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0例护理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90例分析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90例分析
下。
11 病 例选择 .
鼻饲 时间大于 1 个月 的神经内科住 院病
人8 0例 , 4 , 3 男 3例 女 7例 , 龄在 3 年 5岁 ~ l 8 岁之间 , 平均 5 8 岁。 其中脑出血 6 , 2例 脑梗死伴球麻痹 l 例 。 8 将病人随机分 为 四组 , 每组 2 0例 , 四组病 人的年龄 、 性别 、 病种经 统计学处理 ,
参考文献 1 陈维英 主编. 基础护理学【 . M】 南京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9 7 1 : 19 ,2 6
作者简介 : 胡光伟. 4 男.2岁, 大专学历 , 毕业于广东 省汕头职工医
专 , 醉 医 师 。E mal g 9 9 4 5 1 3c m 麻 — i w 66 3 @ 6 . : h o
期 留置 胃管 的病 人来说 , 每周更换 胃管 参见《 基础护理学 》 无 川
疑是增加 了病 人痛 苦。随着器材的不断更新 , 胃管 的材料 已经 由橡胶换成 了硅胶 ,能否延 长更换 胃管时间许 多学者意 见不


我们 在实 际工作中对于一年来我院 8 0位需要 留置 胃管时
间在 1 月以上 的神经 内科 住院病人进行了分组观察 , 个 以探讨 胃管更换 的适宜时 间, 现报告 如下 。

( 收稿 日期 :0 6 l 一 0 20一O 3 )
2 车杰 , 周玉红 , 黄友 , 硅胶 胃管留置适宜时 间的研究们. 护理 等. 实用
长期 留置鼻饲管更换 时间的探讨

杂 志 ,9 8 1 (O)5 8 19 .4 1 :0
石彩 霞
作 者简介 : 石彩 霞, ,8岁 , 女 3 大专学历 , 业于河 南省职工 医学 毕 院, 主管护师。 ( 收稿 日期 :0 6 0 3 2 0-1- 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紊乱疾病,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命和生命质量。

该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早期干预、病情观察、呼吸支持、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方面,以下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的分析。

一、早期干预1. 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缺氧缺血引起呼吸抑制或呼吸暂停,护理人员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二氧化碳滞留,同时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维持循环稳定:新生儿缺氧缺血会导致循环功能不稳定,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心率、血压、微循环情况,及时评估和处理异常情况,保持循环稳定。

3. 控制颅内压:新生儿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水肿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神经状态、瞳孔反应、头围等指标,及时评估颅内压情况,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如提升床头30度以上、给予镇静药物、控制通气参数等。

二、病情观察1. 观察神经系统状况:新生儿缺氧缺血后常伴有神经功能障碍,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状态、肌张力、反射、脑干功能等情况,及时评估神经系统损伤程度,指导后续治疗和护理措施。

2. 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评估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呼吸支持1. 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缺氧缺血引起呼吸抑制或呼吸暂停,护理人员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可通过拍背、抽吸等方式,必要时给予气道异物清除。

2. 维持氧合状态:新生儿缺氧缺血后常伴有低氧血症,护理人员应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并给予适当的氧疗,以维持足够氧合状态。

3. 支持通气功能:对于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的患儿,可选择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通气参数和血气分析结果,调整通气方式和参数,维持合适的通气功能。

四、药物治疗1. 神经保护药物:如纳洛酮、甘露醇、伊索酮等,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减轻脑损伤程度。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0例临床效果观察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0例临床效果观察

