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语文作业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八班级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通用3篇)八班级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篇1一、语文基础学问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伛偻 o 陨落shǔn 讪笑shàn 喋喋不休diéB、簌簌 shù没落mò颓然 tuí相形见绌chC、挽救zhěng 期年jī纨绔kù唾手可得 tuòD、忸怩 ní隘口 yì蜕变 duì呱呱坠地gǔ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你在表格中改正过来( )(2分)寄人篱下精兵减政肆无忌惮无动于中按步就班俯拾皆是振耳欲聋毛骨悚然错字:改正: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那烟雨中的老君台,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呈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在即将进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肯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为了防止甲型流感病毒不再扩散,我国政府实行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同学乐观参加课堂热忱程度的凹凸,是衡量一节课胜利的重要标准。

4、下列各项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背影》是一篇抒情散文,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至爱,抒发了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状况下对父亲倍加思念之情。

B.《永久的悔》表面上是以的回忆为线索,然而贯穿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的主线则是“永久的悔”。

C.《南京大屠杀》这篇文章从体裁上来说属于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的双重特征。

D.《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艾青在狱中写的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抒发了对贫苦农夫大堰河的怀念感谢和赞美之情。

5、名著阅读(共4分)阅读中外文学作品,从我们作家所塑造的人物艺术画廊中,可以看到一个个生动鲜活、共性突出的人物形象。

比较人物形象,是阅读名著的一个重要方法,下面所列小说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从所供应的三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进行比较。

第一组:鲁智深与李逵(《水浒传》)其次组:闰土(《家乡》)与祥子(《骆驼祥子》)第三组:鲁宾孙(《鲁宾孙漂流记》)与格列佛《格列佛游记》我选第组相同点:不同点:6、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四)

八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四)

1988年,电脑在中国还是相当稀奇的东西, 一位大款朋友送了我一台电脑以助我写作, 我毫不犹豫地将那台电脑捐给了当时我任职 的单位。恰在那一年,妈妈不幸在成都仙逝, 我在流泪祭奠妈妈时,心中告慰她说:“您 为我设置的人生藩篱,我要再传给您的孙子, 那将是常青的、美丽的藩篱!”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恨恨地望着那边的妈妈,心想难道你还不 来管我吗?可是,她却直起腰来,耐心地跟 一位去问她什么事的老大爷解释起来……班主 任老师赶过来,扶起我,带我去卫生站清洗 伤口,涂红药水。
⑤当时的我,怎么也弄不明白,妈妈为什
么在义务劳动的工地上不格外地关照我。那 天从学校回到家里,妈妈正在厨房里烧我最 爱吃的豆瓣鲫鱼……晚饭前,她仔细查看了我 腿上磕破的地方,说不要紧的,
妈妈在义务劳动的工地上认真劳作,对同 样参加劳动的“我”和“我”的受伤视而 不见,教会“我”在公众社会中不可仗恃 依赖亲情温恤,要学会奉献、合作、独立 生活。
2.理解文章标题“美丽的藩篱”的含义。
运用比喻,“藩篱”在文中喻指“无形的界 限”,界限一边是温馨的家,我们可以享受 亲情偶尔撒娇;界限的另一边是公众社会及 他人所在,我们要习惯奉献,学会合作,艰 辛劳作,独立生活。妈妈教给“我”这个正 确而深刻的道理,令“我”受益终生。所以 称之为“美丽的藩篱”。
现代文阅读
美丽的藩篱 ①1954年春天,我12岁,在北京隆福寺小 学上学。有一天,学校停课,老师领我们到 猪市口大街(今珠市口大街)南边参加义务 劳动。工人师傅们已经把那一片的房屋拆得 差不多了,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们只需把一些 未及时清理的砖瓦碎木集中到指定的地方。 ②到了工地,只见早已有很多大人在那里 忙碌。那时我系着红领巾,在老师的带领下 干得满头大汗,一身是灰,却满心欢喜,生 怕落后。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作业本答案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作业本答案篇一1 藤野先生1.绯匿鉴诘逊杳2.(1)居然(2)瞥见3.(1)死在异国他乡。

