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7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核心目标课标要求核心提要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思维导学课堂突破合作探究两宋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民族政权并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勇敢善战,明达世务,916年登基称皇帝,立国号“契丹”,建立“大契丹国”,创立契丹文字。
材料二1038年,他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
材料三他是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他就是宋太祖。
材料四见下图请回答:(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中所述人物的姓名。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中人物的共同点。
(3)北宋和辽、西夏都曾发生多次战争,最终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的?产生了什么影响?(4)辽、宋、夏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即时训练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的是()A.耶律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匡胤2.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北宋宰相是()A.秦桧B.寇准C.耶律阿保机D.岳飞3.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A.党项族B.契丹族C.蒙古族D.女真族4.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和议()A.金B.西夏C.辽D.蒙古5.某历史兴趣小组对宋辽之间、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了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战争的状态B.宋王朝要交纳岁币C.导致北宋的灭亡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课后作业基础过关1.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小说中主要人物之一。
在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A.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C.元昊D.耶律德光2.观察下图《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契丹族建立的政权都城所在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13.《宋史·夏国传》记载:“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
人教版七下语文导学案7邓稼先

六、归纳小结
初二语文学案
班级:姓名:
时间
周节
课题
7邓稼先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2.熟悉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体会文中所饱含的深情;
3.学习邓稼先舍身为国、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人格。
重点
积累词语,掌握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难点
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体会文中所饱含的深情;
教法
尝试指导/六环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
一、预习新知
1.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2.作者: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4.生字注音:
热泪盈眶_____可歌可泣_____鞠_____躬尽瘁_____彷徨_________
殷_____红鲜_____红
殷_____切鲜_____为人知宰_____割元勋_____诞_____生
开拓_____署_____名挚_____友奠_____基难堪_____
妇孺_____皆知孕_____育签_____字马革_____裹尸
7学案

鸡西市第四中学 2012—2013 下学期初二数学导学案第十四章 实数复习课编制人:庞莉 复核人: 使用时间: 2013年3月 15、18日 编号:07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对本章的知识能得到熟练、巩固,并能灵活地运用实数知识去解决问题。
【思维导航】: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与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求法一样. 实数运算时,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性质等同样适用.【平方根】:1、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则正数x 叫做a2、平方根: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记做3、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数的开方4、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比较:【立方根】:1、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2、一个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整数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实数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几个基本公式:(注意字母a 的取值范围)2)(a = ; 2a == ; 33)(a = ;3a -=二、基础练习,尝试巩固(一)、选择题:1、25的平方根是( ) A 、5 B 、-5 C 、±5 D 、5±2、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2与2)2(- B、 -2与38- C、 -2与21-D、2-与2 3、2)9(-的平方根是x , 64的立方根是y ,则y x +的值为( ) A 、3 B 、7 C 、3或7 D 、1或7 4、当14+a 的值为最小值时,a 的取值为( )A 、-1B 、0C 、41-D 、1 5、16的算术平方根为( )A 、4 B 、4± C 、2 D 、2± 6、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B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C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D 、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7、若a 为实数,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是负数的是( )A 、2a - B 、2)1(+-a C 、2a - D 、)1(+--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的平方根是4± B 、6-表示6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 C 、 任何数都有平方根 D 、2a -一定没有平方根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1)-64的立方根是-4; (2)49的算术平方根是7±; (3)271的立方根为31;(4)41是161的平方根。
人教版7上历史金牌学案

人教版7上历史金牌学案导言:历史是人类思考自身过去、理解现在并预测未来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还揭示了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和悲惨教训。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历史不仅可以增加对历史事件的了解,还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人教版7上历史金牌学案致力于让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本单元以"人类的远古生活"为主题,介绍了人类学、考古学和旧石器时代等概念。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了解人类起源的重要发现和旧石器时代的特征。
