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爹时代
拼爹时代经典讽刺语录

拼爹时代经典讽刺语录1、在这拼爹时代,什么都没有的自己,只能去拼命。
拼命赚钱,拼命努力,拼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2、在这个社会,当你不能拼爹的时候,只能拼命。
3、在这个金钱利益的时代,别人可以拼爹,但你只能拼命。
4、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我们没有背景,不能拼爹,就只能拼命努力,足够勤奋。
5、你不能拼爹的时候,你就只能去拼命。
6、拼爹时代有爹凭什么不拼!7、前有恨铁不成钢,今有恨爹不成刚.8、有爹不拼、有钱不用、有关系不找,不是傻就是呆。
9、每个人曾经都有一个成为富二代的机会,只是你们的老爹没好好珍惜。
10、20年前寒门出贵子,聪慧勤勉的孩子通过读书求学终会有绝地反击的机会;20年之后的拼爹时代,精英多出自富裕家庭。
11、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
像我这种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者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
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12、“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
我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的学习习惯、性格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我每一步的基础都打的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
”13、拼爹时代,更要讲究礼仪廉耻,更要讲究道德法律。
当下世道,无论你承认不承认,“爹”的作用已被无限放大高效利用。
14、在一个“拼爹”的时代,你为什么还要拼搏?15、在一个“拼爹”的时代,有多少努力真正化作了成绩,有多少汗水真正存在价值?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我付出了很多,但收获为什么这么少?我真的很用心、很刻苦的训练,为什么我的配速就是提高不多?为什么有些人付出的不多却把我甩在后面?16、“屌丝”自贱是“拼爹”时代下的精神毒素。
当今社会最争议的话题

当今社会最争议的话题一个“拼爹”的时代是病态的,一个民众都默许“拼爹”的社会是可悲的,怎样约束富二代、官二代的骄横作为或许是教育问题,但怎样改变“拼爹”的现实却是难解的社会之殇。
“我-爸-是-李-刚”:拼爹时代已经到来?“我-爸-是-李-刚”,让人好悲伤,从中折射了这是一个“拼爹”的年代。
很早以来就流传这样一句话:“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家庭的出生,决定了一个人的出路,有一个“好爸爸”,就有一个好前程,这是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
如今,许多人就以“我爸是XX”作为成才的捷径,作为进步的筹码,也作为违法乱纪的资本。
有家网站做了项调查,调查发现70%多的男孩子表示没房没车可以结婚。
但是同样70%多的女孩子表示,没车没房还是不结婚。
有人说,现在80后和90后的男孩子是最可怜的一代,他们要在事业上跟官二代竞争,在感情上与富二代竞争。
对官二代特权意识的考量不应是唯一的追问“我爸李刚”必定要与官二代李启铭成为2010最热网络语。
事件激发的民事反弹达到顶点,不仅有对官二代特权意识的反抗,更包含对造成官二代目无法纪,肆意妄为的官一代的追问。
公权膨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民-意的倾轧,强烈倾轧必将引起激烈民-意反弹并直指社会安定,将公众安危踩在脚下的官二代也注定被淹没在公众严惩凶手的呼声中。
官二代肇事后的冷漠与狂妄,影射出官一代对官二代教育的显性不良,从官二代行凶后的颐指气使,更可捕捉到官一代的官声和乖张的行为方式。
我们完全看不到人性的善念和温情,肇事后若无其事的接女友喝咖啡,更彰显出官二代对权力护航的倚重和张扬,人性泯灭天良丧荆公众在深思官二代不可一世嚣张的背后,似乎更有上梁倾斜下梁歪的定律如影随形。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与平头百姓的差别总是显而易见的。
教育的正确引导可能使一个人获得正确的人生观,处事态度,不会因为自身条件的优越而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但是面对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要使能量巨大者始终不逾矩,就必须有完备的社会制约体系。
众说纷纭:拼爹时代不拼爹

