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_陈凯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传统的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主要是通过控制血糖、血压以及使用降低蛋白尿的药物进行治疗。

然而,由于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复杂,仅依靠西医方法往往效果有限。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主要是由于肾气虚弱、阳气不足、瘀血内阻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因此治疗应重点调理肾脏功能、补益阳气、活血化瘀。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药颗粒、针灸、艾灸等。

中药方剂中常用的中药包括桑叶、越桔、肉桂、麦冬、黄精等,这些药物都具有补益肾脏、调节血糖、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肾功能。

一项研究中,将150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传统西医治疗,另一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方剂治疗。

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肾功能指标、尿蛋白水平和血糖控制效果均显著优于传统西医治疗组。

另外,中医治疗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水肿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但几个方面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中药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效性、多靶点的治疗作用,能够同时影响多个病理环节,对糖尿病肾病的多种病因起到协同作用。

其次,中医药的治疗理念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调理全身,通过改善整体气血状态来提高肾脏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外,中医的针灸、艾灸等疗法也可能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力来促进肾脏的修复。

虽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很大的潜力,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医药的疗效需要长期坚持使用,不能期望短期内获得明显效果,这对患者的治疗信心以及临床医生的耐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治疗 陈凯概要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治疗 陈凯概要

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一位原因。

在病程超过15年的1型糖尿病人中,30%~40%会发生肾病,它是1型糖尿病病人发病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的一些地区以及新加坡地内的许多国家中,糖尿病肾病也是晚期肾功能衰竭的第一位变。

糖尿病病人一旦检查发现有蛋白尿症状表现,则表明其肾脏损害变得不可逆,因此必须强调早期发现和治疗。

预防病情恶化是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糖尿病肾病尚无特效疗法,如果说最佳治疗方案,还是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控制血糖:高血糖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才能预防肾病或使早期肾脏病理改变得以康复。

最好选择不以肾脏排泄为主的口服降糖药,若血糖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宜尽早采用胰岛素治疗。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可引起肾脏损害,反之,肾脏损害又会加重高血压。

在糖尿病早期,治疗高血压可能比控制血糖更为重要,但两者要同时进行。

◆调整饮食、适当运动:饮食应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这不仅有利于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而且有助于减少尿蛋白的排出,宜采用低盐饮食,既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更可起到降压的作用。

适当的运动可使血糖降低、减少降糖药的用量,特别是Ⅱ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运动能使自身胰岛素更好发挥作用,提高药物治疗的功效。

◆调脂治疗:糖尿病病人在出现糖代谢异常的同时,也存在质代谢的异常,高血脂同样促使肾小球硬化,肾功能减退,特别是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宜控制在临床靶目标值。

早期诊断性命攸关糖尿病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其肾脏损害就变得不可逆,任何治疗都将无法阻止其发展,因此必须强调早期发现和治疗。

如能在糖尿病肾病的前三期发现,合理地使用一些药物,则可有效地逆转糖尿病肾病,使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

糖尿病肾病从轻到重分为五期。

前三期为早期,第一期和第二期时,病人没有什么异常感觉,仅少数病人有时会出现血压偏高,有些患者是通过B超、CT等才发现肾脏增大的。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参芪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调整脂代谢、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改善主要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早期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于延长糖尿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1]。

近几年来,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未肾病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2]。

近年来,我们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用自拟参芪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选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住院和门诊的临床糖尿病肾病期(IV期)患者106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3.6岁。

糖尿病病程10~22年,平均13.8年;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病程4个月~8年,平均2.6年。

全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53例。

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症状、体征及病程等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等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诺和灵30R(早饭和晚饭前30min分别皮下注射12U、10U),以及ACEI3 讨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病史10~20年的患者,其发病率高达50%[4],且病变呈进行性发展,5~10年后即可出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降低其早期微量蛋白尿是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键。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高血糖引起的蛋白非酶糖基化、高血粘、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密切相关,故降低UAER、控制血糖、血压,改善脂代谢紊乱对于延缓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肾病,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手段进行治疗,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则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益肾活血的中药。

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并借助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比较。

结果:在经过不同治疗方案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1%。

同时,两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BUN、SCr指标较之于治疗前均有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程度则更为明显。

另外,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较之于治疗前也有了明显的下降。

经统计学软件计算可知,两组患者在以上数据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显著,因此在临床上具有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为100人。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6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47±4.0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5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39±3.92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内分泌科常规治疗措施对其进行治疗,具体来说包括皮下注射胰岛素或格列本脲20mg bid进行治疗。

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具体使用药物包括炒山药、黄芪、茯苓、女贞子30g,车前子、红花、泽泻15g 煎服,每日2次。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的临床观察2023-11-08CATALOGUE目录•引言•糖尿病肾病概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01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等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目的和方法02糖尿病肾病概述糖尿病肾病定义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进而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蛋白尿及肾功能进行性下降。

