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环境化学简化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水环境化学》课件

水环境化学的重要性 和应用
水环境化学对于保护水资 源、维护环境、促进可持 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单位体Fra bibliotek溶液中 最多能溶解多少物质,它是 表征物质在水中溶解程度的 重要参数。
离子强度
水中的离子强度是所有阴离 子和阳离子的浓度之和和它 们的电荷平方和之比的平方 根。
pH值
水环境监测方法
通过水质监测,及时发现水体 污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技术 措施来防治和修复水体污染。
水环境化学的未来
1 水环境化学的发展趋势
未来水环境化学将逐渐转向绿色、可持续和低碳化发展。
2 水环境化学的应用前景
水环境化学需求将继续增长,未来将更多地应用于水资源保护、净化和开发领域。
3 水环境化学的挑战与机遇
水环境化学
水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之一,水环境化学是研究水体的化学性质、污染及 其净化和水质监测的学科。
水环境化学简介
什么是水环境化学?
水环境化学是研究水及其 体系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 中的各种过程所涉及到的 化学现象的学科。
水环境化学的研究对 象和内容
研究水环境中各种物质的 迁移、转化和去除,以及 不同水环境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
3
物理污染物
有些物理污染物如悬浮物、浮游生物、颗粒物或沉积物都会影响水的质量和可用性。
水的净化与处理
常见水污染物的去除方法
颗粒物、悬浮物主要通过过滤 和沉淀去除,生物污染物主要 通过消毒去除,化学污染物主 要依靠氧化、还原、沉淀和离 子交换等方法除去。
常见水处理技术及其原理
如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反渗 透等技术,利用技术手段将水 中的污染物清除或降低到符合 生产和生活需求的标准。
第水环境化学(共10张PPT)

水环境中污染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两大类:
cp—单位溶液理体积论上颗,粒物即的浓非度k离g/L子; 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
有机质中,并经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
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分配系数。
第5页,共10页。
▪实际上,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沉积物)中的吸着存在着二种主要机
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集和生物降 解作用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第4页,共10页。
二、分配作用
1.分配理论
▪近20年来,国际上对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分配理论开展了
使得pH降低,一般伴随E降低,pH会降低,酸性增强,金属溶解,酸性增强情况下,金属Hg容易甲基化;
②靠吸范附 德作华用力,,广即后在者泛非则研极是性各究有种机化。溶学剂键结中力果,如土氢均壤键矿、表物离明质子对偶,有极机键颗化、合配粒物位物的键表及(面π沉键吸作积附用作物的用结或或果于。土土壤壤矿物)从质对水有机中化合吸物的表面吸附作用,前者主要
cT = cs·cp+cw 式中:cT—单位溶液体积内颗粒物上和水中有机毒物质量的总和ug / L;
cs—有机毒物在颗粒物上的平衡浓度,ug/kg;
cp—单位溶液体积上颗粒物的浓度kg/L;
cw—有机毒物在水中的平衡浓度,ug/L。
此时水中有机物的浓度(cw)为:cw =cT / (Kp cp十1)
第7页,共10页。
▪一般吸附固相中含有有机碳(有机碳多,则Kp大),为了在类型各异组分复 杂的沉积物或土壤之间找到表征吸着的常数,引入标化分配系数(Koc):
➢ 使得pH降低,一般伴随E降低,pH会降低,酸性增强,金属溶解, 酸性增强情况下,金属Hg容易甲基化; ➢ 静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cp—单位溶液理体积论上颗,粒物即的浓非度k离g/L子; 性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
有机质中,并经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
