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初探

合集下载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践之初探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践之初探
默无 闻 , 凡 而平 常 , 些 学 生 不 能很 好 地 进行 自我 调适 , 易 平 有 容 产生 烦 躁 、 自卑 、 失败 情 绪 , 至 有 的学 生 一 蹶不 振 . 而迷 恋 网 甚 转 络游 戏 等 , 以寻 求 精 神 寄托 , 成 了 不 良 的习 惯 。 养 因此 , 学校 教 育 要 紧 紧把 握 入 学 新生 的心 理 状 态 ,有 针 对 性 开 展 教育 活动 和 心 理 疏 导 活 动 , 助 学 生 正 确认 识 并 适 应 周 围 的环 境 , 良好 的心 帮 以
大 学 生 自杀 事 件 ;0 9年 , 学 生 自杀 趋 势 有增 无减 , 海 海 事 20 大 上
大 学 女 研 究 生 杨 元 元 之 死 一 时成 为新 闻焦 点 : 0 0年 5月 性 格 21
济 济 一 堂 , 者 与 强者 开展 竞 争 , 然 有 人 独 占 鳌 头 , 人 落 在 强 必 有 的后 面 。 对 昔 日学业 的辉 煌 和 同学 老师 的赞 扬 , 日却显 得 默 面 今
育 、 学 中期 爱情 教 育 、 业 期 的 职 业观 与挫 折 教 育 等 ; 挥模 范典 型 的 引导 教 育 功能 , 高在 校 学生 应 对人 生挫 折 的 能 力 大 毕 发 提 关键 词 : 学 生 大 心 理 素 质教 育
中 图分 类 号 :G6 2 4
文献 标 识 码 :A
态 面对 大 学 新 生 活 的挑 战 。
开 朗 北 京科 技 大 学 2 岁 的女 生 陈蕾 坠楼 身 亡 。 1 自杀 原 因至 今 是
个 谜 。 系列 惊 心 动 魄 的 悲剧 , 明 对 当代 大 学 生 开展 心理 素 质 一 说
教 育 已成 为迫 切 的 需 要 。 校大 学 生 是 社 会 主 义建 设 的 生 力 军 . 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是大学生们重要的课题,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是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为了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培养心理素质和增强心理健康,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立积极的心态心理健康的培养离不开积极的心态。

大学生们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未来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如果心态消极,就容易陷入情绪低落、焦虑和抑郁的状态。

因此,建立积极的心态是培养心理健康的前提。

首先,大学生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

不要对自己过高或过低期望,要学会客观评价自己的实力和努力程度,避免过分追求完美,减少自我压力。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优势和劣势,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积极改进,避免与他人进行过度的比较。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价值。

另外,积极的心态还需要通过合理的目标设定和时间规划来实现。

设立明确的目标可以激励自己前进,分解目标并合理安排时间则可以减少压力,增强执行力。

二、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大学生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情感体验的质量。

只有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要学会有效地表达情感。

如果将情感压抑在内心,会增加心理负担和压力。

与此相反,适时地向他人倾诉,或通过书写、绘画等方式表达情感,可以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

其次,要学会积极应对挫折和失利。

大学生阶段是一个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的时期,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和挫折。

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坚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合理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绪管理的关键。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饮食均衡和适量的锻炼,可以帮助调节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也可以尝试一些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如冥想、音乐欣赏、运动等。