[ sr c]Obe t e T n yea div s gt tetea e t f cc f y eb r x gn ( O teayo e ntl Ab ta t jci : oa a z n net ae h h rp ui e ayo p rai oy e HB ) hrp nn o aa v l i ci h c h p xai h mi n e h lp ty ( E . to s1 0c sso E p t nsdan sd i uh r okn opt ee y oi s e ae cp a ah HI ) Meh d : ae f ai t i oe a to' w rig h si lw r c o 8 HI e g n s a
2 40 70 0
【 1 摘要 目的 : 分析 探 讨 高压 氧在 治疗 新 生儿 缺 氧 缺血 性 脑病 中的 临床 效果 。方 法 : 我 院确 诊 的 10例新 生 儿 缺氧 将 8 缺 血性 脑 病 的 患儿 随 机 分为 对 照 组 和观 察组 , 中对 照组 9 其 0例 患 儿采 用 常 规 治疗 ( 包括 吸 氧 、 痉 、 水 降 颅 压 和 止 脱
assmet ( B A) crs fh ogo p eec mprd Reut: ainsi h b evt n go prcv rdrpdy ses n N N soe et u sw r o ae . sl P t t nteo srai u eo ee a il, ot w r s e o r
2 1年 7月 第 8卷 第 2 期 01 1

医护 论 坛 ・
氧治 高压 疗新 生儿缺 氧缺血 性脑 病 9 0例 临床 效 果 观 察
刘 英 华 , 炳 灿 , 淑 玉 潘 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由于产程、围产期或新生儿早期发生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以达到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减轻脑损伤、促进脑细胞恢复和防止并发症的目的。

下面就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

一、保持新生儿稳定的生命体征1.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

呼吸停止、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应迅速进行急救。

2. 维持呼吸通畅:保持上气道通畅,预防和处理呼吸抑制、肺不张等问题。

可以采用鼻导管、负压吸引等措施。

3. 保持循环稳定:维持稳定的心率,监测血压,及时纠正低血压和酸中毒等不良情况。

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支持循环功能。

4. 管理液体平衡:根据患儿的体重、出生情况以及临床表现,合理调整液体的输入和输出,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二、减轻脑损伤1. 促进脑灌注:通过调整血流动力学状态,维持稳定的血压和灌注压,以保证脑灌注,减少缺血缺氧损伤。

避免因高血压而引起的颅内出血。

2. 控制颅内压:监测颅内压,注意抬高头部,避免颈部过度屈曲和转动,保持头颅中性的位置。

避免绷紧婴儿领带和面罩,减少对颈静脉回流的压迫。

3. 减轻脑水肿:控制扩张性脑水肿的发展,维持有效的血浆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及时纠正低血容量状态,保持血液正常流动。

三、促进脑细胞恢复1. 早期营养支持:尽早开始肠内营养,通过口服或鼻饲给予足够的营养,以满足新生儿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2. 复原期护理:提供适宜的环境刺激,如音乐、亲近等,以促进脑细胞的功能恢复。

避免过度刺激,遵循婴儿的自然需求,保持环境的安静和温和。

四、预防并发症1. 预防感染:严格控制各种感染源,注意手卫生、环境清洁等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儿,及时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措施。