(2)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4.对日本“爱国青年”荒谬逻辑的抨击,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把中国人看做低能儿的极为愤慨的感情。

5.(1)日本的“爱国青年”( 2 )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6.忧国忧民,对软弱国民的麻木、愚昧深感沉痛。

7.弃医从文。

因为作者意识到,中国民众的不觉悟,正是造成中华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想用文艺救治人们的精神,唤醒麻木的灵魂。

8.提示:第一次:孙犁戴着套袖在捡黄豆,见了“我”, 与“我”交谈。

第二次:孙犁准备糊窗缝,向“我”求证自己的衰老。

第三次:孙犁坐在桌前写作,见到“我们”后立刻热情招呼。

9.(1)写出了“我、”期盼、兴奋、敬仰的心情。

(2)表现出孙犁珍惜纸张、小心谨慎、害泊糟蹋纸张的心理。

10.不认同省内长者对《灶火的故事》的评价;相信孙犁能给出公正的评价。

11.(1)以小见大,以普通平凡的细节表现孙犁品质的高尚。

(2)反复强调,突出地表现了孙犁始终如一的质朴形象。

(3)多次点题,使孙犁戴套袖的形象深人读者的心里,从日常生活中表现孙犁的高尚品质。

12.(1)个人的命运往往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为此,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2)国民的不觉醒是一个国家不强盛的重要原因。

要使国家强盛,首先要使国民觉醒。

(3)个人的选择应考虑国家前途、民族命运。

2 我的母亲1.质恕绉绉嬉绰翳2.(1)指那些身体强健、敢于淘气、能在游戏中冒险的孩子。

隐含着作者羡慕、惋惜之情。

(2)即“闯荡”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的谦逊态度,同时可见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之大。

3.示例:如果我能坦然面对失败,如果我能淡然面对成功,如果我能毅然面对困难——我得感谢生活的点滴给我的启示。

4.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5.因为说轻薄话,母亲重责“我”;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 作业课件 第一单元 消息二则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 作业课件 第一单元 消息二则

B.督.战(dū) 要塞.(sài) 芜.湖(wú) 歼.灭(qiān)
C.区域.(yù) 抵.抗(dǐ) 渡.江(duó) 彭泽.(zé)
D.顽强.(qiáng) 朽.木(xiǔ) 签.订(qiān) 铜陵.(líng)
( D)
【解析】A.dié—Dí;B.qiān —jiān;C.duó—d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封锁 激战 协订 B.业已 拒绝 妨线 C.微弱 丝毫 预定 D.占领 控治 前锋
【解析】A.订—定;B.妨—防;D.治—制。
( C)
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1)国民党反动派______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
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③②①④⑤
B.①②⑤④③
C.①⑤③④②
D.③⑤①④②
【解析】文段写了正能量的传播及途径。③句是正能量传播的社会效益, 是总起句,应放在开头,可排除 B、C;⑤句是总结句,应放在最后,排 除 D;故选 A。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导语,就是新闻开头的第 1 段或第一、二两句话,它一般是对事件或
13.第④段画线部分的文字能否删去?谈谈你的看法。 不能删去。画线部分概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按照“三 步走”发展战略所经历的过程,表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所取得的辉煌成 就,为下文作铺垫。
14.根据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内容,概括一下“天宫二号”的重要意义。 ①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开展了 60 余项空间 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圆满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取得一大批具有国际领 先水平和重大应用效益的成果。②为国际伽玛暴联合探测做出了重要贡 献。③搭载太空养蚕、双摆实验、水膜反应等 3 个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 设计大赛获奖的实验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双休日作业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双休日作业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初二语文双休日作业(3)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和运用。