糖尿病肾病病因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因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肾小球基底膜受损,以及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此外,遗传因素、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也可能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肾病定义和病因糖尿病肾病病理生理机制肾小球基底膜受损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发生糖化,使其通透性增加,进而导致蛋白尿。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异常表达有关,如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肾小球高灌注和高滤过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进而导致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下降等。

其中,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标志之一。

临床表现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尿蛋白、肾功能和肾脏病理检查。

其中,尿蛋白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肾功能检查则可反映肾脏受损情况。

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在作者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别阐述了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理论基础、西医治疗方法、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和病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评估了治疗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中西结合治疗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综合分析显示,中西结合治疗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为该领域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结合治疗、临床疗效、病例分析、治疗效果评估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大约30%至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成糖尿病肾病,其中重度肾病患者甚至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长期使用药物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并且对肾功能有一定的损害。

越来越多的医疗专家和患者开始关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是由于脾胃功能不佳,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治疗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活血化瘀。

中医药能够通过蕴含在中药中的复方活性成分,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与西医治疗方法相比,中医治疗疗效温和,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且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法的效果差异,评估中西结合治疗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缓疾病进展方面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促进疾病的控制和预防,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安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本次观察选择了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采用传统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观察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而传统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为88%。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西医治疗组。

在尿蛋白定量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在治疗后明显下降,平均下
降率为58%,而传统西医治疗组的平均下降率为42%。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尿蛋白定量下降效果更为显著。

在肾功能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肾功能改善明显,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在治
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传统西医治疗组的患者肾功能改善效果较差。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血压稳定,血糖控制良好,全身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有
所提高。

而传统西医治疗组的患者血压、血糖控制较差,全身状况改善不明显。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
的尿蛋白定量,改善肾功能,稳定血压和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应
该更加广泛地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的糖尿病可以导致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旨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本次观察共选取了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年龄在40岁到60岁之间。

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50例。

中医组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针灸、中药治疗和膏方外搭配。

针灸治疗的穴位有足三里、肾俞、子宫兪等,每周治疗3次,每次30分钟。

中药治疗采用了参附汤加减,每日3剂,温服。

膏方主要由黄连膏、薏苡仁膏和赤芍膏组成,每日外敷2次。

西医组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血压控制药物。

口服降糖药物选取了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每日早餐后口服。

血压控制药物主要包括ACEI类和ARB类药物,每日早晚各口服。

观察周期为6个月,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观察指标主要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以及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酸等。

观察结果显示,在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等指标上,中医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西医组。

在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和尿酸等指标上,两组的改善程度相当。

综合观察结果可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治疗主要通过调整患者的整体状态和平衡肾脏功能来改善疾病,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西医治疗主要通过药物的作用来控制血糖和血压,但常常伴随着一些副作用。