2. 预防脑疝:密切观察患儿的神经系统表现,发现脑疝的早期征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与护理
以利于 胃内奶 汁排 空 , 减少 潴 留 , 防止 呕吐后 吸人 。 1 . 3 . 6 预 防惊 厥 : 患 儿 一 旦 发 生 惊 厥 可 遵 医 嘱 给 予 苯 巴 比妥 、水 合 氯 醛 等镇 静 剂 。应 用 时要 严 格 执行 医嘱 并 认 真 观 察 用 药后 的疗 效 ,谨 防 用药 过 量 ,造 成 呼 吸抑 制 。患 儿 要绝 对 静卧 ,特 别是 颅 内压增 高或 合并 颅 内 出血 的患儿 。 患 儿体位 取头 高足低 位 ,可将 肩部抬 高 l 5。 ~3 0 。 ,保 持 头 正 中位 ,勿使 头侧 向一边 ,以免 压迫颈 动脉而 造成 意外 。 } 1 . 3 . 7 严 格 消 毒 隔离 ,防 止 交 叉感 染 : 严 格 执 行 消 毒 隔离制 度 、遵守无 菌操 作原 则 , 防止交 叉感染 。新 生儿病 室 每 日定 时开 窗通 风 ,每天定 时进 行紫外 线 消毒一 小时 , 做好 病 房及 暖箱 的终末 处 理 ,严 格 探视 ,每 月做 空气 培养 一次 。 患 儿 衣 服 、尿 布 高压 消 毒 ,奶 瓶 奶头 用 完一 次 更换 并 煮 沸 消毒 3 0 ai r n ,工 作人 员 接触 患儿 前用 肥皂 流 动水洗 净 。加 强 口腔 护理 ,保持 脐部 、皮肤 、臀部皮 肤 的清洁干燥 。 1 . 3 . 8 静脉 留置针 的应 用 : 为了保证 药 物及时 准确 的应 用 ,保 持 2 4小时 静脉 通 畅 ,应采 用 留置 针静脉 输液 ,一 般
睁 眼时 间 延 长 或凝 视 ,肌张 力 正 常 ,拥 抱 反射 活跃 ,一般 不 出现 惊 厥 。② 中度 : 患 儿 有 意 识 障碍 ,表现 为嗜 睡 ,反 应 迟 钝 ,肌 张力 减 低 ,肢 体 自发 动作 减 少 ,有 部 分 患者 出 现惊 厥 ,如有 惊 厥 发 生 ,要 观 察 发 生 的 时 间 、部 位 、次数 等 。拥 抱 、吸 吮 反射 减 弱 ,肌张 力 减 弱 ,足 月 儿 上 肢 肌张 力 减 退 比下 肢 重 ,早 产儿 下 肢 肌 张力 减 退 比上肢 重 。③ 重 度: 患儿 意识 不清 ,处于 昏迷状 态 ,肌 张力严 重低 下 ,松 软 , 肢体 自发动 向消失 ,惊 厥频 繁发生 ,拥抱 、吸 吮反射 消失 。 生命 体征 观察 : 在护 理 中要密切 观察 患儿 生命 体征 的变化 , 如 体 温不 升 、呼 吸暂 停 、呼 吸不 规则 、提 示病 情 加 重 ,如 有 缺 氧性 心 肌 损 害可 引起 青 紫 、呼 吸增 快 、皮 肤苍 白 、哭 声 弱等 。 轻度 缺 氧 缺 血性 脑 病 可 有 心 动过 速 ,中 、重 度 可 出现 心动过 缓 。 前 囟观察 : 一 般 轻度 缺氧 缺 血 性 脑 病 患儿 前 囟平 ,中 度 患儿 前 囟张力 正 常或 稍高 ,重 度患 儿前 囟饱满 ,张 力 高 , 同 时 出现 躁 动 、尖 叫 、意 识 状 态 和肌 张 力 的 改 变 ,也 可 出 现 喷射性 呕吐 。重者 可 出现 呼 吸衰竭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观察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观察

