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GCT真题语文
2008高考试题及答案

2008高考试题及答案2008年高考试题及答案一、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瑶池,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信可乐也。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属:______(2)胜:______2.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属予作文以记之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 然则北通巫峡D. 观行天下之民3.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5.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6-10题。
《我的母亲》(节选)老舍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没有文化,但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她总是默默地为我们做很多事情,从不抱怨。
在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总是想方设法让我们吃饱穿暖。
她自己却常常吃不饱,但她从不在我们面前表现出来。
6.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的哪些感情?7. 根据文中内容,描述作者母亲的性格特点。
8.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了母亲的善良?9. 文中“她自己却常常吃不饱”这句话反映了母亲怎样的精神?10. 你认为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主题?二、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质数?A. 4B. 9C. 13D. 162. 一个数的60%加上它的20%等于这个数的多少?A. 80%B. 70%C. 90%D. 100%(二)填空题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cm,宽是长的一半,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4. 如果一个数除以3的余数是2,除以5的余数是1,那么这个数最小是______。
(重庆市)2008年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题卷语文试题卷共8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许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10题时,必须使用28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案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对峙.zhì犒.劳kào追本溯.源sù蓦.然回首mòB.侥.幸jiào 浇.水jiāo 不屈不挠.náo骁.勇善战xiāoC.监察.chá趁.机chèn披荆.斩棘jīng脸色刷.白shuàD.刹.那chà切.磋qiè正当.防卫dāng姗.姗来迟sh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朝廷调济贸然行事瞑顽不化B.惦量修炼生灵涂炭不假思索C.斑斓法碣如法炮制严惩不贷D.松驰困扰歪门邪道砰然心动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策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赢政上钩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看见时奉献的礼品。
B.有关部门整锐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会到了自己酿造苦酒。
C.文化领袖的形成,不只需要本人的天赋和努力,还需要一个让公众认同的过程。
任凭..一两件事,不足积累起文化领袖所需的声望。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相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2008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8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及答案2008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大学语文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先秦诸子中,主张自然无为的是()A.孔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2.《谏逐客书》选自()A.《史记》B.《战国策》C.《国语》D.《汉书》3.《张中丞传后叙》中张巡、许远所守之城是指()A.汴州B.睢阳C.徐州D.和州4.《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之道讽刺了封建官吏()A.横征暴敛B.草菅人命C.好烦其令D.贪赃枉法5. 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A.杜甫B.李白C.韩愈6.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提出的文艺思想()A.陈言务去B.穷而后工C.气盛言宜D.胸有成竹7.“易安居士”指的是()A.李清照B.姜夔C.苏轼D.欧阳修8.《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最突出的语言特色是()A.慷慨激昂B.严谨犀利C.明白晓畅D.优美雅致9.一下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A.关汉卿B.马致远C.张养浩D.白朴10.清代成就最高的长篇讽刺小说是()A.《金瓶梅》B.《聊斋志异》C.《儒林外史》D.《西游记》1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A.《阿Q精神》B.《狂人日记》C.《沉沦》12.鲁迅《灯下漫笔》中所谓的“第三样时代”是()A.汉族发达时期B.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C.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D.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13.在新诗创作中,提出“三美”主张的是()A.冯至B.刘半农C.胡适D.闻一多14.以下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A.