同时,通过分析旧石器时代的工具和艺术品,学生可以推测远古人类的生活情况和文化发展。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掌握旧石器时代的特征和重要发现。
3.分析远古人类的生活情况和文化发展。
教学重点:1.了解旧石器时代的特征和重要发现。
2.分析远古人类的生活情况和文化发展。
教学难点:1.理解考古学发现对于人类起源和文化发展的价值。
2.分析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情况。
教学过程:第一课: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1.通过讲解人类学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通过案例分析人类学家对人类起源的研究和发现,引发学生对人类起源的思考。
第二课: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1.通过讲解考古学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通过案例分析考古学家对旧石器时代的研究和发现,引发学生对旧石器时代的思考。
第三课:旧石器时代的特征和重要发现1.通过讲解旧石器时代的特征,引导学生了解旧石器时代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2.通过案例分析旧石器时代的重要发现,如北京人和旧石器艺术品,加深学生对旧石器时代的了解。
第四课:远古人类的生活情况和文化发展1.通过分析旧石器时代的工具、艺术品和遗址,引导学生了解远古人类的生活情况和文化发展。
2.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展示对远古人类生活的理解和推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第7讲 细胞的生命历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第7讲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自主梳理·再夯基础1. (2022·江苏高考仿真模拟调研)小萌同学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其中出现细胞板的是()A BC D2. (2022·江苏高考仿真模拟调研)一种二倍体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显微图像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关于此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含有12个四分体B. 含有12对同源染色体C. 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D.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3. (2022·南京、盐城一模)如图为某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的染色体行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发生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 雌果蝇体内可能发生这种变化C. 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D. 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可产生4种基因型的子细胞4. (2022·苏州期末)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免疫系统中记忆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B. 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缩短是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C. 分化、衰老、凋亡及癌变过程中,细胞内的mRNA种类会发生改变D. 在基因检测时用某种基因作探针,所有细胞中都可检测到该基因5. (2022·盐城时杨中学学情检测)(多选)下图编号①~⑤的图像是显微镜下拍到的某二倍体(2n=24)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A. 细胞图像发生变化的顺序是:①→③→②→⑤→④B. 将捣碎的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碱性染料染色制成临时装片C. 图③中的细胞最多有48个DNA,24条染色体D. 图②③中的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且可以发生基因重组考向引领·核心突破核心考点1综合考查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高考对该热点的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命题方向:1. 结合细胞分化及全能性,考查分析推断能力和生命观念。
九年级历史上学案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九年级历史学科学案课题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学习难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环节一:自主预习基督教的兴起诞生时间诞生地区创立民族定为国教时间意义法兰克王国建立时间建立者所属民族查理曼帝国建立时间建立标志分裂时间产生国家封君与封臣确立时间纽带特点环节二:精讲点拨1.查理为了得到教会的支持,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影响?环节三:合作探究材料一:4世纪起,法兰克人越过莱茵河,进入高卢,不断扩张。
……他在教会及法兰克人、罗马人等的支持下建立法兰克王国……496年,他率领3000名法兰克战士接受洗礼,皈依基督教……—《世界史》材料二: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
……封臣对封君承担许多义务……其一是“效忠”……其二,“帮助”……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世界史》材料三: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是层层分封,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百度探索2.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是在哪一帝国的废墟上建立法兰克王国的?据材料一,指出“他”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封君封臣关系出现的纽带是什么?4.根据材料二和图片内容回答,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有何特点?5.据材料三,试用一句话概括“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环节四:巩固训练6.11世纪时,西欧封建制度已经普遍存在。
这一制度形成的基础是()A.宗法制度B.土地封赐C.宗教改革D.爵位封赐7.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现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这场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A.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 B. 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C. 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D. 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环节五:测试评价8.6世纪欧洲最主要的国家是()A.法兰克王国 B.查里曼帝国 C.英吉利王国 D.意大利9.法兰克王国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下列对于这一制度的表述有误..的是( )A.封臣忠诚封君,封君保护封臣 B.封臣为封君无偿提供兵役、金钱C.封君与封臣之间等级关系严格 D.封臣土地扩张到一定规模可为封君10.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强盛一时,版图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王国。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下册《7 通分的意义和方法》学案

2020年最新北京课改版 学案
7 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项目 内 容
温故
知新
1.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和任意一个自然数(0除外)( ),所得的( )
都是这个数的倍数。
2.思考:因数有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那么两个数的倍数是否有公倍数和最大公倍数呢?