高压 氧治疗时 , 机体血液含氧量增 多,血氧弥散距离增
加 。高 压 氧 还 可 使 正 常 脑组 织血 管 收 缩 ,脑 血 流量 减少 ,颅
内压 降低 ,而缺血区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它能增加
和 改善 组 织 氧化 代 谢 ,减 轻 血 管 壁 的 通 透 性 和 脑 组 织水 肿 ,
疗 ,氧 自 由基 清 除剂 ,促 进 脑 神 经 细 胞 代 谢 药 物 , 磷 胆 碱 胞 及 脑 活 素 治 疗 。治 疗 组 在 对 照 组 治 疗 基 础 上 加 用 高压 氧 治
内细胞 的存 亡则与残余 血流量有 关 ,如果 能及 时恢 复半暗 带组织 的能量供给 , 及早 中断凋亡程序 ,则可减轻缺氧缺血
血耐受性很差 。据国 内外研 究表 明,若脑 缺氧缺血 3 s 0 则神 经细胞代谢受损 , mi 2 n后神 经细胞 代谢停止 ,5 n后神经 mi
细 胞 开 始死 亡 。因此 ,一旦 脑 组 织 发 生 缺 血 ,会 迅速 发生 生
年 1 月至 1 9 9 8年 6月收治 的 HI 2 E 6 7例进 行常规治疗患 儿作为对照组 ;所 有病例均确诊为 HI 。治疗组男 3 8例 , E 3 女 2 6例 ;对 照组 男 3 1例 ,女 2 6例 。 6 5 7
率 、 灶 吸 收率 及 NB 病 NA ≥ 3 6分 的 百分 率 均 高 于 对 照组 ,
差异 均有 统计学 意义 ;病死率 两组 差别不 大 ,差异无 统计
表1 两组患儿治疗结局
1 2
学 意 义 。远 期 疗 效 中 神 经 系 统 后 遗 症 的 发 生率 治 疗 组 低 于
对 照组 ,差异亦 有统计学 意义 。总体上 治疗组 的疗 效好 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在围产期缺氧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部分病例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围产期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护理是综合治疗的关键性环节,因此,做好早期治疗和护理,减少脑损害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科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50例,经及时有效的抢救,110例痊愈,抢救成功率为73.3%。

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50例中,男90例,女60例,入院日龄为出生后4小时~7天。

其中生后3天内起病者100例,7天者50例,宫内窒息60例,娩出过程中窒息90例。

1.2临床表现根据患儿意识障碍程度、肌张力、原始反射改变、是否有惊厥、中枢性呼吸衰竭及前囟张力、瞳孔变化等情况进行临床分度。

其中轻度30例,占20%;中度110例,占73.3%;重度10例,占6.7%。

1.3实验室检查。

在生后一周内,入院36小时内进行第1次头颅ci检查,其中轻度40例,中度80例,重度30例。

合并有颅内出血者40例。

1.4转归。

150例平均住院日10天,临床治愈110例,治愈率73.3%;好转30例,好转率20%;自动出院8例,占5.4%;死亡2例,占1.3%。

2 护理体会 2.l神经症状的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大多在生后3天内出现症状。

轻者表现为兴奋症状,如激惹尖叫、睁眼时间长、凝视、四肢颤抖、肌张力增高等。

重者表现为抑制症状,反应迟顿、嗜睡、昏睡、昏迷、肌张力减弱、松软、原始反射如拥抱反射、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并出现惊厥、呼吸暂停,瞳孔改变等。

2.2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时给予心肺监护,观察呼吸的节律、频率有无暂停。

有暂停,可给适量纳络酮、氨茶碱等药物。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围产期窒息;新生儿脑损伤;观察;护理围产期缺氧80%~90%发生于宫内或产时,尤其宫内慢性缺氧常不易发现而致脑损伤,10%发生在产后,容易认识和处理,脑损伤的机会反而较少,只要发生了胎儿窘迫或新生儿窒息,即使引起围产期缺氧的某些直接因素被消除或经窒息复苏,Apgar评分恢复正常后,新生儿仍然存在发展为脑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高度危险性。

1 围产期窒息的定义凡引起母体与胎儿之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的都可使胎儿或新生儿缺氧,这种缺氧发生在妊娠期称胎儿窘迫,发生在胎儿娩出或生后称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统称为围产期窒息。

2 围产期窒息的原因2.1 产前因素母亲慢性疾病导致新生儿慢性宫内缺氧,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2 产时因素产力不足、巨大儿。

3 临床观察3.1 生命体征观察胎动、胎儿心率、新生儿呼吸、脉搏。

3.2 意识状况通过对自然活动的评价和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来判定,意识状态的评估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评价特别重要。