徐志摩B.朱自清C.丁玲D.巴金15.采用倒叙方式,并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互叙述的小说是()A.《苦恼》B.《宝玉挨打》C.《米龙老爹》D.《婴宁》二、多项选择题16.下列作品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有()A.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白居易《长恨歌》C.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D.马致远《天净沙·秋思》E.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7.《答司马谏议书》中司马光强加于王安石的罪名有()A.征利B.拒谏C.生事D.侵官E.致怨18.郁达夫《故都的秋》描写北国之秋的景物有()A.槐树B.菊花C.秋蝉D.秋雨E.枣树19.一下作品属于法国作家创作的有()A.《米龙老爹》B.《红与黑》C.《苦恼》D.《论学问》E.《麦琪的礼物》20.下列句中“且”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A.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B.言足以是且.非邪C.人相食且.尽D.人习于苟且.非一日E.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三、填空题21.万里悲秋常作客,。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作家是【】A. 柳宗元B. 韩愈C. 欧阳修D. 王安石【正确答案】D第2题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提到的罗素是【】A. 英国哲学家B. 英国文学家C. 美国哲学家D. 法国哲学家【正确答案】A第3题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A. 夸张B. 拟人C. 比喻D. 叠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声声慢》中的9组叠字,不仅表现出作者出色的语言技巧,而且还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国破家亡之痛。
第4题在《宝玉挨打》中,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的人是【】A. 黛玉B. 王熙凤C. 宝钗D. 袭人【正确答案】C第5题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出自【】A.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 《天净沙》(秋思)C.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D. 《声声慢》(寻寻觅觅)【正确答案】B第6题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A. 演绎论证B. 类比论证C. 归纳论证D. 对比论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比较论证分为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
第7题下列作品中同属叙事诗的一组是【】A. 曹操《短歌行》、《诗经·氓》B. 陶渊明《饮酒》、《汉乐府·陌上桑》C. 《汉乐府·陌上桑》、《诗经·氓》D. 白居易《杜陵叟》、《楚辞·国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短歌行》是乐府诗,《饮酒》是田园诗,《杜陵叟》也是乐府诗,《国殇》是一首挽歌。
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识别/博闻强识模仿/装模作样剥削/生吞活剥B.朝圣/朝令夕改提防/提心吊胆绿茵/绿林好汉C.箴言/缄默无言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D.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2008高考(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及答案(贵州、黑龙江、吉林、云南、甘肃、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第12页。
共150分钟。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迸.发(bìng)不屈不挠.(ráo)怆.然(chuàng)婀.娜多姿(ē)B.跻.身(jī)岿.然不动(kuī)女娲.(wō)谆.谆教导(zhūn)C.恫吓.(xià)病入膏肓.(huāng)浣.衣(huàn)神情尴尬.(gà)D.粗糙.(cāo)徘徊.观望(huái)糟粕.(pò)锲.而不舍(qiâ)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都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08年GCT语文单选专项模拟题

08年GCT语文单选专项模拟题(一)1.对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外埠(bù)物阜民丰(fù)出访(fǎng)茶坊酒肆(fāng)B.暂时(zhàn)崭露头角(zhǎn)气氛(fēn)纷至沓来(fēn)C.条幅(fǔ)万方辐辏(fú)咀嚼(jǔ)风雨无阻(z ǔ)D.勾当(gòu)钩心斗角(gōu)禁止(jǐn)噤若寒蝉(jìn)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雨果是世界人民喜爱的作家,也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作家,但因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人们只能对他敬而远之了。
B.生活本身就是五花八门的矛盾集合,人们对生活的解释完全是各抒己见。
C.人来到人世,并不是为了在无所事事中度过黯淡无光的一生,而是为了从事伟大而壮丽的事业。
D.将龟龙作为偶像,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而这两种观念为汉族人兼容并包,是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的绝句《望天门山》,杜甫的律诗《春夜喜雨》,白居易的词《忆江南》都充满了对现实生活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B.《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诗歌的先河,其后主要的现实主义诗人有杜甫、白居易和陆游,他们使现实主义诗歌得以继承和发扬。
C.十九世纪世界文坛上涌现了许多有才华的作家,如英国的狄更斯、丹麦的安徒生、法国的雨果等。
D.现代文学作品中反映旧中国劳动人民遭受压迫与剥削的痛苦生活的小说有《祝福》《包身工》《骆驼祥子》等。