三、发展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是培养心理素质的重要路径,通过对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观察和思考,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SG l anc e a nd Teth no l ogy I n no va t i o n Her al d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的实践与探索
安建光
( 白城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 白城
1 3 7 0 0 0 )
摘 要: 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 育中, 存在对心理素质认 识不足 . 心理素质教育环境 不理 想和 自 我意识薄弱等问题 。 所以, 必 须针对大学生的心理 特点 , 采取创设良好的心理 素质教 育环境 . 加强 自 我意识培 养. 培养 自信・ 善于自我激 励. 以积极 的心态进行 沟通和 发展创遭性思维等具体 措
施, 有的放 矢地开展教 育活动, 使之 成为会 学- 3, ' 会生活, 会 做人 , 会健康 、 会发展的具有健全心理素质的完整的社会人 , 较好地完成学业 , 提 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使之 成为适应社会的人 才。
关 键词 : 心理素质 素质教育 大学生 措施 中图分类号 : G 6 4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5 ) O 1 ( b ) - 0 2 3 9 - O ]
这 就 要 求 学 校 必 须 加 大 宣 心 理 素 质是 人在 先 天 生 理 的基 础 上 , 在 心 理 咨询 机 构 , 尤 其 是 在 新 生 入 学 教 育 中 大 力推 广, 使 个 体 与 客 观 相 互 作 用 中产 生 和 发 展 起 来 的 传 , 逐 步 消 除 负性 心理 比较 稳 定 的 心 理特 征 、 属性 和 品 质。 大 学 生 心 理 咨询 步入 学 生 心 中, 在 环 境 创 设 和 完 善 过 心 理 健 康 在 素 质教 育 中产生 关 键 性 作 用 , 因 状 态 甚 或 身心 疾 病 。 此, 必 须 加 强 大 学 生 心 理 素 质教 育, 使 之 适 程 中, 应 强调 学 生 的 积 极 参 与意 识 , 为其 提 使 之在 良好 的环 境 条 件下 不 应 社会 的发 展 。 但是 , 在 高职 高专 院 校 的心 供更 多的 机 会 , 理 素 质 教 育中存 在 一 定 问题 , 作 者 在分 析 存 断提 高 和 优化 整 体 心 理素 质 。 在 问题 的 基础 上 , 提 出深 化 大 学 生 心理 素 质 2 . 2 加强 自我 意 识培 养 教 育 的 具体 措 施 。 自我 意 识 是 意 识 的 最 高 能 级 形 式 , 并 不是 单一 的 心 理 品 质 , 而是认识、 情感、 意 志的 有机 融合 体 , 是 一 个 完 整的 心理 结 构 。 1 大 学 生心 理素 质 教 育 存 在 的 问题 大学 生 的 自我 意 识 已 经发 展 到新 阶 段 , 不 仅 1 . 1 大 学 生对 心理 素 质 认 识不足 更着 重于从 内部 诚 然, 大 学 生 提 高 了对心 理 素 质 的重 视 能够 很 好 地 认识 外 部 世 界 , 认识 自己 。 随 着 个 体 经 验 的 增加, 每 个人 的 程 度, 但 对心 理 素 质的 要 求 、 提 高 的 方 法 和 改 变个人 的 心 理 素 质与 经济 社 会 发 展 、 自身发 展 的密 切 心理 结 构 总是 处 于 动 态 变 化 中。 我 观念 , 客 观 评 价 和 理 性 认 识 自我 , 往往 关 系认 识 尚 不足 。 同时, 心 理 问题 具 有一 定 自 的隐 私性 , 大 学 生 较 少与 老 师和 同 学谈 及心 是 心理 咨 询 及 其 治 疗 中的 重 要 环 节 和 组 成 因为 每 个人 的 观 念 和 思 想 决 定 其 具 理 问题 , 忌讳 学 校 开展 的 心 理 咨询 活 动 。 在 部 分 。 