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分配系数。
第5页,共10页。
▪实际上,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沉积物)中的吸着存在着二种主要机
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集和生物降 解作用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第4页,共10页。
二、分配作用
1.分配理论
▪近20年来,国际上对有机化合物的吸附分配理论开展了
使得pH降低,一般伴随E降低,pH会降低,酸性增强,金属溶解,酸性增强情况下,金属Hg容易甲基化;
②靠吸范附 德作华用力,,广即后在者泛非则研极是性各究有种机化。溶学剂键结中力果,如土氢均壤键矿、表物离明质子对偶,有极机键颗化、合配粒物位物的键表及(面π沉键吸作积附用作物的用结或或果于。土土壤壤矿物)从质对水有机中化合吸物的表面吸附作用,前者主要
cT = cs·cp+cw 式中:cT—单位溶液体积内颗粒物上和水中有机毒物质量的总和ug / L;
cs—有机毒物在颗粒物上的平衡浓度,ug/kg;
cp—单位溶液体积上颗粒物的浓度kg/L;
cw—有机毒物在水中的平衡浓度,ug/L。
此时水中有机物的浓度(cw)为:cw =cT / (Kp cp十1)
第7页,共10页。
▪一般吸附固相中含有有机碳(有机碳多,则Kp大),为了在类型各异组分复 杂的沉积物或土壤之间找到表征吸着的常数,引入标化分配系数(Koc):
➢ 使得pH降低,一般伴随E降低,pH会降低,酸性增强,金属溶解, 酸性增强情况下,金属Hg容易甲基化; ➢ 静止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环境化学》PPT课件

总含盐量(TDS):
TDS=[K++Na++Ca2++Mg2+]+[HCO3-+NO3-+Cl-+SO 24
2、天然水的性质
(Characteristic of Natural Waters) (1)碳酸平衡(Balance of H2CO3) 水体中存在四种化合态:
CO2、CO32-、HCO3-、H2CO3
常把CO2和H2CO3合并为H2CO3*。
H2CO3*— HCO3-—CO32-体系可用下面 的反应和平衡常数表示:
CO2 + H2O = H2CO3* H2CO3* = H+ + HCO3HCO3- = H+ + CO323
pK0 = 1.46 pK1 = 6.35
pK2 = 10.3
α0 =[H2CO3* ]/{[H2CO3* ]+[HCO3- ]+[CO32]} α1= [HCO3- ] /{[H2CO3* ]+[HCO3- ]+[CO32- ]} α2 = [CO32- ] /{[H2CO3* ]+[HCO3- ]+[CO32- ]}
3、胶体相互凝聚
4. “边对面”絮凝
胶体颗粒凝聚方式
(Aggregation Way of Colloid Particulate)
(5)第二极小值絮凝; (6)聚合物粘结架桥絮凝; (7)无机高分子的絮凝; (8)絮团卷扫絮凝; (9)颗粒层吸附絮凝;
表面吸附
离子交换吸附
专属吸附
(1)吸附等温线和等温式
(Adsorption Isotherms and Isothermal Equation)
TDS=[K++Na++Ca2++Mg2+]+[HCO3-+NO3-+Cl-+SO 24
2、天然水的性质
(Characteristic of Natural Waters) (1)碳酸平衡(Balance of H2CO3) 水体中存在四种化合态:
CO2、CO32-、HCO3-、H2CO3
常把CO2和H2CO3合并为H2CO3*。
H2CO3*— HCO3-—CO32-体系可用下面 的反应和平衡常数表示:
CO2 + H2O = H2CO3* H2CO3* = H+ + HCO3HCO3- = H+ + CO323
pK0 = 1.46 pK1 = 6.35
pK2 = 10.3
α0 =[H2CO3* ]/{[H2CO3* ]+[HCO3- ]+[CO32]} α1= [HCO3- ] /{[H2CO3* ]+[HCO3- ]+[CO32- ]} α2 = [CO32- ] /{[H2CO3* ]+[HCO3- ]+[CO32- ]}
3、胶体相互凝聚
4. “边对面”絮凝
胶体颗粒凝聚方式
(Aggregation Way of Colloid Particulate)
(5)第二极小值絮凝; (6)聚合物粘结架桥絮凝; (7)无机高分子的絮凝; (8)絮团卷扫絮凝; (9)颗粒层吸附絮凝;
表面吸附
离子交换吸附
专属吸附
(1)吸附等温线和等温式
(Adsorption Isotherms and Isothermal Equation)
《水环境化学》PPT课件 (2)

表面能。
▪ 计算实例:某湖泊底泥ρ=2.65g/cm3,10%为直径D=1um(10-4cm)的 颗
粒物,求面积S=100m2,深度h=0.2m的底泥中,所有直径D=1um(104cm)的
颗粒物比表面积?