(18分)访革命烈士纪念馆,传先烈红色基因【甲】在苍松掩映、庄严肃mù的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同学们认真聆听先烈们的事迹,感受ch ì热真挚的爱国情,敬献表达感恩的鲜花,悼念和míng记为国捐躯的烈士,并集体宣誓:“不忘国耻,勇担使命,勤奋好学,知行合一,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乙】先烈们为正义而牺牲,他们的精神永远juān刻在史册上。

传承红色基因的我们是否也应见义勇为?在参观了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后,举行了“青少年是否应见义勇为”的思辨会。

经过热烈讨论,同学们基本达成共识:青少年在传承见义勇为这一传统美德的同时,更应学会用最适合学生年龄的方式发挥自己的作用。

【丙】我校8年级共有381位师生在远离喧嚣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参加了主题为“访革命烈士纪念馆,传先烈红色基因”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1. 看拼音写汉字(4分)2.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这样修改:3.按照消息写作的一般要求,文中甲、乙、丙三段应调整顺序。

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A.甲—丙—乙B.丙—乙—甲C.丙—甲—乙D. 乙—甲—丙4.根据提示默写课文原句。

(8 分,每空1 分)①,望峰息心。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③月下飞天镜,。

④,猛浪若奔。

⑤,猎马带禽归。

⑥悬泉瀑布,。

⑦乡愁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

(3分)新闻回放新华社昆明12月3日电(记者字强)云南省教育厅3日向社会通报《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明确体育从50分提高到100分。