众说纷纭“拼爹时代”不拼爹肖营子初级中学八年一班杨郁园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个词‘‘拼爹”指的是“比拼老爹”,它不是一种游戏,而是指现在的青年在上学,找工作、买房子等方面比的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比拼谁的父母给的更多一点。
说的形象一点,就如同回到了君主时代一样:儿子继承老子的一切。
虽然几年前的李刚事件让拼爹的热度减弱了一些,但仍有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加入到拼爹一族。
这就像一种慢性瘟疫,让越来越多的人沉沦其中,无法自拔。
“拼爹”意识导致的最直接的表现是不上进。
校园里,一些同学整天无所事事,上课时要么恹恹欲睡,要么窃窃私语,仿佛课堂与他无干。
如果你问他,将来准备做什么,他会毫不愧色的说,不知道,到时再说呗。
而潜台词确是,还要干什么?吃饱喝足还要做什么?因为家长都给准备好了啊!这些拼爹的孩子,不学习,至于想考进哪个大学,去找老爸撒个娇,父母就会以各种理由向那个学校投资拿钱。
你以为真的投资吗?错了,是用钱或权替孩子砸开学校的大门。
“拼爹”的罪魁祸首是家长。
是家长溺爱孩子的直接体现。
官二代、富二代拼爹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可穷人家的孩子也要拼就不合常理了。
有些孩子看见同龄人吃得好,穿名牌就攀比。
家长满足不了时就埋怨家长无能,甚至和家长反目成仇,更不用提感恩父母了。
正是由于“拼爹”意识的泛滥,使得社会上一些青年人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
他们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出人头地,因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使得一些本有机会发光的金子生锈了。
使一些懒惰的人有了更充分的理由停滞不前。
所以,“拼爹”意识要不得。
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吧,他的钱足够他的儿女花了,可是他还是教育他的儿子要节俭,不能浪费。
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给的,不是靠拼爹而来的。
这是一个多么明智的爹。
比尔盖茨将他的全部财产捐了出去,怕的是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坏习惯。
如果,每一个父母都能如此明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明天如何不美好?朋友,当你还在羡慕那些不用自己拼命就拥有一切的人时,不如脚踏实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到时你可以炫耀的是自己丰富的阅历和社会经验!新东方创始人俞洪敏就是这样一个传奇人物。
拼爹时代经典讽刺语录

拼爹时代经典讽刺语录在当今这个拼爹风气盛行的时代,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经典讽刺语录的启发和思考。
以下将举7个案例,来论证这些讽刺语录的深层含义和社会批判力量。
1. “一辈子靠爹是不可能靠爹的,这辈子都得靠爷们儿!”这句话被广泛传播,暗讽了那些仅靠家庭背景而缺乏自我能力的人。
在这个时代,靠爹已经不再是一种优势,对于这些人来说,只有通过个人努力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2. "你说你过的不好,可你手机怎么这么贵?"这句话讽刺了一些人沉迷于物质世界,追求炫耀和虚荣的心态,却忽略了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
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些人不惜花费巨额的金钱,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
3.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爹想不出的。
”这句话讽刺了那些过分依赖家庭背景的人,认为只要有父亲的支持,就可以轻松成功。
但事实上,个人的才华和努力才是实现成功的关键。
4. “别问我是谁,问问我爹妈是谁。
”这句话揭示了一些人在面对自我定位问题时,依然依赖家庭背景来定义自己。
但这种依赖性只会让他们变得缺乏独立性、无法拥有自己的人格特色。
5. “读书人勤系忧思,无爹无产也仁义。
”这句话鼓励年轻人通读书,充实自己,追求理想。
在这个时代,一个人光靠有爹或是家庭背景可以取得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6. “当一个人脱离父母单独生活时,他的收入会越来越低。
”这句话讽刺了一些过分依赖家庭背景的人,在独立生活后可能面临的经济问题。