完整版课件ppt
12
解:先计算单位比表面积(ρ为密度)
=面积(球)/重量= 4 r 2 = 4 r3 3
▪ 所有的金属水合氧化物都能结合水中微量物质,同时其本身
又趋向于结合在矿物微粒和完有整版机课件物pp的t 界面上。
8
(3)腐殖质:最早由土壤学研究者所发现,主要就是腐殖酸, 例如富里酸、胡敏酸等。
▪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有机弱酸性,分子量从700-20 0000不 等;
▪ 带负电的高分子弱电解质,其形态构型与官能团(羧基、羰 基、羟基)的离解程度有关。
(1)非粘土矿物和粘土矿物:都是原生岩石在风化过程 中形成的。
➢非 粘 土 矿 物 : 天 然 水 中 常 见 为 石 英 (SiO2) 、 长 石
(KalSi3O8)等,晶体交错,结实、颗粒粗,不易碎裂,缺
乏粘结性(例如沙子主要成分为:SiO2)。
完整版课件ppt
3
➢粘土矿物:天然水中常见为云母、蒙脱石、高 岭石,层状结构,易于碎裂,颗粒较细,具有粘 结性,可以生成稳定的聚集体。
▪ 其中的粘土矿物是天然水中最重要、最复杂的 无机胶体,是天然水中具有显著胶体化学特性的 微粒。主要成分为铝或镁的硅酸盐,具有片状晶 体结构;
完整版课件ppt
4
▪ 粘土矿物的层状晶体基本由两种原子层构成,一种是硅氧四 面体(硅氧片),另一种是铝氢氧原子层(水铝片),其间主 要靠氢键连接,因此易于断裂开来。
▪最终以一种或多种形式长期存留在环境中,造成永久性的 潜在危害。
水环境化学 ppt课件

(2)金属水合氧化物:
褐铁矿:Fe2O3﹒nH2O
水化赤铁矿:2Fe2O3﹒H2O 得到具有重要胶体作用的:
针铁矿:Fe2O3﹒H2O 水解 [FeOOH]∞聚合无机高分子
水铝石:Al2O3﹒H2O
[Al(OH)3]∞聚合无机高分子
三水铝石:Al2O3﹒3H2O
[MnOOH]∞聚合无机高分子
二氧化硅凝胶:SiO2﹒nH2O
水环境中发现的腐殖质大部分为富里酸这一 类,原因在于易溶于水,来源有二:一部分是水 生植物的分泌物和降解产物;另一部分来自土壤, 由土壤淋溶液和泾流带入水体。河水中腐殖质平 均含量在10~15mg/L,但起源于沼泽地带的河流 其含量要丰富的多。
水体污染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 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使水和水体底泥的物理、 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 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水体的自净作用 污水排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生污染,
另一方面水体本身有一定旳净化污水能力,即经 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染物浓 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 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 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这一过程称为水 体的自净过程。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藻类疯长; 藻类尸体分解引起水体溶氧下降; 水体发臭; 水生生物死亡; 绿藻和硅藻由蓝藻取代产生藻毒素。
▪举例:触目惊心的赤潮中毒事件
➢赤潮区域内,某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污染鱼、贝 类等生物,生物毒素可在这些生物体内蓄积,当毒素的蓄 积量超过人体可接受的水平时,人一旦食用了这些生物, 就会导致疾病发生,甚至会爆发传染病。
[课件]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2)PPT
![[课件]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2)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85c8f349649b6648d74726.png)
了现在人们所说的神经毒 气(如:沙林,甲氟磷酸 异丙酯)。另一些同属结 构成为农药。 事故。在世界许多地方, 对硫磷造成的死亡率是令 人震惊的:1958年在印度 有l00起致命的病例,叙利 亚有67起;在日本,每年 平均有336人中毒致死。
2、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lys)
二、水中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形态