都 有 主 动 调整 自 我 心 理 结 构的 潜 力 医学 类 高 职 高 专 , 心理 问题 易被 认 为 是 “ 精 体 行 为 , 不 过 心 理素 质高 的人善 于 保持 自 神病 ” , 以 至 于 有 的大 学 生在 学 习和 生 活 中 和能动性, 我心理结 构的相对 稳定 , 并 积 极 主 动 地 适 出现 高 压 力 、 精神 无 法 集 中 等 心理 问题 时 , 对 自己能 合理 定位 。 不 敢 去 做 心理 咨询 。 这 些 不正 确 额 的 认识 , 应 外 部 环 境 的 变化 , 培养 大 学 生 的 自我 意 识 , 应做到: ( 1 ) 利 阻 碍 了心 理素 质教 育 的顺 利 开 展 。 用榜 样 的力 量提 高 自我意 识 。 因为人 的 行为 1 . 2 心理 素 质教 育环 境 不 理 想 自我 社 会环 境、 校 园 环 境 和 班 级 环 境 与 心 和 情 感 与 自我 意 象 即 榜样 是相 吻 合 的 , 意 象 是 通 过 训 练 来 完 成 的。 所 以 , 必 须根 据 理素 质教育密切相关 。 如 果 一 所 学 校 开 展 利 用榜 样 的力 心 理 素 质教 育 时 间不 长 , 宣传 和 推 广 力度 不 大 学 生 自己并 结 合 自我期 望, 培 养 大 学 生 形 成 积极 健 康 的 自我 意 识 , 够, 心 理 素 质教 育 校 园文 化 相 对 薄 弱 , 加 之 量 , ( 2 ) 尊 重与 要 求并 重 。 大 学 生 医 学 生 对心 理 问题 比 较 敏 感 和 认 识 不 足 , 提 高 心理 素 质 。 难 以 为 深 入 开 展 心理 素 质教 育 提 供 良 好 的 的 自尊 心 和 好 胜 心 较 强 ,尤 其 对 干 独 生 子 女 。这 既 是 自我意 识 发 展 的 必然 , 也 是 培 养 外 部 环 境 条 件。 大 学 生 自我 意 识 的 有 利 条件 。 这 要 求在 教育 1 . 3 大学 生 自我意 识 薄 弱 在 此前 提 大 学 生 的意 志 、 情感、 自我 意 识 处 于 发 过 程 中必 须 尊重 大 学 生 的 自尊 心 , 这 会 收 到较 好 的效 果 。 展 和 完 善阶 段 , 自我管 理 、 自我 培 养 是 大 学 下 提 出具 体 要 求 , . 3 培 养 自信心 。 善 于 自我 激 励 生 教 育与管 理 的 相 结合 的 组 成 部 分。 如 果 没 2 客观 而 正 确 地 认识 和 评 价 自 己, 有 利于 有 注 意 培 养和 激 励 大 学 生 的 自我 意 识 ,那 身 的 心理 健 康 和 适 应社 会 的 能 力。 在 么 难 以 加 强 其 自我 意 识 , 难 以 提 高 心 理 素 提 高 自 顺 境 中成 长 的 大 学 生 , 容 易保 持 自信 心 , 相 质, 难 以 适应 和 融 入 社会 。 反在 逆境 中保 持 自信 心往 往 较 为 困难 。 培养 自 信心, 善 于 自我 激 励 , 是 建 立在 客 观 而 正 2 深 化大 学 生心 理 素质 教 育的 措 施 确地 认 识 和评 价 自己 基础 之 上 的 , 并且 通过 要 深化 大 学 生 心理 素 质 教 育, 必 须针 对 自我 激 励 , 会 使 人 产生 强 烈 的 内 驱力 , 朝 着 大 学生的心理 特点, 有 的 放 矢 地 开 展 教 育 所期 望的 目标 努力奋 斗。 活动 , 使 之 成 为 会 学 习、 会生 活 、 会做人、 会 在 大 学 生 心 理 素 质教 育 中, 恰 如 其 分 的 健 康、 会 发 展 的 具 有 健 全 心 理 素 质 的 完 整 表 扬 和 鼓 励 , 能 增 强 其 自信心 , 促 进 自我 激 的 社 会 人。 励 的 产生 。 相反, 过分 的批评与指责 , 会挫 2 . 1创 设 良 好 的心 理素 质 教 育 环 境 毁灭 自我 激 励 。 实 际操 作 中, 要 环 境 能 够 使 大 学 生 自觉 地 接 受 心 理 素 败其 自信心 , 批 评 与指 责 结 合 起 来 , 不得 质教 育 。在 良 好 的人 际 关 系 、 学 习和 生 活 环 将 表 扬 和 鼓 励 、 偏颇 , 要恰 当灵 活 加 以 应 用 , 以 调 动 保 持 大 境 条 件 下, 大学 生 的 心理 状 态 会 倾 向干 积 极 学 生的 积 极性 为基 本 原 则 。 乐 观 向上 , 有 利 于树 立 正 确 的 人 生 观 和 价 大 学 生 正 值 自我 的 不 断发 展 时 期 , 对自 值 观, 有 利 于 心理 素 质 的 提 高 。 在 环境 因素 己的认识 容易出现动 摇。 心 理 素 质 的 发 展 中, 校风 、 班风和教 师的作用最为直接, 也 和提高, 要 求 大 学 生 对 自身 经验 持 一 种 开放 是 作 重 要 的 因素 。 目前 , 多数 高 职 高专 设有