3.2.1 轻度障碍嗜睡:新生儿易唤醒,但仅能保持短暂的清醒。

意识迟钝:可以唤醒,但醒来迟且不能保持清醒状态。

3.2.2 严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嗜睡,仅疼痛刺激引起缩腿反应。

3.3 反应性主要为兴奋和抑制两大反应。

3.3.1 兴奋易激惹、对刺激的反应强。

3.3.2 抑制表情淡漠,肢体无自主活动,对刺激的反应低下以及各种反射不易引出。

3.4 肌张力对被动运动的抵抗和在各种体位时的姿势评估。

3.5 监测颅内压正常值为6~10mmHg,颅内高压的主要表现为前囟隆起,颅缝增宽,患儿嗜睡,易激惹,脑性尖叫,呕吐,肌张力。

重度患儿可出现脑干损伤症,应及时应用脱水剂。

3.6 惊厥患儿有烦躁、尖叫等惊厥先兆立即处理,避免进一步发作。

如患儿出现眼球震颤或斜视、眨眼、吸吮、咀嚼、屏气、四肢摆动或强直性伸展,局部或全身痉挛等惊厥症状时,应立即止惊,因频繁抽搐会加重脑细胞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遗 症的 发生 ,提 高 了惠儿 的存 活率 和 生存 质 量 。
【 键词 】新 生 儿 ;缺氧 缺血性 脑病 ;护理 效 果 关
中图分类号 :R 7 .2 4 3 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 14(0 2 9 0 4- 2 6 1 8 9 21 )1- 36 0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是指新生 儿在 围生期 ,由于缺氧窒息 , 导致脑 的缺氧 缺血 性损害 ,并在 临床 上 出现一 系列脑 病的表现 。新生 儿 缺氧缺血 性脑病是导 致新生儿 死亡和致残 的最常见 原 因之一 Ⅲ 。护 理 是综 合治 疗 的关键性 环节 ,采 用科学 方法 加强新 生儿 缺 氧缺血 性 脑病 患儿 的护理 ,显得尤为 重要。我 院2 0 年 1 09 月至2 1年 l月 收治 00 2 的9 例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经过积极的对症 治疗 与精心 的临床护 0 理 ,得 到了有效的救治 ,现报道如 下。
( I )诊 断依据 ,以及分度标 准 ,9例 新生儿缺 氧缺血性脑病 中, HE O 重度 1例 ,中度3例 , 度3例 。 8 4 轻 8
1 . 2临床表现
后,可改用面罩供氧。每次治疗前对氧舱设备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
入舱 前 了解 患儿病 情 ,有 禁 忌证 不宜进 舱 治疗 ,在 治疗 前 3mi喂 0 n
我 院2 0 年 1 0 9 月至2 1 年 1y 收治 的9 例 新生 儿缺 氧 缺血性 脑 00 2J O 病 ,男5例 ,女3例 ,入 院 日 为生 后3mn 8 ,足月儿 6例 ,早产 2 8 龄 0i d  ̄ 2
J2 例,过期产儿8 ,均有窒息史 ,符合HI诊断标准。9例新生 , [o 例 E 0 儿通过做头部C 检查 ,显示均有异常 。好体位 。应 有专人监护 ,密切 观察患儿呼吸面色及 哭声变 化 ,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 1 . 防感染 的护理 ,3预 3
9 例患儿均有 意识改变 ,兴奋 ,抽搐 ,易 激惹 ,嗜 睡,淡 漠 ,昏 0
迷 ,肌 张力、原始 反射 异常 。呼 吸不 规则或暂停 。其 中 ,肌张力 降低
新生儿 由于免 疫功能差 ,对 外界病 菌的抵抗力低 ,很容易 发生感 染 ,为此 ,我 们要 减少 室 内护理人 员 的数量 ,对 陪探视 人数 进 行限 制 ,以减少外界感染 ,保持室 内空气的洁净与新鲜 患儿房 间要经常