功绩:为 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 (一)有机污染物 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 疾病 危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1948年诺贝 1、农药(主要是有机氯和有机磷) 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给了米勒。
DDT (Dichloro Diphenyl Trichloroethane):双对氯苯基三氯乙 烷,化学式(ClC6H4)2CHCCl3
——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九州爱知县一带在生产米糠 油过程中,由于生产失误,米糠油中混人了多氯联苯(作脱 臭工艺中的热载体 ),致使1400多人食用后中毒,4个月后, 中毒者猛增到5000余人,并有16人死亡。与此同时,用生产 米糠油的副产品黑油做家禽饲料,又使数十万只鸡死亡。 PCBs Biphenly 1978-1979年间为期6个月的时间里,台湾油症地区约 2000人食用了受多氯联苯和多氯联二苯并呋喃污染的食用油。 多氯联苯从热交换器漏入成品油中。一部分多氯联苯受热后 多氯联苯极难溶于水,不易降解,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中, 降解产生了多氯二苯并呋喃和其他氯化物,造成了高达数万 具有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能强烈的分配到沉积有机质和生 人的患者。 物脂肪中,因此,即使它在水中浓度很低时,在水生生物体内 1986年,加拿大一辆卡车载着一台有高浓度多氯联苯液 体的变压器去废物储存场,途中在经过安大略省北部的凯拉 和沉积物中的浓度仍然可以很高。由于 PCBs在环境中的持久 城附近时,有400多升PCBs从变压器中泄漏,污染了100公 性、生物累积性、远距离迁移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973年 里的高速公路和其它车辆,对当地的居民身体健康造成极大 以后,各国陆续开始减少或停止生产。 伤害。
2、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lys)
二、水中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形态
功绩:为 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 (一)有机污染物 害,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 疾病 危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1948年诺贝 1、农药(主要是有机氯和有机磷) 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给了米勒。
DDT (Dichloro Diphenyl Trichloroethane):双对氯苯基三氯乙 烷,化学式(ClC6H4)2CHCCl3
——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九州爱知县一带在生产米糠 油过程中,由于生产失误,米糠油中混人了多氯联苯(作脱 臭工艺中的热载体 ),致使1400多人食用后中毒,4个月后, 中毒者猛增到5000余人,并有16人死亡。与此同时,用生产 米糠油的副产品黑油做家禽饲料,又使数十万只鸡死亡。 PCBs Biphenly 1978-1979年间为期6个月的时间里,台湾油症地区约 2000人食用了受多氯联苯和多氯联二苯并呋喃污染的食用油。 多氯联苯从热交换器漏入成品油中。一部分多氯联苯受热后 多氯联苯极难溶于水,不易降解,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中, 降解产生了多氯二苯并呋喃和其他氯化物,造成了高达数万 具有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能强烈的分配到沉积有机质和生 人的患者。 物脂肪中,因此,即使它在水中浓度很低时,在水生生物体内 1986年,加拿大一辆卡车载着一台有高浓度多氯联苯液 体的变压器去废物储存场,途中在经过安大略省北部的凯拉 和沉积物中的浓度仍然可以很高。由于 PCBs在环境中的持久 城附近时,有400多升PCBs从变压器中泄漏,污染了100公 性、生物累积性、远距离迁移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973年 里的高速公路和其它车辆,对当地的居民身体健康造成极大 以后,各国陆续开始减少或停止生产。 伤害。
水化学2ppt-水环境化学

logK1=-3.05 logβ2=-6.31 logβ22=-2.91 logβ3=-13.8 logβ4=-22.7 logβ43=-5.77
[Fe3 ] [Fe3 ]
[
FeOH
2
]
[
K1 H
]
[
Fe3
]
[
Fe(OH
)
2
]
[
2
H
]2
[
Fe3
]
[Fe(OH
)3( aq )
]
3
[H ]3
[ Fe3
在形态的影响
1.基本概念
配位反应
Ag NH3 [Ag(NH3)]
Ag+:4s24p64d10 5s0 : NH3