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初探word资料8页

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初探word资料8页

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初探1.心理素质1.1心理素质的内涵。

对于心理素质的定义,专家们的看法各有不同。

王希永等人认为:所谓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

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就其内涵而言,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

就其外延而言,心理素质包括人们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结果。

肖汉仕教授这样解释: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结构中所具有的状态,品质与能力之总和,其中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方面是指获得知识的多少,也指先天遗传的智力潜能,但我们主要强调心理潜能的自我开发与有效利用,在非智力方面,主要指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大小,以及所体现出的行为习惯与社会适应状况。

从上述专家对心理素质的概括可以看出:人们在对心理素质进行概括、分析和评价时常常使用人格、个性、心理品质等概念,这些概念同心理素质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义。

可以这样认为,这些概念是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对心理素质的不同表达方式。

其实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不能等同或替代。

人格、个性这两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而心理素质是一个非集合概念。

因此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

1.2心理素质与情商。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它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的非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

过去,人们更关注孩子的智商,关注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大多数父母都想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通过学习开发智力,认为孩子越聪明,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初探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初探

己的专业 , 培养 自己的兴趣 , 完善 自己的人 格 。但 这与 中学 时代依赖性的生活 、 习产生 巨大 的反差 , 学 因而 , 使有 些学 生不能很快的适应 , 反倒 产生 了“ 在异 乡为异 客” 独 的孤独 情绪 。 每逢佳 节倍 思 亲” 怀旧 以及 对新 环境 、 “ 的 新事 物的
期” 。这个 时期 , 理上渐进成熟 , 生 但缺乏社会经历 和锻炼 。 缺乏应 付复杂局面 的心 理准 备 ; 力上 的成熟 与心 理上 的 智 稚嫩形成强烈 的反差 , 可避免地 会遇到一些挫折 , 不 产生心 理上 的紧张 , 甚至造 成一 定程 度 的心 理 问题。如理 想与 现 实造成 的困惑 心理 、 情感 受挫造成 苦闷心理 、 困窘迫下 造 贫 成 的压抑心理 、 际关 系失衡 造成 的社交 恐惧等 等。这几 人 种不 良心理 在大学生 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 2 招生就 业制 度 的改 革 在一 定程 度 上造 成 的负 面 影 、 响。 自主择业 给了大学 生职 业选择 更大 的 自由 , 同时也 加 大 了职业风 险 , 加之近年 高校连年 扩招 , 经济形 势又没有 明
紧张。 2 人 际关 系氛 围的影 响。进人 大学 以后 , 际交往 日 、 人
趋社会化和复杂化 。一 些缺乏 社会 阅历 和人 际 交往经验 , 同时生活习惯 、 思想观 念又 相对个 性化 的 大学生 感到 了不
收 稿 日期 :0 6— 3— 0 20 0 2
显好转 , 大学生面临更 大的就业压 力 ; 高校收 费制度改革 的 直接后果使 大学生的上 学成 本增加 。 重 了部 分学 生 的家 加 庭负担 ; 长期 以来对 心理 素质教 育的忽 视使 问题本 身变 得 更加 复杂。这 些现实 的压力 、 杂的社 会心理 和传 统文 化 复 的束缚使得 大学生原本就脆 弱的心理 防线 受到 了空前 的 冲 击与挑 战 , 面对这些 变化 , 心理 上难 以适 应 , 或多或少 地 也 影响 了大学生 的健康成长 。 3 当前社 会 问题 的投 射。当前 大 学生 的心 境较 为 复 、

大学生心理素质调研报告(经典7篇)

大学生心理素质调研报告(经典7篇)

大学生心理素质调研报告(经典7篇)大学生心理素质调研报告(经典)精选篇11 引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抱负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1]并明确提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化进行素质教育”[2]的指示。

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

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据国内外医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研究认为:现实社会心理素质不高、心理学学问匮乏、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约占70%以上。

由此可见,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教育极为重要。

但是长期以来,在大学教育中心理素质教育忽有忽无,极为薄弱,我们紧紧抓住了以大学生心理学全校性选修课的开设为切入点,开始了进一步向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纵深研究。

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阅历与学生的访谈记录,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开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即形成了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以心理学选修课教育为主要途径、以心理协会和心理咨询中心等组织的培训和实践为帮助、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人才为目的的培养体系。

2. 详细方法2.1 建立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学问建构和智慧技能形成的教学内容体系。

2.1.1大学生心理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学虽然只是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但其发展速度很快,而且其在规范大学生心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指导大学生正确走出挫折方面做出的突出成果同样不容忽视。

当前的大学教育中有了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但其内容却在界定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心理学内容界定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概括和详细两个角度来进行阐述:A.概括的主要问题概括来说,现行大学生心理学课程的内容,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大学生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大学生心理学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阐述少;对一般意义的大学生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学问多,对详细消失的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掌握的操作性学问少;要求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机械性的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

大学生心理素养的培养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素养的培养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素养的培养与实践心理素养是指个体对自身思维、情感、行为等心理过程的认知和控制能力,是大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

培养和实践大学生的心理素养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个人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学习、交往、情绪管理和压力调适等方面探讨大学生心理素养的培养与实践。