4. 在下列选项中,采用多党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有A.加拿大、荷兰、意大利B.澳大利亚、比利时、西班牙C.英国、荷兰、澳大利亚D.丹麦、比利时、西班牙6.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条件日渐频繁。
据世界气象组织2002年3月份发布的2001年世界气候公报,2001年世界气候异常,气温升高,飓风频繁、暴雨成灾、干旱严重,为历史所罕见。
从哲学的角度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频率增大了B.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预防和避免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C.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时都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D.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活动中,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加大了对自然的破坏和摄取7. 名列全球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公司由于出具虚假的会计报告,其信誉严重受损,并被美国司法部提出指控,面临着倒闭的命运。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Ⅱ)

200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Ⅱ)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迸发(bâng)不掘不挠(ráo)怆然(chuàng)婀娜多姿(ē)。
B.跻身(jī)岿然不动(kuī)女娲(wō)谆谆教导(zhūn)C.恫吓(xià)病入膏肓(huāng)浣衣(huàn)神情尴尬(gà)D.粗糙(cāo)徘徊观望()糟粕(pò)锲而不舍(qiâ)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产跟他嘻嘻哈俣,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铁路客车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
,,,,。
列车防火系统也很先进,重要设施都附有防火装置①并与地面通讯,实现地面对列车的监控②能实现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控制③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动车组即可自动减速或停车④同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故障诊断⑤无需人为干预A.②①⑤④③ B.②④①③⑤ C.⑤④③②① D.⑤④①③②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GCT真题A卷-语言表达能力测试
第一部分 语言表达能力测试 (50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宦官 豢养 盥洗 患得患失 风云变幻 B.莅临 乖戾 官吏 呕心沥血 不寒而栗 C. 翌日 对弈 肄业 苦心孤诣 雄关险隘 D.羡慕 汗腺 霰弹 谄媚阿谀 借花献佛 2.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义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沽名钓誉 徒有虚名 不可名状 B.栉风沐雨 风声鹤唳 移风易俗 C. 横生枝节 起死回生 无中生有 D.动人心弦 兴师动众 动辄得咎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长达两个小时的淡心会,积存于代表们心中的疑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除。 B. 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原材料的消耗比过去节省了将近一倍。 C. 当地教育部门采取各种办法,努力培养和提高中学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D.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对公众开放,为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4. 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老张也喜欢到公园里去打太极拳。 B.他连你都不认识,又怎么会认识我呢? C.他抬头一看,发现那幅画上头有一只苍蝇。 D. 辩论赛上,正方对反方的反驳是有充分准备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生命如风,创造着春的精致;生命如月,辉映着夏的清凉;生命如水,荡涤着秋的萧瑟;生命如云,浮掠着冬的悲伤。 B.那些细碎的往事,当时只是寻常,如今却全变成钻石一样晶莹纯粹的回忆。 C.清晨,迎着朝阳,红领巾们带着小树苗去参加植树活动了。 D.儿子是箭,父亲是弓,要想把箭射得更远,父亲的背便愈弓。 6.下列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元代王实甫的传奇剧《西厢记》,描写书生张珙和相国小姐崔莺莺从相爱到结合的曲折过程,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B.秦末战乱,刘邦于公元前206年攻占秦都咸阳,废除秦朝的严刑峻法,召集关中父老宣布法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称“约法三章”。 C.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贵族青年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所谓“多余人”的形象。 D.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新月诗派”的骨干,有《猛虎集》、《志摩的诗》等诗集。 7.“天才并不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光,但他有一个能聚集光至燃点的特殊透镜。”这句话的意思是 A.天才之为天才,并非由于他才华出众,而在于他善于发挥别人没有的特长。 B.天才之为天才,并非由于他有多种才能,而在于他能综合发挥这些才能。 C.天才之为天才,并非由于他比别人有更多才能,而在于他能集中发挥这些才能。 D.天才之为天才,并非由于他的才华有更多光芒,而在于他能逐渐发挥这些光芒的能量。 8.火车票上有“限乘当日当次车,在x日内到有效”的说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X日内乘车,X口内到达有效 B.若不乘当次车,当日到达也无效 C.可以在第X日乘车,当日到达有效 D.限乘当日当次车,若中途下车,X日内到达有效 9.