中心原子(离子)Ag+:提供空轨道 配(位)体NH3:提供孤对电子; 配位原子N Lewis酸碱电子理论:配合物(配位化合 物)是Lewis酸碱的加合物
单合(齿)配位体 多合(齿)配位体(螯合剂)
配位体
HCO3CO32ClSO42FHS-/S2氨基酸 有机酸
淡水中浓度 mol/L
10-4 —10-2.3 10-6 —10-4 10-5 —10-3 10-5 —10-3 10-6 —10-4 10-6 —10-3 10-7 —10-5 10-6 —10-4
海水中浓度 mol/L 10-2.6 10-4.5 10-0.26 10-1.55 10-4.2 -
O
O
CH3 C CH C CH3
O
O
CH3 C CH C CH3
C3H7O
OC3H7 Ti OC3H7O OC3H7
O CH3 C CH C CH3
O C3H7O Ti OC3H7O
水环境化学38页PPT文档

H
CH3
N-亚硝基二甲胺 (NDMA)
新发现的强致癌性 的消毒副产物
偏二甲肼 (导弹推进剂)
N-亚硝胺还原的机理
H
第一种方式:
N-N还原
O
2e-
N + NO-
R1
R2
N
2H+
N
HH
R1
R2
2e-
N
2e-
2H+
N R1
R2
2H+
第二种方式: 肼
N=O还原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 NH3
R1
R2
5. 还原脱烷基
还原脱烷基:杂原子上的烷基被H取代
CH3
CH3
NO2
NH2 NH2
NH2
NO2
与亚硝基
CH3
中间产物耦合
NO2
NO2
NO2
NO2
O
NN
NO2 NO2
NO2 NO2
与亚硝基 中间产物耦合
CH3 NO2
CH3
CH3
NO2
NO2
2 ',4 ,6 ,6 '-四 硝 基 -2 ,4 '-偶 氮 甲 苯
CH3
CH3
NO2
NO2 NO2
NH2
NHOH
SO3-Na+
N N
NH H
Direct Red 28
H2N
H2N
NH2 +
H HN N N
NH2
SO3-Na+
Benzidine (联苯胺)
SO3-Na+
致癌芳香胺
(3)N-亚硝胺还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表1 水的某些异常性质以及意义
2021/3/10
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天然水系的类别
各种类别的天然水系
2021/3/10
11
重要的天然水系
海 洋 河 流 湖 泊 降 水 地 下水
2021/3/10
12
天然水体中化学物质的存在形态
化学物质在环境中有一定的赋存形态。广而言之,“形态” 一词含义包括物理结合状态、化学态(有机的或无机的)、 价态、化合态和化学异构态等多方面。
2021/3/10
3
水圈循环
❖ 自然界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或保存在不同环境中的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自 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换之中,这就是水圈循环(Water Cycle)。
❖ 使水圈产生运动的最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能和地球的重力能。当地表水体在太阳辐 射能的作用下,水分子获得能量而运动加剧,并挣脱其它水分子的吸引力而进入大 气圈,同时把一部分太阳能转移到水分子的内部,以“潜热”的形式储存起来。
一是对于水体中浮游生物和鱼类来说,游离的金属离子形 态可能是最富毒性的,稳定络合物或与胶粒相结合的形态则是低 毒或无毒的。
例如由酸雨引起湖水酸化,使原先存在于水体中的聚合氢 氧化铝胶体转化为可与鱼鳃粘膜反应的Al(OH)2+形态,从而 破坏了生物膜的正常功能,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2021/3/10
16
此外,在作甲基汞浓度分析时,还需要将它在样品中的基体形态转化为 某一稳定的、可为仪器响应的“分析形态” CH3HgCl,而后送入仪器 进行测定。
2021/3/10
15
认定环境污染物在一定时限内的存在形态,并掌握它在环境因素 影响下所发生形态变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环境化学意义。
对此,下面从三方面略加说明。
表2列举了各化学元素在天然水体中存在的基本化学形态 (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形态没有包含在内)。
2021/3/10
13
表2 部分化学元素在天然水体中存在的基本化学形态
2021/3/10
14
具有一定形态的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有其发生和演变的过程。认为污染 物具有确定的分子结构和环境特性,只是相对的,而其变化则是绝对的。
以地面径流的形式又回到海洋。这样水就从海洋到陆地再回到海洋完
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过程(如图2-1),这称为水圈的大循环。