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共10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共10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共10篇)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一): 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第8课答案8 台阶1.(1)淋踩(2)槛跤(3)掺砌 2.(1)载栽(2)夸垮 3.(1)形容恭顺谦卑的样子.(2)微小得不值得一提.(3)指人很多的公共场所.4.(1)宽敞(2)烦躁 5.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他反而觉得不习惯,不对劲.6.“我”去接父亲的扁担,父亲以为“我”觉得他老了,他觉得自己挑担水没有任何问题,所以粗暴地推开了“我”.这反映了他好胜、不服老的性格.7.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劳动,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会“若有所失”.8.略(可以认为值得,也可以认为不值得,言之有理即可.) 9.略(内容应该真实,抓住动作、表情、语言等来写.)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二): 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11课11 中国石拱桥1.(1)第二个(2)第一个(3)第一个(4)第二个2.(1)巧妙到没有可以相比的. (2)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3)十分推重,给以很高的评价. 3.(1)不但而且(2)不但而且 4.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5.不能删.“约”表示大概,说明桥并非正好8米;“几乎”表示估计,说明并非完全与河面平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 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7.说明卢沟桥在历史上很早就闻名世界. 8.商桥、连心桥、书桥等.其中的“桥”是联结、沟通的意思.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三): 八年级上语文作业本24课答案1.(1)职业 (2)憎恶 (3)兴起 (4)这2.B3.(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男有分,女有归.(3)外户而不闭4.鳏寡孤独,谋闭不兴5.(1)通“举”,选拔(2)通“鳏”,老而无妻的人6.(1)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但抚育自己的儿女.(2)人们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利.7.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8.“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的幸福生活.“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9.(1)信(2)通“悦”,高兴(3)如果(4)所以10.(1)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2)我奉命出使问候赵威后.11.“本”指民,“末”指君.12.是一个真正关心百姓疾苦、以民为本的人.13.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便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做合适安排.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四): 谁有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29课的答案1.C2.D3.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5.这全,都酒杯客居6.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7.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不随流俗、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8.恰当.如此大雪天竟独往湖心亭看雪,足见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9.B10.C D11.富人只有一个儿子,但是很不肖,(富人)便骂着把他赶走了于是将她父亲所托付的财产还给他了.12.不看重钱财,善于教育人.13.157 26 3 4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五): 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第9课老王答案1.荒(僻)取(缔)肿(胀) 滞(笨)愧(怍)骷(髅)2.规矩,不惹事为人忠厚,诚信3.荒僻取缔降格4.杨绛《围城》5.不好.镶嵌形象的写出了步履维艰,身体僵硬的形态.6.为了感谢“我们”一家的帮助,说明他是个知恩图报,真诚忠厚,善良的人(合理即可)7.社会上总有一些幸运者和不幸运者.而幸运者则要对不幸运者给予关爱使不幸运者的生活能够改善作者回想起老王、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是不够.所以觉得“愧怍”.8.言之合理即可以下是额自己写的,仅供参考- -他木然的一步步走向那曾经走过无数遍的路.僵直的身子在这样的苍凉的路里显得如此不搭调.他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茫然.又转过身去——回望刚刚来时的方向.攥紧了钱,直直向前走去.那背影一点点缩小,再也寻不到了.9.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山城因雾大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情景.10.指的是等“我”找到工作一定去向老人买一束腊梅.1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老人信守诺言的人品,和她对一个陌生的外地青年的关爱.使“我”非常感激和敬佩,令我久久不能忘怀.12.言之合理即可.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六): 八年级上语文作业本第15课答案我发的只是课内的你最好对下题目在写15 说“屏”1.(1)擅(2)帷(3)憩 2.(1)缓冲(2)显露 3.C4.汤显祖杜丽娘柳梦梅关汉卿窦娥冤 5.“帘”的诗情画意,变化无端,“帘”所起的“隔”的作用,关于“帘”的韵事,各种“帘”的不同美感.6.赞叹帘对于建筑装饰的重要意义,即使是设计大师也很看重;同时也指出了贝聿铭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感情.7.喜爱、向往和赞赏之情.8.多处引用古诗词,使文章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同时也使作为传统文化器具的“帘”更加富有文化内蕴.9.如秦观的《浣溪沙》既写到了屏也写到了帘:“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七): 八年级上语文作业本中关泰坦尼克号遇难的题目答案1.北大西洋上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不会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船身破了一道大裂口后在这1000多人沉入大海.2.人物: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和船员.时间:1912年4月14日夜.地点:北大西洋.事件起因: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事件经过:与冰山相撞时船还在快速前进,大多数乘客没有意识到出事,后来一片混乱,恐慌并展开一些救援.但救生船只够一半人使用,船长,船上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包括乐队)和他们的妻子拒绝救援.事件结果:结果1000多人沉入大海.3.(1)指出声誉很好的防水舱没有起到一点作用,表达了作者的讽刺. (1)表现了记者对防范措施不得力造成的巨大损失的遗憾.4.这些包含对人性光辉的赞美.(校对过)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八): 八年级语文作业本22课文言文翻译【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或陆地上的草木及花,受人喜欢者特别的繁多.东晋陶渊明偏爱于菊;自李唐王朝以来,世上的人都特别的喜欢牡丹;可是我独独喜爱莲花的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的高洁,它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纯净而不妖媚.它内心通达而外形刚直,不像藤蔓四处蔓延,也不像枝干四处纵横.香气远而清纯芬芳,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远远的欣赏而不可以肆意的亵玩也.我比喻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之人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人也.而莲花呢是花中的君子也.噫!(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爱菊之人,陶渊明死后很少听到.爱莲之人,与我同样所好的又有几人而爱牡丹之人呢,应该会有不少人吧.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九): 初中8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老王》的课后地1题答案一.作者的善良有很多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的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的生活上,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他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老王的善良表现在:愿意给作者一家带送冰快,车费减半;送钱给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结尾一句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疚.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十): 八年级语文练习册答案上册独腿人生的阅读8.本文采用第人称的写法,叙述了的故事.(18字内)(3分)9.请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及其作用.(3分)我猛然间觉得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10.结合文意,回答下列问题.(6分)(1)“如果那条断腿也有在天之灵,它一定会为它的主人感到自豪.”休认为这条断腿会为主人的哪些方面感到自豪呢(3分)(2)作者在文中多处使用了语言描写的表现手法,请举出其中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11.文章结尾写道:“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样亲近过,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我”为什么会有选样的感觉请简要谈谈自己的理解.(4分)【答案】8.(3分)第一(1分).独腿车夫三轮支撑人生(一个车夫用独腿蹬三轮自己人生)(符合字数要求,能准确概括文意,得2分.)9.(3分)“直直地蹬着”、“瞪着”,形容目光长时间盯在他的“断腿”和“裤管”上,(1分)表现“我”突然发现车夫是一个独腿后的震撼,以及自己坐在他车上的复杂心情.(符合语境,言之成理得2分)10.(6分)(1)(3分)关键点:主人积极、乐观的心态,顽强、坚韧的意志,诚恳、诚信、善良的品质,自尊、自立的精神.(答对3点得3分.)(2)(3分)示例1:“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只是收你三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举变……’”表现了车夫担心“我”的误解,体现了车夫的诚恳、诚信. 示例:他望着远去的车夫说:“你为什么不让他送到那些可恶的家伙总是骗一个是一个!你太老实了.”写出了有些富人对底层人的偏见,反衬出独腿车夫诚信待人,自尊自强品格的可贵.(举出实例1分,分析作用1分)11.(4分)独腿车夫的故事感动、激励了我.一个人诚恳做人,坦诚做人,自强不息,就会坚强,就会拥有自尊,就会获得支撑人生的力量.(紧扣句意,谈出感悟,言之成理表述通畅得4分;否则扣1-2分八年级上语文作业本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