这些人长久以来的依赖性,不仅让他们失去了独立性,也让他们在独立生活时无法应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7. “有家父母好,无家投资好。
”这句话讽刺了一些人所谓的“好运来自家庭背景”的说法。
在投资和经商的领域,金钱和努力胜过了名声,而不是依赖父母关系。
只有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努力,才可能在商业领域取得成功。
这些经典讽刺语录尽管有些作者无法考证,有些又可能存在笑话性质,但它们的确折射了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和人们的一些心态。
拼爹时代,不拼爹的人

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如果我们不能成为X二代,我们也要让我们的儿女成为X 二代。
写在前面继我爸是李刚走红,官二代,富二代,名二代&&X二代,已成为人们口中谈论不休的话题,并成为不拼爹的人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试问,谁不想位高权重,举足轻重;谁不想家室显赫,地位不凡;谁不想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人上人;谁不想与众不同,过着神仙般快乐逍遥的日子;谁不想比翼双飞,与恋人百年好合;谁不想&&面对这早已不再靠艰苦奋斗,努力打拼才能出成绩的时代,拼爹的人一飞冲天,让不拼爹的人情何以堪?人生来就不平等,有的人凭家世高高在上,生活、事业、爱情、婚姻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坐在奔驰上还嫌跑得不够快;有的人家境不怎么样,没有任何先天优势,只有靠双手打拼,还要供奉两老,甚有人家境贫寒,上不起学,读不起书,那么,这类人群,拿什么立足,没有个可以拼的爹,拼的又是什么呢?【一】拼爹的时代,不拼爹的人,拼的是智慧;不拼爹,我们首要拼的是智慧。
智慧可谓人人有,成功人士特别多;每一个成功的人,总能结合自身的实际和特长,找到他们成功的方法。
在微博不断转发,言论人云亦云这种不具备成才的环境里,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出众,怎么样才能展示与我们与众不同的能力呢,此时拼的是一种智慧。
有一故事,话说有两个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和尚,他们每天都会去溪中挑水,时间日复一日的过着,有一天,其中一个和尚,心中想起一念头,在每天挑水之余,也在自己的庙里开始挖井,就这样,时间不知不觉而过,五年后,另外一个和尚依然跟往日一样的去这条溪中挑水,却就再也见不到那个打水的和尚了,究其原因,挖井的和尚所挖的井已能源源不断的提供水源,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
挖井的和尚所显示出来的是他与另一个和尚不同的头脑,运用的是他的智慧,省去了年长后仍然每天挑水的厄运。
由此可见,不拼爹的人可以通过拼智慧拼出一条血路来,而智慧也并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难,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和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
拼爹时代经典讽刺语录

拼爹时代经典讽刺语录拼爹时代是一个以关系网络和背景来决定你在社会上地位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人们往往会通过亲戚朋友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丰厚的财富。
于是,在这个时代中,讽刺就成了人们治愈内心的一剂良药,而讽刺语录就成了人们间流传的一种文化。
下面,我将就拼爹时代的经典讽刺语录进行举例,共计七个案例证明它们的犀利之处。
1. “拼爹是一生菜可以走遍天下的近路。
”这句讽刺语录表达的是反对拼爹的思想。
它告诫我们,拼爹虽然可以让你走上一条平坦的道路,但这条道路有可能并不是真正属于你的路。
拼爹可能让你获得短期的利益,但对于长远来看,它所带来的不是安心和成功,而是后悔和内疚。
2. “你的背景比你的才华还厉害。
”这句话是让人们看到了拼爹时代里的残酷。
在这个时代里,教育和技能并不是唯一的通行证,背景更是一张权力的嘴脸。
这句话再一次表达了不同的声音,让人们明白背景不应该成为你一生中的重中之重。
3. “拼爹的人生是拔尖狙击手的人生,而不是蓝领工人。
”这句让人们想起了蓝领工人,这些从不拼爹却一直辛勤劳作的人。
他们很少有机会得到社会关注,并且往往被忽略。
这个讽刺语录也是在告诉我们,拼爹的人生是浮华的,而并不是长久的。
真正带你走远的是真实和勤劳。
4. “拼爹的人生是疯狂我有理的人生。
”当我们看到这句话时,我们会想到一种常见的现象。
那就是,拼爹的人往往都觉得自己有理,而忽略了周围的看法。
这种独断自己的心态很容易将人带入一个错解的道路上。