也很好地调节 了护患 关系 等 , 值得 临床推广。 参考 文 献 【】 韩 杰 . 人员 在临 床路径 实施 中的角 色与 作用 [ . 1 护理 J 中国护 理管 】
理,0 11()89 2 1,17 :—.
问题 ,本研究 显示两组患者 从健康教育知识 掌握情况经 比较有差异 , 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 5 . 提示若使健康教育得 到落实可通过实施临床 0 护理路径来 实现 ,必须使 患者对疾病 的相 关知识有进一步 的理解和认 识 。满足 了患者的知情权 ,使患者能积极 的配合医疗护理 工作 ,加强 了护患 之间的沟通交 流,提高了患者 的满意度 。所 以,本 护理组 的满
温保 持在3. 3 ℃1 6~7 3 8 1 0 1. .2高压 氧治疗的护理 3
HE I患儿 由于窒 息 ,都有 不同程度 的缺 氧缺血症状 ,要对 他们及 时合理 地给 氧。轻度H E I 的患儿 ,可面 罩给 氧 ;重度HI患儿 ,则用 E 口呼吸机给氧 ,氧浓 度保 持在4% ̄0 0 5%比较好 ,根据患儿病情 ,调整 呼吸 次数 ,每分 钟2 ̄ 0 ,待患 儿出现规 则的 自主呼吸 、皮肤转 红 53次
月收 治的 9 例 新 生 儿缺 氧缺血 性脑 病 的护理 资料 ,对此 9 O O例新 生 儿缺 氧缺血 性 脑病 患 儿 的护理 效果 进行 回顾 性 分析 。结 果 9 O例 患 儿 , 治愈 7 例 ,好 转 1 ,死亡 l ,放 弃 治疗 1 。结论 准确 的观 察和 有效 的护 理 ,是新 生 儿缺 氧缺血 性 脑病 治疗 成功 的保 证 ,降低 了 6 2例 例 例
意度与对照组相 比也有显着提高 。
[】 车 欢娥 , 育 曼 . 床护 理 路径 在 颈 椎病 手 术 患者 中的应 用 [] 2 冯 临 J. 护理 研究 , 0 ,11) 04 2 7 (1: 4 . 0 2 3 【] 刘 联群 . 科 专病护 理路 径【 . 京 : 民卫生 出版 社,00 3 骨伤 M] 北 人 2 1.
36 ・ 临 床 伊 ± ・ 4 里
同时也节约 了医疗费用 ,从 而也达到预期 的治疗效果 ,对 老年股骨颈
骨折髋 关节置 换的患者其 主要治疗 目的是想 拥有更好 的生 活品质 ,此 类患者多为 老年人 ,绝大 多数老年人都存在 焦虑恐惧 ,紧张等情绪的
J l Z 1 , O.U NO1 uy U Z V I , .9 1 由此可见 ,临床 护理路径是 整体护理 的一 种工作模 式。它能提高 老年股骨 颈骨折髋关节置 换治疗的满意度 与知识的进 一步掌握 ,同时
1临床 资料 1 . 1一般资料
3" 0C,腋肛 温差为 负值 ,应先将患儿 置于 比肛 温高 12 的暖箱 中 ,  ̄1 3
逐步提高箱温,每小时升高1 ,监视肛温、腋温1 h 3 1 次/,于1 ̄4 恢 22 h
复 正常体温 。体温高 的患儿 ,为 其松 包 ,或减少盖被 ,给予 温水擦 】 浴 ,或者用枕 冰袋 降温 ;体温低 、四肢冰冷 的患儿 ,用热水袋 为其保 温 ,或者将患儿放 于暖箱 中,并注意调整室 内的温湿度 ,使 患儿的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 例护理效果观察 O
靳 风 香
( 氏县人 民医院 ,河 南 尉 氏4 50 ) 尉 7 5 0
【 要】 目的 分析新 生 儿缺 氧缺血性 脑 病的护理 效果 ,总结新 生 儿缺 氧缺血 性脑 病 的护理 经验 。方 法 搜 集我 院 2 0 年 1 摘 09 月至 2 1 00年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