八年级语文练习题(打印版)

八年级语文练习题(打印版)

八年级语文练习题(打印版)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文章:秋天的田野,稻谷金黄,一片丰收的景象。

农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忙碌的身影在田间穿梭。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稻穗上,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远处,几缕炊烟袅袅升起,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画卷。

问题:1. 文章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2. 农民们脸上的表情是什么?3. 文章中提到了哪些自然元素?二、词语解释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 丰收2. 袅袅3. 宁静三、完形填空阅读下面的短文,从括号内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使短文通顺、意义完整。

在那个______(A. 寒冷 B. 炎热)的夏天,我们______(A. 忍受 B. 享受)着烈日的炙烤。

尽管汗水______(A. 浸湿 B. 干涸)了衣服,但我们的______(A. 热情 B. 冷漠)却丝毫未减。

四、句子翻译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文。

1.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2. 他总是乐于助人,深受大家的喜爱。

五、写作练习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参考答案一、阅读理解1. 文章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象。

2. 农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3. 文章中提到了稻谷、阳光、炊烟、蓝天和白云。

二、词语解释1. 丰收:指农作物产量丰富,收成好。

2. 袅袅:形容烟气或雾气轻轻飘动的样子。

3. 宁静:指环境安静,没有喧闹。

三、完形填空1. B. 炎热2. A. 忍受3. A. 浸湿4. A. 热情四、句子翻译1. Spring is the season when all things come back to life.2. 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and is well-liked by everyone.五、写作练习(此部分应由学生自行完成,此处不提供答案。

)请将以上内容打印出来,用于八年级语文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 新闻两则1.(1)歼(2)窜(3)纤(4)泄(5)塞(6)遏 2.(1)文中指敌军溃败退却。

(2)文中指人民解放军锐利无比,不可抵挡。

3.(1)阻遏(2)阻隔 4.不能去掉。

因为“至发电时止”说明该路解放军还在继续渡江,人数在持续增加,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5.指“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6.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7.不能。

因为扬中等广大地区已解放,所以用“占领”一词;而江阴要塞还没攻下来,不过敌军不能任意活动,所以用“控制”一词;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一词。

8.略(要求具备新闻的基本要素。

)2 芦花荡1.(1)提(2)趴(3)疟(4)噤(5)蹿(6)仄2.(1)滴落(2)浮动(3)飘撒 3.(1)说的话做不到,让人笑话。

(2)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4.老头子设计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