3.教材第72页例题。
分析与解答:要比较哪种颜色的汽车多一些,就是比较310和18的大小。根据分数的( ),
把310和18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首先找出10和8
的公倍数,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作两个分数的分母,10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 ),因为
310=3×410×( )=1240,18=1×58×5=540,1240>540,所以310>1
8
。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把几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
的分数的过程,叫作( )。
5.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7和11 8和16 16和20 12和18
6.通分。
16和14 49和511 58和7
12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020年最新北京课改版 学案
参考答案:
1.相乘 积
2.有公倍数,没有最大公倍数。
3.基本性质 40 4
4.通分
5. 77 16 80 36
6.(答案不唯一)
212 312 4499 4599 1524 14
24
七年历史下学案: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导学案

东山中学 一
“337 高效课堂” “双向五环四维学案” 主备人: 邹平 审核人: 二次备课人: 学与教随笔
我自主
我合作
我展示 学生:
我探究
我快乐 小组: 班级: 七年 班
年级 历史 科 新知理解案
使用时间: 2014.3.12
学习内容:第 7 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唐末印刷术的发展情况,认识了它对世界文明发展贡献。 2、知道火药的发明及其在军事上的最初运用。 3、知道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以及它的设计者李春;了解它的 设计巧妙之处。 ☆自主预学【细心研读,静心思考有收获】 一、雕版印刷术: 1、 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 。 (四大发明: 、 、 、 ) 2、唐代 是现存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记载的雕版印刷品。 二、火药 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最初火药制造的 武器叫“ ”也叫“飞火” 三、赵州桥 1、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2、隋朝 设计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比欧洲早 年。 ☆展示探学【合作交流,对学组学出火花】 (1)为什么赵州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古代桥梁主要有梁桥、拱桥和索桥三种(见每课一得) 。请你找一找、画一画家乡 的桥梁。
A 促进了《金刚经》的流传 B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C 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D 促进了雕刻艺术的发展 2、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 ) A.火箭 B.火枪 C.火炮 D.火机 3、赵州桥从结构上讲是( ) A.双孔石桥 B.双曲拱桥 C.联拱石桥 D.单孔石桥 4、唐朝时,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手工技术是( ) A.制瓷技术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冶铁技术 5、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在: ( ) A.东汉 B.三国 C.隋末 D.唐末 6、恩格斯曾经说“:在 14 世纪初, ( )从( )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 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 ” ( ) A、火药 阿拉伯 B 造纸术 以色列 C 指南针 阿拉伯 D 印刷术 以色列 7、下列哪座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 ) A.赵州桥 B.玉带桥 C.泸定桥 D.灞桥 8、火药的发明者是( ) A.孙思邈 B.李春 C.炼丹家 D.医生 9、 为什么赵州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谈谈你的家乡或国内外其它地区 有哪种桥梁?这些桥梁使用了哪些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 (学科)自主探究学案 内容Unit 4课时 1 年级Grade One 编号 7 主编高一年级组
学习目标:巩固本单元知识。 一. 单项选择 1. ------ How often do you go to the cinema? ------ ,but usually twice a month. A. It all depends B. Have no idea C. As usual D. Not at all 2. The boy that his cock an egg yesterday. A. lied, lay B. lied; laid C. lay; lied D. laid; lain 3. days went by, he didn’t succeed in anything he had planned. A. With B. When C. As D. While 4. It’s accepted that men like playing football more than women. A. especially B. generally C. simply D. totally 5. America was ______ was first called “India” by Columbus. A. that B. where C. what D. the place 6. We suggest that they provide an effective warning systerm to _____ many of the disasters______. A. keep; happening B. prevent; from happening C. stop; from being happened D. prevent; from being happened 7. She felt ______ about her future. A. puzzle B. puzzling C. puzzled D. puzzles 8. The young dancers looked so charming in their beautiful clothes that we took pictures of them. A. many of B. masses of C. the number of D. a large amount of 9. How the big forest fire has remains to be a mystery. A. taken place B. turned up C. broken out D.broken up 10. ------ I’m thinking of the test tomorrow. I’m afraid I can’t pass this time.