所以,这句话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自我主义。
5. “亲戚没有好坏的,只有远近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现象。
在拼爹时代,亲戚的远近往往决定了你在社会中的地位。
亲戚的力量无处不在,他们能够帮助你获得资源和信息,而在这个时代里,这挺重要的。
但是,亲戚间的好坏并不是决定因素,远近也可能会带来好处。
6. “没有拼不过的爹,只有不努力的儿子。
”这句话补充了父母们有建树意识是可以理解的这个事实。
我们知道,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就是他们对人生的期望。
中国式文化

的终身收入在现有的条件下,平均要低于非低保家庭20万元—30万元;中国城市贫困存
在代际转移的情况,大约仅有35%的贫困家庭后代能跳出贫困陷阱。
中 化
国
式
文
“拼爹的时代”是当今社会流行词,指的是“比拼老爹”。在贫富差 距越来越明显的社会,子女的贫富意识也越来越明显,这就造成了子女比 拼各自的自己的父母,例如: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等等,这些人认为自己 学得好,有能力,不如有个“成功”的老爸。这个词和富二代、穷二代这
——“拼爹时代”
两个词紧密相连。
富人来说,孔子的标准颇有些高,但如果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来 说,物质财富丰富的人,应该也是精神文明程度较强之人。只是, 现在的那些权二代和富二代们,连基本的“富而无骄”都做不到, 更何况“富而好礼”呢? 我们在强烈谴责他们的嚣张与蛮横时,不禁要问:中国改革开放30 年后的今天,曾经离我们很远的“高衙内”们为何还阴魂不散?到 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揶揄“投胎是个技术活”时,当有网友笑言:
“虽然自己没有名爹,但自己会努力去成为名爹。”其背后的无奈、苦涩、仇恨、愤懑自是 可想而知。
19
20
2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何“名爹”事件一再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刺 激着公众疼痛的神经?那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拼爹 的时代,不管是明规则抑或潜规则,都在急速地 向权力和金钱倾斜,挑战着整个社会的基本秩序,
16
17
公务员职位一个萝卜一个坑,
一般理解都是求职者这个萝卜
是否适合职位要求的这个坑。 而所谓“萝卜招聘”,是网友对 “量身定制”招聘干部的一种形 象比喻。主角多为年轻的应聘 干部,有权的官员父母。
我对拼爹现象的看法

“拼爹”现象之我见
机电10王家南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到今天的“老子英雄儿好汉”以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拼爹的生存法则屡试不爽,长盛不衰,早已潜移默化到中国人的思维血液中去。
只是,相对于过去拼爹时代的潜规则而言,今日的拼爹时代具有更大的杀伤性与破坏力。
《论语》中,子贡曾经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对于穷人和富人来说,孔子的标准颇有些高,但如果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来说,物质财富丰富的人,应该也是精神文明程度较强之人。
只是,现在的那些权二代和富二代们,连基本的“富而无骄”都做不到,更何况“富而好礼”呢?
究其原因权二代和富二代们不具备坚实价值体系和成熟心智,但受父辈权利在握的官员抑或腰缠万贯的富商影响,却可以免费行使超过一般人的特权。
由于特权造成的种种便利,诱使部分人的价值体系扭曲,倒向这种不平衡的特权魔咒,开始羡慕和崇拜有特权背景的人群,失去了自己的价值观。
任其泛滥将导致社会价值体系的扭曲。
作为当代大学生眼下我们应该对财富和权力有正当追求,而不是挖空心思、利用钱权巩固和扩大既得利益。
我们要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幸福生活。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正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同才造就了你我,才使我们可以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拼搏奋斗,即使我们没有父母羽翼的庇护我们也可以创造自己的奇迹。
正如
网友揶揄“投胎是个技术活”时,有人笑言:“虽然自己没有名爹,但自己会努力去成为名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将来会领导很多博士,如果你自己又是老板,也是博士,就怕你会太自傲……应该有些事输给人家,有点自卑感,对人家才会客气一点。