5.不能去掉。

这是老头子机智的表现。

他这样做是为了麻痹敌人,使敌人误以为他是偶然闯到这里的,为下面的战斗作准备。

6.写出了老头子撑船技术娴熟,镇定自若的特点。

7.略(要能体现老头子自信自尊的性格特点以及他对日本鬼子的强烈仇恨。

) 8.示例:水生嫂是一个勤劳淳朴、通情达理而又勇敢机智、开朗向上的农村劳动妇女。

3 蜡烛1.(1)犾ì (2)犼犻à狀(3)犼ū (4)狕犺狌ó 2.(1)声生(2)斜邪(3)由尤 3.(1)精疲力竭(2)永垂不朽4.(1)———(2): 5.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个着色,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6.不能。

“摸出”与后面的“揣在怀里”相呼应,说明老妇人非常珍惜这支蜡烛,把它藏得很深,只能用手摸索着拿出来。

7.略(对内心活动有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8.表达了老妇人对红军烈士一份最珍贵、最诚挚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年级语文作业作文写在一、预习六七单元。

要求背诵《小石潭记》《记承天莳夜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默写《25.诗词五首》《30.诗词五首》要求家长监督并签字,开学将严格检查。

二、写一篇周记。

六十年前我们的祖国满目疮痍,六十后我们将让世界瞩目。

现在我们赶上了非典,也赶上了流感,还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千年一遇的大地震。

但我们也赶上了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百年一遇的奥运会在国内召开,六十年的国庆大阅兵在天安门举行。

所以我们既感受到了爱,感受到了坚强,也感到自豪与骄傲,更感到要奋发有为,才对得住这个伟大的时代。

请将你这一周真实的感受写下来。

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三、完成下面课时作业。

第一课课时作业一、积累·运用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怒吼.( hǒu ) 夔.门( kúi ) 渺.小( miáo ) 袅.袅( niǎo )B、玲.珑( líng ) 潇.洒( xiāo ) 浣.妆( huàn ) 情绪.( xù )C、短促.( cù ) 谚.语( yàn ) 瞿.塘峡( qú ) 沟壑.( hã )D、秭.归( zhǐ ) 耸.立( sǒng ) 蔚.蓝( wâi ) 发髻.( jí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瀑的怒吼,有时候卷起一两丈高的浪滩。

B、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C、我漠漠地倚伏在船栏上,周围是一片的空虚——沉重,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苍茫的夜色,茏盖了下来。

D、原以为茶花一定很少见,不想在游厉中,时时望见竹篱屋旁边会闪出一枝猩红的花来。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

( )(2)他们行船的人有一句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那情形也就可想而知了。

( )(3)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

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 ) (4)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B、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

C、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瓷的细润秀美、古玉的丰腴有泽和古钱的班驳..陆离..吧。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5、下列语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澳门漂离祖国400年,难道能否认澳门回归祖国不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吗?B、沿江一带的农户为提高地力,确保来年粮食增产,自觉地扩种了绿肥的面积。

C、从去年秋季以来,禁止和宣传在长江上游林业区砍伐、贩运林木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

D、北京健康使者公司和10家医院共建的"医疗绿色通道",是一种崭新的快捷求医机制。

6、下列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到了这种地方,无论什么人,没有不感到自己是过于渺小,自然界是过于奇伟的。

在自然界面前,人是渺小的,自然界是奇伟的。

“没有”“不”双重否定表肯定,呼应前面的“无论什么”,排除一切例外,突出自然界的伟大。

B、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

这是作者的即景诗。

诗中用“江南味”、“垂杨”、“花”非常精炼地概括出黄陵庙一带景色之美。

语言雅俗兼备,轻松畅达。

C、在三峡中,又以巫峡山最高,江最曲折,滩流最急,形势最有变化。

巫峡是三峡中最有名的,“最高…‘最曲折”、“最急”、“最有变化”,这里由四个“最”组成的排比句,将巫峡的山高水曲滩急的特点清楚地概括出来,语言格外简洁。

D、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一线蔚蓝的天空”,极言天空的蓝。

作者仿佛通晓鸟意,两个“拼命”将读者的心揪了起来,写出作者为鸟儿的命运感到担忧。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