------ ! I’m sure you’ll make it. A. Go ahead B. Good luck C. No problem D. Cheer up 11. We must do whatever we can to the river being polluted any more. A. separate B. keep C. prevent D. guard 12. Going on a trip into space must be quite exciting experience. A. / ; the B. the; the C. the; an D./ ; an 13 At last, I made up my mind to speak the truth ______of the whole class. A. in the present B. at the present C. in the presence D.at the presence 14. They had a ______ quarrel and John stormed out. A. violent B. cruel C. strong D. harmful 15. The government has to close those small factories to prevent the water of the river ______. A. polluting B. from polluting C. being polluted D. polluted 16._________come into leaves or bloom is obviously a sign of spring. A.Trees B.The trees C.That trees D.What trees 17.Don’t put the chair too______to the stove.Dry wood_______fire easily,you know. A.close:catches B.near;makes C.closely;takes D.nearly;burns 18.The fire______through the hotel very quickly but everyone was able to get out. A.spread B.got C.1ived D.went 19.At first.1 was not too sure about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the first importance.However,______ I worked it out at last with her help. A.to my joy B.to my disappointment C.in a word D.in other words 20.The supermarket was on fire._____500 people were caught in it,as was reported. A.As many as B.As much as C.As well as D.As far as 21.I hurried to school__________ l wouldn’t be late for class. A.as if B.so that C.now that D.because of 22.Some children shouldn’t be ______ from school although they dislike studying. A.suffered B.removed C.prevented D.protected 23.What worried the child most was_______to visit his mother in the hospital. A.his not allowing B.his not being allowed C.not his allowing D.not his being allowed 24._____you’we passed the test,you can drive a car on your own.But you still should be careful. A.Even if B.However C.Now that D.Unless 25.I forgive him,for I believe he will realize my kindness________I’11 just wait for that moment. A.of course B.in fact C.after all D.in time 二.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The house next door had been empty for so long that we had quite forgotten what it was to have neighbors.One day,ll_,a great furniture lorry drew up near our front gate and in a short time,all kinds of fumiture were l 2 0n the pavement.A small car arrived,out of which came seven people:a man,a woman and five children of l3 ages.The children hurried out and began laughing l4 as the whole family moved into the house·Windows were l5 open;furniture was put into l6;and little faces looked curiously at us over the fence and disappeared. It was our first l 7 to the Robinsons. Though we became firm l 8 with our new neighbors,we often had causes to be made angry by them.Our garden became an unsafe place;little boys l9 as cowboys or Indians would jump up from bushes behind,20 wooden guns at us and 2 1 us to put our hands up.Sometimes our lives were 22; at others,we were killed with a 23 “Bang! Bang!”Even more dangerous were the arrows that occasionally came sailing _24_the garden fence. But we did not 25 go in fear for our lives.The Robinsons were friendlv and helpful and when we left for the holidays,we knew we had nothing to fear 26 0ur neighbors were around. We understood what it was like to have 27 in the lon9, friendless winter evenings 28 Mr Robinson would 29 in for a cup of tea and chat;or when Mr Robinson would 30 0ver the fence and talk endlessly with my father about gardening problems. 11.A.but B.therefore C.however D.strangely 12.A.unloaded B.removed C.1oaded D.destroyed 13.A.the same B.various C.young D.middle 14.A.delightedly B.sadly C.astonishingly D.frighteningly 15.A.broken B.kicked C.forced D.pushed 16.A.place B.room C.order D.use 17.A.management B.introduction C.interview D.arrangement 1 8.A.enemies B.strangers C.friends D.relatives 19.A.1ooking B.pretending C.dressed D.worn 20.A.throw B.put C.fire D.point 21.A.ask B.order C.make D.1ead 22.A.saved B.wasted C.devoted D.spared 23.A.soft B.sharp C.funny D.slow 24.A.on B.thwugh C.over D.across 25.A.always B.ever C.sometimes D.then 26.A.unless B.though C.so long as D.even if 27.A.fun B.cheers C.discussions D.company 28.A.while B.when C.as D.since 29.A.drop B.slip C.jump D.break 30.A.climb B.fall C.1ean D.1ie 三.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