李双江自称舍不得打自己孩子,没想到儿子却很舍得打别人。
在网上成为“四大名爹”之首的李双江,如果把他看作权贵的符号,他自然是人们泄愤和泼粪的出口。
但如果把他看作一位父亲和老人,这个曾经谈到儿子的时候脸上就会洋溢着幸福的感动的父亲,这位含泪替儿子道歉却仍然无法改变儿子被劳教一年命运的老人,你就能读懂他的挫败、纠结和无奈。
在这个被网民戏谑为“拼爹”的时代,再一次证明,无论是官二代、富二代还是星二代所惹下的风波,根子都是上一代的问题。
那些苦心经营的爹们,用金钱、名誉、地位换来的不过是子女的无知、无耻和无畏。
以为开一个名车,就可以领跑世界;拎一个名包,就可以领袖中国;如此这般一厢情愿地自封其为未来领袖,充其量是“未来水袖”吧,除了证明那些爹们“长袖善舞”,其他是当不了真的。
在一系列有关“爹”的事件当中,看得出这个社会两个板块的焦虑:一个是一些平民百姓苦于寻找出路而对“代际不平”的不满,一个是一些既得利益者急于培养接班人而对下一代的放纵。
这使我想起另一个富二代和他的爹。
2008年,台湾传来爆炸性新闻,台湾旺旺集团收购台湾中时集团,由旺旺集团老板蔡衍明的大公子蔡绍中,执掌这一包括《中国时报》、台湾中视和中天电视台在内的传媒航母。
从此“小老板”成了台湾媒体朋友称呼蔡绍中的专用符号。
变动前后,我发现这些朋友的言行变得有些微妙,同是做媒体的,我能够感同身受那些驰骋媒体沙场几十年的总编辑、总主笔、台长、制作人,突然有一个二十郎当的小伙子空降成为自己的老板,且不说情何以堪,关键是面对这种年龄跟实习生差不多的小年轻,该怎样请示和该怎样执行他的指令呢?就算他不是“何不食肉糜”的王八蛋,衔宝玉的癫公子,而只是一个自信心爆棚、自我感觉忒好的小清新或者小愤青。
没多久,台湾媒体朋友来电,他们要陪小老板来厦门公干,拜托我接风洗尘。
这是小老板第一次以媒体老板的身份到大陆,他希望接触大陆的媒体同行。
这使我有缘近距离接触坐拥亿万身家的富二代。
我虽然想象了各种开场,但小老板的低调和谦虚仍然出我意料。
尽管还是被人簇拥的年轻人,但礼节周到得仿如一位长者。
我礼貌性地向他客套了几句,他却十分诚恳地对我说:“我什么都不懂,全靠他们(他用手势比着周围)这些长辈帮忙。
”
席间大家相谈甚欢,并不因小老板谦虚有礼而影响情绪。
印象中小老板只问了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当他看到电视里正在播采访的画面,发现厦门卫视话筒的麦牌特别巨大和醒目,他突然问:“中视、中天的麦牌怎么没看到?”大家忙解释,中视中天的话筒靠近被采访者,所以被遮住了。
我笑着帮同行打圆场:“这说明中视、中天的记者太敬业了,他们抢在前头。
”“靠近被采访者有什么好处呢?”小老板又虚心地问。
我说:“这样录音的效果会更加好。
”小老板轻轻地说了一句:“是录音效果好一点重要,还是电视台的麦牌醒目一点重要,这个我不
懂,我听你们的。
”小老板这么一提醒,连我都开始思考,这样一个熟视无睹的技术性细节,是不是也可以两全其美呢?
交谈中,我惊讶地得知,小老板居然没有上过大学。
是考不上吗?不可能吧,这么有钱的富二代,留学名牌大学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小老板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是他爸爸不准他读大学。
理由是:“你将来会领导很多博士,如果你自己又是老板,也是博士,就怕你会太自傲,你就不会谦虚地听那些博士的意见,就算那些博士想帮你,都帮不到你了。
应该有些事输给人家,有点自卑感,对人家才会客气一点。
”
吃过饭,趁小老板方便的时候,我拉着台湾媒体朋友的手,悄悄地说:“小老板不错啊!”
这位朋友感叹说:“是啊,我们也没有想到,小老板那么谦虚和低调,有的人谦虚起来让人家感到是客套,他却令人十分舒服。
开头还怕他是装样子,接触下来,发现人家真的是那么诚恳。
”“运气呀!”我向媒体同行祝贺,朋友纠正我:“是福气!”
后来,我才知道,小老板高中一毕业,18岁就被他爹放到公司当了十年实习生,小老板曾经回忆那一段经常挨骂和被“磨”的岁月:“没有名片,也没有title(头衔),全公司只有我(的名牌)最特别,我的牌子上就只有…蔡绍中‟三个字。
”(对比一下那些诸如“中非希望工程、未来领袖俱乐部的秘书长”们啊)
再后来,看到大陆富豪一系列的博士学历造假风波,不禁又让我想起那位认为“应该有些事输给人家”的小老板他爹。
我突发奇想:小老板他爹不让他读大学,在表面的理由背后是不是有更深层的原因?也许其中包含着一种更深刻的中国人的智慧,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尽管人人都在追求十全十美。
如果人生注定无法十全十美,与其让命运来安排,不如自己主动选择。
财富、健康、长寿、爱情、婚姻、家庭、子孙、名声……如果非得在其中选择一个令其有缺陷,也许学历和学位是最值得放弃的了。
很可惜,我没有见过小老板那位似乎不近人情的爹,否则,我真想向他爹求证,我猜想的“故意留下缺陷”的“守拙”智慧,是真的吗?
而此后我也没有再见到小老板,不然,我也想向他问一下,如果他当爹了以后,会不会给孩子留缺陷呢?如果留,他会留什么呢?
(作者为厦门卫视总监。