宋代朱熹主张读书要善于“涵泳”,强调读书“须是踏翻了船,通身都在那水中”。下列朱熹关于读书的说法,与该句修辞方式完全不同的是 A.读书要须耐烦,譬如煎药,初煎时,须猛着火;待滚了,却退着,以慢火养之。 B.读书者当将此身葬在此书中,行住坐卧,念念在此,誓以必晓彻为期。 C.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切己体察。 D.凡看书,须如人受词讼,听其说尽,然后方可决断。 10.“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后“始作俑者”成为常用成语。下列正确使用这个成语的一句是 A.《镜花缘》第七十九回:“你要提起‘左手如托泰山’这句,真是害人不浅!当日不知那个始作俑者,忽然用了‘托’字,初学不知,往往弄成大病,实实可恨!” B.如果把1982年《浙江青年》杂志社举办的“全国青年钢笔字比赛”作为硬笔书法比赛的始作俑者,那么这个比赛从创立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了。 C.建议刘备联合孙权的,是鲁肃;说服孙权联合刘备的,也是鲁肃。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也是孙刘联盟的第一功臣。 D.南宋思想家朱熹对《礼记.大学》的“格物致知”命题作了系统的闸释和论述,可以说他是儒家这一认识论思想的始作俑者。 11.《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下列事项中,需要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 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二以上的业主同意才能通过的是 A.选举业主委员会 B.使用建筑物的维修资金 C.选聘物业服务企业 D.制定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13.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价值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新增价值的总和。下列关于GDP与GNP的表述,错误的是 A.GDP和GNP的计算没有考虑资源消耗和环境消耗。 B.GDP强调获得的原始收入,GNP则强调创造的增加值。 C.中国企业在国外经营创造的增加值收入应计算在中国的GNP中。 D.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全部最终成果应该计算在中国的GNP中。 14.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 地震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划分,它与地震释放 出来的能量大小相关。而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下列说 法中,错误的是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B.“里氏8级”指的是地震震级 C.一般地说,离震中越近,地震震级越大 D.同一次地震中,在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可能不同 15.奥运会的比赛实况及新闻报道是通过卫星传送到世界各地的电视台,电视台再通过无线 传播或有线传播将信号发送出去,而有线传播是通过光导纤维通信来实现的,它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将大量信息高速传输。光线由折射率大的介质进入折射率小的介质 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若采用的光导纤维是由内芯和包层介质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芯和包层折射率相同,且折射率都大。 B.内芯和包层折射率相同,且折射率都小。 C.内芯和包层折射率不同,包层折射率较大。 D.内芯和包层折射率不同,包层折射率较小。
二、填空题 16.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盼词语。 ①贪污腐败之所以为人_________,是因为它违背人类的基本道德准则。 ②经过大家的劝解,他心中的不快不久便_________而释。 ③虽是好友,但吵过几次架后,感情也就慢慢地_________了。 A.不齿焕然淡泊 B.不耻焕然淡薄 C.不耻涣然淡泊 D.不齿涣然淡薄 17.在下面文字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___我是画家,无疑我会努力把我心灵活跃时的幻象描绘出来,_________画 笔不是我能使唤的工具。我有的只是字句和韵律,_________我也没有学会用它们写出力作。_________,就像第一次用画箱的年轻人那样,我整 天用我青春的色彩来涂抹缤纷的幻想。 A.即使 尽管 而且 固然 B.如果 但是 甚至 同然 C.如果 但是 而且 可是 D. 即使 尽管 甚至 可是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段话。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堂皇的口号,不是一曲浪漫的旋律。它需要直面更多的难题,_________。 A.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B.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 C.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 D.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 19.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标点符号。 换言之_______电子媒介系统正在长驱直人_______围绕书写文化创立的媒介系统显露出溃退的迹象_______许多文化人士已经在公开场合重提这样的论断_______书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20.依据对仗原则,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一句。 掬水月在手,_______。 A.山色有无中 B.人迹板桥霜 C.弄花香满衣 D.竹露滴清响 21.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人正确的词语。 ①我们建没和谐社会,需要——的情怀。 ②像这样苛捐杂税有增无已,长此下去,_______了。 ③这地方果然山明水秀、_______。 A.民胞物与 民不堪命 民康物阜 B.民不堪命 民胞物与 民康物阜 C.民康物阜 民胞物与 民不堪命 D.民胞物与 民康物阜 民不堪命 22.十八世纪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二十四岁时创作的描写爱情的书信体小说_______, 曾对我国“五四”新文学产生过很大影响。 A.《阴谋与爱情》 B.《浮士德》 C.《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