一、学习中的心理素养培养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而良好的学习心理素养对于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大学生应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和目标意识,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以激发学习的动力。

其次,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意力集中、养成复习的习惯等。

此外,大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

二、交往中的心理素养培养大学生处于社会化的过程中,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他们必备的能力之一。

首先,大学生应树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观,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融入团队。

其次,要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理解能力。

此外,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也是促进与他人良好互动的重要因素。

三、情绪管理中的心理素养培养情绪管理是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和积极的心态。

首先,大学生应认识到自身的情绪状态,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并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式,如运动、听音乐、写日记等。

其次,学会积极应对挫折和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建立良好的心理调节机制,如培养爱好、参加社团活动等,有助于情绪的释放和调整。

四、压力调适中的心理素养培养大学生面临课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各种压力,良好的压力调适能力对于维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大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和评估压力来源,了解个体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其次,学会寻求社会支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以减轻压力。

同时,学会采取积极应对策略,如良好的时间管理、冥想放松等方式,缓解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结:大学生心理素养的培养与实践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大学生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探究

大学生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探究

机会 。所 以说 , 没有经受 一定 的挫折 、 苦难磨 练的人 格是不健 全
的型 塑 应 依 循 我 国 的本 土 文 化 和地 方 知 识 . 人 因 时 因 势 因地 施 因 教。

长 趋 势 的网 络 色 情 等 。 使 一 些 缺 乏 辨 别 能 力 的青 少 年 成 为 虐腐 致 的 对 象 , 人 生 目标 迷 惑 、 顿 甚 至 精 神 萎 靡 , 心 向 学 ; 者 是 对 困 无 后
二 、 理 素 养 现 状 探 析 心
隐 患 : 外 , 于现 在 家庭 多 为 独 生 子 女 , 乎 所 有 亲 人 的 爱 都 浇 另 鉴 几 灌 在 一 个 孩 子 的身 上 , 多 走 一 步 便 是 误 区 , 由 亲 人 包 办 一 切 爱 在 的情 况 下 . 夺 了孩 子 的 劳 动 权 利 。 他 们 缺 少 锻 炼 自理 自立 的 剥 使
积” 。Ⅲ作 为 人 类 灵 魂 工 程 师— — 教 师 , 该 如 何 施 行 心 理 素质 的 应 养成 教 育 是 一 个 值 得 斟 酌 和重 视 的 问 题 。 一 切 问 题 自反 思 始 之 ,
决 。 【 J
首 先 , 想处 于亚 健 康 边 缘 。这 主 要 表 现 在 心 理 缺 陷 突 出 、 思 易 受 不 良思 想 文 化 的误 导 、 人生 价 值 观 趋 向功 利 等 几 个 方 面 。 前 者
微镜 的 心 来 放 大 学 生 的优 点 , 为 重 要 的 是 观 察 学 生 的弱 势 或 劣 尤
质需要 时 . 忽视 了他们在 精神和 , t理上的基 本需求 , l 使他们不 自
觉 地 养 成 无 穷 的 贪 念 , 洁 的 灵 魂 被 物 欲 侵 蚀 , 响 了 精 神 和 心 纯 影 理 上 的 健 康 发 展 。过 分 依 赖 父 母 , 乏 独 立 生 存 的 能 力 , 不 仅 加 缺 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h ee p g o u ̄y eua i ,t p stedvl i fq a dct n s on o
如 ,有 些 学生 用学 习 成绩 来 评 价 自我 , 成绩 好 时过 高地 评价 自己 ,显现 出 自负
的 倾 向 ;而 成 绩 不 好 时 又 否 定 自己 , 显
相应 的 ,其思 维方式也 更加丰富 和活跃 。
多年来 ,高等院校的扩招使大 学生人群规 模不断壮大 。学 生数量不断增加 ,其各不 相同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状态 自然也就千差 万 别 。当 今 的 大 学 生 已不 再 专 心 于 追 求 学
业 的 成 功 ,而 需 要 多 方 面 的 自我满 足 。然
clg ol e.No d y , te c lg su et ti ig e wa a s h ol e td ns’ h kn e n moe a d py hlgc lnes ae ca gn uc l d n s co i e d r h n i q i y. o a g k
Clg oe e.Ns l o,teaS n ̄t nad ehne et te h u met i n nac m n h o q ai o m n g me t o su et r te an u ly f a a e n n td ns a e h m i t
me s rs O na c t e d c t n l u l y n aue t e h n e h e u a i a q ai i o t
随 着 素质 教 育 的 不 断推 进 , 等 院 校培 养 高 高素 质人 才应 有 更 高要 求 , 对 心理 素 质 而
的培 养 则越 来越 应 成 为其 高素 质 人 才培 养
们需要更加 完善 的心理素 质来面对和处理
以 上 方 方 面 面 的 变 化 。 然 而 与 之 对 应 的
心 理 承 受 能 力 不 佳 、 极 逃 避 等 不 良的 心 消 理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 了大学生 自我效能
特 点和 优势 扬长 避短 ,充分 发挥 自我 的
效 能 。 然 而 与 之 不 太 相 称 的 是 , 当 代 大
学 生对 自信 的理 解较 模 糊 ,往 往用单 一
的标 准 武断 地对 “ 自我 ”加 以评 价 。例