2021/3/10
5
冷凝
云
蒸汽
降
降
水
水
发
蒸
地表水 地下水
迁流
蒸 发 和 迁 移
表面海
混合
深海
2021/3/10
图1 水圈循环
6
水文循环(Hydrological cycle)
水循环的主要方式:蒸发和输运
二是存在于海水中铜的可能形态有Cu2+、CuCO3、Cu(OH) x、CuClx、CuOHCl、CuSO4等,总浓度2×10-3mg/L,用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的总浓度和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离子 态Cu2+的浓度,两方面的结果显然是不可比拟的。通过这个例子 可使我们认识到,在对水体中某些元素制订其监测方案和选定分 析方法时,必须事先掌握有关研究对象存在形态方面的知识;
例如进入环境的甲基汞在不同环境介质间迁移或与各种环境因子相互作 用的过程中,甲基汞的“母体形态”(CH3Hg+)具有相对稳定性,但 在不同的环境介质中,甲基汞所呈现的形态随其所依附基体的不同而有 各异的“基体形态”。
如在水中甲基汞的基体形态为[CH3Hg(OH)],当其迁移转入大气、 土壤或生物组织之后,它的形态就相应地分别转化为[CH3HgCH3]、 [CH3Hg-腐殖质]或[CH3Hg-S-蛋白质]。
2021/3/10
7
径流-runoff 冰河-glacier 外洋-exorheic 水合作用-hydration
• 水圈的小循环是指陆地内部或海洋内部的水循环,当然水圈的小循 环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更次一级的水循环。
• 实际上,自然界的水循环是很复杂的,有不同规模、不同时间尺度、 不同形式的水循环。不仅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的水循环, 还有岩石圈与地球三个外部圈层的水循环。
2021/3/10
8
水的特性和水分子结构
•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但它有许多异常特性。也正是由于这些 特性,才使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发生巨大作用,成为支 配自然和人类环境中各种现象的主要因素。要研究水及其中 杂质共同表现的水质特性,需先深入了解水本身的特性。
• 表2-1归纳了这些特性。
2021/3/10
❖ 自然界的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存在于大气圈、生物圈、海 洋与大陆表层之中。
❖ 地球水体的总质量为1.5×1018t,体积约1.4×1018m3,其中,海洋水约 占97.212%,大陆表面水约占2.167%,地下水为0.619%,大气水占 0.001%。
❖ 从中可以看出,地球上水体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97%的地球水体在 海洋,能被人类饮用的淡水只占所有水体的一小部分,而且大部分又 为固结在两极及高山地区的固态水。如果设想将地球表面全部削平, 水圈的水体足以覆盖整个地球达2700多m厚。
❖ 所谓的“潜热”不是热量,而是势能,是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引力。处于大气圈的水, 随大气运动被输送到不同的部位。当遇到冷空气或大气降温时,水汽就会凝结以降 雨、雪等形式降回地面,同时也把一部“潜热”释放出来。降到陆地上的水体,在 重力作用下又回到海洋或陆地上的一些积水地区。所以,水在这两种能量的作用下, 2从02一1/3种/10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构成了水圈的循4 环。
• 水圈的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人为循环,但我们通常所说的是水的自 然循环。
• 水循环是自然水体运动的最基本特征,它还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 海洋表层水体经蒸发作用,一部分水进入大气圈,并运动到陆地的上
空,当气温降低时,又凝结成雨、雪降到陆地。降落到陆地上的水一
部分进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另一部分又蒸发回到大气圈,其余部分则
Aquatic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21/3/10
1
➢ 水圈循环 ➢ 水的特性和水分子结构 ➢ 天然水系的类别 ➢ 天然水体中化学物质的存在形态 ➢ 天然水体中的异相物质
2021/3/10
2
❖ 水(water)是组成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是一切生物生存必不可 少的物质条件,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形成和改造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