本次观察存在的不足是观察样本数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并未进行深入研究。

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观察样本,延长观察时间,深入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和通过调整生活习惯等外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76·
光明中医 2013 年 4 月第 28 卷第 4 期 CJGMCM April 2013. Vol 28. 4
原发性肾小球病变者; ④存在狼疮性肾炎、高血压肾损 害、骨髓瘤肾病与紫癜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的 继发性肾小球病变; ⑤存在酮症酸中毒; ⑥患精神疾病 不能配合者。采用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案,将符合入组 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8 例,其中男性 25 例,女性 23 例,年龄 39 ~ 70 岁,平均年龄( 55. 6 ± 6. 6) 岁; 糖尿病肾病病程 6 个月 ~ 6 年,平均病程 ( 2. 6 ± 0. 8) 年,合并视网膜病变 26 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12 例、合并高血压 10 例。对照组 48 例,其中男性 26 例, 女性 22 例,年龄38 ~ 70 岁,平均年龄( 56. 8 ± 6. 8) 岁; 糖尿病肾病病程 6 个月 ~ 6 年,平均病程( 2. 8 ± 0. 6) 年,合并视网膜病变 27 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11 例、 合并高血压 10 例。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 表现、实验 室 检 查 结 果 等 方 面 无 统 计 学 意 义,具 有 可 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低 盐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同时给予控制血糖、血压与 调整脂代谢的常规基础治疗,应用盐酸吡格列 酮 片 (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 国药准 字 H20050500) 15mg,1 次 / 日,口服或注射胰岛素控制 血糖; 应用缬沙坦胶囊( 天大药业珠海有限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 H20030777) 160mg,1 次 / 日,口服 控制血压; 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进 口 分 装,进 口 药 品 注 册 证 号: H20070310; H20100337,批 准 文 号: 国 药 准 字 J20070061 ) 20mg,1 次 / 日,口服调脂; 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 用口服中药汤剂,中药汤剂基 本 方 生 黄 芪 30g,当 归 15g,白术 15g,丹参 20g,生地黄 30g,山药 20g,葛 根 15g,沙参 15g,泽泻 15g,山萸肉 10g,赤芍 12g,甘 草 10g 适量加水煎至 200ml,早晚服用; 合并视网膜病变 者加用枸杞子 15g,菊花 15g,密蒙花 15g; 合并周围神 经病变者加用水蛭 15g,地龙 15g; 合并高血压者加用 钩藤 15g,川牛膝 15g,天麻 15g; 观察时间为 3 个月,观 察期间停用其它中成药; 对照组应用常规基础治疗,观 察时间为 3 个月,观察期间停用其它中成药。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BG) 、 餐后 2h 血糖( P2BG) 、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 24h 尿微 量 白 蛋 白 ( UAE) 、24h 尿 蛋 白 定 量、血 肌 酐 ( Scr) 、血尿素氮 ( BUN) 指 标,计 算 内 生 肌 酐 清 除 率 ( Ccr) ,Ccr = [( 140 - 年龄) × 体重 × ( 0. 85 女性) ]/ ( 72 × Scr) ,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 2 结果 2. 1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指标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 肾病分会制定 的《糖 尿 病 肾 病 诊 断、辨 证 分 型 与 疗 效 评定标准( 试行方案) 》[2]拟定以下标准。显效: 临床
P2BG < 10. 0mmol / L,尿 UAE 减少≥20% ,24h 尿蛋白
定量 < 1. 5g /24h,肌酐( Scr) 下降≥20% ,内生肌酐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除率( Ccr) 增高≥20% ; 无效: 治疗后临床症状不减轻
或加重,化验检查指标达不到有效标准,内生肌酐清除
率( Ccr) 不升高或下降。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并发症 之一,其发生率占 40% ,也是全球慢性肾脏病及其导 致的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若临床上得不到有效 控制,出现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 将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目前单纯应用西药治疗, 疗效不满意,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在延缓其病 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 研究观察西药综合治疗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肾病 的临床疗效,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的常规治疗,且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药汤剂; 中西医结合
doi: 10. 3969 / j. issn. 1003-8914. 2013. 04. 074 文章编号: 1003-8914( 2013) -04-0775-03
Clinical Research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s in Treatment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Chen Kai
症状减轻或消失,FBG < 7. 1mmol / L,P2BG < 8. 5mmol /
L,尿 UAE 减少≥50% ,24h 尿蛋白定量 < 0. 8g /24h,
肌酐( Scr) 下降≥30%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 增高≥
30% ; 有效: 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FBG < 8. 1mmol / L,
2. 2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8.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作者单位: 河南省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 开封 475000)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所选择的 2009 年 3 月至 2011 年 12 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96 例,均为我院肾内科住院 患者。纳入标准: ①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水 肿、肢体麻木、夜尿增多的临床症状。②24h 尿微量白 蛋白 ( UAER ) > 200mg /24h。 ③ 24h 尿 蛋 白 定 量 > 0. 5g /24h。④所有患者均符合 WHO 诊断标准确诊非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肾病诊断符 合 Mogensen 糖尿病诊断分期标准,属于糖尿病肾病临 床Ⅲ ~ Ⅳ期。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的心力衰竭、肺水 肿与电解质紊乱; ②存在感染及恶性肿瘤病变; ③存在
光明中医 2013 年 4 月第 28 卷第 4 期 CJGMCM April 2013. Vol 28. 4
【中 西 医 结 合 】
·77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陈凯
摘要: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表将符合入组要求的糖尿病肾病 96 例,随机 分为两组,治疗组 48 例,在给予低盐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应用控制血压、血糖,调整脂代谢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口 服,2 次 /日,治疗 3 个月,观察其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24h 尿微量蛋白、24h 尿蛋白定量、肌酐、尿素氮、内生肌 酐清除率等指标的变化; 对照组 48 例,应用常规治疗,检测指标与治疗组相同,观察时间为 3 个月。结果 ①在西医综合常规基础 上应用中药汤剂口服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1. 2% ,其中显效 22 例( 45. 8% ) ,有效 17 例( 35. 4% ) ,无效 9 例 ( 18. 8% ) 。 ②单纯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4. 2% ,其中显效 11 例( 22. 9% ) ,有效 15 例( 31. 3% ) ,无效 22 例 ( 45. 8% ) 。结论
( Kaife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Kaifeng 475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96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tables. The treatment group ( 48 cases) was adopted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2 times per day,3 months’treatments on the basis of low salt,high-quality and low-protein diabetes diet,controlling blood pressure,blood sugar and adjusting the lipid metabolism routine therapy measures. Then we observe the index changes as follows: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blood sugar after 24 hours of three meals,cholesterol,triglyceride,24 hoururine trace protein,24 hour-urine protein quantitative,urea nitrogen,serum creatinine and 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The control group ( 48 case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ndex were same as the treatment groups,observing for 3 months respectively. Results
①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oral treatment result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based on the western comprehensive conventional application was 81. 2% ,among which 22 cases excellent( 45. 8% ) ,17cases effective ( 35. 4% ) ,9 cases invalid ( 18. 8% ) . ②the simple application western medicine routine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is 54. 2% ,among which 11 cases excellent ( 22. 9% ) ,15 cases effective ( 31. 3% ) ,22 cases invalid ( 45. 8% ) .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wester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s better than routine therapy of western medicine,and no adverse reaction on diabetic nephropathy. Key words: diabetic nephropathy; deco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