D 【1 .9 9 ji n 10 — 92 2 1 .9 1 3 O 0 36 / . s .0 1 8 7 .0 0 1 .0 s
大学生 心理 素质培养初探
的优 秀 代表 ,其 思 维方式 ,心理 需 求也 正在发生着 巨大的转变 。当今大学生接收 信息 的渠道较我 们的上一 辈要便利 得 多, 的 督 促 和 鞭 策 ;新 的 同学 来 自五 湖 四 海 ,性 格 各异 而又 朝 夕相处 ,不再 只是 教室里 的 学伴 ,而 需 要通 过 自己的 努 力 去 融 入和 适应 ;情 感 上有 了波 动也 不再 能 够随 时 向家 人倾 诉 ,而 常常 需要 自己 解 决和 消化 。这所 有 的改 变都 对大 学生
是 ,大学 生 、尤其 是 大学 新生 对父 母和 家庭 的依赖 性 仍较 强 ,独 自承 受和 解决
治工作 的一项 新内容。 文章就 当代大学生 心理 素质 现 状 、 及一 些心 理 问题 的成 因 等 方面进 行分析 , 而对如何提 高大学生的 进
心理 素质进 行探 讨 。
问题 的能 力仍 显不 足 ,从而 产 生对 新环 境 的 适 应 不 良。 2、缺乏 真正 的 自信
地 采取 积极 的措 施和 行为来解决 他们所 面 对的问题 ,而往 往采取消极逃避 、自暴 自 弃等方式 。 结果是非但没有解决 原有问 其 题 ,还造成 网瘾 、考前 焦虑 、情绪 低落 等 新 问题I。有研 究者采 用心 理卫生症状 自 评量表(C - 0发现大学 生心理和情绪问 S L 9) 题 的发生率 较高 ,主要表 现在躯体化 、强 迫 、焦虑 、恐怖 、偏执 等方 面【 。可 见 , ] 】 当代大学生 的心理素 质状态 则不容乐 观。
真 正 的 自信 是 建 立 在 对 “ 自我 ” 准
鞫 羹 蕊 蠢 尊 童 誊∥ 譬蠢 嘉 隧 盼萋 要 萋 0 囊 j j
大 学生 ;心理 素 质
C lv t g tl td m n i te m jr ts f u i i a ne e s h ao ak o tan e
体 系 中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也是 高校 思 想政
而与之相对应 的是 , 新一 代大学生独立面 对和处理生 活、学 习和心理 问题 的能力较 低 。脱 离了家庭 投入到大学 的新环境 后 , 由于不能及时对 自我的心态加 以调整以适 应校 园和集体环境 ,往 往出现生 活适应 、 人际交往 、学业 、情 感等方面的问题 ,使 新时代的大学生们 为之苦恼 ,成为他们 内
的 心 理 状 态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 求 ,大 学 生

培 养 人 才是 高 等 学校 的 重要 任 务 , 强 和 加 提 高学生工作质量 则是提 高高等 学校教 育 质 量 的 重要 措 施 之 一 。 当今 社 会 的 快 速 在
发 展 的 时 代 背 案 下 , 当代 大 学 生 思 维 方 式 、 心理 需 求 也 正 在 发生 着 巨大 的转 变。
心压力和 困扰 的来源…。而在这些 压力和
困扰 面 前 ,当 代 大 学 生 面 对 压 力和 困难 时
确 认识 的 基础 之上 的 。 自信的 人对 自我 的 长处 与短 处 、优 点 与缺 点都 能够 有 良
好 的 认 识 和 把 握 , 进 而 才 能 够 根 据 自身
往 往又缺 乏 良好 的 自我认知 和 自我分 析 , 心 理承受能 力和弹性 不佳 , 导致难 以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