的隔墙,即使把隔墙荷载等效为板面荷载,其计算结果也是构造配筋。

当板跨小、布梁多时使用钢量肯定会增多,而且可能使楼面荷载多次传递,造成受力不合理。

三、构件设计当我们不能通过个人魅力来说服建筑设计师和甲方从方案设计方面来实现降低钢筋含量的目的时,只能抠一点,即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精打细算来实现控制用钢量的目标。

下面就浅谈一下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降低结构设计中钢筋含量的一些可行的方法。

(一)板1.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3.1与5.3.2条规定,板块可以使用塑性理论来计算,同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或采取有效措施。

根据笔者运用PKPM软件对板配筋结果对比显示,双向板用塑性理论计算得到的配筋结果比用弹性理论计算得到的配筋结果少30%左右。

至于大家担心使用塑性理论计算降低配筋后会对板块的裂缝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在这里引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算例》一书第191页的一段话:“在民用建筑中,楼层的现浇楼板,大多数为双向板。

其计算方法,主要有弹性方法及塑性方法两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习惯采用塑性方法计算,至今已有50年历史,尚未发现有因按塑性方法设计而发生安全问题。

至于近来常发现的楼板裂缝问题,原因众多,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等等,皆可能导致楼板开裂。

我们认为,计算方法不是楼板裂缝的原因。

”所以,笔者在一些非住宅工程中尝试采用塑性理论计算板的配筋,然后根据建筑不同使用功能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

工程实践证明,即使采用塑性理论对板进行计算,并没有出现因按塑性方法设计而发生裂缝等安全问题。

2.现浇板应做成双向板,双向板相对单向板要经济。

按PKPM计算模型板边跨采用简支计算,配筋结构为0,即构造配筋,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1.7条可以布置Ф8@200的构造钢筋,而不是采用最小配筋率得到的配筋。

PKPM成图也是如此,单向板非受力边亦需要配置Ф8@200的构造钢筋,造成浪费,这样也可以节约一点板的钢筋用量。

3.合理控制现浇板的厚度。

在满足最小板厚的前提下,现浇板厚度的取值应使板的配筋由内力控制而非构造配筋,对于由于板厚小而板中穿管线可能会出现现浇板裂缝的问题,可以通过构造措施和水电专业的配合来减少其负面影响。

4.合理选择楼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强度等级低则构造配筋就小,反之则大。

(二)梁1.梁计算参数的取值上弯矩放大系数及配筋放大系数取1.0,楼面本身荷载和梁荷均已经乘以大于1的分项系数,梁计算中即使不放大也已经存在安全储备,没有必要再对弯矩放大系数及配筋放大系数进行放大;在后期施工图设计时再针对薄弱的部分比如悬挑梁等进行适当的放大,提高其安全储备。

2.梁的归并系数要取小,否则通过归并后虽然减少了结构的工作量,但梁配筋就会增加。

3.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3.4条计算时考虑梁柱节点刚域作用,可以降低梁的配筋1~2。

4.砖混结构的悬挑梁锚固段箍筋不加密也可以节省悬挑梁近1/3的箍筋。

悬挑梁的负筋没有必要通长设置,只要伸入墙内的锚固段满足规范要求的锚固长度即可,里面就可以采用构造配置顶面钢筋。

5.合理设计梁截面。

尽量避免梁宽≥350,否则箍筋按构造须采用4肢箍,造成箍筋用量增加。

增加梁高可以降低梁面及梁底的配筋量,但箍筋量也有所增加。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3.3条规定,尽量避免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2%,从而造成箍筋用量增加。

(三)柱、墙1.柱墙部分要减小柱子和墙的刚度,可以降低吸收的地震力,减少配筋。

结构设计的具体操作就是合理地确定墙柱截面: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从严控制柱子的轴压比,在满足上下刚度比与位移比的前提下缩小柱截面。

抗震墙如能合理地布置、截面合理取值,其配筋多半不是内力控制配筋而是构造配筋,这样其节点区主筋、箍筋以及墙段的水平分布筋的(下转第58页)四、结语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所制备样品的磁性能,确定了SrNdxFe12-xO19磁体制备的较优条件:1.450℃预烧能提高样品综合磁性能。

2.B烧结工艺条件即450℃预烧2小时,在800℃保温2小时,900℃保温2小时退火处理可得各项磁性能较满意样品。

3.1wt%的PVA用量可制得磁性能较好的样品,其用量不宜过高。

4.随钕掺杂量x增加,剩磁Br、磁感矫顽力Hcb、磁能积(BH)max均先升高后降低,在x=0.4处出现最大值;内禀矫顽力Hcj随x的增大单调增加。

由于实验条件有限,未能直接测定粉体样品的磁性能,而需制成烧结磁体。

在此过程中,模压成型时,没有加成型磁场;烧结时,晶粒会结晶粗大等。

这些因素导致本实验样品剩磁Br、磁能积(BH)max与文献报道比较,存在一定差距。

所以本文测量数据只能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比较分析,定性地说明了制备工艺及钕掺杂对SrNdxFe12-xO19磁体的影响。

[参考文献][1]钟润牙,王皓,张金咏,傅正义.自蔓延高温合成锶铁氧体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6(7).[2]方庆清,焦永芳,李锐,汪金芝,陈辉.单轴M型SrFe12-xCrxO19超细粒子结构与磁性研究[J].物理学报,2005,54(4).[3]CMFang,FKools,RMetselaar,GdeWithandRAdeGroot.MagneticandelectronicpropertiesofstrontiumhexaferriteSrFe12O19fromfirst-principlescalculations.Journalofphysics:CondensedMatter,2003,15.[4]王春兰.大力发展高档永磁铁氧体材料[J].矿冶,1999,8(2).[5]张密林,周铭,辛艳凤,景晓燕.柠檬酸法合成SrFe12O19超微粉末[J].硅酸盐学报,1996,24(6).[6]WeiZhong,WeipingDing,NingZhang,JiangmingHong,QijieYanandYouweiDu.KeystepinsynthesisofultrafineBaFe12O19bysol-geltechnique[J].Magn.Magn.Mater.1997,168(1/2).[7]李垚,赵九蓬.自蔓延高温合成Ni0.35Zn0.65Fe2O4粉体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0,28(5).[8]岳丽华,李垚,韩杰才,赫晓东,姜久兴.自蔓延高温合成镍铜锌铁氧体粉体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4,12(2).(上接第60页)配筋率都按规范规定的最小配筋率配置。

2.尽量使梁对柱中布置,这样可以减少柱子的偏心,也就减少了柱子的纵筋量。

(四)基础基础是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基础造价占整个工程造价很大一部分,基础的节省将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多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