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山的妙处,在不单调。

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

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

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

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

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

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

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

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

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

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7、选段在结构上采用了的结构方式。

8、请分别概括巫峡山、水、云的特点。

山:水:云:9、画横线的句子与郦道元的《三峡》中一句表意相似。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巫山的云,作者并没看到,可他是怎样写到文中去了呢?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11、品析下列句子的妙处。

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答:(二)中考精题三峡猿啼之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这首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绝句,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也反映出轻舟飞驶的状态。

为什么“两岸猿声啼不住”呢?前几年,英国科学家波尔·杰丁揭开了猿啼的秘密。

他发现,猿啼与它们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有关。

成熟的雄猿为了求偶就要不停地发出求偶的啼鸣,直到邻近雌猿闻声进入它的地盘与其结成夫妻,建立家庭为止。

这个家庭还有个规矩:未成熟的小雄猿在家中不许单独啼鸣,以免招来异性;当然,“父母”不在家时,小雄猿也会偷偷地叫上几声。

建立家庭后的母猿仍会不断地啼鸣,一是为了保卫家庭的地盘和维护一夫一妻制而不许别人侵犯,二是为了呼唤离家子猿。

说到三峡猿啼,到底是不是“两岸”啼?有人认为猿并非是两岸啼。

清代学者粱章钜在《浪迹丛谈》中写道:三峡的确多啼猿,但它们都生于南岸,而鲜见于北岸。

史书中还曾记载,有人从南岸捉了猿放到北岸,猿非但不啼,还千方百计地逃回南岸去。

由此认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应改为“南岸猿声啼不住”。

为何猿声只在南岸啼呢?有人认为,三峡“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北岸巫山山脉是南北走向,正迎着北方寒风,山高林深,气温偏低,不宜猿的生长,所以,猿要逃回到南岸去。

“三峡猿啼”的根本问题,即“发出了啼声的是猿还是猴”。

长期以来,学者们认为三峡上发出啼声的不是猿。

事实究竟如何呢?1987年,中科院的一个考察组在峡西南发现了一件长臂猿左侧下颌骨化石;与该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亚化石,这些动物骨骼的有机物质含量很高,与尚未石化的长臂猿下颌骨一致。

由此证明,那一历史时期的三峡确实有过长臂猿活动,李白并没有错将猴叫作猿啼。

(作者江水流有改动)12、本文依次解说了有关“三峡猿啼”的三个问题:;;。

13、下列对“猿声啼不住”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雄猿趁父母不在家偷偷啼鸣B、雄猿为保卫家庭的地盘C、母猿呼唤离家子猿D、雄猿求偶14、文中引用梁章钜在《浪迹丛谈》中的记载是为了说明:15、根据郦道元《三峡》中的“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一句,推断猿啼的时间,请按本文“提问题一一引资料——得结论”的顺序写一段话作答。

(不超过80字)三、开放·探究16、某游景点有这么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也别带走。

”(1)、这则告示告诉了游客什么意思?(2)、这则告示好在哪里?17、文中写到“英雄落泪”“游子思乡”之情,许多古人曾用诗句描述过,你一定读过此类诗作,请写出你所知道的这样一首诗。

第二课课时作业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参差( cī)屋脊( jǐ)仲春( zhǒng )眩目( xuàn )B、剔透( tì)娴熟( xián )缤纷( bīn )真谛( dì)C、摇曳( yâ)隐匿( nì)淌水( tǎng )黑黝黝( yǒu )D、模仿( mï)漾动( yàng )泊船( pō)贞丰桥( zhēng )2、下列句子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采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铄。

B、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副色彩对比强烈的板画。

C、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

D、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班,水中的倒影变得模胡朦胧、难以捉摸。

3、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厌:满足。

B、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丝弦:船舱里用丝制成的装饰物。

C、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

出没: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D、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

瞬息:一眨眼。

4、下列哪一项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 )例:倒映在水中的桥石、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A、最难得的,是在三峡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潇洒的竹子,石崖上还倒悬着的不少红色紫色的花。

B、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

C、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D、小船经过一座拱桥中,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